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香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忧郁的青蛙
“我一直想写一部仙侠小说,这个念头的起源是小时候看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时候就一直留下来的,当时在看《蜀山剑侠传》的时候,觉得这部小说在人物感情描写上比较苍白,所以就想自己来写一个故事,然后就有了现在这本书。”
林宥伦简单地解释了写《诛仙》的原因,金镛听过之后点点头。
“武侠小说无外乎‘侠骨柔情’,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小说已经兼顾了‘侠’与‘情’,不过现在看来,‘情’之一字,还是林生参悟得更加彻底,若论写情,此书堪称第一!”
(最近处理一些私事,在保证不断更的情况下会尽量多写,明天6000字)rs
醉枕香江 第387章 诛仙一出,谁与争锋(上)
黄玉郞态度模糊,《明报》集团这边对收购玉郞国际的热情也开始转冷,反倒是于平海这些天则频频与黄玉郞接触,谈判进展得很快。
“《明报》愿意保留黄玉郞对《龙虎门》的著作权,但收购价定得非常的保守,黄玉郞这次进去不知道会在监狱里呆多长时间,出来之后想要东山再起估计难度不小,所以他对能否保留相关漫画著作权并不热衷,反而更关心此时我们对玉郞国际的报价。”
于平海在胡娴面前谈起最近一段时间他和黄玉郞接触的成果,态度显得十分活跃,显然他认为这是从林宥伦手上抢下玉郞国际的最佳时机。
看到于平海跃跃欲试的样子,胡娴只是在心中微微的叹了一口气,难怪当初争夺《明报》的时候,于平海会输给林宥伦,两人在看问题的眼光差距确实很大。
林宥伦愿意保留黄玉郞的相关漫画著作权,却不愿意高价收购玉郞国际,是因为他心里很清楚,玉郞国际的辉煌是由黄玉郞而来,也将随黄玉郞而去。黄玉郞出狱之后如果能重新振作,玉郞国际依旧可以保住香港漫画界的龙头地位,但如果黄玉郞自己都已经丧失了斗志,玉郞国际实际上就只是一个空壳子,靠着啃老本也许能维系上几年,但时间一长必然显现出颓势。
胡娴还注意到,林宥伦在媒体前透露出准备收购玉郞国际的想法,是在他到医院看望了受伤的马荣诚之后,很显然他和马荣诚之间应该是达成了某种约定,要是他放弃了对玉郞国际的收购,很可能会拉上马荣诚重新成立一家公司。
由林宥伦提供内容创意,马荣诚负责改编成漫画。到时候谁能阻止这家公司的崛起?
当然,如果于平海能成功狙击林宥伦并购玉郞国际,便能稍稍拖延一下《明报》集团扩张的脚步,而这几年《星岛日报》和《明报》明争暗斗,总是输多赢少,特别是在金像奖一事上,《明报》接手后将金像奖办得风生水起,《星岛》报业颜面无光,能在这事上扳回一局。胡娴的态度依旧是支持的。
谈话了关于玉郞国际的事情,胡娴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报纸,递给于平海说:“你可以看一下,这是今天出版的《明报》,从这一期开始。林宥伦的新作开始在报上连载。”
于平海这段时间忙着与黄玉郞谈判,对媒体上的消息倒不怎么关注,胡娴特意和他提起这件事,于平海的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
当初争夺《明报》时败给林宥伦,于平海觉得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林宥伦还有一层作家的身份,这让林宥伦更容易得到金镛的认同,这时候听说林宥伦出新作。对于平海来说可不算是什么好消息。
“读者反馈如何?”
“报纸上只连载了第一章,现在还看不出太多的东西。”胡娴语气平淡地解释了一句,接着马上话锋一转“不过我听说《明报》这期在以往的发行量基础上特别加印了10万份。而我手上这份,都是高价从别人手里买来的二手报,发行点的报纸,一早就已经被读者买光了。”
于平海嘴上不说。心里却倒抽一口凉气,《明报》的日发行量大约在15万份左右。而林宥伦的新作一连载,销量立刻翻了一番,撇开其他的不谈,林宥伦作品在香港的号召力确实无与伦比,这一点连于平海也不得不承认。
事实上不止是胡娴、于平海在关注着《明报》的发行情况,整个香港报界目光都聚集在《明报》身上,而这一整天,很多普通人讨论的话题都和《诛仙》有关。
巴士上,两个放学回家的男生就在讨论着这个话题。
“你说张小凡和林惊羽谁会是主角?”
