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宠不停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元一一
“母亲,”薛双双喊一声,连忙上前掺扶陆夫人坐下,又亲手给陆夫人倒了茶:“母亲,您请喝茶。”
陆夫人拉住她,亲昵拍拍她的胳膊:“好孩子,不用忙,我就来跟你们说会儿话就走,你也坐下。”
薛双双顺从的在陆夫人身边坐下来。
姜湛问道:“母亲,您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陆夫人道:“过来看看你们。”
话虽如此,姜湛和薛双双都知道,陆夫人这个时候过来,肯定是因为他们白天送了茶楼的消息过去。
姜湛有些懊恼道:“是不是因为茶楼的事?早知道我就不叫徐进派人给您送消息了,您这样出来,也没带护卫,太危险了。”
陆夫人道:“别多想,我就是来看看你们,跟你们让人送来的茶楼消息无关,你们没给我送信之前,我就知道了。”
上层贵妇圈子,从来都是信息来源的集中地,即便姜湛和薛双双这边没让人给她送消息,陆夫人也听说了满京城茶楼发生的事,而且比姜湛两人更早知道。
陆夫人冷笑:“刘家也就只会邀宠献媚,除了用这种不入流的无耻下作手段陷害候爷,他们还会什么?”
姜湛想了想,还是问道:“母亲,刘家为什么要跟我们作对?我们跟刘家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
陆夫人道:“何止是深仇大恨!”
“十几年前,刘家人找了门路,把刘贵妃亲兄长,也就是刘俊杰的亲生父亲,刘樟塞到北疆你祖父手下混军功,为回京升官做铺垫。”
“刘樟贪生怕死,到了北疆一直缩在军营里,从不出去打仗不说,还想方设法冒领其他人的军功,贪墨手下士兵军晌。”
“被人告发到你祖父面前,刘樟痛哭流涕,表示自己猪油蒙了心,才会行差踏错,他愿意交出贪墨之物,痛改前非,将功赎罪,请你祖父饶恕他的罪行。”
“你祖父念其初犯,由于刚开始贪墨,涉案军晌金额并不多,加上认错态度良好,有悔改的意思,便网开一面,饶他一命。”
“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依照军纪,打了他一百军棍,勒令其伤好后上战场杀敌,否则以逃兵论处。”
“对于军中将士来说,一百军棍最多休养十天半个月,很多时候,几天就该上前线了,刘樟却足足在军营里养了一个月。”
“一个月以后,眼看再拖下去,就要被当成逃兵处置,刘樟只能不情不愿的上战场。”
“那个时候,北蛮军时不时冲到大顺边境杀人,抢夺物资,刘樟带着手底下几十个士兵出城之时,遇上前来劫掠物资的北蛮骑兵,刘樟不说上前阻拦北蛮军虐杀大顺朝百姓,反而转身就逃,飞奔回城,北蛮军在背后穷追不舍。”
“刘樟跑到城门口的时候,和北蛮军的距离已经靠得极近,若是这种情况下打开城门,北蛮军很有可能长驱直入,所以守城将兵并没有给刘樟开城门。”
“城门不开,无法进入,刘樟又惊又怒,眼看自己就要被北蛮军追上,刘樟掉转马头,往附近的百姓方向冲去,借助百姓的身形来阻挡北蛮军靠近的速度。”
“刘樟一边用百姓挡刀,一边高声喝令手下的几十个士兵赶紧过来保护他。”
“这种行为不止让城头的将士,城外的百姓,还有他带出城的那几十个士兵震惊,就连北蛮兵都觉得不可思议。”
农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宠不停 第583章 这种人就该千刀万剐!
第583章 这种人就该千刀万剐!
第583章 这种人就该千刀万剐!
姜湛和薛双双也被刘樟无耻的行为惊呆了。
陆夫人道:“北疆士兵都是有血性的,跟着刘樟出城的士兵并没有听从他的吩咐,而是奋勇杀敌保护百姓,却因为刘樟这个祸害专门把北蛮军往百姓方向引,等城内驰援的北疆军赶到的时候,城外的百姓已经被杀得差不多。”
姜湛怒道:“用百姓挡刀,这种人就该千刀万剐!”
薛双双忍不住道:“幸好这还只是出外巡城时遇到小股敌人,若是两军对垒的大战役,刘樟这种人,还不知会害死多少将士。”
打仗是需要配合的,刘樟这么贪生怕死,真让他阻敌,他能把敌人直接放进来,整个北疆军都可能被他害死。
陆夫人道:“谁说不是呢!”
