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武侠大冒险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江海横流
本来按照杨行舟的思路,这神雕世界与天龙世界的时间段其实也就百年时间的差距而已,自己来少林寺内盗经,盗取的经文怎么说也得是天龙版本的才是,没想到拿到手中抄录却是笑傲版本。
不过仔细想了想,这也不错,虽然笑傲版本的易筋经极为深奥难解,但只要解开之后,按部就班进行修炼,就一定练成此功。
天龙版本的易筋经可就难练多了,因为修炼这门武功,须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能存有修习武功之念。
但修习此上乘武学之僧侣,必定勇猛精进,以期有成,哪一个不想尽快从修习中得到好处
要“心无所住”,当真是千难万难。
少林寺过去数百年来,修习易筋经的高僧着实不少,但穷年累月的用功,往往一无所得。
杨行舟本人更是山贼的性子,想让他勘破“我相、人相”这等佛门大境界,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若是他盗取的是天龙版本的易筋经,杨行舟根本就懒得多看,最多扔进明教的藏经阁内,供后人观阅,他本人是决计不会修行的。
要知道当初大轮明王鸠摩智,那是何等的绝顶人物连这种佛法精湛的家伙都无法修行这门功法,强行修炼之下,反而搞的走火入魔,差点挂掉,可见强行修炼不可取。
杨行舟可不觉的自己就一定比鸠摩智聪明,为了小命着想,自然不会奢望自己是一个例外。
好在这次盗取的经文是笑傲版本,还有修行的可能,但也有极大的困难在其中,光是参悟这篇经文,就不知要耗费杨行舟多大的精力。
“我是不是被天鸣禅师给骗了”
杨行舟将这篇心法参悟几日之后,忽然心中一动“难道是这老和尚猜出我就在旁边窥视,因此故意暴露了这篇经文所藏之地,目的就是让我盗取这篇经文,由此牵扯我的精力”
他越想越觉得是这样“这易筋经应该不假,但是没有注释,即便是二祖慧可都难以参悟明白,我一个魔教的大魔头,自然更无法解开其中的道理,万一强行修炼走火入魔的话,那也与少林寺无关,只能怪我太贪心所致。卧槽,这老和尚阴险的很呐”
杨行舟本来就是喜欢阴人之辈,将这段时间的事情从头到尾的捋了一遍,就发现其中果然有很大的不对劲,这少林和尚或许真的特意阴了自己一把也说不定。
“这部经文还是暂且不练了,等老子积累到了,在佛法上有了提升之后,再重新修炼也不迟,反正经文在我已经记在心里,肯定忘不了。”
杨行舟做事果断,拿得起放得下,既然发现这易筋经一时间难以修炼,也就不过于纠结此事,干脆不再揣摩经文的意思,心道“我偷你们的经文,你们来阴我,这原也应该,可是我为什么要给你们讲道理本来不想做的太过,现在倒是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了”
当下在少室山下盘桓了十多天,终于找到了后山的藏经洞,花费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将藏经洞内的武学典籍全都抄录了一遍,最后喊来了韦边绝,找了一辆马车,将这些经文装进马车里,一路直奔昆仑山。
等他到了昆仑山时,就发现自己之前让明教弟子收集的万寿道藏已经收集完毕,为了摆放这些经文,明教弟子特意在附近开凿了一个山洞,做了书架,将这些道门典籍一一分门别类,放在了架子上,以供杨行舟随时查找翻阅。
杨行舟在自己武道修为进入瓶颈之后,便想要效仿古人,准备从寻常经文大道中寻找突破。
