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宠不停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元一一
薛三叔公:“!!!”
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你们就敢到族里乱说?
好吧,其实他也知道这事肯定是假的,但是真假不重要,他们只想找个合理借口,逼着薛顺把赚钱的办法交出来而已。
谁能想到这两人这么怂,到了薛顺面前连话都不敢说。
薛三叔公气不打一处来,没好气问道:“你们听谁说的?”
两人往人群里一指,然后,就一个指一个,一个又指另一个,除了几个窝在家里不出门的,几乎所有薛家族人都被指出来了。
最后被指出来那个薛家妇人眼看族里再也没有其他人被她指认,都快绝望了。
她被大家齐刷刷盯着,更是慌了神,大声道:“不是我,这事不是我说的,我也是听来的。”
“是王家人说的,是王家的刘春花说的,就是她说的。”
“那天薛顺家里办满满月酒,大家去吃酒的时候刘春花说的,当时不止我一个人听见,好多人都听见了。”
“你们要是不信,可以把刘春花叫出来当场对质。”
刘春花正和王老太一家人一起挤在人堆里看热闹看得起劲,没想到战火忽然就烧到自己身上来,被薛家妇人点名的时候还一脸茫然。
直到被王方木的喝问惊醒。
王方木喝道:“刘春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给我说清楚!”
刘春花只想偷偷挑起薛家族人出头,哪会想到被人指出来?
她连忙推卸责任:“这可不是我乱说的,这是我那嫁进老薛家三房的小姑子亲口说的。”
第一句话说出口,后面的再说起来就顺溜多了。
刘春花说道:“这事也不是今天才说的,去年吃杀猪饭的时候,我小姑娘就跟我们说过这件事了,当时可不止我一个人,我大嫂、二嫂她们都在场,也都听见的。”
刘春花也很会拉人下水,一下就把另外两个妯娌一起出卖了。
不过赵金枝前两天刚在薛双双手上吃亏,这回也学坏了,才不会出这个头,反正要是最后真的有好处,也少不了他们家的。
赵金枝摇摇头道:“当时吃饭的时候,小姑子是跟我们说了几句话,不过那个时候人多,也没说几句,具体说些什么,这么长时间,我都忘了。”
刘春花的二嫂一听赵金枝这么说,眼珠子一转,紧跟着道:“可不是嘛,这都快一年的事了,当时随便聊了几句闲话,又不是什么要紧事,谁还记得住。”
刘春花:“!!!”
刘春花目瞪口呆,没想到赵金枝两个会在这种关头捅刀子。
她狠狠瞪了赵金枝两个一眼,气急败坏道:“这话就是我小姑子王春桃说的,不信你们可以把她找来对质。”
薛顺跟老薛家之间现在说是生死大仇都不为过,他开宗立族,老薛家的人自然不会参加。
所以这会儿,王春桃并不在现场,只好让人去薛壮家里喊人。
众人等了一会儿,薛壮跟王春桃一起来了。
农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宠不停 第522章 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第522章 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第522章 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薛老头薛老太刚死,因为是犯罪斩首,家里虽然给他们收了尸,丧事却没有大办,只买了两副薄皮棺材,草草下葬了事。
又因为犯了斩首的大罪,被薛家宗族出族,族里坟地都不让他们葬,薛福、薛壮只好买了块荒地把两人埋进去。
丧事虽然没有大办,孝还是要守的。
此时薛壮和王春桃身上都穿得素淡,身上挂着麻带着孝。
两人到了近前,薛壮和王春桃先蹑王老太一家人打了招呼,然后问:“有什么事非得在这个时候把我们喊来?”
薛壮的声音听起来很不高兴。
他确实是不高兴的。
他跟薛老头薛老太的关系再不好,那也是薛老头薛老太亲生的,因为薛顺的关系,薛老头薛老太被砍头,老薛家人还被责令三代不能考功名,这让他怎么不恨薛顺?