“刘樟贪生怕死,临阵脱离,造成百姓伤亡惨重,更给北疆军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你祖父自然不会姑息,按军法处死了他。”
“自此后,刘家就跟候府成了死敌。”
“刘家人觉得,你祖父不应该处死刘樟,就算当时刘樟为了活命,往百姓身后躲,那也不算什么。”
“区区几个百姓的贱命,哪有他们长安伯府世子刘樟的命来得金贵?能让这些百姓替他挡刀,那是这些百姓的福气。”
“你祖父因为几个百姓处决刘樟,就是故意跟刘家过不去!”
姜湛一直以为,刘家跟姜家之间有私仇,所以才会和姜家各种不对付,如果是这样,可以理解,人嘛,谁还没有个远近亲疏。
又或者是双方政见不同,视对方为政敌,这个也可以正解,毕竟立场不同,矛盾必然不可调合。
可谁知,真相竟然这么不堪!
刘家人卑劣无耻,贪生怕死,用百姓挡刀,触犯军法被处决,竟然还有脸怨到永宁候府头上?
姜湛冷笑怒骂:“刘家人果然不要脸!”
陆夫人道:“既然今天已经说到这里,湛儿,有些事情,也应该告诉你,以免你不了解情况,以后吃亏。”
姜湛神色一正:“母亲,你说。”
薛双双也打起精神认真听。
陆夫人道:“你祖父,还有你大伯,是刘家害死的!”
姜湛张了张嘴,声音艰涩:“不是说祖父是因为粮草不足,进入北蛮草原寻找物资的时候阵亡的吗?”
陆夫人闭了闭眼睛,再睁开时,眼底一片冰冷之意。
她道:“你祖父确实死在北疆战场上,也确实是因为粮草不足,出去寻找物资的时候被北蛮军围攻而死。”
“但是湛儿,你要记住,是刘家人扣了北疆的粮草,北疆几十万将士断粮数月,周围树皮草根尽数吃尽,体弱者,活生生饿死。”
“你祖父再三向朝廷上奏折,催粮草,朝廷迟迟不给,这种情况下,你祖父才会带着北疆军进入北蛮草原寻求物资。”
“所以湛儿,刘家是我们的敌人,对付刘家,我们不必手软。”
姜湛冷声道:“刘家为一己之私,置北疆几十万大军于不顾,这样的家族,若是容许他一直留在世上安享荣华,那这世上,就没有天理公道可言,北疆数万将士的冤魂,也将不会安息!”
薛双双道:“姜湛哥哥,除了刘家,还有皇帝!”
“北疆那是什么地方?那是北蛮进攻大顺朝的第一道防线,祖父镇守北疆,打退北蛮数次侵略,把北蛮军牢牢拦在大顺朝的国土之外,这么重要的战事,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
“而且,祖父与北蛮军正面作战、把北蛮军往外赶的时候,粮草一直是供应上的,从来没有拖过后腿,朝廷开始拖欠粮草不给的时候,是在战后。”
“那个时候,北蛮军已经被彻底赶出大顺朝的国土,并且因为祖父的镇守,不敢轻易冒犯,北疆整体进入相应稳定的状态。”
“祖父和伯父在军中呼声日渐升高,北疆几十万大军唯祖父之令是从,永宁候府在军中的影响力空前强大,祖父功高震主,皇帝觉得受到威胁,自然要想办法打压永宁候府,压制祖父。”
“刘家正是摸准皇帝心里这种隐晦的心思,才敢扣着北疆粮草不给,甚至有可能,这种行为得到皇帝的默许和支持。”
“不然,刘家就算想要扣下北疆的粮草,也没有那个本事扣住几个月不发,就凭长安伯府,能把北疆粮草拖上十天半月,就顶到天了。”
薛双双说到这里,又道:“我并不相信是因为刘贵妃受宠,刘家才敢这么做。”
“军需粮草这种大事,别说一个宠妃,就算是六宫之主,中宫皇后,也不敢随意插手,一旦引起皇帝猜忌,那就死无葬身之地,连带整个家族都得跟着一起陪葬。”
“所以祖父和大伯的死,皇帝也是凶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陆夫人欣慰的拍拍她的手背,眼里泪光涌动:“好孩子,你说得不错,就是这个道理,我和候爷,也是这么认为的。”
姜湛亦是点头:“双双说得对,就是昏君故意逼死祖父和大伯。”
陆夫人冷笑:“何止是逼死你祖父和大伯,皇帝根本就是想除掉整个永宁候府!所以在你祖父和大伯逝去之后,还想给他们安上洗刷不去的污名,并且问罪整个永宁候府。”
她讽刺道:“可惜,他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这整个大顺朝,除了永宁候府,没有任何人能挡住北蛮军的侵略。”
“眼看北蛮军长驱直入,都快要打到京城来了,皇帝迫不得已,还是得转过头来依靠永宁候府,让候爷去北疆抗敌。”
姜湛气愤道:“就算这样,皇帝也没有为祖父和大伯正名,也没有为永宁候府正名,我记得当时宫里来永宁候府宣读去北疆的旨意上是说,让父亲前往北疆,将功赎罪!”
