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网游竞技

征战无限历史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江南黄沙
如果能够再根据一些现有的情报和历史上的信息综合而言,赵高很快得出了他提出的那个结论。
“不错,匈奴已经分为了南北两支,各自统领着一般的部族。”中行说甚至在脚下轻轻一划。在他刚刚扒拉的地图遥远之外,一大片的土地被他圈入其中。
这是一块足以建立和汉王朝一样强大帝国的领地,熟知历史的赵高很轻易就能判断出,这已经迈出了中国历史的范围,把触角伸向了中亚和欧洲!
匈奴死里求活,居然下出了这样一盘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绝妙之棋。
“这个世界和原来不同的是,这里真的很大!”中行说怔怔地看着自己划下来的土地,眼中有一缕失神。一旦匈奴真正占据了这里,那么遥远的距离就成为了他和汉朝之间最有效的屏障,这对匈奴和汉朝来说都是个好事,然而却也意味着他想报仇的心终究没有办法实现了。
“所以你让一支匈奴深入外域去建立帝国,实现你政治能力上的理想,留下一支匈奴继续和汉朝作战,满足你复仇的希望?”赵高同样吃惊的看着那远在迷雾之中的土地。这一招子下完,其实结果就已经注定。
“那么这片土地上原有的那些人们呢?”赵高忍不住多问了一句废话,答案其实不需要中行说来告诉他。
“那些贵霜,安息,月氏,绝不可能的勇猛的匈奴人对手,所以这样的土地也只有匈奴配拥有。”中行说的眼神中有一丝狂热,难怪他能够如此淡定的准备和汉朝决战,因为虽然看不到任何一点胜利的希望,至少匈奴族会留下另一只发家的本钱,“这些统领匈奴的,是传奇的君王冒顿单于,相信你不陌生这个名字。”
冒顿,这是个上过历史课本的名字,匈奴正是从他手上变得一步步强大,成为了横卧在草原上的庞然大物,让汉人寝食难安。现在这个人物重新归来,却明智的避开了这边无敌的对手,转而向着更广阔的世界去索求更高的理想和利益。
这就是眼界和格局,眼前这个枯败瘦弱甚至带有尿骚臭的阉人,居然给出了这样破局的奇谋!
“这样你还要投靠匈奴么?”中行说的脸色一片潮红,心情忽然变得莫名的预约,话语中的意味也不言而喻——眼前的匈奴虽说看起来还是一如既往的强大,实际上却依旧是抱残守缺准备殊死一搏的亡命徒。老族若是真铁了心投靠匈奴,恐怕好处未必能占着多少,匈奴败落的那一刹那却是一定会遭受各族最惨烈的报复。
这就是草原上的规矩——既有所能,则必然有所不能。
“吁,你怎么这么冥顽不灵?”中行说话刚说了一半,却发现刚刚还苦笑着的赵高稍稍放开了自己一部分的规则,一些规则上的印记顿时处于可被感知的状态,而中行说的话,却是再也说不下去了。
“金国之死敌!”这是赵高的特有称号,其中的规则居然跨越无数个剧情世界,依旧保留在他的身上。
在这个称号的影响之下,所有剧情世界中有金国的存在,那么所有从属于金国的单位自动和赵高成为死敌的状态,而且这种关系已经没有了任何改善和调和的可能。
“你是怎么做到的?”这段规则是如此的奇怪,哪怕是以中行说的眼界也是从来没有见过的。这种以龙运为依托,以规则为依据的仇敌关系,到底赵高得干了多么天怒人怨的事才有可能!
“我杀过金国的皇帝,还劫掠过他们的国运。”赵高苦了眉,当初杀完颜守绪那会儿是开心,后来就宋钦宗夺金国国运也不错,然而哪知道出来混迟早要还,现在的金国虽说根本没有哀宗皇帝,然而这份仇的化不开的。
“完颜阿骨打可不是什么气量宽广的人,偏偏他还称得上雄才大略!”中行说以看死人的眼光看着赵高。他干的这两件事中任何一件都是不共戴天之仇,能够安然地活到现在,一方面和他刻意隐藏了规则有关,另一方面恐怕也是因为金国现在身处蒙古和大宋的压力之下,又有耶律氏的大辽虎视眈眈,自己的日子恐怕好不到哪儿去。
“问题不在这里。”中行说恐怕赵高受到的打击不够大,往最东方的位置一指,接着说道,“你这个称号恐怕有一定的延展性,你可别忘了,那边的大清帝国可也是女真族出身!”
