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香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忧郁的青蛙
“不知林先生所说的这种变故,是来自于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方面?”余明一下子看出了问题的关键。
“如果中央政府真的能够贯彻‘一国两制’和‘港人治港’的方针,政治方面问题我并不太担心,我说会发生变故,主要还是来自经济方面的担忧。东、南亚部分国家现在的经济增速很快,但这种增长不可能是无休无止,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类似日本现在这样的经济停滞,甚至可能是倒退,海外市场经济不景气,香港电影肯定会被波及。”
余明紧盯着林宥伦的脸,“别的国家经济要出问题,我们也控制不了啊?”
“外部市场不可靠,所以就只能依靠自己人了。”林宥伦耸耸肩,“我希望大陆可能适当的放开引进港片,还有合拍片的限制,这样背靠大陆市场,香港电影才能更有底气的去发展!”
话题讨论到这里,已经不是余明能够做决定的了,他起身去外面打了一个电话,回来时告诉林宥伦,晚上9点,最高首长有20分钟的时间可以单独接见林宥伦。
相隔不到半天时间,林宥伦在中.南海又一次见到了邓老。
“你这个小娃子,一开始我还看走了眼,没想到你脑瓜里这么多鬼主意!”一见面,邓老就笑骂道。
林宥伦讪讪地笑了笑,恭敬地站在那里。
邓老手里点了一根烟,指了指自己对面的沙发,示意林宥伦坐下。
“你的想法,小余都已经跟我说了,我们的国家的改革开放,现在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放开大陆市场,意识形态上的冲突怎么办?”邓老一口浓浓的四川口音,如果不是有后世记忆的帮忙,林宥伦都不一定能完全听明白。
“我觉得改革开放一直这么深入下去,外来意识形态的冲突就不可避免,这是改革必然要付出的代价,而大陆电影市场总归是要打开的。同样是资本主义,首长是希望看到美国的电影带着美国人的意识形态进入大陆,还是希望看到香港的电影带着香港人的意识形态进入大陆?我觉得对中央政府而言,这不是一个如何避免的问题,而是一个如何选择的问题。”
邓老猛抽了一口烟,抬头看着林宥伦,“美国人的电影,真有你说的那么厉害?”
“美国在经济上的强势,决定了其在文化上的强势。好莱坞这些年一直在以电影的形式向全球输出美国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其实也就是在对别的国家进行文化侵略。这种文化入侵短时间内看不到明显的影响,但潜移默化的改变才最让人担忧。凭借着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好莱坞可制作出超一流的电影,然后轻易打垮别国的电影,一旦银幕上充斥的都是美国大片,而那么看着这些电影长大的年轻人,不知不觉就会受影响。”
“香港电影在你手上不是已经把打到美国内部去了嘛,你怎么还那么担心美国?”
林宥伦苦笑道:“那是因为香港电影还没有对好莱坞产生足够的威胁,而且香港电影能做到现在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想要在北美地区打败好莱坞是不可能的。好莱坞拥有北美市场,而香港只是一座城市。香港电影现在就像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摔下来。”
邓老前额上的两道浓眉微微跳动,“大陆市场一下子就向香港电影打开不可能,但我可以找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先引进一两部香港电影试试看,倒是在合拍片方面,大陆可以给与香港更多的便利,具体的事项,后面会有专人来和你谈。”
【求推荐、月票】
醉枕香江 第235章 找错车,遇对人【一更】
最高首长亲自过问,广.电总局这边立刻就做出了反应。
中.南海之行的第二天,黄立成就主动到酒店拜会林宥伦,征询关于香港电影进口与合拍的实施细则。
“我希望〖中〗央政府能够出台关于支持香港电影发展的特别条例……”
林宥伦见黄立成听到“支持”这个词语时,表情明显也有些不自然,随后便改口用了“合作”这个词语,果然黄立成皱紧的眉头立刻舒展了许多。
“合拍条例可以先出台一个草案,比如在人数,两边不需要再有对等的人数,各方面都可以慢慢放宽,根据剧本的需要,可能内地的演员,或者工作人员多一点,或者香港的多一点,都无所谓,不用再像一开始那么严格的规定。”
