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喜上眉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非10

    但在当下,他们自是不敢置词的,且这些与他们也没有了太大关系,眼下,天上下了雨,恶名昭彰的宁通被处死,这对他们而言就是最值得振奋的事情!

    然而此时,众人却又听得继晓开口道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决定。

    “阿弥陀佛,自今日起,贫僧自愿闭关三年,静思己过,为大靖祈福——”

     




311 和离保命
    定国公忽然进宫向皇上负荆请罪去了!

    “定国公犯什么大错了这是”

    “没听说啊……”

    上至朝廷官员,下到市井百姓,对此皆惊惑不已。

    据说定国公自数年前致仕之后,便过上了醉心诗画,拜访好友,两袖清闲的日子,这样一位老国公,能有什么理由要去向皇上亲自负荆请罪

    别的不提,世家向来重名声,一把年纪负荆过市,任人议论,可是需要勇气的。

    乾清宫中,昭丰帝听得此事,亦是费解。

    “定国公可说了是为何事前来请罪”

    刘福答道:“回皇上,定国公只说要将此事面呈皇上。眼下,正跪在殿外等候皇上宣见呢。”

    跪着等?

    究竟是为了何事,竟值得定国公如此

    昭丰帝表示自己的好奇心被彻底勾起来了。

    “快宣进来。”

    很快,定国公便被小太监带了过来。

    进来时,却是一瘸一拐地,但仍坚持行了跪礼。

    “国公的腿怎么了”昭丰帝下意识地问。

    “回皇上,不碍事的,人年纪大了,跪久一些,免不了的。”定国公笑了笑,说道。

    昭丰帝默然了一瞬。

    怎么那么像是苦肉计呢

    以及,为何他竟从国公的笑容里看到了一丝苦涩

    “既是如此,快些平身吧。”

    昭丰帝说话间,这才瞧见定国公背后背着什么东西,定睛一看——嚯……竟还真有几支荆条!

    “多谢皇上体恤,可臣心中有愧,当真不敢起身。”定国公跪在那里说道:“今日臣进宫,便是诚心向皇上请罪来了。”

    昭丰帝只好暂时让他跪着,皱眉问道:“朕怎不知国公何错之有”

    不过他不知道也是正常的,毕竟他最近也不曾看过那些弹劾人的折子。

    “是朕斗胆想请皇上做主,让宁家赐臣的女儿徐氏一纸休书——”

    定国公说话间,叩头下去,声音沙哑颤抖:“可这门亲事乃是皇上赐婚,臣有此意,便是大不敬,故而,臣特来向皇上请罪!”

    昭丰帝:“……”

    你不说谁知道你有大不敬的想法

    牢牢地憋心里不就行了,为了一个想法来请罪岂不是让君臣之间彼此尴尬

    所以,与其说是有了想法,倒不如说是主意已定。

    哎,这些人啊,就喜欢玩儿这些弯弯道道的东西。

    昭丰帝一时没说话,坐在那里沉思起来。

    定国公也并未多说其它,只字不提宁家的过失,足显大家风范。

    可是,昭丰帝却听到了低低的抽泣声。

    昭丰帝神色诧异地看着低头抹眼泪的定国公。

    堂堂定国公,亲自负荆前来请罪也就罢了,竟还忍不住哭上了——瞧瞧宁家把人好好地一个高贵世家老头子给逼成什么样儿了

    这一招……可顶得上说百句千句了。

    “国公不必伤怀,此事朕先前已听太后提过了,说起来,倒是朕当初思虑不周——”

    “皇上千万别这么说,这怎能怪得了皇上呢……”

    昭丰帝叹气道:“只是,让宁家写休书,却是不可取的。”

    定国公抽泣声一止。

    他闺女命都要没了,皇上竟还要从中说合调解

    皇上啊,求求您干点人事儿吧,不要逼老臣……使出一百零八式苦肉计来!