和金国相比,一个统领国中国近三百年的王朝,恐怕已经不逊色于历史上任何一个强大王朝了。





征战无限历史 第六百六十二章 更广阔的战场
爱新觉罗玄烨八岁登基,六年之后剿灭权臣鳌拜亲政,此后平三藩定台湾,对外斩落北方雄鹰噶尔丹,败毛熊于雅克萨,屈服西藏尊其为“文殊皇帝”;对内平衡八旗原本落后的政治制度,亲笼汉族大臣,最终以区区百万余人完成了对上亿汉族的统治,论个人的能力,尊称一声“大帝”绝不过分。
另外,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年龄最长的皇帝,在其天生所带的气运上,恐怕也绝非一般的皇帝所能相比。
赵高击杀了金朝皇帝,本身其实并不和清王朝有直接的关系,然而他因此带上的“女真之死敌”这一属性,恐怕让看似宽仁,实则特别在意满人们民族性的康熙所厌恶仇视了。
被一位传奇皇帝所仇视,哪怕此时的赵高已经今非昔比,依旧不住地感到脊背发凉。
幸好,他对此并非没有一点预料。康熙皇帝再厉害,此时扛在他面前的是洪武大帝朱元璋——这是中国唯一一位从沙弥农民爬上统治全国,从南征北而成功的另一位传奇皇帝。论能力和气运,又岂会比康熙逊色?
两条旷世的强龙在这个剧情世界遥遥相望,在各自的朝廷都站在巅峰的时刻,所绽放出来的气势恐怕足以让此域的天地都为之易色。
“我不过区区一匹夫,在庞大的巨龙面前的一条小虫,就算康熙帝对我不满,恐怕也不会有特殊的精力来对付我。”对于中行说摆出来的隐性威胁,赵高脸上做出了满不在乎的神色,同时用脚点了点地下,示意和康熙相隔甚远,暂时担心不到。
“是吗?蛮夷小族消息闭塞,恐怕你还没有见过这个。”中行说对赵高的满不在乎冷笑了一声,随手从案几上拿出一份文书,递到了赵高的手上。
这份文书材质颇新,边角却多有磨损,这意味着它被翻阅的次数恐怕非常之多。能够让强大的匈奴谋主中行说如此在意,要么是这份情报和匈奴直接相关,要么是一件搅动天下风云的大事。
赵高狐疑地打开一看,仅仅开头的几个字就让他震惊了。
“洪武征召令!”
这是大明洪武帝,以朝廷名义发布的政令。以朱元璋的性格,这意味着大明王朝在与清王朝的对峙中居然落入了全面的下风!
“这怎么可能?”赵高的声音有一点难以置信,明军能够将传奇铁骑蒙古打回漠北,又怎会在短短的时间内被八旗铁骑击败?这其中的原因,恐怕并非字面上这么简单。
“洪武大皇帝甚至永久性地分出了自己一部分气运,强行撕裂了空间壁障召唤了永乐大帝登场。你想想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困境,会让他不得不召唤这位夺了钦定孙子帝位的儿子。”中行说又扔出了一个重磅的消息,一边咳嗽一边耐心等待赵高的答案。
然而大概是第一个消息太过于震撼,等到这第二个的时候赵高反而显得有点麻木。此时的他甚至开始反思一开始就在边塞之地谋求发展到底是得还是失,毕竟在没有足够的权限情况下,对于天下大势的消息滞后,无疑会大大影响着老势力的成长和选择。
然而这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以区区老族三个小城的资本,暂时既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去关心这些庞然大物之间的碰撞。
“能够将洪武大帝逼迫到这种程度,大概只有一种可能性存在了。”将两个消息融合在一起的赵高很快得出了结论,稍稍迟疑了一下笃定地说道,“我想,应该是满蒙联姻了?”
