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南非当警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鲇鱼头
罗克就好奇得很,人跟人的差距就是这么大,同样的两口子,一个做事不着调,一个就通情达理,这两口子的三观严重不合。
“放心吧勋爵,就算是去了保护伞,我也会好好工作,我已经去保护伞公司报了名,明天就开始上班,我爹丢的人,我要一点一点捡回来。”马里奥也向罗克表忠心。
罗克还能说什么,只能一连串的好好好,只要马里奥的情绪没有受到影响就行。
其实罗克对马里奥的惩罚是有点重,但是惩罚越重,效果也就越好,所以马里奥只能被牺牲,好在罗克不会抛弃马里奥,到了保护伞公司,马里奥同样是中层领导,薪水还更高,也能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这其实也算是因祸得福。
需要社会救助的名单,清理掉那些华人之后,剩余的名单就只剩下六百多人,罗克和欧文派人逐个核实,确定所有领取救助金的人都符合条件。
这个过程同样是充满了荒诞和喜剧,社会救助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找到一个叫利安德尔的意大利人时,意外发现利安德尔正在图书馆里看书。
在社会救助办公室的名单上,利安德尔可是盲人,约翰内斯堡图书馆里又没有盲文图书,所以很明显,这个利安德尔也有问题。
面对社会救助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责问,利安德尔瞠目结舌,半响才反应过来:“上帝,我又能看见了,这是上帝的力量——”
第二天,关于这个上帝的力量有多伟大就上了《自由报》,于是接下来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越来越多,有人宣称自己腿脚不便需要社会救助,但是调查人员调查后发现,腿脚不方便的人居然还在奥兰治担任邮递员。
还有人每个月拿到餐券之后,就把餐券以更低廉的价格卖给约翰内斯堡的某些商店,然后大吃大喝。
有人居然拥有很多个名字,同时都在领取市政府提供的救济金。
也有人确实是需要救助,比如在前几年的布尔战争中因伤致残的人,以及拥有多个孩子的单亲家庭,还有那些刚刚来到约翰内斯堡,一时半会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人,他们确实是需要帮助,欧文在了解到具体情况后,还和罗克商量要增加救助金来着。
“不可能,救助金绝对不能增加,一个月一镑已经不少了,足够解决一个人的温饱问题,想生活的更好就要努力工作,想办法增加收入,这个救助,也就是让人饿不死而已,指望这个发财想都不用想。”罗克不同意增加救助金,甚至罗克还打算改变方式,直接向需要救助的人发放食物,取代现在的餐券。
不得不说有些人确实是聪明的很,之前就有人用餐券换钱,然后去大吃大喝,那些购买餐券的商店都已经受到处罚,罗克现在要堵上这个漏洞,不再给那些人钻空子的机会。
“洛克,我们完全可以做得更好一点。”欧文的出发点不是省钱,也不是去芜存菁,而是刷声望,所以成本高一些也无所谓。
“欧文,我不反对增加社会福利,但是你搞错了方向,社会福利不应该是简简单单的给钱,而是应该帮助那些失业人群再就业,这方面能起到的作用更大。”罗克帮欧文想办法,就算是要花钱,也不能用在社会救助上。
不管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其实贫困人口都是客观存在的,共同富裕的大同社会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伦敦和纽约还有贫民窟呢,约翰内斯堡也不可能共同富裕,有些人肯定跟不上约翰内斯堡的发展速度,沦为城市的底层居民,这一点几乎无可避免。
罗克更希望看到,约翰内斯堡能为普通人提供更多工作机会,能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能让更多的家庭安居乐业,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掉队,罗克可不可能停下来等着他。
“是的,再就业,我确实是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欧文头疼得很,帮助那些失业人群再就业,可比直接给钱给东西难多了。
