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扶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话凄凉

    不多时,何腾蛟一行人,便进入御书房,然后齐齐行礼,“臣等拜见陛下!”

    朱聿键挥手道:“说吧,何事禀报?”

    何腾蛟当即取出那两封书信,“陛下,东宫暗中勾结外镇,暗中破坏朝廷国策,对抗圣意。臣请陛下废除朱以海储君之位!”

    朱聿键微微一愣,身上疲态一扫而空,目光一亮。

    “呈上来!”朱聿键急声道。

    庞天寿忙接过书信转呈,朱聿键接过后,迅速的看了一遍,顿时精神大振。

    朱聿键早想废掉朱以海,可是却一直没有借口,而朱以海也很谨慎,打定主意,只要自己不犯错,以他的威望和功绩,朱聿键就没有理由废掉他,另立储君。

    近一年来,朱聿键虽将一些支持朱以海的大臣,赶出了朝廷,可是却拿朱以海没有办法,另他内心十分忧郁。

    这两封信,便等于是给了朱聿键一个借口,他立时就意识到了这两封信的价值。

    “他好大胆子!”朱聿键忽然博然大怒,“朱以海居然背着朕私自调兵,还意图破坏和议,简直是胆大包天,他欲意何为?”

    何腾蛟道:“陛下,东宫这是意图抬起事端,阻碍朝廷削藩,好联合藩镇,要挟朝廷,谋图皇位!”

    朱聿键愤怒道:“朕绝对不能让他得逞!现在就废了他!”

    现今几个大学士,都是朱聿键提拔起来的心腹大臣,但是听了朱聿键的话,却依旧胆战心惊。

    “陛下,万不能冲动啊!”大学士张同敞急声道:“东宫有浙军支持,且威望甚高,不说江北李成栋、张名振,江东赵博安各拥众近十万,就说这南京城中,还有吴兆胜三万浙军!陛下冒然行事,南京危矣!朝廷危矣!”

    杨文聪内心也不赞成,不过他却一个人站在最后,低着头,不发一语,想着如何将消息透露出去。

    朱聿键却不愿意放过这样的机会,目光投向何腾蛟,“何阁部是什么想法?”

    何腾蛟道:“陛下,臣以为储君勾结藩镇,暗中破坏朝廷国策,犯下重罪,必须废除。不过东宫勾结外镇,势力强大,朝廷必须有所准备!”

    朱聿键沉声道:“说下去!”

    何腾蛟道:“陛下,首先朝廷需要调遣军队,以应对可能引发的叛乱,其次,要解决东宫势力,关键在于控制朱以海,只要控制朱以海,将其软禁,外镇便是一盘散沙。届时朝廷给予爵位安抚,便能暂时稳定局面!”

    朱聿键内心沉吟,动了朱以海,大明内部必然会引发动荡。

    不过眼下,确实是个良机,浙系干将赵铭不在江东,出海去了南洋,大将方国安又投靠朝廷,只要将朱以海控制,李成栋、张名振、吴兆胜未必敢动。

    此外,清军正攻击辽东,牵制了东海镇的同时,清军自身的精力,也投向关外,无暇南顾,正是他解决内部矛盾的绝佳时机。

    当然,朱聿键也必须考虑到,万一引起反叛,他该怎么应对,是否有能力扑灭。

    朱聿键一阵沉思后,忽然说道:“传朕旨意,封孙可望为西川王,金声桓、王得仁为国公,赐予方国安次子赠荫,再调遣陕国公李过、肃国公高一功,秘密率兵入京,以策万全!”

    明朝最大的藩镇,其实不是浙系诸镇,而是雄据云南、贵州、四川大部的孙可望,只不过孙可望控制之地相对封闭,且远离政治中心,对朱聿键的威胁暂时小于朱以海。

    此前,朱聿键许诺,孙可望攻陷成都,便封其为王,可是孙可望拿下成都后,朱聿键却一直舍不得给孙可望封王。

    现在,为了防止废除朱以海,引发浙系叛乱,孙可望趁机挑事,朱聿键终于下定决心,给孙可望封王,以稳住这个西南最大的藩镇。

    同时,他对于属下的将领,也进行一些赏赐,以笼络人心,以应大变。

    何腾蛟立时领命,“臣遵命!”