当初黄裳刊定万寿道藏时,从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寻常读书人,在短时间内便一跃成为绝世高手,甚至还创写出了九阴真经,这固然与黄裳的聪明才智有关,但也与他阅读的道藏典籍有着很大关系。
既然这黄裳能从道家典籍中有如此大的收获,杨行舟便想着效仿黄裳,看自己要是遍阅道藏经文的话,是不是也会有极大的收获。
他返回昆仑山光明顶之后,除了偶尔处理教内事情,在大方向上把控明教弟子的举动之外,剩余的时间就是通读道家经典,从中梳理中土武学的来龙去脉,以及体察自身武道修为上的不足。
而就在他揣摩道家经义的时候,明教弟子发展的越来越多,声势越来越大,终于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当今理宗皇帝震怒,特意下旨,要各地捉拿明教教众,剿灭魔头。
眼看着就要与朝廷对上了。
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他娘的
“这理宗皇帝是吃饱了撑的么”
得到明教被朝廷围剿的消息之后,杨行舟大为惊奇“现在蒙古大军就在北地虎视眈眈,眼看就要将大宋给灭了,而我明教弟子可是从来都没有做过杀官杀吏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良民,现在便是口号都不喊了,怎么官府还不放过我们”
此时明教的教徒已经遍布宋庭境内,便是在蒙古侵占区内也有几十万明教信徒,人在苦难之时,信仰反倒是极为坚定,蒙古统治区域内的教众,在虔诚程度上比宋庭境内的教众更胜一筹。
现在官府要围剿明教,杨行舟想了想,喊来殷昼殷法王,吩咐道“南方教众和铁掌帮联手对敌,先攻占几个城市,杀一批官兵,嗯,只杀官兵和官员,普通百姓不要伤害。”
殷昼道“教主,现在烈火旗的弟兄已经造出了大炮,威力大的不可思议,这次与朝廷作战,大炮要不要使用”
杨行舟在成为明教之后,就勒令烈火旗众按照他的思路来研制火药和大炮,在宋朝其时已经有了火药,甚至连突火枪都有了,只是还无法形成大规模的杀伤力热武器,现在有杨行舟思路,这枪炮制造其实也算不得太大的难题。
当初梁山好汉之中,有一个人叫做“轰天炮”凌振,十分的了不起,能制造各种火炮,像子母炮、轰天炮、风火炮、车厢炮、金轮炮等等,有的火炮射程竟然能达到十多里地。
也就是梁山泊一群废物没有头脑,没几个人看得起凌振,但凡有点战略眼光的人,就知道这火炮在战场上的巨大作用,可是凌振在梁山泊排座次时,却被排到了第五十多名,被封为地轴星,比郭靖的老祖“赛仁贵”郭盛也高不几个名次,而郭盛却是梁山泊里有名的废物。
梁山泊这么做事,里面的人自然离心离德,不灭亡才怪。
好在凌振死后,这门火炮手艺未绝,明教五行旗烈火旗中,就有人得到过凌振的真传,此人叫做凌天明,是凌振的后人,以家传秘术制作的火枪火炮,在武林中有点小名气,但却一直不被人看重,在五行旗里面,也只是一个小队长而已。
当杨行舟成为明教教主之后,让烈火旗的人研制火炮时,这凌天明登时脱颖而出,成为了烈火旗的副旗住,专门负责打造火炮,研制火药,如今距离杨行舟当上明教教主已经五六年了,明教上下早就打造出了几十门火炮。
殷昼受杨行舟吩咐,不止一次的实验过这些火炮的威力,知道这些火炮绝非人力所能抗衡,现在见朝廷要围剿明教弟子,殷昼第一个念头就是,用火炮轰他娘的
这个想法与杨行舟不谋而合,当即笑道“好,你们与铁掌帮互相配合,多拉几门火炮,召集一群人马,杀无良贪官,反他娘的吧”
殷昼大喜,躬身道“属下这便亲自督办此事”
这明教是造反专业户,隔三差五就要率众而起,与官府干上一架,此时白莲社也已经兴起,明教与白莲社有时候也互相融合,为了“共同理想”而杀官造反。
现在杨行舟终于表态要明教弟子造反,殷昼大感兴奋,当仁不让的要亲自出手,准备与官府大干一场。
