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一吨大苹果
改变世界:好?好个屁。这些药都会上瘾,都含用精神兴奋剂成分。知道为什么你在中国不知道这些聪明药吗?这些东西具有强烈的上瘾成分。我和你说这些是给你提醒。我知道你不容易,我可以给你提供药物,这在美国很好买。但是我也要和你说清楚这里面的危害。你是选择使用药物,还是自己在努力一把。
年轻人陷入了两难,但是看着窗外的城市的灯火辉煌与自己蜗居的角落,他一咬牙就下定了决心:我要药物!
改变世界:好,你是成年人,自己做出的决定不要后悔。
接着他的头像暗了下去,年轻人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还是不对。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炸药包……”
大清早的蜂巢城,张桐哼着儿歌打扫着自己小店的卫生。门外一名穿着整齐,带着金丝眼镜的男人和煦的对张桐问到:“老板,你们这里做早餐吗?”
ps:所谓的聪明药其中的成分与安非他命非常接近,是一种中暑兴奋剂。在国内有些傻乎乎的家长真的让人代购美国进口的聪明药给孩子吃,短期吃却是显著的看到了成绩的提高。但这些药物具有强烈的上瘾性,长期吃会造成认知障碍。如果大家看过库伯主演的《永无止境》就知道了,电影就是把所谓聪明药的功能夸大了。但是现实中聪明药的副作用却一点都不比电影里的小。电影里库伯在中学时期的女朋友长期服用聪明药最后就患上了强烈的认知障碍症,无法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在这里我写这些不仅仅是剧情需要,同时也希望能给更多人做一些科普。现在很多人打着聪明药名号在卖这些。不仅仅是美国,香港也可以走私进来这些。再三提醒,这些东西是另一种程度的毒品。不管是家长还是学生都不应该使用这种东西。
今天我短信就收到了一条这样聪明药的推送,我直接举报了。
而小说里提到的美国高校滥用药物是真实存在的。bbc纪录片《药物依赖》中很多剑桥大学的高材生承认自己正在服用或者曾经服用过利他林之类的药物。而美国常春藤名校中对学生进行小规模调查,其中有约百分之十三的学生使用过类似的药物来提高成绩。
而在美国私立高中,很多学生以嗜睡症为借口,购买处方药莫达非尼,用来提高专注力和记忆力。用此来提高分数,考取心仪的大学。





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第十二章 这是开玩笑的吗?
这个带着金丝眼镜的男人打扮的很干净整洁,人并不帅气,但是很注重仪容仪表。一身衣服合适得体,显得干净利落。
现在有很多的潮人,尤其是国内的潮人,其实完全不会打扮。所谓的潮只是单纯的追流行而已。什么鞋子大热买什么,什么牌子热门买什么,优衣库联名个kaws就可以让这些人疯狂。至于自己穿在身上好不好看合不合适?他们不在乎,只要潮就好了。
就像是有人选择穿无袖背心,那是因为他们有强壮明显的三头肌二头肌,手臂弯曲的时候能展现自己的肌肉,显出身材与壮硕感。尤其是很多欧美明星和运动员会选择这样的穿着。
而有很多追寻明星潮流与同款的潮人们其实都瘦弱的和鸡仔一样,或者是体重不大但体脂率很高,两条手臂的肉松松垮垮就像是在水里泡久了的猪肉一样。就这样还要和欧美明星运动员一样穿,这真就不叫潮,而是叫傻了。
眼前这个男人打扮的挺精神的,其实这就挺好的。现在潮流太多了,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如何把自己打扮的干净整洁了。
他踏入了老张的店对着张桐询问着:“老板,有早餐吗?”
现在蜂巢城的建设还不是很完善,早餐店也有,但是不多。很多人选择了在全家便利店买饭团对付一顿。所以目前蜂巢唯一的一家全家便利店每天顾客盈门人满为患。
张桐倒是不卖早饭,不过面条是有的。早上九点多开门就碰到一个想要来吃早饭的顾客,张桐歪着头想了下,然后说道:“只有面条,吃吗?”
“有就行啊。”金丝眼镜男笑了笑。他是真的饿了,现在便利店的点心都卖完了,食堂的早餐也卖完了。想要吃点热乎乎的早餐可真的不方便。
张桐店里的面条就是老几样,碱水面配和各种浇头,汤底就是开水+猪油+自己熬制的虾头酱油,简单但是味道鲜美香浓。
榨菜肉丝面,简单美味。早上热热乎乎的吃一碗这样的面条挺好的。
张桐看着正在大口吃面的男人好奇的问到:“你是蜂巢第一中学的老师吧。”
“嗯?”金丝眼镜男抬起头:“你怎么这么认为?”
