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首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陈证道
眼下虽然已经是暮春三月之末,但是戈壁沙漠中的气温还是极为寒冷,即使是白天也在十摄氏度以下,漠风呜咽,入目所见皆是无边无际的砾石,还有因风蚀而形成的各种奇形怪状山丘,极容易迷失方向。人一旦在其中迷失了方面,活着走出来的可能十分渺茫,即使粮食和水充足,在这种环境下待得久了,说不定也会疯掉。
赛音山达是戈壁沙漠中难得的一片绿洲,因为这里有水源,此刻俺答便率着万余残兵躲藏在这里苟延残喘。
话说三月二十一日早上的那场汗庭决战,俺答惨败,仅率两万多骑北逃而去,明军追击出百余里就停止了追击,不过,那时的俺答已成惊弓之鸟,尽管明军不追了,但是他并没有停下逃跑的步伐,而是率着残兵一口气逃了三天,到千里之外的赛音山达才敢停下来歇口气。
赛音山达位于无边无际的戈壁沙漠之中,没人带路,明军是不太可能找到这里来的,俺答惊惶的心才总算安定下来,然而这一路逃来,其麾下的人马不断溜号,等到了塞音山达,竟然跑了大半人,本来两万多骑的人马,此刻便只剩下一万骑出头了,不是一般的悲摧。
这也难怪,毕竟这世上能同甘者众,可共苦者少之又少,俺答得势时大家都依附他,唯他马首是瞻,如今俺答失势了,丢了汗庭,丢了所有牛羊,要吃没吃的,要穿没穿的,已经是秋后的蚂蚱了,谁还肯跟着他送死?所以能跑的都跑光了,此刻还肯跟随他的都是土默本部的人。
帐外风沙呜咽,帐内的俺答在借酒浇愁,双目无神,憔悴不堪,全然没有了往日的风彩。俺答以二十出头的年纪一统鞑靼,曾经还兵围大明京城,差点断了大明的国祚,也算得上是一代雄主了,可惜遇上了徐晋这个妖孽,竟然屁股还没把大汗之位坐热,就沦为丧家之犬了。
正当俺答意志消沉地感叹着“既生瑜,何生亮”时,一人走进了帐来,赫然正是大萨满,这老头满脸风霜斑驳,浑浊沧桑的老眼静静地注视着浑身酒臭的俺答。
“大萨满还没离开?”俺答自嘲般道。
大萨满脚步蹒跚地走近前,在俺答的对面盘腿坐下,用苍老而沙哑的声音道:“如果山神认为有更适合守护鞑靼土地和子民的雄鹰,老奴便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俺答脸色微变了变,下意识地坐直了腰,他知道大萨满不是在开玩笑,当初这老东西便毫不犹豫地舍弃了达赉逊,转而投靠辅助自己,所以一旦这老东西觉得有人更适合当鞑靼大汗,肯定也会毫不犹豫地舍弃自己的。
俺答给大萨满斟了杯酒,淡淡地道:“莫非到了这个时候,山神还认为本汗最适合守护鞑靼的土地和子民?”
“没错,没人比大汗您更合适了!”大萨满语气肯定地道。
俺答愕了一下,继而自嘲地道:“本汗如今都快成孤家寡人了,本汗不是徐晋的对手,本汗承认惧怕他,他真不愧是徐常胜,无人能敌。”
大萨满合上眼睛一字一顿地道:“汉人有句古语叫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输了,下次赢回来便是,更何况大汗还有巴泰。”
“对,本汗还有巴泰,还有十万骑兵,本汗还没有完全输掉!”提到巴泰,俺答不由精神一振,巴泰是他座下第一猛将,其麾下还有十万骑兵,只要将巴泰召回来,不是没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俺答总算恢复了些许斗志,他再次给大萨满斟了杯酒,恭敬地道:“大萨满可有妙计助本汗击败徐晋?”
