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香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忧郁的青蛙
当然相比于曾丽珍的谨慎,粱加树心里还有一丝不为人知的窃喜,《大时代》这部戏挂在他的名下拍摄制作,等于他身上就被打上了林宥伦一派的标签。
粱加树心里很清楚,他和曾丽珍虽然都是由芳逸华一手提拔到高位,但芳逸华更多看重的是他的能力,说起信任,却是远远不及曾丽珍。
当然就目前而言,林宥伦在无线只占股5,有很高的话语权,却无真正实权,粱加树这个时候就投靠过去,林宥伦那边未必会接纳他,但是先结下这么一段善缘,以后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上了。
从制作经费、演员调度、片场安排,《大时代》在粱加树手上基本是一路绿灯,除了向林宥伦示好之外,粱加树当然还有另外一层意图,那便是想要招揽《大时代》的编剧兼导演韦嘉辉。
韦嘉辉当然也明白粱加树的意思,要是在以前,他也许会考虑一下,但现在却已经没有那个必要了。
粱加树要靠向林宥伦需要考虑很多问题,而是现在也不是时候,但韦嘉辉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特别是在林宥伦对他表现出欣赏支持的情况下。
和粱加树不同的是,韦嘉辉的野心不止在电视领域,他更渴望像好友杜琪锋那样,到电影界一展拳脚,现在他只需要认真将《大时代》这部戏拍好,用成绩证明自己的能力,以后时机成熟,自然能得到林宥伦的进一步提拔和赏识。
虽然各人想法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将《大时代》拍好。
《大时代》从筹备到开拍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无线上下也是第一次出现这么齐心协力的情况,电视剧顺利开拍,林宥伦也就不用再像以前那么关注,而这段时间他的精力已经被另一件事牵扯开。
——
金镛将笔蘸满了墨,就势从纸的一端一按然后往后拉。他的笔时高时低,有较有重,一会儿功夫,两个大字便已跃然纸上。写完这两字,金镛手中的笔停了下来,看他那严肃的神情,应该是构思剩下两个字该如何落笔。想了一会儿,爷爷的笔重重一落,同时笔锋一转绕了过来。笔上的墨汁似乎受到指挥和操纵,正好落在那里。
“惠妍雅集”四字一成,站在一旁林宥伦面露出思索的表情,他今天登门拜访,听说金镛要为人题字,便提出在旁观摩的想法。
金镛将笔搁下,拿了一旁的湿毛巾擦擦手,招呼林宥伦于书桌旁的沙发上坐下,很快家中的保姆就端上了两杯热茶。
金镛家中所用的都是那种老式的盖碗茶杯,拿开盖碗,顿时有一股沁人的茶香溢出。
金镛端着茶碗,笑呵呵地问道:“林生可是听过‘慧妍雅集’之名?”
林宥伦没想到自己脸上细微的表情变化,都被金镛看在了眼里,当然他也不否认,“查老忘了,明年香港小姐选美,我也是评委之一。”
金镛顿时释然,林宥伦既然做得港姐的评委,听过这个香港小姐的私人俱乐部自然不足为奇。
“一开始这个俱乐部还不叫‘慧妍雅集’而是叫‘慧妍会’,大概是1980年的时候,一群历届香港小姐和参赛佳丽聚在一起,谈及她们希望能为香港尽一份力的梦想,以及商讨如何协助弱势社会群体,让他们生活得以改善,然后就有了创立这个私人俱乐部的想法……前段时间,这家私人俱乐部正式成为港府认可的注册慈善机构,首任会长霍太与我颇有私谊,就求我为俱乐部改名题字,推辞不过,只好勉励而为,倒让林生见笑了。”
林宥伦微微点头,“添上一个‘雅’字,集智慧、美丽和高雅为一体,于港姐选美的宗旨而言,却是再贴切不过。”
此时金镛为香港小姐的私人俱乐部提名“慧妍雅集”,大概不会想到,他心目中那个本应该是淑女名媛莺声燕语的清贵场所,到后来,因为各色人等的加入,也会慢慢失去现在的纯粹。
金镛放下茶碗,摆摆手笑说:“林生此行,怕不是专门来看我题字的吧?”