“这还用问吗?肯定是林惊羽了,你没看《昆仑》和《搜神记》里,主角都是那种非常聪明、天赋又好的类型,我感觉林惊羽就很符合这些特点。”
“可我感觉这一章内容描写张小凡好像更多一些唉,虽然他有些笨,但你不觉得他和林惊羽很像是金镛《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和杨康的设定吗?”
“但也有可能是《搜神记》中拓拔野和蚩尤的设定啊?很有可能是双主角,因为我记得林宥伦好像在什么地方说过,会有想法要写一部双主角的小说。”
两个男孩的争论很快引起了周围人的主意,旁边一个夹着公文包、戴眼镜的青年人忍不住插嘴说:“林宥伦确实说过这样的话,但指的肯定不是《诛仙》。”
两个男孩也不介意有陌生人插话进来,反而兴致勃勃地和那个眼镜男讨论了起来:“你这么肯定,有什么证据吗?”
眼镜男扶了扶眼镜,开始侃侃而谈:“当然有了,林宥伦说要写一部双主角的小说,这话是在他推荐《大唐双龙传》这部小说时说的,当时《明报》上专门有登过这篇文章,因为《大唐双龙传》用的就是双主角,然后林宥伦说自己也从这部小说里获得了很多启发,然后会在《昆仑》的续集中采用这种双主角的写法,但是现在这部《诛仙》,明显是他单独写的一个故事。”
“那你觉得谁会是男主角?”两个男孩接着又问道。
“这个其实很简单了,你们要是看过林宥伦所有的小说就会发现,他书中的主角肯定是第一个出场,《诛仙》中谁第一个出场?”
“张小凡!”
“林惊羽!”
两个男孩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最后又齐齐把目光转向眼镜男。
“你们说得都没错,事实上两人是一同出场,当时林惊羽和张小凡正在打闹,林惊羽在追,张小凡在跑,但是如果你们仔细看就会发现,张小凡的名字出现要早于林惊羽,如果我没有猜错,他应该就是这部书的主角。”眼镜男脸上一副很笃定的表情。
两个男孩相互看了一眼,其中一个从书包里拿出一份报纸,找到连载小说一看,果然正如眼镜男所说,张小凡的名字要先于林惊羽出现,不过以此就判定林惊羽是主角,理由还是有些牵强。
“喂,小鬼,你这份报纸卖不卖?”旁边一个爆炸头,穿着很时髦,戴墨镜的男子开口问道。
“不卖!”那个男孩子宝贝似的将报纸按在怀里“这是我起了一个大早,跑了三家书报亭才买到的。”
“我出十块钱,你把这份报纸卖给我!”
墨镜男开出了五倍的价格,男孩脸上不禁露出犹豫的表情。
“我出十五块!”旁边一个留着板寸的男子突然开口。
“喂,老兄,你存心和我过不去是不是?”墨镜男立刻就不干了,瞪着对方说道。
“怎么,你有意见?”
板寸头将衬衫袖子卷了起来,手臂上露出一个狰狞的纹身,墨镜男一见对方这架势,气势顿时若了几分,嘴里诺诺地说:“这是我先看上的。”
“谁出价高卖给谁,这个傻瓜都知道,你说呢,小鬼?”板寸头轻蔑地瞥了墨镜男一眼,然后朝拿着报纸的男子笑了笑。
“你真准备出十五块钱买?”男孩不确定地问了一句。
板寸头二话不说,拿出钱包数了十五块钱,递给男孩,然后直接把报纸从男孩手上拿了过来。
墨镜男在旁看得直跺脚,却有不敢插话,生怕惹恼了对方,下车就被一群烂仔拿刀追砍。
板寸头也不理他,直接展开报纸,在车上津津有味的就看了起来。
报纸上只有第一章,不过几千字,不到一会儿功夫就看完了。
板寸头意犹未尽地将报纸合上,拿在墨镜男眼前晃了晃“十五块钱卖给你,要不要?”
墨镜男正想要拒绝,可看到板寸头眼中满是威胁的意味,临时改口说:“要,我要。”
板寸头很满意地点点头,从墨镜男手上接过十五块钱,将报纸往墨镜男手里一塞“兄弟,很上道嘛,以后有什么遇到什么麻烦,可以报我的名号,记住了,我叫大飞!”
