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南宋异闻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月关
所以,我们只是困了洪林,没有决死一战。保全你、保全洪林、保全‘风、月’两大部落的关键,就在赵公身上。”
赵恒动容道:“我?”
谭小谈道:“不错!赵公威望,不逊于洪林。如今洪林受困于我三山,无法逃脱。唯有赵公登基称帝,掌控周国,洪林再无退路,才能收了野心,归顺我王。
免去一场死战的同时,便保全了各方人马。赵公若是应允,就是救了洪家、救了风、月两大部落的大英雄!”
是这样么?
义兄洪林陷入绝境,以他的性格,必然是宁死不折的,可那样一来,除了白白送死,又能如何?
三山国和周国两败俱伤之际,秦国野蛮再无力抵挡,必然杀来,那时义兄的妻儿老小,我的妻儿老小,整个周国无数子民,就全要沦为秦人奴隶了。
我……不是要篡夺义兄的权力,是在帮他下决心悬崖勒马?
赵恒顿时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要他背叛义兄,篡夺权力,与他而言,是违背他的道德与良知的。
他做不出来。
可是,若他这么做,实是宁愿由他来背负骂名,是为了救下义兄,为了整个风月联盟呢?
赵恒登时觉得自己突然升华了,有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神圣感。
不对!
赵恒突然清醒地来,目光陡然变回一片清明。
他盯着谭小谈道:“据我所知,西山诸部只是奉瀚王为尊,实则却是各行其是。他连自己都还不能保全,如何确保我若降了他,他来履行对我的承诺?”
谭小谈微微一笑,道:“这,就是我家大王请赵公先行称帝的原因了。我王自有手段,收权于朝廷。赵公可以先自称帝,在这里好生看着。
若是我王办得到这一点,赵公再归顺我王不迟,若是我王办不到,赵公便是周国之主,我王自然不能厚颜要赵公归顺。”
眼见说服有效,谭小谈顾盼生姿,更加灵动:“没有相应的实力,就算我们厚着脸皮提出前诺,相信赵公也不会理会。”
赵恒心中一动,这样做的话……似乎妥当,可进可退,进退自如。
看起来,这个瀚王不简单呐!他要如何收权?他有什么杀手锏?只是,这事关他的生死,想来是决计问不出的了。
嗯……嗯?好像也不对。如果这样的话,倒的确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可是……那岂不就是我上了他们的当,义兄等于是被我所害了?
赵恒还没想清楚这个问题,他二弟赵毅、王府长史梁文、他还是月华部落酋长时的部将李桥、陈洋、王波、赵义忠等七八个人呼啦啦地就从殿外涌了进来,齐刷刷拜倒于地。
“赵公英明!我大风、月华数百万生灵,全赖赵公一念而活,赵公功德无量!”
赵恒怵然而惊,这……怎么回事?难不成,我这些忠诚部下,居然早全被他们给说服了?他们何时下的手?我明明一直派人盯着这位瀚王信使的,为何全然不知?
赵恒那颗聪明的脑袋自行脑补,越想越是惊心,终于不再犹豫,断然下了决定。





南宋异闻录 第289章 闪亮登场的千寻公公
第289章 闪亮登场的千寻公公
二狗子公公这几天一直神情幽怨,就像一个才新婚就被抛弃了的小媳妇儿。
干爹现在要忙的事情似乎比以前要多了,不能再整天守在大王身边,他本以为,从此以后他就是大王身边最得宠的太监了。
可谁能想到,这个人现在却变成了千寻公公!
啊!瀛州人一定拥有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不然为什么大王喜欢宠幸的女人只有小谈姑娘一个,就连得力的太监都要用来自瀛州的千寻呢?
不管二狗子公公是如何的幽怨,侍候在杨瀚身边的小太监,现在赫然就是千寻了,而他近身的小宫女,则是菊若。
其实杨瀚的想法很简单,不管是头脑一热也好,还是小谈离开太久,一时精虫上了脑,总之,他已经把人家拿下了,要是愣装没那回事儿,未免太没良心。
虽说这姑娘瞅着有点脑残,大抵是因为特殊的生活环境,养成了她这样怪僻的性情,可真要说伤害,就她那喳喳呼呼的样儿,能干什么?
杨瀚还真是打心眼儿对此不屑,所以就把她弄到身边来了,不然就她那总是奇葩想法不断的样子,天晓得她能去捣鼓些什么事儿出来?
