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你好,我最爱的人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寒武记
罗嘉兰就坐在面对着单向玻璃窗的位置。
她面无表情,一直在摇头,拒绝回答任何问题。
霍绍恒进来之后,值班的审讯人员忙立正向他汇报。
“报告首长,已经换了三个审讯官,每次两小时,换了三拨人,嫌疑人还是拒绝回答问题。”
霍绍恒点了点头,“继续。”
才换了三拨人,还早着呢。
他们这种审讯,最长一次记录是换了二十一次审讯官,连续审讯四十八个小时,才突破了精疲力尽的嫌疑犯的心理防线,开始招供。
罗嘉兰虽然意志比一般人坚韧,但还是没有那些训练有素的国家级间谍有耐力。
当换了第四次审讯官之后,她只觉得脑子里嗡嗡作响,对面的女审讯官明明就在面前,但是她的声音好像从遥远的天边传来。
她眯着眼睛看着面前的女审讯官,发现视线都模糊了,几乎看不清对面那人的长相。
眼皮重得抬不起来,一股股酸涩侵袭着大脑,她就像在沙漠里跋涉的旅人,双腿绑着浸了水的湿沙袋,沉甸甸地举步维艰。
当对面的问话经过多次重复,在她脑海里形成条件反射的时候,她的心理防线也全面崩溃了。
对面问什么,她就答什么。
一个黑黢黢的高精度摄像头从屋顶探出,将整间屋子的情形拍了下来。
她回答问题的每一个瞬间都没有逃过摄像头的捕捉。
对面那位女审讯官声音平平淡淡,没有起伏,就跟有催眠作用一样。
“罗嘉兰,你是怎样认识山口爱子的?”
罗嘉兰恍恍惚惚地答:“在法国的时候,我去参加花道茶艺课,她和我是班上仅有的两个亚裔。”
女审讯官又问:“你了解山口爱子多少?”
罗嘉兰抿了抿唇,不知为何,心里有过短暂的挣扎。
但是在女审讯官重复了一遍问题之后,她还是全说了出来。
“山口爱子是日本人,在华夏做生意。她有个双胞胎姐姐,叫山口洋子。”
对面的女审讯官点了点头,“山口洋子的情况你了解多少?”
“山口洋子因为顾念之而死,山口爱子为了给她姐姐报仇,发誓要杀了顾念之。”
女审讯官接着问:“山口洋子为了什么原因因顾念之而死?”
罗嘉兰恍惚地摇摇头,“不知道,她没说。”
女审讯官只好换了一个话题问:“那山口爱子是如何杀顾念之的?”
罗嘉兰:“……山口爱子倾家荡产设了一个局,告诉我一定能置顾念之于死地。”
“然后呢?”
罗嘉兰:“但是跟她合作的那个德国人约克出尔反尔,又找她要钱。”
“又找她要?之前她给了多少?”
罗嘉兰:“山口爱子之前给了约克一亿美元,但是约克还不知足,狮子大开口又要五百万欧元,说要给他继子逃亡的时候用,并且要求不能从山口爱子的账户里汇出。”
“然后你就借了?五百万欧元不是小数目,你是借给山口爱子,还是送给山口爱子?”
“……山口爱子告诉我,经她手设的局,已经让顾念之在德国濒临险境,几乎落入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的绝望之中。”
罗嘉兰毫无焦距的眼底闪过一丝欣喜,好像看见了顾念之陷入险境的情形。
这情形让她打心底里高兴。
“所以你就答应了?”
罗嘉兰点了点头,“我答应出这笔钱,条件是顾念之必须死。”
为了在顾念之身上再踏上一脚,助她早入地狱,一向比较吝啬的罗嘉兰慨然出手,拿出了五百万欧元。
而正是这五百万欧元,让她和山口爱子露出了马脚,也让追查山口爱子(洋子)两年的特别行动司看见了新的曙光。





你好,我最爱的人 第1334章 来自过往的留言(第二更求月票)
密封的文件袋和一封信。
这两样东西,都是他大伯父霍冠元十多年前放在瑞士银行保险箱里保存的。
里面到底有什么呢?
