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大明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虫豸
徐盛确实是把李如安视为心腹,这个时候也完全不见怪,反而是面现沉思,摆手道:“放心吧,这是你我二人推心置腹的私语,咱家自然不会外传!然而,内廷的目前态度你也明白,咱家虽是御马监掌印太监,但有些事情也只能随波逐流、不能自主……不过,你的这些话也确实有道理,且容咱家这些日子仔细想想……”
说完,徐盛继续是沉吟不语,显然是李如安的这一番话让他有些触动。
对于徐盛这样的大太监而言,在宫中见惯了世事变幻无常,故而是习惯于追求短期利益,如今听到李如安的提醒之后,想到自己暗中投靠七皇子朱和坚的事情,本质上竟是一场风险较大、且还要等待至少十余年时间才能收获回报的押注,一时间也认为自己的投资、风险、以及回报不成正比,应该更为谨慎一些。
见到两人之间的谈话气氛陷入了沉默,李如安眼睛一转,却是趁着徐盛专注思索此事、无暇分心考虑更多事情之际,又说道:“对了,还有一件事情,晚辈想要请求徐督帮忙。”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哦?还有什么事情?你我不是外人,明说就是。”徐盛心不在焉的反问道。
李如安缓缓道:“这段时间以来,陛下一直都在专注于整顿陕甘官场,就是为了彻底拔除赵阁臣的影响力,厂卫们也在陛下的授意下配合梁辅臣频频行动!时至今日,已是颇有成效,逐渐清理了那些与赵俊臣关系紧密的地方官府文官,或是调任闲职、或是定罪罢官……整顿了地方官府之后,陛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陕甘边军!咱们御马监这个时候也要出一份力,是否如此?”
徐盛回过神来,点头道:“正是如此,咱们御马监一向是负责辅佐陛下监督军队,每当是军中发生变故,咱们都会派出监军太监,这一次也不例外!
咱家已经收到陛下的圣旨,让御马监派出几位忠心可靠的监军太监再次前往陕甘三边,协助梁辅臣整顿陕甘各军,务必要一举拔除赵俊臣在陕甘边军的影响力……只不过,陕甘边军刚刚是击败了蒙古联军、还顺势收复了河套地区,兵将们皆是正值骄横,这件事情想要办妥可不容易,稍有不慎就会激发兵变,西北边疆的大好局势说不定也会毁于一旦,到时候御马监也要背锅,咱家这些天正因为这件事情发愁呢。”
李如安同样是表情为难,说道:“就是这件事情,晚辈正想要向徐督求助!事情是这样的,徐督您也知道,晚辈当初也曾以监军身份参加了陕甘战事,亦是趁机在陕甘边军之中建立了一些人脉,颇是收买了几位中层军官作为心腹……徐督您看,咱们御马监整顿陕甘边军的时候,能否刻意避开这几人、避免他们受到无辜牵连?”
听到李如安的请求,徐盛不仅没有感到为难,反而是精神一振,抚掌道:“哈哈,当真是瞌睡遇到了枕头,如安你在陕甘边军之中收有心腹的事情,为何不早说?
有了这些人的协助,御马监整顿边军之际完全可以使用分化拉拢之策,正所谓手里有兵、心中不慌,只要有一部分实权武官愿意为御马监的监军太监保驾护航,即使是发生了兵营哗变之事,也完全可以迅速镇压,到时候咱们御马监不仅无过,还能功绩更重!”
顿了顿后,徐盛竟是开口催促道:“你留在陕甘边军之中的心腹,究竟有哪些人?尽快写一份名单交给咱家!”
李如安早有准备,当即就从袖子里抽出一份名单交给了徐盛。
徐盛展开名单一看,却见名单之中全是一些没听说过的名字,譬如说固原镇北路守备官刘蛮牛、榆林镇南路千户官李丕、固原军镇北路千户官聂成等等。
这些人的官职,可谓是不高不低,在他们自己的防区之内自然是说一不二的实权人物,说是土皇帝也不过分,但若是放在朝廷中枢的眼中也不过是阿猫阿狗一般的小角色。
但也正因为如此,徐盛反而是格外满意,这些人的官职不高、御马监庇护他们也不会引起朝廷的关注,但他们的手里皆有实权、可堪一用,足以协助御马监办成许多事情,可谓是稳赚不赔。
于是,徐盛也没有任何怀疑,当即就把这份名单收入怀中,冲着李如安点头笑道:“很好,这些人物正好合用,放心吧,咱家一定会叮嘱那几位监军太监格外照顾他们,但你也要给他们送去一个口信,让他们积极配合御马监的监军太监做事!等到大事办成,他们不仅不会受到牵连,说不定还能趁机升官发财呢!”
