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完美未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赵家浮生
就在不久之前,华夏的国有银行还一直是坏账丛生的坏银行典型,但在短短几年之后,通过注资、引进战略投资者、然后上市,国有银行迅速从烫手山芋变成了炙手可热的“高成长”银行。因为收到奇效,华夏的银行改革被誉为一个金融奇迹。
实际上,华夏的银行远没有专家们吹嘘的那么神奇,它只是巧妙地利用了华夏的特殊制度“优势”,而将其巨大的改革成本分散和隐匿了。
国有银行改革最关键的一步其实就是公共财政的注资。
没有这一步,其后的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及上市融资就根本无从谈起。而有了这一步,后面的步骤其实就水到渠成。然而,几万亿元的注资,本来是可以用来进行同样急需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环保等社会公共产品建设的。
或许在华夏人的优先秩序中,金融有更加急迫的危险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华夏的金融改革奇迹实际上是以社会公共品的严重匮乏为代价的,是以华夏社会发展的严重滞后为代价的。
这实际上进一步瓦解了华夏本已严重锈蚀的社会团结,加剧了华夏社会的断裂。这几年,在医疗、教育、环保、社会保障领域所出现的越来越沸腾的愤怒并不是偶然的。
人们一直忧心忡忡的金融危机似乎平地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但在看不见的地方,华夏的社会危机却在蠢蠢欲动。
一位研究者曾经将华夏的银行改革概括为“华夏式成长”,但用这个视角观察,它更好的称谓应该是:“华夏式魔术”。其中多少有点黑色幽默的意味。
显然,以侵蚀社会其他利益主体而获得利益并非仅仅只有国有银行,也绝非只有大型垄断国有企业,而是遍及几乎所有的企业。
这容易理解,其他类型的企业并没有央企以及国有银行那样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获取经济增长之外的超额利益的办法,往往是通过转嫁环境成本,获得廉价土地,争取税收优惠、直至直接剥夺劳动者的办法来实现的。
这种情况,华夏的房地产企业、血汗工厂中随处可见。
在华夏的改革中,除了根深蒂固的政府崇拜之外,又出现了一种甚嚣尘上的新的公司崇拜。这种崇拜为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获取超额利益营造了极其有利的文化氛围。而其带来的直接后果则是,作为社会重要主体的“公民”以及公民权利的极度萎缩,是政府与企业收入的非正常增长。
如果企业利润的增加是在政府、企业、公民相对平衡增长的情况下取得的,那当然是好事,但如果是通过剥夺其他利益主体或者转嫁成本的方式取得的,就非常值得忧虑了。
华夏目前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属于后者。
没有人比赵浮生更加清楚,这种所谓的改革红利,未来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从零七年开始,华夏的股市一熊熊了八年。
在这八年期间,房价越来越高,人民的收入逐渐跟不上物价上涨的水平,最直观的例子,就是钱越来越难赚。
同时,上升渠道被锁死,诸如八九十年代乃至世纪初的那种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典范越来越少。
人们无奈的发现,想要活的更好,除了给人打工,似乎没有什么更有效的办法。
创业成为一件越来越困难的事情。
养老金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家曾经严格执行的计划生育计划,到最后选择放弃,开放二胎。甚至开始鼓动农民缴纳养老保险……
赵浮生很不愿意承认,但事实摆在眼前。
“你想什么呢?”
这时候,谭凯旋的声音响起,他不解的看着赵浮生:“你这个人,让我考虑,你自己却在那里发呆。”
赵浮生这才注意到,原来自己刚刚居然走神了。
叹了一口气,赵浮生对谭凯旋说道:“最近几年,除了房地产之外,尽量不要投资国内的实体经济,还是把资金,多向互联网产业倾斜吧。”
“怎么,你想到什么了?”