从时间上来看,大伯父将这两样东西放在保险箱里,并且指定他结婚的时候当做结婚礼物送给他,应该不是什么紧急的公务。
霍绍恒闭上眼睛,抱着胳膊往后仰靠在硬木靠背椅上。
银白的led无影灯下,他的轮廓深刻清晰,精致的下颌莹莹生光,如同玉石一样清润朗然。
分派完工作回来的女审讯官不动声色看了他一眼,敲了敲门,“首长?”
霍绍恒睁开眼睛,将面前方桌上的文件袋和信收了起来,“……都分派好了?”
“欧洲的外勤现在应该已经展开行动了。如果没有意外,明天早上就能知道结果。”
他们要查的是罗嘉兰曾经上过的那些花道茶艺训练班,看看里面有没有登记过一个叫山口爱子的日本女子。
霍绍恒站了起来,含笑点头:“行,你下去吧。等我的通知。”
女审讯官露出一个舒心的微笑,“好些年没有休过假了,我都不知道休假是什么滋味儿。”
“回去看看父母,陪陪他们,这些年,辛苦你了。”霍绍恒温言说道,“另外,你归队之后,组织上还要对你进行例行审查。这是程序,你明白的。”
“我知道。”女审讯官很坦然地点点头,“这是工作需要。”
霍绍恒拿着文件袋和信,和她一起离开特别行动司总部驻地的行动大楼。
回到自己的官邸房间,霍绍恒再次拿出这两样东西看了看,然后将密封的文件袋打开。
这文件袋密封的手法是他们常用的手法,霍绍恒可以把文件袋打开而不弄坏封印。
事实上,他也这么做了。
密封的封印没有一丁点变动,但是他已经打开了文件袋。
从里面拿出来的,是一小沓a4纸打印的数据。
纸张已经有些泛黄了,看得出来至少二十多年了。
至于那些数据,霍绍恒看了第一页,就发现这些数据有些眼熟,好像是他母亲宋女士经常打交道的那些数据。
他一页页翻了下去,结果在看见最后一页的时候,视线突然凝固了。
最后那一页上,写着一段简单的留言,还有一个笔力遒劲的签名:顾祥文。
霍绍恒万万没有想到,他在这份来自十七年前的文件袋里,看见了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签名。
他飞快的把所有的数据重新看了一遍,确认除了最后一页以外,没有别的纸张上有留言。
而那最后一页上的留言,也非常简略。
“霍先生:这一份高能磁场数据,是我本人所测。
我自愿交付于您,望我华夏军方早日开启高能磁场实验。
据顾某所知,美国、日本和德国,都在不同程度进行这方面实验。
身为华夏后裔,也作为一个科学家,我有义务提醒自己的祖国。
虽然我从来没有回过华夏,也不是华夏国籍,但华夏依然是我的祖国,是我祖辈的祖国,也是我儿孙的祖国。
惟愿华夏繁荣昌盛,军力强大,能够抵御一切外侮,保护自己的国民免受杀戮,保护自己的国土免受践踏。
——顾祥文,敬上。”
霍绍恒的手微微颤抖着。
泰山崩于顶都能面不改色的霍绍恒,此时眼圈都红了。
薄薄的一张纸,在他手里却有千钧重。
好像承载着百年来华夏人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生生不息的信念和决心。
这个民族五千年来历尽灾难,却一次又一次从废墟中站起来,走到世界前列,就是因为有这些智慧强大,不甘屈服的华夏人!