林宥伦点点头,合拍条例只是方便香港电影人北上,他真正更关心的电影进口的问题。
“我们部门内部讨论的结果是,可以先进口两部香港电影,上映之后不出什么问题,就每年定额的从香港迎进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黄立成解释说。
引进两部,这样的结果已经让林宥伦很满意了,不过在选送哪两部电影上,却让林宥伦huā了一番脑筋。
黄立成很明确的告诉林宥伦,进口电影必须先通过内地的审查。来北.京的飞机上,吴思源也曾和林宥伦说起过大陆电影审核方面的一些规定,很多内容情节是不能在电影里出现的,比如内地〖警〗察不能是坏人,公检法不能碰,少数民族的题材也不能碰,宗教不能碰,婚外情不能碰,有些〖道〗德问题的东西也不能碰。
这样一来,选择范围一下子就小了很多。
最后林宥伦选择了《〖真〗实的谎言》和《秋天里的童话》这两部电影,一部商业片,一部文艺片。
《〖真〗实的谎言》1.5亿港币的造价和2亿美元的票房,都足以使其成为香港技术大片的里程碑,这部影片在海外上映的盛况,《人民日报》海外版都做了报道,通过审核应该不成问题。
而《秋天里的童话》讲的是香港人在美国移民的故事,既可以作为一个了解移民美国〖真〗实状况的窗口,也可以作为“反面教材”让国人认清现实,这种有特殊背景的电影过审也会容易一些。
当然林宥伦也有一点小小的私心,作为首批引进大陆的香港电影,这两部电影肯定会给内地观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秋天里的童话》女主角是钟楚虹,肥水不流外人田。
黄立成来时就已经打听清楚,香港工商界代表团今天没有安排访问活动,眼看事情商量得差不多了,他便提出要请林宥伦出去吃饭。
林宥伦也从吴思源那里了解到,广.电总局的一把手岁数已经到点了,黄立成接替的可能性很大,现在对方此时表现出愿意亲近的意思,林宥伦当然不会拒绝。
黄立成在全聚德定了一桌全鸭宴,只两个人吃饭感觉有些不够气氛,提议说把吴思源一起叫上,林宥伦也一并应允。
黄立成给吴思源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他吃饭的地点,上车准备出发的时候,挂在腰间的呼机突然响了起来。
黄立成跟林宥伦抱歉一声,下车回了一个电话,回来时说总局有些事情,要他回去处理一下。
突然出了这档子事,黄立成只能和林宥伦商量说:“不行我先让司机把林先生送过去,我那边十几分钟就完事,回头再赶过去。”
“如果顺路就不用那么麻烦了,先去总局,我可以先在车里等着,黄局长办完事我们再一起过去。”
林宥伦主动提出,黄立成当然不会反对“那成,就按林先生说的办!”
轿车停在广.电总局的办公楼前,黄立成让司机小陈在车里陪着林宥伦,一个人进了大楼。
小陈是从部队上退下来的,不擅言辞,基本是林宥伦问一句他才说一句。
聊了一阵,小陈才想起问:“林先生抽烟吗?”
“不了,谢谢。”林宥伦摇摇头。
小陈推开车门“那我下去抽根烟,人就在车旁边,林先生有什么需要随时可以叫我。”
林宥伦靠在后座上闭目养神,大约过了五六分钟,车外传来一阵争吵声,让他睁开了眼睛。
“韩厂长,黄局长真不在车里,你不能过去!”
“黄局长在不在车里,你让我过去看一眼不行吗?我说你这个同志工作方式怎么这么死板?”
林宥伦太严看去,只见小陈身前拦着一个人,那人各自不高,被小陈挡住,林宥伦也看不清他长什么样子。
“车里是黄局长的客人,又不是动物园里的大熊猫,让你过去看一眼算是怎么回事?”小陈这话却把坐车里的林宥伦逗乐了,这小子在自己面前像个闷葫芦似的,这会儿说起话来倒很有意思。
林宥伦摇下车窗,把脑袋伸了出去“那位同志,我可以证明小陈没有和你撒谎。”
一看车里坐的确实不是黄立成,来人也有些傻眼。
“韩厂长现在相信了吧?”小陈往前走了一步,压低声音对那人说道:“车里坐的那位是香港来的,黄局长等会儿还要接待人家,韩厂长有事改天再来,今天真不是时候。”
那位韩厂长很不甘心地朝这边看了一眼,扭头离开。
确定那人已经离开,小陈长舒了一口气,赶紧坐回车里。
刚才匆匆一瞥,林宥伦也没来得及看清那人的长相,只是“韩厂长”让他想到了一个人“小陈,刚才那位韩厂长,是不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
小陈摇摇头,要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厂长,他一个小司机哪敢给人家脸色看。
“这人曾经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呆过一段时间,现在是峨眉电影制片厂的厂长。”
“我听他口音好像是四川人?”
