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千年帝国海军上校
早在李林出现之前,还是村庄部落时代的精灵一族就是个全民皆兵的种族。在强敌环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灭族的极端环境下,不做到这种程度根本没机会活下来。之后随着总体战学说成为防卫军核心军事思想后,“国民突击队”的构想由此应运而生。其主要目的是建立一支游击队性质的公民武装组织,同时兼具训练后备兵员的职能。总体来说,还是一种民兵组织。和查理曼的“人民冲锋队”在很多地方都非常接近。
唯一不同的是,“国民突击队”被严令禁止投入正面战场,即使是敌军已经攻入亚尔夫海姆本土,不得不将“国民突击队”投入游击作战袭扰敌军也必须仔细审核。因为包括提出组建“国民突击队”构想在内的高级军官在内,军队上下都很清楚,“国民突击队”不是正规军,实质上是由不适合服兵役年龄者组成的辅助力量。一旦需要将他们投入战场,必然是战局已经危急万分,届时人员和装备已经遭受沉重损失,正规军能否足额补充尚存疑问,何况战力明显更低下的“国民突击队”。与其让他们去前线送死,还不如让他们成为游击队给敌人的后勤线制造麻烦。后来随着亚尔夫海姆实力逐渐增强,“国民突击队”的角色逐渐调整为辅助单位,现如今只承担一些治安巡逻以及预备新兵训练的任务,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是一个辅助警察组织。
查理曼的军方高层,或者说王太子本人对民兵组织的想法与亚尔夫海姆及大多数正常人都不同。他们完全将“人民冲锋队”视为一件消耗品——或许注定无法获得胜利,但可以用通过这件消耗品持续消磨对手的锐气,争取讨价还价的机会。事实上,人民冲锋队除了能加强查理曼军队的人力之外,还将大部分此前未参加战斗的男子置于军政府的控制之下,这就使可能发生民众暴动的威胁消弭于无形。最后,随着大量人员的战死,资源分配的压力得到了缓解,政府还能够以“生者优先”的名义通过接收战死者的财产来充实国库……
自古以来压榨人民、欺骗人民的统治当局和暴君可谓数不胜数,然而论无耻和暴虐,无一能超过查理曼军政府。
“话虽如此,他们也确实给我们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布伦希尔制止了还在义愤填膺中的将军和校官们,独裁官首席军事顾问扫了一眼重新正襟危坐的同僚们,略带叹息的说到:
“要知道,人民冲锋队并不是正规军,对他们的处置必须慎重,如果处置失当,会对我们的国际形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查理曼王家陆军的装备缺乏已经到了无法弥补的程度,不但武器极度缺乏,就连最起码的军装都无法足量供应人民冲锋队,大批新兵必须自备衣服、装具、背包和毯子,识别袖标也不存在。这一点违反了交战规则,一旦人民冲锋队的士兵被俘,他们将被视为恐怖分子而非军人,对方完全可以随意虐待、枪决甚至绞决这些人,且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历史上这种事情并不少,譬如二战时期交战双方逮到对方化装行动的武装间谍和特别行动队都会枪决,**德国最大规模的空降行动“水星行动”中不少伞兵被克里特岛居民虐待后打死,德军对当地居民展开大规模报复行动,战后也没有被问罪。原因就是因为这些都是符合交战原则和国际法的。
可是否会被问罪是一回事,会不会遭受舆论谴责是另一回事。要知道尽管防卫军有个强到足以让所有人闭嘴的最高领袖,尽管已经没什么人敢于挑战亚尔夫海姆。可组成人民冲锋队的成员除了一小部分中年人,其他大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和六七十岁的老人。无论如何,虐待、枪决、绞死一群小孩和老人都不是一件让人感到愉快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这会激发人们同情弱者、憎恨暴虐者的情绪,埋下反抗的种子,更给了那些外国势力一个绝佳的机会。毫无疑问,这对亚尔夫海姆占领下的区域长治久安是不利的。
“虽然这些人很可怜,但我这里要强调,不要去同情你的敌人。哪怕他们只是被利用、被欺骗的炮灰。要知道对这场战争来讲,没有谁是无辜的。当他们享受着掠夺来的物资,高呼着‘战争万岁’、‘胜利万岁’的时候,他们不会在乎有多少人已经被饿死了,有多少人被查理曼军队杀死了,有多少人在死亡边缘挣扎,他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直到灾难降临到他们自己头上,战火烧到他们自己身上,轮到他们承受别人已经承受了几年的痛苦时,他们一下子就变得可怜了,变得爱好和平了。所有一切都是当局的错,他们只是被欺骗的无辜群众。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人跪在地上乞求曾经被他们深深伤害和掠夺的人不要伤害他们,不要拿走他们仅剩的财产,不要烧掉他们的房子。可如果立场转变过来,胜利的是他们,轮到他们即将占领我们的城市,处置我们的人民时,他们会怎么做?他们会聆听妇孺老人的哭号,不去施加他们最擅长的暴行,不会把地狱砸到所有精灵的头上吗?过去几百年里他们有一次这样做过吗?”