对于赵高能够这么快得出正确的答案,中行说并不意外。如果说连这点判断力都没有,那么赵高在他这里也就没有什么利用的意义了。
“去年十月,康熙帝将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嫁给了大元皇帝孛儿只斤忽必烈,忽必烈将皇长女赵国大长公主月烈嫁给了康熙,各自封为了皇后!”中行说说着说着便笑了起来。匈奴这里子娶后母已经颇不讲究,然而为了政治上的利益,满蒙更不讲究。
互为岳父,元世祖和清圣祖相互之间倒也都不吃亏。清王朝曾经用这一套,羁系了蒙古诸部为己所用,不但将边患消弭于无形,更是增强了自身的实力。此时故技重施,立即取得了军事上不能取得的巨大效果。
至于两位皇帝原来的皇后,在巨大的政治联姻面前,做一些“必要”的退让恐怕也是她们应尽的义务了。
联姻这种手段虽然古老,可是成功之后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大明王朝的确强悍无比,然而面对着巅峰大元和巅峰大清两位皇帝的夹攻,即使是传奇历史的洪武大帝也是难以为继,将永乐大帝朱棣召唤出来抵挡西面的元军,恐怕也是无奈之下不得已的选择。
想想朱棣率领巅峰三大营对战欧亚无敌的蒙古铁骑,想想徐达常遇春这种历史名将对战图海岳乐年羹尧,各自率领数十万精锐豪勇之士步步为营的决战,无数的历史人物和剧情人物在广阔的战场上拼死地搏杀,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起来?
这才是天下大势啊。相比起来,赵高在边塞蛮夷之地这区区几百几千渣渣兵所谓的战斗,恐怕连其中最微小的一个碰撞也比不了。
难怪被赵高用道具强行召唤过来的乐毅整天睡觉,恐怕在他的眼里,赵高这里的战斗应该就是小孩子过家家式的小打小闹,完全提不起任何参与的兴趣罢了。
可惜的是,赵高的热血仅仅只是那么一瞬间的事。在这片广阔的天空下,他所想要的是活下去,而且是更好的活下去,至于其中的方法,他甚至不惜无所不用其极。
因为他的对手底层规则化身的超凡智慧,是整个世界运行的神,对他来说,这一切本身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这和我们当前的处境有关系吗?”赵高一边说一边还是忍不住多看了一眼那广阔战场此时的势力分布图,然后强行把目光收拢了回来,看着中行说问道。
匈奴和元明清,中间不但隔着五代十国大宋强唐,甚至还有五胡十六国和东西两晋乃至于三国魏蜀吴,这其中地域的广阔根本不用担心那边的战火会蔓延过来。更何况这里面那些强大的历史皇帝和传世名将,这里面哪一个不是跺跺脚就让整个中国历史都震三分的角色?
中行说故意只选择将这一部分的情报告诉赵高,其中必然有其他的原因。
“当然没有关系。”中行说一边用颤抖的手将文书收拢在了一堆情报之中,一边向着赵高笑道,“其实也有一些关系,这至少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中的关系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再局限于原本的那个剧情世界了,每一位皇帝都有更广阔的天地去征服——所以,我们准备投降。”
“投降?”赵高淡定的神色顿时变得十分精彩。他万万没有想到,中行说酝酿了这么久,居然说出了这样的一个决定。
“投降!”坚定地重复了这两个字的中行说刚刚还微笑的脸色忽然变得十分苦涩,他摇了摇头,却肯定地说道,“这是现有的南匈奴,想要活下去的唯一可能。”
“你就是我选定的说客,你既然来了,那也就没得选择了。”不等赵高说话,中行说给出了另一个决定,同时耐心等待赵高的回应。
ps:我更新慢,我有罪。




征战无限历史 第六百六十三章 谁是第一个?
