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暖婚蜜恋在八零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清言喜语
顾青山看着晚柠,心里忍不住惋惜,这么好的姑娘,怎么就不是他顾家的呢?
再看看一脸温柔看着媳妇儿的宋澄毅,或许,他早就知道了,柠丫头不是顾家的孩子,所以才一直没让他们认亲吧?
对于晚柠不是顾家小女儿的事,顾青山没打算告诉侄儿,他能一直把柠丫头当亲妹妹,也挺好。
与宋家的热闹相比,孤身一人远在南顺的尉迟启铭,在这个元宵夜,就显得落寞多了。
这一次,他准备的时间很充分,年假加请假,整整十天,在整个南顺市扩大了搜寻范围,多方走访,询问,依旧没有她的消息。
宋澄毅的柠柠,一直陪在他身边,可他尉迟启铭的柠柠,20年过去了,又该在哪里?
想起宋澄毅的媳妇儿,因为她的名字和妹妹的名字同有一个‘柠’字,所以他对她很特别,如果是找到真正的柠柠,尉迟启铭相信,妹妹哪怕是说要天上的星星,他也愿意开着飞机去给她摘下来。
又是一年寻人未果,尉迟启铭心底,满是失望,但他并不放弃。
站在满是花灯,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尉迟启铭心底默念:尉迟柠悦,柠柠,大哥有生之年,都不会放弃找你。
回到租住的招待所,尉迟启铭强迫自己闭上眼睛休息,明天上午,就准备开车回平京,南顺,琼翠山,明年,他还来!
因为睡得晚,今天一天又要开长途,尉迟启铭天亮后,又强制休息了三个小时,十点,才从招待所开车出发,准备回平京。





暖婚蜜恋在八零 第719章 记忆中的味道
回程的路上,要经过一条正街,路上小摊小贩和行人都很多,他的车速很慢。
一股熟悉的味道飘进车窗,浓浓的麦香,还夹杂着炒熟的花生仁儿,芝麻香,正是他七岁的时候,最爱吃的黑白香酥饼。
59年的时候,他七岁,父亲是南顺一带抗战队伍的总指挥官,母亲是战地医生,怀着妹妹带着他,一起跟随部队四处辗转。
父亲在前线打仗,他和母亲就在战地医院做后盾。
战乱中的条件本来就不好,缺衣少食的,母亲怀着妹妹,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
父亲每次抽空来战地医院看他们母子,都会带上些吃的,其中,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这黑白香酥饼。
父亲说,是一位婶子在家门口摆摊卖的,每次他回来,都会从她家门口经过,就带了来给他和母亲吃。
那香香的味道,光是闻着就流口水,母亲给了他一块儿,他小口小口的吃着,生怕吃完了就没有。
母亲见他爱吃,就谎称自己受不了那个味儿,闻着想吐,全部让给他吃了。
尉迟启铭当时很高兴,大口大口的把饼全吃了,还觉得自己是给母亲解决了难题,没有浪费食物。
直到半夜他被尿意憋醒,就着昏暗的烛光,看见母亲把油纸上剩下的酥饼碎末儿全部倒进嘴里,他才知道,母亲和肚子里的妹妹不是不爱吃,只是想让他多吃些。
所以,对于这充满母爱的味道,尉迟启铭一辈子记忆犹新。
闻到这熟悉的味道,他把军用吉普靠边停好,循着味道走到一家小店门口。
果然,一个头发花白的大娘在卖饼,和他记忆中的黑白香酥饼的味道一模一样。
“大娘,您这饼是不是已经卖了二十多年了?”尉迟启铭笑着上前问道。
大娘满是褶子的脸上笑的一脸和蔼:“年轻人啊,我这可不止卖了二十年啊,我从十多岁就开始卖这饼,家传的手艺呢,整个南顺,别人儿都做不出我这个味儿,这火候,比例一分都差不得,要不然,味儿就变了。”
然后指指身后的新二楼,得以的说:“看到没,这房子,还有我儿子的媳妇儿本儿,都是老太婆我卖饼给攒下的,我老咯,做不动哩,以后就由我儿子儿媳接手,你们这些老顾客,可得多多来照顾生意啊。”
尉迟启铭心里默笑,现在这个发展中的社会,卖个酥饼也这么多门道啊?
大娘面前的凳子上摆了一个竹筛子,上面盖了一块儿干净的白布,尉迟启铭问道:“大娘,这里还有饼吗?”