“还挺好猜的,现在蜂巢城人口很少。工厂什么的还没有完全迁过来开工,主要人口是蜂巢中学的学生和学生父母,外加上各种公务人员。还有少量的服务产业人员。看你的穿着也不像做服务业的。如果是做公务员,现在这个点应该已经上班了,九点多已经迟到了。你穿着打扮很正式,不是公务员的话,那就只能是老师了。”
张桐看似头头是道的推断了一番,假装自己是福尔摩斯一样。
金丝眼镜男被张桐的推理给唬到:“你真的这样推出来我是老师的?”
“不,主要是你口袋的教师证露出来了。”张桐指了指金丝眼镜男裤子口袋边上快要掉出来的教师证。
“哦哦哦,嗨!我还真以为你推理出我的老师身份,吓我一跳还以为在这里碰到了福尔摩斯呢。”金丝眼镜男笑了一声:“你这老板真有意思。”
“老师你是教什么的?”张桐闲着也是闲着,反正现在后厨有霍正帮忙打苦力,自己可以轻松很多。
“我姓徐,教数学可能还会兼职教化学。”金丝眼镜男推了一下自己的眼睛笑了笑。
“哦。那挺好啊,老师挺好。”张桐摸了摸后脑勺,他内心嘀咕:不是教异能的?唔,也许人家的数学和化学的造诣更高?
“徐老师啊,您数学和化学挺好的?没别的意思啊,就是我这人喜欢聊天。现在蜂巢城人也少,就喜欢找人瞎聊。”
徐老师吃了口面后缓缓的说道:“数学和化学还不错吧。十年前我从哈佛硕士毕业。大学本科学的是数学,硕士转的化学。”虽然这位徐老师说话的声音还挺温柔的,但语气中多少有点自得的成分。
是啊,哈佛硕士毕业呢!那还是十多年前,十多年前能读哈佛的中国人可不多。那时候出国读书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要么家里特别有门路,不然的话就是北大清华之类的顶尖学府有交换生的政策。不然的话想要在中国考进哈佛?那可是难如登天。
张桐听到徐老师的话很惊讶:“您是哈佛的高材生啊!失敬失敬。”难怪来教数学和化学了,原来学历这么高,那是比教异能来的强的多。哈佛的高材生呢!张桐对于会读书的人还是比较敬佩的,毕竟学霸不好当。
尤其是在外国顶尖学府学成归国后报效国家的,那张桐就更加敬佩了,特别是在十多年前。十几年前中美差距还是挺大的,生活质量和发达程度的差距大到一目了然。当时很多留学生都选择在美国工作,要不是爆发了一场次贷危机,不知道有多少人这辈子都不会回国。而中国也是在次贷危机那年之后突然开始爆发发力,从可视化gdp增长和可视化居民购买力增长的视频上就能很明显的发现这一点。
张桐出生的年纪,中国拍过很多歌颂留学生回国报效祖国的电影和电视剧。张桐小时候也没少看,也算是受过这一类的爱国主义熏陶的。
所以当徐老师吃完面条付了钱走了之后,张桐收拾了他的碗筷。
“哈佛大学的硕士生来教书啊。挺好,教数学和化学,这个教学质量……嗯?哈佛大学的硕士来教中学生。等等,这个学校的教育程度已经高到这种程度了吗?”张桐挠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又不得不相信。
————————
江华现在两头跑,一边是蜂巢中学的工作,一边是特侦部门的工作。好在黄刚把行政工作都处理好了,所以江华的工作量很轻松,黄刚不需要她管理行政,只需要她再出现问题时解决第一线的工作就好了。
江华很喜欢这样的分配,她也不是个贪恋权位的人。行政工作丢给她,她还嫌麻烦呢。
相比于特侦部门的轻松,蜂巢第一中学的工作就烦琐的多。因为要管理好这批具有特意能力的学生可不容易呢。
要能够压服他们才可以。这对于很多老师来说都不容易呢。所以有的时候江华不得不帮一些没有异能能力,只是教育普通知识的老师们处理一些威慑性的工作。
“江老师也在啊,我们今天新来一个老师。我给你们都介绍一下。”工具人校长带着一个新来的老师走进教室办公室。
“徐天明,徐老师。哈佛大学毕业,数学与化学老师,也是我们学校数学和化学教学的组长。大家欢迎一下。”
教室办公室的老师们面面相觑,哈佛大学毕业的来教中学生?这真的不是开玩笑的吗?