李如安也是笑着点头,道:“这些人能对徐督有所帮助,自然是最好不过,还望徐督放心,我回去之后就给他们送去密信,让他们全力配合御马监做事。”
说话之际,李如安表面上是微笑不断,但心中则是充满了冰冷算计,暗暗想道:“今天来见徐盛的三项目标,如今已是完成了两项,首先是逐步动摇御马监对于朱和坚的支持立场,其次是利用御马监庇护赵俊臣的军中亲信……这样一来,也就只剩下最后一项目标了……算一算时间,也该传来消息了。”
而就在李如安暗思之际,就见到一名御马监的小宦官匆匆跑进房间,奔到徐盛的身边,就要附在徐盛耳边说话。
然而,徐盛转目看了李如安一眼之后,却是表情一寒,道:“有什么话直接说就好,如安乃是本督最为信任之人,任何事情都不必瞒着他。”
听到徐盛的训斥,小宦官也不再有任何犹豫,直接禀报道:“徐督,刚刚收到消息,咱们已经寻到了‘南海三圣’的踪迹!”
“你说什么!”徐盛霍然起身,大声问道:“寻到了‘南海三圣’的踪迹?在哪里?从何处寻到的?”
年关寿辰之后,德庆皇帝对于“南海三圣”这位神仙可谓是异常痴迷,一心想要寻访这位神仙的踪迹,但偏偏无论是各派典籍还是民间传说,皆是没有关于“南海三圣”的任何记载,让这位神仙愈发是显得神秘不凡,德庆皇帝寻访“南海三圣”的心情也是愈发急迫。
对于这般情况,内廷各位大太监皆是心知肚明,也皆是清楚这般情况下无论是谁寻到了“南海三圣”的消息都会是大功一件,于是纷纷发动自己的情报机构寻找线索,徐盛当然也不例外。
只不过,徐盛原本还算冷静,只觉得这件事情的希望不大,却没想到自己竟然还真是中了头筹,一时间不由是大为兴奋。
小宦官答道:“首先探听到消息的人,并不是咱们在宫外的眼线,也不是西厂的探子,而是宫中的一位底层老宦官,平日里只负责清扫宫中道路,并不显眼,但他却是‘同济庙’的信徒,每次休假都会前往‘同济庙’上香拜神……他昨天去‘同济庙’拜神的时候,却无意间听说,‘同济庙’的某处隐蔽神殿之中供奉着一位来历神秘的仙人,那位仙人的仙号就是‘南海三圣’,他又想到咱们正在收集相关消息,就立刻禀报了上来。”
“同济庙?我也听说过这家庙宇,好似宫中有许多底层宦官皆是这个庙宇的信徒,这家庙宇的教义颇是不伦不类,竟是同时供奉各派神佛,但如今细细想来,这般教义却又与‘南海三圣’兼得儒、释、道三家之长的传说颇为吻合……难道这两者真有关系?”
喃喃自语之间,徐盛再也坐不住,当即是迈步向外走去,道:“不行,这件事情我必须要尽快禀报陛下,可不能让人抢了头功!”
“徐督且慢!”
就在此时,李如安突然起身说道。
徐盛先是一愣,然后转身问道:“如安,你为何拦我?这件事情可慢不得,一旦是让吴信泉他们抢了头功,咱们御马监的风头可就要再次被司礼监给压下去了!”
李如安则是摇头道:“徐督,这项消息目前还不知是真是假,一旦是传言有误闹了乌龙,让陛下他空欢喜一场,咱们就不是有功,而是有过啊!依我来看,徐督不必是急切禀报陛下,还是亲身前往‘同济庙’一趟、也亲眼确认消息真假为好!”
说完,李如安又转头看向那名禀报消息的小宦官,问道:“那名探知到‘南海三圣’消息的老宦官,可有把这项消息告知于别的人?”
小宦官连连摇头,道:“目前只有咱们御马监知道,小人已经把那名老宦官给控制了起来,就是担心他把这项消息通报于其它内廷衙门。”
李如安点了点头,再次向徐盛劝道:“徐督,消息尚未扩散,时间还来得及,咱们为了以防万一,最好还是率先探查一下消息虚实。”
听到李如安的劝说,徐盛犹豫了一下,认为李如安所言有理,终于是改了主意,道:“好!咱家就亲自前往‘同济庙’探查一下消息真假!”
