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而辽东镇众人也都颇是得意,认为赵俊臣的此时退让全是因为他们的现身逼迫。
这样一来,何宇认为自己已经达成了目标,再加上此时帐内聚集了太多各方势力代表,某些话也不方便当众讲出来,于是何宇也就不再多说什么,直接起身告辞了。
*
但就在告辞离开之际,何宇稍稍沉默片刻之后,却又忍不住出声补充道:“赵阁臣,您乃是庙堂中枢举足轻重的大人物,朝廷江山的方方面面事情,皆是需要您来操心……而您这一次因病滞留在胡家庄已经有近半月之久,京城那边必然是耽误了不少事。
卑职冒昧认为,您现在已经见过了辽东各方势力,也已经清楚了辽东防区的具体情况,不应该继续滞留于此耽搁时间!理应是尽快养好身体、处理妥当各种事情,然后尽早返回朝廷中枢主持大局……若是耽误了朝廷大事,那就是我辽东的不对了。”
这几天时间以来,因为赵俊臣层出不穷的离间手段,何宇不仅是穷于应付,也实在是被搞得烦不胜烦。
而何宇的此时表态,显然是一种逐客令,暗示赵俊臣应该尽快离开辽东、不要留在这里继续搞事,看似是语气恭顺,但实则是态度强硬。
于是,赵俊臣表情颇为不快,缓缓道:“看来何总兵是把本阁视作恶客,迫不及待想要驱赶本阁离开辽东了……说实话,本阁在庙堂中枢那边,确实是有一大摊子事等着处理,也急着想要返回京城,不愿意滞留在辽东这边太多时间!
但本阁乃是奉了陛下的旨意视察辽东,若是这次视察期间没有发现任何事情也就罢了,但本阁自从来到辽东之后,先是亲眼见到了辽东镇西路边军迫害百姓之事,随后又亲身经历了辽东铁骑与关宁铁骑的激烈冲突,这些事情皆是尚未解决,本阁又岂能轻易离开?
若是就这样随意离开了,岂不是敷衍了陛下的旨意?更何况,本阁的病情尚未痊愈呢,现在也是强打精神与各位谈话,恐怕是经不起返程路上的颠簸。”
听到赵俊臣话语之间的暗示,何宇认为自己已经看清楚了赵俊臣的真实想法。
很显然,赵俊臣这一次虽然是选择了暂时退让,但他还想要继续给辽东镇找麻烦,因为他不愿意就这样一无所获的离开辽东地区,赵俊臣必须要做出一些实事,否则返回京城中枢之后也不好交代。
简而言之,辽东镇若是不卖给赵俊臣一些面子、让赵俊臣在辽东境内收获一些实际好处,赵俊臣是绝对不会轻易离开的,辽东镇的麻烦也会没完没了。
何宇早就厌烦了赵俊臣的种种卑劣手段,一心想要尽快送走赵俊臣,再加上他其实也不愿意彻底得罪赵俊臣,更担心赵俊臣返回京城中枢之后,会绕开辽东各方势力自行推动辽饷分配的事情……
所以,何宇稍稍犹豫之后,终于还是决定自己也应该稍稍退让一步,让赵俊臣可以体面的离开辽东、迅速返回京城。
只要能尽早摆脱赵俊臣,也为了能让赵俊臣今后不再重提辽饷分配改变之事,何宇也愿意稍微付出一些代价。
但究竟应该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让何宇与赵俊臣二人皆是满意,却不是现在这种场合应该谈论的事情,必须是他们二人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与场合私下交涉。
而这一切,也皆是在赵俊臣的意料之中。
于是,何宇沉默良久之后,终于还是咬牙提议道:“是卑职唐突了,既然赵阁臣您的病情尚未痊愈,您自然是应该以身体为重,继续留在胡家庄境内休养身心也是理所当然!
说起来,卑职此次前来胡家庄之际,还带来了锦州城的几位名医……等到明天清晨,卑职将会亲自带着那几位名医前来此处为赵阁臣诊治病情,或许会有帮助也说不定!”
何宇的意思是,他想要与赵俊臣约定在明天清晨之际进行私下交涉,然后两人就可以商议条件了。
赵俊臣自然也听明白了何宇的暗示,表情也变得和善了许多,微笑点头道:“若是这样,自然最好不过!只要本阁养好了身体,就能有体力心力迅速解决手里的几项事情,然后也就可以无牵无挂的返回京城了。”
“既然如此,卑职告辞了!”
