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女种田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巅峰小雨
“而且,据我打听到的,徐母才四十多少,不到五十,也算年轻。”
“不到花甲子的人,就这么去了,太可惜了,怨念估计也大。”
两个人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小声的嘀咕着,商量着,渐渐远去。
这一切,杨若晴都不知情,她来到后院写了一封信打发信鸽送出去。
相信很快,就会有人去茶寮暂时接管一段时日,好让刚刚丧偶的徐元明能在家好好歇息歇息,缓缓神。
这一关,对徐元明来说,是个考验啊。
节哀顺变吧!
骆铁匠那边很快就打听到了徐家办丧事的确切时间。
其实不需要骆铁匠刻意去打听,老王家那边就能问到。
因为徐家那边已经安排了人来长坪村的亲家老王家这边报丧。
过来报丧的人是徐元明的弟弟,徐巧红的叔叔。
杨华梅遵照着这一带的风俗,煮了一碗肉丝鸡蛋面条来招待报丧的人,然后仔细询问了相关的丧事流程后,这才送对方离开。
到了院门口,杨华梅思来想去还是忍不住跟对方那打听打听小黑这两日在徐家的表现,都做了些啥。
因为小黑自从那天早上被她骂了一顿离开后,这两天一直待在徐家没回来,杨华梅清楚自己的儿子是个啥样的人,人情世故那是一窍不通,这回以准姑爷的身份在那边帮着料理后事,真怕他啥忙都帮不上,反倒在那边出洋相。
结果对方的回答却让她错愕,还以为对方认错了人呢。
“啥?你说小黑很懂事?跑前跑后的帮着料理各种丧事?这,这不能吧?他哪懂那些呀!”杨华梅惊讶的说。
可是,对方却很认真的告诉杨华梅:“我没说假话,给棺材旁边的灯添油啥的,他做的很溜,大家都夸他话少能干,是个老实本分的孩子!”
后面还有一句,徐家叔叔不好意思说,毕竟才刚吃过人家母亲做的肉丝鸡蛋面条。
那就是,小黑啥啥都好,就是饭量稍显有点大。
但是巧红说了,小黑平时吃不了这么多,这番是忙前忙后累到了,男人嘛,能吃是好事,能吃说明身体结实,有力气。
杨华梅心里那是喜不自禁啊,差点就高兴得笑出声来。
但她到底还是忍住了,因为这种场合,很不适宜笑。
于是,她微微欠身,对徐家叔叔说:“那就好那就好,他能忙点忙,还不给大伙儿添乱,那我就放心了。”
送走了徐家人,杨华梅回到屋里,赶紧去找大白商量送丧礼的事情……
锦绣农女种田忙 第9245章 问题真多
两天后,徐家的丧事正在进行中。
老王家召集了十来个壮丁一起去镇上的徐家送花圈轿马啥的。
杨华忠和骆铁匠他们也要去烧寿香,于是搞了几俩马车骡车啥的结伴同行。
王翠莲和孙氏留下看家,以及照看孩子们,杨若晴随同他们一起去镇上。
临走之前,刘氏和杨华明也过来了。
“晴儿,你四叔得去帮你爹拿东西,我则给你做个伴!”刘氏不请自来,匆促招呼了一声就自己爬上了马车。
杨若晴也没有驱赶她,就这样一起上了马车。
马车上,刘氏先是打量了一番杨若晴。
发现今日的杨若晴换了一套非常素雅的衣裳,头发简单的在脑后梳了一个发髻,虽是素颜朝天,却是很清秀纯净,脸上干干净净的,除了眼角有一颗小小的痣,其他地方几乎是找不到半点缺点。
而偏偏眼角那一颗小痣却又很有辨识度,不笑的时候显得很清冷,笑起来,则又非常的和善接地气。
头上也几乎没有半点装饰,只插了两根银簪子做点缀。
刘氏忍不住说:“晴儿,不得不说,你保养的真好,这样子走在外面,跟那些刚成亲没多久的年轻小媳妇没两样。”
杨若晴淡淡一笑,“哎,四婶,今个这场合不适合说这些。”
刘氏一脸严肃的说:“我可不是拍你马屁啊,是刚刚这样近距离看瞅你,发现你真是一点儿都不显老。”
“那梅儿,你喊她姑姑,她也就大了你三岁。”
“可你们俩站一块儿,那就是隔了辈分。”
杨若晴被刘氏这话给逗笑了,纠正她:“四婶你这话错了,我跟我姑姑本来就隔着辈分啊!”
