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绿茵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卓色彤
低调却掩饰不了他在球场上的华丽,随着时间的推移,斯科尔斯这位被很多人忽略的中场大师逐渐被世界所认识,正如著名英超解说名嘴莱因克尔评论的那样:“每个看球的人都知道齐达内,每个踢球的人都知道斯科尔斯。”
因为没有炒作噱头加成,斯科尔斯出道16年来从未获得过英超最佳球员,但许多名宿和对手都异口同声说:斯科尔斯才是英超这十年的最佳。
斯科尔斯是非常标准的传统英式中场,脚底下长传非常有准头,据说他是曼联卡灵顿训练基地里,唯一能用足球踢中在90米外树林边偷着撒尿人屁股的人。
斯科尔斯也是那届著名的‘红魔92级’六人组最后一个进入曼联一线队的球员,但一日红魔便终身红魔,斯科尔斯从未想过离开曼联。实力大成后,他也没少受到其他球队的诱惑勾引,包括那些一贯喜欢重金砸人的球队老板。但斯科尔斯说:想让我为你效力,就去把曼联买下来。
可就这样一个从不大脑短路,从不犯神经病,从不哗众取宠的斯科尔斯,竟然也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了对足球运动赤luo裸的挑衅。所以说,谁过年还不吃顿饺子,你不知道哪块云彩会落雨,你也不知道哪一天狗子咋就变了。
没有人知道那一刻斯科尔斯是怎么想的,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两黄变一红,拉尔森裁判手下是留了情的。看着不停揉着鼻子默然往场下走去的生姜头,卓杨硬生生压抑住了跑上去相邀赛后交换球衣的念头。
弗老爷子也是一阵阵无语,斯科尔斯一直都是他麾下最省心的球员,如果每个曼联球员都是他这样的人,老爷子相信自己还能轻松执教红魔二十年,而且二十年后年轻了四十岁。可今天这一幕让爵爷清醒了:不可能有二十个斯科尔斯,这个世界也不可能有一点神经病都不犯的人。
想到这里,弗格森也就想到了卓杨,这个自己一直想执教一番的年轻人。
67岁的爵爷如同所有的老年人一样,对自己所创下的辉煌多少还是有一些栈恋,但也绝到不了死皮赖脸硬是不走的地步。六十大寿那年,他就撒出了自己想退休的风声,但还没来得及把后事交代清楚,他就发现了卓杨。
从那一天起,弗格森就给自己立下了两条退休条件:再拿下一座冠军杯,执教一回卓杨。如今生平第二座大耳朵杯已经如愿以偿,只要再和卓杨师徒一场,便真的就能金盆洗手,毫无眷恋地归隐马场了。
卓杨是世界足坛最独一无二的球员,就像一位盖世玉匠遇见了一块玻璃种的翡翠玉料,不亲手雕琢一番毋宁死,浸淫足坛一生的弗爵爷完全按捺不住执教卓杨的欲望。
年年勾引询问卓杨,年年试探卓杨所在俱乐部,爵爷根本不在乎花多少钱,花多少钱都可以从卓杨身上赚回来,他相信曼联董事会有这个眼光。只不过,年年都会吃软硬两根钉子,俱乐部是硬的,卓杨那里是软的。既便如此,弗格森也没有放弃过这最后一个愿望。
今天斯科尔斯的举动给他提了个醒:最不惹是生非的斯科尔斯尚且会有这么一出无厘头,最爱惹是生非的卓杨自己还有精力去调教他吗?
已经不是二十多年前精力充沛、胳膊上能跑马、拳上能站人、胸口可以碎大石的那个中年狂帅的亚历克斯·弗格森爵士,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
.