“父亲打赢北蛮,收复失地,朝廷也只是不追究祖父和伯父的罪名,并没有下旨说明祖父和伯父无罪!”
陆夫人轻声道:“姜家人不需要别人正名,总有一天,姜家会自己为自己正名!”
农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宠不停 第584章 不如替大皇子歌功颂德!
第584章 不如替大皇子歌功颂德!
第584章 不如替大皇子歌功颂德!
陆夫人这话说得声音极轻,哪怕薛双双紧挨着陆夫人身边坐着,也几乎听不见。
薛双双眼皮重重一跳,心里生出一股不可思议的想法来。
她被自己的想法惊了一下,觉得忽然冒出这个念头有些荒唐,很有可能是自己想多了,却又隐隐觉得这个想法是真的,姜家,说不定真的准备做点什么。
薛双双不动声色打量了陆夫人一眼,却见陆夫人表情平静,神色间一点异样都没有,刚才那句话,似乎是她自己幻听了。
可是薛双双清楚的知道,她并没有幻听,永宁候夫人陆夫人,刚才确实意味意长的说过那句很难让她不多想的话。
姜湛没听清陆夫人说的,不由问道:“母亲,您刚才说什么?”
陆夫人并没有把那句话再说一遍,只道:“没什么,娘说你和双双都是好孩子。”
“虽然现在是非常时期,我和你爹并不想过早暴露你的身份,以免给你带来危险,但你们既然已经到了京城,遇事也不必忍气吞声。”
“你是我和候爷唯一的儿子,别人对你只有恭敬的份,所以,没必要为了隐藏身份而委屈求全,想做什么只管大胆去做,就算身份暴露了也没关系。”
“你要相信,就算候爷不在京城,永宁候府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招惹的。”
陆夫人肯定是听到坊间的传闻,觉得他们之所以被朱家人和孔家人轻慢,就是因为朱家和孔认为两人贫苦出身,无依无靠,可以随意欺凌轻慢,所以陆夫人心里十分生气,才会说出这番话来。
哪怕他们心里都清楚,姜湛的身份现在暴露出来,对永宁候府和永宁候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陆夫人也还是这么说了。
朱家和孔家算什么东西,也敢看不起她儿子?!
姜湛忙道:“母亲,儿子没有委屈求全,也没有忍气吞声,之所以从朱家搬出来住,也是为了行事方便。”
陆夫人有点不太相信:“你说的是真的,没有骗我?”
姜湛哭笑不得:“母亲,我骗你这个干什么?你儿子我看起来像是那种让人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圣人吗?”
薛双双连忙帮腔道:“姜湛哥哥说得对,母亲你放心,我跟姜湛哥哥才不会平白让人欺负,有仇当场就报了,都不带隔夜的。”
陆夫人看了他们两个一会儿,才道:“我就暂且相信你们一回。”说着又不放心道:“要是遇到什么不能解决、不好解决的事,只管告诉我,我来给你们想办法。”
姜湛和薛双双连忙道谢:“谢谢母亲!”
姜湛道:“母亲,刘家居心险恶,在茶楼大肆宣扬父亲和永宁候府的事迹,把父亲和候府放在火上烤,我们要想个办法制止才好。”
陆夫人摇头道:“这种情况,制止是制止不了的。”
姜湛急道:“那就任由他们这样继续传播下去?”
