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完美未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赵家浮生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应试教育是他们唯一能够改变命运的途径,所谓素质教育,培养过程不是那么简单的。
赵浮生之前总看到有人说要取消高考,殊不知,说这种话的人,可没有哪一个家里住在农村,指望着出一个大学生改变家庭的命运。
“你说说看,为什么那个素质教育不好?”
范宝宝沉默了一会儿,看赵浮生似乎没有打算给自己解释的意思,便开口问道。
赵浮生歪着头,想了想,忽然笑道:“应试教育就是小明学习成绩不好,老师觉得他脑子笨,他骂老师是傻子。
素质教育呢,就是小明学习成绩不好,老师纠缠小明为什么不擅于学习,结果发现小明喜欢看武侠。
于是老师带小明去书店买了金庸古龙梁羽生一大堆,带小明看他这辈子都没看过的武侠电影,甚至两个人还偷偷练武。然后小明发现自己简直图样图森破,自己那点渺小的低俗观还不够老师四分之一的人生阅历,从此跪舔在老师大腿腿毛下,再不好好上老师的课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赵浮生看着范宝宝,耸耸肩道:“素质教育的意思就是学生学习不再是一种外界交付的任务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义务。素质教育需要勇气,要不就是对等的时间和精力的耐心付出。
现阶段的老师还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孩,还是老老实实考试吧,当不了学霸至少在作弊这件事情上,可锻炼的技术空间也非常大,寄希望于大人终将毁在大人手里。”
范宝宝都傻眼了,完全没搞懂,赵浮生这一大堆的东西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总之,贝贝以后学习必须要好好管教,虽然我们家不用她挣钱,但也不能变成混吃等死的废物。”
赵浮生看着范宝宝,认真的说道。
自己这么疼爱的小丫头,赵浮生可不希望范贝贝以后变成一个所谓的“名媛”。
说实话,在赵浮生看来,后世华夏曝光的那帮子整天就知道逛街吃喝玩乐的名媛,真的很掉价。
在赵浮生的想法里,不要求范贝贝活成那位孟小姐一样,最起码也要有自己的事业,日子过的充实。
…………………………
…………………………
电脑的事情,就这么决定了。
李媛对于赵浮生的意见,自然不会反对。
在她看来,自己这个女婿可要比范宝宝这个女儿靠谱多了。
赵浮生和范宝宝说完话,正准备上楼,范宝宝却对他说道:“咱爸打电话了,说让你有时间,给他回个电话。”
老爸?
赵浮生眉头皱了皱,有些奇怪,但还是点点头。
回到书房,赵浮生拨通了父亲的手机。
“爸,你找我?”
赵浮生有些奇怪的问。
赵爸点点头:“嗯,有个事情,想跟你商量商量。”
“你说。”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老爷子这么慎重,肯定是有事情啊。
“是这样的,我这次回来,市里的领导找到了我,希望我们万达能够接手造纸集团,你觉得怎么样?”
赵浮生一怔,造纸集团?
对于宁海的造纸集团,赵浮生还真就有那么一点印象。
虽然不懂这个行业,但他却知道,造纸业是个低一些划分的相当清晰的产业,华夏造纸行业的特点就是散,不成规模。
基本上都是当地的造纸厂独占鳌头。
当然,这里面也有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造纸这个行业,在赵浮生看来,根本就是夕阳产业。
印象当中,好像没几年之后,宁海的造纸集团就彻底倒闭了。
怎么现在,市里的领导居然想要让老爸接盘?
他们这是想要政绩想疯了吧!
想到这里,赵浮生沉声道:“爸,您是不是在犹豫?”