“世上没有永远不败的将军,是人就会犯错,徐晋也不例外,大汗现在要做的是召回巴泰,保存实力休养生息,静候徐晋犯错。”大萨满沙哑的声音似乎带着一种魔力,让人情不自禁竖起耳朵认真地倾听。
俺答皱了皱眉:“本汗前两日已经派人前往召回巴泰了,只是……要等到什么时候,徐晋才会犯错?此子谨慎而狡猾,要是一直不犯错呢?”
“大汗,最高明的猎手一定要要有耐心,只要徐晋一直找不到大汗,他就迟早会犯错。不要忘了,这里是咱们鞑靼人的地盘,明国人是外来者,他们的士卒会水土不服,会思念家乡亲人,会消耗大量的粮食和钱银,时间一长必然生变,到时大汗的机会就来了。”大萨满笃定地道:“老奴估计这个时机不会太远,最迟今年入冬就会见分晓。”
俺答听完大萨满的分析,本来晦暗的脸色越来越亮,恍然若醍醐灌顶,对呀,既然打不起,本汗难道还躲不起,鞑靼土地广袤,本汗便跟明军慢慢捉迷藏,等到了凛冬,明军自然而然不战而退了,如果徐晋执意不退,那自己说不定还能抓住机会反败为胜呢。
俺答越琢磨越是心热,不过一想到自己的本部老巢被抄了,汗庭也被抄了,所有牛羊都丢失了,俺答便如坠冰窖。要知道牛羊就是鞑靼人的口粮,就是民生之本,没有了牛羊,他们就得活活地饿死掉,所以他俺答想跟明军比消耗,别说等到凛冬了,估计不用一个月就能把自己给耗死了。
大萨满似乎看透了俺答的心思,沙哑着声音道:“山神会赐给大汗牛羊和美酒的,目前的关键是巴泰能安全返回与大汗会合。”
俺答信心十足地道:“巴泰勇不可挡,明军奈何不了他,本汗反倒担心牛羊的事,不知大萨满可否告知,山神赐予的牛羊何在?”
“只要巴泰回来了,牛羊自然会有的!”大萨满语气神秘地道。
俺答心中满是疑惑,倒也不再追问,只盼着巴泰赶紧率领十万骑前来会合,届时再跟徐晋慢慢周旋转。
…………
嘉靖六年三月三十日,察哈尔汗庭。
距离当日的雨中决战已经过去了十天时间,汗庭所在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已经平静下来,依萨娜的身份还是很管用的,由她出面去招抚鞑靼各部落的人马,效果十分之显著,短短十天间,前来投降依附的鞑靼大小部落便多达二十多个,人数上万,倒是省了明军逐个清剿的功夫。
徐晋也十分慷慨,将斩获的百万头牛羊拨了一半给依萨娜,让她负责分给前来投靠的鞑靼牧民,并允许他们在指定的牧场放牧,恢复生产,不过,前提是要向明军交纳税收,每日上交一定量的乳制品。
另外,徐晋还把部份牛羊分发给那些被解救的汉奴,给予他们鞑靼牧民同等的待遇,每日上交乳一定的制品抵税,以供应大军所需。
兵法有云: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很明显,徐晋这是要食于敌了,而且这也是他同化鞑靼人的第一步,正好借助依萨娜的身份,计划推行起来的阻力可大幅减少。
目前解救出来的汉奴有近五六万人,比投靠过来的鞑靼牧民还要多,二者混居放牧,久而久之,想不互相影响都很难,到时再推行传统的儒学教育,给鞑靼牧民逐步灌输汉人的三观,数代之人之后,相信鞑靼人也得变成汉人了。
依萨娜虽然不够聪明,但也不是笨蛋,自然也觉得徐晋向鞑靼子民收税不妥,但是人家肯把斩获的牛羊拿出来分给牧民,收点乳制品供给大军食用似乎也不过份,更何况俺答还活着,没有彻底消灭俺答之前,还得依靠明军,所以依萨娜对徐晋向鞑靼子民收税的事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于是乎,徐晋便打着门图和依萨娜的旗号,在鞑靼的地盘上堂而皇之地推行起殖民制度了,当然,一开始的手法还是十分隐蔽,估计等依萨娜回过神来,恐怕一切都已经迟了。
明王首辅 第1163章 俺答行踪
俺答自己不住进舒适的宫殿中,也不允许军队进驻城里,目的是要以艰苦朴素的作风来保持军队的战斗力,而徐晋正好相反,他从来都是个不会亏待自己的人,所以他把自己的元帅府设在了城中,部份军队也调入了城中驻防。