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第十三章 这是命运的相遇吗
“鄙人徐天明,各位老师好。”带着金丝眼镜的徐天明对着诸位同僚打了声招呼。也算是和大家见礼了。
教师们相互寒暄着,大家都对徐天明来当老师这件事很感兴趣。因为他是哈佛毕业啊。哈佛作为全球最知名的大学,徐天明可以说学长学姐遍天下。哈佛毕业生的关系网无处不在,而且几乎都是社会高层。
徐天明即便是一个专门做学问的研究者,专门研究数学和化学题,他都可以有更高的选择。尤其是研究化学,如果他愿意的话很容易通过关系网进入化学公司或者化学研究室工作。
他为什么要来蜂巢第一中学任教?
——————————
“老张,你说奇怪不奇怪?哈佛毕业的来中学教书?我不是质疑他的学历和能力啊。但是自己会读书是一码事,但教书是另一码事。要不然为什么要开设专门的师范大学,教学生们如何教书育人最后变成老师。”
“还要饭吗?”
“要的,给我添一碗。最近累死我了,两份工作兼起来一起做,感觉人都要散架了。尤其是现在两个工作都还在搭设骨架的阶段,要忙的更多了。”
在老张的新房子里,江华不客气的把饭碗交给了老张。工作了一天了,回家吃晚饭是江华最放松的时刻了。
张桐的新房不小,黄刚给他搞的一百八十平方的大小,而且都是有装修的。张桐买了一些宜家的家具送来,花了几万块钱,这个新房就能住人了。虽然不是什么豪华装修,但还挺温馨的。
江华还挺享受这种生活的,下了班有人在家里等自己回来,这种感觉其实很好。很多人都很孤独,回家没伴的话会养猫养狗,这样至少会想着回家。不然空空荡荡的房子毫无归属感。
江华习惯了每天下班后和张桐聊这些有的没的。
所以她在接过张桐给她盛的第二碗饭,道谢之后她继续一边吃一边说道:“你说奇怪不奇怪。哈佛毕业生,数学化学两门都是高材生。他跑来中学教书,我怎么想都觉得很奇怪啊。”
张桐嘱咐江华:“吃慢点。没人和你抢。对了,徐天明他哈佛本科读的是数学,怎么研究生改成化学了?”
“咱们洋气点,美国的大学一般管本科叫学士学位,研究生叫硕士学位。人家不兴叫本科生研究生。”江华纠正了一下张桐,让他说话洋气点:“今天我们也问过徐天明,他说他当年成绩特别好,所以特招进了哈佛。尤其是数学很好,所以在哈佛被一个搞数学的教授看中。给了他全额奖学金,让他在哈佛好好读书。”
“他本科(张桐:是学士,说话洋气点),他学士学位的时候是这个教授带的。不过大四的时候这个教授疾病突发死了,他硕士学位的时候转行研究了化学。也对,化学的实际应用比数学更广泛,也更容易找工作。”
张桐听着江华的絮絮叨叨,他插了一嘴:“那徐天明找了什么工作?”
“我有些好奇他,所以在特侦局的档案里查过,他之前在美国的一家化学药品公司做过研究。做了五年,后来那个药品公司好像放弃了他们的研究,解散了徐天明所在的项目组。后来徐天明干什么去就查不到了,因为都是在国外,他说是在闭门学习。”
“过了两年他回国,一直做一些研究工作,好像也去一些高级补习班当过老师。后来蜂巢城成立,他是被邀请的老师之一。”江华简单的概括了一下徐天明这个人的经历。
张桐挠挠头:“这人有点不简单啊。我总觉得他有点怪怪的。”
“嗯?”江华吃了口糖醋排骨,眼睛瞟了张桐一眼:“怎么说?”
“你们检查了他的异能吗?”