    朱聿键沉声道:“派人去召朱以海入宫,令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佥事高欢,率领甲士,趁机将朱以海控制!”




第608章王牌内线。
    朱聿键一直在等待朱以海犯错,给他一个出手废掉他的借口。

    现在,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都比较成熟,只要抓住朱以海,将其软禁,剩下的浙系诸镇,都能后施展手腕,一一瓦解。

    御书房内,朱聿键与何腾蛟内阁,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借此机会废掉朱以海,解决浙系军阀。

    若是此时能成,隆武朝廷就能将权力收归中央,之后在解决孙可望,大明的半壁江山,就是铁板一块。

    如此朱聿键或许能够在不多的时间内,为大明后面的帝王,打下一个稳固的基础,延续大明的国祚。

    在皇帝和首辅都认为机会难得的情况下,内阁之中,虽有张同敞等几位大学,提出了担忧,但是商议的结果,还是决定废掉朱以海。

    杨文聪心事重重的离开皇宫,在走下大理石阶梯时,一时失神,一脚踩空,险些栽倒,旁边张同敞,一把将他抓住,“扬阁部,没事吧?”

    杨文聪是马士英的妹夫,也就是赵铭的姨夫,不过这层关系,几乎没人知道。

    在马士鳌死后,赵铭与隆武朝廷其实已经决裂,只不过由于大败后实力不济,所以赵铭隐忍下来,并没有表现出要推翻隆武朝廷的意思。

    杨文聪一直以来都是赵铭的人,同时也是国社党的社员,但是朱聿键却并不知晓。

    当初朱聿键在杨文聪的护送下,离开南京,进入浙江,此后无论朱聿键在福建,还是在湖广,杨文聪都跟随在朱聿键左右,被朱聿键视为心腹。

    收复南京之战时,杨文聪被朱聿键委以留守后方督促粮饷的重任,收复南京后,主战派内阁下台,堵胤锡等人被罢除官位,朱聿键在重整内阁时,便将杨文聪调入南京,出任大学士,与何腾蛟搭班子,组成新内阁。

    “没,没事!”杨文聪定住心神,摇头说道。

    张同敞不禁叹了口气,“方才在陛下面前,扬阁部怎么不说一句?”

    杨文聪何尝不想说一句,但之前与何腾蛟交谈之后,他已经明白,就像是堵胤锡斗不过何腾蛟一样,他无论说什么都没有用,反而会暴露自己的身份。

    杨文聪看了张同敞一眼,按着何腾蛟的说法,这位张居正的后人,便是还没弄明白,什么是“忠君爱国”。

    皇帝从一开始,就想废掉朱以海,而皇帝提拔何腾蛟,还有他们这一批人,代替主战派内阁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来帮助他,废掉朱以海,不是让他们进行阻拦,或者劝阻他。

    如果不明白这一点,朱聿键不介意,将他们换掉,再选一批能够明白他心意的人上来。

    这点何腾蛟就看得很透,而张同敞却还没明白,为了废掉朱以海,皇帝不介意发生内乱。

    杨文聪苦笑道:“我此前已经劝说过何阁部,但是不起作用啊!”

    张同敞总觉的杨文聪今天有点怪怪的,而他对于废掉储君之事,心中实在忧郁,于是拉着杨文聪道:“走,扬阁部一起去喝一杯,我请客!”

    杨文聪挣脱张同敞的手,“今天不行,我还有事情要处理,改日我请张阁部!”