墨镜男心中诋毁不已,全香港绰号叫大飞的人那么多,谁知道你是哪个大飞?不过表面上他还是很客气地向板寸头笑了笑,很小心地冲他手上要过了那份报纸。
墨镜男下车的时候,报纸上的小说连载他都已经看完了,可是huā了十五块钱买的报纸,他又舍不得就这样扔掉,正犹豫着该怎么办的时候,突然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
墨镜男转头一看,是和他一起下车的一个中年男子。
对方笑呵呵地跟他说:“小伙子,你手上这份报纸看完了吧?卖给我怎么样?”
“你出多少钱?”
“十块!”
“刚才你在车上也看到了,这是我出十五块买来的,你要就原价拿走。”墨镜男一脸坚决的表情。
“那你还是自己留着吧!”
中年男子说完,转头就走,墨镜男急忙在后面喊住了他。
“十块就十块,卖给你了!”
(还有一更)
醉枕香江 第388章 诛仙一出,谁与争锋(下)
“马仔,今天你妈妈特意给你煲了鱼翅汤,赶快来趁热喝。”马荣诚的父亲提着一个保温盒,推开了病房门。马荣诚手上还打着绷带,此时正在站在窗户边看外面的风景,听到父亲的声音,他把头转了过来。“我已经闻到香气了。”马荣诚用力嗅了嗅鼻子,说道。马父解开保温盒,把汤盛到一个碗里,端给马荣诚。“这么烫,怎么不用报纸垫一下?”马荣诚接过来发现碗有些烫手,有看父亲手上拿着一份报纸,很是不解。“这可是我花了十块钱才从别人手里买来的,书报亭早就没得卖了。”马父宝将报纸翻开,找到《诛仙》连载的那个版面,递给马荣诚,“林宥伦的新作,我想你应该会很感兴趣。”马荣诚将碗放下,拿过报纸一看,果然是林宥伦的新作连载。只看了一个序章,马荣诚就感觉这部小说的设定很有意思,从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之后,很少有人再尝试这种以古典风格的仙侠小说,马荣诚以前还想过要构思一个这方面的漫画,没想到林宥伦先一步就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好啦,你先喝汤,报纸一会儿再慢慢看。”在马父的催促的下,马荣诚不得不放下报纸,先把鱼翅汤喝完,碗一放下,接着马上又把报纸拿了起来。报纸上连载不多,一会儿工夫马荣诚就看完了,看完之后他止不住心潮澎湃,有种非常强烈的想要知道后面故事的冲动。犹豫了片刻,马荣诚便决定给林宥伦打电话,讨要后面的书稿。而理由他都已经想好了,就说想要把《诛仙》改编成漫画。马荣诚是单纯地被这个故事吸引,而无线这边紧急召开会议,讨论购买《诛仙》电视剧改编权,却是因为《诛仙》连载首日《明报》激增的发行量。会议一开始,芳逸华就有言在先,无论是她还是邵毅夫,这次都不会出面,只能是下面人去求林宥伦。林宥伦虽然没有直接插手无线的管理。但影响力却在逐步的渗透,比如说他负责开发的《好声音》现在已经成了无线的收视利器,每逢播出,基本上可以力压同时段节目,收视率甚至会达到第二名的两倍还多。邵毅夫和芳逸华都能看出这种势头。但却没办法阻止,林宥伦这边也比较克制,虽然无线对其手上制作的节目有不小的依赖,但林宥伦并没有对无线的高层管理表现出太多的热情,这也打消了邵毅夫、芳逸华的一部分顾虑,但是让他们完全放心却又不可能。这就造成了邵毅夫和芳逸华很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们想更多的依靠林宥伦。已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彻底压制住对手,另一方面他们又担心林宥伦对无线的影响太大,会过早地威胁他们对无线的控制。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所以这次明知《诛仙》改编电视剧版权会很抢手,邵毅夫和芳逸华还是忍住没有亲自去找林宥伦,就是不想给外人留下无线离开了林宥伦就做不好的印象。当然《诛仙》的电视改编权一定要拿到手,芳逸华在会议上直接下了死命令。这可就让手下人有些为难了。林宥伦现在是无线的董事,按说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事只要无线这边开口,林宥伦肯定会答应,关键是价格的问题。无线的电视剧一向都有很严格的成本控制,而要想买下《诛仙》的电视改编权,少了几百万肯定不行。倒不是说林宥伦缺这几百万,而是他的身价和作品的影响力摆在那里,要是少了那就是自掉身价,林宥伦在无线的占股只有5%,他不插手无线的管理决策,同样无线也不能对他有更多的要求。“方小姐,我们是不是可以换一种方式,不直接找林先生购买版权,而是以合作的方式,双方联合拍摄这部电视剧。”