核心重将自废武功,曼联再也无力发动反扑,马尔蒂尼和他的ac米兰顺风顺水赢下了第六座欧洲超级杯,卓杨是第四座。凭借一传一射的‘平淡’表现,卓杨还获得了赛事最佳球员奖,也叫嘉士伯奖,人家啤酒赞助了本场比赛。
蚊子再小也是肉,疲师劳顿、伤病满营的ac米兰赛季还没有正式开始,就已经连续拿下了tim三角赛杯、贝卢斯科尼杯、欧洲超级杯三座奖,这还真是一个好兆头。
不过,球队刚回到米兰內洛,从内部就传来一个令人非常吃惊的消息——弗朗哥·巴雷西退出了圆桌骑士团。
金色绿茵 第五〇六章 巴雷西离别圆桌
tim杯和贝卢斯科尼杯只是热身赛性质,欧洲超级杯毕竟是欧足联的官方正经赛事,即便ac米兰不是很看重,但能取得赛季开门红还是很让人喜庆的,谁会嫌荣誉烫手。
一路欢声笑语中,卓杨和队友坐上球队大巴原路返回,作为段子手,他无疑是此时大家的开心果。但在笑声中,卓杨有点纳闷颁奖时发生的一个细节。
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给队长马尔蒂尼颁发了由米兰贝托尼工厂设计制作的欧超奖杯,而摩纳哥阿尔贝二世亲王则应邀给卓杨颁发了嘉士伯最佳球员奖。现场气氛一片和谐,发奖者和蔼可亲,领奖者如沐春风。
卓杨自己并没有发现,还是喜气洋洋东张西望的蓬蓬大卫·路易斯告诉的他:卓哥,刚才你领奖的时候,后面有个人看你的眼神很是不善。
卓杨很诧异:“怎么个不善法?”
“就像小时候我家猫看隔壁家黄狗的那种不善。”
卓杨:“……”
“那人长什么样?”
“三十来岁吧,倒是一表人才但很欠揍的脸。”
回想了半天,他也没想起亲王和普主席后面坐的都有谁,有谁他也不认识,整个摩纳哥卓杨就和亲王与博诺勋爵打过交道。自己在这里也没招惹过什么人呀,这是什么来头?
想了一会儿,仍然没有丝毫头绪,毕竟小事一桩,没准是哪个跑了老娘死了爹的货妒嫉我长得帅,卓杨甩甩头便把这件事仍去了一边,继续和队友插诨打科嬉笑。此后他就将这个小插曲忘记了。
那个眼神来自阿尔贝二世的私生子、摩纳哥王储、摩纳哥俱乐部监事会主席、埃尔居勒王子殿下。
埃尔居勒只学会了他父王年轻时的纨绔和玩世不恭,却没有学到他爹的睿智与风度。他其实就是个衙内,目空一切实际上没什么大本事,自命不凡骨子里瞧不起平头老百姓。
阿尔贝二世用‘勋爵’的筹码来招揽卓杨,在埃尔居勒看来,卓杨这种在贵人眼里的戏子型人物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所有运动员、演员、模特、歌星,埃尔居勒认为他们都是可以供上等人娱乐的戏子。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它可以给人带来巨大声望和名气,埃尔居勒的俱乐部话事人身份要比王储身份更出名,他早就给自己预定了未来摩纳哥足协主席的座椅。在足协他可以指挥一切,不像在摩纳哥俱乐部中还要听一众王室董事和监事的吆喝。
可卓杨偏偏拒绝了,让他一腔欢喜顿时破灭,而且此后再无希望,他要能好好拿眼睛看卓杨才怪。
不识抬举,给脸不要脸,下贱的平民。这是埃尔居勒王子殿下给卓杨的评价。
.