千寻站到了杨瀚身边。
果然啊!我跟何公公他们是一样的。
千寻这样想着,忽然不再迷惘了,她终于确认了她的身份,她不再是皇帝,也不用为她是男还是女而苦恼,她是公公。
千寻公公站在御案前,乜视着杨瀚御案上那可怜的一小摞奏章。
有关交通的,急脚递汇报的三山各地道路开辟情况、交通情况。
有农事的,司马杰那边汇报的很详尽,关于各城各方势力范围内的农事发展,他门儿清,各方势力都未必了解别人势力范围内的产出,可他知道。
当然,这里边重点汇报了杨瀚今秋可以收租的那些田产,它们的生长状况、预估产出,未来的收缴、运输计划等。
工商方面,税收还不是很多,毕竟大家还没养成纳税的习惯,朝廷设立的税吏司在各方土皇帝的势力范围内执法权也有限。
不过每次统计汇报上来的数额都在增加,而且增加幅度很大,可见运行良好。
此外,还有杨瀚其实挺在乎的忆祖山周围的几十个村寨的发展。
杨瀚是把这些村寨当成了试点,所以这里村寨虽小,却是仿佛麻雀,五脏俱全。
杨瀚按着大宋的官府职司范围,依据三山目前的实际情况,做了些调整后,在这些村寨一一设置官员。
如果他们在这里能够运行良好,这些人将来就是他的预备干部,是要撒向三山各地的,所以对于这些人及其衙门的运行,杨瀚不能不上心。
最后就是民团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了。
各村先是有了自己的民壮,如此运行了一年之久,杨瀚就在这基础之上,开始将相邻相近的村寨进行联合,组建民团。
人数增加,条件复杂之后,他们所面对的问题,也比以前要复杂的多。
如果有谁能从容驾驭一支民团,从它的组建到日常的管理,再到拉练,全部如臂使指的话,这隐隐然就是他的将官系统的苗子了。
杨瀚已经密令急脚递,从正战乱不休的瀛州弄些将领回来,他要利用这些人建一所将官学校,把附庸于他的这些村寨中有潜力培养成将官的年轻人集中起来培养。
他在咸阳宫里与律政宫相对的另一侧,已经把一幢新殿命名为武英殿,从瀛州弄来的武官教习,都将集中于那里。
说起来,杨瀚的工作量和管理着一个庞大国家的帝王们其工作量是无法比的。
但他原本只是一个街道司的小吏,再如何慧黠聪明,再如何深谙人情世故,并且凭着他所知道的朝代更迭的经验,暗中推动着三山洲的变迁。可具体落实下来这些管理事情,不管是管理办法、管理经验,他和他手下这些人一样,都需要学习、揣摩与进步。
而这,落在千寻公公眼中,自然是极其的不屑。
她好歹也是传承了五百年的瀛洲皇室自幼就确定的顺位继承人之一,有众多的大宗师调教、指点,她再是顽皮,再是不在乎这些东西,可就算是用灌鸭手段,学到的帝王手段又岂是杨瀚可以比拟的。
原来,他也不是无所不能啊!
废柴!蠢货!
千寻终于找到了杨瀚不如她的地方,于是她就斜着眼站在那儿,看着杨瀚忙碌。
明明可以有条不紊地迅速解决、批复的许多问题,他就那么毫无章法地按着笨办法,一条条地思量、批复。
他现在所辖之地,顶多如同一县,就这般笨拙忙碌,这要是真叫他把整个三山洲拿下,建立成一个国家,岂不是要活活累死?
呵呵,愚蠢!
千寻更加得意了。
杨瀚抓起茶水喝了一口,突然看见千寻模样,不由一呆,忙关心地问道:“你昨夜睡觉,没有关窗么?”
千寻紧张地退了一步,鹌鹑似的缩起肩膀,警惕地道:“你,你问这干什么?我关窗了,我窗子落了闩的,打不开。”
杨瀚奇怪地道:“那你怎么嘴歪眼斜的?我以为你吹中风了呢?”
“你才中风了呢,你全家都中风了!”
千寻公公跟一只大炮仗似的爆发了:“你眼睛是不是有病?唵?有病就去治!我那是嘴歪眼斜么?我那是不屑,我那是鄙夷!”
