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首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陈证道
就在收到敦煌失陷的那天,俞大猷除了安排裴行谨回援瓜州,还抽空写了一份加急奏本,禀明了敦煌失陷的经过,除了向皇上请罪外,还表明了自己收复敦煌的决心。
只可惜,他办不到了!
嘉靖七年正月初二,俞大猷率着六千俞家军抵达瓜州,同时也收到嘉峪关和肃州城沦陷的消息,顿时仰天吐出一口鲜血,身体摇晃了几下,差点便栽于马下。
“大帅!”一众亲兵大惊失色,连忙扶着他下马。
俞大猷双脚着地后,再次吐出一口鲜血,地上的积雪被染得腥红,触目惊心!
正当众将忧心忡忡的时候,俞大猷抹了把嘴角的鲜血,本来萎顿的腰杆再次挺得笔直,目光冷静地扫了众将一眼,淡道:“传令下去,全军撤往哈密,天黑后出发,违令者斩!”
嘉靖七年正月初二,夜,瓜州城四万余明军摸黑撤离瓜州,所有辎重尽数带走,唯留一座空城,城头上依旧遍插旗帜,点起灯火,还扎了草人作疑兵之用。
三日后,叶尔羌的斥候发觉异常,抵近侦查,才吃惊地发现瓜州已是一座空城,所有明军已然撤往哈密,兵力近八万之众,不容小瞧!
叶尔羌大将巴依得闻,不由顿足暗叫可惜,同时暗暗警惕,明军主帅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能如此果决地弃城合兵深入,果真不是易与之辈,还好自己目前占尽先机,明军虽然拥兵八万,但后援断绝,已成一支孤军,既然对方想打持久战,那本将便将计就计,把你这八万兵马困死在哈密好了。
明王首辅 第1314章 非北靖王莫属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明王首辅最新章节!
嘉靖七年正月初七,整座京城还沉浸在年节的喜庆气氛之中,除了刚好轮到值班的,绝大部份官员都还没上班。按照往常的惯例,年假会一直放到上元节之后,但是今年有点特殊,皇上大年初一纳了北靖王之义妹贺芝儿为妃,遂大笔一挥,把今年的年假延长到正月底,让百官放足一个月假期,而他自己也可愉快地度蜜月。
然而,嘉靖的这个美好愿望注定要落空了,正月初二,也就是他纳芝儿为贤妃后的第二天,便收到敦煌、阳关和玉门关相继沦陷的消息,急得连日来寝食难安,直至收到俞大猷的决心收复敦煌三关的“保证书”后,嘉靖才稍安,只以为不久后便会有好消息传来。
但是,嘉靖的美好愿望再次落空了,他没有等来俞大猷收复敦煌三关的消息,反而在正月初七下午收到来自甘州的八百里加急,嘉峪关和肃州竟然被叶尔羌人攻破了。
这消息就像晴天一记霹雳,把嘉奖震得心胆俱颤,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嘉峪关虽然距离京城数千里之遥,但却是大明西陲边境的大门,一旦失陷,敌人便可以长驱直进,威胁陕西大部份地区。
如此一来,嘉靖哪里还有心情度蜜月,急忙下旨召集群臣到文华殿商议对策。
大理寺卿张璁匆匆赶到文华殿外,心情颇为沉重,当初他举荐俞大猷接替徐晋,本意是想把俞大猷给捧起来,在军中树立起另一座山头,以削弱徐晋的影响力,甚至是取代徐晋。
一开始计划还是十分顺利的,俞大猷的表现非常抢眼,连战连捷,光芒一点也不输除晋,谁料近日形势急转直下,先是敦煌三关丢了,现在竟然连嘉峪关和肃州也失陷了,这才是最要命的,一旦俞大猷被定罪追责,他张璁作为举荐人,也得被追究连带责任。
“该死,吾当初应该极力阻止吴国丈向俞大猷举荐仇鸾的,真真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古人诚不欺我也。”张璁心中懊恼之极,忽然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如今他若想脱罪,只有把屎盆子尽数扣国丈吴德友头上了,死道友莫死贫道。
“茂公兄!”