返回米兰就地猢狲散,卓杨和一帮住在科莫附近的队友一起聚完餐,才回到湖畔,就接到了布罗基打来的电话,告诉他一个很令人吃惊的消息——巴雷西退出了圆桌骑士团。
巴雷西是马尔蒂尼之前长达15年的ac米兰队长,是创始人之一也是圆桌团身份最为厚重的人,他的退出,无疑是圆桌骑士团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人事事故。
是什么造成了圆桌团最核心的一根梁柱做出了这样的决定?米兰內洛内部众说纷纭,但也都不敢瞎猜瞎问。
令巴雷西心灰意冷,做出一走了之的决定,这个念头产生于半个月前,几件事连续发生,让他生出了深深的无力感,也对自己的信念和自我价值产生了怀疑。
首先,圆桌骑士马西莫·奥多坚决要求离开ac米兰,巴雷西苦口婆心劝说却没有起到丝毫效果。奥多是圆桌团新晋骑士,他怎么可以在自己尚有一战之力的年纪抛开米兰?并不是俱乐部赶他走,相反所有人并没有怀疑他在意甲的一流实力。是什么造成了他宁愿背弃自己的荣耀、放弃圆桌信仰也要离开这里?
巴雷西不知道其中缘由,奥多也不解答他的疑惑,但离开的态度十分强烈。巴雷西头一次以圆桌团领袖的身份没能挽留下一名圆桌骑士和当打球员。
紧接着,桃子吉拉迪诺强烈要求转会,巴雷西的劝阻再次无功而返。即便承诺在今年内让他坐在圆桌旁,桃子也完全不为所动。巴雷西第二次没能挽留下米兰的球员。
奥多和吉拉迪诺年龄不同位置不同,但共同点,他们都是意大利球员,都在圆桌团内部受到保护,也都具备一流实力,俱乐部也都不想让他们走。但他们都走了,巴雷西一个也没留下。
老弗朗哥从来没感觉圆桌团像现在这样号召力微弱,从来没感觉到圆桌团像今天一样失去了凝聚力,他只感觉到了自己的虚弱和无力。
卓杨摈弃意大利国家队给了巴雷西最后一击。
这是最令他无法理解的事情,卓杨的选择在自己看来是初心回归,但从巴雷西那里,让他几十年偏执而不自知的人生信念彻底崩塌。
老巴雷西对自己的价值、对圆桌团的价值产生了深深的混乱和怀疑,当那张圆桌失去了荣耀的光环,失去了坚守荣誉的凝聚力,当自己作为曾经米兰灵魂的影响力不再为人所动。经过几天的慌张和不知所措后,巴雷西选择了逃避。
弗朗哥·巴雷西以身体原因,向ac米兰俱乐部提出辞呈,辞去了青训总教练的职务,随即不等大家挽留,便收拾东西回了家,并且半年闭门不出。
他离开后第二天,马尔蒂尼在圆桌骑士团会议上宣布:暂停圆桌团扩大的议题,短期内圆桌团不再扩充新成员。
.
米兰內洛的异动与卓杨没有多大关系,他和巴雷西相谈甚欢但也没有太深的交情。卓杨更喜欢巴西帮,这里没有那么沉重的包袱,只有每个人热情相处兴趣相投的快乐。
欧洲超级杯结束后三天,意甲即将开始2008-09赛季首轮,ac米兰也要在后天迎来自己新赛季的首个对手博洛尼亚。明天球队休息调整一天,卓杨按照计划日程,正要打算黄昏时分回去汉诺威,却不料在动身前接到了卡尔·诺曼教授打来的电话。
“卓杨,你明天不用来音乐大学了。明天你去佛罗伦萨五月花歌剧院拜访首席指挥里卡多·穆蒂先生,我和他联系过了,明天上午他会在那里等着你。”
金色绿茵 第五〇七章 翡冷翠拜访大师
卓杨同里卡多·穆蒂告辞后,走出佛罗伦萨五月花歌剧院,在大门外随便挑了一个方向,便信步离开了这里。
虽然还在盛夏,可今天意大利的晴朗却一点也不灼人,阳光似乎带着点海的气息,洒在手臂和脸颊上,仿佛恋人的抚摸。从地中海来的微风似有似无地调戏着世界,卓杨在风的轻挑里走得漫无目的。
明天就是八月的最后一天了,这个赛季意甲开始得有些晚,明天晚上ac米兰将在圣西罗迎来赛季揭幕战,首轮对手是博洛尼亚。