然而这件事说到底却是薛老头薛老太自作自受。
他们把薛顺一个好好的富家大少爷偷抢回家不说,还不好好对待,把人当牛做马,非打即骂,使劲搓磨。
更好笑的是,薛老头薛老太做出这种事,竟然还有胆子去县衙告薛顺忤逆不孝,当真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
薛壮想,换了他是薛顺,知道真相后肯定也咽不下这口气。
找薛顺报仇什么的薛壮不想,也没有那个本事,但是他也不想看到薛顺。
王家人明知道这一点,却在今天薛顺开宗立族的时候把他们喊来,这在薛壮看来,简直太不地道。
刘春花可不管薛壮高不高兴,一把抓着王春桃就问:“春桃,你说,薛顺家里那些赚钱的办法,是不是从你们老薛家得去的?”
她还就不信了,薛顺害得薛老头薛老太两个背着一个偷抢孩子的罪名被砍头,老薛家的人就不恨他!
现在有这种机会送到王春桃面前,难道她还会替薛顺说好话?
刘春花信心满满,王春桃却被她吓了一跳,下意识摇头道:“这种事情,我哪儿知道。”
薛壮早就说过,她三个嫂嫂不怀好意,让她多长个心眼,别傻呼呼的被她们当枪使,之前她还以为是薛壮想多了,现在看来,果然就是真的。
她这个三嫂,一见面就能她挖坑啊。
王春桃的回答让刘春花急了:“王春桃,你,你怎么能不知道呢?”
“明明是你自己说的,说薛顺手里那些赚钱的法子都是从老薛家得去的。”
王春桃:“我什么时候说过这话?”
刘春花:“就是去年,吃杀猪饭的时候,你跟我们说的,当时还有大嫂二嫂都在,你别想不承认!”
王春桃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去年吃杀猪饭的时候,明明是她三个嫂嫂挑起的这个话题,话里话外都说薛顺赚钱的办法是从老薛家带出去的,让她跟薛壮说,把赚钱的法子要回来。
她当时因为嫉妒薛顺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心里不平衡,听到三个嫂嫂这么说,就随口抱怨了一下,附和了她们几句。
结果现在倒好,到了刘春花嘴里,倒成了这是她说的。
难怪当时薛壮让她防着点,以后关于薛顺赚钱的本事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在外面一个字也不要多说。
王春桃正色道:“三嫂这话我就听不懂了,我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怎么跟你说?”
薛壮的脸已经完全黑下来,冷声道:“老薛家要是真有这么赚钱的本事,家里还会接二连三卖地,穷成今天这样?”
“难道老薛家人都是傻子,有赚钱的办法放着不用等着受穷?”
刘春花急了:“不是,那是你们不知道赚钱的办法藏在老屋里,把老屋分给薛顺,就让他得了去。”
薛壮冷笑问她:“你知道老薛家的赚钱法子留在老屋里,你怎么不去拿?那老屋在分给薛顺之前,一直空了十几年,你既然那么清楚里面藏着赚钱的办法,怎么不趁早拿走发家致富?”
刘春花尖叫:“我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那里藏着赚钱的办法。”
“我就是猜的,猜的!”
众人:“……”
不知道你就敢说得跟真的一样!
薛壮冷冷道:“你们王家人想整什么夭蛾子我管不着,不过别总想挑着春桃出头,被你们当枪使。”
“春桃,我们走!”
刘春花脸色阵青阵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薛顺看向薛三叔公:“这就是你们薛家族人的证据?”
薛三叔公差点一口气没接上来。
王方木怒道:“我看你们一个个,都是太闲了,放着正事不干,一门心思不学好,不知道自己想办法赚钱,就眼红别人有本事,你们这样,活该一辈子受穷!”
薛家族人对王方木的话不怎么服气。
他们怎么不想办法赚钱啦,可这钱,它不好赚啊!
王方木一看他们的表情,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怒斥道:“你们要是再这样歪心斜意,带坏村子里的风气,我就把你们都赶出村子!”
薛三叔公怒道:“姓王的,这村子可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的,你有什么资格把我们全赶出去?”
薛三叔公这么一说,薛家族人的反应可大了,纷纷道:“就是,凭什么把我们赶出去?”