粱加树提了一个建议。“那电视剧的版权算哪边的?”芳逸华听完马上就问。粱加树不假思索地说道:“香港由我们无线独家所有,香港之外的版权归属林先生,我觉得这样会比较合适。”“我们在新马泰这些地区也有自己的电视台,难道到时候要播这部电视剧,还得从林先生手上去买吗?”曾丽珍历来和粱加树不对付,一有机会就和他唱反调。“那曾小姐可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说服林先生?”粱加树反问道。“我们在谈论的是你的方案,怎么又牵扯到我身上了?”曾丽珍完了手太极,又把皮球给踢了回去。“曾小姐觉得我的方案不合适,然后你又提不出更合适的方案,那你这个时候反对究竟是什么意思?”粱加树没有明说曾丽珍在故意捣乱,但话里就是这个意思。“你……”曾丽珍气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怒视这粱加树。“够了!”芳逸华扫了在会议桌上针锋相对的粱加树、曾丽珍一眼,“我不是来听你们两个吵架的,丽珍你先坐下,加树你继续说。”粱加树得意地望了曾丽珍一眼,整理了一下思路,说:“方小姐,我提出与林先生合作,主要是考虑到这部电视剧的题材特殊,需要用到不少电脑特效。亚视花了4000多万拍《搜神记》,最后还被观众骂那么惨,现在这部《诛仙》要拍出让观众满意的效果,只怕成本会比这更高,当然我们也可以压缩成本,但制作出来的效果肯定是差强人意,而且林先生那边肯定不会同意。我相信林先生对《诛仙》的电视剧绝对会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我们达不到他的要求,他很可能会选择与其他电视台合作,就像当年我们没有拿到《搜神记》的电视版权一样。”芳逸华认真考虑了一会儿,示意粱加树接着往下说。“合作可以有两个选择,一是林先生自己投资拍这部电视剧,然后我们从他手上把香港的播映权买过来;另一种是我们也参与一部分的投资,然后电视剧在香港地区的版权归我们独家所有。实际上这两个方案需要投入的资金都差不多,不过后者我们可以有更多的主动权,比如说可以向林先生推荐使用我们无线的演员、用我们的摄影棚,其实也就和我们自己拍这部电视剧差不多的效果,但资金却可以节省很多。”粱加树这般建议,等于是将电视剧制作的决定权完全交给了林宥伦,换成是和别人合作,他肯定不敢这么说,但是林宥伦身份特殊,不仅是无线的董事,同时也是原著小说的作者,由他来主导这部电视剧的拍摄,旁人谁敢说能比他做得更好?芳逸华最终还是被粱加树给说服了,同意他去试一试。而同样跃跃欲试的还不止是无线,徐可在看了《诛仙》之后,脑中立刻就产生要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念头。徐可这么迫切,主要是还是因为6年前的那部《新蜀山剑侠》叫好而不叫座,留下来很深的遗憾。那一次,徐可挑战香港电影传统和开创特技新路的努力最后以失败告终,受此挫折,他对技术电影开始有些心灰意冷,直到林宥伦拍出《黑夜传说》,电影特效技术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徐可那颗沉寂许久的心又慢慢地活络了起来。林宥伦是以改造后的西片思路来制作香港的特效大片,徐可却想尝试在东方电影中融入特效,取得更具视觉震撼力的影片效果。一开始徐可并不确定自己的这个想法是否行得同,失败过一次之后,他变得更加的谨慎,等到刘韦强拍出《风云之雄霸天下》,以新颖的特效武功光影创造出新的武打模式,徐可才确定这条路确实走得通。思路被证明是可行的,但是徐可却一直苦于没有一个好的剧本,他曾想过要再次翻拍《蜀山剑侠传》,不过因为有上一次的失败,估计没有人会愿意再给他投资,而这次《诛仙》的面世,却给他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徐可深知和自己有同样想法的人,绝对不在少数,要说服林宥伦,最好的办法就是拿出一个让林宥伦满意的剧本。这方面徐可倒是不缺思路和创意,只是他需要先看到《诛仙》的完整书稿,而这个只能他亲自去找林宥伦协商。《诛仙》面试,一时间娱乐圈中暗流涌动,不知多少双眼睛都盯住了这部小说的改编版权,马荣诚想要把小说改编成漫画,无线准备将小说拍成电视剧,徐可卯足了劲儿要拿下这部小说的电影改编权,这三方先后找上林宥伦,态度都非常的恳切,最后林宥伦只好一一答应了下来。马荣诚的手还没有复原,改编漫画只达成了一个合作意向;而无线这边也要等小说连载完毕,结集出版后才考虑电视剧的开拍;最终书稿被徐可拿走,因为他急着要看完整部小说,然后才好进行剧本的改编。至于电影版的演员名单,林宥伦心里早就有了打算。(未完待续)rt