谭凯旋一怔,惊讶的看着赵浮生。
很显然,他觉得,赵浮生应该是看出来什么了。
赵浮生苦笑着点点头:“也不算想到什么,股市肯定今年要出问题,你就听我的,赶快把手里的股票都抛掉,不要等到真的开始了大熊市,你想找人接盘都找不到。”
“这个我知道。”
谭凯旋点点头,在这件事上面,他还是比较听赵浮生的话。
只是别的,他很想听赵浮生给自己解释一下。
“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啊。”
赵浮生叹了一口气,也没有瞒着谭凯旋,把自己的一些判断,结合上辈子的记忆,说了出来,沉声道:“实体经济会越来越难的,制造业将会面临很大的困境,尤其是北方地区。”
谭凯旋听完了赵浮生的话,脸色陡然一惊:“不至于吧?”
很显然,他并不觉得赵浮生所说的,有那么严重。
赵浮生耸耸肩:“你以为呢,你想想看,如今连街边卖菜的老太太都知道炒股赚钱,都想着把钱投进去,你觉得正常么?股市的这些股票,如果价值缩水哪怕三分之一,你觉得会蒸发掉多少财富?就中石油那家公司,要是股价跳水,你觉得要多少年能恢复如初?有多少人又会赔的倾家荡产?”
谭凯旋说不出话来了。
赵浮生的话,一针见血,直接就把他一直以来没有想到的那个地方,彻底的摊开了。
“妈的,既然这样,那老子从国内撤资好了!”
谭凯旋咬咬牙,对赵浮生沉声道。
赵浮生笑了起来:“随便你吧,不过我还是那句老话,实体尽量不要碰,多投资互联网项目就是了。”
这,才是赵浮生真正要告诉谭凯旋的办法。
ps:多说几句废话,最近几年,真的是能够切身感觉到,钱越来越不好赚,身边的实体经营也越来越难,不知道原因,但就是能够感觉到。哎,一声叹息,只能继续努力!
()
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三百章 大户室
赵浮生和谭凯旋之间的话题,终究还是没有再继续下去。
没办法,话题太沉重了。
沉重到两个人都心情不好了。
“你这个家伙,说这个,弄的我心情都不好了。”
半晌之后,谭凯旋瞪了赵浮生一眼。
赵浮生满脸无辜:“是你自己先提起来的,管我什么事。”
“不管那么多了。”
谭凯旋道:“既然这样,那最近我还真就要好好重新做个计划。”
看样子,之前他已经有了别的计划。不然的话,也不可能把钱投进股市里。
不过既然现在自己提醒了他,看来他这是打算换个思路了。
“这样也好。”
赵浮生对谭凯旋道:“要我说,你千万得注意,不要把资金全都投进去,未来的时代,现金为王。”
“现金为王?”
谭凯旋一怔,有些诧异的看着赵浮生。
很显然,赵浮生的话,他并不完全相信。
赵浮生耸耸肩,也没有再解释,反正自己该说的都说了,要是这家伙还不听话,那只能说明这厮命中注定要吃这么一个大亏。
“对了,无线那边的话,下午我就出货了。”
谭凯旋对赵浮生道:“你真的不打算收购个电视台玩玩?”
“我要那个干什么……”
赵浮生一脸无语:“再说了,眼看着就要走下坡路的电视台,我没兴趣。你要是喜欢,你买下来吧。”
“滚!”
谭凯旋毫不客气的对赵浮生开喷:“你有家影视公司,你都不买,我买来做什么?而且我看了资料,无线最近几年下坡路越来越严重,你让我买,准备赔钱么?”
既然要炒作这家公司的股票,那肯定要收集公司资料,谭凯旋下面的人,可比赵浮生手下的那些人更专业,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无线三年之内,必定会陷入困境,五年之内,将会开始亏损。
虽然这有些骇人听闻,但确实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哈哈哈哈……”
赵浮生一阵狂笑,却没有再撩拨谭凯旋。
车队抵达了维多利亚酒店,赵浮生和谭凯旋一行人下了车,带着老婆回到房间,短暂的休息了一下,中午的时候,在酒店吃了午餐。
范宝宝和童晓雅两个人刚刚在车上就约好了一起去逛街,吃过饭,便在保镖和助理的陪同下,去逛街了。
至于赵浮生和谭凯旋,两个人则驱车前往港交所的大厅。
“我说,用得着这么正式么?”
