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奋斗在洪武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什么本业,末业,最重要的是能富民,士大夫口不言利,难道为自己的百姓谋利也不行吗

    民间有那么多急需解决的事情,不说别的,光是一个血吸虫,该怎么解决《论语》上有答案吗《孟子》教你怎么做了吗

    没有,统统没有!

    既然如此,谁还敢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你们不该完善自己的学问吗

    柳淳制作沙盘,就使用了大量的测绘,计算,山多高,谷多少,田多大……这些全都要计算。

    作为郭氏门人,最擅长的就是算学。

    柳淳时常给太学生讲解算学,半年下来,这帮人的水平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至少他们建立起新的数学思维。

    一旦掌握了先进的方法,先进的思维模式,整个人都会脱胎换骨。

    柳淳不敢说他做得多了不起。

    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他在每一个太学生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变革的种子,而且有人已经发芽扎根了!

    ……

    信国公府!

    汤和有五子,长子名叫汤鼎,是少年英才,做了前军都佥事,按理说前途光明,未来可期。但汤鼎早早死在征战途中。

    汤和的幼子汤醴也很能打仗,靠着战功,升到了都督同知,却也死在了军中。

    剩下的三个儿子,都很普通。

    汤和最苦恼的莫过于后继无人。

    他有时候也在想,是不是自己执掌貔貅卫,做的坏事太多了,杀的人也太多了,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让他们汤家没有个出息的后辈子孙!

    “这就是报应啊!”

    汤和无奈哀叹,可就在后继无人的担心之中,自己兄弟的孙子,叫汤怀的,倒是让老汤眼前一亮。

    “小子,你快过来,让我瞧瞧。”

    老汤抓着汤怀的胳膊,仔细捏了捏,老头咧嘴笑了,“是结实了不少,很好!”

    汤怀咧嘴笑道:“天天背好几十斤的东西,没法不结实啊!”

    老汤一听,勃然大怒,“怎么回事是不是姓柳的那小子给你小鞋穿告诉我,我去教训那个臭小子!”

    老汤还来劲儿了,汤怀连忙摆手,“柳大人可教了我不少东西,我是发自肺腑感谢他,他让我脱胎换骨,换了一个人!我现在就想一件事。”

    “什么事”

    “我想拜在郭氏门下!我想给柳大人当学生!”

    年轻人的眼中,放着异样的光彩!

    他就是那个白净俊美的太学生。

    那一天他请求参加变法,结果柳淳说他们穿的不合格。汤怀一气之下,把洒金的扇子给踩碎了,把身上的衣服也给扯了!

    他决定不顾一切,无论如何,不能再让人小看了!

    他叫汤怀,是汤和的侄孙,靠着汤和进入了太学。

    汤怀从小身子骨弱,不喜欢练武,反而读了不少书。可当他进入太学之后,才发现自己以前学的,就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

    人家好的学生每年积分都在8分以上,他最多能拿到5分,眼看着跟他一起进入太学的人都到了各部历事,准备当官了,他还要继续留在太学。

    当然了,要不是汤和的面子大,他都被赶走了。

    丢不丢人啊!

    可他有什么办法

    基础不好,又不愿意吃苦……加之勋贵子弟的身份,在太学里面,被孤立,被瞧不起。汤怀没什么好办法,他只能把自己打扮的光鲜亮丽,努力装成一个纨绔子弟。

    怎么样

    你们学的再努力又能怎么样

    我有靠山,就算什么都不干,这辈子也比你们大多数人都舒服!

    话虽如此,可汤怀的心里头也不服气,莫非他真的就一无是处吗

    去长沙!

    差不多是他最后一搏!

    他从汤和那里不止一次听到,老爷子夸奖柳淳,把他说得跟一朵花似的。汤怀心里很不舒服,对方比自己还年轻,凭什么就能得到老爷子的嘉许

    光是老爷子夸奖也就罢了,陛下也重用他,简直没天理了!

    无论如何,我也要去长沙,就算为了瞧瞧柳淳有多大的本事,也值了!

    “跟柳先生比起来,我真是差得太远了,过去十年读书,在太学里面听先生讲




第261章 名动朝野
    三小只小猪还是少年心性,不停争吵。

    汤怀只是笑,发自肺腑,难以掩饰的那种,哪怕站在老汤的身边,也开心飞起,还时不时偷瞄师父,生怕柳淳会反悔。

    老汤眼观六路,注意到了汤怀的举动,忍不住翻白眼了,有点出息行不

    你是汤家的人,别丢老夫的脸!

