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完美未来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赵家浮生
当然,要是把店铺开在北上广那样的大成熟,或许能有机会。
不过即使这样,谭凯旋这个月赚五六十万还是有可能的,毕竟这厮完全学会了赵浮生在电玩城搞的那套把戏,诸如会员第二份半价、充值赠送礼品等等一系列要在许多年之后才会出现的营销方式就那么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千禧年的宁海人民面前。
用谭凯旋的话来说,他就是要掏光所有家长的钱包!
这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真就没有错,毕竟肯德基在这个时候还算是比较奢侈的东西,除了长辈愿意给孩子买,大部分的消费者都是年轻人,毕竟动辄十几块钱吃一份早餐,或者四五十块钱吃几个汉堡这种事,在诸多五零后六零后看来,无疑是很不靠谱的。
人吧,有时候挺无奈的,对自己怎么花钱都舍不得,节衣缩食,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份来花,可对于孙子孙女或者儿子女儿,却愿意掏心掏肺的把所有都给他们,而且还不求回报。
父母对于子女,长辈对于晚辈,这种爱,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不会明白的。
不过对于赵浮生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因为他可以赚钱。
说起赚钱这件事,他总算在六月十八号这天把剩下的几个策划案都写完了,打电话让董晨曦派人来取走,赵浮生听说,郑瑶那女人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居然在办公室里面狂笑了五分钟。
当然,赵浮生更觉得,她是在得知自己这次把所有的策划费都当做投资注入到公司里之后,才会有这样的反应。
其实这么做,赵浮生也是有自己考虑的。
郑瑶这个人的能力或许不是那么强,但胜在她足够认真,她是真把未来广告当做自己的事业在看待,所以赵浮生倒是不介意帮助她尽快让未来广告成长起来。
当然,这里面别的想法,赵浮生如今还不能告诉郑瑶,毕竟对于郑瑶而言,赵浮生脑子里的想法,现在看起来无疑是异想天开。
港岛那边倒是传来好消息,《无间道》顺利杀青,这时候的港岛电影人还是很有执行力的,从组建剧组到拍摄结束,毫不拖泥带水,甚至不少港岛明星,还免费加盟这部号称要振兴港岛电影的大片客串。
对此赵浮生表示,这特么和《见过大爷》没什么区别,都是圈子里的大佬要办事,下面的小弟们踊跃帮忙。
当然,他这种话只能在心里面嘀咕几句罢了,表面上,赵浮生还是对于港岛电影人的团结表示了钦佩,祝福刘天王这部戏票房大卖。
反正票房越高,自己能拿到的钱也不少。
至于别的事情,赵浮生不去考虑,也没想过要考虑,做生意,要做最后出牌的人,出让别人觉得出其不意的牌,在他们以为自己要赢的时候,这样,才能赢得牌局。
所以哪怕赵浮生明知道《无间道》的票房肯定会不错,他也不会对刘天王说出来的。
奇迹这种事,往往只有发生了之后,才会引人注目。
当然,赵浮生倒是没有那么阴暗,他也想要赚钱,想要在港岛电影圈子留下自己的印记,所以赵浮生实际上还真是认真的在祝福刘天王一切顺利。
刘天王一切顺利,但姜闻的心情却不是那么愉快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家伙,拍电影超支了。
其实这个事情赵浮生早就已经预料到了,姜闻那厮有一句口头禅:拍电影不敢花钱还算什么导演?