赵浮生坐在车里面,对谭凯旋问道。
“当然。”
谭凯旋笑眯眯地说:“我这可是正式入驻港岛的第一枪,当然要响亮一点。”
“啊?”
赵浮生一愣神:“你要干什么?”
“当然是入驻港岛股市啊。”
谭凯旋理所当然的回答道:“既然未来的经济形势肯定不好,那索性我就把资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投资互联网新兴企业,做风险投资。另外一部分,我打算进入金融市场,港股和欧美的股市,我都尝试一下,只做短线,怎么样?”
“…………”
赵浮生瞬间无语,看着一脸得意的谭凯旋,他忽然有些同情港岛的大亨们了。
谭凯旋这家伙,出了名的心狠手辣,在华尔街的时候就喜欢搞事情,结果现在偏偏看上了港股,打算在这里掀起风浪。
这种情况下,赵浮生除了祝福港岛的大亨们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毕竟,虽然这些大亨们久经风雨,都是商场老油条,奈何谭凯旋这厮在股市上,是出了名的没下限,他既然说做短线,那肯定是玩狙击那一套。
谁家的股票被他看上,那就真的等着被折腾的欲仙欲死吧。
这是个悲伤的故事。
就好像现在的无线,估计整个公司上下都在秣兵历马的准备护盘,说什么也不能把公司的主导权让出来。
结果呢?
人家早已经做好准备,拍拍屁股走人了。
到时候冲进去接盘的,除了股市当中的散户,就只有无线的股东们。
“好吧好吧。”
赵浮生点点头,随即看向谭凯旋:“可你去开个大户室而已,拉着我干什么?”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好不好,明明自己什么都没做,怎么就被谭凯旋拉来了。
“哎哎哎,你这话就不对了,你忘了啊,兄弟投资,还有你的资本呢。”谭凯旋一瞪眼睛,对赵浮生说道。
赵浮生一翻白眼:“卧槽,我那剩下的股份,连百分之二都没有,你跟我开玩笑么?”
这是事实,之前为了换取资金,赵浮生已经把股份卖掉了,这是谭凯旋早就知道的事情。
“那我不管,反正你是股东。”
谭凯旋一脸淡定的对赵浮生说道。
赵浮生觉得,自己真的应该把这货给掐死,不然的话,简直浪费自己的时间。
“得得得,我跟你去行了吧。”
到最后,赵浮生还是老老实实的点头答应下来,没办法,谁让谭凯旋这厮一副你不答应我就跟你没完的态度呢。
从大学的时候开始,这厮就有这个习惯。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走吧,我的人已经在那等着了。”谭凯旋笑了笑,对赵浮生道。
很快,两个人坐着车来到了港交所。
港交所这个地方,在港岛的金融历史当中,可是有着非常重要地位的。
当年港岛四大证券交易所并存,七十年代的时候,股市升温,达至白化热程度。大量空壳公司上市混水摸鱼,无不鸡犬升天。
人称地产五虎将的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恒隆地产、合和实业、大昌地产,亦于此时先后骑牛上市,标志着地产业的复苏,声势极之强盛。
以李超人的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例,上市才二十四小时,股价就骤升一倍多。
一批地产界的新贵,陆续登上舞台,施展长袖善舞的本事,圈地的圈地,圈钱的圈钱,身家财产成几何级增长,已构成与置地等老牌英资地产之间,不同世代的分庭抗礼。
当时港岛股市,疯狂到什么程度呢?