说到这里,徐盛再次犹豫了一下,又向李如安问道:“如安,你要不要与我同去?这样一来,若是‘同济庙’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事情是真,禀报陛下之后你也能分到一份功劳。”
李如安却是连连摇头,道:“这段时间以来,晚辈的晋升速度已经足够快了,就算是分我一份功劳也是无用,还不如就由徐督您一人尽揽全功,到时候随着徐督的地位提升,咱们御马监也能与司礼监分庭抗礼了!”
这就是李如安今天的第三项目标——也就是阻止徐盛收到了“南海三圣”的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就禀报于德庆皇帝。
李如安的这些任务,自然是出自于赵俊臣的布置,而且赵俊臣布置任务之际亦是明确表示——李如安对于“同济庙”的事情绝不能涉足过深,只需要稍稍影响一下徐盛的想法就好。
根据赵俊臣的安排,由徐盛先行前往“同济庙”打探虚实,即是为了增加事情的可信度,也是为了趁机考察张道全的神棍手段。
若是张道全连徐盛这样的人物都无法蒙蔽,那就更别指望他今后能蒙蔽德庆皇帝了。
与此同时,张道全先行经过了徐盛的考验之后,随后再与德庆皇帝接触也不至于过于慌乱。
“好!如安你果然知心,不枉咱家这般信任与看重你!放心吧,若是咱家今后有功,也绝对忘不了你的好处!”
另一边,徐盛听到李如安的回答之后,也是如释重负,愈发认定李如安忠心可靠,重重拍了一下李如安的肩膀之后,就再也不愿耽搁时间,急匆匆的离开房间率人前往“同济庙”探查了。
看着徐盛的背影渐渐远去,李如安原本的温顺表情也是逐渐收敛,转而变成了深深的忌惮与不屑。
忌惮是针对幕后操纵一切的赵俊臣——今天御马监内所发生的诸般事情,无疑是皆在赵俊臣的掌控之中,不仅李如安是赵俊臣的棋子,就连徐盛的想法与反应也全在赵俊臣的预料之中,最终赵俊臣自然是再次成为了幕后赢家。
不屑则是针对徐盛——被赵俊臣操纵于鼓掌之间还犹不自知,只以为自己捡了大便宜!
念头转动之际,李如安忽是冷哼一声,然后也迈步离开了房间。
“我又有何资格取笑徐盛,我本身也只是棋子罢了……只不过,我如今手中已有底牌,迟早都能翻身!”
……
……
摄政大明 第1098章.德庆再微服(一).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摄政大明最新章节!
……
……
事实证明,赵俊臣不仅是低估了张道全的传教与蛊惑能力,同时也高估了徐盛的智慧与认知能力。
所以,徐盛亲自前往“同济庙”验证消息的时候,竟是让张道全轻而易举的镇住了,以至于徐盛不仅是全然相信了“同济庙”内供奉着真神,本人也迅速转化为了“同济庙”的信徒之一,离开“同济庙”的时候还慷慨解囊、留下了整整一千两香火银子。
整个过程,徐盛的心态从质疑找茬、到半信半疑、再到深信不疑、又到虔诚膜拜,前后不过是耗时半个时辰多一点的时间。
这样一来,赵俊臣想要利用徐盛来考验张道全传教手段的设想,自然也就完全落空了。
这天晚上,赵俊臣在赵府书房之中收到消息之后,不由是苦笑摇头,轻叹道:“失算了!失算了!压根不应该安排徐盛这种人物来考验张道全,如今徐盛信以为真,只怕是已经把‘同济庙’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消息禀报于德庆皇帝,接下来德庆皇帝必然是要亲访‘同济庙’,但张道全尚未经历真正的考验,让他一开始就面对德庆皇帝这样的人物,一旦是出了纰漏又该如何是好?”
此时的书房之中,除了赵俊臣之外,另还有张玉儿与许庆彦二人。
“这件事不能怪老爷失算!”听到赵俊臣的自责,张玉儿则是连连摇头,道:“为了让司礼监与御马监这两个内廷衙门相互制衡,也为了尽量控制局势变化,咱们只能把发现‘南海三圣’踪迹的这项功劳交给徐盛,否则徐盛今后根本无法与司礼监的吴信泉相争,咱们也很难通过李如安影响到吴信泉的判断!
