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女种田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巅峰小雨
老杨头已经走了,杨华忠一个人坐在轮椅上,边上放着那只碗。
看见闺女风风火火跑进来,进门就灌茶,汉子愣了下。
“咋这么快就吃完了吃饱了没”汉子一脸和蔼的问。
杨若晴抹去嘴角的水渍,刚要出声,屋外又传来脚步声。
大安和小安也风风火火跑了进来。
汉子讶了下:“咋一个个跑这么快小安,来跟爹说说,都吃啥好东西啦”
小安苦着一张小脸,把饭桌上的事儿跟杨华安说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莫看小安才三四岁,可是已经懂很多事了。
看大人眼色,听话风,小安都会。
杨若晴和大安都很默契的没有去拦小安的话,让他说也好。
好让汉子看清楚谭氏的苛刻。
不然,还会一直存着幻想下去。
果真,听完小儿子的转述,杨华忠脸上的笑容不见了。
“一个桌上就那半碗猪血是好的,还被四堂哥和四婶给抢了。”
小安捂着肚子道:“我和哥哥就吃了两块油梭子,我姐一口饭都没吃就下桌了。”
杨华忠听罢,转而望向杨若晴。
“晴儿你来,我这碗里还剩下一些饭菜,都是热的,你们姐弟三赶紧分吃了!”
杨华忠说着,揭开了那上面倒扣着的碗。
姐弟三人都围了过来。
只见杨华忠的碗里,还剩下半碗饭。
饭头,有一只肉丸子,一只肉饼,半块鱼,还有一小撮肉炒豆腐干。
&nb
265.第265章 心里甜滋滋的(四更)
“夜里恐怕还得过去那边吃……”
孙氏一脸为难的道。
“方才我回来的时候,你奶说夜里还有一桌,让我早些过去烧夜饭。”
孙氏道。
“啊”
杨若晴抹药酒的手抖了一下。
“晌午宾客不是来过了吗咋夜里还得过去啊”
杨若晴一脸紧张的问。
晌午那顿黑暗料理,阴影面太大。
那边小马扎上,大安小安兄弟听到孙氏这话,反应比杨若晴还要激烈。
“娘,我宁可夜里在家里喝稀粥,也不要过去!”
大安一脸恐慌的道。
小安也跟着点头:“我也是!”
孙氏瞅着这兄弟二人,一脸的无奈,也一脸的心疼。
她扭头看向杨华忠:“晴儿爹,这事儿你咋看啊”
杨华忠也是一脸的为难。
若是换做早上,他铁定得说服孩子们过去。
老杨家办喜事,都是杨家的子孙,理当过去凑热闹。
可这会子,汉子犹豫了。
见到爹娘都陷入了两难,杨若晴开了口。
“娘,夜里那一桌都是哪些人啊”她问。
孙氏想了下,道:“是晌午没来齐的几个村里人,你二伯二妈他们也从镇上回来了,还有兰儿的舅舅。”
杨若晴点了点头。
“娘,咱去不去那边吃饭是其次。”
杨若晴道。
“主要是娘你这身子,夜里还能操持那一桌人的饭菜吗”
听到杨若晴问,孙氏也迟疑了。
腰酸腿痛,胳膊压根就抬不起来。
夜里那顿,够呛啊!
杨若晴把孙氏的神情瞅在眼底,接着道:“娘,夜里那桌人不多,大多是自家人。”
“菜也都是晌午留下来的,往锅里滚一遍就能端上桌。”
“二妈和兰儿堂姐也家来了,她们又不是外人,都能下厨。”
“有她们几个在,我看你就甭去了吧”杨若晴劝道。
“不去”孙氏迟疑了下,“这样不大好吧……”
边上轮椅上的杨华忠出声道:“没啥不好的,就照咱闺女说的办。”
“晴儿娘,你身子要紧。晌午那一顿正排酒是你操持的,咱该出的力也出了。”
“夜里那顿,就让她们操持去,我们都不过去了!”汉子道。
“那回头晴儿爷奶那问起来……”
“我来说就是,相信爹娘也不是不体恤人的!”杨华忠道。
孙氏点点头:“那好吧。”
听到夜里不用过去那边吃饭,大安和小安欢呼了起来。
杨华忠和孙氏哭笑不得。
杨若晴暗暗勾起了唇角,也松了一口气。
她帮孙氏掖了掖被子角:“娘你好好歇息,夜饭我来操持!”
孙氏点点头。
一家人又说了一会贴心话。
杨若晴起身围上了围裙。
“娘,我去伺弄夜饭了今个咱都吃早一些,早些上床歇息。”
“好!”
……
杨若晴来到灶房,却发现柴禾已经没了。
为数不多的那几把柴禾,也被她晌午用来烧了开水。
去到外面那院子墙根下,地上就剩下几颗松球。
前两日跟棠伢子扛回来的那些香蒲,也就晒了个半干,引不着火。
咋办呢
这会子去树林子拢松毛,怕是来不及。
去前院老杨家灶房拉一捆
想想谭氏那抠门劲儿,杨若晴宁可去树林子!