“实在是最近遇到了一桩难事,想向查老请教。”林宥伦也不讳言,直言自己登门的目的。
金镛眉头一挑,心里却已经有了计较。
金镛现在还是《明报》的名誉主席,偶尔得空,也会提笔在报上写一两篇评论,而林宥伦接掌《明报》后,继续任用金镛留下的班底,所以要是报社那边出了什么事,金镛这边第一时间就会收到消息。
林宥伦口中的难事,显然和《明报》无关,这倒让金镛来了几分兴趣,以林宥伦今时今日的地位,能让他感到为难的事情恐怕也不多了。
“今年初,我因为合拍电影的事情访问大陆,在京期间曾四处游览,偶经西郊,得知当地有一处公主坟,闻名而去,却见松柏掩映、青草茵茵,周围环境似乎潜藏着思古幽情和若有若无的怅惘,心中有所得,就想知道,当年长眠在此的女孩,到底是怎么样的性格、容貌,‘公主’的称号下,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后来有当地人和我讲,这里葬的是清朝的一位格格,民间的一位女孩被乾隆皇帝认为义女,死后便以‘格格’之名葬在公主坟……当时只把这当作是一桩趣闻来听,近日却偶有所感,想要把这个故事写成小说,然后拍成一部电视剧。”
“此事对林生而言应该不算什么难事吧?”金镛略微感到有些不解,林宥伦成名以来,已经有数百万字的小说著作,而每年平均会写四五个电影剧本,既然有现成的灵感,要写成文字对他而言应该不是难事。
“一开始,我是想把这个素材写成一个荡气回肠的武侠故事,可随着构思的深入,却慢慢发现,展现出来的东西更像是琼瑶式的言情脚本,这就让我十分为难,因为这类风格的文字,实在不是我所擅长的,硬写出来,只会不伦不类,白白浪费了一个好的构思。”林宥伦解释道。
金镛一听,确实有几分道理,然后就问林宥伦打算怎么做。
“我想找一个善于写此类文字的作者,由我提供情节框架,对方将细节补足,成书之后,影视版权归我,而小说则由对方署名出版,而且在写作期间,我还会支付对方一定的报酬。”
林宥伦说得很委婉,但话里的意思金镛还是听明白了,说白了就是找个“枪手”来写文,当然这个“枪手”的待遇是极好的,不仅有稿酬,而且还有署名权。
而林宥伦既然开出了这么优厚的条件,对“抢手”的要求自然也极高,不然他身为香港编剧家协会的会长,全香港会编故事的人,基本都集中在那里,也不用求到金镛这里。
这既是对金镛的一种信任,同时也是因为林宥伦在编剧协会找不到合适的人。
金镛手扶着藤椅,心里开始认真琢磨起这事,这高水平的“枪手”可不好找,文化圈里稍微有些名气的作家,大抵都有自己的一些脾性,最不能接受的恐怕就是命题作文。
按照林宥伦的描述,最合适的当然是台湾的琼瑶,但以那位心高气傲的性格,合作可以,要完全按照林宥伦给的思路框架去写,对方决然是不会答应的。
金镛的想法却是和林宥伦不谋而合,而林宥伦不找琼瑶的另一个原因是,后世这部小说就是琼瑶的作品,再面对琼瑶,林宥伦大抵会有一种做“窃贼”的感觉。
“林生心中可有适合的人选?”金镛觉得林宥伦就此事征询自己的意见,想来心中已经有了几个备选人。
“查老觉得林嬿妮如何?其他方面我不清楚,但她应该是我见多的写散文最好的女作者了。”林宥伦回答道。
金镛摇摇头说:“林生恐怕是错了。”
林宥伦一愕,问:“错了?”
金镛说:“你的话要省掉一个字。”
“哪一个字?”林宥伦追问道。
金镛说:“女字!”
林嬿妮文章最大的特点,是抒发*感时并不流于一泻无余,毫无节制,而对事物的分析,不单态度持平,见解也颇有其独到之处,如此说来,金镛的这番评价倒也不为过。
“林嬿妮文章虽好,但却以散文见长,而她的笔触不带尖酸刻薄,也不以讽刺人为荣,更没有故作惊人之语,你找她写言情小说,估计写出来会寡淡得很。”
金镛这么一说,林宥伦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太过想当然,然后就急着追问了一句:“查老可有更好的人选?”