布伦希尔攥紧了拳头,其他军官也是一脸严肃。
在精灵过去一千多年极不愉快的历史回忆中,总是占据着胜利者及强势地位的人类,一次也未曾对精灵施舍过慈悲。那些语言文字都不足以形容的暴行,更是深深篆刻在他们的记忆之中,随着血脉的延续不断传承下去。
可以说,正是人类彻底教会了他们什么是“成王败寇”,什么是“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什么是“胜利者不受职责”。
所谓正义与邪恶,不过是胜利与失败的别称罢了。
身为胜利者的他们不需要同情过去的加害者。
“先生们,我们必须在进军开始前解除这个定时炸弹。这不是为了查理曼,也不是为了人道主义,仅仅只是为了让我们不至于沦落为失败者。”
再次扫了一眼挺起胸膛的同僚们,深深吸了一口气,布伦希尔用几乎冻结的声音说到:
“不管使用什么手段,我们必须做到。”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26.王国的毁灭(十一)
“人都到齐了?”
陆军大臣卢瓦侯爵板着一张脸,将披风和礼帽递给一个同样板着扑克脸的侍从,那人点点头,向一侧的甬道做了一个手势。
“请往这边来。”
另一个侍从恭敬的点点头,引领着尊贵的侯爵走向甬道深处。
这是距离吕德斯大约一小时车程的城郊庄园,环境优雅安静,周遭有铁路通过。庄园内拥有三个会议室,三个厨房,两间餐厅,十一个房间,一个很大的花园,一个地下酒窖,还有一座几百年历史的瞭望塔。
表面上看,这和吕德斯城郊那些有钱人的庄园别墅没什么区别,比起那些犹如城堡般的豪华庄园还显得有些寒酸。可小有小的好处,对那些避开人群谋划某些杀头生意的人来说,没有比这个庄园的地下更能让他们安心的地方了。
“先生们,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行动,否则就来不及了。”
暗室的隔音门刚一关上,侯爵就迫不及待的嚷嚷起来。
“和那边联系的怎么样了?”
一群身着便装的军官与官僚面面相觑了一下,嗫嚅了好一阵后,人前人外风光无限的大人物们像一群犯了错的小学生一样低下了头。
无需发言,看着架势就知道不容乐观。
“怎么?他们对我们提出的条件不满意?还是说他们开的价码高到我们无法接受?”
“这个……”
负责与亚尔夫海姆展开接触的情报处处长雅各布上校环顾了一下左右,除了陆军大臣,与会者的视线都在看其它地方,丝毫没有要帮他分担压力的意思。情报头子一边在心里唉声叹气,一边给自己鼓劲。
“对方根本就没有和我们谈判的意思……”
“你说什么?!”
侯爵的咆哮几乎掀翻整个地下室,十几分钟前刚刚经历过类似冲击的与会者们连苦笑的力气都没有,只是死盯着桌子或脚尖,任由侯爵的怒火在窒息的气氛中发酵。
“上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希望你马上能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不能,或者说你连自己份内的工作都完成不了。我觉得应该换个有能力的人来接手,而且要快,以免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
身为从小接受全套精英教育的上层贵族,就算是眼下这种着急上火的时候,卢瓦侯爵依然保持着完美的贵族风范。可任谁都能从那冷冰冰的话语中听出侯爵的怒火,更不要说最后那一部分不怎么掩饰的威胁。
身为一个“知道太多”的中层管理人员,被人取代就意味着死路一条。毕竟谁都知道,只有死人才能彻底保守秘密,在当前这种形式下,一个上校遭遇事故或全家自杀甚至不能算是新闻。
雅各布上校的脸瞬间就变得煞白,他拼命压制着内心的恐惧和焦虑,以尽可能平稳的声音向面色不善的侯爵报告到:
“陆军大臣阁下,请容我报告——”
时间回溯到三天前,塞雷斯,因斯布鲁克。
“上校,你们管这个叫谈判条件和诚意?”
