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洪武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柳淳,你可要告诉他,不许亏待了朱允熥,听到没有”
柳淳可不盲目天真乐观,“梁国
345.第345章 我们成亲吧
第345章 我们成亲吧
想离开京城的念头,早就有了。
可是真正要走了,反而心里头慌慌的,五六年了,这座繁华的城市,留下了太多柳淳的痕迹,银行,锦衣卫,鸡鸣山学院,柳府,皇宫……这些地方,记录着喜怒哀乐,记录着数年的奋斗成果!
我虽然走了,但我的成果还在,这是任何人都没法抹除的。相信有朝一日,撒下的种子,会开花结果,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柳淳硬着心肠,驱赶马车,向城门走去。
距离城门还有二十丈,有一群精壮的武士,骑着战马,等在这里。为首之人身形敏捷,动作矫健,从马背上跳下来,直接蹿进了柳淳的马车,比狸猫还快。
“你,你怎么来了”
柳淳有点傻眼了,眼前之人身形高挑,四肢修长,鸭蛋的小脸,白皙如脂,漂亮的眼眸,泛着激动的光彩。
配上火红的武士服,宛如鲜艳的牡丹开放,嫩白的花蕊,娇艳的花瓣,有一种难以形容的美……柳淳都有点磕巴了,他真没想过,蓝新月竟然如此会打扮,真的比天上的新月还明艳。
“好看吧”蓝新月得意道:“是她们俩帮我弄的。”
“她们”柳淳心里咯噔一声,自己急着给老朱写东西,三天的时间又到了,连告别的机会都没有,真是有些失礼。
柳淳撩起车帘,下意识寻找那两个人的身影……蓝新月闷声道:“她们没来……让我跟着照顾你的。”
“你跟我去云南”柳淳更加吃惊了,“这可不行,山高水长的,你一个姑娘家家的,怎么能乱跑呢!梁国公也不会答应的!”
“会的!就是我爹让的!”
蓝新月纠正道,还从怀里掏出了一本救荒本草,笑嘻嘻道:“放心吧,我会好好读书,好好照顾自己……当然,也包括你!”蓝新月探身,在柳淳的耳边低声道:“不只是我,还有张老,大家伙都挺担心的,生怕你会出事……你就是大家伙的主心骨啊!”
蓝新月说完,就主动探头,告诉外面的武士,随着马车,一起出发。
这些武士全都是蓝玉一手挑选出来的,不但忠勇,而且心细如发……他们构成了保护柳淳的最核心成员。
坐在马车里的柳淳,神色渐渐凝重。
他此去云南,可不是一般的贬官。
毕竟这次的事情闹得这么大……朱元璋未必要杀他,但是老朱手下的臣子,还有朱允炆,他毕竟还是储君,身边一大堆善于阴谋诡计的小人。
另外柳淳这些年得罪了多少勋贵,多少地主,多少文官……在朝野上下,有多少力量蛰伏着,在等待机会,给他致命一击!
毫不客气地说,想柳淳死的人,绝不比希望他活着的人少。
此去云南,那是风霜刀剑,天罗地网,一步一个险!
究竟能不能活着到云南永昌卫,还真是不好说……柳淳突然想起了两个人,一个是王阳明,他曾经被贬驿丞,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状元杨慎,因为大礼议,他被贬到了云南永昌。
难不成自己要给他们提前探路吗
用不用我也来个悟道什么的……柳淳摇了摇头,还是来点现实的吧,他伸手突然按在了蓝新月的手上。
蓝新月微微一动,却也没有挣扎。
“彩云之南,是个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的好地方……我们……成亲吧!”
“啊!”
蓝新月吓得连忙收回了手,心砰砰乱跳,她努力闭紧嘴巴,免得跳出来!
好半晌,蓝新月才镇定下来,“你,你说,什么……”
“我说咱们成婚吧!反正你爹跟我爹都谈过了,我们就在山花丛里,结为夫妻如何”
蓝新月憧憬过无数次,心爱的柳郎,带着重礼,敲锣打鼓下聘,风风光光,把她娶回家里。
高朋满座,胜友如云。
所有人都来祝福他们!
那才是真正的婚事,才是真正想要的婚礼……
她一个国公之女,掌上明珠,就这么随随便便,连点礼物都没有,叫人家怎么办你也太不把我当回事了吧
马车向前,突然车夫勒住缰绳,马车停下,要出事了吗柳淳正要往外面看……蓝新月可急坏了,难得主动提出来,这要是错过了机会,又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我愿意,真的愿意!”