大娘掀开布,饼香味儿更浓了,里面的油纸上,还躺着五个圆圆的酥饼:“有,不过要等会儿,这饼要现烤的才好吃,我儿子正在里边儿做,这五个是一个老姐妹儿定了的,她还要五个凑十,一会儿齐来再来拿,小伙子,要不你也等等?很快了,最多十分钟。”
尉迟启铭很想让母亲在尝尝这个味道,十分钟,他能等,点了点头:“好,我等一会儿。”




暖婚蜜恋在八零 第720章 巧合
话音刚落,又一个满脸皱纹的大娘走过来:“我说黄妹子,我的饼儿好了吗?我那小孙子还在家等着吃呢。”
黄大娘板着个脸:“催催催,又不是让你接生,催什么催啊?快好了,过来坐,聊会儿天。”
“哎呀,都这么久了还没给我凑齐十个啊,黄妹子,你这生意好得,怕是挣的钱吃都吃不完吧?”她一边说着,一边挨着黄大娘长条凳的另一端坐下。
“刘婆子,你就别笑话我了,我卖一天的饼,还不够你接生一个孩子的钱呢。”
刘婆子摆摆手,一声叹息:“唉,那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现在老咯,身上手上都没力气,早就干不动咯,再说了,现在有点儿条件的,都去医院生,估计再过几年,接生婆这口饭啊,是吃不了咯。早知道啊,就不让我闺女儿跟着学接生,这门营生赚不到钱,胡不了口啊。”
黄大娘笑笑:“你这一辈子,接生了那么多孩子,也算是集福,你放心,你家后人也是有福的,再说了,现在大街上招工的那么多,谁还能饿死不成?”
尉迟启铭在旁边等着酥饼出炉,听着两位老大娘有一搭儿没一搭儿的聊天。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刘婆子说:“嘿,告诉你啊,我年轻的时候接生,还真遇上过一件新鲜事儿。”
黄大娘来了精神:“啥新鲜事儿啊?”
刘婆子陷入了回忆:“大概是二十年前吧,有天上午,我刚刚通宵接了个孩子,回家还床都没沾上,那琼翠山下的刘汉子火急火燎的来喊我,说他家有个产妇。这人命关天的事儿,我还跟他一个姓儿,也顾不上休息,跟着他一路跑着去,才知道,他家收留了一对儿路过的夫妻,这女人走着走着就要生产了,刘汉子家好意帮她们,还帮着请产婆。我一摸,就知道是难产,废了好大的力,那产妇都晕过去了,我才把孩子拽了下来,当时孩子脸色发紫,奄奄一息,我一看,就知道没救了。”
刘婆子停了一下,黄大娘急了:“后来咋地?你快说啊?”
“咋地?肯定很快就没气儿了啊,我接生一辈子,孩子生出来能不能活,一眼就看得出。我就劝那男人,到后边儿山上埋了吧,免得女人醒了看着难受。那男人垂头丧气的抱着孩子出去,可一个多小时后,兴高采烈的回来了,说出去后,孩子又有气儿了,活了。我是不信的,想看看孩子,可他一直护在怀里不给看,我也懒得多事儿,拿了钱就走了。第二天,就听那刘汉子家的说,女人醒了之后,夫妻两连谢谢都没说,就走了,你说那产妇当时那么虚弱,两人怎么走的啊?还有,我估计那孩子也有问题,说不定是那男人在哪儿偷得……”
两位大娘打发时间无意的闲聊,让尉迟启铭整个人都激动了,二十年前,琼翠山下!
他上前问道:“这位刘大娘,请您回想一下,是不是59年的8月16号?”




暖婚蜜恋在八零 第721章 蹊跷
看着眼前一身军装的年轻人,刘婆子镇了一下,她,她是不是犯事儿了?努力的想着,自己没干啥坏事儿吧?
见刘大娘不回答,尉迟启铭继续说道:“大娘,请你好好想想,是不是59年的8月16号?那男人抱回来的,是不是个女孩儿?”
刘婆子见对方好像并无恶意,想了想:“具体哪天我不记得了,是8月中旬没错,至于是不是女孩儿,我也不敢保证,生下来的,是个男孩儿。”
尉迟启铭皱眉:“你确定当时她生的孩子死了,而抱回来的是活着的吗?”