肩扛少将将星的史塔西军官抖了抖手里的文件纸,扬起一边眉毛,毫不掩饰讥讽之情。
“保留查理曼陆军建制,赔款一亿几尼金币,分20年分期付款,年息待议,割让三个海外殖民地。承认阿让托拉通为亚尔夫海姆领土,防卫军撤出洛林塔,洛林塔为非军事区,双方不得派遣一兵一卒进入,行政由双方官员协同管理,50年后由国际协商决定洛林塔的归属……我不得不说,你们查理曼人真可爱,居然把战争当儿戏。从这份和谈清单上看,你们好像才是战争胜利者似的。”
“少将阁下,我们……”
啪——
雅各布上校还没将申辩的话语说出口,赖因哈德.海德里希将文件甩到了这位可怜人的脸上,纷飞的纸张随着陆军情报处处长的自尊心散落一地。
“上校。”
海德里希歪着脖子,惬意的将背脊埋入填满天鹅绒的沙发里,抚摸着领口的二级铁十字勋章,嘴角弯成一个残酷的笑容,湖蓝色的眼睛打量着刚从茫然里回过神来,正气得全身发抖的男人,犹如玩弄老鼠的猫咪一般。
“请记住一件事情,你们是战败者,你们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拒绝胜利者的予取予求。”
“我们确实战败了,对此我们已经有所觉悟。可要是贵国认为可以就这样并吞查理曼,让所有查理曼人就此成为精灵的奴隶,是不是也有些太想当然了?”
不知从哪里涌出一股勇气,雅各布上校挺直了身子,已经被权力和财富腐蚀消磨殆尽的骨气再次苏醒,支撑着他大声反驳。
“这是查理曼人民能够接受的底线,我们无法接受在此之上让出更多,既不会割让一寸土地,也不会让出一块石头。”
海德里希听完了雅各布上校的慷慨陈词,没有生气,也没有恐惧。他只是用近乎怜悯的目光看了一眼这个不惜赌上性命也想要最后挽救一下祖国的男人一眼。
这位上校根本不知道,陆军的底牌早就被亚尔夫海姆所掌握。不仅如此,所有与亚尔夫海姆私下接触的势力有什么底牌,背后掌握着什么资源,有什么样的隐私和软肋也被亚尔夫海姆看得一清二楚。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些情报并非史塔西努力的成果,而是与亚尔夫海姆接触的各方势力在献媚之余还提供了一堆互相揭发的黑材料。靠着查理曼人自己互相拆台,亚尔夫海姆根本没费任何力气就摸清了查理曼最后一条遮羞的底裤。
雅各布上校面对的是一场看不见任何希望的战斗。
这甚至不是战斗,海德里希就连战斗的机会都没有给他。
“上校。”
精灵少将耸耸肩,摊开手,做了个无所谓的手势。
“我想今天我们已经说得够多了。现在请你回去转告你背后那些人,就算把你们真正的底线再降低十倍,我们也不会接受任何所谓的和谈。不,应该说,我们不接受任何无条件投降之外任何的谈判。最后,请你帮我传达一下独裁官阁下对贵国军政高层的善意劝告。”
海德里希拿起军帽,端正的戴在头上,轻蔑的看着目瞪口呆的雅各布上校,用一种史塔西军官特有的、皮笑肉不笑的阴森腔调说到:
“独裁官阁下说:‘很快,你们就会知道盲目的热情和过度的贪婪是多么空虚,既不能填饱肚子也不能当做武器’。”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26.王国的毁灭(十二)
最后一局牌中,威胁与恐吓总是危险的;但有时,当你把所有筹码押上赌桌后,它却是唯一的一条胜利之路。
当然,为了让威胁看上去不会只停留在口头阶段,一些实际行动还是必不可少的。即使你不喜欢美国警察式的处理方式,也就是“先开枪。干掉一个坏家伙,再干掉一个坏家伙。干掉所有的坏家伙再向他们提问题”的粗暴交流方式。最起码别让人认为你拿着一只手枪只是用来吓唬人的,你得让对方知道,你随时随地可能扣动扳机,把他的脑袋打爆。
面对一群麻木的百姓和贪婪又愚蠢的官僚,有什么办法能够切实有效的让他们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不可避免的命运面前低头呢?