    “便由朕做主,就此和离吧。”

    虽说自己赐的婚自己再做主和离,有些自打自脸的意味,可比起日后再闹出什么大事来,及时止损说不定才是最明智的决定。

    昭丰帝的声音传入耳中,直让定国公觉得有些不切实际。

    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连忙磕头谢恩。

    而后,便是对昭丰帝一通卖力吹捧。

    昭丰帝默默享受了一会儿,抬手示意他可以停下了。

    定国公却道:“只是,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万望皇上能够成全。”

    “哦”

    “臣女前几日刚诞下一女,那孩子因是早产,生来体弱,如今离不得母亲——臣女此番生产,亦是险些将命搭了进去,因此将这孩子视作了命一般重要,若是没了孩子,只怕也难撑得下去……”

    定国公说到这里,又落了泪,却是真的情不自禁。



312 来自太子的贺礼
    二妹有没有送礼,张秋池对此并不在意,只觉得自正午用完家宴之后,便再没见着张眉寿的身影,有些奇怪,命人去打听了,才得知二姑娘不在府中,因此心中有些没底。

    毕竟二妹可是一位随便做个梦,去城外走一遭,便能挖出二十多具女尸出来的小姑娘啊。

    二妹可别是午睡时又做了什么奇怪的梦吧

    张秋池坐在书房内,看着外面檐下滴落的雨水,和渐渐发暗的天色,不禁感到忐忑担忧。

    正想着亲自出去找人时,忽听得小厮的声音传入耳中。

    “二姑娘来了!”

    “大公子呢”阿荔向小厮问道。

    “公子在书房。”小厮正要去通传时,转头便见张秋池从书房内大步走了出来。

    张眉寿带着阿荔踏入廊下,阿荔收了伞。

    “二妹,你去哪里了”张秋池问话间,上下将人打量了一番,没瞧出异样来,才略放心些。

    张眉寿还来不及回他,便被他扯着走进了堂内。

    “外面风大,可别染了风寒,瞧你头发都被吹湿了。”

    复又吩咐了小厮取热茶来。

    张眉寿笑笑道:“不打紧,没觉着冷。”

    说着,看向紧跟进来的阿荔:“快将东西给大公子。”

    张秋池听了,下意识地看过去。

    这才见阿荔手中提着一只笼子一般大小的东西,其上拿黑布蒙着,暂时瞧不出内里是什么。

    “二妹,这是何物”

    “大哥看看便知道了。”

    张秋池从阿荔手中将东西接过,疑惑地取下黑布,只见当真是个精致的鸟笼——

    而笼内竟有一只羽毛黑亮,通体泛着光泽、嘴峰桔红的鸟儿。

    “这是……鹩哥”张秋池眼睛微亮,压抑着语气里的惊喜。

    阿荔说道:“大公子果然是懂鸟之人,奴婢都瞧不出那些鸟儿除了颜色之外,有什么不一样呢。”

    张秋池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看向张眉寿问道:“这是二妹买回来的”

    “是送给大哥的。”张眉寿笑着说道:“大哥考进了松风书院,我想不到有什么能送与大哥做贺礼,便将它买了回来。”

    品相好些的可是不好找呢,直费了她一整日的功夫,这才回来得晚了。

    张秋池显得极惊讶。

    什么

    他考入了书院,二妹竟买了只鸟儿给他做贺礼!

    回过神来之后,张秋池有些哭笑不得:“二妹,这不妥当——若叫家中长辈知晓了,怕是要责备的。”

    玩物丧志,自是不可取。

    “这有什么妨碍劳逸结合才是长久之道,养一只鸟儿而已,难不成就会耽误学业了再者说,它不止会学人说话,还会背诗呢,全当是给大哥做伴读了。”张眉寿一本正经地问道:“莫非大哥不喜欢”

    张秋池不禁失笑,又连忙否认:“二妹送来的,我岂有不喜欢的道理。”

    只是,让一只鸟给他做伴读是什么东西

    二妹这脑袋瓜子里装着的东西怎么总与旁人不一样……

    “那大哥只管收下,让人好生养着,回头若是母亲他们问起,便说是我放在大哥这里养着的。”

