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神圣罗马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新海月1
察言观色是外交官的基本技能,作为外交大臣的卡雷尔·卡德莱茨自然不陌生。
只不过掩盖情绪,同样也是外交官的本能。觉察到了乔治的异样过后,立即引起了卡雷尔·卡德莱茨的重视。
最近国际上没有发生新的大事,最大热点就是欧陆战争,总体来说尚且处于僵持状态。
在国际局势没有大变的情况下,能够令人不列颠外交大臣忧心忡忡的,就只有国内的政治斗争了。
尽管很想看英国人内斗的笑话,但是卡雷尔·卡德莱茨非常清楚,现在不是时候。
一旦英国政府陷入政治斗争中,他这次伦敦之行就白跑了。在稳定内部局势前,英国人很难在欧陆战争中发挥实质上的作用。
“伦敦发生了什么事?”安布鲁瓦兹公使微微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不,阁下。伦敦最近很安稳,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如果应要说有的话,也应该是印度。有小道消息传出,俄国人在不久前发起了圣诞攻势,英国人在战场上吃了大亏。
英国政府封锁了这方面的消息,具体发生了什么,一时半会儿我们也没办法搞清楚。”
听到“封锁消息”四个字,卡雷尔·卡德莱茨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要知道在英国的政治体制下,想要封锁消息可不是那么简单,绝大多数时候记者的消息都会更快一步。
没有办法,英国政治是轮流坐庄。封锁消息是爽快了,事后反对党肯定会拿出来说事。消息曝光后,民众对内阁的支持率会大幅度下降。
非凡万不得已,英国政府是不会这么干的。
略加思索过后,卡雷尔·卡德莱茨严肃的说道:“发动我们的人,尽快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实在是不行,就打草惊蛇。找几家街头小报,放出阿富汗沦陷的消息,试探英国政府的反应。”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想要拉英国人上船,连不列颠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还怎么下手?
“阁下,这样不好吧。万一让英国人给发现了……”
不待安布鲁瓦兹公使说完,卡雷尔·卡德莱茨就打断道:“怕什么,这本来就是做给英国人看的。
在伦敦待了这么久,约翰牛是什么作风,你还不清楚么?”
越是了解英国人,卡雷尔·卡德莱茨就越不把所谓的“英法友谊”当成一回事。
盟友的前提是利益,没有了利益,就不存在联盟。只要利益到位了,再大的矛盾也无法阻挡英法靠拢。
至于会不会得罪英国政府,那完全是想多了。
卡雷尔·卡德莱茨可不相信英国人没有在法国使馆安插耳目,估计打草惊蛇计划还没有实施,英国人就知道了。
真要是想搞事情,起码也要做好保密工作。哪有当着众多使馆工作人员的面,下命令的?
本质上就是卡雷尔·卡德莱茨想通过这些小手段,告诉英国人:英军在阿富汗战场失利的消息,法兰西已经知道了;现在不仅仅只是法兰西需要不列颠,不列颠同样也需要法兰西。
毕竟俄奥同盟看上去还很稳固,法兰西真要是在欧陆战争中失利,英属印度也就危险了。
从这方面来说,英法两国也算是绑在了一起,一损俱损。
至于英国人会不会这么看,这个问题暂时还没有人能够回答。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一百八十一章、不靠谱的英国奶妈
“法国人急了!”