“林先生还听得出四川话来?”小陈感到有些好奇,在他印象中,香港人能听懂普通话就已经不错了。
林宥伦微微一笑“何止是四川话,我还能听出你的口音是东北的,对不对?”
小陈脸上惊愕的表情已经证明了林宥伦的判断,林宥伦接着就问起这个韩厂长的名字。
“他叫韩山平。”
听到这个名字,林宥伦眉头一挑,难怪刚才看着有些眼熟,原来真是他!
后世中影集团的老总,现在还只是四川一家小电影制片厂的厂长,没想就这么遇上了,如果早点认出对方的身份,说不定还可以和他认识一下。
林宥伦心里只是略微有些遗憾,也没放在心上,韩山平的命运轨迹不发生什么变化,再过几年他就会调回来担任北.京制片厂的厂长,以后肯定会有打交道的机会。
——
黄立成提着公文包从大楼里出来,正下台阶的时候,一个人突然从旁边蹿出来,把他吓了一跳。
看清来人是谁之后,黄立成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好你个韩山平,昨天在家门口堵我,今天又在这里堵我,你还有完没完?”
韩山平抢着接过黄立成手里的公文包,陪笑说:“这不是希望领导能够体谅我们厂的困难吗?”
那边林宥伦还在车里等着,黄立成也想把韩山平早点打发走,就说:“电影项目可以批给你,但拍摄资金只能你们自己想办法。”
韩山平哭着一张脸说:“要是能凑到钱,我还用跑到您这里哭穷吗?”
黄立成没好气地瞪了韩山平一眼:“总局现在也没钱,再说即便有钱,拨给你们厂,其他厂怎么办?”
“前阵子总局还给北.京电影制片厂拨了一笔钱,难怪别人说我们外地的电影制片厂都是后娘养的。”韩山平小声抱怨说。
黄立成一听这话就火了“韩山平,你这是什么工作态度?你要是再这样胡闹,信不信明天我就撤你的职?”
韩山平一摊手“那您就把我撤了吧,这个厂长谁爱当谁当,厂里一年都拍不上一部电影,工人工资都已经半年没发了,反正我是没脸回去了!”
“你!”黄立成瞪圆了眼睛,韩山平油盐不进,黄立成也拿他没办法“那你再等几个月好不好?总局很快会引进两部香港电影,等电影票房收上来,我想办法给你挤出一部分。”
韩山平一愣,进口香港电影可是一件大事,他低头装作在考虑的模样,心里想的却是刚才坐车上那个年轻人,难道这一切都和那人有关系?
黄立成却不理会韩山平还在发呆,把自己公文包从他手里拿了回来“办法就这么一个,你自己琢磨吧!”说完就夹着公文包走了。
韩山平回过神来,快步追了上去“黄局长,你还有个事想和你商量……”
黄立成不耐烦地回过头“什么事,快说!”
“您要请香港客人吃饭,身边总得有个拎包的人吧?正好我还没吃饭,干脆让我跟着您去长长见识吧!”韩山平毛遂自荐说。
黄立成上下打量了韩山平一眼“你小子又在打什么鬼主意?”
韩山平举起一只手:“我向马克思保证!”
韩山平这么死皮赖脸地贴上来,黄立成也没法赶他“香港还没有回归,人家现在的身份是外宾,去了在饭桌上别给我丢人!”
醉枕香江 更新被审核了,大家等等吧
每次决定要四更都出这种破事,郁闷!
醉枕香江 第236章 摄影师【二更】
林宥伦没想到,时隔不到十几分钟,自己居然又和韩山平见面了。
“怎么,你们之前就认识?”黄立成被眼前这局面给搞糊涂了。
司机小陈把嘴附到黄立成耳边,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跟他解释了一遍,黄立成这才释然“好你个韩山平,又堵车又堵人,你眼中还有没有一点组织纪.律性?”