刘氏愣了下,随即也意识到自己这话说得有点意思不详,于是赶紧改口解释说:“我的意思是,你们的样子,单从五官上来看,就不像是只隔着三岁的样子,最起码隔了十三岁还不止!”
杨若晴勾了勾唇角,“姑姑的经历比我坎坷,姑父去的早,为家里的事操心过多,所以这没什么好可比的,四婶,这个话题结束吧,不想聊了。”
刘氏讪讪一笑,心说今天我可真不是拍马屁,今天说的是真心话呢!
但你不信,那我也没辙。
就这样,接下来有好长一段路,两人都坐在车厢里没有说话,各自思考着自己的事情。
然而,过了没一会儿,刘氏又忍不住主动说话了。
“诶,晴儿,四婶我还想问你一件事。”
面对刘氏的突然开口,杨若晴并没有什么大惊小怪。
像这样的旅途,她能闲得住才怪。
“问吧。”杨若晴平静的说。
刘氏挪了挪腚儿,又舔了舔嘴唇,说:“这趟我和你四叔去老徐家烧寿香,除了买一些基本的香烛和草纸外,我们还准备了四百文钱,你看这份寿礼拿得出手不?”
杨若晴脸上的平静散去,多了几分讶异。
“四婶你和我四叔跟老徐家并没有什么交情啊咋出手这么多?”
这份寿礼岂止是拿得出手?简直就是很丰厚好吧?
这两口子是咋啦?突然成了善财童子吗?
正当杨若晴百思不得其解之际,刘氏接着开了口:“其实吧,交情也算不上啥交情,就是这趟跟你们一起过去,不好意思空手。”
“不过,这世上的人,若真论起交情来,咱往上多推几辈,指不定跟皇帝老儿都是亲戚呢!”
刘氏一口气说那么多,但显然,杨若晴并不觉得这是真正的缘由。
“四婶,你就说实话吧!别卖关子了!”杨若晴摇了摇头,面色沉静,显然没有心思八卦,更没有心思开玩笑。
“好吧好吧!”刘氏摆摆手,败下阵来,“真是啥都瞒不了你,那啥,这事儿我原本也就想找个机会跟你这商量商量的,想看看你是个啥想法。”
杨若晴继续平静的望着刘氏,等待她的后文。
刘氏说:“我打听到徐元明有个外甥女云英未嫁,那姑娘比我家康小子大三岁,小时候出天花落下了一脸的麻子……”
杨若晴的目光动了动:“四婶,你的意思——该不会是想把那姑娘介绍给康小子?这,这能行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康小子自己是天生的兔唇,是别人眼中的天残,但是,作为一个年轻的儿郎,心里怎么可能不对年轻貌美的姑娘家产生几分幻想?
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躺在床上孤单了,寂寞了,肯定也会幻想着今生能觅个如花美眷在身边,知冷知热该多好?
你刘氏塞个满脸麻子的女人给他,他能乐意吗?
“四婶,这事儿你问过康小子本人的意见吗?别大包大揽!”杨若晴出于慎重,赶紧正色询问刘氏。
然而,刘氏却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并说:“不用问,之前让他去相那么多回亲,就是问了太多才一桩都没成!”
“再说了,我若真去问,他自己没点数,还恨不得娶个金枝玉叶的公主回来呢,那行吗?做梦都不敢那么做啊!”
杨若晴没吭声,但觉得刘氏说的,好像有那么一点点道理。
就像后世生活科技进步,生活节奏飞快,人的思想各方面也都在变化,于是城市和农村多出了很多大龄剩男剩女。
真的就是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吗?
未必哦。
很多时候剩男剩女都有,如果像做数学题一样的可以系统安排配置,那大家都是成双成对。
之所以剩了那么多,主要还是因为人都是有自主选择性的,有时候宁可单着,也不愿意凑合。
“晴儿,你放心吧,康小子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我不可能害他的。”刘氏接着又说开了。
“那姑娘虽然脸上有麻子但五官还是看得过去的,身板也不错,不是那种风一吹就倒的废物!”
“更要紧的是,那姑娘人应该聪明,脑瓜子也灵活听说种菜养猪养鸡一把好手,庄户人家妇人们的活计都难不倒她!”