金镛微一沉吟,说出一个人的名字来。
“李碧嬅!”rs
醉枕香江 第326章 执笔条件【二更】
李碧嬅不仅是香港鼎鼎有名的才女,概因她擅长的是写情,笔下故事又多浪漫、激越、凄艳的色调,故而又有“天下言情第一人”的美誉。
金镛的话像是在林宥伦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找李碧嬅来写《还珠格格》,这个主意看起来很美,但林宥伦究竟能不能说服李碧嬅,便是金镛心里也没有什么把握。
李碧嬅曾在报纸上说过,她写作是为了自娱,如果本身不喜欢写,只是为了名利,到头来是会很伤心的,她相信自己的灵感,她创作从来没有刻意怎么写,所有的景象、联想,见到什么,想到什么,都是在下笔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出来的。
可想而知,要这样一个人照着别人提供的灵感素材写东西,难度必然不小。
真到了林宥伦约见李碧嬅那一天,其实他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之所以心存了一点侥幸,也是因为一年前在梅颜芳的演唱会庆功宴上,林宥伦和李碧嬅曾在一张桌上吃过饭。
当时因为梅颜芳、张囯荣分属不同的电影公司,改编自李碧嬅同名小说的那部《胭脂扣》差一点就拍不成了,还是林宥伦帮忙出了一个主意,梅颜芳帮张囯荣的老板拍一部戏,然后张囯荣帮梅颜芳的老板拍一部戏,两边等价交换,最后两家公司看在林宥伦的面子上,这才同意交换“人质”。
因为两位主演档期的缘故,这部电影拖延到今年才正式开拍,有段时间媒体去《胭脂扣》剧组探班,经常可以看到张囯荣、梅颜芳举止亲密毫不避嫌,然后那段时间他俩的绯闻传得有声有色,就连张囯荣新置的半山豪宅,据说都是为了迎娶阿梅所用。
这部电影能够顺利开拍,至少有一半是林宥伦的功劳,说起来,李碧嬅倒还真算是欠林宥伦一个人情。
接到林宥伦的电话,李碧嬅感到很意外。她是那种低调得连金马奖都不愿参加的人,拿了最佳编剧奖都是别人帮忙上台领的奖,平日里的应酬更是能推就推,如果不是之前和林宥伦打过一次交道,李碧嬅大概也不会答应出来和林宥伦见面。
到了约好的时间,李碧嬅倒是准时赴约了,不过身边还带了一个“尾巴”。
张囯荣见到林宥伦的时候,眼睛瞪得差点从眶里冒出来,李碧嬅只告诉他是和一个朋友见面,却没告诉他这位“朋友”是林宥伦。
林宥伦见到张囯荣和李碧嬅一起来,心里也很诧异,只是没有把这种想法直接写在脸上。他站起身,对张囯荣点了点头,接着便招呼张囯荣和李碧嬅一起坐下。
林宥伦在场,张囯荣自然不肯再相信李碧嬅出来闲聊的说法,他知道林宥伦和李碧嬅肯定是有什么要紧事要商量,所以坐下后点了一杯咖啡,安静坐在一边,并不主动说话。
“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已经连发了三封邀请函到我家,林先生这次不会也是来做说客的吧?”李碧嬅快人快语,林宥伦却给她问糊涂了。
“还有这事?”他眨眼望着李碧嬅,脸上一副不知情的样子。
见林宥伦这般反应,李碧嬅立刻意识到自己之前恐怕是想歪了,心里好不尴尬,当然嘴上却不会承认,“不是林先生的主意最好,其实我真不想参加编剧协会。媒体一直说我这个人特别低调,是因为我什么会都不参加,其实我是一个很怕接触人的人。”
林宥伦怎么说也是编剧协会的名誉会长,李碧嬅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总得拿出一个态度出来,“这事回头我和他们说一声,不过有句话还是要说在前面,编剧协会的大门永远向李小姐敞开,欢迎随时加入。”
李碧嬅却是一副敬谢不敏的态度,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参加任何的协会和组织。
林宥伦也没再这个话题上继续纠缠,开门见山道明了来意:“其实我今天约李小姐出来,是为了另一件事……”
“合写小说?”李碧嬅听完林宥伦的想法,第一个想法就是林宥伦在开玩笑。