“你们王家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王方木脸色铁青。
谁都知道他刚才那句话就是警告的意思,偏偏薛三叔公愿意挑拨,倒弄得整个薛家族人一起起哄。
可这种时候,王方木怎么能退让?
这一退让,里正的威严就荡然无存,以后村子里的事就别想管了。
王方木喝道:“就凭我是白溪村的里正!断事明理,掌管村务,都是我的责任!你们薛家人心术不正,带坏村子风气,扰乱村子安定,我就有权利把你们逐出村子!”
薛三叔公冷笑:“白溪村是薛、王两家共同建立的村子,你占个里正的名头,就想把我们全都赶出去?做梦!”他刚才丢了脸,如今就卯足了劲想找回面子,所以说出来的话极具煽动性。
薛家族人频频点头,就是,两家人一起建的村子,王家人凭什么赶他们走?
农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宠不停 第523章 这是存心要搞事情?
第523章 这是存心要搞事情?
第523章 这是存心要搞事情?
薛七叔公道:“王里正,你这话说得可就霸道了。”
“这个里正的位置,一向是薛、王两家的人轮流担任的,如今你当里正,就想把薛家人全都赶走,你们王家人这是想独霸村子吗?”
王方木眉头皱成一团。
薛、王两家多年共处一村,一直以来都希望两家族人可以和平相处,遇到事情,两个家族的管理者只有尽量劝解各自的族人,调解平息矛盾,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薛家的族老们一个劲扇风点火。
这是存心要搞事情?
王方木当了多年里正,在很多方面的感觉十分敏锐,直接问道:“你们薛家准备干什么?”
薛家准备干什么?薛家几个族老已经商量过了,他们要从白溪村分出去,新成立一个村子,单独过。
若是太平时候这个要求自然没那么容易办到,但是现在北疆打仗,各地的管理表面上是正常的,其实私下里一片混乱。
成立个新村子这种事,只要打个由头,到衙门去登记一下就行了,没人会管,十几年前北疆大战的时候,李家村就有一部份人分出来,成了小李村。
薛家宗族的族老们觉得,白溪村自从王方木当里正之后,他们薛家人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差,跟王家人都拉开距离了。
长此下去,薛家人还不得被王家人压制得死死的,翻不了身?
族人日子过得好不好,族老们或许并不是很在意,但是,王方木当了里正之后,对他们这些族老竟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待,这就让薛家族老们不能忍了。
他们熬了大半辈子,熬到这一把年纪,把同辈都熬死了,好不容易当个族老,还不能好好享受一下特权,这个绝不能忍。
想来想去,族老们一合计,索性把薛家族人独立出来,新成立一个村子,村子里的事,自然由他们这几个族老当家做主。
至于族人会不会同意,这几个族老们一点也不担心,他们已经想出解决的办法了,只要说出来,族人肯定会同意的。
这么一合计,薛家几个族老就决定趁今天村民都在,把这事说开,早点把村子分出来,他们早点当家做主,省得事事被王方木压在头上。
所以,薛三叔公和薛七叔公说的每一句话,都极具煽动性,就是要挑起族人的不满情绪,从而达到目的。
听到王方木这么问,薛三叔公直接道:“我们希望里正你把位置让出来,由我们薛家人来当。”
这怎么可能?
王方木还没开口,王家人先不干了。
王七叔公道:“老三哥,你这话可是不讲道理啊!”
“当年我们两家的老祖宗在这里建村子的时候,就已经商量好,里正由两家人轮流担任。”
“如今正是轮到我们王家人当白溪村里正的时候,你们薛家却要我们族长把里正的位置让出来,就没有这么做事的。”
“何况我们族长当里正期间,带领大家开制糖厂,今年又开了养猪厂,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十里八乡就没有人不羡慕我们村的。”
“就凭我们族长能带大家过上好日子,这个里正就当得大家心服口服,薛家就没道理在这个时候要求换里正。”
薛三叔公冷笑:“心服口服?那是你们王家人心服口服吧?我们薛家人可不服。”
薛七叔公道:“里正这些年处事不公平,偏帮王家人,谁跟你关系好你就偏帮谁,打压我们薛家,对我们薛家人很不友好。”
另一位薛家族老接着道:“就拿制糖厂的事情来说,凭什么王家就能白白多得两成份子?别说什么制糖厂由王家管理,所以王家要多两成份子的话,薛、王两家连村子都能共同管理,小小一个制糖厂,还不能一起管理了?”