    说完不待张同敞反应,人已经迈步下了台阶,疾步往宫门而去。

    赵铭不在江东,方国安又投靠了朝廷,浙系现在是最脆弱的时候。

    如果朱以海被控制,浙系群龙无首,李成栋等人必然不敢对抗朝廷,浙系瓦解只在旦夕之间。

    若是浙系垮了,东海镇也将难以独存。

    因此,为了东海镇,还有国社党能够夺取政权,一定不能让朝廷控制朱以海,杨文聪必须将消息传给朱以海,让朱以海离开南京。

    只有朱以海逃出南京,与浙系帅臣汇合,隆武朝廷才不敢轻举妄动。

    皇城西面出来,过了玄津桥,便是一条生机蓬勃的商业街。

    这里靠近皇宫,还有各大衙门,因为官府并不管饭,所以明朝的官员中午休息时,除了距离家近的一些官员,回家吃饭之外,大部分官员和书吏,都会来到玄津桥附近的酒肆和饭馆。

    这样一来,便使得这一带的酒肆,家家生意兴隆,客满为患。

    这时,杨文聪坐着轿子,往文渊阁而去,路过一座酒肆时,他忽然挥手道:“停下,本阁有些饿了,吃点东西再回去!”

    杨文聪下了轿子,走到酒肆前犹豫了一下,他是赵铭最隐秘的内线,不到关键时刻,赵铭不会让他暴露身份,他站了片刻,但还是走了进去。

    酒肆伙计,见是绯袍大员,连忙引进雅间,杨文聪在房间内坐下,从怀中掏出一块令牌,放在桌上,那伙计只看了一眼,顿时行礼道:“大人请稍后!”

    东宫,朱以海接到了朱聿键召见他入宫的口谕,收拾一下后,便乘坐马车,离开了东宫。

    南京光复以来,朱以海与朱聿键之间,虽然明争暗斗,但斗争层面,始终停留在官场上。

    主和派找个什么借口,搞掉几个支持朱以海的官员,而支持朱以海的官员,则搜集主和派的信息,寻找其中贪赃枉法之人弹劾,把主和派的官员拉下马。

    总的来说,双方之间的斗争,还在相互讲道理,摆证据的文斗方面,并没有上升到动用武力,不讲道理直接拿人的地步。

    这种斗争,使得双方之间,人才消耗得非常快,许多又才能的人,都因为牵连到斗争之中,被贬的被贬,被罢官的罢官,隆武朝六部官员,有一小半的职位,都出现在空缺,斗得没人有足够的官员来接任。

    虽说,想当官的人不少,但是一个三品的侍郎被罢免,总不能随便提拔一个人上来,便造成了许多职位空缺,没有人能胜任,严重影响了明朝的行政。

    虽然如此,但是明朝内部斗争,被限制在官场和文官体系之中,总是好过兵戎相见。

    这时,朱以海乘坐马车,离开了东宫,往皇宫而去。

    马车刚离开东宫,几个汉子立刻就跟了上去,仔细一看,他们外穿粗布衣,里面却是一件锦袍,熟悉的人只看一眼,便知道,那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

    朱以海的马车,有东宫卫士护卫,锦衣卫并不敢靠得太近,只是在远处尾随,监视朱以海一行,确保朱以海自投罗网。

    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祥,已经在洪武门,埋伏了一千锦衣卫精锐,只要朱以海进入洪武门,立刻将其锁拿,然后软禁。

    锦衣卫指挥佥事高欢,则监视朱以海,以免出现意外,不过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惊动朱以海和他的三万卫队,高欢则只领着几人。

    这时,马车沿着太平街而行,眼看就快到洪武门,高欢正松口气之时,冷不防旁边巷子之中,出来一辆大车,撞上高欢一行人,车上酒坛,碎了一地,一群伙计顿时围上来,为首一人立时揪住高欢大声争论,“没长眼睛么,赔钱!”

