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南非当警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鲇鱼头
装备的差距虽然不能反映出战斗力的差距,但是看在冯特罗塔眼里,还是多少理解了点毕洛夫为什么要求坦葛尼喀军方保持克制。
“我们,以前坦葛尼喀和尼亚萨兰部队有没有发生过冲突?”冯特罗塔问少校,使用的肯定是德语。
“表面上没有,不过实际上还是有的——”少校话没说完,估计结果不怎么乐观。
“结果怎么样?”冯特罗塔才不会在意这样直接问出来会不会让少校难堪。
“结果不太好,年初我们和尼亚萨兰关系最紧张的时候,巡逻部队在边境相遇,曾经发生过冲突,但是当时我们都保持着克制,并没有使用武器,所以只是肢体冲突——”少校硬着头皮解释,但还是语焉不详。
“然后呢?”冯特罗塔追问。
“然后——”少校用力抿了抿嘴唇,瞪了下眼睛,这才艰难万分的说出来:“——当时双方大概都是十几个人,人数比较接近,我们的人吃了点亏,有六名士兵需要住院接受治疗,军马也丢失了两匹——”
冯特罗塔简直无语,“丢失”恐怕只是托辞,没准是被尼亚萨兰人抢走了。
这简直就是耻辱,堂堂骑兵居然连军马都被抢走,那些士兵简直都应该以死谢罪。
如果这种事发生在德属西南非洲,那么冯特罗塔说不定真的会严厉处理那些打输了架的士兵。
不过这是在坦葛尼喀,在没有充分了解到情况的时候,冯特罗塔不会轻易发表意见,所以冯特罗塔只是点点头,并没有说话,端起几乎可以成为古董的单筒望远镜继续观察玄武城。
河对岸的罗德西亚北部师骑兵也在议论。
“班长,对面那个人怕是个官儿吧?”一名骑兵放下手中的望远镜,随手把望远镜装进马鞍旁的木盒里。
这种望远镜也是尼亚萨兰生产的,有意思的是,技术居然还是来自德国的蔡斯。
这个年代的各个国家,对于技术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所以尼亚萨兰很轻松的就从卡尔·蔡斯哪里购买到了最先进的光学技术,以及镜片的生产设备。
当然了,来自卡尔·蔡斯的技术,还需要尼亚萨兰的重新设计,才能焕发出足够的魅力。
所以冯特罗塔使用的望远镜还是单筒望远镜,尼亚萨兰一名普通骑兵使用的望远镜,就已经是双筒望远镜。
“这是个中将,以前好像没见过,不行,咱们得快点上报——”班长的觉悟还是更高,马上就命令一名骑兵返回罗德西亚北部师总部报告。
看着打马如飞快速离开的骑兵,冯特罗塔冷哼一声,终于放下手中的单筒望远镜,随手把望远镜递给身边的随从。
人家这当官的就是有派头,装备不够先进就用人凑,效果好不还先不说,装个那啥还是可以的。





重生南非当警察 390 界河
冯特罗塔的到来,给坦葛尼喀德军士气带来了明显变化。
不得不说,尼亚萨兰给坦葛尼喀带来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之前的坦葛尼喀德军高层,面对尼亚萨兰的压力已经焦头烂额,根本无力组织有效反击。
不过身为白人,德国人也有自己的骄傲,目前德国对于英国虽然整体上还处于弱势,但是对主要由华人组成的尼亚萨兰,坦葛尼喀德军上上下下情绪异常复杂,大英帝国身为老牌帝国也就算了,尼亚萨兰却成为尼亚萨兰男爵领没多久,那么凭什么尼亚萨兰现在越来越好,坦葛尼喀却一直原地踏步。
不公平啊!