醉枕香江 第389章 十大美人
徐可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认真看完了《诛仙》的整部书稿,在经过林宥伦的同意之后,留了一份复印稿,然后把原稿送了回来。借着送还书稿的机会,徐可还顺便试探起了林宥伦对改编电影主演人选的看法。徐可在看完整部小说后,感觉书中的人物关系和金镛的《笑傲江湖》有些相像:碧瑶对应任盈盈,同样都是魔教教主之女;田灵儿对应岳灵珊,青梅竹马的同门师兄妹,可惜都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当然还有一个陆雪琪,不过这是《诛仙》中独有的人物。以《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一男三女”的模式来对电影版的《诛仙》进行故事新编,将《诛仙》改编成一部仙侠版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这便是徐可初步的一个想法。“我觉得既然是电影改编,思路就不必局限于小说,比如书中略有提及的狐妖小白、周一仙的孙女小环这些人物都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挖掘。”林宥伦这话实际上是在暗示徐可,可以放开手脚去改编。徐可听到这话,心里算是舒了一口气,他最担心林宥伦要求他按照原著小说来改编,这对于一向不按常理出牌的他来说,无疑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林宥伦放宽了改编的限制,徐可正准备接着征询他关于角色演员人选的事情,保姆吴妈推开书房门走了进来。“林先生,《明报周刊》的胡先生已经到了。”吴妈这么一说,林宥伦这才想起来,他今天还约了《明周》主编胡信哲见面。第一届“香江群芳谱”经过3个月的投票评选,决出了今年的“十大美人”排行榜,胡信哲今天来就是向林宥伦汇报此事。徐可见林宥伦还要接待其他访客。便打算起身告辞,但林宥伦却把他硬留了下来,“《明周》搞的这个评选,徐导演应该也有所耳闻,这个榜单如何,正好徐导演也可以给出一些建议。”徐可总觉得林宥伦把他留下来,应该不是简单的只是想要听听自己的意见,但具体林宥伦心里是什么打算,这时候还有些让人猜不透。胡信哲在吴妈的带领下走进林宥伦的书房。看到旁边沙发上还坐着一个徐可,微微一怔。“这可真巧,徐导演也在?”胡信哲很友善地从徐可点点头,作为《明周》的主编,他和徐可也有过几次接触。也算是半个熟人。“刚和林先生商量完一部电影的事情……”徐可笑着起身,和胡信哲握了握手。林宥伦招呼胡信哲一起坐下,没等胡信哲开口,他便主动问道:“评选结果已经出来了?”本来徐可在场,胡信哲还不想直接说这事,不过看林宥伦这意思,并不打算要避开徐可。所以胡信哲也就也没什么顾忌,直接就将这次“十大美人”的评选结果说了出来。“第一名是钟楚虹,《明周》总共发放了5期的杂志选票,红姑一个人就拿下了12万8千多张得票。差不多是所有选票的五分之一,评审打分,她的得分也是最高。”林宥伦听过之后点点头,这个结果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香港娱乐圈早几年就开始流传“再红红不过钟楚虹。再发发不过周闰发”的说法,在林宥伦还没有和钟楚虹认识之前。她就已经是香港一线的当红女星,后面又接拍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香港特效大片《黑夜传说》,一举奠定了其在香港第一女星的地位。虽然钟楚虹这几年减少了接片量,但出演的都是高质量的影片,所以在很多影迷心目中,她依旧是女神的完美化身,拿到第一应该说是名至实归。徐可早料到了钟楚虹可以拿第一,别的不说,钟楚虹是在林宥伦身边最久的女人,《明周》弄这个美女排行榜,必然会考虑林宥伦的一部分想法,再加上钟楚虹本身就有排第一的资格,《明周》将她放在榜单的第一位,既讨了林宥伦的欢心,同时也不会影响榜单的权威性,看来为了弄这个榜单,胡信哲可是没少下功夫。榜单上的第一位倒是很好猜,不过第二名是谁,就有些让人费思量了。至少在徐可看来,有资格排第二的至少有两人,而这两人和林宥伦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所以谁排在前面,徐可也很好奇。