收到了法国人释放出来的消息后,格莱斯顿就得出了这个结论。
不列颠在阿富汗战争中处于劣势不假,却也没有到能够令英国政府惊慌失措的地步。
即便是阿富汗地区全部沦陷,只要前线的英军主力没有全军覆没,大英帝国就有赢得战争的底气。
没别的原因,兜里有钱,腰杆子就是这么硬气。大英帝国的百年积累,可不是开玩笑的,拼起底蕴来,俄国人根本就不够格。
外交大臣乔治分析道:“欧陆战争进行到现在,法国人想要速战速决的美梦,已经被终结了。
接下来的战争,双方拼的就是综合国力。法兰西的军队虽然强大,可是在其他领域,他们的劣势太明显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法国人不能在短时间内度过莱茵河,将战火烧到德意志腹地,他们在战略上的优势就要丧尽了。
接下来迎接他们的,就是奥地利无穷无尽的反攻。可以说,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法国人赢得战争的几率就越低。
按照目前的战争强度,最多再持续三两年,法国人就打不下去了。”
显然,乔治现在不看好法国人。双方的综合实力差距太大,拼消耗法国人太吃亏了。
只不过法军的威名太盛,谁也不敢保证法军会不会在关键时刻逆势翻盘。
毕竟类似的案例,在法兰西和哈布斯堡王朝的争斗史中,已经出现过很多次了。
拿出了一份文件过后,财政大臣晓治·柴尔德斯笑道:“两三年,阁下恐怕太高估法国人的实力了。
在我看来,如果没有外力介入,法国人能不能撑过1891年,都是一个问号。
军事上的问题,先抛开不提。我们先来算一笔经济帐,再重新评估法国人的实力。
这是财政部收集的数据,最近三个月内,我们同法国人之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较去年同期增加了五点一倍。
其中对法出口贸易额增加了六点五倍,进口贸易总额萎缩了百分之六十四点七,实现贸易顺差6486万英镑。
这还只是同我们之间的贸易,如果算上法兰西同其他国家的贸易,1890年最后一个季度法国人对外贸易逆差不会低于1.2亿英镑。
如果这场战争不结束,法国人的对外贸易逆差,还会持续增加下去。
尤其是法属非洲即将沦陷,一旦丧失了这片原材料产地,法国人需要进口的物资就更多了。
往日里,傲气十足的法国人想要争夺货币霸权,一直都在对外推广法郎,手中持有的神盾和英镑都不多。
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要不了多久法国人的外汇储备就会耗尽。到时候他们就只能拿黄金出来贸易,就凭他们那可怜兮兮的黄金储备,根本就支撑不了几天。
这还是理想状态,真实情况恐怕还会更加严重。从拿破仑三世开始,法国政府就一直采取的财政赤字政策,早就是债台高筑了。
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就匆匆发动了这场战争,我对巴黎政府的财政实在是没有信心。”
法兰西有钱么?
毫无疑问,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的法兰西,绝对算得上是土豪。
然而,法兰西有钱,不等于法国政府有钱。如果前线进展顺利,法国财团自然会倾力相助,反之就不一样了。
资本无国界,可不是说笑的。真要是事不可为,资本家们可不会和政府一起陪葬。
战争拼的是人力、物力、工业实力,归根结底拼的还是财力。
同时支撑多条战线,法兰西承担的压力,比原时空的世界大战都要大得多,并且还没有盟友帮忙分担,出现问题是早晚的事情。
粗略扫视了一眼报表,格莱斯顿疑惑的问:“对法贸易顺差怎么增加了这么多,我记得贸易量增加的并没有这么多?”
要知道英法之间的贸易额可不小,进口贸易减小可以理解,毕竟法国人在打仗,没有功夫生产大量的商品拿来出口。
可是出口贸易额,突然一下子增加了六倍多,那就是一个神话了。
完全不符合经济规律,即便是因为战争的缘故,法国人加大了战略物资进口,也不可能这么夸张。
没办法,生产不过来啊!即便是资本家们拼命扩充产能,也是需要时间缓冲的,这才三个多月呢?
“很简单,我们出口的物资都涨价了!”
财政大臣晓治·柴尔德斯不紧不慢的回答道。
“法奥两国在国际上哄抢物资,所有物资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尤其是战略物资价格,和战前相比,基本上都翻了倍。某些稀缺药品的价格,更是上涨了三四倍。
当然,我们和欧洲各国纷纷提高对法关税,也是促使物价上涨的因素之一。”
资本家趁火打劫,这是必然的结果。只不过这次干得太狠一些,不过多了一个哄抬物价的奥地利,貌似翻倍也不是那么难以令人接受。
格莱斯顿首相关心的问:“奥地利呢?”