这一点在冯特罗塔观察玄武城时,感受尤为深刻。
玄武城作为罗克开发尼亚萨兰北部的前哨站,一直是尼亚萨兰北部最重要的城市,罗德西亚北部师成立后,玄武城成为罗德西亚北部师的总部,罗克又对玄武城进行了新一轮的开发。
现在的玄武城虽然不大,但是规划的很整齐,和尼亚萨兰其他所有城市都一样,道路标准很高,城市的主干道宽度都在五十米以上,道行树、绿化带、人行道井井有条,和坦葛尼喀境内的道路对比实在是鲜明。
在坦葛尼喀,即便是乌松布拉市中心,也没有玄武城这样的道路交通条件。
冯特罗塔肯定不会认为,这是尼亚萨兰为了恶心坦葛尼喀人,故意把玄武城的道路修建的这么好。
有了在德属西南非洲的经验,冯特罗塔来到坦葛尼喀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在坦葛尼喀和尼亚萨兰边境上设立封锁线,禁止尼亚萨兰和坦葛尼喀之间的任何人员流通。
然后冯特罗塔就对坦葛尼喀境内的泰泰拉人登记造册,并且向德国本土请求援助,以对抗尼亚萨兰在北海越来越明显的优势。
坦葛尼喀境内大概有三万左右泰泰拉人。
之前他坦葛尼喀之所以收留这些泰泰拉人,是为了给刚果自由邦制造麻烦。
现在刚果自由邦已经成了比属刚果,尼亚萨兰的强势介入,使得坦葛尼喀在坦葛尼喀湖的扩张态势变成了整体防御,那些泰泰拉人的重要性就在不断下降。
坦葛尼喀曾经试图利用泰泰拉人给尼亚萨兰制造麻烦,只可惜没能如愿,白白为尼亚萨兰增加了很多免费劳力,所以登记注册只是第一步,冯特罗塔现在不会随意随意浪费坦葛尼喀的人力资源,这些泰泰拉人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比如坦葛尼喀境内的建设。
冯特罗塔也算是大刀阔斧,准备在玄武城对面的坦葛尼喀境内,建设一座纯粹的军城,和玄武城针锋相对。
但是搞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坦葛尼喀没有尼亚萨兰这样雄厚的资本势力,所以只能请求德国本土的援助。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德国本土现在根本没有能力给予坦葛尼喀足够的援助。
以英国的实力,尚且对军备竞赛感到捉襟见肘,更不用说才刚刚统一没多少年的德国。
德国现在虽然也拥有一些海外殖民地,但是这些海外殖民地还大多没有产生利益,也就只有德属西南非洲去年的出口额超过了进口额,坦葛尼喀这边,每年都需要德国本土的援助,才能维持德国在坦葛尼喀的殖民。
换句话说,德国得到这些殖民地的时间太短,现在个个都是赔钱货,根本无法有效为德国本土输血。
所以德国政府的回复就很让冯特罗塔失望,德国政府不仅不能给予坦葛尼喀足够的帮助,反而要求冯特罗塔尽可能维持坦葛尼喀的态势,并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德国本土大量提供建造无畏舰需要的钢铁,以及其他资源。
冯特罗塔终于意识到坦葛尼喀面临的局面,坦葛尼喀境内可没有钢铁厂,整个非洲甚至都只有一座钢铁厂,就是德兰士瓦的法瓦尔特钢铁厂,而坦葛尼喀又绝对不可能把矿石送到法瓦尔特去冶炼,所以冯特罗塔还得想其他办法。
冯特罗塔的办法还没有想出来,尼亚萨兰和坦葛尼喀在边境上又发生了新的摩擦。
这一次不是在北海,就是在尼亚萨湖畔的玄武城附近。