“千寻,不要跟大王这么说话,大王会生气的,千寻……”
浅草菊若真是个温顺听话的乖孩子,杨瀚只说了一遍万万不可再称呼千寻为陛下,以免招来不测之祸,她就不敢再叫了。
但是维护千寻之心,她却一点也没减弱,这时见她顶撞杨瀚,急忙上前想要劝说。
千寻好不容易找到可以打击杨瀚的事情,哪肯就此罢休,冷笑道:“就这么点事情,做的漫无头绪,毫无章法,委实可笑。要是我来,哼哼,不过是举手之劳!”
杨瀚眼中慢慢露出一抹奇怪的眼神,千寻吓了一跳,双手握拳放在胸前,紧张地道:“你要干什么?”
杨瀚把那一摞奏章抓起来,又往案上一拍,道:“吹牛是吧?好,你来,我看看你有什么本事处理的又快又好!”
“我来就我来,怕你?”
千寻冲到案后,胯骨一拱:“走开!”
她一撸袖子,露出美玉般一截手腕,提起笔来,乜了杨瀚一眼,道:“研磨!”
菊若吓坏了,怎么可以这么支使大王,我们正寄人篱下啊陛下!
菊若赶紧上前道:“我来!”
杨瀚伸手拦住了她,笑吟吟地道:“你出去,不要打搅了她。我来研磨。”
菊若见杨瀚一脸笑意,似乎没有生气,只好乖乖应了一声,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杨瀚过去掩上门,回来开始研磨。
千寻乜了他一眼,终于有了农奴翻身的感觉,真是扬眉吐气、酣畅淋漓啊。
一向对国政之事没有兴趣的千寻打起精神,使尽浑身解数,开始先整理归类,再总结要点,接着综合分析,最后开始落笔批复。
每作一个环节,她都向杨瀚卖弄一下,自己为何要如此处理。
这本都是她的先生们教她的本事,原本只觉枯躁乏味,这时拿来向杨瀚卖弄,却是乐在其中。
这期间,在分析的时候,她会不时向杨瀚问些具体情况。
杨瀚知道这是因为她不了解三山情况,不是光凭她理政经验就能想当然解决的事情,必须结合实际,所以回答的十分详尽仔细。
千寻洋洋得意地道:“不错,有个咨政大臣的样子!”说罢提起笔来龙飞凤舞,便开始进行批复。
果然,杨瀚本以为自己要明日才能处理完毕的事情,在千寻一边做着一边卖弄讲解,时不时还要停下来问些三山具体情形的情况下,居然只用了大半个时辰就全部解决了。
千寻恍惚之间,似乎回到了瀛州青萍宫,全然忘了自己现在的身份,站起来懒洋洋抻个懒腰,道:“哎,说的口干舌燥,朕乏了,给朕捏捏腿……”
说着,她走到旁边小榻边往榻上一倒,张开双臂,扭了扭腰肢,舒服地叹息了一声。
“啊!”
千寻眼神发散的眼神一收,突然看到俯在上方的那张恶魔之脸,顿时一声尖叫。
“你……你你,你又要干嘛?”大字形的千寻手脚嗖地一收,缩成了团团。
杨瀚眼中闪着新奇的光,微笑地看着她:“呵呵,你呀,真是我的宝啊!”
“噫!好恶心,谁是你的宝啊,走开啦,我喘不上气儿来。”
杨瀚厚着脸皮道:“你看,咱们都那样了,至于这么见外吗?”
千寻顿时面红耳赤:“哪样啊,那样怎么了,有啥了不起的,你别过来啊,我们男人……”
杨瀚露出啼笑皆非的表情,低沉地道:“男人?这样了你还说你是男人?真是个奇怪的小女人。”
“谁奇怪,你才奇怪,你个大怪物。你走开,别跟我说神经兮兮的话。”
杨瀚摇摇头,叹息道:“看来,我有必要让你清醒一下,明白你究竟是个什么人。如果一次不行的话,那就再来一次?”
“你说什么?喂,你脱衣服干什么,喂?”
千寻飞快地从榻上爬起来,刚想像小狗儿似的从他身畔逃开,就被杨瀚猿臂一伸,拦腰抱了回来,重新丢在榻上。
“你不要碰我啊,我求求你,我让菊若替我好了,你别……唔唔……”
菊若正要端了新茶进门,轻轻推开半扇门,眼看着榻上隐约挣扎的人影,窘得她俏脸飞红,赶紧退后一步,把门又轻轻掩上了。
这个……这种事,我装看不见,应该不是对陛下不忠吧?