赵爸苦笑起来:“是啊,我也知道,造纸集团这个摊子肯定是不行的,但你说,一个集团那么多人,市里的领导又很诚恳,我总不能袖手旁观吧?再说了,我觉得人总要用纸的……”
很显然,老爸心动了。





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三百七十七章 阻拦
命运这个东西,最让人难以琢磨的地方就在于,你永远无法去知道,每个人的命运将会走向哪里。
就好像赵浮生,哪怕他重生了一回,也依旧不敢肯定,有些事情,会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那么发展。
所以,他只能尽量做一些准备,保证自己在大浪袭来的时候,能够稍微不那么难受。
日子过的很快,转眼间,三月份居然过去了一半。
其实有时候,人们就会有这样的感觉,可能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做什么,日子就很快的过去了。
那种感觉很奇怪,赵浮生很不喜欢。
但是没有办法,生活不会因为你不喜欢,就停下前进的脚步。
我们终将老去,我们终将成为别人的回忆。
运气差一点的人,甚至连记住他们的人都没有。
赵浮生觉得,自己的运气不错,最起码如果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会记住自己的人,肯定不少。
我来过,我看见,我征服。
古代某位帝王豪气干云的这句话,在赵浮生心里,是极为佩服的。
对于家人,赵浮生秉持的原则一直都是尽量让他们过的好一点,所以赵浮生才会任由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甚至于明知道赵爸说的这个造纸集团,有很大风险,赵浮生也没有明确反对,只是告诉父亲,这个需要论证。
“爸,造纸行业的现状现在很不好,您看什么时候在电视上有造纸企业做过广告?”赵浮生对父亲认真的说道。
赵爸默然不语,他知道,儿子说的这是事实。
如今的造纸企业,或者说整个造纸行业,都处于一个低迷的状态当中,说句不夸张的话,这时候选择进入这个行业,无疑是在冒险,而且还是那种非常大的风险。
但问题在于,就像赵爸自己说的那样,市里面领导的态度很诚恳,明确表示,希望万达方面能够出手挽救一下造纸集团,毕竟造纸集团可是有几千个员工,是宁海为数不多的国企之一。
宁海这个地方,国企改革的步伐,和大城市相比,速度实在是差的太多,东北落后,不仅仅是因为观念的问题,政策上,确实也有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方。
其他地区热火朝天进行改革的时候,东北大部分区域都按兵不动,在观望,自然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机会,等到他们想要发展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最为落后的地区。
这就好像做生意,大家都觉得某个项目不错,但你还在犹豫的时候,别人已经行动了,结果自然是人家赚的盆满钵满。
等到你再想着进入这个市场,就会发现,蛋糕已经被分的差不多了。
运气好,能分点残羹剩饭,运气不好,连渣滓都捞不到也不是不可能。
就好像宁海的这个造纸集团,当年在全省来说,也是比较有名气的大型企业,结果在其他企业都谋求转型的时候,宁海造纸集团却始终原地踏步,结果自然不用说,渐渐地被市场抛弃,变成了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只能依靠国家资金输血的累赘。
赵浮生对于国企没有偏见,他也承认,在华夏当年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国企确实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国企的弊端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已经表现的十分明显。
赵浮生记得自己以前看过一篇报道,上面说,一个人想要在国企过的好很简单,只需要做到两点:按时上班,安全退休。
大家都觉得很公平,上班、退休,然后安然无恙的领着退休金。
但赵浮生觉得,这其实就是狗屁。
因为无论是国企还是公务员,本身就比普通人更不公平。
一份稳定的正式工作,退休了可以有退休金拿,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公平。
这就好像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很多人都说什么素质教育就是为了让两者拥有一样快乐的童年,可事实上,从资源上的差距来说,这种差异一出生就会存在,并且会一直伴随到他们长大成人。
想要改变命运,要么读书,要么混社会。
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喜欢赌博的人,其实往往都是穷人,因为只有那些没什么钱的穷人,才会想着以小博大,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有钱人,则不需要去考虑那些,赌博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一种娱乐方式而已。
因为人家有的是资本和心态去赚那些安慰钱。
阶级固化的原因就在于,穷人没有机会失败,一旦失败了,就会彻底的跌入深渊,而富人,哪怕偶尔失手也不要紧,因为他们有那个资本去浪费机会。
“唉,那怎么办?”
