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锦绣农女种田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巅峰小雨
王翠莲点点头,给郑小琴的闺女把了尿,又喂她喝了点水,然后擦了把脸,将孩子这一路过来脸和脖子上的汗擦掉,最后拿了一块尿布垫着,将她跟团团放一个摇篮里睡觉。
屋子里很舒服,通风透气,凉爽怡人。
团团的摇篮很大,很舒服,两个小家伙并排睡都很宽敞很舒服。
不一会儿,王翠莲就把三个孩子给哄睡了。
而这边,杨若晴又倒了一碗酸梅汤给郑小琴,拉了一把凳子在桌子另一边坐下。
“小琴,别哭了,到底出了啥事儿你从头道来。”杨若晴说。
摇篮边的王翠莲安顿好孩子们后,也抬起头来紧张的望向桌边。
郑小琴坐了一会儿,情绪稍微控制了一些,她抬起头感激的看向王翠莲和杨若晴。
“大妈,晴儿姐,多谢你们关心我,还接待我,我在长坪村,也没其他地儿其他人那儿能说上一句话了。”
先前她这一路过来,路上也遇到不少村里的婶子嫂子啥的。
没有一个人看到她这副样子会稍微多问一句。
大家都很鄙夷她,鄙夷姜家二房。
鄙夷姜家二房的原因,就不需要多说了,因为婆婆的为人,把村里人得罪了个遍儿,最后还错手杀死了公公,名声很臭很臭。
至于别人鄙夷她……
她不怪别人。
是自己当初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听信了婆婆的话,还没成亲就先跟姜先俊生米煮成了熟饭,被人看轻看贱了……
“是我自己不争气,做了错事,让人瞧不起……”
“小琴,你先别说那些丧气话了。”杨若晴忍不住打断了郑小琴的负面情绪输出。
“不管之前争不争气,做没做错事,如今你闺女都这么大了,就不要再纠结过去,得往前看。”杨若晴又说。
如果说,你输出那么多负面情绪,懊恼自责一堆之后,就能开启一个月光宝盒,让你穿越到之前,让你有机会去改写错误,那你可以尽情输出。
问题是你不能啊,是单行线,没法掉头啊。
所以,硬着头皮往前吧!
王翠莲也小声说:“小琴,别难过了,有啥说出来,说出来就会好些的。”
闷在心里更难受,自己折磨自己。
郑小琴轻轻点头,又深吸了口气,这才道出了真相:“姜先俊……已经五天没有归家了。”
“就连昨日端午节,都没回来,是我自己带闺女回娘家送礼的……”
“啥?”杨若晴惊讶得睁大了眼。
这几天,除了昨天端午节郑小琴没过来,之前几乎天天都过来看望团团圆圆。
杨若晴回想着前几天郑小琴的状态,似乎,好像,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对劲啊!
也或许是郑小琴自己伪装的好。
也可能是杨若晴自己这边事儿多,所以也就没往深层次,或者细节处去留意她,观察她。
杨若晴很惊讶,王翠莲的反应就更是激烈:“小琴你说的是真的?姜先俊竟这么多天没回来?他做啥去了啊?”
“哎不对啊,小琴你这孩子咋回事呢?这几天你天天过来跟我一块儿带孩子们玩,也没见你吐露半个字啊,你这瞒得可真深啊!”