浅草菊若端着茶盘,立在廊下,心中悠悠地想。
许久,许久,许久……
那竹制的矮榻忽缓忽急、忽高忽低的呻吟声停歇了。
榻上,两个人儿如蝉附翼,一上一下,瘫伏榻上。
由于千寻始终奋力的反抗,两个人都是一身的汗。
杨瀚只觉得身下的身子汗津津的腻滑。
身下,中二美少女千寻小姐终于攒出了一丝力气,发出了掷地有声的正义宣言:“我,是不会屈服的!你就算……能降伏我的身体,也别想让我的心,向你屈服。”
杨瀚一个翻身,四仰八岔地瘫在榻上,伸手在她那圆滚滚、汗津津的光滑翘臀上拍了一记:“去,给我杯水。”
千寻挣扎起来,从案上拿过水杯,递给杨瀚,掷地有声地重申道:“我是不会屈服的!”
杨瀚咕咚咚一口饮尽茶水,握着茶杯的手软软地一瘫,懒洋洋地道:“从现在起,你就做寡人身边的秉笔大太监吧!”
千寻握着拳头,恨恨地道:“就算你收买我,我也不会向你屈服的!”




南宋异闻录 第290章 杨瀚的剧本
第290章 杨瀚的剧本
一字并肩王赵恒拿着洪林的密旨,急急入宫了。
新朝甫立,虽然洪林在努力削弱赵恒的政治影响,只想他做个安逸无害的富家翁,可时日尚短,效果还没出来。
如今的朝堂上,仍然是仅次于他的这位副部落联盟长拥有着话语权。
皇后几个月前还是一个部落酋长夫人,带领全部落的妇女纺织、饲养、捕鱼。
小太子数月之前还是跟小伙伴们一起角力、游泳、撒尿和泥的小屁孩儿,他们母子能有什么主意。
一听赵恒说明利害,皇后就慌了:“哎呀,大林子居然失陷在大雍城下了。
我就说,咱们在这大泽好生过自己的日子不好么,人家三山国也没来骚扰咱们,何必非要去招惹人家?”
皇后抹起了眼泪儿:“他非要派大小子去勘什么边界,这可好,大小子刚死,他爹也陷人家那儿了,他叔啊,这可如何是好?”
赵恒瞧见嫂子落泪,心中有些不忍,可一想到那国破家亡的可怕后果,尤其是他的兄弟们都已磨刀霍霍,这时想收手,难保事后没有破绽暴露出来。
那时,洪家能饶得了他么?
想到此处,赵恒把心一横,道:“嫂子,大哥还在呢,你别着急。为今之计,只有按大哥的嘱咐,集结我大周国全部精锐,由我亲自率领,杀赴三山,救大哥出来。”
“好!那,一切拜托二叔了。”
皇后惊喜不已,顿时把赵恒当成了主心骨儿:“快快快,传旨,叫满朝文武立即上殿,叫他二叔点将出征!”
很快,在大周皇后的全力支持下,赵恒已经点齐了大周国的精兵。
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大周国现在也没有多少职业化的士兵,同原来部落状态时一样,部落中的青壮平时狩猎、捕劳,战时控弦为战士。
而两个部落合并后,因龙兽退却山坳,也开始大兴农耕,而且该地位于三山洲的南端,气候温暖,稻米一年至少两熟,所以对于发展农耕动力十足。
如此一来,人口目前极为集中,要待将来人口大爆发后,才会向外扩展,出现更多城市。
因此此时赵恒聚兵非常容易。
赵恒此番出征是为了救洪林脱困,因此雷厉风行,三日之后,大军就浩浩荡荡上路了。
大军开拔又三日后,再有一日路程就到葫芦口,这时前方斥侯突然快马来报,说是发现大量三山国兵马,已经封锁了葫芦谷,看其人马,至少有三万之众。
赵恒闻讯大惊,立即原地扎下营帐,击鼓聚将,召众人商议。
听赵恒说明了前方情况,众将领顿时心寒。
赵毅变色道:“三山国大军封锁了葫芦口?这……内有陛下的大军,他们何以调动这么多兵马来封锁葫芦口?内部空虚,岂不是叫我陛下如入无人之境了?三山国人何以如此愚蠢?”
