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女种田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巅峰小雨
用他们小孩子才能沟通的方式,蹲在一块快乐的玩耍。
杨若晴泡了碗茶给鲍素云,两个人站在屋檐下晒日头,看着它们。
对于鲍素云来说,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去得很快。
晌午饭后,嫂子她们要带着大宝回鲍家村了。
鲍素云红着眼眶,一直送到了村口。
直到远去的牛车,再也看不到踪影,她这才在杨华洲的陪同下回了老杨家。
整个人坐在床边,看着大宝耍过的东西,整个人就跟空了似的。
杨华洲回了屋子,在她身旁坐下来。
“莫难过了,明日你要‘回门’,不又能看到大宝了吗”
他沉声哄劝着。
鲍素云点点头。
杨华洲接着道:“往后想大宝了,我就陪你回去看他。”
“他爱吃啥,咱给他买了带回去。”
鲍素云愕了下。
“家里的钱粮都是娘掌管,咱手头没钱呀!”她道。
关于老杨家的规矩,昨日吃早饭,在饭堂里。
谭氏就已经跟她说了一个多时辰。
鲍素云大概都明白。
杨华洲苦笑。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你放心,我总能搞到一点活钱的,这是男人要操心的事,你甭管。”
给你买东西,给大宝买东西,手头得攥点钱才行啊!
听到杨华洲的话,鲍素云一脸的动容。
女人把头轻轻搭在男人的肩膀上。
杨华洲则伸出一条手臂来,揽住鲍素云的腰。
屋子里气氛正好。
杨华洲又喝了几盅酒。
在怀,他突然就想做点男人该
416.第416章 甩耳光的清脆声(二更)
孙氏还没张口,边上磕着瓜子瞧着热闹的刘氏抢着为杨若晴解惑了。
“这两个是王栓子的姐姐。”
刘氏道。
指着前面正跟谭氏那对骂的,稍年长一些的妇人。
“那是他大姐王翠花,边上那个是二姐王春花,两个人都嫁在隔壁村。”
杨若晴点点头。
目光瞅向院子里的围观群众。
王家二姐妹过来给弟弟出头,看来是一路骂过来的呢。
差不多把这条路上的妇女儿童全招引过来了。
人群把东屋门口围了大大圈子,观战。
有两个妇人想上去劝。
王家姐妹在愤怒头上,那两个想做和事佬的妇人差点遭殃。
而谭氏,也不是个懂得领情的人。
于是,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却不再有人上去劝。
杨若晴也很识趣的站在孙氏边上,竖起耳朵听王家大姐王翠花在那一桩桩数落。
“当初,是你们老杨家死乞白赖找上我爹娘,要跟我弟结亲。”
“杨华梅又胖又丑,好吃懒做,十五六岁的姑娘绣花针都不会拿!”
“这样的媳妇,我们老王家是相不中的!”王翠花高声道。
谭氏跳了起来,“相不中你们还厚着脸皮打发媒人来”
“相不中你们还让王栓子来认亲”
“挑我闺女的刺儿,我们还没嫌弃你家栓子是颗豆芽菜呢!”
“弱不禁风的,一掐就断,这样的男人,是纸糊的!”
王翠花气得咬牙切齿,狠狠还击回去。
“我弟打小就身子骨弱,那是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
“可我弟五官端正,人品不赖!”
“你们家那胖闺女,给我弟提鞋都不配!”
“要不是你家做低伏小,许诺六两现银,两亩二等良田,四季衣裳棉絮和各类家具的陪嫁。”
“要不是你家承诺,农忙时候让你家五个儿子过去帮工。”
“我老子娘才不会松口答应这门婚事呢!”
轰……
王翠花的凶猛爆料,让人群一片沸然。
六两银子,两亩二等良田,衣物家具……
天哪,折合在一块得小十五两银子的陪嫁吧
就算是里正家嫁闺女,最多也七八两银子的陪嫁,撑破了天了!
这老杨家,还真是把这幺女当掌中宝呢!
这家底,到底该有多厚啊
顿时,人群中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这话,听在老杨家众人的耳中,也是滋味万千。
孙氏满脸惊愕。
杨若晴则是眯了眯眼,满脸玩味。
杨华洲和鲍素云也穿好了衣服挤进了人群。
小两口原本打算过来劝和。
陡然就听到王翠花的爆料。
杨华洲脚步刹住,没再上前。
还拽住了鲍素云。
“甭去,随她们自个折腾!”汉子黑着脸,沉声道。
鲍素云怔了下。
“娘就一个人,会不会吃亏”她低声问。
杨华洲扯了扯嘴角,瞅了眼谭氏身后紧闭的屋门。
“要帮,也是她杨华梅出来,还轮不到咱!”他道。
“啊哦……”
“这热闹咱不看了,回屋去!”