王翠莲也来到了桌边,怕吵醒刚睡着的孩子们,所以声音压得很低。
但话语里的不满却是非常明显的。
但郑小琴却没有生王翠莲的气,相反,她心里还很感动王翠莲能这样。
她抬起一双红通通的眼望着王翠莲,哽咽着说:“我自个心里也没谱的,我以为他过节就回来了,结果还是没有,我这,这……实在是绷不住了才说的。”
“那小琴,姜先俊到底上哪去了?”杨若晴又问。
郑小琴抽抽搭搭的说:“去了镇上,看我婆婆。”
“你婆婆?”杨若晴挑眉。
“你婆婆现在啥情况呢?”杨若晴又问。
姜母去年原本是要砍脑袋的,结果因为大齐上上下下遭了大灾难,皇帝都要去祈福。
于是,大赦天下,那些犯了死罪的,都给赦免了。
先俊娘也就刚好赶上了一波运气,被放了回来。
当时别说姜家大房和老姜头死活不答应让姜母回村了,就连村里人都集体抵制这件事。
还有不少人专门找到杨华忠这儿,要他这个里正出面来拦下这事儿。
最后迫于压力,姜先俊不敢将姜母接回村,而是安置在镇上。
听说租了两间屋子让姜母住,衣食住行啥的,都是姜先俊来料理。
也就是说,姜母啥活都不干,就住镇上,姜先俊养着。
“上回过年,姜先俊提前将年货送去给婆婆,过年和正月都是在家里陪我和孩子。”
“婆婆好像生气了,后来元宵节那天,先俊想带着闺女去镇上陪婆婆吃饭,被我拦下来了,因为闺女那几天有点淌鼻涕。”
“后来清明节那天,先俊又提议去镇上看他娘。”
“我当时就有点不理解了,我说清明节是祭祖的日子,应该去山里祭拜死了的亲人,你应该去看你爹,而不是去看你娘。”
“他不高兴,跟我这吵,说我不孝顺,说爹已经没了,好好善待活着的人才是要紧。”





锦绣农女种田忙 第9150章 并不看好
“我当时也不高兴,我就说,如若不是你娘,你爹也不会死,为了这话,姜先俊气得摔了一只茶碗,赌气跑出去了,那天夜里就没回来,在镇上我婆婆那里留宿。”
听到郑小琴这番话,杨若晴和王翠莲面面相觑,王翠莲是一脸的不能理解姜先俊的言行。
“他难道就一点儿都不心疼他爹?做儿子的,左手是爹,右手是娘,他搁当中这心得摆正了啊!”王翠莲说。
杨若晴则摇摇头:“没用的,当着小琴的面我也不拐弯抹角,当初我堂妹绵绵跟姜先俊说亲,我其实并不看好。”
“因为姜先俊这个人,别的啥都好,就是一扯上他娘,他就不行了,用行话说,他就是个妈宝男,啥都听老娘的,不分是非。”
妈宝男?
郑小琴眨了眨眼,湿漉漉的眼睫毛底下,那瞳孔里泛起了迷惑。
王翠莲在旁边解释:“就是说姜先俊太听他娘的安排了,没有自己的主意,这样的男人太孝顺了,媳妇儿吃亏,那样也不好!”
王翠莲如此简单粗暴的解释,郑小琴立马就听懂了。
整个人,顿时就黯然下去。
有些话她都不好意思说,想当初,她看中的不仅是姜先俊的脸,还看重了他是个大孝子。
一个大孝子,对爹娘好,说话温和有礼貌,脾气也基本上没有。
这样的男人,对媳妇儿和孩子,肯定也不会错。
没想到,成在这里,败,也败在这里。
“那他这趟端午节去镇上,具体走了几天?中间一次都没回来?走的时候有啥言语交待不?你们吵架了没?他没有回来,你有没有去镇上找他?你确定他真的跟你婆婆在一块儿?”
好吧,杨若晴一口气抛出了好几个问题,足够郑小琴去组织一会儿语言了。
郑小琴埋下头去,仔细回想了一番后,很肯定的对杨若晴和王翠莲说起了端午节这趟的事情来。
“四天前,咱俩还是好好的,那天吃夜饭的时候我俩就在商量着过节的事儿。”
“先俊跟我商量,说想让我在端午节那天带着孩子一块儿跟他去镇上陪他娘过节,
他说他娘在镇上寂寞,租赁的四合院里其他几家都是小商贩,天天早去晚归的讨生活,他娘在院子里住着都找不到人说话。”
“我跟他说,端午节当天出嫁女是要回娘家去陪娘家爹妈过节的,你这个女婿也要去。”
“我怕他不高兴,我就跟他说,要不我们端午节的前两天去镇上看望下你娘吧,把时间错开,也不一定非得端午节当天,只要咱去了,这份心意便尽到了。”
“翠莲大妈,晴儿姐,你们说我这话说的过分不?”郑小琴问。
杨若晴和王翠莲一同摇头。
王翠莲说:“小琴啊,你这话一点儿毛病都没有,确实是那个理儿,你们提前两天去陪她,也是一样的,犯不着非得在过节当天较劲儿啊!”
郑小琴点头,表情却越发黯然。
“咱都这么想,觉得没啥,可先俊不那么想啊。”
“他说过节咱没去陪他娘,让他娘一个人孤零零吃年夜饭,元宵节也没去,清明节更没去,说端午节必须得去,不然,她娘都要孤独得生病,”
“他说他只要一想起他娘一个人在镇上冷冷清清,他自己却跟着我去郑家村走亲访友热闹融融,他就浑身不自在,就难过得想哭……”
难过就难过呗,这还难过到想哭了?