作为一名现代人,徐晋很清楚地知道,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才是这个社会进步的源动力,人类想要跑得更远,于是便有了汽车高铁;人类想要像鸟儿一样飞翔蓝天,于是有了飞机飞船;人类想要像鱼儿一样徜徉大海,于是有轮船潜艇。
所以说,追求享受并没有错,只有对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不断地提高,这个社会才会进步。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本身也没有错,但是因陈守旧,抱残守缺就是大错特错,热武器都出来了,还抱着那些破弓烂箭不放,简直是愚昧透顶。
譬如清朝,靠着弓马侥幸从大明手中夺了江山,便对火器不屑一顾,愚蠢地没有继承大明发达的火器制造技术,继续以弓马刀剑耀武扬威,殊不知明朝之所以灭亡,绝大部份是自身内部的原因,满人只是机缘巧合地捡了个大便宜而已,所以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进国门时,满清皇朝完全傻眼了,根本没有丝毫招架之力。
后世最著名的八里桥之战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被称为“国之柱石”的大清名将僧格林沁率三万军队(其中八千是蒙古骑兵)与八千英法联军对战,结果被人家的火枪打得全军覆没,而英法联军才死伤十几人而已,差距之大,令人乍舌。
所以说热武器的出现,代表着冷冰器时代的终结,燧发枪和手雷都被徐晋搞出来了,俺答的鞑靼骑兵即使再强大,败亡已经是注定的了,覆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当然,攻陷一个国家容易,但要彻底征服一个国家却很难,武器再强大也强大不过人心,大明要完全将鞑靼纳入版图,那便要得人心,这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工作。
此刻的大帅府内,徐晋正在焦头烂额地处理着各种事务,没办法,谁让他军政法一把抓,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责任越大,事务自然也越繁琐,说是日理万机也为过,幸好,经过十几天的忙碌,再加上有依萨娜帮忙,整个察哈尔汗庭地区倒是稳定下来了,生产也在逐渐恢复,大军也获得了部份供应,大大减轻了大明国内的负担。
徐晋目前的主要工作重心就是巩固地盘,守住已得成果,至于俺答反倒成了其次,而且有俺答在,依萨娜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一旦把俺答干掉,估计依萨娜这妞就该向自己发难了,到时她要求明军撤兵,明军便会失去道义上的制高点,即使强行留下来,也难得到鞑靼人的认可。
不过,俺答可以暂且放到一边,但是他的爪牙必须剪除,那个率着十万骑兵围困香山的第一猛将巴泰一定要干掉,所以三天前,徐晋已经命王林儿亲率三万人马驰援香山了,其中便包括了最精锐的神机营,务必要将俺答这支军队打掉,只要干掉巴泰这支十万骑兵,那么俺答就真的成了秋后蚂蚱了,再也构不成威胁。
“大帅,依萨娜和赤鲁不花在外面求见!”这时一名亲兵进来禀报道。
徐晋心中一动,放下手中一份公文道:“让他们进来。”
很快,依萨娜和赤鲁不花便进来了,他们还带两个陌生的中年男子,看长相都是鞑靼人无疑,而瞧那穿着打扮,应该都是鞑靼部落的上层贵族。
“见过国公爷!”四人齐齐向徐晋行了个单手抚胸礼。
徐晋大马金刀地坐在座位上点了点头,淡道:“依萨娜郡主,这两位是?”