王府长史梁文脸色沉重地道:“三山国人自然不会如此愚蠢,如此看来,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
梁文看看众人,黯然道:“只怕陛下,他已经……”
此言一出,帅帐之内顿时鸦雀无声。
半晌,赵恒一拍帅案,激动大叫道:“立即抛弃辎重粮秣,随本我强攻葫芦口,杀入三山国去。陛下若在,便救陛下出来,陛下若是已经驾崩,本王誓要为陛下报仇雪恨!”
赵恒拔出剑来就往外闯,唬得众将连忙上前,抱腰的抱腰,夺剑的夺剑。
梁文道:“王爷万万不可如此,陛下若真遭了不测,王爷就是我大周的主心骨了,王爷万万不可冲动啊!”
赵毅也道:“是啊大哥,我们若是草率攻入三山,全部陷在那里,丢下大周俱为老弱妇孺,那时岂非全做了秦人的奴隶?大哥,慎重啊!”
李桥站出来道:“诸位,如今情形已然明了。三山国人封锁了葫芦口,陛下纵然不死,也必被擒。最重要的是,陛下带入三山国的数万精锐,恐怕全都完了!”
众人一听,俱皆惶惶然。
李桥道:“三山国人恐是还不知我大周底细,因此现在只是封锁了葫芦口。可他们必然抓得到俘虏,待他们弄清了我大周底细,恐怕三山国大军就要杀过来了!”
在场主将中,多为洪林的人。因为自从洪林登基称帝,就在努力削弱义弟赵恒在军中的影响,采取明升暗降等手段,把将官换成了他的人。
只不过,将官主帅可以换,却不可能一股脑儿把赵恒的人都换掉,那样做太明显了些,兄弟俩面上须不好看。所以,许多副将和基层军官,仍然是赵恒的人。
洪林的嫡系部队大部分带去三山了,留下来的多为赵恒的嫡系部队,现在洪林只是做到了第一步,把自己的人安插进去做了将官,一时还很难对全军做得到令行禁止。
这时赵恒旧部纷纷发言,洪林安排的这些人纵有不同意见,一时也没底气反驳。
只是听李桥如此虚言恫吓,其中一员大将还是忍不住道:“李桥将军太长敌人志气了吧?三山国参与了瀛州之战,现在他们的主力都在瀛洲,哪有充足兵力入侵我国?”
王波冷笑道:“华将军此言差矣!就算三山国人一时攻不过来,可待他们弄清情况呢?待他们的主力部队从瀛州撤回来呢?我大周三面强敌环伺,到时如何是好?”
华将军乜视王波,道:“那依王将军之意,该当如何?”
王波断然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今陛下陷于敌国,无论生死,我大周都得再立新君,以安天下民心了!”
华将军道:“既如此,当扶太子继位!”
赵义忠“哈”地一声,道:“太子年幼,国难当头,他如何当得起?为我大周万千子民着想,必须得有一位年富力强、威望服众的人继任新君,才能力挽狂澜。”
华将军等人还要理论,忽听帐外一阵鼓噪,如浪之啸,众人不禁变色,赵恒急道:“外边发生了什么事,听这声音,怎么好似生了大乱子?”
赵恒率领众将领急急走出帅帐,就见无数军士将这帅帐围得水泄不通,众将领都是心惊肉跳,这……是要兵变了么?
却见将帅帐围得水泄不通的众兵将一见赵恒,立即发一声喊,便有两个将校冲出来,把一块黄布往赵恒身上斜着一披。
众将领看得一脸懵逼,还不明白其中意思,就见那两员将校跪了下去,大叫道:“皇帝驾崩,周国乱世将至,唯有王爷登基,方可力挽狂澜!我等愿奉王爷为天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四下里无数的将士呼啦啦跪倒,齐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
咸阳宫里,杨瀚笑吟吟地问道:“千寻公公,你听说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么?”
秉笔太监千寻站在一旁,乜着杨瀚,把细而长的眉微微地一挑,一脸不屑。
这姑娘被杨瀚那个两回了,第一回时只觉得有种异样难言的滋味,好像很难受,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那种难受。
第二回时便隐隐然有种特别的快感了,从未有过的陌生感觉,隐隐有种叫人要沉沦之中的感觉,这令千寻有些害怕。
所以这几天千寻总是避免和杨瀚有只有两人的私下接触机会。不过虽然有些怕了杨瀚,可是在杨瀚面前,她偏生比以前还要嚣张。
嗯,她所谓的嚣张,在杨瀚眼中看来,不过是傲娇罢了。
黄袍加身?
1...109110111112113...2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