赵爸听了赵浮生的话,也知道儿子说的是事实,这件事,自己其实也很犹豫。
只不过拜托他的领导和自己关系很紧密,他没有办法,这才希望赵浮生能够给他出个主意。
“很简单,我们可以投资一部分。”
赵浮生想了想,对赵爸说道:“您记住,我们不是接手,我们是入股投资,大不了这个钱以后不要了,一千万或者两千万都可以,您当股东,然后建议市里对造纸集团进行破产整改。至于工人,自谋生路才是唯一的出路。”
“这,这不是资本家的做法么……”赵爸一怔,有些诧异的说道。
在他看来,儿子的这个建议,简直就是资本家的做法。
赵浮生冷笑了起来:“爸,那您告诉我,一帮子工人有手有脚的,自己不想办法自力更生,指望着政府拨款,这算什么?”
赵爸听到这句话,顿时不吭声了。
关于下岗这件事,很多人对国家都是怨念满满。
可事实上,在赵浮生以未来的眼光看,下岗这个政策,本身是没有错误的。
在国企改革之前,很多国企工人是什么样子的生活?
一个人上班,全家都能享受到单位的福利,不用等节假日就经常发油发米,甚至还有锅碗瓢盆这样的日用品。
隔三差五还有活动,比如全家一起郊游,或者乒乓球、羽毛球比赛之类的。
而且工人上班也很轻松,年底会议和总结的时候忙一点,剩下的时间,就是按时上下班,连加班的时候都少。
当然,工资也是固定的,除了那些领导级别之外,普通工人就是不管你干多少工作,工资和别人拿的都一样。
工龄越长,拿的工资越多。
这就和后来工龄越长,退休工资越多是一样的道理。
赵浮生无意去评价当年做的贡献,能不能抵得上后来拿到的那么多工资,但他很清楚,自己的爷爷操劳了一辈子,以及村里其他的长辈们,到七八十岁的时候,去医院看病,除了农村合作医疗之外,剩下的都要自费。
相比之下,城镇户口的工人们,有什么资格抱怨?
虽然不愿意做资本家,但赵浮生觉得,做生意,必须要有理智,不能感情用事。
赵爸沉默了许久,最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无奈的说:“我再考虑考虑吧。”
他也知道,儿子说的没有错,可他是真的认为,自己如果有能力,应该帮助一下那些人。
他自己也下岗,知道下岗对于一个工人而言,意味着什么。
但赵爸也知道,赵浮生的话没错,一个人的自我价值,终究要在实践当中表现出来,尤其是如今这个社会,更是如此。
放下电话,赵浮生无奈的摇摇头,默默地在心里面叹了一口气。
他不知道父亲会怎么选择,但他相信,父亲不会胡乱做出选择,因为他如今,也担负着万达数千名员工的责任。
很多时候,责任这个东西的存在,总是会让人觉得沉重。
但反过来,正是因为有责任的存在,我们意识到,自己做任何决定,都要慎重。
赵浮生也是一样,他很清楚,自己如今每一个决定可能都会影响很多人,所以他不会像最开始创业那样,轻易做决定。
即便是表达意见,赵浮生也总是喜欢说,他仅仅代表自己个人。
上辈子失败太多次,赵浮生可不希望自己这辈子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最终毁于一旦。
他可不喜欢过什么苦日子!
总有人说曾经的苦难会成为以后幸福的积累,但是在赵浮生看来,那纯属胡扯。
哪怕那位教师节退休的马老师,也总喜欢教育年轻人,说什么成功和吃苦要划等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呵呵!
吃苦是因为没有享受的机会,并不是说成功就一定要吃苦,很多成功人士,总是喜欢摆出一副谆谆教导的模样,对年轻人说自己当初吃苦如何如何。
可事实上呢?
