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完美未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赵家浮生
或者说,他们被当时繁荣的电影市场所欺骗,认为已经到了可以收割的时候。
赵浮生印象当中,他看过那部《万万没想到》大电影之后,就再也没有看过万合天宜的作品。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发现,万合天宜的水平,其实真的也就是那么回事,除了拍拍网络短剧,他们似乎拿不出什么新花样。
甚至于,哪怕只是拍短剧,这些人也只能玩大堆老梗。
这种情况下,万合天宜,逐渐就消失在赵浮生的视线当中了。
范宝宝刚刚的话,给赵浮生提了一个醒,他忽然意识到,或许对于自己而言,这是一次机会。
一个布局网络短剧这一块业务的机会。
毕竟他熟知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很清楚,未来几年之后,网络电影网络短剧,将会成为非常有影响力的品牌。
甚至于,有些电视剧,干脆就放弃在各大卫视播出,直接选择在网络平台首播,人家照样赚的不少。
总而言之,只要不像波叔那么贪心,一般情况下,电视剧如果放在网络平台的话,光是靠点击率和播放量,就能够收回成本。
“你在想什么?”
看赵浮生和自己说完话之后,就坐在那里发呆,范宝宝有些不解的问道。
赵浮生回过神来,呵呵一笑:“没什么,就是觉得,既然你打算做导演,或许我应该提前布置一些东西。”
“啊?”
范宝宝一怔,随即摇摇头:“不用那么麻烦吧,我没关系的。”
她还以为赵浮生是为了自己,才会要做什么安排,连忙对赵浮生说道:“我当不当导演都行,我就是觉得飞鸿姐做这个很帅气,所以才打算尝试一下。”
赵浮生闻言哈哈一笑,摆摆手,却没有再说什么。
有些事情,还是等到正式开始之后,在告诉她好了。
ps:关于万合天宜,当年是真的很可惜,要知道,那个时候他们火爆的程度,堪比顶级流量。甚至韩寒的电影,都邀请他们出演,可是现在,却泯然众人。或许,这就是此一时彼一时吧。
()
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四百零六章 演员和明星
从某个角度来说,赵浮生对于万合天宜的衰落,是同情和可惜的。
毕竟说起来,这家公司确实带给他很多回忆。
后来的衰落其实也是决策层的问题,和艺人无关。
把范宝宝送回了住处,赵浮生却没下车。
“不回家啊?”
范宝宝有些奇怪的对赵浮生问道。
“不,我去和叶敬聊聊。”
赵浮生笑了笑,对范宝宝说:“晚饭不用等我,你们先吃吧。”
“好。”
范宝宝也知道,他肯定是有正经事要和叶敬说,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等到范宝宝进了门,赵浮生这才对司机道:“走吧,去未来影视。”
车队很快就来到了未来影视的办公大楼。
“你怎么来了?”
看到赵浮生进门,叶敬有些诧异:“我正好有事要跟你说。”
“那你先说。”
赵浮生一笑,对叶敬道。
他倒是没想到,自己来找叶敬,叶敬偏偏也有事情找自己。
“是这样的,《武林》的播出时间定在六月一号,你看怎么样?”叶敬对赵浮生问道。
六一?
赵浮生闻言眉头皱了皱:“不能再提前一点么?”
“这已经是很提前的了。”
叶敬苦笑道:“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他不是在开玩笑,这已经是尽量协调之后的结果,别的不说,人家一年的播出出计划,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你上来就插队,这要得罪太多的人,哪怕是未来影视,也要承担很大压力的。
虽然未来影视不在乎这个,但问题是,如果电视剧的播出效果很好还可以,可如果出了状况,那肯定会引起强烈反弹的。
占着茅坑不拉屎,凭什么不让别人说三道四?