韩山平私底下可以和黄立成卖乖耍混,但在人面前却要给足领导面子,他马上做出一副虚心接受批评的姿态“黄局长批评得是,下次一定改正!”
黄立成对韩山平的表现还算满意,转头笑呵呵的跟林宥伦解释说:“韩厂长现在是四川一家电影制片厂的厂长,厂子效益不好,来北.京和我哭穷来了。正好他也是搞电影出身的,应该会和林先生有不少共同话题,所以我就把他一起叫来了。”
这样送上门来的认识机会,林宥伦当然不会拒绝。
三人同乘一辆车来到北.京前门全聚德,吴思源已经在门口等了一会儿,见小车副驾驶座上还下来一个陌生男子,吴思源只是微微一愣,而后就热情地迎了上去。
黄立成将韩山平介绍给吴思源认识,双方又是一阵客套,而后便走进了早就预备好的包间。
韩山平进门就抢过服务员的茶壶,给三人添水倒茶,姿态放得很低。
黄立成和林宥伦继续聊起了在酒店讨论的话题,吴思源听得感慨不已,在他看来根本不可能成功的事情,居然在林宥伦手里做成了。
吴思源之前还想着,凭借着自己对大陆的了解,林宥伦必然对他颇多倚重,没想到林宥伦居然走通了最高首长的路子,〖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下面人跑断腿、磨破嘴皮办不成的事,可只要上面人一句话,事情马上就可以得到解决。
当然吴思源很快就摆正了心态,目前大陆对香港电影只是打开了一条缝,后续肯定还有很多工作要推动,林宥伦不可能长时间留在大陆,吴思源在香港影坛有根基,在大陆这边也有人脉,做这个中间人的角色最适合不过。
吴思源心里在琢磨着自己的事情,没注意到身边一直殷勤倒水的韩山平,此时动作也有些迟缓。
在来饭店的路上,韩山平已经大概摸清楚了林宥伦的身份,二十岁出头的亿万富豪都没有让韩山平太过惊讶,真正让他感到震撼的还是对方居然还制作过多部全球票房过亿美元的电影,〖中〗国一整年对电影事业的经费投入还没有人家一家部电影的票房多,这样的差距怎么不让韩山平感到心惊肉跳。
香港尚且如此,那么美国好莱坞岂不更加厉害?
韩山平还没有从这种巨大差距带来的震撼中回过神来,接着又在黄立成和林宥伦的谈话中听到了一个更加让他感到〖兴〗奋的消息。
大陆要开放与香港电影的合作限制,这也意味着会有更多的香港电影人北上,这些人带来的不仅是电影理念和拍摄技术,还有雄厚的资金。
特别是对北.京电影制片厂之外的电影制片厂,将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韩山平手领着茶壶,还保持着往杯子里倒茶的姿势,思想却开起了小差,眼看着杯子里的水就快要注满,韩山平对此一无所觉,吴思源急忙出声提醒说:“满了!满了!”
韩山平猛地回过神来,赶紧将壶口往上提,可还是有不少茶水从杯子里溢了出来,又是一阵手忙脚乱,才把桌上的茶水清理干净。
这样一来,林宥伦和黄立成也没顾说说话了,都把眼睛看着韩山平。
韩山平只好硬着头皮解释说:“刚才在想事情,分了神。”
黄立成瞪了他一眼,转头正准备和林宥伦继续聊,却发现林宥伦看着韩山平,一脸若有所思的表情。
韩山平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只是林宥伦不说话,他也不好开口问。
“峨眉电影制片厂是在成都吧?”