而在赵浮生眼里,整个华语电影圈当中,堪比姜闻这种能把投资人坑到哭的电影导演,也就是墨镜王以及侯孝闲了。
这两位无论哪一个,都和姜闻一样,属于崽卖爷田心不疼的货色。
姜闻这一次就是,华宜给他准备的两千万拍摄资金,半年的时间就花了一个精光,现在又舔着脸朝汪中磊要投资,小汪总倒是可以凭着大家的私人交情增加投入,但问题是,大家都很清楚,姜闻这厮就是个坑货,把钱投进去,他肯定还会全都花完的。
所以,华宜那边负责的财务的人,死活都不同意再给姜闻增加投资,老姜同志,就这么抑郁了。
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四百五十章 姜大坑
姜闻那家伙的抱怨,赵浮生其实能够理解一点。
之前去探班的时候,两个人有一些交流,关于《鬼子来了》的剧本方面,赵浮生亲眼看着姜闻在写好的剧本时进行了大量的备注和修改。
有了这样的见闻,他也算明白创作是怎么回事。
真正的创作,无论是音乐还是文学作品,其实都是一个漫长和枯燥的过程。
灵光一闪或许能够有一个不错的创意,让人一瞬间有了动力,但想要一部作品从毛坯变成成品,还需要不断的进行琢磨。
就好像一座冰雕,从最开始的一个大冰块,到美轮美奂的景色,需要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
“你说说他们,不就是多花了点钱么,至于不依不饶的么?”姜闻还在那里像个孩子似的喋喋不休。
赵浮生轻笑着:“我说,你也要理解人家,电影归根结底是商业运作。”
姜闻默然不语,其实赵浮生的话,他也明白,只不过就是心里不舒服而已。
甚至于,作为一个比赵浮生在这个圈子里浸淫更久的人,姜闻很清楚电影的本质是什么。
电影的本质,是属于商业行为之下的艺术范围,带有娱乐的性质本身就决定了大部分的电影,拍摄初衷就是为了赚钱。
除非你在拍摄之初就只是为了记录一些东西,否则拍一部反映民间艺术的电影,因为没人看,就哭着喊着去搞悲情营销,这算什么?
拿观众的同情心去消费?
哪怕是墨镜王和侯赔钱那样的顶级大导演,在最开始拍摄电影的时候,也不仅仅光是想着追求自己想要的电影艺术,未尝不想着通过票房的腾飞来证明自己能够得到大众的喜爱。
如果仅仅想拍一部小众的文艺片,那还需要上映干嘛,自己留着看多好。
说白了,就是自己很开心,也想着让所有的观众和自己一起开心。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而狂欢却是一群人的孤单。
只不过,墨镜王的世界里很明显只有他一个人在狂欢,至于其他人,不好意思,大部分时候大家都是搞不清楚他到底要做什么的。
不是每个人都是梁影帝,也不是每个人都叫张曼玉。
“老姜,在我看来,你真应该控制一下。”见姜闻不说话,赵浮生也没客气,直接对姜闻说道:“你想想看,这部戏十有八九是要被封的,你就算不考虑现在,还不考虑一下将来么?”
姜闻一愣神,随即明白了赵浮生的意思,事实上就像赵浮生所说的那样,两个人都知道,《鬼子来了》这部戏,十有八九是很难在国内上映了,以伟大的广电的尿性,别说上映,如果弄的僵了,姜闻觉得,自己估计要步诸多第五第六代导演的后尘,成为被封杀的一份子。
“那现在拍摄还是差一大笔钱,我怎么办?”姜闻深吸了一口气,对赵浮生说。
这家伙一向都很有主意,他觉得自己可以听听赵浮生的意见。
赵浮生嘿嘿一笑:“这个好办,你之前和华宜那边打的报告是想要多少钱?”
“一千万。”姜闻答道。
赵浮生倒吸了一口冷气,心说你这家伙还真是把汪家兄弟当冤大头来宰,三千万的投资,拍一部根本不可能在国内上映的电影。
赵浮生只能对姜闻表示,败家子的脑回路,自己真的不懂。
说起来也很有意思,港岛湾湾内地三大赔钱导演,墨镜王、侯赔钱加一个姜闻,全都是那种拍戏的时候只要自己爽就好,至于投资人和观众,不好意思,你们不在我考虑的范围之内。
尤其是墨镜王和侯赔钱,那可是号称九十年代导演界的两大坑王的存在。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而现在,姜闻貌似正在努力追赶两位前辈。
“怎么了,是不是有点少了?”姜闻见赵浮生没说话,半晌之后小心翼翼的问道。
赵浮生眨了眨眼睛,把自己到嘴边的脏话吞了回去,真的很想问姜闻一句,您老人家哪儿来的自信啊。
这脸皮的厚度,简直堪比长安城墙了好不好。
“大哥,不是少了,是多了。”赵浮生无语的解释道:“你现在给汪总打电话,说不要一千万了,让他给你五百万,你就能把电影拍出来,我估计他肯定会答应你的。”
“真的?”姜闻将信将疑的问。
他总觉得赵浮生的话,有些不太可能,毕竟之前华宜那边,对于自己增加投资的要求,可是反应很强烈的,负责财务的副总,据说都已经和汪忠军拍了桌子。
现在赵浮生让自己要五百万,人家能给么?