有道是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说的就是职业选择的重要性。
这个时代还是信息极度发达的二十一世纪,绝大部分人一生中,可能只会接触到有限的一两个行业,所以根本没有其他选择,只能从一而终。
相对来说,约翰内斯堡的华人罗克不用担心,就算是华人什么都不会,种地总是会的,就算不会种地,还有一膀子力气可以卖,总是不愁没饭吃。
真正让罗克担心的是那些刚刚移民约翰内斯堡的白人,。
很多白人在移民海外之前,在本国基本上都是混不下去的那种,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罪犯,在本国前科累累,混不下去才会移民海外。
很多人到了海外殖民地之后还是死性不改,约翰内斯堡又是有黄金闻名,所以很多人就怀抱一个“寻金梦”来到约翰内斯堡。
他们注定是要失望的,除了现有的金矿之外,罗克和约翰内斯堡的其他官员几乎买下了约翰内斯堡周围所有的土地,就算是那些“淘金客”发现了新的金矿,也和他们没关系,而是属于农场主的。
一旦这些人在约翰内斯堡无法生存下去,那么他们就会重操旧业铤而走险,继而会破坏约翰内斯堡的稳定和平。
罗克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减少这些意外因素,只要那些白人愿意踏踏实实的工作,罗克也愿意接纳他们,但是如果他们怀抱梦想,不肯面对现实,那罗克也只能把他们全部逼走,约翰内斯堡不养闲人,就算是孩子,也要老老实实去上学,紫葳公学上不起,还可以去其他公立学校。
在约翰内斯堡,紫葳公学起到了很好地示范作用。
有紫葳公学作为参考,约翰内斯堡的公立学校起步就很高,虽然《和平协议》规定,在学校中可以使用布尔语言授课,但是因为约翰内斯堡的布尔人很少,所以使用布尔语授课的学校很少,大部分学校授课使用的都是英语。
这一点明显更符合英国政府对殖民地学校的要求,英国政府在这件事上也是很有偏向性的,凡是使用英语授课的公立学校,得到的拨款是最多的,学校条件当然也很好,虽然比不上紫葳公学,但是比起开普敦的公立学校也是丝毫不差。
相对来说,使用布尔语授课的学校就倒了霉,他们不仅拿不到足额的拨款,在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上和其他学校相比也有差距。
好在使用布尔语授课的学校,可以从“非洲语言协会”得到一部分补贴,所以使用布尔语授课的学校,日子过得也还算不错。
罗克不管约翰内斯堡的公立学校,甚至现在对于紫葳公学的兴趣也是越来越小,反而是矿工子弟学校后来居上,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今年的矿工子弟学校,总人数已经突破万人大关,接下来的几年内,随着华人生育潮的来临,规模肯定还会进一步扩张,所以罗克一直没有停止对矿工子弟学校的建设,现在的矿工子弟学校,在洛克金矿旁边拥有大约一平方公里的校园面积,未来这里还会进一步扩大。
也就是现在外界还不知道矿工子弟学校的存在,要不然估计公立学校的家长会很有意见。





重生南非当警察 353 感觉身体被掏空
教育上的投入可以说是没有止境的,罗克在教育上的投入再多,也无法完全满足约翰内斯堡华人日益增长的需求。
实在是华人的人数真的增长很快,几乎所有来到约翰内斯堡的华人家庭,孩子的数量都在以每年一个的速度在快速增长,紫葳医院的妇产科最初只是一个单独的部门,现在已经从紫葳医院独立出来,成为了一家专门的妇幼医院。
几乎每个月,约翰内斯堡都有数百名婴儿出生,最多的一个月几乎达到一千人,未来对于教育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罗克现在还没有对廓尔喀人和白人开放教育资源,要不然罗克的压力会更大。
廓尔喀人来到约翰内斯堡之后,以最快的速度适应了约翰内斯堡的生活。
实在是约翰内斯堡周围的农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太旺盛了。
曾经华人的到来一度为约翰内斯堡解决了大部分劳动力问题,现在随着尼亚萨兰的开发,以及罗德西亚对于新移民的需求,华人有了更好的去处,在尼亚萨兰,华人可以进入工厂成为工人,过上稳定的生活,罗德西亚则是为华人提供各种便利条件,鼓励华人在罗德西亚境内购买农场,所以很多华人离开约翰内斯堡前往尼亚萨兰和罗德西亚,廓尔喀人的到来,有效弥补了大量华人离开所造成的劳动力短缺。