万科的那位创始人也好,退休的马老师也罢,又或者出身平凡的波尼马,哪一个是真的吃过苦?
所谓苦难铸就成功,只不过是一种说法而已。
成功就是成功,和你出生在什么样的环境有关系,和你自身的知识水平有关系,和你的情商智商有关系。
但是,绝对和你是不是吃过苦没关系。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推荐票!
()




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三百七十八章 女足
到最后,赵爸还是被赵浮生说服了。
毕竟身后有那么多人指着自己吃饭,要是把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那真是得不偿失。
不过赵爸并没有像赵浮生说的那样撒手不管,而是投了三千万进去,算是借给造纸集团,并且表示,如果造纸集团想要改制,他可以接手。
但很可惜,宁海的领导却不敢答应赵爸的要求,说造纸集团那边的工人对此反应很大,到最后,这件事也只能无疾而终。
赵浮生对此嗤之以鼻,他还不清楚这里面的猫腻么。
工人的意见很大?
未必。
赵浮生觉得,那些工资都发不出来的工人们,更希望能够有钱赚,哪怕不做造纸生意,也是一样。
可问题在于,一旦赵爸接手造纸集团,肯定要进行领导班子调整,到时候集团的那些领导何去何从?
这恐怕才是阻碍造纸集团改制的真正原因。
当然,这话赵浮生不可能对赵爸讲,只能和范宝宝两个人在一起私下里嘀咕几句而已。
“你就别管了。”
范宝宝劝着赵浮生,她也知道,赵浮生看不惯公公的某些行为,但问题在于,有些事情不是你看不惯就能够改变的。
更何况,老一辈人有老一辈人的想法,就好像他们不理解年轻人的想法一样,年轻人也不理解老人。
这就是所谓的代沟。
“我管也管不着啊。”
赵浮生无奈的摇摇头,对范宝宝道:“老爷子啊,就是心太软。”
这是实话,如果按照自己的行事手段,其实很多事情根本不需要那么麻烦,快刀斩乱麻,直接就能解决。
但很可惜,父亲有父亲的考虑,身为人子,赵浮生也只能选择接受。
…………………………
…………………………
未来集团,董事长办公室。
赵浮生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看着面前的郑瑶:“赞助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还不错。”
郑瑶闻言回答道:“已经谈好了几个项目,都是很有希望在奥运会上面拿奖牌的。”
拿奖牌?
赵浮生眉头皱了皱,看向郑瑶:“你是不是对我说的赞助,有点误会?”
“什么?”
郑瑶一怔,有些奇怪的看着赵浮生。
赵浮生苦笑道:“我以为你能知道的,我们赞助的项目,不一定非要是奥运会的。”
“………………”
郑瑶的表情瞬间变的精彩起来,她还真就没想到,赵浮生居然是真心想要赞助华夏这边的体育事业。
在郑瑶的思维当中,既然是赞助,那肯定是为了做广告,而最好的广告方式,无疑就是即将到来的奥运会。
所以,寻找奥运会项目赞助,就是郑瑶给下面的人做的部署。
很显然,她理解错误了。
好尴尬。
“重新再找找吧。”
赵浮生倒是没有责怪郑瑶的意思,本身这件事自己也没说清楚,人家误会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不是那种推卸责任的老板,也从来不会把明明是自己做错的事情,怪在下属身上。
“你给我一个方向。”
郑瑶对赵浮生道。
赵浮生笑了起来:“没什么方向,只要是国内的体育团队,然后形象健康,就可以。”
“好,我知道了。”
郑瑶想了想,最终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没几天,郑瑶就把要赞助的名单报了上来。
赵浮生一看,还真不错。
“女足、沙滩排球、赛艇……”赵浮生一个一个的看着,同时点点头:“很好,就是这样。”
说着话,他看向郑瑶:“就应该这样。”
郑瑶翻了一个白眼,她算是看出来了,自己和赵浮生这家伙沟通,得换一个思路才行,按照正常的思路的话,自己是绝对跟不上这家伙那天马行空似的想法的。
这或许就是普通人和天才的差别吧。
“你要不要去看看?”