说完,何宇终于是转身离开,而辽东镇的各路参将以及吴应麟几人,也纷纷是跟在何宇身后离开。
*
就这样,因为何宇等人的突然出现,赵俊臣与辽东各方势力的这场聚谈也是不了了之,各方势力代表眼见到赵俊臣没有更多事情要谈,也纷纷是告辞离开了。
至此,今天所发生的一切,看似是辽东镇直接挫败了赵俊臣的意图,可谓是大获全胜。
等到所有闲杂人等纷纷离开之后,看着空荡荡的营帐,赵俊臣却是突然笑了起来,表情间满是意味不明。
“或许是因为辽东镇已经强势跋扈太久了,也总是信奉实力至上的观念,所以包括何宇在内,所有人都已经丧失了政治敏锐……他们今天的种种表现,也尽数都被我猜中了,竟是没有出现任何一项预料之外的变数!
但也因为一切太顺利了,所以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我接下来也必须要亲身犯险、展开后续计划,一时间还真想不清楚这一切究竟是福是祸!唉,若是计划出现了变数,我也许反而会心中轻松一些!”
许庆彦此时正忙着别的事情,留在赵俊臣身边之人则是禁军百户姜泉。
姜泉乃是赵俊臣的狂热崇拜者,而赵俊臣经过了这段时间的考察之后,也已经把姜泉视为心腹,许多计划都没有瞒他。
姜泉此时听到赵俊臣的轻声自语之后,也同样是表情复杂、顾虑重重,说道:“是啊,赵阁臣您的下一步计划实在是太冒险了,卑职其实也一直希望这项计划出现变数,这样一来您也能改变主意考虑新的计划,不必那般冒险……现在这一切事情发展都太顺利了,卑职也反而是心情忐忑不安!”
顿了顿后,姜泉忍不住确认道:“赵阁臣,您的后续计划,一切前提都是辽东镇各路参将到时候必然会纷纷表态背叛何宇,让辽东镇彻底沦为散沙之势,但卑职今天看这些参将们的态度,却依然是对何宇忠心耿耿、马首是瞻……所以卑职颇为担心,他们到时候未必会轻易背叛,若是这样的话……”
赵俊臣却是信心满满,道:“放心吧,这些辽东武官若是当真拥有忠诚这项美德,那他们这些年来领着朝廷俸禄、接收朝廷封赏,就应该至始至终的忠于朝廷!
但很显然,他们从来都没有忠于朝廷,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身上并没有忠诚这项美德,那也就绝不会忠于辽东镇,他们只会忠于自己,也只是忙着追逐短期利益,并无长远目光!他们所谓的忠于辽东镇,也只是因为辽东镇这个集体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利益!
而接下来,若是背叛辽东镇能让他们收获更多好处,他们也一定不会有任何犹豫!
他们现在看似是对何宇忠心耿耿,但那也只是因为忌惮何宇的积威,而且何宇手里还掌控着那支辽东铁骑,实力最为强大,他们短时间内根本无力反抗,所以不得不忠于何宇!或者说,他们只是惧怕何宇的报复,而不是当真完全忠于何宇!
至于我下一步的计划,其实就是想要给他们营造一个机会,一个让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忘记何宇的积威、不必担心何宇报复的机会!到时候,我提前埋下的那几颗种子,必然会迅速生根发芽、成长为根深蒂固的参天大树!”
……
……
摄政大明 第1201章.偏与全.
……
……
说完之后,赵俊臣稍稍沉思片刻,然后吩咐道:“把李世杰那个纨绔带来见我。”
听到赵俊臣的吩咐,姜泉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由是面现笑意,很快就领命离开了。
*
辽东铁骑与关宁铁骑的那场冲突之中,李世杰无疑是一个关键人物,所以赵俊臣出面调查此事之后,就把李世杰转押到了自己的营地里软禁至今。
但赵俊臣软禁了李世杰之后,却没有立刻召见审问,而是一直刻意晾着他,还让人封锁了李世杰与外部的消息沟通。
这样一来,李世杰自然是不清楚近期以来的局势变化,被关押在营地之中无所事事,也必然是烦躁不安、内心焦虑。
赵俊臣虽然一直都没有理会李世杰,私下里还会经常称呼李世杰为“纨绔”,但他却从来都没有轻视过李世杰的作用。
这是因为,李世杰乃是李家的嫡系后人!