此刻的依萨娜神采飞扬,兴冲冲地道:“本郡主给靖国公介绍一下,这位是苏尼特鄂托克首领阿齐罗,这位是浩齐特鄂托克首领罗斯泰,他们都是来投靠辅助门图的。”
徐晋不由微微动容,鞑靼察哈尔部共有八个势力较大的鄂托克(部落),苏尼特和浩齐特均是其中之一,于是沉声道:“两首领深明大义,弃暗投明,实乃明智之举。”
阿齐罗和罗斯泰两人显然不懂明国语,听完依萨娜的翻译才再次向徐晋抚胸行礼,然后叽哩咕噜地说了一大通,大意就是一时糊涂被俺答蒙骗了,这才斗胆与大明天军对敌的,说白了就是装孙子认错道歉,希望靖大国公爷大人有大量,饶过他们部落,并且赐给他们部落牛羊和地盘放牧,恢复生产。
徐晋正愁大军供应不足呢,自然是来者不拒,所以义正辞严地训斥了一番,最后话锋一转,便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两位鄂托克领主欣喜万分地再次致谢,并且表示有一份厚礼要送给徐晋。
徐晋不由来了兴趣,问道:“二位领主有何厚礼要送给本帅?”
依萨娜兴奋地道:“回靖国公,是俺答的行藏所在,他现在就躲藏在距离这里一千多里的赛音山达,那儿位于戈壁的中部。”
徐晋剑眉扬了扬:“此话当真?”
依萨娜肯定地点了点头:“千真万确!”
原来阿齐罗和罗斯泰两人之前也跟着俺答一起北逃的,结果逃到苏尼特部落的地盘时,阿齐罗不想逃了,与相熟的浩齐特部落领主罗斯泰一合计,两人便趁着进入戈壁沙漠之前,各自率着自己部落的人马偷偷溜了。
苏尼特部落的地盆位于汗庭的西北边,处于戈壁沙漠的边缘地带,俺答率着残兵从苏尼特部落的地盘经过,还顺带掠走了部落的所有牛羊,正因如此,阿齐罗才下定决心带着部落的子民逃离俺答的,而且他还派族人暗暗跟踪俺答,所以得知俺答此刻就躲在戈壁深处的绿洲塞音山达。
话说阿齐罗和罗斯泰两人各率部众脱离了俺答后,打听到依萨娜正在招降各部落的人,但凡投靠的部落都分到了牛羊和地盘,于是便也主动前往汗庭投靠,为了获得更大的好处,顺便把俺答的行踪也给出卖了。
明王首辅 第1164章 主动请缨
“目前俺答麾下仅剩万余疲兵,正是一举歼灭他的大好时机,国公爷宜早派兵击之。”依萨娜眼中闪烁着仇恨的光芒,一副跃跃欲试的咬牙切齿模样。这也难怪,父亲博迪大汗被俺答毒杀,亲弟弟达赉逊又死在俺答的手下,自己和弟弟门图也被追杀,最后逃到大明寄人篱下,这才侥幸捡回了一命,依萨娜就别提有多恨俺答了,巴不得立刻亲手把他碎尸万段,所以在收到俺答行踪的消息后,她马上就跑来告知了徐晋。
当然,依萨娜之所以催促徐晋尽快歼灭俺答,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门图。
之前依萨娜不是提出要尽快接门图回汗庭继承汗位吗?徐晋也爽快地表示会向嘉靖上书请示,哄得依娜萨屁颠屁颠地帮忙招降各部落的鞑靼人,结果前几天嘉靖的圣旨到了,除了犒赏三军取得大捷外,还拒绝了依萨娜所提出的请求,理由是俺答还没有消灭,送门图回汗庭继承汗位有风险,所以为了门图的个人安危着想,还是等彻底消灭了俺答再说吧。