他终于明白,军部进行的秘密实验,到底起源自哪里了……
霍绍恒一动不动地坐在自己的书房里,一晚上时间,想了很多事情,又好像什么都没想,只是眨了眨眼睛,就天亮了。
他站起来,走到窗边拉开窗帘,看着窗外的万丈霞光,深吁一口气。
抬手看了看手表,才早上六点。
也不知道宋女士起床了没有。
霍绍恒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换上迷彩运动装,先出去晨练。
十公里越野障碍跑,跨栏,引体向上,俯卧撑,再打拳击,去靶场进行移动靶射击,整个一套特种兵日常体能训练的简装版活动下来,他已经大汗淋漓。
但是头脑也清醒许多。
霍绍恒回到自己的官邸,正好是早上七点。
他给顾念之的房间打电话,叫她起床。
顾念之以前跟他在驻地的时候,都是雷打不动早上七点起床。
但自从出去念大学之后,顾念之就懈怠多了。
霍绍恒知道她最讨厌跑步,曾经还偷偷把他们住的公寓里的跑步机给弄坏了,以为他不知道呢……
想着顾念之狡黠的惫懒样儿,霍绍恒勾了勾唇角,一直不停的拨打顾念之房间里的内线电话。




你好,我最爱的人 第1335章 您长得美您说什么都对(第一更求月票)
霍绍恒手把着方向盘,沉稳地点点头,“很惊讶吧?连我都丝毫没有预料到。”
顾念之心里扑通直跳。
她和霍绍恒一样,手都颤抖了。
再一次翻看着所有的数据,她却只有满眼的圈圈。
在这一点上,她比霍绍恒还不如,完全看不懂那些天书般的数据是做什么用的。
只能从顾祥文简单的留言里知道,这些是顾祥文测出来的高能磁场数据。
“……美国、日本和德国都在进行秘密研究,那我们国家确实不能落后了。”
霍绍恒点了点头,“我们的国家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吊了车尾。而高能磁场,开启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门。”
这种新能源,比所谓的可再生环保能源还要高几个数量级。
当然,在军方层面,它应对的是新型武器的打造。
可想而知,顾祥文这一封信,当年对华夏军方的震撼是多么的大。
顾念之默默听着霍绍恒的叙说,若有所思,手指在父亲的签名上无比眷恋的摩挲。
这个笔迹,跟她那张小时候照片上的字迹几乎是一模一样。
她被霍绍恒从那辆车里救出来的时候,背后背着的小背包里除了放着飞机发动机的图纸,就是一张写着她姓名和出生日期的单人照片。
面对被惊吓到失忆的她,特别行动司也是根据那张照片叫她“顾念之”,并且确定了她的生日。
“可是,我父亲……为什么会跟霍大伯有联系呢?”顾念之疑惑说道,“他们是怎么认识的?”
霍绍恒看着前面的路,淡然地说:“……我大伯父,以前跟我做的工作差不多。不过那时候还没有一个叫做‘特别行动司’的专门机构,而是军部直属的一个特别行动小组。”
顾念之还是不明白,“那他们就能认识了?我父亲说他从来没有回过华夏……他怎么知道霍大伯的身份?”
这一点,霍绍恒也不怎么清楚,但他知道,或许是霍冠元当初从事的工作,引起了顾祥文的注意。
也或者说,顾祥文一直都在关注着华夏帝国的科技和军事发展。
毕竟绝大多数海外华人都希望有一个强大而繁荣的祖国(少数“慕洋犬”除外)。
“这一点,恐怕只有我大伯父和你父亲知道了。”霍绍恒淡淡转眸,看了顾念之一眼。
顾念之也正好抬头看他。
两人的视线交织在一起,心里都在想着同一个念头:也许,他们的相遇并不是偶然。
那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是顾祥文精心设计的吗?
不过那个时候,霍冠元已经牺牲十年了。
顾祥文没有再跟华夏军方任何人联系过。
难道他只跟霍冠元单线联系?
两人没再说话,一路开车来到宋锦宁的高能物理研究所。
……
“咦?今天是刮什么风?把你们两位大忙人一起吹来了?”
穿着白色实验服的宋锦宁笑着给他们开门,请他们进来。
这是宋锦宁的办公室,外面是一个小小的起坐间,中间对立摆放着两张双人沙发。
顾念之和霍绍恒坐下之后,霍绍恒就把谢慎行带来的那封信放在宋锦宁面前。
顾念之想了想,把那个文件袋也放在宋锦宁面前。
“这是什么?”宋锦宁大奇,“居然写着我的名字?”