刘婆子肯定的点头:“确定,那孩子绝对没气儿了,而他抱回来的,哭声很响亮,但他不让看,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儿子还是姑娘。”
尉迟启铭点头,飞快的做着分析,如果刘大娘的时间,地点和事情经过都没有弄错,那那个被抱回来的孩子,很有可能是他的妹妹柠悦。
因为孩子是偷来的,半个月的孩子,和刚刚生出来的,绝对不一样,所以不敢给人看。
因为孩子的性别不对,所以产妇刚刚醒了,不顾妻子的虚弱就要就带着走,就是怕留久了主人家说漏性别。
尉迟启铭压抑住心底的激动:“大娘,你可不可以陪我去翠琼山下,指一指给我看是哪家?”
刘婆子不住的摇头:“不行不行,琼翠山那一带住的人,早就陆续搬进城里了,这儿离琼翠山挺远,我这老胳膊老腿儿可走不动,再说了,我小孙子还在家等着我拿酥饼回去给他吃呢。”
尉迟启铭指了指停在对面马路边的军车:“大娘,不用您走路,我开车带你去,而且,可以先送您把饼带回家。”
刘婆子一看,有小车坐,还能先送她回家,当即答应了陪他走一趟。
刚好,酥饼也出来了,尉迟启铭抢着帮刘婆子给了钱,自己又买了十块用油纸包好,开着车先送刘婆子回家。
刘婆子的儿子,听说母亲要去给当兵的指路,当即自告奋勇跟着一块儿去。
琼翠山周边的路,尉迟启铭已经很熟悉了,从他能独立以后,每年都来,希望能找回妹妹。
跟着刘婆子的指引,来到一片杂草丛生的山脚下,还隐约看得见倒塌的土墙,可以知道,这里以前是有住过一户人家。
刘婆子说道:“就这儿了,以前是那刘汉子的家,十多年前,这周围还挺多人住,但后来慢慢都搬走了。”
尉迟启铭点头,四周看了看:“这里离半山腰的土地庙远吗?”
刘婆子不太清楚,但她儿子大牛知道,大牛说:“是有,我们小时候经常去那儿偷供果儿吃,从这儿往上,再往右走,我们小时候要走四十多分钟,现在估计,走得快,也就二十多分钟的脚程。”
尉迟启铭往上看了看:“你们在这儿等我,我上去看看。”
大牛说道:“娘在这儿等着,我陪大兄弟上去看看吧。”
刘婆子想说什么,最终忍了:“行,那你们快去快回。”




暖婚蜜恋在八零 第722章 半山腰的土地庙
尉迟启铭说:“车门我没锁,你可以去车上坐着等我们。”
刘婆子当然愿意,说实话,这儿以前人气儿足,可现在,荒郊野岭的,让她站在这儿,还挺瘆人的,能去车里坐着等,可再好不过了。
大牛领着尉迟启铭往山上走,等到了土地庙,尉迟启铭才发现,从这边上来,应该是庙后面的小路。
以前每次过来,他也都有到庙里看看,这土地庙香火不鼎盛,但也还是有人来,所以一直也都好好的。
但因为每次时间不够充足,他也没有发现土地庙后面,还有一条这样杂草丛生的小路。
他的妹妹,就是在这里失踪的。
59年的七月底,父亲的部队和敌人的战役打响,妹妹是在八月一号出生的,第一个抱妹妹的人,就是他。
看着粉嘟嘟的妹妹,他非常的开心。
因为在医院,医生,护士都很紧缺,母亲顺产后第三天,就投身到工作中去,照顾妹妹的工作就留给了他。
妹妹醒着,他就不停的对妹妹自我介绍:柠柠,我是哥哥。然后逗着妹妹玩儿。
妹妹睡觉,他就在旁边陪着,妹妹饿了,他就抱着去找母亲喂奶。
八月十五号那天晚上,收到消息,狡猾的敌人绕过部队,要偷袭战地医院,毁了所有药品和医疗器械。
十六号一大早,母亲就带着他和妹妹,离开了战地医院,跑了整整一上午,才来到这里的土地庙,让他带着妹妹,藏在这里,等事情过去,母亲再来找他们。
叮嘱完,徐若霜不舍的抱了抱儿子和女儿,大步离开了土地庙。
她是一名党员,是一名医生,敌人来了,她不能退缩,安顿好儿子女儿,她就必须回去和战友们共同作战,好在启铭已经很大了,会照顾妹妹,就算是她不在了,相信启铭也会带着妹妹好好活下去。
七岁的尉迟启铭,强忍着泪水看母亲离开。
突然想起,刚刚母亲带他走的路,上个月,父亲也带他走过,是去几里外的另一个部队据点,尉迟启铭觉得,他可以去搬救兵。
要抱着年幼的妹妹,他肯定是跑不快的,衡量再三,四周看了看,都没有人,最终,他把妹妹藏在了后院的稻草堆里,并和妹妹说好不哭不闹,乖乖等他回来。
然后,就按照记忆中的路线,飞快的跑下山,去上次父亲带他去的部队据点寻求救援。
没想到他运气很好,半路上就遇上了部队的李叔叔,把敌人要袭击战地医院的消息告诉了李叔叔。
李叔叔当即改变路线,带着部队的人去救援。