自从当年铁岭沦陷之后,李家固然是逐渐的衰弱颓势,但毕竟是曾经的一门二代三总兵、辽东铁骑的缔造者、还亲手营造了辽东镇现如今尾大不掉的局面,影响力与人脉依然是不可小觑,就连现任总兵何宇也娶了李家嫡女为妻。
客观而言,李世杰虽然急功近利、自私狭隘、心高气傲,但他的能力方面还是不错的,无论兵法还是武艺皆是不俗,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无能纨绔,勉强也算是一个人才。
这样的人才,在李家内部也不会多见,必然是李家的重点培养目标,身上寄托着李家重返幕前、再掌大权的希望,甚至有可能会是李家下任族长的人选之一。
这样一来,李家必然会利用自己的人脉与影响力,全力支持李世杰!
在辽东境内各方势力的眼里,李世杰的态度就代表着李家的态度。
这般情况也就意味着,赵俊臣完全可以通过李世杰来调动与利用李家的人脉与影响力。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赵俊臣这几天颇是耗费了一些心思,也提前准备了不少手段。
*
却说,在姜泉的带领之下,李世杰很快已经进入了赵俊臣的营帐之内。
经过这几天的软禁与焦虑之后,李世杰的形象气质颇是有些憔悴,不仅是面容明显消瘦、满是胡渣,还能看到明显的黑眼圈,曾经的孤傲之气也明显收敛了不少。
见到赵俊臣之后,李世杰的态度也变得颇为恭顺,垂着头单膝跪地道:“卑职辽东千户李世杰,见过阁臣!”
顿了顿后,李世杰又忍不住抬头强调道:“……这些天以来,卑职一直都等着阁臣您的传唤与审问!
还望阁臣您明鉴,卑职当初率领辽东铁骑与关宁铁骑进行切磋之际,绝对没有任何过激不当的指挥,更没有刻意让麾下将士杀伤关宁铁骑的同袍,这一切全是因为关宁铁骑的刻意陷害!
若是阁臣您能为卑职主持公道、洗清罪名,卑职……以及卑职的家人,一定会谨记您的恩德。”
说到“家人”二字,李世杰刻意加重了语气。
见到李世杰的这般表现,赵俊臣不由是笑了。
还不等赵俊臣主动提及,李世杰就已是迫不及待的直接搬出了李家的名号,显然赵俊臣这些天已经是把他晾慌了神,而且此人的性格也确实是欠缺了一份隐忍。
但也难怪李世杰会是这般迫不及待,毕竟赵俊臣接下来的调查结果,将会直接关系到他的未来前程。
下意识一笑之后,赵俊臣很快已是换了一副严肃表情,缓缓道:“你是责怪本阁这几天一直晾着你、没有及时召见审问了?”
李世杰连忙是再次低头,道:“卑职不敢,只是这些天等得太心急了,但绝无责怪阁臣您的意思。”
赵俊臣轻轻摇头,道:“本阁这几天并不是刻意晾着你,而是想要首先收集各方面的人证与口供,摸清楚那场两军冲突的具体脉络,然后才会传唤与审问于你!”
顿了顿后,赵俊臣的语气愈发严肃,又说道:“而本阁此次突然传唤于你,也是因为本阁现在已经收集到了足够多的人证与口供,根据这些人证与口供,当初的许多情况也已是可以盖棺定论了……
不得不说,这些人证与口供,皆是对你极为不利啊!抛开关宁铁骑那边不谈,他们当然不会对你有任何好话,但就算是从辽东铁骑方面所收集到的各种证据,也同样加重了你的罪责嫌疑!
甚至还有一部分辽东铁骑将士,直接就把所有责任尽数推到了你的头上,认为全是因为你的刚腹自用、胡乱指挥,才会让辽东铁骑惨败给了关宁铁骑,还说那场两军冲突完全是因为你气急败坏输不起,所以就率先对关宁铁骑下了狠手!”
“什么?这……这怎么可能?辽东将士绝不会这般轻易背弃卑职……一定是哪里搞错了!”