他随即拉着鲍素云回了屋子,关上了门。
外面吵翻了天,他也懒得管了!
院子里。
刘氏气得跺脚,手里的瓜子都没兴趣磕了。
“你奶这心眼不是长歪了,压根就是全贴到你小姑身上去了!”
刘氏暗暗磨牙道。
“十五两银子的嫁妆,她风风光光出嫁。”
“咱留在家里喝西北风,回头还得去给她婆家当牛做马”
杨若晴破天荒对刘氏笑了下,对刘氏道:“四婶,稍安勿躁嘛,听听她们接下来咋说。”
屋门前,王翠花和谭氏还在那进行着激烈的言语交锋。
两个人相互爆料。
爆出的都是猛料。
边上的村妇们听得是红光满面,热血沸腾。
王翠花道:“你家老五成亲,我老子娘送了六十文钱的贺礼。”
“正排酒和夜里的酒席,都没半个人影去请一下!”
“新妇娘家送梳头油过来,你们把我娘请过来吃饭。”
“我娘又带着礼品,欢欢喜喜过来吃酒席。”
417.第417章 深一脚浅一脚(三更)
屋子里随即传来扭打和砸东西的声响,还夹杂着杨华梅变了调儿的哭声。
王春花从屋里跑了出来,拽起王翠花拔腿就跑。
“敢打我梅儿,我跟你们拼了……”
谭氏发出野兽般的嚎叫,披头散发从屋里追出来。
手里,还拽着一把明晃晃的剪刀……
她在人群中找寻王家姐妹的身影,逮着了就往下戳!
人群炸了窝,惊得纷纷四散躲避着。
杨若晴眼疾手快,在谭氏冲出来的时候就拽着孙氏退到了灶房这边。
刘氏慢了一拍,手臂上不小心被划了个口子。
幸而她穿了棉袄,挡了一下。
即使如此,棉袄划了一条口子,里面也破了点皮。
刘氏吓得哇啦啦尖叫起来,“不得了啦,娘这是要疯啦……”
谭氏追着王家姐妹满院子跑。
王翠花和王春花也吓得够呛。
这么拼命的老太太,还真是头一回见。
灶房这边。
杨若晴也是看得瞠目结舌。
姜还是老的辣啊!
舌战不行,就撒泼。
谭氏这豁出命去,甭说是王家姐妹吓得变了脸色。
就连她自个,也是一阵阵的后怕。
看来,从前无数次跟谭氏交锋,谭氏还是没出全力啊!
这老太太,太彪悍了,不服都不行!
那边,王家姐妹绕着院子跑,鸡飞狗跳。
谭氏阴沉着脸,在后面举着剪刀追。
边上的七大姑八大姨,谁都不敢往前凑。
疲惫的拉锯战,一直持续到闻讯赶来的男人们到场。
老杨头,杨华安,杨华忠,杨华明。王洪全,还有里正。
呼啦啦一大群男人涌了进来。
老杨头一声暴喝镇压谭氏。
又命杨华安和杨华明过去把剪刀夺下来。
谭氏披头散发,还在地上蹦跶,哭着骂着要去跟王家姐妹拼命。
里正那边,也呵斥了两个侄女。
让王洪全把她们姐妹赶紧带走。
里正很不悦的对老杨头:“这事儿,你们老杨家站不住理儿!”
“甭管是站在里正的立场,还是栓子大伯的立场,我都要说!”
“这门婚事,退不退,权力不在你们老杨家,在人王栓子那!”
“一个村的,做事甭做绝,往后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撂下这话,里正也扬长而去。
围观的人群渐渐散了。
杨若晴拉起孙氏,打算走。
被老杨头喊住。
“每个房的大人,都到饭堂来,有大事要商议!”
说完,老杨头背着手率先进了饭堂。
杨若晴看了眼孙氏。
孙氏朝她点点头:“你先回去吧,涉及到咱的事,娘都会先跟你商议的。”
杨若晴这才放心离开。
回后院的一路上,杨若晴都在琢磨老杨头接下来的要议的事。
八成还是杨华梅和王栓子的婚事。
哎,破事一箩筐!
走到屋门口的时候,她突然想起自己刷了一半的腊大肠!
完了完了,酱汁啥的当时撂下就跑了,不会被别人家的猫啊狗啊过来弄脏了吧
她抬脚就朝屋后跑去。
咦
她愕了下。
眨巴了下眼。
这腊大肠咋全刷完全上了色呢
酱汁盆也不在地上。
她赶紧跑回了灶房。
酱汁盆放在锅台上。
墙角还多了两只篾竹筐子。
筐子里面,满满当当俩筐子莲藕。
莲藕又粗又长,两端还沾着湿漉漉的塘泥。
显然是刚从泥里摸出来没多久的。
啥个情况啊
就在她怔愣的当口,隔壁屋写字的大安听到灶房的动静过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