他倒不是认为永宁候姜铣担不起这些赞美,而是担心这样的赞美,会给姜铣和永宁候府引来大麻烦。
永宁候姜铣和永宁候府被刘家故意让人捧得很高,除了引得皇帝猜忌,还会给百姓塑造出一个几如神话般存在的信仰,没有一点瑕疵和缺点,以后但凡永宁候姜铣的行为有一点不符合百姓的设想,就会引起百姓的强烈不满,从而站到永宁候府的对立面。
也难怪姜湛会着急。
陆夫人道:“湛儿别急,我们虽然不能制止茶楼里的说书先生赞美候爷和永宁候府,但可以想办法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姜湛不解道:“母亲的意思是?”
陆夫人道:“既然刘家这么卖力宣传候爷和候府的事迹,我们当然要有来有往,把刘家的事情也找人宣扬宣扬。”
陆夫人眼里的冷厉之色一闪而过:“让京城的百姓都好好见识一番长安伯府的内宅阴私,风流韵事,保证让京城百姓津津乐道!”
永宁候姜铣热血杀敌,值得敬重,可到底故事单调,北疆遥远,哪比得上长安伯府的风流韵事引人入胜?
陆夫人提出的办法,确实是最行之有效的。
解决流言最好的办法,永远不是解释,也不是制止,而是制造一个更有影响力的话题,成为新的流言,吸引和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在薛双双前世那个资讯大爆炸的时代,这个办法被各大平台、媒体、流量圈奉为真理,从而进行各种炒作,引爆流量数据。
如今永宁候夫人如此娴熟的应用这个手法,倒让薛双双恍然生出一种时空交错之感。
只是,在薛双双看来,永宁候夫人陆夫人提出的办法虽然不错,但是选来引流的新话题显然并不合适。
薛双双斟酌着用词,欲向陆夫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姜湛已经笑道:“母亲这办法好!”
陆夫人道:“你们两个孩子自己好好的就好,其他事情有我在,你们不用担心。”
薛双双道:“候府有母亲坐镇,肯定安安稳稳,再安全不过了。”
陆夫人道:“候爷在北疆杀敌,我总要替他守住候府,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茶楼的事情,是我大意了,倒让刘家人恶心了一把,不过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我马上就让人解决好,不会有事的。”
“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候府把这事处理了,过几天再来看你们。”
陆夫人说着就想起身离开,薛双双忙喊道:“母亲!”
陆夫人动作一顿,看向薛双双,语带询问:“双双?”
薛双双这下也不管什么用词委婉不委婉了,直接道:“母亲,我觉得,与其扒开刘府的阴私,还不如替大皇子歌功颂德!”
陆夫人只觉得脑子里有什么想法一闪而过,却因为太快而没有抓住。
她问道:“双双,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我们大家合计。”
薛双双正色道:“对于老百姓来说,确实热血故事远比不上桃色事件更吸引人。”
“然而,在这件事情当中,永宁候府最先需要转移走的,并不是京城百姓的注意力,而是皇帝的关注。”
农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宠不停 第585章 皇帝是世界上最口是心非的生物
第585章 皇帝是世界上最口是心非的生物
第585章 皇帝是世界上最口是心非的生物
陆夫人当了这么多年的候夫人,政治敏锐度自然是很高的。
只是因为一时不察,才会被刘家的行为迷惑住,作出错误的判断,现在被薛双双这么一提醒,陆夫人立即就反应过来。
刘家之所以大肆宣扬永宁候的各种英勇事迹,最主要的目的,是加深皇帝对永宁候府的猜忌,其他的,都只是顺带。
永宁候姜铣受人景仰会威胁到皇权,刘家的阴私再不堪,却不会影响到皇帝的位置。
从这个角度来讲,让人扒开刘府的阴私,不但起不到该有的作用,还会引起反效果。
让皇帝对永宁候府更加猜忌,对刘家却会更加重用。
毕竟皇帝手握刘家众多阴私把柄,可以随时对刘家进行清算,刘家要是不想被问罪,除了更加忠心,别无他法。
相比之下,薛双双提出“对大皇子歌功颂德,”才是真正的打蛇打七寸,快准稳狠的掐在刘家和刘贵妃的死穴上。
自古以来的皇帝,对身下那个位置都无比紧张,吃饭怕人投毒,睡觉怕人行刺,每时每刻,都防着有人抢那张椅子。
而在被皇帝提防的这些人当中,除了手握重兵的大臣,最要防范的,就是已经成年的儿子。
相比于大臣,儿子更是要防范的重点。
毕竟大臣造反不易,儿子继位,却名正言顺。
特别是随着皇帝年岁越大,对任何事情都开始力不从心,而儿子却一天比一天强大,年轻强大而有活力,像是逐渐长成的雄兽,开始想要把老的兽王赶出领地,从而成为新的兽王。
皇帝如今就处于日渐衰老的状态,而大皇子却已经展露出他的獠牙,觊觎那张独一无二的椅子。
哪怕他掩饰得再好,皇帝也不会放松对他的防备和警惕。
如果这个时候,民间出现大量的,替大皇子歌功颂德的议论,无数百姓大肆赞美大皇子,说他仁德,说他贤明,说他有能力,说他爱民如子,说他以后一定会是明君……
当这些话传到皇帝耳朵里,皇帝还会有心思关注永宁候吗?