依萨娜不由大失所望,甚至有点怀疑是嘉靖和徐晋君臣两人串通好唱的双簧,但还是那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更何况嘉靖拒绝送回门图的理由也十分充分,依萨娜也不好反对,所以也只能认了,而现在得知了俺答的行踪,依萨娜自然欣喜若狂,因为只要消灭了俺答,大明便再也没理由继续扣留门图了。
徐晋看着目光灼灼的依萨娜,不由微不可察地皱了皱剑眉,他委实不想这么快干掉俺答,所以这段时间虽然派出斥候四处侦查俺答的行踪,但也只是做样子的居多,目的就是想尽量拖延时间,以实施他的殖民计划,没想到俺答还真是墙倒众人推,竟然被手下的人出卖了。
“依萨娜郡主稍安勿躁,只要消灭了巴泰的十万骑兵,俺答便不足为虑了,三天前,本国公已经派出三万精锐前往夹击巴泰,相信不久便会有消息传来了,且待几日再作定夺吧!”徐晋笃定地道,一副胸口成竹模样。
赤鲁不花轻咳了一声道:“国公爷此言差矣,正所谓兵贵神速,再待几日,不知俺答又逃往何处了,要再寻觅其行踪,无疑于大海捞针。”
依萨娜立即附和道:“没错,夜长梦多,俺答必须尽快消灭,更何况消灭俺答和消灭巴泰也没有冲突,可以同时进行的。”
徐晋不禁暗汗,看来继续忽悠是不行了,毕竟人家也不是傻子,于是点了点头道:“你们说的倒也是,但是本帅现时手下兵力不足,恐难做到派兵千里奔袭。”
依萨娜心里冷哼一声,一挺胸脯大声道:“其实国公爷不必过于小心,俺答麾下现在只剩一万左右的疲兵,缺衣少食,士气低落,只需派出一支五千轻骑突袭,就能轻松击败他,如果国公爷有所顾虑,本郡主愿意率麾下亲自前往消灭他,国公爷只需派一名将军随同协助本郡主就行了。”
话说近日前来投靠的鞑靼部落不少,依萨娜麾下已经组建起一支五千人的骑兵,手底下有了兵马,说话自然也更有底气了,她的意思很明显,如果徐晋不派兵,她就自己单干。
“来人,命谢总兵前来听令!”徐晋倒也干脆,立即命人把谢三枪找来。
依萨娜闻言不由眼前一亮,脸上露出一丝喜色,徐晋的观察力是何其敏锐,自然捕捉到前者神情的微妙变化,心中不由暗暗好笑,看来这妞确实是对三枪有意思啊,那便好办了。
正所谓哪个少年不慕艾,哪个少女不怀春?十八岁的依萨娜自然也不例外,再加上优秀的男子对异性本身就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依萨娜当初带着门图逃到古北口关城外,亲眼目睹谢三枪击败俺答麾下的两大猛将阿尔斯楞和特木尔,那时就已经对这名明军小将印将深刻了,再后来的北伐途中,谢三枪勇冠三军的表现,更让她怦然心动。
汉人女子偏好文质彬彬的书生,而鞑靼女子却更喜欢勇武的男子汉,谢三枪武艺高强,勇猛无匹,正是依萨娜心目中喜欢的类型,再加上徐晋有意把她安排到谢三枪麾下,两人的相处机会多了,想不暗生情愫都难,所以尽管那天谢三枪用大炮把水晶殿给轰毁了,依萨娜也不怎么生气,内心反而隐隐觉得对方那样子很有男子气慨,就连斩下阿尔斯楞头颅那一刀都是那么的帅气有型。
很快,谢三枪便大步走了进帅府大堂,只见这小子浑身披挂戴甲,龙行虎步,双目炯炯如电,超过两米的个头,端的是英恣飒爽,威武不凡,给人的感觉就像一棵顶天立地的胡杨。
谢三枪几步跨到徐晋跟前,啪的行了个单膝礼,大声道:“末将参见大帅!”
徐晋瞥了一眼正偷瞄谢三枪的依萨娜,点了点头道:“谢总兵免礼!”
谢三枪站起来,奇怪地扫了依萨娜等人一眼,问道:“大帅召末将前来有何差遣?”