    高欢皱起眉头,目光阴冷,但对方也不是善茬,居然不畏惧锦衣卫要杀人的目光。

    这时,朱以海对于后面发生的事情,却混然不知,而是端坐在马车之中,闭目养神,心中盘算着,赵铭的建议。

    现在皇帝处处找他麻烦,他虽然谨小慎微,但是难免会出一些纰漏,长此下去,朱聿键总会找到借口废掉自己。

    最近,朝廷加大削藩力度,朱以海前段时间上书,要求提拔二十八位浙江将领,并给几万浙军解决编制问题的奏疏,朱聿键一直不批。

    主和派用心险恶,不给升迁,不给粮饷,浙军抗不住,要么解散回去种地,要么起哄捞饷,而这边一闹,立时就有朝廷大军过来平叛,名正言顺的将闹事的军队处理掉。

    这样一来,无论浙军是自己集散一批,还是闹事被平定一批,都能达到削弱藩镇的目标。

    这样拖下去,浙系将领得不到升迁,几万浙军的编制都得不到解决,浙系众将恐怕会对他失去信心。

    这让朱以海忧心忡忡,不过赵铭提议,浙系诸镇派出人马,前往辽东参战,由江东来发军饷,给予奖励和好处的策略,却给朱以海开拓了一条思路。

    这时,他正在马车中思考着,冷不防马车外“嗖”的一声,一枚箭矢直接从车窗射进来。

    外面护卫的东宫卫士,瞬间魂飞魄散,连忙围到马车周边,急声呼喊,里面朱以海的声音,却忽然传出来,声音冰冷中带着一丝慌乱,“不要慌!快调头,去军营!”



第609章大中华文明圈
    吕宋是菲律宾古国之一,在今吕宋岛马尼拉一带。

    明永乐三年,吕宋国曾遣使朝贡,而明嘉靖中期后,中国内部矛盾激化,东南沿海的百姓,多有流寓其地,多的时候达数万之众。

    明万历中期,同安人张嶷曾上奏,海有机易山,与福建近,地产金,可采取,说的便是吕宋。

    吕宋群岛分为四个部分,北面是吕宋岛,中间是米沙鄢群岛,南面是棉兰老岛,西南是苏禄群岛。

    如今,吕宋、米沙鄢、棉兰老岛都已经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只有西南苏禄苏丹国,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

    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最先开始大航海的国家,第一代海上霸主,他们来吕宋的时间很早,在1671年便彻底占领吕宋,如今已经有七十多年。

    不过西班牙人的殖民方式,比较简单和粗暴,总的来说,就是从南美洲挖银子,然后在全世界买买买,既没有很好的发展殖民地,也没有将获得银子用来投资国内经济。

    因此西班牙国内百姓贫苦,经济一团糟不说,殖民地在西方各个殖民地之中,也是最糟糕最落后的。

    所以西班牙几场战争,打空了国库,南美洲银矿枯竭之后,国力立刻衰落,反而是赚了西班牙银子的英、荷、法等国获得资金启动后,逐渐崛起。

    吕宋对于西班牙而言,吕宋只是他们将南美的白银运来后,从中国购买奢侈品回去享受的据点。

    西班牙并没有想要建设吕宋,不然以吕宋靠近中国的条件,地位应该超过荷兰人的巴达维亚,但如今殖民七十余年,地位甚至比不上大员。

    此时,西班牙虽然控制整个吕宋群岛,但是西班牙人真正的据点,其实只有马尼拉城。

    赵铭在南下的时候,已经打探清楚,拿下马尼拉,东海镇便能取代西班牙,获得对吕宋群岛的控制。

    1654年3月。

    东海镇水陆大军一万三千余人,自大员湾起航,向南航行,经过台湾与吕宋北部诸多小岛,抵达吕宋岛北部,并于后世林加廷湾附近登陆,插上日月旗,称为北港,并建立据点。

    赵铭大军于北港休整,同时严令将士秋毫无犯,宣传东海镇登陆吕宋,是为了赶走白藩鬼,将吕宋从西方殖民者的残酷统治之中解放出来,同时保护和提携吕宋,建立繁荣的大中华文明圈,帮助吕宋百姓沐浴先进的天朝文化和经济,走出野蛮和愚昧,走向文明。
1...188189190191192...28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