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调教香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王梓钧
事实上金庸从十年前就开始物‘色’接班人,对接班人的选择慎之又慎,康剑飞拆穿于平海的案底,对金庸来说无疑是挽救了《明报》集团。《神雕侠侣》的电视剧版权,比起《明报》的前途来说就是小事一桩。
对金庸来说是小事一桩,但对于其他人来说确实惊爆大新闻。
东视公司筹拍《神雕侠侣》的消息还没见报,就已经在东方集团内部传了开来,不少的电视明星都在上下奔走,想要得到里面的一个好角‘色’。
由于走关系的人实在太多。最后《神雕侠侣》的监制招振强扛不住,干脆宣布通过海选试镜来挑演员。理论上什么人都可以报名。不过肯定是东方娱乐经纪公司的演员优先,除非是遇到非常合适的人选才会用外人。
招振强就是原时空周闰发版《上海滩》、梁朝玮版《绝代双骄》的监制和导演。他还导过《倚天屠龙记》、《江城‘浪’子》等武侠片。
在另一个时空,招振强最吃香的是80年代的时候,只要tvb电视剧的收视率被亚视压住,他就会被招回来拍戏救场。
不过招振强属于甘国亮一系的人,自从甘国亮被排挤离开tvb后,招振强也干得不是很顺心,毅然转投到东方电视制作公司来。
“21号,李偌彤!”海选现场,工作人员开‘门’喊道。
李偌彤收起《神雕侠侣》的小说。冲工作人员笑笑,然后走进房间。虽然已经内定她出演小龙‘女’,但既然是海选,必要的过场还是要走的。
李偌彤一进去,外面排队等候的演员们都开始议论纷纷。
“我听说小龙‘女’的角‘色’已经内定了,就是这个李偌彤。”
“谁内定的?”
“还能有谁?康老总啊,听说去年李偌彤能拿选美冠军,就是康总在背后使力。”
“真的?那李偌彤不会也是咱们的‘老板娘’吧?”
“那可说不定。”
“糟糕,小龙‘女’的角‘色’可以内定。其他角‘色’也可能内定。我多半没机会演郭芙了。”
“那也不一定,毕竟我们都是公司的艺人,那些来凑热闹的外人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
何美钿听着周围的议论声,心中不免更加的忐忑。有一种放弃试镜的冲动。她就是那些人口中的“外人”,而且是只演过一个小角‘色’的粉嫩新人,甚至她在一个月前才刚从大陆来香港。
何美钿是个体‘操’运动员。四年前获得过全国少年体‘操’锦标赛平衡木冠军,今年初的时候还刚获得朝鲜国际邀请赛自由体‘操’冠军。
前段时间何美钿训练时受伤。虽然很快就痊愈了,但却不能再支撑高强度的训练。正好恰逢无线电视台到体‘操’队挑演员。何美钿和另外一名退役队员被看中,然后被带到香港拍电视剧。
何美钿演的是一个需要舞枪‘弄’棍的坤班戏子,出镜的次数很多,但台词却很少,基本上就是挥舞枪‘棒’打来打去。
拍完那部戏之后,导演觉得何美钿很有演戏的天赋,所以没有立即送她回广.东,而是向无线电视台推荐了何美钿,希望台里可以将她签下来。
何美钿就这样住在清水湾片场的简易宿舍里,等候着无线台的发落,如果不能签约的话,她就只能回广.东了。
就在这时,何美钿在《天天日报》上看到《神雕侠侣》剧组的海选广告。她以前在体‘操’队训练之余,就喜欢看金庸和琼瑶的小说,一听到《神雕侠侣》剧组选人,便瞒着其他人悄悄地跑来报名试镜。
“51号,何美钿。”
何美钿感觉参加试镜就如同往日上赛场一样,压力无比地巨大,她深吸一口气放松心情,这才推‘门’进去。
负责试镜的有三人,分别是监制罗明浩、导演招振强、编剧温瑞安。
“你还没满16岁?”罗明浩看着何美钿的报名资料问。
何美钿点头说:“还有几个月就16岁。”
罗明浩说:“未成年是不能自己签约的,需要监护人同意。”
何美钿点头说:“我知道。”
“以前拍过戏吗?”招振强问。
何美钿说:“在无线台拍过。”
罗明浩眉头一皱,问道:“没有无线台的合约在身吧?”
何美钿摇头:“没有。”
温瑞安凑过来,低声对招振强说:“你觉得让她演郭襄怎样?”