在乱世之中,能够活下去的手段往往根本不能考虑尊严的问题,连一心想要让汉朝付出足够代价的中行说都指出了“投降”二字,说明此时的匈奴恐怕已经山穷水尽了。
“为什么选中我?”赵高不得不去思考匈奴这样做的可行性,这里面问题的复杂程度,恐怕一个核心智囊团都难以分析清楚。
中行说冷笑了一声,语气之中却颇有苦涩,大概是不值得瞒赵高,同时也是为了消除他的疑虑,徐徐说道:“不是选中你,而是投石问路罢了。”
赵高心下顿时了然。
此时在强大汉朝的压迫之下,最强的一支匈奴冒顿已经借着历史规则留下的豁口带着部族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北上西进,这也等于封死了南匈奴最后的退路,现在伊稚斜单于带领的部族看似强大,其实已经是被压缩到了极致,一旦前线战败,接下来的就是灭族。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谋主的中行说所谓的“投石问路”,扔出去的一定不止赵高这一枚石子,大概只是有些可能的存在,都会被他当成石子给扔出去。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作为薄有名声且拥有一小片属于自己势力的赵高,可以算得上是其中一枚大石子而已。
投石问路,击水看花,即使掀不起什么波浪,稍稍泛起的那一点涟漪也足以让匈奴看一看有没有活路可走。
“不可能的!”赵高思虑的时间并不太长。虽说这里面各种各样的因素太多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然而判断一件事其实也用不上所有的情报,理清楚主要的矛盾即可推理出最后的答案。
只是他这一句话断然的否定却没有引起中行说任何情绪上的波动,所以他斟酌了一下语句说道:“匈奴没有投降的资格,汉朝也没有接受投降的权利,这并不是伊稚斜单于或者是汉武大帝个人的意志所能够决定的东西。”
“哦?”中行说应了一声,自己却坐了下来,同时居然少有地取出了一份黄橙橙的奶皮子给赵高。这还是他第一次有正式招待的意思,等到赵高落座,才接着问道,“你且说说看。”
“且不用去管其他,匈奴投降,汉武将如何安置其众?如若集中,则降与不降又有什么分别?如若打散各郡,那么匈奴和灭族又又什么分别?”赵高连续给出了两个疑问,然后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或者说匈奴和汉朝保持和平?这更不可能!匈奴地贫苦寒,想要繁衍壮大不得不依赖于南下的劫掠,如若没有了这一块,匈奴也就没有了在这一方土地上称霸的资格。可若是投降了汉朝,且不说汉朝会不会接纳,没有了獠牙利爪的匈奴到底还存不存在都是个问题,更不用说其他的了。”
话说到底,草原上的资源比不上中原,各个部族为了生存都是在苦苦挣扎。匈奴的强大是建立在他看起来强大而掠夺到的财富上的,如果是匈奴不再强大或者说看起来不再强大了,那么没有足够的资源补充,它也就真的不再强大了。
这看似一个逻辑里的死循环,却是真实存在的现状。
“唔,你是第二个看清楚这些的年轻人。”中行说一边说一边慢慢地举起了右手,在那之下压着一块蜡黄的羊皮,上面的凶厉之气几乎立即泄露了出来。
这是伊稚斜单于亲自下的一份诏令,以匈奴剩余百年的气运为赌注,为匈奴寻找到一条复兴强大之路。
毫无疑问,这是剧情世界发布的一个传奇历史任务,接下了它,就意味着正式和秦,西汉,东汉这三个巨无霸为敌。
可惜的是,中行说看都没让赵高看,就随手把它扔进了一堆废弃的文书中。在这个各种势力都强大到扯淡的剧情世界里,匈奴想着强大无疑就等于走向覆灭。
紧接着,另一份羊皮上的气息则哀婉悲戚了许多,打开的时候仿佛还能听见无数的匈奴平民在轻轻的吟唱,声音虽低却也清清楚楚。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在这一番反复回旋的悲鸣之后,剧情世界提示的任务终于姗姗来迟,在没有世界意志主导的情况下,赵高还是在这个世界中第一次接到来自天道意志的任务。
“匈奴求存之路:为南匈奴寻找到一条足够在这个世界存活下去的道路。
提示:本任务难度为历史史诗级,在任务中你将有可能面临传奇历史人物且必定面对史诗级历史人物,请谨慎选择。
提醒:拒绝此任务将会引起绝望的匈奴疯狂的报复。”
这是一个民族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上天之后的结果,赵高设想过匈奴此时的处境有多么艰难,但没有料到的是已经达到了这种程度。
“秦帝始皇派出的大将蒙恬威临河南地,东汉光武大帝以窦宪为大将军出征稽落山。联合原先的卫青霍去病,匈奴十三岁以上的男子俱以出征,所部乌桓,羌,胡等各族俱出精锐。伊稚斜单于已经亲自去了战场,右贤王,谷蠡王,大将,大当户各率其部,此时在本帐之中的,只有我和左贤王乌维,以及千余天狼图腾战士。”
中行说一口气说完,同时目光远视不远处单于金帐外的王旗,以及围绕在王旗周围那些赫赫杀气的匈奴勇士。