不过仔细一看字迹,有些眼熟。
她淡淡蹙眉,摩挲着发黄的信封,并没有打开。
“……这封信,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宋锦宁的声音低沉下来,“如果我没有看错,这是你大伯父的字迹。”
从去年年初那场跟白瑾宜的官司中,宋锦宁知道了霍冠元对自己的心意。
她并没有因此心生爱意,但对于霍冠元这种纯粹而不含杂质的深情,她依然满怀感激。
不仅感谢他用情至深,却还能体谅她,没有对她造成丝毫困扰,而且感激他在十七年前救了她的命。
还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尴尬。
毕竟霍冠元是自己前夫的兄长。
霍绍恒垂眸看着咖啡桌上的文件袋,淡定地说:“……大伯父十七年前,在瑞士银行以我的名义租了一个保险箱。这两样东西,就是从那个保险箱里来的。”
然后又补充道:“大伯父在那个保险箱里,还有一份他的遗嘱备份。——都是表叔祖这一次带过来的。”
宋锦宁淡淡惊讶,“你表叔祖回国了?”
“嗯,刚回来两天。”霍绍恒点了点头,又说:“祖父刚刚发病,在医院急救之后,还没醒过来。”
宋锦宁:“……”
“……都是你表叔祖回来之后发生的事?”宋锦宁微笑着摇了摇头,“他老人家还是那么嫉恶如仇,眼里容不下沙子。”
宋锦宁一下子就想到,霍学农入院急救和谢慎行带着霍冠元的遗嘱备份回国这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必要关系。
顾念之见宋锦宁说得风趣,忍不住掩着嘴笑,说:“表叔祖好厉害呢,霍老先生一直说霍大伯的遗嘱他弄丢了,没有了,表叔祖最后才拿出遗嘱备份,霍老先生当时就几乎晕过去了。”
“十七年前的保险箱……”宋锦宁笑着摇头,仔细问道,“这确实是你大伯父能够做得出来的事。对了,具体时间是哪天?你知道吗?”
霍绍恒想了一下,“在开箱信物里有租保险箱的单据,时间大概是……”
霍绍恒说了十七年前的一个日期。
宋锦宁沉默了许久,才说:“……那正是我们正式实验开始前的一个月。”
一个月后,他们再次展开实验,中间不知道出了什么差错,出现了重大事故。
一场巨大的爆炸不仅几乎所有的试验参与人都死在那场事故里,就连当时用来做参考的原始数据都被一并摧毁。
因为那份原始数据就存在实验大楼的地下室里。




你好,我最爱的人 第1336章 异曲同工(第二更月票3900+)
宋锦宁看顾念之这个样子,就知道她没明白这个实验的危险性。
翻看着手里的原始数据,宋锦宁脸上露出不忍的神情,“念之,你知道绍恒的大伯父为什么会在实验前夕租下保险箱,把遗嘱备份和原始数据备份都放进去吗?”
顾念之眼珠转了转,“这是鸡蛋不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分散风险的意思?”
“对。”宋锦宁赞许地点点头,“霍冠元就是一个非常谨慎又仔细的人。他把这些东西提前备份,保存在别的地方,就是因为他充分意识到这个实验的危险性。”
“到底有多危险啊?”顾念之更加好奇了,“不就是实验吗?难道不是可控范围内的?”
宋锦宁摇了摇头,“这是非常前沿性质的实验……”
她顿了顿,想起来顾念之和霍绍恒都不在他们这个实验的保密名单之内,实验的细节并不能让他们知道。
垂眸想了一会儿,宋锦宁这样说:“念之,你还记得我们在俄国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看见的爆炸遗迹吗?”
顾念之点了点头,“记得啊,那么一巨坑,跟天坑似的。真难想象是一场爆炸造成的。”
“上一次我们的实验出现重大事故时候的爆炸,就跟通古斯的爆炸异曲同工。当然,我们这里的爆炸当量要小很多,没有那么厉害,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能量支持爆炸扩散到通古斯爆炸的程度。”
顾念之:“……”
宋锦宁这话听起来真是复杂,既遗憾又庆幸的感觉。
好像在遗憾他们没有那么强大的能量,但又在庆幸他们没有强大的能量……
总之一言难尽。
顾念之很能明白宋锦宁这种难以言喻的心情,她站起来,走到宋锦宁身边,握住她的手,安慰她:“宋女士,有了这个原始数据,相信以您的能力,一定能实验成功!”