“等到康小子娶回来了,这日子过着过着,就看顺眼了。”
“到时候一个被窝一钻,娃儿一生,得儿,这小日子不就过起来了嘛!”
锦绣农女种田忙 第9246章 那就尴尬了
对刘氏的这番安排和想法,杨若晴张了好几次嘴,最终却都没有发出坚决的否定的声音。
正如刘氏自己说的那般,她是康小子的亲娘,她是不可能加害康小子的。
至于那个麻子姑娘……
“四婶,这事儿我建议你最好还是先跟康小子那漏点风声,不然到时候临场不听你安排,那就尴尬了。”
刘氏歪着头想了想,说:“那也行吧!”
“哦对了晴儿,我还有个事儿想问你。”
杨若晴真是无奈了,坐一趟短途马车,就剩下回答解惑了。
“赶紧问吧,一次性问完,一会儿该到镇上了。”她说。
刘氏再一次挪了挪身子,往杨若晴这边更靠近了些,说:“这趟你打算给老徐家送多少钱?”
原来是打听这个!
杨若晴冷冷瞥了刘氏一眼,“四婶,你管的太多了啊,还是坐回去吧!”
刘氏嘿嘿笑着:“哎呀,我就是好奇嘛,随口一问……”
杨若晴继续不搭理她。
刘氏试探着又打听:“应该不少吧?冲着你和徐家的交情……”
杨若晴白了刘氏一眼,眼底都是嘲讽:“咋?四婶羡慕?这可是送的丧礼!”
若是你连丧礼都羡慕,那就去找块坟地赶紧死了吧,死了我也送,礼金还翻倍!
当然,这些话杨若晴只是在心里说,嘴上,不会轻易说出来。
说出来就太伤人了,除非,除非刘氏再次提出过分的要求。
但刘氏被杨若晴先前那句话里的不悦给震慑到了,于是她尴尬的笑了笑,老老实实的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很快,马车就到了镇上,接着七拐八拐的径直往老徐家那边去。
快要下马车的时候,刘氏又问杨若晴:“晴儿,晌午咱得留在老徐家吃过了酒席再回村吧?”
杨若晴想了下,点点头,“照着礼数,是该留下吃顿酒席的!”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杨若晴喜欢吃酒席,但不喜欢吃这种席席!
去人家吃喜事的酒席,你会感觉每一样菜都很有味道,大家在一起喜气洋洋,饭菜里都沾惹着喜气。
而去那些办丧事的人家吃席席,却有一种怪异的感觉。
似乎每一道菜在端上桌之后,都失去了它原本的鲜美滋味。
没了灵魂,味同嚼蜡,甚至像是被什么神秘的东西吸走了菜本身的灵魂和精髓……
这是杨若晴自己的感觉,她不清楚别人是不是也有。
但是有些席面又不得不吃,譬如今天老徐家的席面。
前方骤然响起的炮仗声将杨若晴的思绪拽回了现实,震耳欲聋的炮仗声中还夹杂着嘈杂的人声和脚步声,其中还有撕心裂肺的哭声。
杨若晴抬起眼目视前方,发现前面已经是老徐家的院门口了。
院门上挂着白幡,院子外面的几棵大树上,也都帮着白色的带子,屋檐底下,大树底下,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也都是些头上戴着白帽子的人。
而混杂在炮仗声中的,是老徐家这边负责接待宾客的亲戚在扯着嗓子喊:“老王家,老骆家,老杨家来客悼念!”