之前说过,玄武城附近,尼亚萨兰和坦葛尼喀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默认的分界线是一条不知名的河流。
问题是,这是一条季节性河流,旱季的时候河水半干涸状态,雨季的时候河水就会泛滥,并且经常改道。
七月中,玄武城连续一周降雨,作为边界线的河流再次改道,向北移动了将近一百米。
这也意味着,尼亚萨兰的边境线,又向被推进了一百米。
一百米距离,相对于动辄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来说简直不值一提,但是国土面积虽大,却没有一寸是多余的,所以这一百米马上就成为尼亚萨兰军方和坦葛尼喀军方关注的焦点。
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反应最快,河水刚刚改道,雨都还没停,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官兵就马上越过原来的河道开始巡逻,并且还雇佣了工人修缮河道,明显摆出架势是要将现在的河流作为尼亚萨兰和坦葛尼喀之间的分界线。
坦葛尼喀军方当然不认可现在的界河,于是双方的巡逻部队频频发生肢体冲突。
好在双方都还有克制,谁都没有主动使用武器,摩擦被限制在一定程度内。
这种程度的“友好交流”,其实对罗德西亚北部师更有利。
随着廓尔喀雇佣兵的到来,现在罗德西亚北部师也出现了廓尔喀雇佣兵组成的部队,今年初,罗德西亚北部师就接纳了近2000郭尔喀雇佣兵,组成一个新的第四团,驻地就在玄武城。
这些郭尔喀雇佣兵来到尼亚萨兰的时间还很短,对于坦葛尼喀的德军白人官兵还心存畏惧,没有建立足够的心理优势,所以交流的时候颇为放不开手脚。
不过在两三次友好交流之后,廓尔喀雇佣兵们终于认识到白人的外强中干,面对白人时,也逐渐能够摆正心态。
在七月底的几次交流中,罗德西亚北部师大获全胜,坦葛尼喀第二师的巡逻部队鼻青脸肿,再次出现军马“丢失”的严重事件。
军马丢失是冯特罗塔绝对不能接受的,于是坦葛尼喀第二师精心制定了一个报复计划。
尼亚萨兰在基建方面确实是很有实力,界河改道才刚刚不久,尼亚萨兰这边已经完成了对河道的加固。
当然了,加固只限于尼亚萨兰一侧的河道,坦葛尼喀这一侧尼亚萨兰肯定不会管,这样未来如果界河再次改道,还是会向北推进,那样尼亚萨兰又能顺理成章的扩张。
这简直就是上帝他老人家给面子。
由于最近经常下雨,所以罗德西亚北部师的骑兵巡逻的时候习惯性的穿着雨衣。
罗德西亚北部师配发的雨衣是宽大的斗篷式雨衣,这种雨衣的成本是高了点,但是使用起来效果很好,不仅使用方便,防护能力突出,而且样式漂亮,美观大方,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官兵都很喜欢。
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官兵这段时间也实在是太嚣张,有两名骑兵骑的马,屁股上有坦葛尼喀军方的烙印,很明显这就是前几天坦葛尼喀骑兵“丢失”的军马。
而一名坦葛尼喀骑兵身上,也穿着一件只有罗德西亚北部师才配发的雨衣,这简直就让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巡逻队红了眼。
不用说,坦葛尼喀骑兵身上的雨衣,也是罗德西亚北部师“意外丢失”的。