“检查了,他是记忆力强化型异能觉醒者。所以对他做学问搞研究很有帮助。国内有项目组邀请他做研究去,不过他说最近这些年已经转型成教育者了,不想搞研究。”
张桐听了江华的话后还是摇了摇头:“反正我觉得他怪怪的,有空你多盯着他看看吧。希望是我多心多想了。”
——————————————
肖潇和小黑现在也跟随着张桐一起来到了蜂巢城。他们两人也找了房子租了下来。蜂巢城新成立,为了吸引居民,所以房租都很便宜。肖潇用一个月三百元的价格租下了一个一室一厅,而且还是三年的租约,这和白给一样。
而小黑则住在她的楼上,这样方便小黑教导她训练。
班还是要上,工作也是要做,生活也是要过。
对于肖潇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大概就是吃各种好吃的了。
“小黑!小黑!楼下新开了一个面包店!价格好便宜哦!”对于一个女吃货来说,还有什么比面包甜品打折更让人心动的吗?
“哦。”正在楼上打《怪物虐人》的小黑被肖潇硬生生的拖下了楼。
作为一个新城市,蜂巢的每天都有惊喜,总会有新的商店开业。因为蜂巢房租便宜,为了招揽顾客,所以不少私人店铺的价格都很便宜。有一种物价重回五年前的感觉。
新开的面包店价格很便宜,而且商店距离蜂巢第一中学也不远,所以很多学生都会来这买吃的。
“哇,豆沙面包才四块钱一个,而且这么大!”足有山东大馒头大小的豆沙面包才卖四块钱,这是多少年前的物价啊!在淮海已经习惯了半个拳头大小的豆沙面包也要卖八元一个的肖潇,突然间觉得幸福感充满了全身。
“买买买!”不拿出一百块买面包,肖潇都觉得对不起自己。
而小黑则在一边非常大气的对着店员说道:“你们家的豆沙面包我都要了。”毕竟现在张桐把高小敏给小黑的生活费基本上都发给他了,现在的小黑也算财大气粗。
新店开业,豆沙面包也不算多,才二十多个,买光才一百块。小黑提着一大袋豆沙面包,继续面无表情的看着肖潇:“还要别的吗?”
肖潇扶额,因为全店的客人都看着她呢,一口气买光所有的豆沙面包,这好像不太好。但现在不能退货吧。
“豆沙面包都卖完了啊!”放学的林妙非常失望的看着豆沙面包的货架。
店员摊开双手:“没办法,被包圆了。”
林妙最喜欢吃豆沙面包了,她看到了被肖潇(小黑)买完的豆沙面包,她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小姐姐,能转让个面包给我吗?我买你一个。”
“不要客气,不要客气。拿着。”肖潇本来就不好意思呢。她也不是非豆沙面包不吃,她还想要买些别的呢。结果小黑一口气把豆沙面包包圆了,搞得她都不好再开口了。
“老师好。”“老师好。”
林妙给肖潇转了钱之后听到背后有人喊老师好,她转头一看,那是自己的数学老师徐天明。
他斯斯文文的对着学生们打招呼,然后径直走向了面包店,买了一个牛角面包后离开。
林妙看着他离开之后突然松了一口气,然后拍了拍胸脯:“吓死我了。”
肖潇好奇的看着她:“他是你们老师?看着不可怕啊,你吓死什么?”
“我数学和化学成绩超烂的!”林妙很直爽:“我是文科生,理科完全抓瞎。对了,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林妙,你呢?”