接着,便看到以徐家老大为首,一群披麻戴孝的男男女女大人小孩们来到院门口,纷纷噗通着跪倒在院门口地上摆着的一捆捆稻草上。
显然,对于徐家这种没有家族祠堂,家里有人去世只能在家中安设灵堂的情况来说,家属都是跪在院子外面接亲戚的。
不像长坪村,好些年前就由老杨家老骆家出大头,其他有一户算一户,都出钱出力,大家共同盖起了一座杂姓共享的祠堂。
但凡村里有人去世,就会去祠堂做法事,空间大。
好了,不说长坪村的事了,目光放回眼前。
照着这一带的风俗习惯,徐家子女后辈跪成几排迎接宾客,徐大徐二他们作为大孝子,眼圈通红,神色疲惫。
几个媳妇都哭得面容憔悴。
其中最悲恸的就是徐巧红了。
这模样,憔悴悲伤得仿佛一朵花,在瞬间凋零枯萎。
若不是她身旁的两个稍微年长些的妇人搀扶着,真担心她这一跪,就起不来。
老王家来的男人们,还有杨华忠和骆铁匠他们则上前去将徐大徐二兄弟搀扶起来。
杨华梅和刘氏这些女人则来到徐家两个儿媳妇,乃至徐巧红的跟前,一边俯身搀扶起对方,同时嘴里还要说着节哀顺变的话。
边上,早有安排好的徐家这边人有序的接下了老王家,老骆家,老杨家等带过来的哀悼的礼品,接到一旁去归拢,会有专门的账房先生在那里上账。
大家相互搀扶着,哭哭啼啼的进了徐家的院子。
徐家的院子,杨若晴以前来过两回,第一回是徐大成亲过来吃喜酒。
第二回是徐二成亲。
前两次过来,这院子里都是张灯结彩,而这第三回过来,从院子门口通往堂屋门口的那条石板路的两旁,全都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花圈,纸扎的亭台楼阁,白纸扎的马,还有纸人。
除了白马,其他的东西那是五颜六色,栩栩如生。
杨若晴随着队伍一路往堂屋里徐母的灵柩那边去拜,这一路上目光从路两边那些丧葬品上扫过,不得不感叹这万千世界,能人高手真多呀!
有一座三层的阁楼,楼梯是从两侧环绕着上去的,在三楼有一个敞开的大厅堂,厅堂里桌椅板凳,桌子上的茶壶茶碗,旁边的大花瓶,花瓶里插着的花儿……
墙壁上贴着的名家画作,虽然都是赝品,但都可以看出这扎纸工匠的厉害之处。
三楼有一个大露台,露台上放着摇椅,桌上放着碟子,碟子里似乎还装了糕点。
在椅子的扶手上,竟然还蹲着一只黑色的猫。
猫也是用纸张扎的,看来这是徐元明担心他婆娘去了那边孤单寂寞,所以不仅烧了伺候的丫鬟和仆人过去,烧了出行的交通工具白马过去,甚至连逗乐的宠物猫都给准备上了。
至于那纸屋厢房里,一整箱一整箱的锡箔纸金元宝,就更是馋眼了。
若是这些东西在那边真的能幻化成真实的存在,徐母估计刚过去就是个妥妥的地主婆,吃穿不愁!
锦绣农女种田忙 第9247章 恶臭
不过,就是那两个纸人的笑容有点渗人,腮红看着很诡异。
眨眼间这条路就走到了尽头,杨若晴随着一行人进了徐家的堂屋。
徐家的堂屋已经改造成了灵堂,进门便看到正中间挂着一张大大的白幡,白幡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奠’字。
白幡前面放着一张桌子,桌子正中间摆着一块新刻的牌位,上面写的是徐母的名字。
牌位前面摆着好几只碗,碗里分别装着大块的五花肉,糕点,水果,满满一碗生米,生米冒尖儿,插着三炷香。
香灰燃烧洒落在底下的米上,落下灰黑一层。
除此外,桌上还放了一只扒光了毛的大公鸡,公鸡的身体以一种扭曲诡异耳朵姿势盘踞在桌上,鸡脖子处刀口非常明显,暗红色的血痂让人感觉这空气中依旧残留着一股鸡血鸡皮的腥味儿。
“晴儿,我发誓,一个月内我都不想再吃鸡了,真的!”
刘氏突然贴到杨若晴耳边,小声嘀咕了句。
杨若晴扭头看了眼刘氏,发现刘氏的看点跟自己一样,都在打量长桌上的那只鸡。
“嗯,我也差不多。”杨若晴小声回应了句。
若是一句都不回应,估计待会刘氏会以为是她没听到,反反复复的说这件事。
“娘啊,亲妈呀~”
“我的好娘啊,亲妈呀,你起来呀,你咋说走就走了啊,我舍不得你啊,呜呜呜……”
白幡后面突然响起徐巧红凄厉的哭喊声。
然后,便看到妇人们都纷纷往后面去劝,去扶徐巧红。
刘氏想要去后面看热闹,被杨若晴拽住,“先烧香磕头!”