大不了夜饭吃晚一点就是了。
就在她拿起竹扒和绳索,准备出门的当口,骆风棠来了。
“晴儿,你这是要去哪”
他进门就问。
“家里没柴禾了,正要去树林子里拢点呢!”她道。
骆风棠笑了下,“甭去了,柴禾我给你送来了。”
“啊”
杨若晴讶了下。
顺着他的指引看过去,只见侧门外的巷子里。
独轮车停在那,上面堆着满满一车的松毛!
杨若晴顿时喜上眉梢。
她放下手里的竹扒和绳索,快步奔到独轮车跟前。
瞅着车上那压得严严实实的松毛,激动死了。
“棠伢子,你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我这正为这柴禾发愁呢!”
“嘿嘿。
266.第266章 仿佛会说话似的(一更)
杨若晴把面团揉好,便搁在木盆里让它们自个饧一会。
她俯身来到灶底,从灶灰中扒拉出一只黑乎乎的茶罐。
吹去表层的灰后,这才揭开盖子,把里面的东西哗啦啦倒进小锅里。
“晴儿,这是啥”
骆风棠好奇的问。
这汤汤水水的一倒出来,他就嗅到一股奇香。
杨若晴莞尔一笑:“这是你前两日挖的那只鳖呀,我剪下鳖甲后,连皮带肉剁了煨汤。”
骆风棠记起来了。
“真香!”他道。
“嘻嘻,等会咱拿这鳖汤来煮面条,又好吃又滋补!”杨若晴嘻嘻道。
鳖汤倒进了锅里,用来煮六人份的面条汤水不足。
杨若晴转身欲从水缸里舀瓢水添进去。
一看水缸,都快见底了,底下有沉淀物,这水不能吃。
“水没了我去村口池塘挑水!”
身后传来骆风棠的声音,他随即把手里的茶碗放到锅台上,过来拿水桶和扁担。
“棠伢子,用不着去池塘,院子里有水井,我去拉一桶上来就是了。”
她说着,拿起水桶来到了院子里。
老杨家这屋子是老地基,曾祖父入赘曾祖母家那会子,这地基上就盖着屋子。
后面家境每况愈下,田地卖了,屋子也倒了。
如今这三进的院子,是在老杨头手上,重新盖起来的。
不过后院这口水井,却是从祖上就一直传下来的。
这是一口老井。
井沿其膝盖深,井口斑驳。井沿周围,铺着青石板。
青石板打磨得平滑,平常洗衣洗菜都可以放这青石板上。
只是青石板沾了水,就有些滑脚。
杨若晴每次过来打水洗菜,都得小心翼翼的。
“晴儿,我来打。”
骆风棠从后面追上来,接过她手里的木桶。
杨若晴道:“没事儿,我经常打,摔不下去的!”
骆风棠看了眼井口边上栓着的一圈麻绳,又看了眼杨若晴的手。
“还是我来,我掌心粗糙不怕勒!”
不给杨若晴反对的机会,他拎着木桶来到了水井边。
拿起边上备着的水井绳,往手里的木桶把手上绕过去,再打了个活结。
男孩儿高大的身躯微微俯下来,把手里的木桶缓缓从井口放了进去。
“青石板滑脚,棠伢子你可得当心点。”
杨若晴从旁提醒着。
他抬头朝她咧嘴一笑,“没事儿,我脚下稳扎着呢!”
“噗通”
水井深处传来木桶砸进水面的声响。
男孩儿双手抓着井绳,那露在外面的手臂,肌肉结实而均匀。
随着他的动作,肌肉张弛有度,线条感十足。
眨眼功夫,那水桶便被他给拎出了井口,稳稳放在脚边的青石板上。
杨若晴瞅了眼那水桶里的水。
清澈透明,满满当当一大桶,都不咋摇晃。
“棠伢子你真行,这水打的漂亮!”
杨若晴忍不住赞道。
“我往常打水,磕磕碰碰着,拎上来就剩下小半桶了。”她道。
而且,这身子才十二岁,气力也不够使。
每回打水装不满一桶,手掌心里还被勒得生疼。
而骆风棠,真就比她厉害多了呢。
满满当当一桶水,看他大气都不喘一下,像是都不费吹灰之力。
“棠伢子,你这一桶水,要抵我打两趟呢。”
她再次赞了句,眉开眼笑着,就要来解绳结。
骆风棠却拦住了她。
“莫急着解,横竖都绑了井绳,索性把缸里都装满得了!”他道。
“我去拎空桶来接水。”骆风棠说着,大步走向灶房。
杨若晴跟在后面:“那我就把水缸底给舀掉。”
两个人分头行事。
她把水缸底部的那些沉淀物舀干净。
那边,骆风棠双手各拎着满满一桶井水进了灶房。
干净的水给倒进水缸里,发出欢快的水流冲击声。
他进进出出,一口气跑了四趟,终于把大水缸给装得满满当当的。
杨若晴瞅着这满缸的水,差不多够自己一家人吃喝用三日的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