就算这是以退为进,可未免也太明显了。
赵浮生笑了起来,不得不说,姜闻是个聪明人,但偏偏就是因为他太聪明了,所以才会出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效果。
现在对于华宜而言,他姜闻是一块招牌似的东西,华宜不可能放弃姜闻。那么也就是说,不管《鬼子来了》花多少钱拍摄,华宜都会咬着牙同意的。
只不过现在对方估计是在考虑一个损益点的问题,毕竟《鬼子来了》无法在国内上映,就只能考虑国外的各大电影节,也就是所谓的海外版权。假如电影能够卖掉海外版权,说不定还能够收回成本来。
当然,华夏的电影,在国外的版权通常不高,一般也就是一两百万美元到头了,加上乱七八糟的收入,目测不会超过三百万美金。
折算成人民币的话,大概是两千五百万左右的样子。
所以,赵浮生才会告诉姜闻,放弃那不切实际的一千万,转而提出五百万的要求。
在赵浮生的猜测当中,华宜肯定会答应的,毕竟姜闻是个好导演,也是个好演员,还是很有实力的。
野心勃勃想要在影视圈有所发展的汪家兄弟,怎么可能放弃姜闻呢。
只不过,这些东西是赵浮生站在先知先觉的立场上得到的结论,是没有办法告诉姜闻的。
“你不要想太多,打个电话就知道了。”赵浮生对姜闻如是说。
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四百五十一章 假期安排(171/281)
姜闻其实有时候觉得,赵浮生这家伙,成熟的让人有些毛骨悚然。
好吧,其实就是他觉得,有时候自己一个三十多岁的导演兼演员,看事情居然不如赵浮生这个二十出头,还没毕业,可以说是乳臭未干的学生清楚,心里面有点不平衡而已。
这就好像看见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自己家的孩子,忍不住生出一种当年自己是不是当过隔壁老王的感觉。
虽然话没有说的太明白,但赵浮生可以肯定,姜闻这家伙一定把自己的话给听进去了。
艺术家虽然有追求,但艺术家也得吃饭。
要是姜闻是那种不知道变通,死绷着的人,后来也不会弄出《让子弹飞》这么一部大片来。
说白了,赵浮生很清楚,姜闻和自己一样,是为达目的可以牺牲一些东西的性格。
不得不说,日子有时候过去的特别快,可能我们还没怎么注意,就赫然发现,竟然已经错过了太多的东西。
就好像赵浮生,他现在无奈的发现,这一晃时间已经到了七月份。
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就要放暑假了。
“今年暑假,你们打算怎么过?”闻宇躺在宿舍里,对赵浮生问道。
七月份的天气,实在是太热了,整个学校仿佛一座超大型的蒸笼,远远看去,冒着腾腾地热气。
别的不说,单单是赵浮生他们宿舍里,哪怕地上摆着两大盆水,也一样热的让人心烦意乱。
大口大口的吃着冰棍,谭凯旋摇摇头:“我不回去,我准备留在店里。”
“你那个店,那么赚钱么?”闻宇眨了眨眼睛,一脸惊讶。
他之前并没有太关注谭凯旋搞的那个肯德基,虽说和韩梅梅去吃过几次,但着实不便宜的价格,让两个学生也舍不得整天去吃。
更不要说闻宇这个人一贯要面子,万一谭凯旋不要他的钱,他还不好意思占人家便宜。
至于谭凯旋,更不会在宿舍里提起赚了多少钱的事情,只是偶尔和赵浮生两个人单独吃饭的时候,会说一下,算是对赵浮生显摆显摆自己的成就。
毕竟从小到大,炒股的那次不算,这可是他第一次亲自赚来的钱。
就连谭爸谭妈,在听说谭凯旋这一个多月的时间赚了快一百万的时候,也被吓了一大跳。
没错,整个五月份加上六月份,这家肯德基店,为赵浮生和谭凯旋一共赚了将近一百万的利润。
哪怕是赵浮生,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被震撼了一下。
虽说这里面有些水分,毕竟店铺刚开始营业,顾客们喜欢尝鲜,还有赵浮生推出了一大堆的优惠活动,诸如第二份半价,以及充值赠送礼物等等,但能够有这样的成绩,还是把他给震撼了。
谁不渴望功成名就,无论是谭凯旋还是赵浮生,其实都是一样的。
人渴望成功的心思,与年龄无关,和阅历也没有任何关系。那些之所以整天说无所谓,心怀淡然的人,大部分都是已经可以肯定成功这件事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人。
否则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有哪个领导不希望当一号?