杨行舟见他兴奋,极为好笑,吩咐道“南方不是有白莲社的人吗,打仗的时候,让他们多死点人,和官府开战的时候,咱们出炮,他们出人”
殷昼一愣,旋即明了,道“教主,咱们若是刻意让盟友送死的话,这名声恐怕不太好吧”
杨行舟道“难道现在我教的名声就很好么”
殷昼道“这个风头还是很大的,名声倒是有点毁誉参半。”
其实说明教的名誉“毁誉参半”,就已经算是看得起明教教徒了,自从方腊造反之后,“食菜事魔”基本上成了江湖上人人喊打的局面,元气大伤之下,才来到了昆仑山光明顶休养生息。
现在杨行舟横空出世,将明教的名头重新打响,明教教众再一次被众人熟知,只不过杨行舟的行事手段太过狠辣,有时候也太过无法无天,为久受儒家熏陶的传统武林人物所难接受,因此他这明教教主直接就成了魔教教主,名头是大了,但是名声却有点臭。
现在殷昼忽然顾虑起明教的名声来,杨行舟自然感到好笑,当下吩咐道“这名声的事情,我自有计较,你用不着担心。”
殷昼走后,杨行舟喊来陆无双与洪凌波,对两人道“你们组织的舆论宣传大队,组建的怎么样了”
此时的陆无双与洪凌波两人也已经成了明教中的护教法王,陆无双刀法出众,心狠手辣,因为她用的银刀犹如一轮新月,是以号称“新月法王”至于另一个称号“飞天魔女”,则是江湖上对她的另一个称呼。
而洪凌波则因为跟随李莫愁学过五毒神掌,又被杨行舟教会了种种下毒解毒的手段,行事也有点邪门,所以被江湖上被称为“毒手神王”,如今名头也极为响亮。
现在明教之中,殷昼被称为“大力鹰王”,洪凌波被称为“毒手神王”,陆无双被称为“新月法王”,而韦边绝则被称为“青衣鹏王”,四王已经归位,还差两名光明使者和五个散人。
洪凌波与陆无双在加入明教之后,便被杨行舟委以重任,秘密印刷宣传明教的册子,暗中发展教徒,宣扬明教的教义以及信奉明教的好处,在舆论宣传方面的力度,远超任何教会和组织。
现在听到杨行舟询问,洪凌波急忙回答“老师,宣传队员已经遍布大江南北,蒙古侵占的地方也有不少咱们的教众,大家伙都盼着咱们明教驱除鞑虏,还我河山呢”
杨行舟点头道“很好,现在我教要与官府作战,你们现在就使劲宣扬赵家无能,丧权辱国的事情,然后打出咱们明教驱除鞑虏,还我山河的口号,嘿嘿,看看能有多少人响应。”
洪凌波与陆无双也都是行事不怎么循规蹈矩之人,闻言互相对视一眼,都流露出兴奋之色,洪凌波道“老师放心,现在民不聊生,官府贪官污吏横行,大家伙早就受够了官府的欺压,只要咱们登高一呼,必定应者云集”
杨行舟摆手道“那好,你们去罢”
一月之后,韦边绝气喘吁吁来到藏经洞前“教教主,大事不好了殷昼殷法王被郭大侠给打伤啦”
杨行舟一愣,道“殷昼怎么跟郭靖对上了”
韦边绝道“郭大侠说现在朝廷外患为决,绝不能生内乱,否则若是蒙古趁机来攻打宋庭,亡国灭种只在旦夕之间。因此殷法王率众与官兵作战时,他特意潜入军营,出面劝诫殷法王,殷法王不听,因此被他打伤。不过他手下留情,并没有杀人,只是劝诫了一番,便返回了襄阳城。”
杨行舟没想到明教作乱,郭靖竟然也插手其中,他沉吟片刻,对韦边绝道“给我备马”
韦边绝道“教主,您可是要为殷法王报仇”
杨行舟道“不错郭靖胆子不小,竟然连我明教的法王都敢打我这次抓他出城,判他个十年监禁”
第二百一十二章 郭巨侠动手伤殷昼,杨行舟怒下昆仑山
杨行舟知道自己与郭靖的理念多有不合,因此在襄阳城中见证杨过和郭芙成亲之后,便即离开襄阳,远赴少林盗经,尽量避免与郭靖夫妇长时间接触,免得发生矛盾。
在暗中发展明教弟子时,他也曾使人鼓动郭靖黄蓉加入自己的明教,只是郭靖夫妇对明教的成见有点深,一直都觉得明教中人行事偏于邪道,因此拒绝了明教弟子的好几次拉拢,甚至杨行舟主动出面想让郭靖夫妇加入明教,都被他们拒绝。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郭靖黄蓉夫妇并没有做错什么,他们不想加入邪教,不想造反,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杨行舟虽然感到可惜,却也不强求两人一定要成为明教弟子。