答案是饥饿和战略空袭。
唯有永无止尽的饥饿和无时无刻悬在头顶的死亡才能清晰的让人们感受到何为绝望。当饥肠辘辘的民众发现连仅剩的安全感都不复存在,任何地方都无法称之为安全的后方,生命和财产时刻处于敌军威胁之下时。政府根本无法遏制民众心中的恐慌和绝望。
什么在敌人轰炸之下万众一心无所畏惧,只要团结一致就能抵消敌人的空袭——那是用来哄骗小孩的鬼话。不信去看看经历过战略轰炸之人的回忆录。不论是英国人、德国人、日本人、塞尔维亚人、伊拉克人都会告诉你战略轰炸带来的恐怖是怎么回事。没有水电,没有食物,就连遮风挡雨之所都没有,望着被高爆弹、燃烧弹甚至原子弹洗过一遍的断壁残垣时,最顽固最坚持的人也会意识到战败是不可避免的。
同样的道理,将一整个地狱砸到查理曼人面前,他们就不会浪费几个月的时间沉浸在一堆不切实际的幻想里唧唧歪歪,而是用最快的时间做出最明智的决定。
既然决定要进行战略轰炸,接下来首要任务是确定目标及规划航线。
可不要小看这个步骤,战略轰炸的核心其实就在这一步之中。
之前防卫军也针对特定目标进行大规模恐怖空袭过,一些城市甚至就此从地表上消失,但严格意义上那些都不能算是战略空袭。所谓战略轰炸,必须是基于战略目的而进行的大规模轰炸,没了这个大前提,扔再多炸弹,烧掉再多的建筑,一律都只能算是战术空袭。
战略空袭是个系统工程,不是有了大型轰炸机、炸弹、飞行员,然后在地图上随便画个圈、鼠标随手一点,把城市和工厂炸平就完事了。
光是机场选址、飞行员培训与挑选、机组人员的选拔与养成、施工建设、辅助设施和人员配套到位、物资存贮和输送、警备和保全等等事项就已经叫人头疼万分,而这还是整个战略轰炸系统中最最基础的第一步。接下来你还要建设一大堆同级别的基地,更多的前进基地和备降机场,这些备降机场的建设标准或许不像半永久性空军基地那么高,但也必须拥有最低限度的维保勤务能力。
等到基地建设完成,人员和装备都配属到位了,接下来就是挑选目标和测绘线路。和另一个世界的先驱者们相比,防卫军空军的轰炸机组成员是幸运的,防卫军长年累月的测绘工作和无线电导航设备的完成度已经相当高,他们不必承受迷航之苦。此外由于玛那的存在,他们也不必因为航程问题束手束脚。只要给出目标,不管是要塞还是大城市,他们都能炸成一片废墟。
最重要的,还是目标的选择。
战略轰炸之所以会被冠以“战略”一词,在于其攻击的目标与结果会对国家战略造成影响。根据对象和情况的差异,即使轰炸同一种目标,造成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譬如说同样是针对工业目标下手,有些国家的工业相对集中在单一工业区或城市的大工厂里,一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则是大企业接单,分包给下游小企业乃至家庭手工作坊。针对前一种目标,只要轰炸厂区和能源、原材料存储设施及交通运输线路就能达到客观效果;而后一种,除了使用大范围无差别轰炸,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地毯式轰炸将居民区和成百上千的小作坊及工人直接从世界上抹掉,完全找不出其它合适的常规攻击手段。或许核武器之类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能做到这一点,但这终究不是全面核大战,不能遇上什么问题都用核弹头来解决。
像这次纯粹以“打击敌国平民士气”为目标的的作战行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就不怎么适合。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会给人这样一种映像,即亚尔夫海姆不准备接受查理曼的投降,他们准备杀死所有查理曼人,直到最后一个查理曼人倒下,战争才会结束。不管是反重力分解炸弹、细菌弹、毒气弹——任何会制造出堆积如山的尸体和伤者的武器,都会强化这一映像,绝望的查理曼人会因此放弃投降的想法,转而投身抵抗。这和我们今后的占领政策相悖。我们必须用一种低伤亡,但足以让全体查理曼人感到切身之痛的方式来告诉他们:如果不尽快投降,难以想象的毁灭之雨将降临到他们的头上。”
亚尔夫海姆独裁官轻敲桌面,沉稳的口吻既不傲慢,亦无谦让,平稳的如同朗读剧本。
“所以此次的攻击目标必须是全体查理曼人都能从心理上感受到震撼冲击的城市。剔除掉吕德斯和诸多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后,选定的目标名单为以下城市:兰斯、波旁、奥尔良、卢格杜努姆。”