她伸手猛地抓住柳淳的腕子,焦急紧张,一副生怕到手的猎物跑掉似的。
柳淳冲着鼓着腮的蓝新月露出大大的笑容,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这才撩开车帘,从里面跳出来。
站在道旁的正是锦衣卫的弟兄们,为首的人是经历官唐韵、
柳淳执掌锦衣卫的时间不长,但是他对锦衣卫的影响,却是超出了所有人。
记得柳淳没来的时候,锦衣卫正处于低谷中的低谷,不但名声狼藉,而且权柄全无,已经被人欺负到了家门口,侵门踏户了。
柳淳不但把锦衣卫带出了低谷,还彻底改变了锦衣卫的形象。
通过几次的办案,锦衣卫展现出来的高效专业,让三法司,应天府,全都叹为观止,自愧弗如。
“大人,您虽然走了,可锦衣卫依旧会按照大人的要求,我们对得起身上的飞鱼服!谁要是辜负了大人的教诲,就一头跳进玄武湖,淹死算了。”
在锦衣卫日子久了,唐韵也没了半点文人的优雅。
这时候他亲手牵过一匹神骏的白马。
“请大人上马!”
柳淳能说什么,只得点头。
等他坐稳之后,唐韵亲手牵马向前走,其余的锦衣卫跟在两边,从人群当中,出现了低声的背诵之声……“朕观自古国家,建立法制,皆在始受命之君。当时法已定,人已守,是以恩威加於海内,民用平康。盖其创业之初,备尝艰苦,阅人旣多,历事亦熟。比之生长深宫之主,未谙世故……”
起初是一个人,渐渐的人多起来,最后唐韵带头高声大呼:“……以后子孙做皇帝时,止守律与大诰,并不许用黥刺、腓、劓、阉割之刑。云何?盖嗣君宫内生长,人情善恶,未能周知;恐一时所施不当,误伤善良……”
“凡吾平日持身之道,无优伶进狎之失,无酣歌夜饮之欢;正宫无自纵之权,妃嫔无宠恣之专幸。朕以乾清宫为正寝,后妃宫院各有其所……”
“凡广耳目,不偏听,所以防壅蔽而通下情也。今后大小官员,并百工伎艺之人,应有可言之事,许直至御前闻奏。其言当理,即付所司施行;诸衙门毋得阻滞,违者即同奸论……”
……
皇明祖训!
数百名锦衣卫,声音震天,道路两边的百姓,无不侧目!
是皇明祖训!
是大明朝的金科玉律!
是天子留给后世子孙的规范。
也是锦衣卫做事的依据。
那些
346.第346章 临江仙
第346章 临江仙
柳淳声势浩大,离开京城。
从他出了府门的一刹那,东宫就得到了消息,三天的时间,已经足以让朱允炆恢复几分的冷静了,就连几乎半疯的吕氏也正常了许多。
东宫的娘俩,连同一大堆的师父们,开始分析现在的情况。
不管怎么说,他们一致认为贬谪柳淳,是东宫的胜利。陛下还是想保护太孙的,祖孙一体,柳淳欺负太孙,那就是自取灭亡。
不得不说,这帮人真是有着谜一样的自信。
当然了,也有稍微脑筋管用一点的,比如黄子澄!
他就觉得即便贬了柳淳,太仓的案子还在那里,王弼的灵柩还停在家中,诸位国公,各大尚书,虎视眈眈,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柳淳被贬,不但没有平息议论,反而让很多人替主持正义的柳淳鸣不平。
案子的指向很明白了,就是东宫。
他们不但窃取朝廷的官粮,还为了遮掩罪行,逼死劳苦功高的定远侯王弼。
现在又赶走了同样立下无数功劳的太子少师柳淳!
圣旨里面说的很明白,柳淳的错是没当好老师,没教导好学生。
换句话说,主要的罪责还在太孙身上,在东宫这边!