打架吗,有输有赢很正常,不过这样公然拿出来使用,那就是明显的挑衅。
所以只是几个眼神的交错,冲突再次爆发。
罗德西亚北部师平时的训练就非常重视配合,两三个人之间的小配合熟练的很,德国人是各自为战,尼亚萨兰人就是小组形成团队优势,三两秒就放倒一个,现场马上就一面倒。
骑兵班的班长连马都没下,看着手下将德国人打得落花流水,部队的信心就是这样慢慢建立起来的。
往常这个时候,一般胜负已分,双方就会很有默契的停手,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今天的德国人很顽强,哪怕局面完全一面倒,也没有停手的意思。
班长正准备叫停,远处突然传来密集的马蹄声。
班长马上明白这是圈套,就算是德国人来支援,也不会来的这么快。
“停,停手,撤——”班长招呼还跟坦葛尼喀骑兵混战的手下风紧扯呼。
已经走不掉了,浑身泥泞的德国人就算是鼻青脸肿,也要死死抱住尼亚萨兰骑兵,不让尼亚萨兰骑兵脱身。
一名尼亚萨兰骑兵好不容易摆脱一名德军骑兵,刚刚从泥泞里挣扎着站起来,就被一匹狂奔而至的战马直接撞飞。
“停!卧槽——”班长瞬间红了眼,从胸前的快拔枪套里掏出手枪,正准备鸣枪示警,却被某个肾上腺分泌过多,冲昏了头脑的德军士兵一枪击倒。
这一枪,彻底打碎了毕洛夫访问尼亚萨兰建立的所有成果。




重生南非当警察 391 崩溃
被军马撞飞的战士胸部四处骨折,经过紧急手术后已经度过危险期,大概过上几个月,还能返回部队。
被冷枪击中的班长是胸部贯穿伤,虽然经过手术抢救,但是还处于昏迷中,术后72小时是关键,如果72小时之内不能苏醒,那么苏醒的机会就很渺茫。
罗克知道消息后,就要返回尼亚萨兰。
阿德及时找到罗克,劝罗克要谨慎处理。
“坦葛尼喀总督洛伊特魏因勋爵已经给我发电报解释了这件事,整件事现在可以确定是个误会,洛伊特魏因勋爵承诺会严肃处理当事人,并且愿意对尼亚萨兰进行赔偿,我知道你很生气,但是洛克,我们不能因为这件事就和德国人彻底撕破脸,相信我,以后还有机会——”阿德站在全局高度,要求罗克保持克制。
“勋爵,这不是钱的问题,如果这种事可以用钱解决,那么我愿意每天都赔偿坦葛尼喀的损失,你知道坦葛尼喀刚刚更换了总司令,冯特罗塔现在迫切的想要做点什么,改变以前坦葛尼喀在面对尼亚萨兰时的被动局面,而罗德西亚北部师主要是由华裔和廓尔喀雇佣兵组成,他们好不容易才建立起对白人的心理优势,如果我们处理不慎,那么之前的心理优势就会荡然无存。”罗克才不会息事宁人,顾全大局什么的,那都是阿德考虑的问题,罗克的目的就是要全面压制坦葛尼喀。
不管坦葛尼喀的驻军司令换成谁。
“洛克,我知道,给我一点时间处理——”阿德也知道罗克的性格,吃了亏就一定要报复回去,就算坦葛尼喀不找茬,罗克也会主动出击,更不用说坦葛尼喀主动给尼亚萨兰设圈套。
但是阿德也不能任由罗克自由发挥,南部非洲目前最重要的事是成立联邦政府,其他任何事都可以暂时搁置,等联邦政府成立,尘埃落定,阿德会全力支持罗克报复坦葛尼喀。
“好吧勋爵,你可以和坦葛尼喀人慢慢谈——”罗克当然也不会让阿德为难,就算要报复,罗克也会让坦葛尼喀人抓不到把柄。
回过头来,罗克就给安东发电报,要求安东制定计划,对坦葛尼喀采取行动。
现在尼亚萨兰也有参谋部,这种事,已经不需要罗克亲自策划指挥了。
于是计划层层分解,最终执行还是要由亚亚的手下完成。
“来吧,路易斯,我们又有活干了——”亚亚面带苦笑,但是不敢有怨言,这种脏活累活,就是亚亚存在的意义。