招振强眼睛一亮,笑道:“不错。”
罗明浩听到两人的‘私’语,拿出一页台本对何美钿说:“你来表演这一段。”;--35362+dsuaahhh+26084740-->





调教香江 799【坐谈】
( )吕颂贤饰杨过,李偌彤饰小龙女,傅明羡饰郭芙,何美钿饰郭襄,戚美珍饰李莫愁,翁红饰程英,陈佩珊饰陆无双,罗颂华饰郭破虏,潘志文饰郭靖,魏秋华饰黄蓉……这就是东视公司新版《神雕侠侣》的演员表。
当演员名单在《东方电视》杂志公布时,不管是公司内部还是普通观众,都对此颇有微词。
吕颂贤是香港演艺学院的毕业生,两年前签约东方娱乐经纪公司后一直演小角色;李偌彤人虽然漂亮,但一直不温不火,很多人都觉得她没什么发展前途;而何美钿这个名字更是听都没听过;傅明羡虽然拍过一些电影、电视剧,但人气远不如饰演李莫愁的戚美珍高。
这样的演员安排,使得《神雕侠侣》几乎成为一部纯新人主演的电视剧。
不管是东娱经济公司、东视公司还是凤凰台,跟无线台一样派系分明。《神雕侠侣》这部金镛剧注定会火,各派系对剧中主要角色的争抢异常激烈。监制罗明浩和导演招振强都是近两年才跳槽到东视公司的“新人”,他们在东方集团的人脉基础很薄弱,接受这部电视剧的制作后谁都不敢得罪,逼不得已才用海选的形式大量任用新人或二线演员。
偏偏罗明浩和招振强担任监制、导演,是康剑飞亲自点的将,他们启用新人演员的行为,很自然地就被人过分解读了。某些心中有鬼的人,认为康剑飞此举是在表达不满,是在警告那些玩内斗高小动作的公司高层。
……
金镛府上。
林乐仪端着现磨的咖啡放到茶几上。微笑道:“康先生请慢用。”
康剑飞装模作样的品了一口,当着金镛的面赞道:“查太好手艺。”
林乐仪笑道:“康先生过奖了。”
“乐仪煮咖啡的手艺确实不错。”金镛毫不谦虚地夸着自己的太太。
被金镛迷称为小龙女的查太太林乐仪。今年还不满40岁,结识金镛的时候还是个酒吧女侍。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50多岁金大侠这回毅然决然的抛弃发妻朱枚,把20出头的小龙女给娶回了家,在自己的人生留下一个道德污点。
要知道,金大侠的原配可是跟他共患难的,刚创立《明报》时,两人穷得共喝一杯咖啡熬夜写文章。与金镛离婚之后,朱枚后半生都在孤苦和贫困中度过,死时身边无一亲人,是医院员工为她领的死亡证。
当然在这种事情上。相比起贱人飞来说,金大侠足以称得上是正人君子。
康剑飞拆开一个信封,将里面的照片拿出来摊在茶几上,说道:“这是新版《神雕侠侣》的定妆照,查先生你过目一下。”
金镛戴上眼睛,拿起照片仔细地看起来,良久才点头道:“演员选得不错,特别是小龙女的扮相,很有那种清冷如水的气质。”
康剑飞笑道:“查先生满意就好。”
金镛放下照片喝着咖啡。并没有再主动开口。他才不信康剑飞上门拜访,只专门来让他看《神雕侠侣》定妆照的,目的无外乎是谈收购《明报》集团的事情。
如果康剑飞不是想收购《明报》,又何必雇人去调查于平海的老底?这一点金镛心里非常清楚。
果然。康剑飞绕了半天后,终于说道:“听说查先生有意将《明报》出手,不知道是否找到合适的对象?”
金镛笑了。问道:“康先生对《明报》也有兴趣?”
“非常感兴趣。”康剑飞点头说。
金镛道:“康先生旗下的东方传媒集团,已经有七八份报纸杂志了。何必再惦记《明报》?”
康剑飞问:“查先生想听实话吗?”
金镛道:“洗耳恭听。”
康剑飞说:“那我就把心中的构想说出来,让查先生评定一下。”
说着。康剑飞用手指蘸了下咖啡,在茶几上简单地画了个世界地图的轮廓,指着地图道:“我准备将东方娱乐文化集团,打造成一个世界性的娱乐文化帝国,包括电影电视、音乐唱片、动画漫画、电子游戏、纸质传媒、出版发行等领域。以香港为基地,以亚洲儒家文化圈为依托,从而向全世界辐散扩张。未来十五年,东方娱乐文化集团的发展重心都在亚洲。十五年以后,也就是2006年以后,集团将向欧美大肆扩张。东方传媒是东方娱乐文化集团中重要的一环,而《明报》也是东方传媒发展的重要助力。我这样讲,查先生能理解吗?”