九月是开学季,每所大学的新生和老生这两天都在返校报到。今天是球队的休息日,卓杨本来打算今天回汉诺威音乐大学,看看能不能给学弟学妹们做点什么,教授们不喜欢乱糟糟的样子,可导师诺曼先生却让他来佛罗伦萨拜访穆蒂先生。
从汉诺威到米兰两年了,两年前离开的起因是因为在创作上遇到了局限。为了开阔眼界,为了看更多的风景,遇到更多的人和更多的事,为了音乐游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卓杨离开了汉诺威也离开了马迪堡。
可两年时间匆匆过去,不能说毫无寸进,但卓杨在创作上始终无法真正突破,没有诞生一首属于自己的乐章。
两年中,卓杨又堆砌了许多首练习曲,其中有一些质量还是相当高的,教授们对此赞誉有加。如果多年后卓杨能成为令人景仰的钢琴大师,那几首练习曲便会水涨船高跟着流芳百世。如果卓杨不能,那么它们就会鲜为人知,慢慢也就消失了,仿佛从未有过。
练习曲只是各种演奏技巧和情绪的揉合,可长可短,也不强调布局,并不是一首完整的乐章。就如同一个正在成长磨炼中的写手,用模仿和借鉴,甚至抄袭,一点点堆砌而成的一篇篇鸡汤美文和时令小说。
如果鲁迅没有《阿q正传》和《狂人日记》,世人不会知道他还有许多辛辣杂文,世上也不会有鲁迅,只有一个叫周树人的教书先生。
卓杨需要感触和感悟上的突破,需要一次对身边世界甚至宇宙的深层次触摸,他需要这种改变给他带来一次又一次不可抑制的创作冲动。
卓杨要创作来自灵魂的乐章,那才是真正属于他的音乐。
可是,两年过去了,卓杨始终寻找不到灵感的突破点,满园五彩缤纷的花苞,始终遇不到能使绚烂绽放的最后那一丝阳光。
卓杨时常在导师诺曼教授跟前念叨自己的苦恼,卡尔·诺曼对此也束手无策,两年多前是他建议卓杨走出汉诺威的,那时候诺曼教授也没有预料到时至今日卓杨肚子里鼓鼓囊囊却还是无作品问世,怎么着也该有了一两首生涩略显幼稚的曲子才是。
于是,诺曼便想起了里卡多·穆蒂。
今年67岁的里卡多·穆蒂是意大利最著名的指挥家和作曲家之一,现在担任着佛罗伦萨五月花歌剧院室内乐团的首席指挥,还兼任着法意奥瑞西多个歌剧院和乐队的名誉指挥。
穆蒂先生年轻时就读于米兰音乐学院,毕业后游历欧洲古典乐坛。他开始尝试着创作时,也曾遇到过卓杨现在的困境。穆蒂先生在长达十年的过程中始终无法创作出一首能令自己满意的乐曲,绞尽脑汁寻师访友也不得其门。
38岁那年,穆蒂先生突然开了窍,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连续创作出了十首高质量的乐曲,风格涵盖广泛,成功栖身当代知名作曲家之列,成为古典乐坛的一段佳话。
里卡多·穆蒂的这个经历,也许可以给困境中的卓杨一点启迪。诺曼教授和他是业内好友,电话联系时得知他最近恰好在五月花歌剧院内驻守,便当即给自己学生牵了这根线。让卓杨来拜访他,看是不是能得到一些指点和借鉴。
昨天接到消息后,卓杨对此次和大师的见面充满了期待,很像几年前还在丙级马迪堡的时候,得知自己第二天将要遇见斯福扎、克洛泽那样的成名球星时的雀跃心情。然而,见到穆蒂先生后虚心请教,却让卓杨未免有些失望,远不如那一年在德国足协杯中同斯福扎、克洛泽同场竞技有收获。
里卡多·穆蒂儒雅谦逊平易近人,但却并不很健谈,他甚至有些木呐,俩人的交流中完全是由卓杨在引导话题,否则就会陷入尴尬的冷场。穆蒂先生对自己当年的经历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断断续续谈了半天,核心思想其实就一个字——等!