张璁正暗自琢磨着,忽闻身后有人喊他,转身望去,正是死党桂萼,还有吏部尚书方献夫。
话说张璁现在不叫张璁了,而是叫张孚敬,表字茂公,好端端的为何会改名?
原来前段时间,张璁为了讨好嘉靖,以自己的名字冲撞了御讳为由,请求嘉靖允许他改名,于是嘉靖便为其赐名“孚敬”,表字茂公。
其实张璁的“璁”字,与朱厚熜的“熜”字写法并不一样,完全没必要避讳,但张璁为了拍马屁表忠心,硬是给自己“加戏”,不过话又说回来,张璁此举确实讨好嘉的欢心,但也惹来了不少清流官员的白眼和嘲讽。
言归正传,且说张孚敬遇到桂萼和方献夫,心中一喜,站定拱手道:“桂大人和方大人来了。”
此刻桂萼瘦削的老脸上明显带着一丝忧色,因为他和张璁是同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一旦张璁失势,他自然也落不了好。
方献夫这头老狐狸倒是淡定多了,坐在他如今的位置上,也算是朝中的大佬级人马了,完全可以八风不动,轻易没人动得了,更何况俞大猷的事也连累不到他身上,当然,对待同为新贵派的盟友,还是要表现出应有的同情的。
只见方献夫叹息了一声道:“俞大猷此子领兵打仗向来很有一套的,不知为何,这次竟连番遇挫,连嘉峪关和肃州都丢失了,如今皇上龙颜大怒,怕是不会轻饶于他。”
张璁趁机长叹了一声道:“敦煌若不失,嘉峪关和肃州亦不会失,此败非俞大猷之误,乃咸宁伯仇鸾之误也,唉,本官当初应该极力阻止国丈向俞大猷举荐咸宁伯仇鸾的,此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桂萼和方献夫不由对视一眼,他们都是官场老手了,自然瞬间便明白了张璁的意思,这是要把主要责任往仇鸾和吴国丈身上推啊,减轻了俞大猷的罪责,自然也减轻了张璁作为举荐者的罪责了。
三人正说话间,刑部尚书胡世宁,以及户部尚书秦金正好经过,前者冷冷地扫了张璁一眼,丢下一声冷哼便径直进了文华殿。
张璁脸色微沉,他和刑部尚书胡世宁本来就不对付,近来因为吴国丈的案子,两人更是势成水火,所以张璁很清楚,这次胡世宁肯定会抓住机会搞他的,而且朝中的清流官员也一定不会放过他。
此时此刻,张璁的心情不由再次沉重了几分,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他本想利用俞大猷削弱徐晋,没成想给自己挖了个坑。
“茂公兄,我们进去吧,皇上就要到了。”桂萼提醒道。
张璁点了点头,举步往大殿内行去,虽知待会肯定会被围攻,但他并不是很紧张,毕竟如今朝中新贵派占据主导,只要他抱紧嘉靖大腿,把责任尽量往仇鸾和吴国丈身上推,即使最后受到牵连,相信处罚也不会太重,大不了再被贬出京,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只要当今天子是嘉靖,他张璁迟早也能东山再起。
约莫半炷后,朝中的大佬们都到齐了,嘉靖神情严肃地端坐在御座上,环扫了一遍众臣,沉声道:“西边的情况相信众位卿家都知道了,如今形势糜烂,诸位卿家以为该如何应对。”
嘉靖话音刚下,刑部尚书胡世宁便抢先出班大声道:“皇上……”
张璁的眼皮急跳了一下,只以为胡世宁迫不及待地要攻击自己了,谁料后者竟是环顾了一遍四周,大声道:“皇上,此时为何不见北靖王徐晋?如今西边形势危急万分,纵观满朝文武,能解此局者,非北靖王莫属也!”