这一切都只是表象罢了。左贤王在匈奴位比太子,留守在大营的意味自然不必再说。
难怪赵高此行会如此顺利,匈奴此时其实已经分不出什么兵力来做其他事了,现在凭借的,不过就是原本留下来的威势罢了。
“能够同时面对三个强大帝国,四位旷世名将的围攻,匈奴倒也称得上死得其所……”赵高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到中行说一声冷哼。所谓不处其中不知其难,赵高所谓的死得其所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说,作为匈奴而言,这绝不是一个什么美妙的体验。
“以我为说客,为匈奴求得一条活路,这倒也不是不行,但我有两个条件。”赵高可不管中行说此时的脸色如何,在分析清楚了利弊之后,他有把握中行说此时不会放弃他这一颗大石子,哪怕仅仅只有一丝的希望,此时的匈奴都会当成是救命稻草来把握。
“说!”果然,中行说重重地应了一声,赵高的身份和地位终于起了一点作用,至少让中行说相信他不会信口雌黄。
“匈奴看似危如累卵,其实北方地域数千里,四位名将即使全力出征也非一朝一夕之事。况且匈奴拥有地形之力,必死之决心,汉军想要一战而下也颇为艰难。”赵高在分析了匈奴的险境之后,开始适当分析一下其优势,接着说道,“秦和汉,相邻且互相忌惮。以始皇之雄才,汉武之伟略,绝不可能允许在旁边有如此强大的对手存在。此时之所以相安无事,一方面秦需要重新收拢六国,扩大自己的地盘;而汉武大帝,恐怕也需要伸手解决内部的矛盾:毕竟东汉王朝虽说和自己一脉相承,却是延伸出了属于自己的势力,就算是一体两翼,也绝不可能屈居其下,现在的唇齿相依,不过是大形势下无奈的选择罢了。”
汉武帝和光武帝,那就是天选之子和位面之子的较量。论气运来说,一个将大汉雄风洒遍九州的每一个角落,以王朝为民族冠名;另一个以一己之力强行为汉朝续命数百年,用强大的个人气运去补足整个王朝的不足,到底孰强孰弱且不好说,但绝不是能够互相容忍的存在。
这种关系将会直接反应到四位出征的旷世名将身上,所以匈奴之危虽在眼前,却还没到致命的时候。
“第一,老族部落周围的那些部族,混乱之势大概在一两年之内就会影响到老族本身,这时我需要借助匈奴的威势,帮我一点点去吞并他们。”思虑清楚的赵高毫不犹豫地将原先要求的目标提上了一层,如果能够得到匈奴的帮助,哪怕只是隐性的威慑,老族扩张的速度也会有飞速的提升。
“这不难!”中行说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所谓的威势,只有用了才会是威势,哪怕赵高不提,往常时节也需要常常杀个鸡吓个猴。这个时候老族有需要,那么用来交换利益也未尝不可。况且以老族的实力,就算吞并了那几个部族,也不过是在这片草原上从一个不入流的势力变成末流的势力,还远远达不到威胁匈奴的程度。
“第二,我需要知道,谁是第一个点明匈奴处境的人。”赵高早已料到中行说会答应第一点,紧接着一字一句地提出了自己第二个要求。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问题,却让中行说的脸色顿时阴暗了下来。




征战无限历史 第六百六十四章 注定染血的征程
当一颗被用来问路的石子问起另一颗,处于布局人位置上的中行说不得不警惕起来,哪怕前者的信息乃至于生死他都并不关心,但如果赵高有破坏的念头,就容不得他继续下去。
“我有一策,或许可行。”赵高其实并不着急,他既然敢犯忌讳问出了这个并不该问的问题,那么就必然有后手和准备。
“哦,你且说说看。”中行说的脸色顿时变得十分古怪,从内心来说,他是根本不相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赵高能够想出什么靠谱的计划,连带最初因为赵高身份地位而带来的一丝信任也有所动摇。
这个时候他虽然口中应着赵高的话,心中却是将其地位和评估下降了好几个档次。
“我曾经在晋国遇见过祝融的苗裔,虽说血脉上已经十分稀薄,却培养出了只有嫡系子弟才能组建的神裔兵种,战斗力十分强悍。”赵高似乎完全没有看出中行说语气中的怠慢,反而开始慢悠悠地说着完全不相关的话。
然而却正是这一句闲话,中行说整个人如同被电了一下,本来一直都浑浊暗哑的眼睛忽然就带上了一抹亮色,仿佛是漫天乌云中透射下来的一缕阳光,让人在无边的压抑之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你说下去!”他的语气第一次变得热烈,语速上甚至带上了一点儿迫不及待。
赵高却不接着往下说,只是眯着眼睛看着中行说,然后开始了无声的等待。
“铁衣,是乌孙族新上任的大头领。一个月前,他借着向匈奴进贡的机会,领走了这个任务。”
1...202203204205206...24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