    姓柳的再狂,敢不收你吗

    汤和连着咳嗽几次,奈何汤怀半点觉悟都没有,还是一副傻兮兮的样子,老汤干脆扭头跟柳淳聊了起来。

    “我说臭小子,你要办学,打算教什么”

    “当然是教用得上的……比如测量计算,农学,水利,防疫,卫生,教育……总之国子监不教的东西,我都教。”

    “国子监”老汤哼了一声,:“他们除了教些酸诗烂词,就没有别的东西了……对啊,按这么说,你教的东西,的确是有用的!”

    老汤的逻辑还真不错。

    “小子,你想过没有,学成之后,能干什么”

    “这就要看陛下的意思了,假如陛下要推动变法,就肯定需要这些办事的人才,对吧”柳淳不愁弟子们的出路。

    “这倒是。”老汤迟疑道:“那要是不推动变法呢或者变法成功了,你的门人能干什么”

    柳淳含笑道:“他们能做的事情不在少数,比如去银行商行,去学校作坊,甚至还可以去海外冒险。我大约还会讲解一些物理和化学,若是能研究到精深的程度,他们就能发明出造福苍生百姓的好东西,到了那时候,名和利都不愁了。”

    老汤道:“说得怪热闹的,你真的懂那么多”

    “当然不是了。”柳淳道:“我只是记了一些粗浅的东西,基本上算是蒙学的水平,至于要发扬光大,还要学生们自己探索,我最多能教给他们学习方法。”

    “那就是不敢保证成才了”老汤咳嗽道:“听见没有,你还愿意拜师吗”

    汤怀忙道:“愿意,当然愿意啊……这就是先生与众不同的地方,历来所有的江湖骗子,都会告诉别人,吃他的大力丸,包治百病,只有先生,他会告诉我们,一切还要靠自己。”

    汤和气得笑了,“你是鬼迷心窍了,这小子说鸡蛋长在树上,你也说对呗”

    汤怀叹口气,有点嘲讽,还有点可怜。老汤活了这么大年纪,还是没有师父通透高古,实在是太小家子气了!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汤怀发自肺腑道……他现在实在是庆幸,当时柳淳让他背文件,别看几十斤的份量,压得他喘不过气。

    但每到休息的时候,他都能跟在柳淳身边,听着先生的讲解,记下先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现在想想,先生说的每句话,都是那么有道理。

    孔夫子的话能编成《论语》,师父的话也应该记下来,编成一本书,流芳百世才好……汤怀还真是够孝顺的,刚刚拜师,就打算让老师享受孔夫子的待遇了,这个徒弟收的值了!

    就在他们聊着的时候,曹国公府邸那边,李景隆正跟妹妹李无瑕生气呢!

    “你说你,一个姑娘家家的,去长沙干什么去也就去了,还一去半年,你知不知道,我有多担心”

    李无瑕轻哼了声,“大哥,首先,你要是真担心,你就去长沙了,其次呢,我也是郭氏门人,跟着去长沙,没什么不对。总不能便宜了别人吧!”

    “别人谁啊”李景隆的脑子依旧迟钝,“我觉得就便宜了柳淳!那个兔崽子,他何德何能,我的妹妹,居然去伺候他,他算个什么东西!”

    李无瑕黑脸了。

    “哥,你有话说话,骂人干什么再说了,我几时伺候柳大人了我只是帮着他整理文稿而已。”

    “整理文稿他自己不会弄啊,要你帮忙”李景隆怪叫道。

    “他怎么没帮忙还不是东西太多了,没有法子。”

    “多能有多少”

    “陛下正在看的文稿,有三成是我整理的。”

    “你陛下看的,是你弄的”

    李景隆大惊失色,简直不敢认自己的妹妹了,这是多大的功劳啊,貌似他承袭爵位以来,都没干过这么露脸的事情。

    当大哥的不如妹妹,怎么有点脸红啊

    这几天,在京的人都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柳淳在长沙推行变法期间,跟太学生讨论的文稿,送到了宫里。