张璁的心不由一松,不过马上又提了起来,自己好不容易才把徐晋弄回家中去当个闲王,如今倘若再让他复出,那前面的一番苦心都白费了,胡世宁这老匹夫,成心与本官作对,可恶可恨!
明王首辅 第1315章 以退为进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明王首辅最新章节!
廷议刚开始,刑部尚书胡世宁便抢先出班,正当张璁以为胡要攻击他时,前者却大声道:“皇上,此时为何不见北靖王徐晋?如今西边形势危急*分,纵观满朝文武,能解此局者,非北靖王莫属也!”
话音刚下,户部尚书秦金也出列附和道:“皇上,**人所言甚是,这时为何不见北靖王?”
话说户部尚书秦金的性子虽然**胡世宁那么刚烈,但同样为人正直,坚持原则,而且不苟言笑,做事一板一眼,所以除了“铁公鸡”外,还有个外号叫“面瘫尚书”,这时他说话的语气,再配上那副面瘫的表情,倒像是在质问嘉靖了,或者他根本就是在质问。
不过也难怪,北靖王徐晋如今虽然闲赋在家,但在朝中和军中的影响力还是无与伦比的,说是大明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也不为过,如今边疆出了此等大事,廷议竟然不见他“老人家”在场,诸位朝官自然都觉得不正常,甚至有人暗暗猜测皇上和徐晋君臣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所以皇上开始有意疏远徐晋,连如此重要的廷议都不召他参加。
嘉靖如果疏远徐晋,以张璁为首的新贵派信自然窃喜*分,但胡世宁和秦金等清流却是十分担忧,如今新贵派在朝中已经占据了主导,一旦北靖王徐晋再失势,那就更加无人能压制张璁了。
正因为如此,胡世宁和秦金一上来就直接质问为何不见北靖王,颇有打抱不平的架势。
面对两名尚书大人的质问,嘉靖的表情颇有些不自然,还有点小恼火,他确实**召徐晋参加这次廷议,不过并不是因为有意要疏远徐晋,更不是因为他们君臣之间关系出了问题。
前面便说过,嘉靖在收到叶尔羌汗国国内生变的消息的后,并**咨询徐晋的意见就按照自己意思作出了应对,这只不过是他想证明自己,在**徐晋的情况下,他自己也能把事情办妥办好,就好比一名学生,试图以优异的表现来获得老师的认可。
可惜,如今事情搞砸了,而且情况越来越糟,如此一来,想获得老师的称赞是不可能了,甚至可能会挨骂,所以不到*不得已,嘉靖也不好意思找徐晋这个老师出来替自己收拾残局,反而是潜意识地瞒着他,然后自己想办法尽量补救。
正是出于这种心理,嘉靖才**召徐晋前来参加廷议,但胡世宁和秦金的直言质问,无疑让嘉靖这小子面上有点挂不住了。
幸好,东阁大学士夏言很会察言观色,也十分照顾嘉靖的面子,立即出班道:“北靖王深受皇恩浩荡,如今边疆告急,此刻理应在御前听命,为吾皇分忧才是。”
嘉靖闻言轻咳了一声道:“朕其实已经派人去召徐卿了,不知为何此刻还没到!”
一直立在御座后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常怀恩立即机灵地接茬道:“回皇上,也许北靖王并不在府中,奴才再派人前往催请。”
嘉靖忙点头道:“速去!”
在场一众大部份都是**老鸟了,自然瞧出了其中的端倪,但也没人傻到去拆穿嘉靖的**,包括臭脾气的刑部尚书胡世宁,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皇上。
说来倒巧,约莫半小时后,常怀恩派出去召徐晋的一名小黄门便匆匆赶回来禀报了,原来徐晋此刻确实不在家中,今日一早便陪夫人们出城,往京西的潭拓寺烧香还神去了,估计天黑之前也赶不回来。
嘉靖闻言暗喜,这回没人再怀疑朕说谎了吧,徐卿确实不在府里,轻咳一声道:“既然如此,那便先行议事吧,待徐卿回城了,朕再另行召见。”
嘉靖话音刚下,胡世宁又抢先出列大声道:“皇上,如今连嘉峪关和肃州都失陷了,形势*分危殆,吐鲁番和叶尔羌沆瀣一气,瓦剌人势必蠢蠢欲动,甚至鞑靼也会生出变数,每迟一天,局势便越糜烂,此时应该立即起用北靖王领兵西讨,以迅速稳定局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吏部郎中桂萼冷笑一声:“听胡尚书的意思,似乎我大明除了北靖王徐晋,就没其他能人了?这是要置伍尚书于何地?”