李碧嬅写书成名虽然比林宥伦要早,但林宥伦随便拿出一部小说,销量却抵得上李碧嬅所有作品还要多,当然这并不说李碧嬅不厉害,而是因为写作的类型不同,读者群体也不一样。
李碧嬅同时还写过一些剧本,但也是因为题材和受众的关系,比不上林宥伦笔下那些通俗的商业电影剧本更出名。
于情于理,这样的合作对林宥伦都没有太明显的好处。
见李碧嬅满脸狐疑,林宥伦只好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李碧嬅那双细细的蚕眉在明亮的眸子上不时地耸动着,很显然,林宥伦所谓自己的风格写不了这样的故事,在她这里还缺少一些说服力。
而在怀疑的同时,李碧嬅心里当然也有一点小小的自得,林宥伦不找别人合作,专程来她,这种做法的背后未曾不是对她文笔能力的一种肯定。
李碧嬅没有直接开口拒绝,还有一种重要的原因是好奇,她很想知道这个让林宥伦写不下去,不得不找人代写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故事。
林宥伦就将《还珠格格》故事剧情大致地和李碧嬅讲了一遍,从小燕子替好友紫薇闯入皇家狩猎场,阴差演错被误认为格格,一直到乾隆下江南,紫薇提乾隆挡刀,身世真相暴露,乾隆大怒要将紫薇、小燕子处斩,最后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又原谅了紫薇、小燕子,重新册封紫薇为明珠格格,小燕子为还珠郡主,并给小燕子和五阿哥、紫薇和尔康指婚。
这才只是故事的第一部,李碧嬅听完就已连连摇头,一看这情形,林宥伦心想着这事情估计是没戏了。
“难怪林先生不肯自己来写这个故事,而是要找人代笔,要我来评价,这个故事就只能用无聊来形容,当然我也承认,故事这样安排,对普通观众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就艺术性而言,这个故事根本就不及格,但在商业性上,它却可以拿满分。”
李碧嬅的评价还算是客观,林宥伦对此也不否认。
李碧嬅接着又说:“其实我觉得林先生从一开始就找错人了,这小说应该找台湾的琼瑶来写更合适,换成我是作者,按着自己的意思来写的话,紫薇十有八九会死掉,小燕子最后只能和五阿哥相爱却不能相守,然后尔康孤老一生。”
想想李碧嬅写的那些作品,林宥伦倒不觉得她这话是在开玩笑。
李碧嬅爱写前尘往事、奇情畸恋,譬如《诱僧》中的红萼公主为心爱的人生生挨了一刀,直戳心窝而视死如归;蒙天放对冬儿的爱情三生不渝,千年不变;程蝶衣那种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泥足深陷的情感以及《生死桥》中三男二女的情.欲纠缠,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虐!
这一点,坐在一旁的张囯荣是最有发言权的,李碧嬅以张囯荣为原型塑造的那些男主角,又或者她想找张囯荣出演的那些男主角,却是一个比一个衰,不是潦倒半生,便是一死了之——以至于李碧嬅还被张囯荣私底下封了一个“毒姐姐”的称号。
李碧嬅对《还珠格格》做出这样的评价,林宥伦对找她代写这个故事便已经不抱太大希望。
“其实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一本书,然后能像林先生的作品那样大卖特卖,一部书就够我生活一辈子,然后就此封笔,去环游世界……可惜现实却不是这样,按照自己本心去写的东西,未必符合读者的口味,要迎合主流,却又违背了自己的写作的初衷。”
林宥伦敏锐地抓住了李碧嬅话里的某些暗示的意味,问了一句:“为写而写和代人而写,这两者应该是有区别的吧?”
“林先生的意思是,如果是帮别人写,哪怕是写出来的东西并不合自己的本意,但也不算是违背初衷?”李碧嬅紧接着问了一句。
林宥伦点点头,“我觉得可以这么理解。”
李碧嬅认真考虑了一下,最后说:“这个忙我可以帮林先生,不过我有一个要求!”
林宥伦没想到李碧嬅真还就答应了,急忙问:“什么要求?”