原本名单中还有布伦迪加、马赛和土伦,只因为那些城市是阿尔比昂和罗斯联合公国预定的占领区才作罢。不过如果以上四座城市遭受毁灭性打击,便足以在查理曼人之间造成足够的震撼效果。
兰斯是历代查理曼国王举行加冕为王仪式的“千年王城”,波旁是王族的发源地,奥尔良是墨洛温王朝时期的查理曼首都,更是圣少女的故乡,卢格杜努姆是查理曼第三大城市,之前曾经遭受过一次轰炸,再承受一次劫难能强化“查理曼对此无能为力”的印象。
每一个目标都是查理曼人心中的人文历史圣地,有着举足轻重的份量,当所有人目睹这些承载着查理曼历史与文化的城市化为灰烬时,贪婪的野心、爱国的热情——所有一切空虚的感情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全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就像我常说的那样,自由与和平之花需要用爱国者的鲜血浇灌。”
独裁官的语气里包含着无法掩饰的嘲讽,一旁的布伦希尔默默点头,她明白李林要表达的意思:精灵的自由与和平之花,查理曼爱国者的鲜血。
魔法与科学的最终兵器 26.王国的毁灭(十三)
拜亚尔夫海姆发达的传媒通讯网络所赐,目睹过卢格杜努姆大火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用燃烧弹把一座城市化为白地会造成怎样的人员伤亡。对亚尔夫海姆和那些饱受查理曼暴政所苦的民众来说,这种事情根本毫无压力,是喜闻乐见的新闻。亚尔夫海姆那些持有右翼观点的报纸更是用“新式武器再建奇功,大约10万查理曼人被烧死”这种夸张标题充当头版。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可现在毕竟不是亚尔夫海姆扮演人畜无害的小白兔的时候了,谁都清楚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势帝国正在崛起,大家都睁大眼镜观察亚尔夫海姆是如何处理查理曼的,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今时今日亚尔夫海姆的一举一动都是各国制定如何与亚尔夫海姆打交道的依据。退一步讲,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除了制造恐慌,有时候也会激发民众的爱国意识与民族自尊心,将原本处于观望状态的大多数人紧密团结在查理曼政府的身边,一旦出现这种情形,处理起来就麻烦了。
再怎么说那也是上千万的劳动力,总不见得全部杀光。而且这还关系着精灵阵营的形象,还是需要在乎一下吃相的。
所以,在轰炸开始前三天,亚尔夫海姆方面就已经通过自己掌握的媒体网络向那四座注定难逃一劫的城市进行了连续滚动的播报,轰炸机群甚至大摇大摆的组成编队在惊恐万状的市民头顶上撒下传单告知大家第四天早上九时将会展开毁灭性空袭——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这些城市的居民能够收到家园即将毁灭的通知,请他们提前做好准备。至于居民们该何去何从,那就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了。
结果正如防卫军总参谋部预料的那样,那四座城市只用了半天就陷入不可救药的混乱之中。
不同于信用透支殆尽的查理曼政府,亚尔夫海姆的信用在查理曼人民的眼里属于坚挺的那一类——好坏两面都是如此。如果尖耳朵大爷们今天说停止轰炸或炮击,主妇们就会抓紧时间晾晒衣物、采购食物和日用品;如果鬼畜们今天说以下城市今天要吃炸弹或炮弹,那么大家一定会用最快的速度准备好逃生套装,把贵重物品放进地下室或者干脆埋起来,然后大家就等着鬼畜轰炸机准时打卡上班。
现在鬼畜们既然放话三天后要对四座城市进行强.制.拆.迁,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抓紧时间跑路吧。
照理说足足三天的空余时间,只要组织到位,就是人口百万级别的城市,三天之内也能迅速疏散。然而问题恰恰就出在三天的时间跨度和政府组织能力上。
遇上紧急情况时,比如突发自然灾害,除了极少数要钱不要命的,绝大多数人都会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取舍。这种时候求生的本能总是会压倒利益计算。可如果事情并不是那么急迫,还有那么一点喘息的空档时,人们就不得不更进一步思考今后的问题,并对此有所准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