听到赵俊臣的这般说法,李世杰顿时是霍然抬头、连声质问,表情间满是震惊与不可思议。
按照李世杰的最初想法,在赵俊臣调查两军冲突之事的时候,关宁铁骑那边自然会全力指责于他,但辽东镇一定会全力袒护于他、为他推卸罪责,这样一来就会变成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的局面,然后只要他能设法让赵俊臣稍稍偏袒一下,这件事也就顺利揭过去了,大不了赔偿关宁铁骑一批钱粮物资也就是了。
但根据赵俊臣的此时说法,辽东镇不仅没有袒护包庇于他,反而还有许多人公开指责于他,甚至还打算让他承担所有罪责?
一时间,李世杰完全无法相信,只觉得赵俊臣的这般说法乃是一种搬弄是非的离间手段。
事实上,李世杰的想法没错,赵俊臣此时依然是在使用离间之计。
但赵俊臣很善于此道,更还是准备充分,所以李世杰就算是心存怀疑,也必然是要乖乖上钩。
接下来,赵俊臣很快就让李世杰、姜泉等人充分见识到了什么是“断章取义”、什么是“混淆是非”、什么是“以偏概全”、什么是“挑拨离间”!
只见赵俊臣从手边桌案上挑出了一本册子,一边翻阅一边说道:“怎么?你不信?这种事情你迟早都会发现真假,本阁骗你干什么!
这个册子之中,详细记录了本阁的调查结果,与辽东铁骑相关的人证与口供都在上面……本阁为了防止你不服气,现在就向你详细说一下结果!
这几天时间以来,本阁派人先后问询了六百三十一名辽东铁骑将士,他们皆是参与了当初与关宁铁骑的那场切磋较量,其中还有许多人乃是你当初所指挥的麾下将士……
在这六百三十一名辽东铁骑将士之中,有四百五十五人直接表示,你当初曾向关宁铁骑下了狠手、所以才造成了关宁铁骑的无辜伤亡;
还有五百零三人认为,是你下狠手对付关宁铁骑之后,所以才造成了两军之间激烈对峙的局面;
又有五百七十六人出面证明,你在两军较量结束之后依然是不依不饶的继续攻击关宁铁骑,
另也有三百九十八人认为你的种种做法加剧了两军的矛盾与冲突……”
听到赵俊臣的解释,李世杰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依然是完全不敢相信。
*
事实上,赵俊臣的这般说法并未说谎,但也掩盖了许多事实。
赵俊臣派人收集人证供词之际,负责询问供词的禁军将士与负责提供供词的辽东铁骑将士,问答之际的对话往往是这样的——
“李世杰千户率领你们辽东铁骑与关宁铁骑进行较量之际,有没有主动下狠手攻击关宁铁骑?”
“没有!绝对没有!全是关宁铁骑主动挑衅,李千户只是被迫反击!”
“那在关宁铁骑的挑衅之下,李世杰千户被迫反击之际有没有下狠手?还是得罪不起关宁铁骑,所以立刻退缩了?”
“我辽东铁骑怎么会怕得罪关宁铁骑?李千户当然没有退缩,直接就打回去了!”
“也就是说李世杰千户还是对关宁铁骑下狠手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你不要曲解我的意思……”
“我们禁军立场公正,只是一心想要调查清楚真相,绝对不会曲解你的意思,我明白你是想说李千户下狠手对付关宁铁骑只是被迫反击,也全都清楚记下了……下一个问题,就因为李千户被迫下狠手反击,所以才造成了辽东铁骑与关宁铁骑的对峙冲突,是不是这样?”
“对!就是这样,全是关宁铁骑的主动挑衅!”
“所以关宁铁骑所出现的那些伤亡,全是因为李千户率领你们辽东铁骑下狠手反击才造成的,对不对?”
“正是如此,你不要忘记加上关宁铁骑主动挑衅的原因!”
“我们禁军不偏不倚,只是一心想要调查清楚真相,绝对不会漏报这件事情的……下一个问题,当初两军较量结束之后爆发冲突,李世杰千户有没有参与其中?”
“他当时关宁铁骑围攻了,自然是有参与!”
“后续冲突之际,李千户面对关宁铁骑的围攻,究竟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还是再次出手反击了?”
“当然反击了,我辽东铁骑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哪里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所以在两军较量结束之后,李世杰千户依然攻击了关宁铁骑,对吧?”
“我不是这个意思,你怎么只挑半句话……”
“放心,我们禁军做事公正,只是一心想要调查清楚真相,你的话我全记下,只是再确认一遍……下一个问题,你认为李世杰千户的屡次出手反击,是不是加剧两军冲突的原因之一?”