“排第二位的是林清霞,她的得票数有8万多张,不过评审打分很高……”胡信哲说到这里的时候,特别朝徐可看了一眼,“说起来这其中还有徐导演不少的功劳。”徐可面露疑惑,“胡主编此话怎讲?”胡信哲笑着解释说:“前段时间上映的《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应该是林清霞目前为止在香港电影中留下的最经典的一部,因为东方不败这个角色而喜欢上林清霞的观众不在少数,徐导演可不正是帮林清霞拉了一次票?”徐可顿时释然,确实《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这部电影给林清霞带来了很高的人气,所以胡信哲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既然林清霞排第二,那么梅颜芳肯定是第三了!”“徐导演高见!”胡信哲点点头,“梅颜芳得票是第二名,大约有10万多票,主要是因为她的歌迷很多,最近又在做《好声音》的评委,人气很旺。”林宥伦一直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示意胡信哲接着往下说。“排第四位的是王组贤……”胡信哲话才说了一半,眼睛又往徐可身上看去。徐可这次反应很快,急忙摆摆手说:“这可不是我的功劳,胡主编可不要再往我脸上贴金了。”胡信哲却不这么看,“徐导演太谦虚了,《倩女幽魂》可是王小姐的成名作,那部影片那么成功,这其中当然有你的一份功劳。”“哪里,其实当初我都没想过要找王小姐来演聂小倩,要不是林先生推荐,这个角色和王小姐可能真就错过了。”徐可说的是实话,何况还是当着林宥伦的面,他可不敢居功,谁都知道在背后力捧王组贤的是林宥伦,要是引起误会就不好了。林宥伦这个时候终于开口了,“认真说起来,小贤和徐导演确实合作了不少电影,前段时间她都还和我说起,想和徐导演继续合作……所以信哲的话也是有道理的。”林宥伦这话在胡信哲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但是落在徐可耳中,感觉可就不一样了,他现在已经隐约猜到了林宥伦的意图。“林先生这么说,我倒是突然有一个想法,《诛仙》中的陆雪琪是不是可以请王小姐来演?”徐可这是拿话来试探林宥伦的态度,但是林宥伦只是不置可否的笑笑,却无意继续讨论这个话题,而是让胡信哲接着往下说。“第五位是郑玉玲……第六位是赵雅之。”胡信哲一边说,徐可一边在观察林宥伦的表情,他发现在说到赵雅之的时候,林宥伦的眉头稍稍挑了挑,虽然是一个很细微的动作,可还是让徐可捕捉到了。徐可突然想到了林宥伦之前提到的狐妖小白,这个角色可不就是为赵雅之准备的吗?莫非林宥伦留他下来,就是想要暗示他,《诛仙》中的一干女主角,要从《明周》拍出的这个榜单上挑选?徐可越想越觉得有这种可能,他一时间走神,胡信哲这边已经说到了排在第八位的周彗敏。徐可和周彗敏没有直接合作过,只知道周彗敏是林宥伦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邻家女孩,仅凭这份关系,她排在第八位就没有任何的问题。周彗敏是属于那种多栖发展的艺人,平时很低调,但名气却很大,而这一切都得益她的全面。在香港,唱歌比周彗敏好的人,演戏不一定比得上她;而演戏比她厉害的人,唱歌又不一定比不上她,周彗敏都不需要太多的努力,只凭借清纯靓丽的外表,轻而易举就可以拥有众多的拥趸。当年王组贤和周彗敏为因林宥伦争风吃醋的事情可谓是闹得满城皆知,徐可突然在想,如果找王组贤来演陆雪琪,那么碧瑶最合适的人选,就非周彗敏莫属了。徐可真正考虑这个问题,胡信哲接着又说到了排第九位的邱淑珍,这又是一个和林宥伦关系不清不楚的女明星。邱淑珍早些年在王京的电影里演过一些花瓶式的女主角,去年凭借《沉默的羔羊》突然走红,不过给徐可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最早的时候,邱淑珍和王组贤、周彗敏一起出演的电视剧《昆仑》。徐可灵机一动,邱淑珍的形象很适合《诛仙》里的田灵儿,如果这个角色找她来演,应该会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徐可越想越兴奋,十大美人排行榜,《诛仙》女主角就占了去四席,要是电影真能够排出这样的阵容,豪华程度绝对不比《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逊色。(未完待续)r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