    言下之意,只管养,出了事儿我来负责。

    见她小小地一个坐在那里,却仿佛极能替他扛事儿的豪气模样,张秋池既觉得好笑又极感动。

    “那大哥就在此谢过二妹了。”

    他也不再多做推辞。

    张眉寿这才笑了。

    张秋池仔细瞧着那只鹩哥,不禁笑着说道:“八哥类狗,鹩哥类猫儿,二妹这哪里是给我找伴读,分明是给我买了个主子回来。”

    张眉寿动了动嘴角:“大哥还说不懂”

    田氏果然没骗她。

    她先前不知要备什么礼才好,昨日特去问了田氏,田氏笑着与她说,张秋池自幼尤为喜欢养鸟儿,只是她恐张秋池玩物丧志,再惹了家中长辈不悦,几番都将他捉来的鸟儿给悄悄放走了。

    后来,张秋池再大些,懂了她的话,便也不再去捉鸟来养了。

    于是,这才有了张眉



313 摸错门的尴尬
    张秋池在张敬那里看到了祝又樘命人送来的贺礼。

    是一只红木雕花匣子。

    匣子内,整齐压放着七八册书。

    若单单只是寻常书籍,倒也无可厚非。可随便拿起一本,皆是难寻之极的孤本——甚至有好几册在张敬的印象中,已在人前失传多年,珍稀程度,说是千金难求亦不为过。

    寻常之人,若能拿得出一本出来,已是半生吃喝不愁,朱家公子倒好,跟不要钱似得,竟送了一匣子过来!

    “这断不能收。”张敬将匣子合上,话说得严肃认真,眼中神色却似同割肉。

    送礼之人只说是几本书而已,他这才做主收下,可这叫“几本书”还而已!

    先前在他眼中,朱家也不过只是寻常门第而已,可谁知家中藏书竟如此之全,且本本珍贵……这家人平日里隐藏得够深的啊。

    而张家与朱家长辈之间向来并无什么来往,实在没理由如此割爱。

    所以,想来想去,似乎只有一种可能了——小朱乃是瞒着家中,偷偷拿出来送人的。

    这是“赃物”。

    哎,小朱果然还是年纪太小,不知轻重,为了满足自己在人前装阔的虚荣心竟干出这么败家的事情来。

    若是事情败露了,被打断一条腿只怕都是轻的!

    什么

    为什么他会这么想

    因为换作是他儿子,他也得打!

    大家都是书香门第,丢什么不能丢面子,送出去的东西总不可能厚着脸皮再要回去,所以想想似乎也只有打打孩子出出气这一条路好走了。

    张秋池久久无法回神,却还是立即附和道:“二叔说得对,我这便让人送还回去。”

    “还是你随我亲自前去朱家为好,省得路上出了什么差池。”张敬谨慎地说道。

    毕竟这不是寻常之物。

    张秋池想了想,遂点头。

    叔侄二人不作耽搁地出了门,又略备了礼。

    去了海棠居的张眉寿,对此事一无所知。

    宋氏正细细吩咐着赵姑姑要收拾哪些东西,要备什么礼。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芳菊进了内间掌灯。

    张眉寿望着桌上的纱灯,听着母亲与赵姑姑说话间偶尔提及在苏州时的旧事,心中不禁生出向往之情来。

    在她有了记忆之后,从未去过江南之地。

    确切来说,她上辈子便哪儿也不曾去过。

    张眉寿这厢兀自托腮,沉浸在即将出门游玩的欣喜中,却不知自家二叔与大哥,已经找上了朱探花郎家,正坐在朱家的花厅里吃茶。

    对此张家叔侄的突然造访,朱家老爷朱明远颇觉摸不着头脑。

    互相尴尬地寒暄了一番之后,又听对方说“途径此处,便顺便来看一看贵府小公子”,一时更是茫然了。

    张家近来可谓是声名大噪。

    先是出籍一事闹得沸沸扬扬,张家大老爷在彰显了他不同寻常的人脉资源之余,一时更被誉为京中道德楷模。
1...103104105106107...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