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御前心理师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柯遥42
    或许是想些微弥补一些方才申集川的无礼,副官对柏家父子的恭敬近乎谦卑,他一路领着父子二人出府,为他们备好车马回家。

    临行前,柏奕见他实在欲言又止,忍不住道,“许副官想说什么,不如直言吧。”

    “实不相瞒,”他有些犹豫地开口,“上一次,与两位一道来的那位小姑娘……”

    “我妹妹?”柏奕微微颦眉,“她年纪还太小了,就算真的懂申将军的病,也不一定能帮上忙的。”

    许直目光复杂,面对柏奕的拒绝,他没有丝毫动容,只是沉下几许目光,低声道,“两位太医莫怪,其实自从上次柏司药说出了将军的几处病征之后,我们就派人专门去查了她的底细,也向京中几位可靠的贵人问过了她的近况……”

    “你们——”

    “实在是再没有别的办法了,”许直的声音带着几分无奈,他看向柏奕和柏世钧,“将军的情况,比先前柏司药说的还要严重许多,远山大夫跟了三年都无计可施,只能寄希望让将军先远离前方战火,回京休养一段日子。但上个月金人的消息两位太医应该也知道了……”

    说到这里,许直目光灼灼,“我们申将军不可能一直待在京里,等北境大战一起,四州百姓,不可一日无申集川。”

    柏奕微微颦眉,两人一时都不知该怎么答话。

    许直没有再说什么,他大步上前,绕到马车的另一侧为柏家父子掀开了车帘。

    “二位请!”

    柏奕扶着柏世钧上了车,在自己也跳上车前,他看着许直,轻叹了一声,“许副官,我知道你方才那些话的分量,但是,你和我们说再多也没有用。我们来将军府已经不止一次了,每次申将军是什么反应,你也看到了。”

    许直的眼中闪过些许低落,可惜惠施大师已经不在这世上,倘若他还活着,或许将军府中就不会是今时今日的局面……

    “但今天的事,回去之后我也会和柏灵说。”柏奕轻声道,“我们都各自努力,争取不负使命吧。”

    许直皱紧了眉,他往后退了一步,向着柏奕郑重地行了一个拱手礼,“那就……拜托了。”

    马车悠悠地从将军府的大门驶出,车里的柏世钧和柏奕各自陷入了沉默。

    两人都在想着方才许直的话,心里就像压着千斤的重担,一时不知该如何解开这枷锁。

    “其实我昨天下午出宫的时候,还是挺高兴的。”柏世钧忽然说。

    柏奕笑了一声,“高兴什么?”

    “就是穿不惯御医的官袍吧,不习惯把事情都交给下面人去做,”柏世钧说一句,停一句,“比方说药材要怎么挑选、怎么晾晒、怎么保存……总归是自己做起来才心安。今天申将军有句话说得还是挺对的,我就是不会做官啊。”

    柏奕靠着马车的椅座,隐隐从柏世钧的话里听出了几分更为清晰的退意。

    “不管这边的事情最后变成了什么样,”柏世钧的声音很轻,“等明年春天,柏灵的那个一年之约到了之后,你们就找个机会离京吧,去哪儿都好。”

    “我们?”柏奕看向父亲,“爹呢?”

    “我这把老骨头,哪还跑得动啊,所以主要还是你们。”柏世钧想了想,“不过到时候,你们得把我的书稿带上,只要书稿还在——”

    柏奕笑着打断道,“您别想了,带着书稿,把你丢下,柏灵肯定不同意。”

    柏世钧怔了一下,又叹了口气。

    “不过说到书稿,也不知道柏灵的那些稿子宫里审得怎样了……”柏奕揭开车帘,见已经离家不远,又将帘子放了下来,“再这么一直拖下去,什么活儿都压在她一个人那里,她就是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啊。”

    下车之后,两人飞快地穿过陋巷,才一敲门,柏灵就飞快地跑了出来。

    “你们到哪里去了?!”

    她的担忧直接写在了脸上和声音里——午后,柏灵从宫中回家,一进门就看见桌上放着百味楼的饭菜和自己先前留的字条,可饭菜没人动过,字条也压在原处,一看就是没人回来过。

    “不着急不着急,”柏奕笑着拍了拍柏灵的肩膀,安抚道,“先坐,我慢慢给你讲,将军府那边有新消息。”

    






第三十三章 好想去见她
    


    柏奕讲述的时候,柏灵全程点头,表情没有什么变化。

    “时机没有到,”柏灵的声音很轻,“申将军那边……不用着急,急也没有用。”

    “你怎么了?”柏奕有些关切地上前摸了摸她的额头——有一些细微的汗水,但体温还算正常。

    “没事,”柏灵稍稍往后仰了仰,避开了柏奕的手,笑道,“我就是……有点累,吃饭吧。”

    有些事柏灵没有说。

    在看到家里没有人的时候,尽管她猜到这多半与昨日父亲在御前申明“申集川无疾”有关,但另一些可怕的猜想也在瞬间涌进了她的脑海。

    若是在平时柏灵可能不会想这么多,然而当下的她却不得不想——发生什么意外了吗?有人看穿了她的计划吗?有不可抗力先她一步出现,搅乱局势了吗?