兵部尚书伍文定不由皱了皱眉,桂萼这话明显是在挑拨他和胡世宁的关系,不过他定力好,倒是**接茬,但是胡世宁就不同了,疾恶如仇,脾气火爆,立即戳指骂道:“无耻小人,休得在此挑拨离间,伍时泰何许人也,又岂会中你的奸计。皇上,桂萼此贼在国家危难之际,不思报国,竟然行此龌龊阴险伎俩,挑拨大臣之间的关系,其心当诛!”
桂萼面色微变,立即出班分辩道:“胡世宁,你这是血口喷人,臣绝无挑拨离间之意,请皇上明鉴。须知胡世宁只是刑部尚书,伍大人才是兵部尚书,如何用兵应对,该以伍大**主,胡世宁越俎代庖,眼里何曾有伍大人?臣只不过是抱不平罢了。”
胡世宁勃然大怒:“放屁,本官只是发表个人之见,何来越俎代庖,怕只是有人想脱罪胡乱攀咬而已。皇上,想当初俞大猷实乃张孚敬所举荐,如今俞大猷应对失当,招致大败,连丢敦煌、阳关、玉门关、嘉峪关和肃州,令大好形势急转直下,令北靖王当初付出的心血付诸东流。按律应立即撤消俞大猷的所有职务,擒拿回京问罪,张孚敬识人不明,也应削职论罪。”
张璁心神微震,胡世宁终于向他开火了,不过他**分辩,竟然还出班跪倒,以额触地道:“皇上,臣识人不明,甘愿辞去官职领罪。”
不得不说,张璁这招以退为进要比强行自我分辩要高明得多,至少这种诚实谦虚的态度成功博得了嘉的好感和同情,相反,胡世宁的“咄咄逼人”让嘉靖极为反感,再加上之前吴皇后外家案子的事,胡尚书在嘉靖心中的恶感又+1了。
明王首辅 第1316章 郡王挂帅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明王首辅最新章节!
面对刑部尚书胡世宁的指谪,张璁出人意料的没有分辩推脱,而是选择以退为进,主动请辞领罪,从而成功博取了嘉靖的好感。
当然,张璁主动请辞领罪只是一种策略而已,自然会有新贵派的政治盟友出面保他,这不,张璁的话音刚下,新任工部右侍郎童瑞便出班道:“皇上,如今挽救边疆危局才是重中之重,至于追责问罪并不急在一时,更何况目前情况不明,事实未清,贸然追责恐有失公允,而且还会因此人心浮动,于战不利也!”
胡世宁登时双眉一挑,冷斥道:“一派胡言,西边连失数城,令我大明西陲边防中门大开,将士死伤惨重,遭受如此大败,若不彻底追责问罪,如何对得起战死沙场的将士和无辜被屠的百姓?若赏罚不公,天子何以令三军将士信服?”