金镛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他的理想不过是把《明报》办成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华文报纸,而康剑飞居然要打造一个世界性的娱乐帝国,这志向也未免太远大了一点。
如果换做是其他人说这番话,金镛肯定会认为此人是在信口开河。但康剑飞白手起家十余年,如今个人身家已跻身香港首富,他说出来的话还是足以让人信服的。
金镛说道:“康先生,做报纸和做电影是有区别的。你的电影能在日本大赚票房,但你的报纸永远不可能在日本大卖,东方传媒的世界性扩张只是一句空话。”
康剑飞点头道:“日本的传媒市场确实难以进入,不过慢慢来总会有希望的。说实话,我最看重的是《明报》的公信力,这是《明报》最具价值的东西。其他所谓《东方日报》、《星岛日报》和《大公报》之流,跟《明报》比起来都不值一提。”
康剑飞最后一句话,着实戳中了金镛得意之处。论公信力,《明报》绝对是香港第一,而《东方日报》毫无节操可言,《星岛日报》是纯粹的商业报纸,《大公报》则是帮着g党说话。当几家报纸的观点不一致时,读者大都会听信《明报》的观点。
这两年有全球十多个富商、财阀想要收购《明报》,看中的无非是《明报》的销量和它在中产阶级当中的影响力,买下《明报》无非是为了赚钱而已。
《明报》最有价值的是它的公信力,康剑飞还是第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买家。
金镛心想:难怪康剑飞整天泡在女人堆里,还能创下偌大的家业,此人的眼光实在犀利。
本来不打算把《明报》卖给康剑飞的金镛,现在居然有了一点点兴趣,他说:“《明报》是拒绝一切政党和团体的,严守自由中立,走持平和客观的办报路线。康先生,如果我没记错,你是左派人士吧?”
“可以说是泛左,”康剑飞很干脆地承认下来,“准确地说,我是一个支持国家统一的民族主义者。国家、民族和个人合法利益至上,至于执政党,我把它理解成为一个职业经理人。这个职业经理人干得好,我会鼓掌,干得不好,我会批评。我不会昧着良心帮任何党派团体歪曲事实,错就是错,对就是对。你看我旗下的电视台和报纸偏左,我却认为这是执中、客观的表现,因为说大陆坏话假话的媒体实在太多了,才显得我另类而已。”
金镛默然饮着咖啡,似乎是在琢磨康剑飞的话有几分可信度。良久,他说道:“康先生,你在香港市民的眼中,已经是一个标准的左派人士。如果《明报》到了你的手里,就算仍旧坚持客观中立报道,但仍旧会被人误会是左派报纸。很抱歉,我不能将《明报》卖给你。”
康剑飞笑道:“如果是何朝琼买下《明报》呢?”
“有区别吗?她是你的太太。”金镛道。
康剑飞说:“当然有区别,她的政治立场是偏右的。我准备将东方传媒都交给她打理,除非遇到严重失实报道的情况,否则我绝对不会插手东方传媒旗下任何一份报纸的经营和发展。”
金镛摇摇头,笑而不语。他根本不相信何朝琼的能力,更不认为一个富家千金能把《明报》办好。
康剑飞也不多劝,反正短时间内不怕金镛把《明报》给卖掉,他笑道:“阿琼上个月刚接手《天天日报》,她马上就会有大动作,查先生请拭目以待。”
“什么大动作?”金镛好奇地问,他不认为康剑飞是在说无意义的空话。
康剑飞道:“足以影响香港报界现状,甚至改变香港传媒格局的大动作。”
金镛皱皱眉头,随即点头道:“那好,我就拭目以待。”(未完待续,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




调教香江 800【报界换天】
金镛很快就看到了何朝琼的大手笔,应该说全香港市民都看到了。点●
当年黄玉朗买下《天天日报》,一度将这份报纸的销量提升到全港第三。不过在卖给康剑飞之后,由于受一系列的内部整合和人员流动的影响,《天天日报》的销量已经落到第五,每期销量勉强超过10万份。
而销量排在《天天日报》前面的四家报纸,分别是:东方日报、明报、成报和星岛日报。
就在今年上半年,何朝琼在将东方出版社理顺以后,又被康剑飞调去主管《天天日报》。仅仅用一个月半的时间,何朝琼就将报社管理层换了三分之二,接着就是对《天天日报》本身进行换血似的大改革。
八月底的某天,全港市民都注意到一份配图精美、排版清新的报纸。
“这是新版的《天天日报》?”