    最初老朱也没当回事,他只想瞧瞧,柳淳是怎么做事的,那些太学生又提了什么样的建议……可是当老朱真的翻开之后,立刻被里面五花八门的内容,给彻底吸引住了。

    其中提到的很多问题,就连老朱都没有料到,而且即便注意了,也一时没有答案,他只是觉得很值得思考……

    比如有关私塾教育的问题。

    柳淳就让太学生调查,总结入学儿童的性别……这个不用问了,九成九都是男孩子,遍观整个长沙,只有一处女学,能去读书的不光有钱,还要有名望地位,办学的人是当地的大儒,他最初只是想教导自己的孙女,后来陆续来了十几个女孩子,才凑成了唯一的女学。

    &nb



第262章 需要很多很多人才
    五天之后。

    老朱大会群臣。

    在京七品以上文武,悉数聚集在奉天殿,饶是大殿宽阔,也站不下这么多人,五品以下,不得不站在外面,享受风吹日晒。

    但是却有几个连官都不是的年轻人,能够站在大殿之内,他们就是刘政、龙镡、汤怀!三个人作为在长沙变法期间,表现突出的太学生,被叫到了金殿之上。

    三个新手村的小菜鸟,被一群大佬盯着,这个场面,堪称滑稽。

    不过好在三个人被柳淳蹂躏得足够了,才不至于失态。

    但其他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比如曹国公李景隆,他就吃惊地瞧着,一直以来,他都自视甚高,觉得在勋贵当中,他还算是不错的……仅限于二代子弟。

    稍微比较一下,李景隆还是有些骄傲的资本的。

    比如常茂因为跟岳父闹翻,滚去凤阳了,徐辉祖就是古板的废物,家宅不宁,兄妹闹翻,在这点上,他就比徐辉祖强多了。

    其余像傅家,冯家都没有什么出色的后辈。

    更遑论一大堆坑爹的货色了。

    一句话,不是他李景隆多了不起,全靠同行衬托。

    可就在一大堆的勋贵后代当中,冷不丁冒出一个不一样的!

    汤怀这小子就因为去了长沙变法,回来一下子炙手可热,瞧瞧,瞧瞧!老汤都高兴成什么样子了。

    别忘了,真正主持变法的人是柳淳,你的侄孙也就是个跑龙套,干苦活的!换成谁都行!都行的!

    李景隆疯狂吐槽,越是如此,就越表明他心里的羡慕嫉妒恨!

    他跟妹妹李无瑕争吵的时候,李无瑕就说过,假如他能有点眼光,派几个李家的子弟过去,跟着柳淳学习做事的本事,现在一样能享受天子的重视。

    李家是勋贵不假,可也不能光靠着祖宗的恩荫,更不能只守着老皇历过日子。李无瑕就很明白告诉大哥,这一次长沙变法,是真正触及了根本。

    不说别的,光是柳淳总结的那些问题,就足以震撼天下。

    陛下雄心勃勃,肯定要着手去改变的,不管怎么样,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都会出现。到时候李家该怎么办

    有朝一日,勋贵也要一体纳粮服役,是答应,还是不答应,是主动配合,还是被逼着低头……李无瑕整理的文稿,比汤怀还多,知道的情况也更详细,她的一番话,全都直指核心。

    可李景隆听不进去。

    “妹妹,你也别太把那小子当回事,我就不信,他有本事能把大明的天给翻过来!”

    话刚说完,还没凉快呢,老朱就召集了大朝会。

    看今天的架势,真的有点不一样了。

    当老朱出现的时候,李景隆吓得一缩脖子,乖乖听着吧!

    “朕用了几天的时间,彻夜通读长沙送来的文稿……朕也把一些内容摘抄下来,明发六部,让九卿公议。朕先说一句,怎么讲呢触目惊心!触目惊心啊!”

    老朱情不自禁站起来,“朕自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不敢有丝毫懈怠。二十多年如一日。朕时常思索,窃以为天下纵然没有大治,可也国泰民安,平稳无事。可当朕看过他们送来的文稿,才发现天下不是无事,而是处处都是事情!每一样还都不是小事!”

    “就拿田赋来说,根据他们的详细统计核查,国初的时候,朝廷的官田有一百二十万亩!如今却不足九十万亩!差了足足三十万亩!这些官田哪去了还不是被一些人变着法给侵吞了,朕以严刑峻法治国,尚且不能制止彼等的野心,朕若是宽宏仁厚,还不知道会养出多少硕鼠!”

    老朱提到的官田,就是在征战天下的过程中,没收前朝贵胄官吏,从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手里抢到的土地。

    这些土地被充入官府,作为官田。
1...9192939495...5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