财政大臣晓治·柴尔德斯摇了摇头:“和法国人恰恰相反,奥地利需要进口的物资非常少,基本上都能够自给自足。
就算是有所不足,也是从俄罗斯进口。受外界影响相对较小。
物价虽然上涨了,但是他们同我们之间的贸易总额,却是不升反降。
当然,法国海军的拦截,也是阻碍我们同奥地利贸易的原因之一。
很多时候,就算是签订了合同,也无法正常履行。”
格莱斯顿眉头一皱,这个结果和他预想中的完全不一样。原本是指望着,法奥两国通过这场战争互相消耗实力,稳固不列颠的海上霸主地位。
怎奈计划没有变化快。利用这场战争,不列颠确实狠宰了法兰西一刀,可惜跑了奥地利。
不管国际市场上物价如何暴涨,和俄奥贸易关系都不大。毕竟沙皇政府在出口工业原材料和奥地利换取战略物资,真要是涨了价,那也是一起往上涨。
羊毛出在羊身上,俄国人自然没必要凑这个热闹。
然后法兰西就成了唯一的受害者,毕竟炒高物资容易,再想要把物价降下去就难了。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格莱斯顿首相缓缓说道:“外交部先和法国人谈判,只要法国人肯拿利益出来交换,就找个理由把关税给将下来,或者是干脆免关税。”
这是权限范围内,格莱斯顿能够给法国人提供的最大帮助。至于物价能不能降下去,那还是要看法国人自己的本事。
毕竟资本家也不好惹,政府强制勒令他们降价,那是会引发众怒的。
毕竟现在购买物资的是法国政府,又不是英国政府,格莱斯顿根本就没必要替他们得罪人。
讨价还价的事情,还是要法国人自己去和资本家争取。能够有多少收获,就要看他们的杀价能力了。
外交大臣乔治:“外交部没有问题。不过,仅仅只是削减关税,这个支持力度恐怕还不够。
想要让法国人和奥地利人一起消耗实力,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增加法国人的经济实力,或者是直接借钱给他们。
在经济上支持的同时,我们还要限制法国人的军事实力,不能让交战双方出现力量失衡。要做到这一点,非常的困难。”
畏首畏尾,就是英国政府的真实写照。一方面被阿富汗战争拖住了政府的大半精力,一方面又要维持法奥之间的平衡。
生怕引发什么变故,导致局势失控。可以说,这是英国外交部数十年来,最有挑战性的时刻。
格莱斯顿首相无奈的点了点头:“先尝试一下吧!后面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法奥两国的实力被大幅度消耗前,我们必须要慎重行事,免得局势失控。”
……
在英法谈判开启的同时,远在圣彼得堡的亚历山大三世,也迎来了他的新玩具——飞机。
看着优美的飞行队列表演,亚历山大三世的心情是格外舒畅,意气风发的问道:“这批飞机,什么时候能够投入到战场上?”
看表演归看表演,亚历山大三世还是没有忘记引进飞机的真实目的。
欧陆战争中已经证明了,飞机对上飞艇就是屠杀。为了增加前线的胜算,亚历山大三世迫切希望这批飞机能够早点儿服役。
陆军大臣伊万诺夫:“陛下,我们还没有飞行员。飞机和飞艇是不一样的,对驾驶员的要求,也更严格一些。
陆军部已经和奥地利人达成了协议,由他们帮忙训练一批飞行员,目前已经开始筹备中。
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三个月过后,我们的第一支飞机大队,就可以进入部队服役了。”
短短三个月时间,就要训练出一批飞行员。在这种速度之下,培养出来的飞行员,自然不会是什么精锐。
反正敌人只是飞艇,不需要考验飞行员的综合素质,能够正常驾驶飞机、发起攻击,差不多也就够用了。
剩下部分的知识,飞行员在后面的实战中慢慢积累经验好了,反正现在俄军要讲究效率,满足快就行了。
听到了“三个月”过后,亚历山大三世的满面笑容,突然一下子就消失了。
“怎么这么慢,难道就不能再加快一些进度么?
要知道前线战况紧急,早一天将飞机投入战场,我们就能够早一天从英国人手中夺取天空!”