徐晋沉声道:“现得知俺答的藏身所在,就位于距离此地千里之外的塞音山达,本帅命你率骑兵五千袭之。”
谢三枪闻言大喜道:“末将遵命!”
“谢总兵,依萨娜郡主会率五千骑与你同往,务必要保证依萨娜郡主的安全。”徐晋又道。
谢三枪皱了皱浓眉道:“大帅,对付俺答的万余残兵,末将率五千骑前往即可,不用劳烦依萨娜郡主了吧。”
依萨娜闻言脸色一变,不悦道:“谢总兵是瞧不起本郡主吗?”
谢三枪耸了耸肩道:“这可是你自己说的。”
依萨娜顿时气得眼圈都红了,气乎乎地道:“谢三枪,你小子别自以为是,没有本郡主带路,你恐怕连塞音山达在哪都找不到。”
徐晋向谢三枪暗暗使了个眼色,脸色一沉,厉声教训道:“三枪,你近来虽然屡屡立功,但正所谓骄兵必败,万万不可大意轻敌,这次任务以依萨娜郡主为主,你只是协助她,明白吗?”
谢三枪郁闷地道:“末将遵命!”
依萨娜得意地朝着谢三枪一扬下巴,旁边的赤鲁不花见状不由皱了皱眉,心中暗叫不妙,他可不是情窦初开的少女。
明王首辅 第1165章 狭路相逢(上)
正当谢三枪和依萨娜率领一万轻骑离开汗庭,千里奔袭赛音山达时,第一猛将巴泰也收到了俺答的召回命令,这位狼人极为不甘地仰天咆哮,并且一拳打死了自己的坐骑,然后率着八万余骑兵愤然往北撤退。
话说十多天前,巴泰奉俺答之命率十万骑追击薛冰馨等人,可惜中了谢二剑的疑兵之计,耽误了半天时间,当他反应过来时,明军已经渡过陵水,成功逃到了香山,随后,巴泰对香山发动了进攻,本以为轻松就能把香山上的明军一窝端掉,结果猛攻了八天都未能拿下,反而折损了万余人马,不是一般的憋屈。
巴泰本来就是个性子暴烈的狼人,眼看着麾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终于攻破香山的第一道防线,夺得陵水的控制权时,却突然收到俺答的撤兵命令,也难怪他会气得挥拳打死自己坐骑。
香山上,薛冰馨和谢二剑等人看着潮水般退去的鞑靼骑兵,均是微微松了一口气,连日来的激战,他们的损失也很大,此时倒也无力再派兵追杀,更何况对方是全骑兵,他们想追也追不上,如果仅派数千骑兵追击,弄不好还不够人家塞牙缝呢,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巴泰引兵退去。
且说巴泰率着八万鞑靼骑兵往北退去,打算赶到赛音山达与俺答会合,结果刚走了三十里左右,前方探路的斥候便飞马来报:“报,前面二十里发现一支明军拦路,请将军定夺。”
巴泰凶睛一瞪,厉声喝问:“人马,多少?”
斥候答曰:“约莫三万左右,步骑混合。”
巴泰那双狭长的凶睛瞬时丝丝地释放出凛冽的杀气,咧开血盆大口狞声道:“加速迎上,屠光。”
巴泰此人勇猛嗜血,自出道以来未尝败绩,每次击败对手都会生吃对方首领的心肝,在草原上凶名赫赫,正是人见人怕,鬼见鬼愁,结果在攻打香山时吃了瘪,连续猛攻八天,非但没能拿下香山,反而折损了近两万人马,所以此刻,这位狼人正憋着满肚子怒火,突然听闻前面有明军拦路,而且才区区三万人,瞬时不惊反喜,立即便下令全军加速迎上去。
真是正应了那句冤家路窄了,此刻出现在前方二十里的那支明军正是王林儿。话说四天前,王林儿便奉了徐晋的命令,率三万人驰援香山,结果紧赶慢赶,竟然刚好在途中遇上了往北撤退的巴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