此时兵部老大伍文定终于发声了,上前一步道:“有功者当懋赏其功,有过者当责罚其罪,正如胡大人所言,遭受如此惨败,确实应该严肃追责问罪,否则难以服众。皇上,臣以为平西大将军俞大猷作为三军主帅,理应承担主要罪责,张孚敬当初推举俞大猷接替北靖王,也应承担连带责任。”
嘉靖剑眉皱起,但还是点了点头,出了这么大的漏子,追责问罪是必然的,即使他有心袒护也不能不了了之。
这时吏部尚书方献夫慢慢悠悠地站了出来,对了,自从内阁首辅贾咏被打发回家种红薯后,方献夫便如愿以偿地入阁辅政了,不过由于暂时还没有合适的人选顶替他,所以吏部尚书一职还是由方献夫暂领。
只见方阁老出班后慢吞吞地道:“正如伍大人所言,追责问罪是必须的,但据本官所了解,敦煌失陷全因咸宁伯仇鸾玩忽职守,擅自离城狩猎所致。正因敦煌失陷,阳关和玉门关才不能守,其后嘉峪关和肃州城为敌所破,虽具体原因尚未明,但也与敦煌一线为敌所占有关。所以,本官认为,把失利的主责归到平西大将军俞大猷的头上,实在有失公允。”
“皇上,老臣亦以为有失公允,俞大猷将兵之能早就有目共睹,且自他接任平西大将军以来,连战连捷,重创吐鲁番,收复哈密地区,威震西域,故罪在不在俞大猷,罪在仇鸾也。”内阁首辅王瓒振振有词的附和道。
嘉靖剑眉一挑,怒不可竭地道:“又是仇鸾,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屡陷我三军主于绝境,上次是徐卿,这次是俞大猷。岂有此理,传朕旨意,即日起将咸宁伯仇鸾削爵,抄没其家,家眷全部抓捕入狱候待罪候审。”
嘉靖此刻是真的怒火中烧,没办法,仇鸾这猪队友实在害人不浅,要不是仇鸾此刻还生死不明,估计嘉靖会直接下令将其开刀问斩。
旧武勋集团的人见嘉靖动了真火,自然没人敢出面替他求情了,于是乎,锦衣卫立即出动,把咸宁伯仇鸾的家给抄了,上下上百口人尽数关押。封建连坐制度就是如此野蛮残酷,一人得道可以鸡犬升天,一人获罪则全家遭殃。
下令抄了仇鸾全家后嘉靖还不解气,又道:“此番失利纵然主责不在俞大猷,但其亦有用人不察之过,不能轻饶,但正如王卿(王瓒)所言,俞大猷屡立战功,加上临阵换帅于战不利,故暂留其职,令其将功赎罪,若再败,与前罪并罚!”
方献夫眼珠一转,仇鸾是新平伯吴德友强荐给俞大猷的,以皇上的耳目,不可能不知道,此时却绝口不提,可见并不想此事牵扯在自己的老丈人身上,看来责任不能再往吴国丈身上推了,黑锅得由仇鸾一个背喽。
只是方献夫这头老狐狸“懂事”,不代表所有朝臣都“懂事”,此时只见一名年青官员出班朗声道:“皇上,臣闻仇鸾是新平伯推荐给俞将军的,俞将军忌惮新平伯国丈的身份,这才勉为其难了带上仇鸾西征,故若要问罪,新平伯也难辞其咎!”
此言一出,在场所有目光都呼啦地集中到这名年青官员身上。只见这名年青官员约莫二十七八岁,身材矮小,但生得面白过耳,举止从容,谈吐不俗,赫然正是翰林侍讲学士,兼詹事府左庶子徐阶徐子升。
张璁不由暗喜,徐阶乃嘉靖二年的探花,不仅满腹才学,而且为人机敏练达,再加上外貌气质俱佳,所以很受嘉靖器重,乃公认的政坛新星,未来帝师的人选之一,所以张璁曾数次拉拢他,可惜这个“小滑头”每次都巧妙地带过了,让人拿捏不准。
因此张璁对徐阶很有些无奈,既拉拢不着,又下不了决心去整他,免得给自己招惹一个难缠的敌人,毕竟徐阶还那么年轻有才,得罪这么一个潜力股,实在不划算。
不过徐阶到底是吃了年轻的亏,竟然主动站出来拉皇帝的老丈人下水,嘿嘿,张璁自然是喜闻乐见的,也正好看看徐阶在嘉靖心目中的份量。
另外,张璁为了脱罪,一开始也准备把火往吴国丈身上引的,只是见嘉靖有护短的意思,所以才临时决定不提吴国丈,此时由徐阶主动提出那就更好了,既把火引向了吴国丈,又避免了自己得罪吴国丈,没有比这更美妙的事了!