面对沙皇的要求,伊万诺夫元帅的内心是崩溃的。按照奥地利人的说法,能够在三个月内将飞行员训练出来,就已经非常的难得了。
再快的话,本就质量不高的速成班,质量恐怕就更没办法保障了。
伊万诺夫硬着头皮回答道:“陛下,飞行员是新兴技术兵种,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培养经验,只能学习奥地利人。
如果想要加快速度的话,我个人建议将飞艇驾驶员纳入培训班中,应该能够节省不少时间。”
是不是馊主意,伊万诺夫尚且不知道。反正沙皇已经问了,他就不能没有主意。
至于效果怎么样,到时候再说好了。反正是新兴兵种,陆军部不熟悉情况,判断失误也说得过去。
………




神圣罗马帝国 第一百八十二章、特殊的圣诞节
飞行表演的价值不仅仅只是欣赏,同时也是沙皇政府在向外界炫耀武力。甭管这批飞机是怎么来的,有就是有。
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够买到飞机,同样也是实力的一种体现。要知道,更多的国家都是想买也买不到。
或许是有意,或许是无意,在进行飞行表演的时候,亚历山大三世还邀请了欧洲各国公使参加,其中也包括法国公使。
按照欧洲惯例,盟友的盟友不一定是盟友,盟友的敌人同样也不一定是敌人。
法奥战争和英俄战争,都属于单独的战争副本,相互之间互不干扰。
所以在欧陆战争打得火热的时候,法俄之间仍然保持着正常外交关系。
确定俄国人装备了飞机之后,法国公使立即上了心。自从巴黎被轰炸后,法国政府就为飞机制造技术愁坏了。
事实证明,自行摸索不是那么简单的。没有飞机领域的技术专家,法国政府只能找来几个民间爱好者,和一帮机械工程师组建了一套草台研发班子。
成果不提也罢,无法工业生产也就罢了,关键是实验室造出来的飞机,还停留在原始阶段,有去无回的那种。
想要简单的实现自由往返、降落,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实验、摸索,反正前线的法军是等不及了。
据阿尔邦公使所知,为了尽快搞出飞机制造技术,政府不惜向英国人低头寻求合作。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尽管不列颠的工业实力更强一些,但是在飞机制造领域和法兰西一样,大家都是门外汉,举国上下都找不到一家飞机生产厂家。
现在无疑是一个机会,从奥地利手中拿不到飞机制造技术,从俄国人手中获得一样。
当然,俄国人手中是没有飞机生产技术的,但是人家有现成的飞机啊!
自主研发需要大量的时间,有样品可以参考、模仿,无疑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
别看欧洲各国牛逼哄哄的,事实上欧洲大部分工业强国最初都是靠山寨起家的,包括法兰西也不例外。
抄袭、仿造,阿尔邦公使没有任何压力。唯一的难题,就是如何从俄国人手中获得飞机。
……
“公使阁下,这笔生意太棘手了,已经超过了我的能力范围。”
说完,中年男子将支票推了回去。从眼神中可以确定,中年男子饱含着浓浓的不舍,他并不想放弃这张支票。
但是没有办法,法国人也不是好惹的,收了钱不办事,会给自己留下无尽的麻烦。
“公爵阁下,太谦虚了。谁不知道你的大名,在圣彼得堡就没有你办不到的事。
区区一件小事,阁下只要……”
吹捧,无尽的吹捧。为了能够达到目的,阿尔邦公使也放弃了底线。
说完,阿尔邦公使将支票推了回去,顺便拿出了一张空白支票放在上面。
那意思非常的明显,只要能够达到目标,价格随便开。
见到眼前这一幕,奥尔梅多公爵的立场再次动摇了。尽管和法国人合作,可能会得罪奥地利人,可是架不住法国人出价高啊!