赵浮生确实有钱,可他再有钱,也不能挡住别人的嘴。
悠悠之口,想要防住,不是那么容易的。
金钱可以让一家公司在娱乐圈屹立不倒,但想要让别人认可,光靠有钱是没用的。
君不见大甜甜,主演了多少国际大片,不一样难以跻身一线顶级女星的行列么。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她没有作品。
偶像可以没有作品,可以靠层出不穷的绯闻和消息进行炒作,可以依靠背后的金主捧出来的热度消费粉丝。
但身为演员,想要成为这个圈子里的常青树,那就必须要有作品。
这不是开玩笑,而是事实。
“那好吧,既然这样,那就按照你说的办。”
赵浮生笑了笑,对叶敬道:“咱们公司的演员,都去参演了吧?”
“都去了。”
叶敬点头。
公司的自制剧,连姜闻和于飞鸿都去了,其他人有什么资格不去。
犹豫了一下,他又对赵浮生道:“不过,你觉得这样有用么?”
“当然有用。”
赵浮生一笑:“我们培养的不是偶像明星,而是正儿八经的演员。演员就要靠作品来说话,影视是以人物示众,而不是以你演员个人示众,你个人让他了解你太多,你的路就越窄,我这是一孔之见,是谬误。但是我认为是这么坚持的,就是说让观众太了解,因为你演一个人物,让观众已经了解了你一个人的一个侧面,然后你演另外一个又了解,你说一下子,一生当中演那么三五十部,你有多少侧面能给跟观众示众呢,叫观众还不腻呢?
于是乎,你没事在平台上再去乱跳舞,再去得瑟,不是一个说跟观众拉开距离,是为了一种傲不傲的问题,这是一种职业需要,我认为。只有一种演员是必须跟观众接触的,就是我们所谓影视的这个界的,就是明星。”
叶敬有些意外的看着赵浮生,倒是没想到,赵浮生对于这件事,居然有这么多感慨,但不得不承认,赵浮生的话真就没错。
“你说的这是两个职业,一个是明星,一个是演员,两个都有可取的价值,明星是有他是商业价值,他在商业价值将是出镜率、就是曝光率,就是点击率,他如果没有这些,他就不叫明星了,因为他作品不是为第一的。”
叶敬把赵浮生的话总结了一下,点点头道。
他也是圈内人,对这方面的东西,自然也很了解。
赵浮生笑了笑:“演员和明星是真的不一样,演员是文化本身,靠他的作品来说话,靠他的角色来说话。
现在看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可能有很多很多,这个演员戏演的真好,这个角色演的这好,怎么没红呢?
就是很多人这样被委屈了,他会觉得自己没有星运了。
但是有些人就突然一下子戏演的好一点,形象再什么的,突然之间一举成名天下知,所以这个行业机会主义色彩,从概念上来讲应该是第一的。你的条件和你的努力有时候不重要,所以为什么有的时候,人们就是说干什么的都有说,拉着演演戏去吧,他没什么出路,演演戏,没准能成明星,这个对职业我不知道是歌颂,是侮辱,我不知道,但是就说明职业,它那种运气的成分和机会的成分有时候很致命。”
叶敬半天都没说出话来。
虽然他不太喜欢赵浮生的说法,但不得不承认,赵浮生说的话,很有道理。
赵浮生这个人,虽然他一直输说自己不懂电影不懂娱乐圈,但谁也不能否认,在娱乐圈的这些事情上面,赵浮生确实有他独到的见解。
这大概就是天赋吧。
最起码,叶敬自己,如果不是在这个圈子浸淫多年的话,是绝对说不会明白赵浮生这番话是什么意思的。
“怎么,我说的不对?”
赵浮生有些诧异的看着叶敬问道。
“不是,你说的没错。”
叶敬点点头,就因为没错,所以他才会觉得自己和赵浮生之间的沟通,其实是两种流派思想的沟通。
很显然,赵浮生更趋向于那种老派演员的想法,在他的眼中,戏比天大。
而叶敬自己,作为京圈的大佬之一,他以前和赵浮生想的差不多。
但是现在,叶敬觉得,自己更赞同把艺人培养成明星。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样对公司更有利。
如果说十年之前,叶敬可能会觉得人应该理想化一点,做个好演员,比什么都强。
可是现在,叶敬早已经不是那个什么都不懂的热血青年了。
在他的世界观里面,一切事情的最高准则,就是要能够让公司盈利。
如果不赚钱的话,那培养艺人或者明星,有什么用处?