唉!要怪也只能怪内廷实在是无人,按说徐盛也是内廷二号实权人物,宦官之中地位能与他并肩的人,也只有司礼监吴信泉、内书堂刘清、以及陛下的近侍太监张德这三人罢了,明明是手握大权、呼风唤雨,谁曾想此人竟是这般无能,轻易就被蒙蔽了!”
许庆彦对于徐盛的表现完全不觉得意外,也觉得赵俊臣的担忧过于忌人忧天了,撇嘴道:“这件事没什么好奇怪的,就凭少爷教给张道全的那些手段与骗术,寻常百姓只需是一眼就会被镇住,我要不是提前得到了少爷的解释,只怕也会深信不疑,再加上张道全也是一个天生的神棍,徐盛竟然能坚持半个多时辰才被骗成虔诚信众,就已经是出乎意料的表现不错了!要我说,少爷你完全不必担心,凭借‘同济庙’的那些布置,陛下也必然是无法寻到破绽,只会是全然接受!”
赵俊臣轻轻摇头,道:“你们二人不必宽慰我,这次确实是我疏忽失策了!我原本只想着徐盛好歹是位高权重,也见惯了阴谋骗术,绝不可能会被轻易骗过,正好用来考验与磨砺张道全,却忽视了一个很浅显的道理——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受宗教所蒙蔽的人,身上特质皆是极为鲜明,或是愚昧无知、或是心灵空虚、或是身体残缺、又或是无法接受事实的成功者,但偏偏徐盛这几项皆是占了,也难怪他会被张道全轻易骗过!
但到了现在这一步,说什么也晚了,只希望接下来德庆皇帝亲自探望‘同济庙’的时候一切顺利,张道全也表现争气一些,千万不要出什么纰漏……否则,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说话间,赵俊臣转头看了张玉儿一眼,张玉儿则是心中了然、默契的向赵俊臣轻轻点头,表示她已经明白了赵俊臣的意思。
正所谓“未谋胜先谋败”,这是一名合格阴谋家最基本的素质要求,赵俊臣亦是如此。
赵俊臣当初制定了利用“南海三圣”蛊惑德庆皇帝的相关计划之际,也同时制订了这项计划一旦失败之后的应对预案,而这个应对预案的具体负责人就是张玉儿。
所以,德庆皇帝今后一旦是察觉到了破绽,张玉儿就必须要立刻出手,在最短时间内消除所有的证据与知情之人,彻底撇清赵俊臣与“同济庙”之间的关系,让人无法把这件事情联系到赵俊臣身上。
当然,若非是万不得已,赵俊臣也不愿意使用这种手段,毕竟赵俊臣已经向“同济庙”投入了太多的资源与精力,一口气彻底放弃实在是有些可惜,而且这项预案一旦是进入到实施阶段,不仅是繁琐任重,风险也同样不小。
所以,赵俊臣还是希望自己的计划一切顺利,但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赵俊臣的计划究竟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都要看张道全的临场发挥了。
另一边,许庆彦的关注点则是有些不同,问道:“少爷,你刚才说,最容易受宗教所蒙蔽的人,身上特质皆是极为鲜明,或是愚昧无知、或是心灵空虚、或是身体残缺、又或是无法接受事实的成功者……前三种人我倒是明白是什么意思,也能猜想到他们容易受宗教蒙蔽的原因,但最后一个——也就是无法接受事实的成功者,具体又是指哪类人?又为何会容易受到宗教蒙蔽?”
对于许庆彦的好学态度,赵俊臣很是满意,也不介意许庆彦扯远了话题——实际上,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一步,赵俊臣也没有更多的讨论余地了——只是问道:“在你眼里,一名成功者的特质是什么?”
许庆彦思索片刻后,迟疑道:“努力?聪慧?谨慎?贵人扶持?”
在许庆彦眼中,所谓“成功者”的标准,无疑就是赵俊臣了,所以他所说的三项特质,也全是赵俊臣目前的成功因素。
事实上,赵俊臣的目前成功,固然有他的勤思多虑与个人能力的原因,但也不能忽略掉德庆皇帝的前期圣宠、以及周尚景某些时候的刻意容忍。
听到许庆彦的回答之后,赵俊臣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耐心解释道:“对也不对!‘曾经’有一位大人物说过,‘一个人的命运,既要考虑自身的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你所说的努力、聪慧、谨慎,乃至于贵人扶持,都可以归结于‘自身的奋斗’,但却忽视了更重要的历史进程……
简而言之,一个人若是想要成功,个人努力与时代环境皆是缺一不可,而且绝大多数时候,时代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还要比个人努力更大许多!甚至可以说,古今中外的绝大多数成功者,都与关武元之流并没有本质区别,他们恰好站在风口处,随着风势越来越大,自然也就飞起来了!”