果然,徐阶的话音刚下,嘉靖的面色便略略沉了下去,反问道:“徐子升,此话当真?”
徐阶犹豫了一下,答道:“臣只是据闻,但此事要查证并不难,当初新平伯确实有宴请过俞将军,仇鸾和张孚敬大人也一道参加了,至于新平伯席间有没有向俞将军强荐仇鸾,皇上只需问一问张大人便知。”
嘉靖皱了皱眉,目光向张璁望去!
张璁不由暗暗骂娘,徐阶这小滑头竟然摆了自己一道,如实答吧,必然会得罪吴国丈,不如实答吧,那可是欺君之罪。
“咳……回皇上,新平伯在席间确实举荐过仇鸾,但只是随口提了一嘴,算不得强荐!”张璁轻咳了一声答道。
嘉靖冷哼一声:“本朝严令外戚不得干政,新平伯明知故犯,还埋下祸根,招致大患,必须严惩,传朕旨意,即日起削去新平伯之爵位,罚没半年俸禄,以儆效尤!”
“皇上圣明!”刑部尚书胡世宁立即跪倒高呼,竟然激动得声音都有点颤抖。
话说胡世宁虽然脾气倔,但却无愧一片忠君赤诚,之前吴国丈家修坟占地打死人的案件,由于嘉靖的护短一直判不下来,因为此事,胡世宁颇有些心冷,此时见嘉靖终于大义灭亲,自然激动万分,心中积攒的怨气也为此化解了不少。
“皇上圣明!”夏言、徐阶、秦金、伍文定等陆续跪倒高呼,最后所有大臣都跟着下跪高呼圣明。
嘉靖见状心情倒是好了些,他之所以处理吴国丈,除了真的恼火之外,主要还是迫不得已,毕竟上次占地打死人的案子,胡世宁已经当众指责他徇私护短了,徜若这次再不处置吴德友,恐怕会被清流官员们戳着后背骂,日后这此酸子也不知会写什么文章诗词来讽刺抹黑自己。
所以说,嘉靖处置老丈人是有迫不得已的,心情自然不爽,但当他看到激动地跪倒高呼“皇上圣明”的胡世宁等人时,心中不免又有些感动和惭愧,这些老家伙虽然有时“顶心顶肺”,但无疑都是赤胆忠心的好官,自己徇私护短本就不对,再迁怒于他们更加不该!
如此想开,嘉靖的心境倒是平和了,抬了抬手道:“众卿平身,西疆失利虽是仇鸾所至,但俞大猷亦有用人失当之责,就此剥去平西大将军之职,但仍准其领所属将功折罪。张孚敬既在场,却未能阻止新平伯向俞大猷举荐仇鸾,亦有失职失察之过,罚俸半年抵过。”
张璁暗舒了口气,这种处罚对他来说实在无关痛痒,在场的朝官谁还靠俸禄吃饭?赚外快的路子一大把,即使扣一辈子俸禄也饿不死。
“臣领罪谢恩!”张璁再次以额触地。
胡世宁自然对这种处罚不满意,但也无可奈何,主要责任都被仇鸾和吴国丈扛了,然后是俞大猷,张璁躲在最后,能罚俸半年已经不错了。
此时嘉靖又道:“如今西边局势糜烂,嘉峪关和肃州失陷,俞大猷所部已成孤军,伍卿家乃兵部尚书,可有办法挽此危局?”
伍文定躬身出班道:“皇上,正如胡尚书之前所言,非北靖王出征,此局不可破也!”
东阁大学言夏言出班附和道:“臣附议,北靖王身经百战,战无不胜,敦煌一线就是他领兵拿下的,对当地十分熟悉,由他挂帅再征西域,必然兵锋所至,扫尽一切魑魅魍魉,迅速扭转局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