    柏奕把百味楼的菜端去厨房热了一遍,然后换了自己的方式摆盘再重新端上来,看起来与新出炉无异。

    他对桌上的这些食物显然都很熟悉,每一道菜品的讲究体现在哪里,精髓在哪里,柏奕全都一一道来。

    柏灵单手托腮,撑着脸看眼前的父亲和哥哥,时不时配合着柏奕的语调笑一笑或是叹一声。

    这个情景实在有些美好,美好到让柏灵忽然生出一种念头——倘若多年以后她回想起自己在这里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那么这一幕无比寻常的、三人围坐而食的画面,一定会鲜明而生动地浮现在她的脑海之中。

    几乎就在这一瞬,柏灵完全地看见了自己的弱点,但在下一瞬,她又全然地接受了它。

    ……

    四月又要过去了。

    又到了国子监日常休沐的时候,世子一早去给父母请安,却见房中只有母亲一人,父亲并不在屋里。

    王妃半躺在长椅上,一手握着书卷细读,另一只手则伸给了一旁的几个丫鬟。

    世子看了一会儿,只见那几个丫鬟一直低着头,不时彼此交换着什么东西,不知是在做什么。

    “母妃。”他在门口喊了一声,

    里头的几个丫鬟这时才觉察到身后有人,纷纷起身向世子行礼,一旁的下人转身就给世子搬来了一个矮墩,放在了王妃的长椅旁。

    见父亲不在,世子也就不像平日那么拘谨,省去了磕头问安,直接坐去了王妃的身旁。

    “你们忙你们的,不要管我。”世子吩咐道。

    几个丫鬟这才又坐回了原先的位置,继续给王妃打磨指甲。

    王妃放下了手里的书,轻轻抚了抚世子的肩膀,笑着道,“你父王一早就进宫去了,你这会儿可以回去再睡一会儿呢。”

    “母妃在看什么啊。”他捡起母亲丢在怀里的书,轻轻念起来,“《山川实录》……这是讲什么的?”

    一边问着,世子已经低头翻阅起来。

    王妃笑着道,“这是天启年间一个落榜秀才的游记,叫……叫什么来着,”她伸手去翻世子手里书册的封面,“李元。”

    世子认真读了几段,抬头问道,“母妃是也想出去走走吗?”

    “有时候想。”甄氏笑了笑,“有时候过一阵又不想了,所以就看看他们写的山川河海。”

    世子歪着头,不是很能明白这话的意思,但他记下了书的名字,然后双手将书册还给了母亲。

    “王妃,左手已经都弄好了,”一旁的丫鬟温声说道,“要现在做右手吗?”

    王妃点了点头,调整了一下自己的位置,对世子道,“琮儿起来,和她们换个位置。”

    世子听话地绕到另一边,他有些好奇地看着丫鬟们手里抱着的瓶瓶罐罐,“母妃在剪指甲吗?”

    “算是吧。”甄氏又拿起了书,接着刚才的段落继续读起来。

    世子见母妃看书看得入迷,也不好再搭话,他站起身,随手从丫鬟们的工作盒里拿过一个大约两指宽的贝壳,轻轻打开,里面填着白色的膏状物,“这是什么啊……摸起来还是冰的。”

    站在一旁的丫鬟轻声答道,“回世子爷,那是鲸腊,洗净指甲后将它抹在甲面上打磨,能让指甲变得更光滑。”

    “鲸蜡……”世子怔了怔,这东西他还从来没有听过呢。

    。





第三十四章 我有特别的进宫方法
    


    柏家的院子里,柏灵和柏奕收拾着早饭后的碗筷,柏世钧正对他的药箱进行着每日出门前的例行检查。柏灵拿着瓢从一旁的水桶里舀水,柏奕就着瓢里的水流,拿着抹布飞快擦拭着碗壁。