顿了顿后,赵俊臣却是轻轻一叹,又说道:“一个人若是想要持久成功,就必须要明白这一点,是时代造就了自己,而不是自己造就了时代,他们成功之后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感谢这个时代、维持这个时代,然后趁着自己飞起来的机会寻找下一个风口,而不是志得意满、自吹自擂,到处向人推销所谓的成功经验!
但很可惜,绝大多数成功者皆是做不到这一点,他们总会把成功归咎于自身的努力,却又把失败推诿于环境与时代的拖累,这乃是人之本性,但事实则是截然相反!而这种人,也就是我所说的‘无法接受事实的成功者’!
这类人虽是表面上无法接受时代造就自己的事实,但当他们成功之后回首过去,却也会发现,这个世界有许多人要比他们更聪明、更勤奋,也同样不缺贵人扶持,但为何那些人失败了,却唯独他自己成功了?
这般发现,无疑会极大挑战他们把自身成功尽数归功于自己的认知,但他们偏偏又不愿意承认是时代造就了自己,因为这样就会让他们的成功光环黯然失色……最终,他们也只能认为自己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是漫天神佛庇护着自己——当他们心中出现了这般认知之后,自然也就容易被宗教所蒙蔽了!
简而言之,一个人无论是因为时代成功、还是因为运气成功、又或是因为神佛庇护成功,最怕的事情就是这些东西消失不见了,说到底还是对自己的实力没有自信,愚昧无知、心灵空虚、身体残缺之人容易受宗教蒙蔽,也同样是因为没有自信,许多人年轻时候不信神佛,年老之后则是逢庙就拜,其实也是年纪老了失去信心的缘故!说根到底,若是真有逆天改命的自信,又何必寄望于神佛?
话归正题,再说这个徐盛,他身为御马监掌印无疑是成功的,但他的成功难道只是凭借个人能力吗?自然不是!说到底,内书堂每年招收宦官识字读书也不过数百人,加起来也不过是数千人,而内廷各大衙门的掌印只是从这数千名宦官之中进行挑选,一旦选中就能拥有不逊于外朝重臣的权柄,显然是德不配位,亦是时代原因与内廷环境造就了他的成功!
更何况,徐盛本人能成为御马监掌印太监,也许只是因为德庆皇帝任命御马监掌印那天,在众位太监之中恰好看他稍微顺眼一点罢了,但以徐盛的性子显然不愿意承认这一点,所以他也就是一个‘不肯接受事实的成功者’,如今会受到张道全的蒙蔽也就理所当然了。”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赵俊臣讲到这里,却是想到了自己那个时代的许多成功人士,一个个皆是争着抢着去向所谓的“活佛”、“大师”上贡,即使被骗也是心甘情愿,不由是轻轻摇头,只觉得无论是古今中外,人性总是难以改变。
其实,“好为人师”也是人性之一,赵俊臣亦是不能免俗,否则这个时候也不会洋洋洒洒的讲出这么多东西。
然而,当赵俊臣讲完之后,却见到不仅是许庆彦,就连张玉儿也是一副似懂非懂的表情,不由又是苦笑摇头。
赵俊臣来到这个时代之后,虽是和光同尘、主动接受这个时代对自己的改造,而不是妄想着自己改造时代,但他本质上依然是一个后世之人,拥有着后世之人的三观,他的许多想法对于后世之人而言乃是理所当然的道理,但对于古时之人而言却是很难理解。
就像是张玉儿,她自然是一个聪明人,如今却全然无法理解“运气”、“时代环境”、以及“神佛庇护”之间的不同。
见到这一幕,赵俊臣好为人师、传业授道的热情就好似突然被泼了一盆冷水,不仅是再也不想多说什么,更还在心中生出了一股寂寥之意。
*
当然,赵俊臣心中的寂寥之意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自然是没有时间伤春悲秋、顾影自怜。
所以,他很快就整理好了心情,迎接第二天的早朝。
根据赵俊臣的估算,当徐盛把“同济庙”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消息禀报于德庆皇帝之后,以德庆皇帝的性格必然是无法忍耐,很快就会付诸于行动。
事实也正如赵俊臣的猜想一般。
到了第二天,早朝之上,德庆皇帝与百官们商议朝廷政务的时候,完全不见他平日里的敏锐多疑,反而是一副心猿意马的模样,时不时就会走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