“我叫肖潇。”
————————————
街口转角的垃圾桶内,一个新鲜的牛角面包正安静的躺在里面,连塑料袋都没有开封过。




在不正常的地球开餐厅的日子 第十四章 逃不掉的兴趣小组
“暖暖时光面包店的生意很好啊。”张桐看着隔着自己小店一百多米外的面包店门前都排起了长队。
“对对对。暖暖时光的面包可好吃了。”肖潇立马搭腔:“最重要的是他们家的面包可便宜了。豆沙包四块五一个!晚上八点半以后买一送一!”肖潇两只手都竖起了一个一。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中还有小星星闪过。
“他们家的豆沙面包可好吃了。老板我和你说,不是那种完全的细豆沙,是里面还有红豆颗粒,没有完全打碎的红豆。吃起来可有口感了,那是手工打的豆沙才会有这样的味道!”肖潇特别迷恋暖暖时光的豆沙包,觉得他家的豆沙包特别好吃。而且也是因为豆沙包的关系,所以她还认识了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姐姐来着,重要的是他们还有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吃。
张桐看了眼肖潇:“四块五一个的红豆沙面包,晚上八点半还打折买一送一,豆沙还能是手工做的?你以为现在手工不要钱的吗?自己熬豆沙做馅的成本很高的小傻瓜。”
“但那个豆沙还有颗粒感啊而且也没有那么甜,不像是超市买的豆沙馅。”肖潇撅起嘴,觉得自己应该没有说错。
“傻子,豆沙馅又不全都是细豆沙的质感。还有那种颗粒状的红豆馅。只要把细豆沙和红小豆混合在一起,然后用机器搅拌一下,这就能做出类似于手工制作红豆沙之感的闲聊了。而且现在的食品厂都学聪明了,不会在一口气把豆沙的甜度加到特别高。中等偏下的甜度可以让烘焙店有更多的发挥,可以制作自己的甜度面对不同的人群。所以啊,你说的手工红豆沙只不过是个美好的误会而已。”
张桐说的话击碎了肖潇对于手工红豆沙面包的美好幻想。
“怎么会!”肖潇呈现四肢体前屈的姿态,
“开店要计算人工成本的。”张桐对于自己击碎了小女生对美好童话的幻想毫无自责感,这叫成年人社会的残酷性。
“肖潇~!我放学了!我来找你玩了!”放了学的林妙从学校一口气跑到了张桐的店里。
自从那天在面包店和肖潇相遇之后,林妙和肖潇就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因为两人都特别爱吃,而且都喜欢豆沙面包。只要一起吹爆暖暖时光的豆沙面包,我们就是异父异母的亲生姐妹了。
“妙妙~”肖潇看见林妙出现之后,整个人如同无尾熊找到了桉树一样的挂在了林妙的身上:“妙妙!大事不好。”
“怎么了?”
“暖暖时光,暖暖时光的豆沙包……”
“他们家的豆沙包怎么了?”
“他们家的豆沙包不是手工做的~555~”
“啊~!”
张桐对于两个中央戏精学院毕业的两个小女生视而不见,林妙不该来读蜂巢中学啊,读艺校以后去考表演系多好。中国能出一个新生代的好演员了。不用看面容僵硬的“小花旦”们三百六十度展现自己的美丽,就连乞讨扮丑都要美美哒。
“我脆弱的心灵遭受了如此大的打击,老板,给我来一碗盖浇面。”林妙很痛苦,痛苦到不得不点一份所有配料都加的盖浇面:“有什么料都来一份,我要炒什锦的盖浇面。猪大肠多来点。”
一个娇滴滴的女孩子最爱吃猪大肠,这你敢信?!尤其是卤猪大肠这种东西。
因为最近店里有霍正帮忙,他现在又可以重新当厨师,所以热情很高。张桐小店的经营项目扩充了,包括做卤料什么的,霍正都开始做了。因为后厨有个工具人帮忙,张桐觉得自己越发的懒了。
“卤猪大肠果然是人间美味。”下午四点五十放学就来吃卤大肠加什锦盖浇面,林妙长得很可爱,但口味确实很重。
不过肖潇也是个口味很重的孩子,所以这样两人才能走到一起,这算是臭味相投?张桐忍不住这么想到。
“只有卤大肠才能挽救我这颗被暖暖时光伤害了的幼小心灵。”林妙吸溜吸溜的吃着面条,同时转头对肖潇和张桐说道:“张老板,你这样雇佣肖潇当童工总是不好的吧。”
“她不是童工,十六了。”张桐强调自己没有犯法。
“但是十六岁也需要读书啊。肖潇好像是初中毕业,要是有机会当然是多读书更好是吧。”林妙突然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她说的倒不是没有道理。
张桐挠了挠下巴,没有说什么。
“诶,徐老师。”张桐看见徐天明走进店里,最近这些天对于附近来吃饭的人张桐也熟悉了。蜂巢城现在也就这么大,人口也就这么多。而且徐天明还是很好认的。
徐天明一出现之后正在吃面的林妙突然背后发凉,因为她的理科成绩很差,尤其是化学和数学。上了高中之后数学难度呈直线上升,初中数学考满分的好学生不少。但是到了高中之后,尤其是高一下学期之后,那些出题很难得数学考试能考满分的学生几乎都是年纪里的神话。
“张老板。”徐天明对着张桐点了点头,然后转头看向正在吃面的林妙。林妙缩了缩脖子,还是站起来对徐天明说道:“老师好。”
1...187188189190191...5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