“你这是说什么话?难道还要不还手吗?”
“我只是受命询问当时的情况,放心吧,我们禁军最是尊重事实,这些事情都会尽数如实上报……”
*
最终,禁军将士们确实是尽数如实上报了他们所收集的相关供词,但这些证词落到赵俊臣手里,却很快就变了模样。
此时赵俊臣所讲的内容,也全都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这般断章取义之后,很快就让这些供词变成了完全不同的意思。
眼看李世杰依然不信,赵俊臣直接把手中的证词册子丢到了他的面前。
李世杰连忙是捡起册子翻看,却见册子之中记录极为详细,不仅是记载了所有相关供词,而且还详细记载了提供这些证词的辽东铁骑将士的身份姓名。
李世杰原本是万万不愿意相信这些供词的,但当他看到那些提供相关证词的辽东铁骑将士的身份姓名之后,却又迅速转变了想法!
因为,根据册子里的内容,这些提供证词的辽东铁骑将士,尽皆是平日里与另一位千户史城交好之辈!
难道,这一切,全是史城的落井下石之举?
难道,史城想要趁机让自己彻底从接班人之争中出局?
……
上一章写错了章节数,应该是1200章,而不是2000章……
其实虫子已经不是第一次写错章节数了,至今已有四五次之多,每次写完章节里的最后一段文字,就会下意识的松懈心情,然后就会在上传章节的时候闹笑话。
虫子今后会格外留心这一点,实在抱歉!
……
摄政大明 第1202章.阴与阳.
……
……
就在李世杰表情阴晴不定之际,赵俊臣又拿出了另一本册子。
相较于前一本册子,这本册子还要更为厚重许多。
随后,赵俊臣紧紧盯着李世杰,缓声道:“你现在看到的证词内容,皆是出于辽东铁骑之中总旗官以下的底层将士,而现在本阁手中的这本册子,则是详细记载了辽东铁骑之中那些中上层武官所提供的证词内容,你要不要也看一下?”
李世杰咬牙道:“多谢阁臣,卑职确实还想要再看一眼、进行确认!”
赵俊臣轻轻点头,然后就再次把新的册子掷到了李世杰的面前。
李世杰迅速捡起翻看,只见这份册子之中所记录的供词内容,较之前一本册子还要更为详尽许多,每一位辽东铁骑中上层武官所提供的证词内容,都会占据了至少七八页纸张。
而李世杰仔细翻阅了这本册子之后,表情愈发阴沉之余,也是愈发肯定了自己的此前判断,认为这一切状况都是史城趁机对自己落井下石!
根据李世杰的反复筛查,他发现辽东铁骑的那些中上层武官之中,既有人极力包庇于他、设法为他说好话摘脱罪责,但也有不少人所提供的证词内容皆是对李世杰极为不利,至少也是模棱两可、毫无偏袒相助之意。
而后者则大多是史城的军中同伙,与史城关系密切!
就以史城本人的证词为例,说什么“辽东铁骑在两军较量之中败给了关宁铁骑,与李世杰的错误指挥有很大关系,李世杰眼看败势已成之后,就急切想要扭转战况、掩饰自身过错,与关宁铁骑进行较量之际也不再是适可而止,是造成关宁铁骑伤亡、以及两军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宁铁骑也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他们眼看自己就要胜过辽东铁骑之后,就一直是得意忘形、频频挑衅、主动滋事,辽东铁骑的将士们不甘受辱、只好是被迫反击,当然李世杰千户在出手反击之际,也确实使用了过激手段!”
这样一份证词,简直就是彻底断送了李世杰的所有脱罪可能!
想到这里,李世杰的表情也愈发咬牙切齿、阴沉可怕,只觉得自己受到了背叛。
见到李世杰的表情变化,赵俊臣满意的点了点头。
其实,赵俊臣派人收集证词之际,辽东镇的表现至始至终都很团结,所有人都在极力袒护包庇李世杰,哪怕是与李世杰有竞争关系的史城、以及史城的那些军中好友,也皆是一致对外、全力护短。
但赵俊臣依然是设法扭曲了他们的证词内容。
相较于那些底层将士的证词内容,皆是通过“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之类的方式扭曲原意,赵俊臣处理这些中上层武官的证词之际,手段则是要谨慎得多,并没有删减证词之中的任何词句,只是稍稍改变了一下表达方式以及语句顺序,然后就让这些证词变成了截然相反的意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