说来说去,就是薛家人觉得王方木亏待了他们,觉得吃大亏了。
王方木沉着脸道:“因为拿出糖方子交给村里的人,指明村里的制糖厂只交给王家人管理。”
薛三叔公道:“谁知道是真是假?说不定就是你们合起伙来打压薛家族人,总之今天趁着村里人都在这里,我们两家好好说道说道。”
王方木说:“没有什么好说道的,制糖厂的份子不可能再多给你们,这个里正的位置,我也不会让出来。”
薛七叔公:“里正这么说,是不把我薛家族人放在眼里,是铁了心要打压我们薛家族人了?”
薛家族人群情激愤:“这太过份了。”
“当里正了不起了啊!”
“凭什么王家人多占两成制糖厂份子?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
“对,这两成份子要是分摊到薛家族人头上,每户人家每年差不多能多二两银子!”
“换里正,换里正!我们要换里正,换成我们薛家人当里正!”
眼看薛家人越吵越厉害,王方木冷笑一声:“我这个里正是县衙任命的,你们想要换里正,就去县衙,让他们同意撤掉我这个里正。”
“在县衙没撤掉我这个里正之前,我就还是白溪村的里正,谁再带头闹事,别怪我不客气!”
薛家族人面面相觑,声音渐渐小下来。
县衙他们是不敢去的。
本来就怕跟官差打交道的村民,在见识到村里连着两户(林大山和薛老头)人家去衙门告状反而把自己搭进去,再也回不来之后,更不敢轻易靠近衙门了。
薛三叔公他们也不想去县衙,没门路没靠山的,想换个里正哪儿那么容易?
好在他们的目的也不想换里正。
薛三叔公冷冷道:“谁不知道你跟衙门里的人熟,我们去了衙门还能讨得了好去?”
王方木道:“既然不敢去衙门要求换里正,现在就给我各回各家,该干啥干啥去,田里地里的活儿都不用干了,一个个在这里闲的。”
薛七叔公道:“那总不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下我去,我们薛家人还不得被欺负死?”
王方木问道:“所以,你们薛家人到底想怎么样?”
薛家几个族老对视一眼,薛三叔公说出了那个他们商量好的答案。
农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宠不停 第524章 要脱离白溪村,自立一个村子
第524章 要脱离白溪村,自立一个村子
第524章 要脱离白溪村,自立一个村子
薛三叔公说:“我们要脱离白溪村,由薛家族人自立一个村子!”
“我们再三想过了,不能让别人一直管在我们头上。”
“我们薛家族人的事自己管。”
此言一出,不止王方木和王家人,就连薛家族人自己都震惊了。
他们薛家人要自己成立一个村子啊!
自己家族的村子,听起来很威风啊,以后还没别人管他们!
这是脑子简单的族人想法,而有那小心谨慎的,却开始担心,薛家人分出去成立新村子之后,日子没有现在过得好。
村子里有制糖厂,他们家家户户不用出去镇上打零工,就能赚到钱,又稳定又能照顾到家里,一旦薛家人脱离白溪村,不能再去村里的制糖厂干活赚钱,只怕又会开始变得难过起来。
薛家人神态各异,王方木愕然:“薛三叔,你确定你说的是真的?”
薛三叔公傲然道:“当然是真的!”
“我们薛家人商量过了,只有自己成立一个薛家村才是最好的。”
王方木忍不住道:“你们疯了吗?”
“成立村子,你说得倒是容易,村民要怎么安排?”