有了支援,战地医院得以保住,他才飞快的跑回去找妹妹,可是,他把所有的稻草都翻了个遍,也没有找到妹妹。
那一刻,是他这辈子懂事之后,唯一的一次哭泣,他把妹妹弄丢了。
父亲母亲知道之后,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夸他勇敢,因为,他挽救了整个战地医院。
可是他知道,对于妹妹的失踪,父母心里的难过,一点儿都不比他少。




暖婚蜜恋在八零 第723章 线索
妹妹没有来得及照一张相片,父亲就经常看着包裹过妹妹的小被子,皱着眉头,大口大口的抽烟,母亲更是私下里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
小小的尉迟启铭,虽然立了功,但他心里一点喜悦也没有,心中的自责,只有他自己知道。
当初为什么要留下妹妹一个人,为什么要嫌弃抱着妹妹就跑不快?
8岁读兵书,14岁进军营,从那时候起,每年的八月,他都会抽时间来这里一趟,看能不能查询到当年的线索。
但因为每年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所以,十多年来,依旧没有一点和尉迟柠悦有关的消息。
也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起,家里的饭桌上,都会多一副空碗筷,父亲母亲和他,都在等着妹妹回来。
十多年一次又一次希望的落空,终于,在今年他以为又一次无功而返的时候,无意间得到了妹妹的消息。
果然,妹妹当初是被人偷走的,有了线索,哪怕是要把南顺市翻一遍,他也一定要找到柠悦。
不知道偷走柠悦的人家可有善待她?不知道那家人的家庭条件好吗?不知道妹妹从小有没有吃饱穿暖。
这一切的一切,让尉迟启铭的心忐忑不安。
回到车上,尉迟启铭问道:“大牛,还有没有办法找到这户人家?”
大牛想了想:“应该可以,这里的人,大多数都是搬去了镇上,仔细问问,应该可以问得到。”
尉迟启铭从身上拿出两张大团结:“这个,拿去给你儿子买东西吃,还劳烦你帮我问问,当初那家人搬去了哪里。”
大牛不肯收钱,虽然他不知道这个同志要查什么,但给解放军同志办事,多光荣啊?哪还能收钱?
尉迟启铭坚持要给,大牛最终还是收下了。
拿了钱,办事效率就更高了,第二天,就带了尉迟启铭去找到了当初收留产妇的刘家。
刘汉子听说是来问二十多年前的事,记忆都有些模糊了。
好在他媳妇儿当时和那产妇多聊了几句。
尉迟启铭最后得到的线索是:莲花村,姓赵的人家!
他留了个地址和电话给大牛家和刘汉子家,让他们还想起来了什么,及时和他联系,就开着车赶回平京了。
他要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亲母亲。
徐若霜听了,当时就流下了眼泪,二十年了,在她快要绝望的时候,终于有了女儿的消息。
以尉迟远山今日的地位,要找莲花村,找莲花村一户姓赵的人家,是易如反掌的。
尉迟启铭很想自己亲自去查,但身居要位,抽不开身。
尉迟远山派了人去调查,可调查到的结果都不如意,一时,也陷入了僵局。
最后,父子两一合计,所有带莲,带花的村落,村落里所有夫家姓赵,妻姓赵的,都要查,工程是大了一点,但为了找到尉迟柠悦,不管多难,不管多麻烦,他们都要查。
而尉迟家的目标人物穆家,此刻一家三个棒槌,正高高兴兴的准备搬到平京去。




暖婚蜜恋在八零 第724章 路越来越歪
王鸿刚把穆彩虹送回穆家去,整个年都没过好,生怕她肚子里的孩子有什么闪失。
过了元宵,就开着车去莲台村接她们了。
之前穆彩虹说要把她母亲接去照顾她,王鸿刚也同意。
金钱的魅力是无可比拟的,有了大量的钱做后盾,王鸿刚这一次来穆家,待遇和之前完全不同了。
赵桂芬一口一个女婿,而穆利民跟他喝酒,最后喝得直接称兄道弟了。
果然,人品,良心,廉耻,社会道德,遇上金钱炸弹,瞬间是被秒成渣都不剩。
到了平京,进了王鸿刚为穆彩虹准备的住房,赵桂芬笑的嘴都合不拢了,以后,她也是城里人了。
王鸿刚给穆彩虹买的房子,是一个两室一厨带个很小的院子的平房。
干净的水泥地板,明晃晃的玻璃窗,还有那崭新的实木家具,赵桂芬越看心里越舒坦。
夜里,睡在那软和和的大床上,她还有些睡不着:“老头子,昨天在家还好好的,你还跟女婿喝酒来着,今天来这儿了,你咋就不高兴了?”