有哪个做生意的不渴望当首富?
人,从来都是这个世界上最虚伪的动物。
嘴里喊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哪怕一夜好几次,也照样甘之如饴。
“还不错,主要是我现在发现,这一块的市场其实很大。”谭凯旋眨了眨眼睛,对闻宇说。
闻宇一愣神,随后点点头:“民以食为天,这个倒是没错。”
赵浮生在一旁听着他们聊天,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谭凯旋有自己的想法,闻宇也有他的想法,作为旁观者,固然看的清楚,但赵浮生不会说什么,每个人都要走属于自己的路,这是王振的事情给赵浮生最大的教训。
“对了,老赵你暑假要做什么?”谭凯旋和闻宇聊了一会,抬起头对赵浮生问道。
赵浮生笑了笑:“我可能得去京城。”
“去北京?”
两个人面面相觑,惊讶的问:“你的设计没过关?”
如今对于赵浮生那个设计师的身份,两个人早已经心知肚明,并且愿意作为朋友帮助赵浮生保守秘密,用闻宇的话来说,能够和一个近乎于传奇的广告设计师住在一个宿舍里,这特么十年之后,自己拿出去吹牛逼都可以啊。
对此赵浮生除了感谢,别的话也没办法说。
但他可以肯定的是,十年之后,闻宇哪怕和别人吹牛,也不会用自己广告设计师这个身份的。
“跟那个没关系。”赵浮生笑了笑:“有点事情去北京办。”
“哦哦,回头要是买什么东西,我给你打电话,你帮我寄过来。”谭凯旋对赵浮生道。
闻宇也说道:“八月份梅梅过生日,你到时候帮我在北京选个礼物什么的。”
“知道了。”赵浮生点点头。
他是真的有事情要在北京那边处理,范宝宝前几天打电话,王景华给她接了一些戏,她要利用暑假的时间去面试,这个暑假就先不回来了。
李媛女士对此没有任何意见,但表示,范宝宝如果不回来可以,赵浮生必须要跟着去面试。
反正家里现在收入越来越高,别的不说,单单是万达商场的股份和肯德基店的分红,李媛已经拿到手软。
她最近貌似都已经在和赵妈讨论买房子的事情了。
至于范贝贝的话,这丫头开学就要被送到幼儿园去了,用赵妈的话来说,家里人越来越忙,实在是没时间照顾她。
范贝贝倒是没有什么抵触的心思,小丫头虽然才四岁多,可却很懂事,有时候赵妈和李媛就说,她特别像赵浮生,根本就是个小大人似的。
所以,赵浮生同志,作为宁海人民的观察员,被“派遣”到北京,作为范宝宝的临时监护人,陪同她进行面试工作。
范宝宝有心拒绝,但在自家老妈一句“如果不答应,就赶紧给老娘滚回来”的彪悍发言中败退,随即惊讶的给赵浮生打电话,询问一向温和的母亲,最近怎么如此脾气暴躁。
赵浮生擦了擦汗水,想起谭凯旋所说的一件事。
最近这段时间,李媛整天在店里数钱,数到心情烦躁……
重生之完美未来 第四百五十二章 临阵磨枪
罪,从来都不是人应该去犯的。
因为一个人犯了多少罪,就要承受多少惩罚。
王振的事情,在暑假的时候,终于走到了法院的程序。这其中赵爸倒是帮忙找了一些关系,但不管怎么样,他肯定要接受惩罚。
虽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如今是一个笑话,但在无权无势的普通百姓身上,犯了罪,就一定会受到惩罚。
即便是因为对方先伤害了自己,但在法律看来,王振的行为还是过激了。
“判了三年。”
庭审结束之后,赵浮生接到了父亲的电话。
“三年?”有些惊讶,赵浮生还真没想到,刑期居然这么短,原本他以为,有可能判五年的。
赵爸点点头:“虽然没有任何民事赔偿,但本身他就是被诈骗的受害者,而且又有自首情节。根据那个赵权的交代,王振从始至终都是被欺骗的,所以法院那边,也酌情考虑了一下。”
“嗯,我知道了,谢谢爸。”放下电话,赵浮生长出了一口气。
他能为王振做的,也就只有这么多了。
从始至终,王振的父母都没有再给自己打过电话,虽然不知道原因,但赵浮生也明白,估计是不希望让他和以前的事情再有瓜葛吧。
从庭审到判决书下来,起码还有一个多星期到半个月的时间,那时候正好放暑假,所以赵浮生倒是不着急去见王振。