让卓杨耐心等待,他自己都等了十年,卓杨才23岁而已,再继续等下去,等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那一天。
除此之外,穆蒂先生没有给出任何建议,看样子这一趟是白跑了。原本打算一整天的交流,也很快变得无趣了起来,临近中午时卓杨再也找不到什么话题了。礼节性邀请了穆蒂共进午餐之后——按理说卓杨是客,该是穆蒂请才对——卓杨便如释重负般告了辞。
预定返回米兰的航班是在下午五点多,一趟经由米兰去往汉诺威再到斯德哥尔摩的空中小巴。回到米兰也没什么事,卓杨没有去提前改签。他喜欢佛罗伦萨这座城市,便趁着难得的午后闲暇,信步悠然了起来。
除了两次联赛客场比赛,卓杨在今天之前还来过两回翡冷翠,一次是在去年春天被师侄女菲娅梅塔硬拽过来去乌菲齐美术馆看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展,没什么意思。那一天菲娅梅塔企图留在佛罗伦萨过夜,这才是她可愛狡猾的目的,最终却被卓杨花言巧语骗上了回米兰的火车。
还有一次是在去年秋天,卓杨独自一人专程来这里米开朗基罗广场自己的左岸分店,欣赏对面那条迤逦无比的梦幻花巷。秋天最是五彩缤纷的季节,卓杨喜欢秋天,也喜欢那条花巷,他静静坐在那里看了一个下午。
走过圣母百花大教堂,又去看了看静谧优雅皮蒂宫波波利花园,虽然还没到秋天,卓杨决定还是去米开朗基罗广场,再去看看那条令人迷醉的花巷。
金色绿茵 第五〇八章 皇后的绚丽花巷
今天米开朗基罗广场没有很多游客,熙熙攘攘却依然显得很安静。卓杨坐在左岸佛罗伦萨分店门廊下的编花藤椅里,嗅着空气中淡淡的花香,看着对面那条长长的花巷。
这副别致的单桌单椅,是卓杨前年来这里时,突发奇想吩咐尼诺·吉安尼置下的,那时候分店还没有开业正在装修。如今,分店生意很好,十几个单格雅座往往需要提前预定才能一尝佳肴,赶着饭点过来基本没有可能就座。而这副精致素雅的桌椅,也完美融合进店面风格,乃至米开朗基罗广场整体艺术气息之中。
哪怕一年只来一次,这副桌椅也是卓杨为自己准备的,就是为了坐在这里欣赏对面那条梦幻花巷。
花的小街仿佛一条斑斓的隧道,色彩纷繁却丝毫不显艳俗,反而有一种童话般的梦境感。从卓杨这里看过去,冗长小巷的在尽头逐渐合拢,那里似乎通往了童话世界花的国度。
三三两两的游客在花巷里滞留拍照,也并不影响花巷的幽静,也没有打碎花的色彩。去年秋天来的时候,卓杨也如同这些游客一样,迈步进去一探鲜花世界的究竟。
花巷的尽头,是一座三层巴洛克风格的庭院楼阁,占地面积并不是很大,但十分古朴典雅,也非常优美迷人。那里是显赫的哈布斯堡家族的房产,至今还是。庭院被改建成了一座纪念馆,纪念着奥匈帝国皇后伊丽莎白·艾美莉娅·欧根妮。
1877年的秋天,艳绝天下无双的伊丽莎白皇后来到意大利佛罗伦萨散心,就借住在这条巷子尽头的庭院里。得到消息的佛罗伦萨市民蜂拥而至,他们收集了城市里所有的鲜花来献给美丽的皇后。第二天清晨,皇后被庭院门外绚丽的花巷深深陶醉,她爱上了这里。
深爱着皇后的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出资买下了这座庭院,把它当做礼物送给了自己的最心爱的女人。后来,美丽的皇后回去了维也纳,但花巷和花却从此永远绽放,绵延百年而不凋谢。
在那以后,皇后又多次前来佛罗伦萨,小憩在她的花巷和庭院里。
二十年后,皇后在日内瓦遇刺身亡,噩耗传来佛罗伦萨举城悲痛,市民再次手捧花束来到这里哀悼美丽的皇后。
佛罗伦萨人用皇后名字中间的‘艾美莉娅’来命名这条小巷,来感谢皇后对这座城市的青睐,也纪念着花巷里最娇艳美丽的那朵花。
皇后出身巴伐利亚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十一岁时被巴伐利亚王室册封,嫁给弗朗茨·约瑟夫成为皇后之前,人们一直尊称她伊丽莎白为女伯爵。她是奥匈帝国皇后,可人们还是更喜欢称呼她少女时的昵称——茜茜公主。
.