穆利民皱皱眉头:“别逮了谁都叫女婿!”
穆利民的心里,是很矛盾的,一面喜欢这样富足的生活,一面又觉得女儿做的事,让他面上无光!
昨天一时喝高了,只记得和王鸿刚很谈得来,但至于都谈些啥,他基本上是不记得了。
赵桂芬一听,不干了:“他怎么就不是我女婿了?我闺女儿都要给他生儿子了,还不是女婿是啥?虽然年纪大了点儿,但我不嫌弃他。”
“你得掂量掂量,他是个什么身份,你闺女儿是个什么身份?”
赵桂芬一脸不屑:“古时候那皇帝除了皇后,不还有妃子吗?皇后的爹娘是岳父,妃子的爹娘就不是岳父岳母了?再说了,你没听王鸿刚昨天说,他那原配,是个生不出孩子的,要是咱们红儿能生出个儿子,那到时候,谁做大,谁做小还不一定呢,哼!呵呵,哈哈哈!”她越想心里越美,她闺女儿名字里有个虹,女婿名字里也有个鸿,还真是有缘呢!
穆利民闭上眼睛,没有再说话,可是心里,却压着一口气,难受啊,穆家的路,越走越歪了!
以前虽然家里穷是穷了点,但一家人也算是和和睦睦,起码活得有骨气啊!
但现在,离婚的,过年不回家认父母的,甚至最后,给人做小妾的都出来了。
穆家的人,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不忠不义不孝的?
仔细想想,好像就是从把柠丫儿许给那当兵的开始吧?
不对,还要更早,早到二十年前,他埋自己家孩子的时候,听到哭声,从稻草里把柠丫儿偷出来的那一刻起,如果不把她带回家,今天的一切都不会是这个样子。
他不该因为愧疚,给她起了个柠字,不该因为愧疚想把她许给个当兵的,也从而减轻穆家人的负担。
如果没有柠丫儿,说不定,现在嫁给宋澄毅过好日子的,就是他的宝贝女儿红儿了!




暖婚蜜恋在八零 第725章 白日梦
哎,不想了不想了,越想心里越难受,自己都这么大年龄了,还操那么多心干什么?腿也没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舒坦怎么过吧!
赵桂芬起了个大早,穆彩虹还在睡觉,想做早饭,可不知道去哪儿买菜,也不知道门口那小小的炉子咋生火儿。
过了一会儿,穆利民也起来了,两老口就坐在小院子里发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等着穆彩虹起床。
一直到十点过,太阳都老高了,两老东西快饿晕的时候,穆彩虹才顶着一头鸡窝,一边打着哈欠一边从自己房间里出来。
“阿爹,阿娘,你两坐这儿干啥呀?”
穆利民脸色不好的没说话,赵桂芬赔笑到:“红儿,我想给你去做早饭来着,可不知道菜在哪儿,也不知道这炉子咋生火。”
穆彩虹摆摆手:“不用了,门口走几步,就有卖豆浆油条和包子的,不用自己煮,阿娘你等着,我回屋拿点儿钱给你,你上门口买点就是。”
吃过早餐,把穆利民一个人留在家里,母女两一起上街去了。
昨天王鸿刚走的时候,说两位老人刚刚来,缺的东西多,又给了穆彩虹20块钱,让她带父母去买些东西。
母女俩逛了几个小时,手里东西都提满了,才往回走。
很巧,回去的时候,刚好路过澄味门口,穆彩虹对赵桂芬说:“阿娘,你记着这个饭馆儿,待会儿回去,我和你说个事情。”
1...104105106107108...64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