杨若晴暗暗摇头,这姜先俊,估计是被郑小琴给惯的。
郑小琴苦涩的声音还在继续,“我跟他说,你娘原本可以不这么孤单的,她的孤单也不是我们造成的,是她自己一手造成的,原本她应该有热闹的家庭……”
“然后,然后姜先俊就吼了我,叫我闭嘴,还警告我,说以后若再提他爹他娘的事儿,就要打我!”
郑小琴说到这儿,眼泪簌簌往下掉,并再次拿起了那块帕子擦眼泪。
王翠莲听得很是气愤,来到郑小琴身旁安抚她,“别气了,他那说的也是气话,给他一百个胆子他应该也不敢动手的,就嘴上吓唬你。”
不过,就算只是嘴上吓唬人,仅凭这个行为,就很让人不满了。
媳妇儿娶回来是一起过日子的,是要疼爱的,不是娶回来让你吓唬的。
“小琴,那天夜里姜先俊最后都没有敢对你动手吧?”杨若晴也问。
郑小琴摇摇头,“动手倒是没有,但他摔了一只茶碗就赌气跑出了家门。”
“我原本想出去找他的,可大晚上的,我还要带娃,带着娃去外面跑,我怕娃会受到惊吓。”
“把娃留在家里我自己出去找他,我又也不放心。”
“若是把娃交给爷爷照看,那更不可能,且不说那个时辰点老人家早就歇下了,就算没歇下,听到这事儿估计也要替我们操心。”
“何况,一直以来,先俊就叮嘱我不要轻易在外面提起他母亲的事儿,更不要对姜家其他人提到他娘,包括对晴儿姐你们。”
“于是,那天夜里我就没出去找他,我原本以为隔天早上他会回来,可是,他没有回来。”
“而且打从那天起,一直到昨天过节,再到今天我过来找你们说话,他都没有回来,他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过,这趟就好像是不要我们母女似的,我真的有些慌了……”
王翠莲想都不想直接就安慰郑小琴:“放心吧,放一百二十个心,他的家在这里,屋子在这里,田地,他爷,更重要的还有他闺女,大家都在这里,他傻了才不要这个家?他肯定会回来的,小琴你就放心吧!”
“早晚?”郑小琴苦笑,眼中尽是嘲讽。
她摇摇头,“翠莲大妈,你先前说的那些东西,若搁在别的男人身上,或许是羁绊,会把他拽回来。”
“可搁在姜先俊身上,就难说了。因为他的眼中,他娘就是一切,有他娘的地方就是他的家。”“小琴你说的太严重啦,怎么可能呢,难道先俊不认闺女啦?难道闺女的分量还不如他娘?”王翠莲反问。




锦绣农女种田忙 第9151章 应对方案
这不可能,除非姜先俊的脑袋瓜被驴踢了。
郑小琴只是苦笑,黯然,流泪。
杨若晴则叹口气,“关于这一点,我是认同小琴的说法的,姜先俊眼中,他娘,估计就是一切!”
屋里顿时沉默下去。
片刻后,王翠莲又第一个出声打破了这份沉默。
“小琴啊,这事儿除了咱,还有谁晓得啊?”
郑小琴摇摇头:“没人晓得了,我跟谁那都没说。”
“你娘家人那也没说?”王翠莲又问,“昨日可就你们母女回郑家村,你娘家人照理应该会问一下为啥姑爷没一同过来吧?”
郑小琴点头,“问肯定是问了的,但我随便扯了个谎子给遮掩过去了,他们也就没有多想。”
确实没有多想,毕竟之前那么多回,两人都是一块儿带着孩子回娘家的……
“那姜爷爷那边呢?姜爷爷这好几天都没见着姜先俊,总该说点啥,问点啥吧?”杨若晴也问。
这回,郑小琴的脸上浮起一抹慌张和心虚,“是问了,我也同样扯谎了,说是我娘家那边有点事儿把他给叫过去了……”
“但我晓得,这事儿瞒不住多久的,而先俊又迟迟不肯回来,我实在是没辙了,才不得不过来找大妈和晴儿姐帮我想想法子。”
“小琴,那你想怎么样?”杨若晴再问。
郑小琴叔:“我想让翠莲大妈帮我照看下闺女,我抽空去趟镇上把他找回来。”
王翠莲看了眼摇篮里熟睡的小丫头,“好,闺女搁我这儿,你放心去镇上吧!”