    大约一刻钟后,柏家父子走出了院门,一步三回头地喊柏灵回屋去。

    柏灵挥着手站在门口送父亲和哥哥离开,然后关上门,将那些锦衣卫们盯梢的视线阻隔在木门之外。

    这一天,看起来也是无数平凡日子里,毫不起眼的一天。

    直到柏灵回屋,换了一身衣裳——那是慈宁宫里宫人的常服。

    对着镜子,柏灵再一次将那个铁头盔戴在了头上。

    视野急剧地缩窄了,呼吸的声音在铁头盔的内部轻微地回荡,两侧能听见的声音也比之前要弱了几分。

    她稍一用力,又将铁头盔摘了下来。

    “十四,”她抬起头,虽然不知该向哪个方向喊,但还是轻声说道,“我们也可以走了。”

    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落地声。

    ……

    韦十四带着柏灵,轻而易举地绕过了那些在巷口盯梢的锦衣卫,两人避开人群,在穿过清晨层层叠叠的砖瓦飞檐之后,终于落在了神武门外。

    四月的最后一天,神武门内的西长房前和与此几乎将将对立的顺贞门后都站满了人。

    顺贞门后站着的是内宫的太监宫女们,而神武门内的,则大都是这些宫人们的亲眷——对那些没有门道,也没有余钱的贫寒之家来说,一年之中就只有今日和正月初七这两天,能够有机会亲眼见一见宫里的亲人。

    这些亲眷当然是没可能进宫的,所谓“探望”,也只是放宫人们和他们的亲友到顺贞门前短暂地待一会儿,大家牵一牵手,说一说话,这半年的盼头也就有了。

    顺贞门前已经摆起了大木桌,一旁备着时香,届时每一批人都是一炷香的会面——点香、喊人、相聚、香灭……然后开始下一轮点香。

    每年都是这么个流程。

    守在此地主持秩序的宫人打着呵欠望着天色,等待着吉时。

    十四带着柏灵落在相离不远处某屋顶的阴面,因为是在白天,所以他很难带着柏灵像夜里一样绕开宫中的重重守卫。

    他指着神武门东侧的一处小门,低声说了一句,“看那边。”

    柏灵顺势而望,果然看见不远处有十几个年轻的少年都戴着和她一样的铁头盔,像牲口一样被铁链拴在一起,他们都很安静地坐在地上,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动——那些是专门安排在今日去慈宁宫的新人,负责押送这些人的宫人们有些不耐烦地站在树荫下,四面张望着。

    很快,有人从宫中的侧门出来接人。

    不一会儿,他们就都聚在了树下,彼此检查着对方的凭证,虽然这些孩子都是需要先被带去敬事房检查的,但在那之前,有些该问的事情和该留的存底,他们都要再仔细看过一遍才好。

    宫人们各自分工,正反复清点人头的那宫人忽然在余光里瞧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忙不迭地停下了手里的活计。

    “十四爷!”宫人喊了一声,上前行礼。

    另几个正在树下说话的也随即看了过去——韦十四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神武门外,似是恰巧经过。

    韦十四不经意地往这边看了一眼,也上前和他们打了声招呼,“几位老师傅今日又在忙了。”

    宫人们把腰俯得更低了,“难得太后有旨意,咱们几个不能辜负了她老人家的愿望……恰好十四爷来了,我们这儿遇上了个问题,您看能不能……”

    “怎么了?”韦十四问道。

    站在前头的宫人轻声道,“是这样,老七先前没有留意,有个单子当初忘记让慈宁宫的掌事敲章了,您瞧……”那人脸色带着几分惭愧将一张,“我们方才核对的时候才发现的。”

    “这单子我当初明明就——”

    “住口!”那人回头呵斥了一声,又陪着笑望向韦十四,“我们倒不是担心被扣例银,而是这一来二去地补齐手续,这些人今日就肯定进不了宫了,那太后那边也就得接着等着。”

    韦十四轻声道,“什么单子,我看看。”

    几个宫人都围了上来,韦十四一目十行地看完了他们手里所有的凭证和书文,轻声,“这不是什么要紧的东西,人确定没问题了,盖我的章也可以。”

    “人没问题,人绝对没问题!”几人都欣喜道,“有劳十四爷!”

    韦十四没有答话,只是默然从腰间取出自己的半印——所有的暗卫都有一个这样的半印,印章的另一半在他们的主子手中。

    平日里的大部分事情,暗卫凭半印就能作主,而一旦牵涉到复杂的授权,则需要由各自的主子过目,确认无误后再赐予剩下的半印,合成一个完整的印章。

    “我亲自来吧。”韦十四看了一眼身后的十二个少年,“是送去敬事房?”
1...99100101102103...2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