可是现在,郭靖竟然出面打伤了殷昼法王,这是铁了心的要站在明教的对立面上了,杨行舟这就有点不能忍了,决定要给郭靖一个教训。
他钦佩郭靖黄蓉夫妇的为人,自然是不会真的把两人给杀了,而是准备想个办法把郭靖黄蓉抓住,关进监牢之内,等把大宋灭了之后,再把他们给放出来。
只是抓了郭靖夫妇,那就相当于捅了一个大大的马蜂窝,东邪、南帝、北丐、全真教、这些人估计都不会坐视不管,况且还有杨过和郭芙这一对小辈人物站在中间,真要是下手的话,郭芙与杨过可就难办了。
但是自己这策划好的大事情,总不能因为郭靖阻拦而半途而废,想来想去,还是自己出手比较稳妥,若是杨过和郭芙对自己不满的话,大不了把杨过和郭芙也关押起来。
杨行舟心肠刚硬,只要认定了一件事,谁也难以阻拦,便是亲人朋友想要阻挡,也会被他挥手镇压,他现在已经开始与官府对抗,自然会一直进行下去,即便杨过是他的徒弟,也休想改变他的想法。
“最近修炼了九阳神功,又练习了少林寺内的七十二绝技,正要找人试招,郭靖黄蓉夫妇正是好的对手”
确定郭靖真的故意要为难自己明教行事之后,杨行舟不再犹豫,为殷昼治好内伤之后,便即唤过赤焰火龙驹,持枪背剑,下了昆仑山,直奔襄阳城。
从昆仑山下来之后,晓行夜宿,弄了一些颜料将火马染成了黑色,一路行去,沿途有明教弟子接应,也就三日时间,便到了襄阳城外。
此时蒙古大军已经有三年未曾攻打襄阳城,南宋境内一片歌舞升平,给人一种似乎永远都会太平无事的错觉,杨行舟一路行来,眼中所见,耳中所闻,除了明教弟子提出了“驱除鞑虏,还我山河”的口号之外,其余官员和百姓竟然少有北伐抗战的心思。
似乎偏安一隅,他们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浑然不考虑自己实际上已经成了砧板上的肉,随时都有被吞掉的危险。
到了襄阳城外,杨行舟不急着入城,一直到了晚上,方才翻过城墙,直奔郭府。
到了郭府大门外,杨行舟敲开房门,对门子道“告诉郭靖,杨行舟来访”
那门子吃了一大惊,急忙飞奔入院,片刻之后,脚步声响起,郭靖与黄蓉两人一起走了出来,离着老远,郭靖便已经抱拳行礼“杨兄,你来啦请进”
杨行舟哈哈一笑,迈步进门,道“郭兄,你这襄阳城守的好好的,怎么还有心思关心起官府的事情了”
郭靖还未开口,黄蓉便已经抢先道“本来这襄阳城守的好好的,但是明教弟子在后方这么一闹腾,襄阳城内人心浮动,各种兵器粮草补给都出现了问题,若是蒙古大军此时来攻打襄阳城,到底还能不能守得住,谁也没有把握”
杨行舟笑道“等我大军一统南境,到时候自然为襄阳城粮草辎重,郭兄和郭夫人继续守好你的襄阳便是,何必分心宋庭的事情”
郭靖正色道“杨兄,现在国库空虚,损耗严重,你们明教弟子若是抗击蒙古大军,我欢迎之至,可是你们竟然跟朝廷对抗,闹得地方动乱,百姓流离失所,郭某既然知道了,就不得不管”
杨行舟道“好既然如此,那就接我十招你能接我十招,明教上下,绝不言反叛一事,若是接不住,那就好好在襄阳城待着,不要插手我跟宋庭的事情”
他说到这里,陡然一声大喝,右掌倏然举起,斜斜拍向郭靖肩头“第一招”
郭靖大吃一惊,没想到杨行舟说翻脸就翻脸,说动手就动手,他还未反应过来,杨行舟的手掌便已经拍了过来。
当初杨行舟与黄药师等人在绝情谷内论武之时,郭靖也曾参与其中,此时见杨行舟手中举起,郭靖便已经认出了这一招的名字,正是不周山掌法中的一招,叫做“天倾西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