“好吧,谁让我们是专业的呢。”路易斯·布罗德更没有怨言,他在回到尼亚萨兰之后,根本没有接受审判,而是像个英雄一样在尼亚萨拉全境巡回演讲。
结束了全境巡回演讲之后,路易斯·布罗德又回到亚亚身边,担任亚亚的智囊。
不过一切都和从前不一样了,以前路易斯·布罗德是亚亚的手下,对亚亚的命令要无条件服从。
现在路易斯·布罗德在尼亚萨兰的地位已经超过亚亚,身份也从亚亚手下的雇佣兵,变成了卜若地公司的副总经理。
卜若地又叫帝王花,是南部非洲一种很常见的植物。
卜若地公司和保护伞公司一样,也是一家雇佣兵公司。
不过和保护伞不同的是,卜若地在尼亚萨兰只承接国外业务,从来不承接国内业务,所以和保护伞公司没有业务冲突。
卜若地公司的总经理就是亚亚,现在卜若地公司拥有三千多名正式员工,绝大部分士兵都是非洲人,官员则是由白人,或者是华人担任。
尼亚萨兰在坦葛尼喀境内的行动,就是交给亚亚的卜若地公司负责。
当然出面和卜若地签订委托合同的肯定不是尼亚萨兰政府,而是一个叫汤姆·利齐的法国人。
叫什么不重要,国籍很能说明问题,法国人也确实是有足够的理由讨厌德国人。
“你现在不能去坦葛尼喀了,这一次我们怎么办呢?”亚亚只要能偷懒,就懒得动脑子。
“交给我吧——”路易斯·布罗德感觉还算不错,至少亚亚对路易斯·布罗德足够信任,所以路易斯·布罗德才愿意一直留在亚亚身边。
一个星期后,玄武城对面坦葛尼喀境内的工地上又来了一批泰泰拉人。
冯特罗塔来到坦葛尼喀之后,为了对抗尼亚萨兰的压力,准备在边境上修建一系列城堡,或者军营,以封锁边境,严禁任何人随意穿越边境。
其实现在更多的是坦葛尼喀境内的非洲人偷偷越过边境前往尼亚萨兰,虽然这些偷偷越过边境的人都被尼亚萨兰政府扔到工地上当免费劳力用,但是坦葛尼喀人并不知道这种情况,那些坦葛尼喀人只看到尼亚萨兰境内越来越繁华,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并没有注意到尼亚萨兰境内,很少有非洲人的存在。
也不是完全没有,比如前几天加固河道的工人就是非洲人,不过那都是克里斯蒂安建筑公司的雇员,并不是真正的坦葛尼喀人。
让冯特罗塔无奈的是,即便是坦葛尼喀人知道他们在越过边境之后,在尼亚萨兰并不会享受到国民待遇,恐怕坦葛尼喀人还是会趋之若鹜。
至少在尼亚萨兰,官员不会因为工人没有完成劳动,就随意砍掉工人身上的某个部位。
别以为只有比利时人和葡萄牙人是这么残暴,德国人在这方面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冯特罗塔也知道,坦葛尼喀境内的泰泰拉人对坦葛尼喀并不忠诚,所以冯特罗塔就把所有的泰泰拉人都扔到边境上修城堡,这样那些泰泰拉人就没有机会在坦葛尼喀境内游荡,避免了很多意外发生。
玄武城对面的城堡就叫荣耀堡。
在冯特罗塔的计划中,荣耀堡至少要能容纳一千名军人,这样一旦战争爆发,荣耀堡才能在罗德西亚北部师的进攻面前坚持的更久,为坦葛尼喀赢得更多时间。
和尼亚萨兰相比,坦葛尼喀在组织大规模工程的时候,就缺乏足够的经验,所以荣耀堡自从开工以来就状况不断,现在已经开工半个多月,却还连最基础的清理工作都还没有完成。
要建设一座城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在道路交通条件不方便的情况下。