那些廓尔喀人也确实是勤快能干,他们对于生活的要求很低,只要有份工作可以养家糊口,那些廓尔喀人就会心满意足。
约翰内斯堡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粮食,农场主们种一季土豆可以吃两年,也就是酒厂对土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约翰内斯堡的土豆价格才维持在一个相对还算稳定的水平,如果没有酒厂的消耗,估计现在约翰内斯堡的土豆价格已经彻底崩盘。
有了廓尔喀雇佣兵的补充,新编第一骑兵师的规模终于突破五千人,在以前三个营的基础上扩张为三个团,按照英军部队传统习惯,这三个团也分别拥有自己的番号,分别是:约翰内斯堡骑兵团、比勒陀利亚步枪团、以及紫葳摩托化步兵团。
约翰内斯堡骑兵团的团长是跟着罗克一起从印度回来的耿飚,原教导营b连连长官靖担任比勒陀利亚步枪团的团长,最引人瞩目的滋味摩托化步兵团,团长则是原教导营a连连长李霨,以前的教导营现在已经改编成约翰内斯堡陆军军官学校,校长是已经在约翰内斯堡定居的德里克·多德中校。
八月份,英国国会对塞尔伯恩伯爵的提议进行审核,原则上同意南部非洲自治,罗克最担心的问题终于还是出现了,在对罗德西亚和尼亚萨拉的定位上,国会出现了较大争议。
所谓的南部非洲,一般情况下是指开普、纳塔尔、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并不包括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
尼亚萨兰没有成为罗克领地的时候,是罗得西亚的一部分,都属于南非公司管辖。
在罗克治下,尼亚萨兰得到长足发展,展示出来的潜力让人不容忽视,再加上尼亚萨兰对葡属东非的吞并,现在尼亚萨兰的领土面积,已经比英国本土的面积还要大,所以国会在讨论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时,就有议员建议将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独立于南部非洲之外,依然处于英国政府的直接管辖。
这是罗克和小斯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所以罗克马上就和小斯商量,决定让小斯去伦敦游说,一定要让罗德西亚尼亚萨兰和南部非洲合并,否则罗克和小斯的打算都会落空。
“放心吧,我就算是用钱砸,也要把那些议员砸的心服口服!”小斯这一次也是出了血本,和罗克两人一人拿出十万镑,准备用于对国会的“游说”。
相对来说,其实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的地位也并不是多重要,毕竟罗德西亚和尼亚萨兰不像约翰内斯堡那样拥有大量黄金,对于英国政府稳定国内金融的意义巨大,国会有人提议要把罗德西亚、尼亚萨兰和南部非洲隔离开来,多半又是“腐国”本性发作,在罗德西亚、尼亚萨兰和南部非洲之间人为制造裂痕,为日后介入南部非洲事务埋钉子,所以罗克和小斯这一次都要下血本。
还是那句话,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关键是——
关键是罗克和小斯都很有钱。
“要多借助温斯顿和内维尔的力量,他们都赞成南部非洲自治,咱们俩这边也要给伦敦制造点压力,不是有人提议让伦敦直接管辖嘛,那好办,给钱啊,给钱咱们就同意。”罗克实在是不想去伦敦,要不然这事儿罗克出面会更合适,毕竟罗克才是正儿八经的军功贵族,比小斯更有分量。
罗克建设尼亚萨兰,可以说没有花伦敦一分钱,连领地都是罗克掏钱从南非公司直接购买的,所以罗克不欠伦敦什么,在这件事上腰板硬的很。
英国政府要是想直接对尼亚萨兰进行管理,那也好说,现在尼亚萨兰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政府机构,如果英国政府要直接管辖,那么政府部门就要逐个组建,还要承担罗德西亚北部师在尼亚萨兰驻扎的军费,这两笔费用可不小,每个月都在两万镑以上,罗克估计伦敦是不舍得掏钱的,所以直辖什么的说说就算了。
至于温斯顿和内维尔,他们俩一个在议会有较大的影响力,一个是可以通过父亲和哥哥对英国政府产生影响,别忘了温斯顿和内维尔在罗克、小斯、亨利他们成立的矿业公司中都是有股份的,所以他们肯定会尽心尽力,小斯这一趟去伦敦就是去花钱的。