韩山平没想到林宥伦会突然会问起电影制片厂的情况,他脑子转得极快,很快就意识到这可能是一次机会,便把峨眉电影制片厂的一些情况向林宥伦作了介绍。
峨影在五六十年代也曾辉煌过一段时期,但进入八十年代后,随着国家扶持经费的减少,境况大不如前。
在韩山平介绍完之后,黄立成又补充说:“峨影在六十年代的时候拍了一部《达吉和他的父亲》,还得到过周总.理的表扬和肯定,现在虽然遇到了一点困难,但人员素质还是很高的。”
“我手上有一部电影正准备到四川那边取景,影片的男主角之一就是来自大陆的演员,我的想法是和峨眉电影制片厂合拍这部电影,我们要在当地聘请一些人,包括剧务和群众演员,剧组这边可以最后返给峨影100万到200万左右的经费。”
一两百万的经费对总投资5000万的《风云雄霸天下》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本来按照合拍惯例,大陆这边的电影制片厂只负责提供一些便利,主要的工作还是由香港剧组来做,电影拍好后只把大陆版权给电影制片厂就可以了,不需要在额外支出经费。
但是《风云雄霸天下》即便是挂上了合拍片的标签,估计也很难通过大陆方面的审核,这样一来,按照以前的合作方式,大陆的电影制片厂就一点好处都捞不到。
林宥伦提出这种合作方式,其实也就是变相地支持峨眉电影制片厂一笔资金,200万在香港可能只是一个当红明星拍一部电影的片酬,但在此时的大陆完成称得上是一笔巨资。
“林先生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韩山平激动得连声音都有些颤抖。
黄立成也没想到林宥伦出手这么大方,开口就是两百万。有了这笔钱,峨眉电影制片厂倒是可以度过眼前的困境,但事情传出去,这一碗水端不平,其他电影制片厂肯定会有话说。
韩山平可不管这么多,站起来以茶代酒,敬林宥伦说:“我代表峨影全厂上下,感谢林先生对我们电影事业的支持!”
“韩厂长没忙着答应,我还有个要求没说呢。”林宥伦站起身,却没有急着和韩山平碰杯“这部电影选在大陆取景,也是想借此机会将祖国的秀美河山向外做一个展示,所以我想要请一位大陆的摄影师来掌镜,这事还需要韩厂长帮忙出面。”
坐在一旁的黄立成这会儿心思已经活泛了起来,能让林宥伦看重的摄影师,至少在国内要小有名气,而峨眉电影制片厂手上可没有这样的摄影师。
韩山平心里有些没底“不知林先生想找哪一位摄影师?”
“张忆谋。”
韩山平和黄立成对视一眼,对于张忆谋这个名字,两人都不陌生。
张忆谋在高考恢复后被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破格录取,1984年,刚刚从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不久的他就参加了电影《一个和八个》的拍摄。这部电影从形式到内容以及在导、摄、美等方面都较以往各代的片子有大的突破。张忆谋以大胆的构图、独特的镜头设计获得1984年〖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奖,并开始受到电影界的注意。
不过真正让张忆谋崭露头角的还是随后他在陈剀歌导演的《黄.土地》中担任摄影。在这部片子中,张忆谋充分调动摄影手段,以独特的造型表现出黄土高原浑朴、雄伟的壮美。影片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法国第七届南特三大洲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奖,第五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方人柯达优秀制片技术奖,瑞士卢卡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一连串大奖,张忆谋也从此跨入了一流摄影师的行列。
对于绝大部分的观众来说,知道张忆谋这个名字是在看了他导演的影片《红.高粱》以后,这部影片此时还没有开拍,张忆谋只在电影圈内部名气初显,不过林宥伦本身就是从事电影制作,会注意到张忆谋也不奇怪。
后世张忆谋的作品虽然一直存在各种争议,但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他镜头下的电影画面极具美感,在很多人心目中,他也许不是最一流的导演,但绝对称得上是最一流的摄影师。
林宥伦找张忆谋做《风云雄霸天下》的摄影师,也是想把他在摄影方面的才华“压榨”一下,等张忆谋以后做了导演,恐怕就在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林宥伦提出这个要求,却叫韩山平有些为难,张忆谋目前的工作关系在广西电影制片厂,要从对方手里借人可不容易。
见韩山平眼巴巴朝自己望过来,黄立成心里突然有了一个主意,这次合拍电影,好处不能全给峨影占了,不然其他电影制片厂会有意见,现在再多加入一个广西电影制片厂,别的电影制片厂总该没话说了。
“桂林山水甲天下,林先生要在电影里展示祖国的山河美景,我看也可以考虑在广西取一些景,让广西电影制片厂也加入进来。”黄立成把自己想法一说,韩山平顿时苦了一张脸,他心里虽然不情愿,但也知道这事目前唯一的办法,不然还真没法把张忆谋借过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