这个问题薛家几位族老早就讨论过了,此时听到王方木这么问,薛三叔公一点迟疑没有,直接就说道:“这个好办得很。”
“白溪村原本就是由薛、王两家共同建立的,当时大家建房子的时候,两家人也基本上各占据村子的一边,这么多年下来,虽然说两个家族的人建新房子的时候混乱了一些位置,但总体上来讲,还是分得很清楚的。”
“田地更不用多管,谁家里的田地照旧是谁的。”
“我们就以村子中间这条大路为界限,左边归白溪村,右边就归我们薛家人建的薛家村。”
薛双双把白溪村的情况在脑子里过了一下,还别说,如果把白溪村按照中间道路分成两半,那么左边这一块,确实大部份都是王家人,右边那块则大都是薛家人。
而且村里大部份外姓人,几乎都被划在左边。
能说过这个方案,说明薛家对于建村子的事情早有打算。
薛双双能想通的事情,王方木等人自然也能想通。
王方木盯着薛家几个族老,脸色黑得像是要滴出水来。
他冷声道:“就算田地屋子按你说的办,那其他的呢?”
“村里的山头和地,还有大家喝水用的井,怎么办?”
薛三叔公摆摆手道:“村里本来就不止一口井,两边分一分也就是了,再说了,大家原是一个村的,就算以后分开了,也不用分得那么清,也不是说井就不让对方用了!”
薛家人已经存了心要新弄个村子出来,他拦是拦不住的,与其这样,还不如顺了他们的意。
再说薛家人分出去以后,村子里只剩下王家人占多数,想干点什么事还更齐心一点。
但既然要分出去,那该说清楚的一开始就要说清楚,也省得以后薛家人的日子过得不好了,又回来缠着他们王家人。
王方木冷笑:“不用了!既然要分开,还是一开始就分清楚的好,省得以后大家麻烦!”
薛三叔公看了他一眼,诧异于他这么好说话,竟然一点没反对,就同意他们薛家人分出来了。
这样一来,王方木手里的权利至少少一半,他连这个都不地乎?
薛三叔公道:“那就一边分两口井,西边和以前村子中间那口井归你们,路边和村东头那口井归我们。”
“至于山和地,除了村民各人自家的,但凡是村里空着的,一律按刚才那样划分,左边的归白溪村,右边的归我们薛家村。”
左边的山和地看起来是多一些,但是左边的位置比较偏,像薛顺家和薛双双的四合院,都位于左边,而且离村口的大路也远。
倒是有另一条小路通往外面,只是又窄又小,坑洼不平,连牛车都过不去,非常不好走,除了赶时间抄近路的人,偶尔会从这里跑过去,村里人一般都不会往这里走。
相比于村子右边,实在是很不方便。
薛三叔公道:“至于村里两个厂子,养猪厂现在有十头猪,我们双方各分一半。”
他沉吟了一下:“制糖厂的位置在大路左边,留给你们也不是不可以,不过你们要出银子把我们手上的份子买回去。”
“至于村子里原来的外姓人,可以自由选择要加入哪边,不过大家想好了再选,只能选一次,选了就不能反悔。”
“其他的,就没什么了。”
薛七叔公忙补充道:“三哥,还有村里的银子!这也是薛、王两家共同的财产。”
薛三叔公忙道:“对,还有村里的银子,这个也要平分。”
薛七叔公道:“去年今年光是村里制糖厂的收入加起来,村里的两成份子就应该收到超过一百二十两银子,之前再怎么穷,也有几两子结余,我们薛家也不要多,只要分给我们六十五两银子。”
“这个要求不过份吧?”
都要跟村子里搞分裂了,还说不过份?
王方木懒得跟薛家族人起争执,冷淡道:“随便你们。”
于是,白溪村薛、王两家就这么跟分家一样,就把一个村子分成两个了。
薛三叔公生怕王方木会反悔似的,立即道:“既然这样,我们现在就去县衙,把这事办好。”
虽然他们自己分好了地盘,但还是要县衙来人登记办理,确认村了孤范围的界限,并且,每个村的人口、田地都要重新登记在册才行。
薛三叔公没办过这事,以前跟分家立户一样,双方写个契书去村里登记盖章就行,真是想得太简单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