尽管找他办事的人很多,可是随便填的支票,他还是第一次收到。
犹豫了片刻功夫后,奥尔梅多公爵再次摇了摇头:“公使阁下,不是我不帮忙。
现在的问题是奥地利人盯得紧,负责飞机维护的都是奥地利人,我们不可能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将飞机送出俄罗斯。
你知道奥地利在俄罗斯的影响力,一旦让他们发现了问题,政府必然会给他们一个交代。”
钱虽好,但是命更重要。
平常的时候从军营中偷出一件武器装备,奥尔梅多有的是办法,无论是报废、还是退役都可以操作。
可是现在不行,奥地利人盯得太紧了。万一被奥地利人抓住了把柄,为了两国关系沙皇政府肯定会给奥地利一个交代。
在这种背景下,再牛逼的关系网也顶不住。奥尔梅多没有活够,还不想去作死。
再次遭到了拒绝,阿尔邦公使脸色一沉。凭借多年的人生经历,他看得出来眼前的俄国公爵不是为了抬价,而是真的不敢。
沉思了片刻功夫后,阿尔邦公使不甘的问道:“公爵阁下,负责维护的都是奥地利人,这种情况肯定不会持续下去吧?”
奥尔梅多公爵点了点头:“当然,我们已经安排了技术人员进去学习。要不了多久,后勤维护就会由我们自己的人来做。
如果公使阁下可以等的话,过上两三年时间后,阁下应该能够如愿。”
等上两三年时间,黄花菜都凉了。这么长的时间,法兰西自己研发,也该出成果了,根本就没必要花费大代价。
阿尔邦不死心的问:“难道贵国就没有想要仿造么?我们可以派出工程师帮忙,破译出了技术,我们两国可以共享,并且……”
不待阿尔邦把话说完,奥尔梅多就打断道:“为什么要仿造?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听起来很无厘头,然而这就是真相。刚开始的时候,在进口奥械装备后,沙皇政府还热衷于引进技术、仿造。
可是在居高不下的生产成本面前,沙皇政府不得不接受“造不如买”的理念。
普通武器装备尚且如此,飞机就更不用说了。以俄罗斯帝国的工业实力,就算是能够破译出技术,他们也做不到工业化生产。
……
看在卢布的面子上,最终奥尔梅多还是答应安排几名法国工程师,进入后勤维护人员中。
能够偷学到多少东西,那就要看法国人的运气了,反正奥尔梅多公爵是不看好法国人。
后勤维护和飞机制造完全是两个概念,在无法深入研究飞机内部构造的情况下,要推演出飞机制造技术来,除了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做实验外,根本就别无他法。
投入的金钱还好说,挤挤总是会有的,问题的关键是时间。一两个月内逆推出飞机制造技术来,和花费一两年时间搞出飞机制造技术是截然不同的。
……
雪花飘飘而落,莱茵河畔被披上了一层银装。随着枪炮声的沉寂,没有了往日里的硝烟弥漫,在柔和的太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宜人。
又是一个圣诞节,看着士兵们欢声笑语的庆祝,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却高兴不起来。
莱茵河攻防战爆发之初,对面的奥军还只有三十万,剩下的都是比德两国撤下来的残兵败将。
这才过了多久,奥军的总兵力就突破了八十万,加上比德两国的部队,反法同盟的兵力劣势已经不明显了。
按照目前的情况持续下去,或许到了下个月,双方的兵力比就要颠倒过来。到时候双方的攻守之势,就要易位了。
没有办法,拼人力、拼财力、拼物资、拼工业,法兰西都不是反法同盟的对手。
唯一的优势是法军威名最盛,有过往的战绩做支撑,在对敌的时候有心里优势。
可惜这一切,在不久之前的莱茵河会战中,被奥地利人就打破了。
法军没有延续常胜不败的神话,所谓的战斗力优势,现在也成了梦幻。
坦率的说,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并不想在圣诞节停战,因为这会替敌人争取了一天时间,进一步增加了突破莱茵河防线的难度。
“元帅,圣诞宴会半个小时后要开始了。”
一旁的卫兵提醒道。
这是法军的传统,不管什么时候,宴会活动都是少不了的,圣诞节就更不用说了。
本来帕特里斯·麦克马洪是要回巴黎参加凡尔赛宫举行的宴会,只不过因为昨天晚上大雪封路,拖延了行程才留在了前线。
既然留在了这里,作为前线的老大,帕特里斯·麦克马洪自然就有义务主持圣诞宴会,顺便鼓舞军心士气。
1...387388389390391...5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