这么明白的事情了,几乎铁案如山。结果却是好人遭贬,坏人逍遥……原来就酝酿的不满情绪,此刻已经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朱允炆自从成为太孙以来,就努力效仿朱标,苦心孤诣地凹人设。吕氏敛财,有不少钱,就花在了这个上面。
民间对朱标的评价比朱元璋还高,百姓们很容易把对太子的感情,转嫁到了太孙身上。
他们希望太孙能奉行“仁政”,日子能过得更好,这是所有人最朴素的愿望……可经过这一次,朱允炆的形象彻底破产了。
至少在京城是这样,老百姓每看一次王弼的戏曲,每买一本连环画,就对东宫的怨恨增加一分。
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短时间看不出什么来,当朱允炆的根基已经在瓦解之中,顺带着,他身边的那些文官,也被打入了小人的行列,成了被人鄙夷唾骂的对象。
“殿下,此刻的当务之急,还是挽回人心……臣以为应该更加小心侍奉天子,即便陛下打骂惩罚,殿下都不要有半点怨言,一切听凭陛下发落。再有呢,殿下应该想办法修复跟文武的关系。柳淳走了,勋贵群龙无首,那六位国公,也未必跟柳淳都是一条心。至少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都跟东宫亲厚,把他们拉过来,勋贵就瓦解了。至于柳淳呢,他已经成了驿丞,无足轻重,殿下要亲自相送,让柳淳感念殿下的恩德,至少能化干戈为玉帛。”
黄子澄的这套鸽派言论,齐泰和练子宁等人都嗤之以鼻,可朱允炆的确是被吓坏了,他觉得颇有道理。
正巧,黄子澄还要去翰林院,朱允炆就带着齐泰跟练子宁,离开了东宫,前往码头,去送柳淳。
朱允炆觉得柳淳不过是个被罢了官的失败者,肯定跟瘟神似的,谁都不愿意跟他凑近。这次离京,那是不可能有人愿意送他的。
所以说,他这也叫雪中送炭,至少能挽回几分师徒情义。
毕竟天地君亲师,还是要挂在心上的。
朱允炆这么想着,可突然觉得外面乱哄哄的,怎么这么多人啊
他撩开车帘,发现外面摩肩接踵,全都是人。
再往空中看去……乖乖,怎么那么多热气球
而且每个热气球上面,还有两个大字:科学!
这,这是怎么了
都去干什么
莫非有庙会
还是赶上了什么节
朱允炆心说怎么这么倒霉啊,出门没看黄历。
他正在琢磨着,就听百姓之中,有人高声道:“柳大人真是好官啊!他这回走了,谁给咱们做主啊”
“谁说不是啊!柳大人手下的锦衣卫,个个都是好汉!原来京城那么多商铺,达官显贵开的,没有一家交税的,衙役都跑小门小户来欺负人。柳大人逼着他们,全都在银行立了折子,按规矩交税……均摊下来,小店铺反而免税了……这样的好官,不多见啊!“
“什么不多见是根本没有!柳大人还办学呢!我的儿子就在学堂读书!那小子现在就比我本事大!瞧着吧,再过几年,我们家就能改换门庭哩!”
……
百姓议论纷纷,全都往码头赶去,要送柳淳。
他们的话,一句半句,传到了朱允炆的耳朵里,太孙的小脸瞬间变得煞白,嘴唇竟然都哆嗦起来!
全都是说柳淳的好,怎么没有人知道我的难处
他一个师父,却对弟子赶尽杀绝,如此阴险毒辣,不留情分,怎么就是好人了
朱允炆越想越气,浑身竟然颤抖起来。
齐泰见状,忙道:“殿下,臣看出来了,柳淳这个贼是真的不知死啊!他威逼陛下,被贬了官职,这小子还不罢休,竟然煽动百姓,让这么多人去送他,他这是在打陛下的嘴巴子!向陛下示之以力!身为臣子,如此大逆不道,猖狂跋扈,陛下看在眼里,会怎么想”
齐泰恶狠狠道:“臣看来,柳淳未必能活着到云南!在路上,就会有忠义之士,取了他的性命!”
朱允炆竟然没有听出齐泰的意思,反而欣然道:“这么说,他必死无疑了”
齐泰大喜,只要太孙高兴,那就是默许了,柳淳,你等着
347.第347章 留给新君的礼物
第347章 留给新君的礼物
李无瑕第一次愤怒了,气得小脸煞白,切齿咬牙,徐妙锦倒是在旁边咯咯笑……挺聪明的人,怎么碰上了情字就傻了。
柳淳多坏啊,他有多少本事,谁也不知道,写诗填词,信手捏来,没有任何难度……不过仔细品味这首《临江仙》,还是让人惊叹不已。
跑到古代当文抄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诗词文章,千万别随便抄……很多诗词,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写的,里面包含的意境后人根本未必弄得清楚,你写了,就很容易闹笑话。
比如有两句诗,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哪怕大多数的教材,都说这是写景的诗,可这首诗的名字叫《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而且仔细品味,里面的意思也跟写景无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