坦葛尼喀境内的道路交通条件,和尼亚萨兰境内相比有很大差距,尼亚萨兰境内的各个主要城市都已经有和铁路公路连接,坦葛尼喀境内的很多地方却连个城镇都没有,所以坦葛尼喀要建设城堡,支出的成本比尼亚萨兰这边更高。
问题的关键在于,坦葛尼喀远远不如尼亚萨兰有钱。
罗克本人就不说了,兰德银行就能为尼亚萨兰提供足够的建设资金,罗克想建点什么东西,兰德银行会全额贷款,而且还是最低利息,还款期限还不受限制,所以尼亚萨兰才能大张旗鼓的搞建设。
兰德银行没有在坦葛尼喀境内开展业务,甚至整个坦葛尼喀都没有银行的存在,所以坦葛尼喀要建城堡,资金就只能自筹,这是坦葛尼喀面临的最大困境。
没有钱,什么都干不成,哪怕是平整土地也是需要工具的,更何况近千名工人每天产生的费用也不是小数字,有一点要注意,坦葛尼喀现在还不能自给自足,连粮食都需要本土支援。
以前坦葛尼喀和尼亚萨兰关系紧张时,尼亚萨兰的土豆就算放烂,也不会卖个坦葛尼喀。
毕洛夫访问尼亚萨兰后,坦葛尼喀和尼亚萨兰的关系有所缓和,尼亚萨兰终于同意向坦葛尼喀出售包括粮食在内的部分物资,这有效缓解了坦葛尼喀对本土的依赖。
现在这一切都已经成为泡影,尼亚萨兰再次对坦葛尼喀关闭交易,并且是全完彻底的关闭,以前坦葛尼喀还能通过其他渠道从尼亚萨兰获得一些物资,现在这些渠道都已经被尼亚萨兰全部切断。
所以荣耀堡工地的粮食都很吃紧,为了保证食物供应,负责看管那些泰泰拉人的军官,不得不抽出一些泰泰拉人就地解决食物问题。
非洲这种地方,其实只要勤快点,要吃饱肚子还是很简单的,坦葛尼喀境内其实也是遍地果树,野生动物成群,河里的鱼多得很。
只可惜泰泰拉人现在对德国人越来越反感,不管是修建荣耀堡,还是采集的效率都低的让人无法忍受,所以军官就决定给泰泰拉人一些教训,让他们知道谁才是坦葛尼喀的主人。
德国人所谓的“教训”,也是动不动就砍手,或者是割耳朵,甚至是砍头。
八月十号,又有一队坦泰泰拉人没有完成当天的工作,结果就被看守抓了典型,按照规定,这一队人的手要全部被砍掉,之后如果侥幸不死,那么还要继续工作。
既然是杀鸡骇猴,那就要有足够的警示效应,所以其他泰泰拉人也被集中起来,要观看对这些泰泰拉人的行刑。
德国人并没有意识到,坦葛尼喀殖民的崩溃,就是从这一天开始。




重生南非当警察 392 开山刀
坦葛尼喀军队装备的是那种平头厚身,造型粗犷的开山刀。
和罗德西亚北部师现在使用的狗腿弯刀相比,坦葛尼喀军队装备的开山刀虽然造型并不流畅,加工也不够精致,使用的钢材也韧性不足,但是很符合坦葛尼喀的具体情况,用来砍人还是很合适的。
这种事德国人也不会亲手执行,为了制造足够的威慑力,徳裔军官选择了十几名刚刚来到荣耀堡的泰泰拉人执行。
这其实也是德国人经常使用的方式,他们似乎很乐意看到非洲人自相残杀,喜欢在这种时候寻找乐趣。
最近送来的这些泰泰拉人身体条件还是很不错的,和其他那些精瘦枯干,明显营养不良的泰泰拉人不同,这些泰泰拉人身体强壮,看上去油光水滑,都已经黑的发亮的那种,宽大厚重的开山刀提在他们手上就相得益彰。
大多数泰泰拉人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命运,哪怕德国人甚至没有把他们捆起来,他们也老老实实的在特意搭建的木台上跪成一排,把手抬起来放在面前的桌子上,麻木的表情看上去毫无生机。
1...212213214215216...11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