李碧嬅往坐在一边的张囯荣身上一指:“我今天把荣少约出来,其实是想继续劝他放下偶像包袱,出演我一部小说中的男主角,林先生要是能帮我说服他,我就帮你把《还珠格格》写出来。”
张囯荣没想到李碧嬅会玩这一手,一听这话顿时就急了,并不是他不喜欢李碧嬅所说的这个角色,事实上从《胭脂扣》开始,他对这个角色就充满了兴趣,只是他现在是歌坛如日中天的大众偶像,而李碧嬅指名要找他演的角色却是一个“不疯魔不成活”、不正面、不阳光的gay,这些可都是偶像的大忌,便是张囯荣能抛开一切顾忌,他的经纪公司也绝对不会答应。
而李碧嬅所说的这部作品,叫做《霸王别姬》。rs
醉枕香江 第327章 虚惊一场
林宥伦一打听才知道,《霸王别姬》的电影版权已经被卖给电影制片人徐枫。
在7o年代,徐枫是享誉台湾的银幕侠女,到了8o年代改行做了制片,一次她遇到程龙的经纪人陈志强,陈志强和她聊起李碧嬅的这部作品,说张囯荣对这部电影非常感兴趣,只是这种题材“我们不能拍,你们倒可以试试。”
言下之意便是,这种题材拍出来没票房,不过拿奖肯定没问题。
徐枫好奇之下买来了这本小说,看过之后就给李碧嬅打电话,李碧嬅说你要拍这部电影没问题,但主角必须找张囯荣来演,徐枫说好,就这样搞定了《霸王别姬》的电影版权。
这部电影迟迟未能开拍,一是徐枫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导演,二是张囯荣迟迟没有下定决心来演这个角色。
导演的问题,林宥伦真没办法帮忙解决,在他印象中,徐枫是在明年的法国戛纳电影节上才遇到的陈凯戨,而一开始以文艺片导演自居的陈大导演还放不下架子去拍《霸王别姬》这样的通俗小说,徐枫软磨硬泡了三年,这才等来陈凯戨放下身段拥抱通俗。
反而是张囯荣的问题好办,他出演《霸王别姬》最大的障碍就是经纪公司不同意。
张囯荣的经纪合约掌握在从新艺城跳出来单干的黄白鸣手上,林宥伦当场就让张囯荣给黄白鸣带话,说要是张囯荣因为演《霸王别姬》人气受损,他负责给张囯荣开一部片子,保证将张囯荣的损失的人气补回来。
放眼整个香港影坛,也只有林宥伦有资格说这样的话,有他的承诺做背书。相信黄白鸣不会不给这个面子。
林宥伦三言两语就把张囯荣出演《霸王别姬》的难题给解决了,李碧嬅当然也信守承诺,问林宥伦要走了《还珠格格》的故事大纲,只说一个月之内将第一部的剧本写出来。
——
林宥伦真正看重的是《还珠格格》的影视改编而非原著小说,所以他宁肯将故事创意交给李碧嬅挥,也不愿意自己亲自动手来写。
李碧嬅那边忙着写剧本,林宥伦这边已经开始考虑《还珠格格》的角色人选,将十年后的电视剧拿到现在来拍摄,演员当然都得全部换人。
放在十年之后或许是不可替代的角色人选。放到现在却可以有很多选择的余地,由谁来演小燕子,林宥伦暂时还没有头绪,不过在考虑紫薇的人选时,不知为什么。他脑海中不自觉地就浮现出了一个影子。
摇摇头,想把这个念头从脑子里赶出去,可越是这样,那个影子在脑海中就越的清晰,犹豫了好一阵,林宥伦终于还是拿起了电话。
“冯小姐吗?我是林宥伦,我需要一个演员的资料……”
冯美吉突然接到林宥伦的电话。心里好不奇怪,又听林宥伦要找赵雅之的资料,微微一怔,却不敢怠慢。立刻就说:“我马上让人整理一份,稍后传真给林先生。”
放下电话,冯美吉微微皱眉。
林宥伦在电话里并没有解释原因,但冯美吉却忍不住好奇。两年前赵雅之因为两个儿子到了上学的年纪,需要全心抚养。便选择退出娱乐圈,后来在台湾制作人的优厚待遇和配合寒暑假档期的情况下,偶尔会去台湾拍戏,香港这边的媒体其实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报道过关于她的消息。
冯美吉一时间猜不透林宥伦的想法,不过这通电话倒是提醒了她,接下来这一段时间应该要多留意一下媒体,如果林宥伦邀赵雅之复出拍戏,动静绝对不会小。
——
林宥伦在书房里来回地踱着步,那两条直弯到太阳穴边上的长眉,微微扭曲着,在眉心间蹙到一块儿。
林宥伦手上拿着冯美吉刚刚传真过来的资料,但是这份资料上记录的信息,却和他记忆中有很大的出入。
赵雅之在1973年参选港姐获殿军后进入影视圈,事业刚刚起步没多久就嫁给了一个姓黄的医生,随后生育了两个儿子,但是这段婚姻却很不幸福,两人最终因性格不合而自然分手,为了争夺两个孩子的抚养权,赵雅之无奈出面与前夫对簿公堂,这成为当时香港娱乐圈最火爆的话题。
按照林宥伦脑中的记忆,赵雅之在离婚不多久就拍戏中会认识了第二任老公,然后在1985年注册结婚,今年就应该迎来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可手上这份资料上却不是这样写的,赵雅之从离婚到现在,一直单独抚养两个孩子,也没有传出她和别的男人交往的消息。
林宥伦从书柜中翻找出了1985年《明报周刊》的新闻记录,确定手上这份资料没有出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