郑瑶忽然想起一个事情,对赵浮生问道。
“好。”
赵浮生点点头,对于郑瑶这个提议,倒是很感兴趣。
“那我就安排了。”郑瑶对赵浮生道。
三天之后,赵浮生出现在前往华夏女足的训练基地的路上。
“我们已经谈好了,每年赞助她们五百万。”郑瑶对赵浮生介绍道:“女足现在的赞助商并不多,当年她们虽然成绩很不错,但时隔多年,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赵浮生点点头,对于郑瑶所说的情况,他自然是知道的。
曾经的华夏女足号称“铿锵玫瑰”,在世界女子足坛,称得上是顶尖强队,就连央视春晚,也邀请过女足姑娘们登台。
但时过境迁,当年那一批最顶尖的运动员退役之后,因为条件所限,后来者并没有能够撑起华夏女足的大旗。
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赵浮生作为一个球迷,虽然看女足的时间不长,但他觉得,原因其实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轻易放弃老队员,让人才流失,觉得人才的培养好像是件很容易的事。
以雅典奥运会为例,那时候有个老队员明明在队里,结果连比赛资格都不给她踢,包括她一直穿的号码,都换掉。
老将的作用,似乎在华夏足协的领导眼中,根本不算什么。
而反过来,美国和德国这些强队,她们都有老队员,那些踢过三、四届世界杯的,留在队里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可能在球场上不及巅峰时的状态了,但是她能给予年轻队员一种精神上的帮助。
很多大赛考验的不是技战术,而是你有没有一颗大心脏。
再有一个原因,就是女足太过于注重一两次大赛的成绩,频繁更换主教练。
根据统计,从零一年到现在,短短七年十年,华夏女主居然换了八次主教练!
简直闻所未闻!
作为球队一定是有一个生长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必定有这样一个过程。
让教练瞬间去改变队伍,对运动员来说是挺不负责任的。
因为没有延续性,这个教练带来一种训练方式,另外一个教练换另一种方式训练,而且他对队员的了解度之类,也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
这几年下来,一会儿外教一会儿本土教练,一会儿男足教练又来,其实结果是不好的。如果对方是好的教练,就应该有延续性。
但很可惜,华夏女足如今最缺乏的,就是延续性。
想到这里,赵浮生对郑瑶道:“你打听一下,如果我们愿意全额赞助女足的一切费用,是不是可以在主教练的事情上,有话语权。”
郑瑶眉头皱了皱,看向赵浮生有些诧异:“你想干什么?”
女人的直觉告诉她,赵浮生十有八九是要搞事情!
哈哈一笑,赵浮生摆摆手:“不要想太多,我就是觉得,如果我们赞助女足,而她们又能够出成绩的话,对于我们来说,很有收益。”
郑瑶呵呵的笑了起来,却没有接赵浮生的话。
认识这么多年,谁不了解谁?
郑瑶才不相信,赵浮生这家伙,无缘无故会提起这个事情来。
认识赵浮生这么多年,他做任何事情,当时看上去毫无意义的话,时过境迁,你就会发现,这家伙是在布局。
赵浮生讨了个没趣,笑了笑,摸着自己的鼻子,对郑瑶道:“很假么?”
“非常假。”
郑瑶撇撇嘴,点头道:“简直假的不能再假了。”
“好吧。”
赵浮生笑了起来,对郑瑶道:“其实我就是觉得,女足这帮运动员太不容易了,华夏足协那些家伙的德性你也知道,整天就知道男足男足,根本不重视女足,我想着,有能力的话,尽量帮帮她们。”
董晨曦这才点点头,要是这么说的话,她倒是可以理解赵浮生的行为了。
1...653654655656657...8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