当吉祥物么?
就好像艺术电影,拍完之后,不上映,留着给导演和投资人自己嗨?
那扔出去的,都是真金白银,不是街边的大白菜。
有时候想起自己曾经被人忽悠投资的那些电影,叶敬就觉得,那时候的自己,真是太天真太傻了。
所以,现在的叶敬,哪怕被人说成是吸血鬼,也坚决要执行盈利为主的经营策略。
虽然这样可能会被很多人笑,但他觉得,总比像当初自己拍《贻笑大方》的时候那样,赔的差点倾家荡产强。
这狗日的社会,无比现实,他们只会记得成功的人,那些失败的人,是没有人被记住的。
叶敬很清楚,如果没有赵浮生,自己就是那群失败者当中的一员。
他这个想法是没错的,上一世,叶敬就成为了京圈当中的失意者,毕竟无论是小钢炮,还是汪家兄弟,又或者其他人,从某种严格意义上来说,都已经是功成名就的存在。
只有他,一直都默默无闻。
如果不是顶着京圈大佬之一的名头,甚至都没有人记得,在《甲方乙方》里面那个吃鸡的富豪,是如此传奇的一个人。
想到这里,叶敬看向赵浮生,开口道:“浮生,我觉得,其实我们可以尝试退出一些年轻人。”
“年轻人?”
赵浮生一愣神,直觉告诉他,叶敬即将说出的话,或许将会改变整个未来影视的发展方向。
ps:求订阅,求打赏!半夜还有更新!请大家多多支持!
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四百零七章 流量
年轻人?
听到叶敬的话,赵浮生的眉头皱了皱。
直觉告诉他,无缘无故的,叶敬不可能说出这个要求来。
换句话说,他肯定是考虑了很久,才对自己提出这个建议。
作为未来影视事实上的掌舵人,叶敬很清楚,自己的某个决定,将会对这间公司乃至整个娱乐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可是他还是说了。
所以,赵浮生有理由相信,叶敬肯定是有些想法的。
“选拔一些长相出众,形象好的年轻演员,想办法提升他们的关注度,不一定有什么代表作品,但一定要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
叶敬看着赵浮生,缓缓说道。
“………………”
赵浮生有些发愣,坐在那里,半天都没吭声。
“怎么,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看赵浮生不说话,叶敬以为自己的想法并没有打动他。
“不,不是异想天开。”
赵浮生摇摇头,而是笑着说道:“而是你这个想法,太超前了。”
啊?
叶敬有些诧异的看着赵浮生,很显然,他没弄懂赵浮生的话是什么意思。
赵浮生呵呵一笑,对他笑着说道:“你的意思,是提升那些艺人的流量,对么?”
流量最初是一个艺人的属性,不是身份。
从柯震毒开始以国民度和高热话题度为原始标准,李一峰以新媒体指数丰富了流量定义
直白一点来说,流量就是话题度,这些艺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关注,带来热度。
所以,这些人也被叫做流量明星。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流量小生、流量小花们,能够为投资人,带来什么呢?