他开始着手安排自己的事情,毕竟,一旦去了北京,宁海这边就有些鞭长莫及了。
偶尔回家,他倒是和李媛提起了范贝贝上幼儿园的事情。
赵浮生的意思,是让李媛把范贝贝送进最好的私立幼儿园当中,毕竟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是小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生活的环境,父母对待事情的态度,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着孩子的思维方式。
毕竟人出生就是一张白纸,至于上面会形成什么样的篇章,父母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一切。
李媛对于赵浮生的意见,倒是很重视,毕竟在长辈们眼中,赵浮生现在已经算是一个成年人。
抽空去了一次电玩城,赵浮生叮嘱钱东流一番,让他按时把上个月的利润统计出来,扣掉几个人的分红,把福利院那份送过去。
至于肯德基那边,赵浮生压根就没过问,谭凯旋自己玩的很开心,那就随他去吧。
再者就是董国祥的事情,他今年大学毕业了,虽说如今工资不低,也不算辛苦,每天只要负责指挥两个新人维护wo123网页就可以,但赵浮生看的出来,这家伙其实也是想做一番事业的人,因为他几次和赵浮生提过,想要在导航网页上面做一些文章。
对此赵浮生的态度是不置可否,因为赵浮生其实也叫不准,应不应该在这时候做点什么。
原因很简单,因为互联网这一块,实在是太烧钱了。
想要做一个网站也好,或者涉足其中的某个产业也罢,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还要有自己的人脉关系,否则单凭几个技术宅想要成事,无疑是痴人说梦,
这又不是九十年代的深城,那时候的机会遍地都是,现在虽然看似遍地黄金,可实际上,黄金下面没准包的全都是黄铜。
所以,谨慎才是第一要务。
在整个互联网技术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贸贸然的杀入进去,到最后很有可能什么都捞不到,甚至还得亏钱。
赵浮生宁愿求稳一点,也不愿意做那个先吃螃蟹的人。
虽然很多人都觉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伟大,但问题是,做创新者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在互联网这一行里面,早期的探路者,基本上到最后全都消失在滚滚大潮当中。
决定一家企业能否长期生存的,除了机遇和格局之外,更重要的是眼光。
破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人生百态,在赵浮生的眼中看来,如果能够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事情,往往可以得到一个很不一样的结论。
这大抵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
但不管怎么样,董国祥有这个热情,赵浮生也不会去打击,只是告诉他,现在时机还不成熟,要等到互联网这一阵的寒冬期过去再说。
董国祥对此表示同意,他负责管理wo123导航网页,自然能够知道现如今的互联网企业都是什么样子,原本导航网页最高的时候,一个月几十万的广告费,结果现在,一个月也就是几万块钱。
大部分的网站,现如今都是在亏本赚吆喝。
就连盛达那边的myhome也是一样,陈天乔不止一次提过,是不是能够适当减少广告费。
赵浮生倒是没什么意见,考虑了一下就同意了,倒不是心疼陈首富的钱,而是因为赵浮生觉得,应该随行就市。
一大圈事情忙下来,赵浮生赫然发现,居然已经快要期末考试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