杨若晴则站起身,“趁着孩子们都睡了,我陪你走一趟,你等着,我去套马车!”
冲着郑小琴当初对团团圆圆的帮助,杨若晴愿意还她人情,帮她这个忙。
而且要去找,肯定就不可能拖拖拉拉的约定个时间,打铁得趁热,人家都找上门来了,那还不得即刻就去找啊!
所以当下杨若晴起身往后院去套马车,郑小琴也站起身,“那我去趟茅厕,准备准备。”
突然,她就很紧张很紧张了……
“大妈,我,我突然又不太想去了……”眼瞅着马车都套好了,杨若晴在外面招呼她上车。
这时候,郑小琴磨磨蹭蹭的站起身,跟王翠莲这小声说。
王翠莲也站起身来,轻轻拍了拍郑小琴的手臂:“别紧张,你是去镇上把闺女爹找回来,又不是去偷鸡摸狗,咱理直气壮,怕啥?”
看到郑小琴还是有些慌乱,王翠莲又安抚她:“再说了,晴儿陪你去,有啥可怕的?”
就这样,郑小琴被王翠莲推着,杨若晴拉着,直接上了马车,径直往镇上去。
路上,杨若晴边赶马车边留意身旁郑小琴的表情变化。
看得出来,郑小琴心里是很忐忑的。
这种忐忑,来自于她没有底气。
她担心自己抢不过婆婆,带不回自己的丈夫。
这种不自信,这种没底气,让杨若晴看着都替郑小琴惋惜。
不顾一切的嫁给一个男人,给他生了孩子,想要好好经营自己的小日子。
结果婆婆一出现,原本围着自己转悠的丈夫突然就换了脸。
这让她心里怎么能不失落呢?
这种感觉,杨若晴从来没有经历过,因为骆风棠给与她的,是踏实,是信任,是他的生活他的成长他的经历以及之前那些没有她参与的时间里他都做了些啥,想了些啥,
现在他在做啥,想啥,
将来他的规划……
他全都展现在她的面前,只跟她一个人分享,他拉着她参与他的生活,涉足他的世界,不允许离开,也不会再有第三个人。
以此来证明,真正的夫妻是真正一体的。
然而,郑小琴和姜先俊却没有。
不仅没有,这份婚姻关系还很脆弱。
“小琴,等会到了镇上,看到了你婆婆和姜先俊,你打算怎么做?”
杨若晴边赶马车边问身旁的郑小琴。
郑小琴想了想,然后茫然的摇摇头。
“说实话晴儿姐,我真耳朵不晓得该咋做。我感觉,我婆婆只要一回来,我就成了个外人……”
杨若晴看了她一眼,“不,你跟姜先俊都有闺女了,你不是外人,你们的血脉早就融在一起。”
“相对比他娘,你这个跟他同床共枕的妻子才是他真正的自己人!”
郑小琴好像被杨若晴的这些话鼓舞到了,也多了一丝底气。
“晴儿姐,为了我闺女,我待会不会跟他闹的,我会跟他好好讲道理,希望他看在孩子的份上能跟我回家。”
“不,小琴,你可以讲道理,但得看什么情况下。”
“啊?啥意思啊?我不是很明白……”
杨若晴说:“我就这么明说了吧,现在,是你和先俊娘一起争夺姜先俊,姜先俊现在夹在中间会处于一个左右为难的状态。”
“所以,如果先俊娘撒泼,对姜先俊用强势,你就跟他讲道理,用柔情和泪水,以及闺女,来做捆绑,让他狠不下心,让他觉得只要跟你们母女在一起,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一家之主,是个有担当的男人。”
“你得哭,抱着他的腿哭,让他知道这个世上如果没有他,你就活不下去,闺女也会成为孤儿被人欺负,用苦情戏来软化他的心!”