“海尔伍德子爵的意思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子爵能不能帮忙?”小斯还希望能得到阿德的帮助。
“阿德总督估计帮不上什么忙,德兰士瓦和奥兰治是阿德总督一手平定的,结果这才安稳了几年,南部非洲就要自治,阿德总督不反对就不错了,不过我已经和阿德总督商量过这件事,甚至想请阿德总督在适当的时候回到南部非洲任职,到时候再说吧。”罗克现在也是没办法,阿德一直没有同意回南部非洲,在伦敦深入简出,据说是要把这些年的经历整理出来出版一本回忆录。
这种时候就是罗克表现的机会,所以罗克直接向阿德承诺,如果可以的话,罗克很愿意帮助阿德出版。
话说这种名人传记,如果没有人赞助,估计凭借阿德的财力,很难把书真正印出来。
就算能出版,估计也印不了多少本,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力。
有罗克愿意帮忙就不一样了,别忘了罗克在英国是有好几家报社的,所有的报社一起发力,估计会有不少人对阿德这些年的经历有兴趣。
“这个理由太狭隘了,海尔伍德子爵应该希望南部非洲越来越好,所以南部非洲自治,对于海尔伍德子爵来说也是好事。”小斯不是这么认为,不管南部非洲的未来如何,阿德注定会在南部非洲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小斯羡慕的很。
按说,塞西尔·罗德斯也应该在罗德西亚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只可惜另一个时空,未来罗德西亚都不存在了,塞西尔·罗德斯留下的铜像也被推倒,也不知道那时候的小斯有没有后悔过。
九月初,小斯离开南部非洲去伦敦,罗克则是和菲丽丝前往尼亚萨兰度假。
其实度假就是个说法,西方社会流行的生活方式是会工作也要会生活,这一点在约翰内斯堡哈里·斯宾塞贯彻到最彻底,每年至少有一半时间是在度假,大多数时候,约翰内斯堡警察局的工作,实际上是由李德在主持。
罗克到尼亚萨兰肯定也不是单纯的为了度假,新编第一骑兵师增加郭尔喀雇佣兵之后,一部分新编第一骑兵师的士兵就被转到罗得西亚北部师服役,罗克回尼亚萨兰,也是为了视察罗德西亚北部师的工作。
安东和马丁这段时间的表现还是不错的,现在安东逐渐往行政方面转变,罗克不在尼亚萨兰的时候,安东基本上要负责尼亚萨兰的工作,罗德西亚北部师实际上是马丁在主持工作,罗克这一次去尼亚萨兰,主要就是为了把安东和马丁扶正,这样尼亚萨兰的发展才会进入正轨。
菲丽丝不管尼亚萨兰怎么样,这段时间菲丽丝的心情不太好。
艾达几乎是和罗克一起离开印度的,不过艾达没有回南部非洲,而是真的去了法国。
去法国的原因很简单,艾达怀孕了,不敢回约翰内斯堡面对菲丽丝,所以干脆回法国避难。
菲丽丝作为尼亚萨兰夫人,现在消息也是灵通的很,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这几个消息,最近这段时间都没给罗克好脸色。
罗克就心虚得很,所以这段时间身体真的是被掏空。




重生南非当警察 354 大型鱼雷艇
马丁最近有点烦,原本尼亚萨兰在北海(坦葛尼喀称坦葛尼喀湖)占尽优势,但是这种优势现在正迅速缩小。
面积为三万三千平方公里的坦葛尼喀湖,对于尼亚萨兰和坦葛尼喀来说都非常重要,按照国际惯例,北海是尼亚萨兰和坦葛尼喀一家一半,在北海只存在尼亚萨兰的水警,德国人没有任何军事力量存在。
这种局面肯定不利于坦葛尼喀对于自身权利的维护,尼亚萨兰的水警船也确实是很嚣张,经常会越过中线,进入坦葛尼喀一方的水域巡逻,这已经引发了坦葛尼喀的多次抗议。
但是尼亚萨兰水警并没有收敛,坦葛尼喀在北海没有军事力量,也奈何不得尼亚萨兰的水警船,所以只能望洋兴叹。
今年,坦葛尼喀决定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于是将两艘炮艇拆解,依靠人工通过坦葛尼喀千里迢迢送到北海组装,准备和尼亚萨兰的水警船对抗。
两艘炮艇分别是排水量多达800吨的戈岑伯爵号,以及100吨的魏斯曼号。
100吨的魏斯曼号不值一提,800吨的戈岑伯爵号对于尼亚萨兰水警来说却是个巨大的威胁。
800吨已经接近驱逐舰的级别,尼亚萨兰的水警船排水量都在500吨以下,只装备了40毫米速射炮,戈岑伯爵号却是装备了76毫米舰炮,再加上设计较新,速度较快,不是尼亚萨兰的水警船可以抗衡的。
别看76毫米火炮,在舰炮这个领域里不值一提。