这个事情,要从很多个角度去分析。
以电影产业为例,流量明星当道这事,有点像当年的天价月饼。
生产、销售月饼的厂商,不考究月饼本身的口感和质量,而在月饼的包装上大下功夫,炒作月饼包装的所谓收藏价值,最贵的月饼甚至炒到了几万块钱一盒,但它们的口味跟几块钱的差别其实并不大。
这造成了月饼市场短暂的繁荣,但人们过中秋节的时候并不需要紫檀木的月饼盒子。
市场需求渐渐疲软,政府也加强了监管,大约一到两年之后,天价月饼就基本绝迹了。
也许还剩下一小部分,作为工艺品或者奢侈品出售,但再想像当年那样火爆,已经不可能了。其实流量艺术家造成的经济现象,与天价月饼差不多。
演员的颜值和知名度只是影视作品的外层包装,观众真正需要的是艺术片深邃的意境,以及商业片精彩的故事,这些都需要包括演员在内的各种职能部门去深入的打磨自己的技能。
就像人们吃月饼的时候,或许会关心它的包装是否精美,但并不会因为它的包装精美而觉得它更好吃。
影视作品说到底是商品,商品当然需要包装和宣传。但如果包装的价格大于商品本身,宣传造势又言过其实,这就违背了商业的道德伦理。
人们并不需要比商品本身更贵的包装。卖给人们一些他们不需要的东西,实际上是一种涸泽而渔的行为——骗取消费者的信任,捞到一笔块钱,同时败坏自己的口碑。
这种事情在很多年后,赵浮生看到过很多例子。
尤其是那些电视台的综艺节目,节目上都是这个套路。
甚至于,从现在开始五年之后,没有人会否认流量明星的影响力,依靠流量明星确实能够获得超出预期的利益,不管表现在市场声量还是实实在在的票房转化上。
五年之后年上映的《致青春》创下七个亿票房,开启了华夏电影市场“大ip+流量明星”的流行风潮,粉丝的钱似乎格外好赚。
同年,由小四执导、大幂幂主演的《小时代》,以两千三百万成本撬动了近五亿亿票房,投资回报率更是“一本万利”。
市场顿时陷入了一片狂欢当中。
赵浮生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没想到,这才零八年,叶敬居然就已经开始琢磨要推出流量明星了。
“超前?”
很明显,赵浮生的话,让叶敬有些诧异,他并不能够理解赵浮生的意思。
赵浮生呵呵一笑,开口解释道:“你觉得,如果培养出一个你说的那种明星,对我们的电影票房,有益处么?”
“当然有了。”
叶敬道:“我计算过的,很有益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很大的回报。”
说着话,他干脆拿出一沓资料来,很显然,他是专门做过调查之后,得出的结论。
赵浮生看着那些资料,却久久不语。
其实他很清楚,人气明星可通过前期拉动预售,依靠核心粉丝,冲到一亿票房的成绩,但是想要票房冲高,它主要取决于普通观众。
事实上,粉丝们如果可以贡献一亿票房,已经非常可怕了,但一部流量明星主演的电影,如果仅仅是一亿票房,那么多半收不回本。
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后来,普通观众对流量明星主演的电影“不感冒”了?
依靠堆砌流量明星的电影,为什么电影票房依然不高?
粉丝量之和与电影票房不成比例?
难不成核心粉丝也不买账了?
这个问题,赵浮生知道,现在的叶敬,没办法回答自己。
甚至于,就连赵浮生自己,也没办法把这个事情告诉他。
总不能告诉叶敬,多年以后,虽然流量依旧可以为公司赚钱,但事实上,流量已经成为了一个贬义词。
一个演员,如果被标上流量二字,既意味着这个人没什么本事,只是靠脸吃饭而已。
只要稍微有点野心的艺人,都很清楚,这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一代代的流量明星们,都在拼命的想要摆脱这个形象。
不可否认,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非常努力,包括归国四子当中的韩路和大碗宽面,还有塘主、李一峰这些早期的流量,都在拼命的接戏,接那种改变自己形象的戏。
只不过这其中,有人成功有人失败。
只能说,时也命运,演员这碗饭,不是长得帅就能吃的香。
“怎么样,有没有搞头?”
叶敬一脸希冀的看着赵浮生,期待这家伙能够给自己一个肯定的答复。
他是那种喜形于色的性格,平日里哪怕是在公司,大部分时间,也都是笑口常开,很少会有跟人红脸的时候。
可是现在,叶敬是真的有些紧张了。
赵浮生看他的样子,干脆忍不住笑了。
“你这家伙,不至于吧?”赵浮生对叶敬问。
“你懂什么,我可是想了好久才想出来的。”
叶敬撇撇嘴,对赵浮生道:“你就说行不行吧?”