听到杨若晴的叮嘱,刘氏赶紧刹住脚步,并转身随着杨若晴来到一旁,接过旁边人递过来的香,捏着两手中间,朝徐母的灵牌小心翼翼的拜了三拜。
弄完一切,两人随着杨华梅一块儿往白幡后面去。
白幡后面,放的是徐母的灵柩。
刚绕过白幡,扑鼻而来便是一股混合了最起码十几种香料的香味,这些东西就像土木灰般,被徐家人不要钱似的撒在棺材的四周。
浓香扑鼻!
原本嗅到这么多的香料,理当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才对。
然而,这番这些香味儿源源不断的飘入鼻孔里,却让人感觉怪异。
为啥?
因为在这些浓烈而杂乱的香味之后,弥漫着一种前所未闻的臭味!
那种臭味,让刚走进来还没有心里准备的杨华梅,还有刘氏,直接就捂着嘴干呕了起来。
杨若晴也是暗暗蹙眉,不动声色的屏住了呼吸。
杨华梅和刘氏她们不清楚这是啥味儿,但杨若晴却知道。
这是尸臭!
徐母的尸体,经不住这高温,已经开始坏了。
所以这里这么多香料的存在,也就可以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杨华梅勉强还是控制下,因为这里面有自己的未来小儿媳妇,棺材里躺的是自己的亲家母。
所以杨华梅只是干呕了两声便强行忍住了,然后强撑着往里走去安慰徐巧红。
而刘氏可就没那些顾忌了,直接甩开杨若晴的手就奔到了堂屋门口,然后,外面院子里便响起了她惨烈的干呕声……
堂屋里的其他人听到了,彼此都很尴尬。
但谁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这里面是真的气味难闻啊,先前他们进来的时候也都是干呕着过来的。
杨华梅强忍着恶心在那边扶着徐巧红,断断续续的说着安慰的话。
“好闺女别哭了,你娘在天有灵晓得你们这样孝顺,舍不得她,肯定也会欣慰的……”
“好闺女,人死不能复生,你得节哀,保重身体啊……”
徐巧红边哭边摇头,哪怕源源不断的臭味儿从面前的棺材里散发出来,可是,她却好像一个嗅觉失灵的人。
不仅在继续哭,而且双手还死死扒拉着面前的棺材,悲伤到恨不能一头撞在这棺材上,跟她母亲一同去了才好。
“婆婆,我娘,我娘她走、走太急!”
“一句、一句、一句交待、都没有!”
徐巧红泣不成声,哭倒在杨华梅的怀里。
“往后,往后我就……没有娘了,呜呜呜……”
杨华梅紧紧搂着徐巧红哭道发抖的身子,此情此景,杨华梅的眼泪也簌簌往下掉。
之前她多少对徐巧红这个小儿媳妇还是有些不满意的,毕竟是二婚头。
但这一刻,她紧紧搂着怀里的徐巧红,拍着徐巧红的后背,抚着徐巧红的秀发,也是哽咽着说:“好闺女,你还有我呢,婆婆也是娘,也是妈呀……”
“娘!”
徐巧红沙哑着嗓子大喊了一声。
“诶!”
杨华梅也哽咽着应了一声,最后,婆媳两个抱头痛哭。
小黑自始至终都站在一旁寸步不离的守着徐巧红,看到自己娘和自己媳妇儿这样要好,小黑竟然也破天荒的红了眼眶。
这一瞬间,小黑感觉自己长大了,也懂事了。
至于徐家的两个媳妇,那不好意思,虽然也很悲伤婆婆的猝然离世,但是媳妇终究是媳妇儿,加入徐家撑死了也就两年不到的时间。
这份悲伤,自然是没法跟徐巧红这个亲闺女相比的。
而且两个儿媳妇基本都不怎么往棺材那边去,除了先前必须要招待亲戚过来,所以她们也陪同着来了棺材旁。
其他时候,她们基本都是往后躲的。
其他女眷也都不敢上前。
杨若晴实在不想在这里多待了,屏气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不可能一直屏住呼吸的。
幸而在这时候,有徐家人过来请大家去其他屋里落座,说是酒席要开始了。
看到杨华梅还跟徐巧红抱在一起痛哭流涕,难舍难分,杨若晴也懒得去管她,直接随着徐家人往外走。
走到堂屋门口,虽然空气中依旧还是混杂着烧纸的烟灰味儿钻入鼻腔,但是,先前那股子尸臭味儿好歹是没了,简直如获新生。
“东家,这大热天,还要你亲自走一趟……”
徐元明被徐二扶着,颤颤巍巍的过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