但是76毫米火炮也是正经的海军舰炮,40毫米速射炮却只是辅助火力,两者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如果任由德国人组装,那么一旦未来尼亚萨兰和坦葛尼喀发生冲突,戈岑伯爵号就能轻松战胜尼亚萨兰的所有水警船。
“我们当然不能任由德国人将炮艇顺利组装起来,所以我准备派遣部队前往乌松布拉,就算不能把德国人的炮艇炸毁,也要给德国人找点麻烦。”马丁准备来硬的,坚决维护尼亚萨兰的利益。
乌松布拉就是未来布隆迪的首都布琼布拉,1890年德国人征服布隆迪,从此布隆迪成为德属坦葛尼喀的一部分,是德国人对中非进行殖民的基地。
在1890年之前,乌松布拉只是个小渔村,德国人来到中非之后,将乌松布拉建设成军事据点,促进了乌松布拉的发展,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欧洲殖民者的到来,的确是促进了非洲本地的经济发展,不过这种发展却是建立在欧洲殖民者对非洲当地人进行压迫掠夺的基础上的。
安东并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带着希冀的眼神看罗克,估计也是这么想。
罗克感觉把手下人都带偏了道,这帮人现在遇到事情已经习惯性的采用暴力手段解决,完全不管暴力手段造成的后果。
“不行,除非是我们想和德国人开战,否则我们就不要这么做。”罗克很清楚现在的局面,欧洲正在进行军备竞赛,现在还不到开战的时候。
1900年,德国通过《海军法》,全力推动海军的发展,试图用舰队加强德国和殖民地之间的联系。
德国人的做法引发了英国的担忧,作为一个岛国,其生存严重依赖强大的海军保持海上力量优势,以维持英国的国土安全及海上补给路线。
所以德国海军的扩张惹来英国的忌惮,于是在两年前,就在塞尔伯恩伯爵担任英国海军部长期间,英国开始建造一种更先进,更强大的战舰,以保持英国海军对德国海军的优势。
这种战舰就是“无畏舰”。
“无畏舰”这种说法始于英国在两年前开始建造的“无畏号”战列舰,这是一种全新的全重型火炮战列舰,和以前所有的战列舰都不一样。
由于舰载火炮的射程与射速不同,世界各海军强国之前装备的战列舰都是混装两种口径主炮,用较小口径的六至十英寸速射炮,来弥补十一到十三英寸大口径主炮的火力不足。
随着大口径舰炮技术的进步,大口径舰炮在提高射程射速的同时,精度和威力都大幅提高,更先进火炮瞄准技术的出现,也有效提高了火炮命中率。
然而战列舰在采用两种口径主炮射击时因弹道、射速不同,弹着点观测、火力控制都不能统一,使主炮射速和命中率都受到影响,这种弊病在日俄战争期间的对马海峡海战中,表现的尤其明显。
于是两年前,吸取到俄罗斯人在对马海战中的教训,英国开始建造新一代全新战列舰,首舰就是已经开建并且已经完工的“无畏号”,此后,所有采用统一口径主炮的新一代战列舰,都被统称为“无畏级”战列舰。
德国也是雄心勃勃,虽然德国的国力明显不如英国,但是在这个问题上,威廉二世表现的和在其他事情上一样的偏执,所以就在今年初,德国也开始建造无畏舰,对英国海军正式发起挑战。
英国肯定不会坐看德国海军坐大,于是决定,德国每建造一艘无畏舰,英国就要建造两艘无畏舰,以保持对德国海军的绝对优势。
于是军备竞赛正式开始。
军备竞赛是罗克最希望看到的局面,虽然英国和德国都是实力强大,但是军备竞赛会极大牵制英国和德国的国力,将英国和德国的注意力更多吸引到欧洲,从而南部非洲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大。
由于“无畏舰”的成本高昂,所以就算是以英国的国力,也撑不住没有上限的军备竞赛,所以军备竞赛发展到最后,肯定是世界大战爆发,到那时,尼亚萨兰才能对坦葛尼喀动手。
所以现在只能忍。
“爵爷,咱们完全可以不用忍,就像两年前一样,偷偷派遣部队前往乌松布拉,一击得手快速撤离,德国人就算怀疑是咱们干的,但是没有证据也没有任何办法。”马丁还是希望能干掉戈岑伯爵号,因此攻击力十足。
“不可能!”罗克斩钉截铁。
“那咱们能不能让亚亚去——”安东提供另一种思路。
亚亚和他手下的侦察兵,现在还在刚果自由邦活动,因为有尼亚萨兰的支援,亚亚的手下在刚果自由邦境内活跃的很,现在亚亚的手下不仅仅有祖鲁人和尧族人,还有刚果自由邦境内的泰泰拉人。
1...197198199200201...11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