.
克瑞丝汀·约瑟芬站在庭院的门口回身看着白色楼阁,这里是一百多年前太祖父送给太祖母的礼物。克瑞丝汀喜欢这里,喜欢门外那条悠长的花巷,就像太祖母那样喜欢。
暑假结束了,今晚九点是最后返校的时间。基斯曼商学院的校规非常严格,迟到一分钟都会被记录在案。在凯蒂阿姨这里玩了两天后,终于还是无奈地等来了开学的这一天。
本来下午两点有直飞汉诺威的航班,但克瑞丝汀还是预定了五点的那个班次。也许是想在这条美丽的花巷里多停留一会儿,也许是因为五点的航班会经停米兰。
时间还早,克瑞丝汀坐在门外的吊椅上,用目光去抚摸花巷里的芬芳。巷子不是笔直的,从她这里看不到米开朗基罗广场,从外面也看不见她这里。
克瑞丝汀看着花,花儿纷纷羞涩地低下了头,她是花巷里最娇艳的一朵。
她想着他,甜在心里却愁在眉间。她不知道该怎么主动去找他,主动去开口,学校里没有教过。从两年前十七岁时入读基斯曼商学院,她就收到了众多来自名门贵阀男生的示爱,王室出身的英俊公子哥也比比皆是,严谨的校规也阻挡不了他们手捧鲜花接踵而至。
克瑞丝汀礼貌又非常清晰地全部婉拒了,因为还没有到妈妈允许谈恋爱的年龄,更因为她心里早已被他填得满满登登,没有留下一丝缝隙。
六年前他骑士般的身影猛然撞开了少女的情窦,他的样子他的影子便再也挥之不去,萦绕在心头有甜也有少许酸。一年一年过去,一年一年长大,一年一年思念,他填满了她的心房。
.
卓杨坐在藤椅上低头打量着手中左岸的菜单,思绪却四处飘荡早已离开了这里。八开大小玫瑰色的菜单做工非常精美,一面印着左岸几道名典名品和名厨的姓名,另一面则完全空白,只在角落里镶上了左岸的徽标,六柄剑簇拥相叠而成的盾形。很多来这里用餐的顾客,会带走一张菜单留做纪念,或是在背面写下点什么,送给想送给的人。
卓杨想着自己的爱情,想起了有过瓜葛的四个女人。来到米兰已经两年,尽管媒体上绯闻满了天,但卓杨实际上过得是一种清教徒般的生活。
相距遥远也再无联系的瑞莎科娃,卓杨早已不再怨恨她,那一年青涩少年萌动的并不是爱情,而是孤独和寂寞中对美色的追逐。
相距遥远同样也再无联系的李晓青,现在和她仿佛成了两个世界的人。以前的愧疚心里也慢慢淡了,卓杨发觉自己其实并没有欠下晓青什么。两个人之间没有承诺,只有一丝浓郁的暧昧。
近在咫尺但同样没有往来联系的贝芙莉·邓,和她其实也算不上爱情,本身就是两条不应该交叉的直线。
唯一还保持着常联系的孙雨玫,卓杨能看见她眼睛里的迷茫和不舍,但卓杨已经没什么感觉了,他喜欢她,只是因为喜欢儿时童年的时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