不用猜都知道,显然是不会的。
那个时候,皇帝所有的心思都会放在大皇子身上,会想尽办法打压他,削弱他,监视他,甚至软禁他。
皇帝是这个世界上最口是心非的生物。
大顺朝的皇帝也一样,嘴里说得再好听,说了再多次大皇子与他最肖似,为了身下那把椅子,年迈的皇帝也绝不会心慈手软。
天家父子相斗,自然就分不出多余的心力针对永宁候府,如此一来,永宁候府危机自解,永宁候姜铣,也可以早早置身事外。
陆夫人大喜:“好孩子,今天多亏了你,不然母亲可就犯糊涂了,最后还得连累候府和候爷。”
陆夫人自见薛双双的第一面起,就对她十分慈和,既没有看不起她的出身,也没有在她面前摆候夫人的款,更没有用婆婆的身份压制她。
这样的婆婆,薛双双打心眼里愿意敬着。
她笑道:“母亲可千万别这么说,也就是刘家不要脸,让您太气愤了,暂时没想到这头上来,等缓过劲,不过我说,您也能想到这层。”
这话说得中听。
不但全了陆夫人的面子,还成功甩锅给刘家。
陆夫人愈发觉得姜湛运气好,这个媳妇没娶错。
当然,这也是她儿子眼光好,在偏僻的乡下地方,都能一眼相中这么优秀的儿媳妇,聪明能干还孝顺。
满京城的高门大户,谁家取的媳妇能比得上自己家这个?
当然了,陆夫人也不是别人家的媳妇不好,别人家的媳妇,是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不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至少也能精通那么一两样。
那样的媳妇好是好,却不适合如今的永宁候府。
陆夫人心里感慨,嘴里也没停下,道:“刘家这是害人害己,想陷害候爷,结果没害成,把自己搭进去了,连带着宫里的刘贵妃都跟着日子不好过,差点失宠,这样垂死挣扎,又想借候爷来转移皇帝的注意力,不再盯着他们算账。”
姜湛奇道:“刘家做了什么?让皇帝不待见了?”
姜湛问到这个,陆夫人就来了精神,道:“刘家人把大顺朝的国库折腾空了,如今朝廷连官员的月俸都发不出来,皇帝急得日夜难安,把刘家人臭骂了一顿,刘贵妃更是因此受冷落,就连大皇子也被皇帝找由头骂了几次。”
姜湛道:“我记得刘家人不管国库啊!但凡户部这一块沾边的有点实权的位置,好像一个刘家人都没有。”
陆夫人冷笑:“刘家人是不跟国库沾边,就是一心跟候府做对。”
“候爷去北疆打战,刘家人就把粮草军需这一块把持在手里。”
“先前北蛮军已经打进来,朝廷丢了好几个城池,等着候爷带兵收复,事关重大,皇帝一直盯着,刘家人不敢动手脚,那会儿的粮草军需倒是及时供给的。”
“等后面候爷把北蛮军赶出去之后,刘家就故计重施,又跟当年扣着你祖父的粮草一样,把北疆军的军需扣下来了。”
“不过这回皇帝被北蛮军吓怕了,生怕跟十几年前那样,一点粮草军需不给,万一候爷真折在北疆,北蛮再打过来,永宁候爷可再也没有一个永宁候能给他上阵杀敌,说不定这个皇帝就得当到头了。”
“所以皇帝一边猜忌打压候爷,一边又断断续续往北疆送些粮草军需过去,也就是能吊着命,不会饿死那种,只说朝廷筹措物资困难,一时收集不齐全,没有那么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