整个社会都围着股票,疯狂运转,影响所至,遍及各行各业、各个阶层。教师、文员纷纷辞职,全职炒股。
甚至连看更阿伯、买餸师奶,看见别人“鱼翅捞饭”、“鲍鱼煲粥”、“用老鼠斑制鱼蛋”、“用面值五百元港币的大牛钞票点烟”,好像钱从天上掉下来一样,也都按捺不住,一时群情激昂,争先恐后,把买菜钱、棺材本统统投入股市里。
当时港岛的股票经纪行多过米铺,鳞次栉比,成行成市,只要在横街窄巷租个小铺位,摆两张写字台,一部电话,一部收音机,就是一间股票经纪行了。从收音机里听到股市报价,马上写在黑板上,有时为了吸引街坊注意,甚至把黑板摆到马路边,当街吆喝,像街市卖菜一样,竟也能生意滔滔,正应了一句俗话:“起台风的时候,连猪都会飞”。
为了炒股,人人抢着装电话,中区几百家股票行,就有几千部电话。打电话交流股经,也成了普通人家每天必做的功课。
港府为冷却股市,竟不得不出动消防员,以防火条例禁止股民进入华人行买卖股票。“消防员到交易所救火”,成为坊间趣谈。
到七四年,市场上忽然发现假冒合和实业股票,股民们惊慌失措,害怕手上的股票变成废纸。不久,税务局在各大报章刊登“买卖股票之盈利须纳利得税”,人心更加惶惶不安,加上石油危机的阴影,开始笼罩全球,经济环境急剧恶化,触发了股市的恐慌性抛售潮。
无数人一生的血汗积蓄,一夜间化为乌有,昨天还是鱼翅捞饭的人,今天变成了露宿街头者。油荒、萧条、加价、破产、自杀,这些成了报纸上最常见的字眼。
工业是重灾区之一,工厂出现骨牌式的倒闭。
而差不多同样的情况,在八七年和九七年的时候,全都再次发生在港岛。
八六年的时候,港岛四大证券交易所正式合并,成了联交所。
而现在,赵浮生和谭凯旋,就站在联交所的大门口。
“老板。”
一个说着普通话的白人站在谭凯旋的面前,一脸恭敬。
谭凯旋淡淡地点点头,赵浮生倒是有些诧异。
“威廉,英国人,在港岛呆了十九年。”谭凯旋对赵浮生介绍道。
说着话,他又对威廉介绍道:“赵浮生,我的朋友,未来集团董事长。”
“您好!”
刚刚还一副高冷姿态,仿佛生人勿近模样的威廉,马上来了一副大变脸,对着赵浮生伸出手:“赵先生,您好,我研究过您的投资。”
“啊?”
赵浮生一愣神,倒是有些惊讶,没想到,这还遇到一个自己的粉丝。
“真的假的?”
一旁的谭凯旋倒是很诧异,惊讶的看着威廉:“你居然认识他?”
“老板您说笑了,未来投资如今可是国际知名的投资公司,赵董事长之前的一系列投资,都取得了成功,堪称投资界近些年来的标杆。”威廉由衷的对赵浮生表示着崇拜。
因为这个,赵浮生看这个洋鬼子,倒是顺眼了不少。
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三百零一章 好人不炒股
没有人不喜欢听奉承话,哪怕赵浮生也是一样。
尤其一个专业人士在那里对自己大唱赞歌,这种感觉可是相当不错的。
最起码,现在的赵浮生,看这个威廉顺眼了许多。原本他一向都是秉持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于外国人,基本上都不怎么看的上。
结果现在,看着这个威廉,倒是觉得这个人还不错,最起码,眼光是好的。
“老板,赵董,里面请吧,我已经联系好了。”
威廉作为谭凯旋手下港岛办事处的经理,按照谭凯旋的说法,很快即将成为港岛分公司的总经理。
今天一行人过来,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开大户室,别的倒是没有什么。
谭凯旋和赵浮生点点头,迈步跟着他走了进去。
开户的过程很简单,并不复杂,主要就是走一个过程而已。
“就这样,结束了?”