赵浮生想了想,最终还是点点头:“行倒是行,不过我先说好,这个事情的操作过程当中,尽量不要弄得太难看了。”
“什么意思?”
叶敬不解的问。
赵浮生苦笑道:“难不成,你觉得,炒作热度的话,会不用绯闻这样的办法?”
“这个……”
叶敬果不其然,不再开口说什么了。
他和赵浮生其实都很清楚,娱乐圈这种地方,说起炒作来,无非就是绯闻以及黑别人这一套。
而很显然,叶敬的计划当中,自然也包括这些。
这才是赵浮生为什么会专门对他叮嘱的原因。
他可不希望,自己旗下的艺人,变成全网黑的存在。
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四百零八章 前路漫漫
对于叶敬来说,既然提出这个计划,那在他的心里,对于小鲜肉之类的流量明星,基本上就定义为赚钱工具了。
所以赵浮生才会担心,他会不会采用一些非常规的炒作手段。
这不是开玩笑,而是事实。
后世那些流量明星为什么被大众反感,甚至于达到只要是有流量艺人参演的电影电视剧作品,就会被归纳到烂片的范畴当中,就是因为流量的各种炒作,太多了。
好的,不好的,一窝蜂全都出现在大众眼前。
再加上作品质量确实不过关,自然就会让观众反感。
除了赵浮生没有知道,流量这两个字,在以后意味着什么。
有的电影,哪怕质量很好,但只要和流量扯上关系,就会被人看做是烂片。
当然,不得不承认,流量明星的演技确实“堪忧”,演戏只会靠噘嘴瞪眼、咆哮怒吼,没有任何层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刻板印象,流量明星出演就等于烂片。
再加上流量明星配合度并不高,正常一部电影需要最少三到六个月的拍摄周期,但很多流量明星甚至只会停留一周左右便抽身离开,档期太满。
说实话,这就是一把双刃剑。
好处自然是可以赚不少钱,但坏处也显而易见,口碑很容易坏掉。
毕竟一家公司如果被贴上流量的标签,那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口碑,真的就容易彻底废掉。
比如大幂幂的那间公司,不就是如此么。
动不动就弄一大堆自制剧,把自家公司的艺人塞进去,然后搞各种各样的新闻出来,以至于很多人一看到他们公司的名字,就不想去看那部作品了。
这对于一间影视公司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赵浮生希望未来影视做下一个“正午阳光”,而绝对不是要变成大幂幂那个公司一样。
“适可而止。”
赵浮生想了想,对叶敬说道:“炒热度可以,捧年轻人也行,但一定要告诉他们,不能因为这个热度而变成纯粹靠热度生存的艺人,只有真正有自己作品的艺人,才能够在这个圈子里长时间的生存下去。”
“我知道。”
叶敬点点头。
话说到这个份上,很显然,赵浮生这是已经同意自己的想法了。
两个人都清楚,不管是叶敬还是赵浮生的说法,其实都是为了公司好,只不过大家都有各自的出发点,所以才会有些分歧罢了。
“对了,你找我干什么?”
叶敬说完了关于公司下一步发展的事情,便对赵浮生问了一句。
赵浮生笑了笑,对他说道:“两个事情,一个是我今天探班的时候,觉得……”
说着话,他就把在那边搞影视城的想法,对叶敬说了一遍,并且告诉叶敬,自己打算让吴思捷去负责。
“你这是要考验他一下?”
叶敬多聪明的人啊,脑子一转就明白过来赵浮生的用意,看来,他是打算借用这个机会,给吴思捷一个证明自己能力的舞台。
赵浮生点点头:“是啊,我们能用的人不多,吴思捷有能力,人也聪明,如果他把这事情办好,那下一步,我觉得他可以进入集团工作了。”
“我没有意见。”
叶敬点点头:“本身我也赞同这个想法,我们之前太谨慎了,眼看着国内影视制作行业越来越好,如果不尽快布局,我怕到时候要被人超过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