宋锦宁一阵感动。
顾念之接着又说:“……就算不成功,也没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母。”
宋锦宁简直又好气又好笑,伸手捏了捏顾念之精致挺直的小鼻子,说:“小念之,这一次你可说错了。这种实验,一旦失败,就是车毁人亡的下场。——我们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顾念之靓丽的大眼睛瞪得更圆了,“啊?只是实验啊?!真的这么严重?!”
“你以为呢?”宋锦宁看着手里的原始数据,幽幽地叹了一口气:“美国、日本、德国,可能还有别的国家,这十几年来,一直在进行同样的实验,可是你看他们,有谁宣布过成功?——都是关起门来,不知道死伤多少了。”
顾念之眨了眨眼,长长的睫毛如同蝶翅招展,“那……这个实验曾经有人成功过吗?”
“当然有。”宋锦宁朝顾念之挥了挥手里的那沓a4纸,“你父亲,顾祥文,曾经成功过。据我们所知,他也是全蓝星唯一成功过的人。”
顾念之倒抽一口凉气,“您不是故意夸大吧?!”
全蓝星排名前十的几个大国举全国之力都没有成功过的实验,她父亲顾祥文靠一己之力曾经成功过?!
这也太夸张了!
“我为什么要夸大?”宋锦宁不解,“你看这些原始数据?做过这个实验的人都知道,没有成功过,就不会得到这些原始数据。”
“那照着这些数据做不行吗?”顾念之更加不解,“既然他成功过,就是可重复性的啊?”
“念之,这种实验的可重复性,跟别的实验不一样。别的实验,只要拿出成功的数据,大家复制一番就可以了。但是这个实验,因为实验条件千差万别,没有人能够重复别人的实验条件,因此不可能完全照着别人的数据重复实验。”
“但是有一组成功的原始数据也非常重要,因为它指明了方向,就像在一条陌生的道路上给你标记了坐标。你顺着坐标走,就能走到成功的彼岸。如果没有这组成功的原始数据,可能你连那条路的边都摸不着。”
顾念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您的意思是,我父亲的原始数据,就是帮我们找到了那条正确的路。但是找到了这条路,并不意味着就达到了终点。”
“对,要走完这条路,还是要靠自己摸索。不过有了这份原始数据,我们可以大大缩短摸索的时间。”宋锦宁露出衷心的微笑。
“……可是,我父亲靠他自己,到底是怎么成功的呢?”顾念之还是觉得太匪夷所思了,她知道自己的父亲顾祥文是天才,但还是没有想过他天才到这个地步。
“这我也很想知道。”宋锦宁非常向往地说,将那沓a4纸紧紧贴在胸前,“如果有机会见到你父亲,我一定要向他请教很多物理学上的问题。”
顾念之默默地看着宋锦宁,想象自己父亲和宋女士一起讨论物理学上那些出了名的难题的情形,突然觉得那画面太美,她不敢看……
霍绍恒一直没有说话,直到宋锦宁要拿着那沓a4纸去复印,霍绍恒才伸手说:“我去复印。您看看这封信。”
他指了指霍冠元那封专门给宋锦宁的信。
宋锦宁抿了抿唇,有些不情愿地把那沓a4纸放回霍绍恒手里,叮嘱道:“你一定要小心啊!不要手太重了,撕坏一点点都不行。”
顾念之:“……”
霍绍恒拿着a4纸转身就走,到宋锦宁办公室旁边的复印室去复印。
顾念之拉着宋锦宁坐下,笑着说:“宋女士,这封信您是不打算看了吧?”
宋锦宁叹了口气,悄声说:“刚才绍恒在这里,我不好意思说。——这封信,你帮我看看吧?如果跟实验方面的事情没有关系,我就不看了。”
顾念之知道宋锦宁在担心什么,她也小声说:“宋女士,这样不好吧?不管怎样,霍大伯已经牺牲这么多年了,您就当是您为烈士做的最后一件事,看一看他的信呗?”
顾念之这么说,宋锦宁觉得也有道理。
再说,她还需要避什么嫌呢?
她都跟霍冠辰离婚了,难道还把自己当成是霍冠辰的妻子,霍冠元的弟妹?
呵呵,真是想太多。
宋锦宁转过这个弯,也就不再推脱。
她拿起霍冠元留下的那封信,毫不犹豫撕开了封口。
1...354355356357358...6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