赵浮生坐在大户室里,喝着茶水,对威廉和谭凯旋问。
“是啊。”
谭凯旋点点头:“就这样。”
赵浮生莞尔,居然有点意犹未尽。
所谓大户室,是证券交易所的贵宾席,直白一点来说,大户室拥有更快的交易系统,当达到一定的交易额就可以有权进入。
一般看你的资金量和交易量。资金量达到一定数额,或交易量达到一定数额后就可以进大户室。但具体数额各营业部要求可能不同。
按照美林公司的标准,华夏大户的底线是八百万人民币,也就是一百万美圆(除去不动产如房子外的所有资产,所以包括帐户里的和股票上的)。
港岛这边的大户室和华夏那边基本上差不多,都要求差不多的数额和交易量,才会被允许进入。
当然,互联网时代,用大户室的人其实不多了,毕竟有网络在,谁还愿意蹲守在大户室里。
在这个年代,人们更喜欢用电脑来炒股。
而多年以后,手机将会成为很多人炒股的工具,甚至诞生了诸多炒股软件,并且这些软件,也将会登录创业板。
“行了,那我们这就走吧。”
赵浮生站起身,对谭凯旋笑着说道。
他是真的无意留在这里,没什么意思不说,简直无聊透顶。
对于股市的概念,在赵浮生的认知当中,其实就是各种数据数字,他不擅长这个,自然也不感兴趣。
“别啊。”
谭凯旋笑了起来:“你想不想看看,威廉他们是如何操盘无线股价的?”
“操盘么?”
赵浮生一愣神,随后点点头:“也好,那我就看看。”
于是,这一下午的时间里,赵浮生就见识了真正的股市操盘手,是如何操作一只股票的。
两个小时之后。
“怎么样,厉害吧?”
谭凯旋笑着对赵浮生问道。
在他们的眼前,威廉刚刚指挥着手下,卖出了他们手中最后一手无线股票,而这一切,竟然对于无线的股价,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厉害,真的很厉害。”赵浮生由衷的点点头:“果然是职业的。”
这是实话,毕竟人家是专业做这个的,要是没几分水平,也不可能被谭凯旋招揽。
对于专业的,赵浮生一向都十分尊重。
哪怕是华夏男足那群废物,赵浮生也坚定不移的认为,在踢足球这件事上面,自己比不过人家。
永远不拿自己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的专业,这是赵浮生的原则之一。
哪怕那些专业人士在旁人看来,菜的抠脚,可那也分和谁比。
打个比方来说,华夏男足,或许踢不过专业的外国男足,但是和一只华夏业余足球队比赛,那还是稳稳赢的。
所谓我上我也行,反正三比零的想法,其实真的很可笑。
人家上去三比零,你上去,或许就是三十比零了。
“不过这样的话,无线那边,真的没有察觉么?”赵浮生看向威廉,有些奇怪的问。
威廉呵呵一笑:“当然有察觉,但他们不会认为是我们。”
“什么意思?”
赵浮生不解的问。
“我们整个的抛售过程,是极其缓慢而有序的,在无线那边看来,这应该是某些获利的散户在出货,所以他们并不会介意,相反,还会乐意看到这样的结果,毕竟我们出货,等于在拉低股价,他们接手的价格也更低。”
威廉耐心的对赵浮生解释道:“您想想看,如果我们直接把所有的卖单都挂出去,他们会接么?不一定的,如果他们不接,被散户接了,就会营造出股票要暴跌的假象,这样的情况,对于无线方面来说,无疑是难以接受的。”
“可是,我们的目的,不是直接把股价打压下去么?”赵浮生更加奇怪了。
他是真的不明白这里面的操作。
赵浮生不是不知道怎么炒股,但他懂的是如何投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通过买进卖出来打压一只股票的价格。
“我们的目标,是让对方亏钱。”
谭凯旋这时候笑着开口,对赵浮生道:“我们赚钱,对方亏钱,这才是我们的目的,至于股价的话,其实高低都无所谓的。”
顿了顿,他笑道:“而且你不觉得,让他们把资金套牢在股市里,对我们来说,更划算么?”
赵浮生愕然,却不得不承认,这话倒是很有道理。
“走吧。”
谭凯旋看赵浮生没什么兴趣继续听下去了,便拍了拍赵浮生的肩膀,笑着说道。
赵浮生点头,两个人并肩离开了这里。
而威廉,却没有离开。
他还要继续带着自己的团队,操盘国泰航空的股价。
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标!
……………………
……………………
“是不是没想到,这里面学问这么深?”谭凯旋坐在车里,对赵浮生笑着问。
赵浮生点点头:“是啊,我是真的没想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