郑小琴听得目瞪口呆,那种画面在眼前闪过,让她忍不住狠狠吞了口口水。
“那……如果我婆婆跟他那哭着诉苦呢?那我咋样?是不是要哭得比她还要可怜啊?”郑小琴问。
杨若晴对郑小琴这种举一反三的精神还是非常满意的,这说明孺子可教。
“反之,如果先俊娘抱住姜先俊的腿一顿哭,呼天抢地的,甚至跟姜先俊那诉苦说自己如何如何生他养他,如何自己舍不得吃穿省给姜先俊,如何为了他这那这那的,然后谴责他娶了媳妇忘了娘,那这个时候你就必须要拿出魄力来!”
“你就撒泼,一哭二闹三上吊,逼迫姜先俊跟你回去,不回去就让他净身出户,搬来镇上跟他娘住,跟他闺女断绝父女关系,完事了屋子田地都归你,你以后是带着闺女招个男人上门也好,还是变卖了闺女改嫁也罢,都不与他相干,你当场就拉着他闹,要拉他回村来找里正做证!”




锦绣农女种田忙 第9152章 熟悉的地方
杨若晴一边赶车,一边跟郑小琴那细细教导,说到激动之处,她一只手拽缰绳,还能腾出另一只手来郑小琴比划动作。
看得郑小琴一愣一愣的,这一路去往镇上,整个人的脑袋都在嗡嗡作响。
这一趟行程,她又见识到了一个很不一样的杨若晴了。
对付男人,跟婆婆争夺男人,竟然这么多手段啊?
软的硬的,刚的柔的,有的是步步紧逼,有的是以退为进……
天哪,郑小琴感觉自己之前那些年真的是白活了,在跟姜先俊的相处中,太傻气了。
今天,她仿佛看到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在她面前缓缓打开……
不知不觉间马车就到了镇上,杨若晴不得不放缓了车速。
一方面是集镇上人多,没法再继续放飞自我。
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她不认得路,不清楚姜母的落脚点在哪里。
“小琴你可晓得你婆婆住在哪?”于是她问坐在身旁的郑小琴。
郑小琴说:“送年节礼和元宵节礼的时候,我跟先俊来过一回,我晓得怎么走,但我叫不出那条巷子的名字。”
杨若晴打了个响指,“那就好办了!”
……
很快,两人就找到了一条巷子口,巷子口太小,马车压根进不去。
杨若晴把马车停在门口,走进旁边一家打铁的铺子里。
留下一把铜钱,让人家帮忙看着马车,这才跟郑小琴一块儿进了巷子。
“晴儿姐,好像……好像是这个院子。”
郑小琴在一扇扇从外面来看都差不多的院门之间徘徊了一阵后,最终指着最破败,朱红油漆掉了一地的木门跟杨若晴这说。
杨若晴点点头,示意郑小琴上去敲门。
郑小琴深吸了口气,她是不敢去敲门的,真耳朵很想让杨若晴帮忙敲门。
但是,男人是自己的,得自己去争取回来。
晴儿姐都已经帮忙送她来了镇上,而且这一路还教了她很多东西,她不能一直依赖人家。
于是,郑小琴再次深吸了一口气,走上前去叩响了门。
才叩了一下,发现这门就自己开了。
原来,门是虚掩的。
她想到这院子里之前住的另外三家都是在镇上做生意的小摊贩,每天起早贪黑去出摊,所以门是虚掩着的也很正常。
郑小琴进了院子,杨若晴跟在她身后。
这是一个很小的四合院,这条巷子也基本算得上是清水镇房屋年纪最老的一批屋子了。
而住在这条巷子的居民,极少极少是原住民,也就是说,当年这巷子刚刚落成的时候,并非最差的。
而是时过境迁很多年过去了,而当初第一批拥有这里面院子的人,基本早就搬离了这里。
留在这里的老宅子,要么卖,要么出租,所以这巷子里才原来越脏乱差。
因为低廉的房租,尽管远离了镇子的闹市中心区,但还是会有人过来租赁。
以前杨若晴认识的人里面,就有人在这巷子里住过。
或许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那个人,起初是在清水镇混的,混的不上道,还去天香楼收过保护费。
但那个人很爱他的妻子,也是生活所迫才不得不出来混,又没什么技能……
那个人的名字叫李大耳。
后来跟了杨若晴,做了小弟,起初是让他来维护酒楼的安保。
后来培养着培养着,感觉他打理酒楼很不错,便将他们两口子一起带去了南方秀水镇那边……
那时候杨若晴是创业初期,因为骆风棠在南边从军,所以她将生意坐到了距离营地最近的秀水镇。
1...30333034303530363037...32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