“好赞嘢,头版居然没广告。”
“排版看起来也很清爽,一点都不觉得乱。”
“而且所有的版面都是全彩的。”
“全份全彩的报纸很贵吧,多少钱一份?”
“不贵,还是原价3块钱。”
“……”
这些都只是香港市民对新版《天天日报》的第一印象,如果自己观察,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比如新闻标题口语化等等。
当康剑飞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看到香港报纸时,就注意到此时的香港报纸的不同。
所有的港报,头版如此重要的版面。居然大部分都是广告,而且基本是昂贵的地产广告。最多只有重要消息的导读属于新闻。
其次,香港所有的报纸。只有副刊或者风月版、广告版属于彩印,其他版面都是黑白的。排版、配图这些,也都死板古董,给人的阅读体验非常之差,包括销量最高的《明报》和《东方日报》都是如此。
康剑飞买下几份报纸之后,就一直想要进行报纸改革,但却抽不出时间专注此事。直到前段时间,他才跟何朝琼好好地聊了一下改版的事情。
何朝琼接掌《天天日报》后,不仅将管理层换血。就连报纸的版面编辑、美术编辑都换了一茬,还特地从法国《世界报》请来一位资深人士担任《天天日报》总编辑。
……
星岛报业大楼。
胡仙把报社的高层都叫来开会,而每一位与会人员的面前,都摆着一份今天的《天天日报》。
“大家对《天天日报》的改版怎么看?”胡仙问。
《星岛日报》副总编说:“非常漂亮的报纸,对年轻人有一定吸引力,不过全彩印刷成本太高,而且取消头版广告也大大降低了报纸的收入。这种改版不足取。”
“我大致同意张副总的看法,不过《天天日报》的版面我们可以学一学。”另一位说道。
“我不同意改动现有排版,”突然有人拿起《天天日报》。反驳说,“你们看这份报纸,虽然它的排版看起来清新脱俗,但这却是牺牲内容刊载量来完成的。同样内容的新闻。传统排版只需要一个版面就可以刊载,而用《天天日报》这种排版,至少需要一个半版面。这无疑增加了成本。更何况,这多出的半个版面。我们用来刊广告多好?读者看的是新闻,又不是看的版面是否漂亮!”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天天日报》的改版看起来出色,但无论是全份彩印、取消头版广告、精心排版配图……这些改革措施都会增加成本、减少收入,是一次彻头彻尾失败的报纸改版。
有人在会议上笃定地预测道:“我估计,《天天日报》一个月都撑不下去,要么改回原来的样子,要么提高报纸售价。”
看着手下人对《天天日报》的嘲笑,胡仙心里总感觉不妥,她隐隐然觉得这次《天天日报》的改版,会在香港报界掀起大风浪。
此时此刻,不仅是星岛报业在关注《天天日报》的改版,香港绝大部分的业内人士,都注意到了新版的《天天日报》。
没办法不关注啊!
一个报亭几十上百种报纸,买报的人一眼就能从种类繁多的报刊中发现头版全彩配图的《天天日报》,就如同在一堆矮穷挫里看到个高富帅,简直可以用鹤立鸡群来形容。
但却没人认为《天天日报》的改革能成功,他们的看法与星岛报业的管理层一样,增加成本、减少收入的改版得不偿失。
所有人都等着看《天天日报》的笑话。
一个靠拍电影起家的幕后老板,一个年纪轻轻毫无经验的女社长,一个从法国请来不知香港行情的总编。这怎么看都是一个注定失败的组合!
而事实呢?
……
卢新生擦了把脸从盥洗室出来,帮着菲佣把早餐准备后,冲卧室喊道:“阿兰,快起来吃饭了!”
喊了几声没有应答,卢新生只得走回卧室,看到老婆陈月兰还睡得正香。他走过去拍拍老婆的脸蛋儿说:“快起床了,待会儿又要迟到。”
陈月兰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伸出手说:“老公,我不想动,拉我起来。”
卢新生无语地将老婆拉起来坐到床上,陈月兰这才打着哈欠穿衣服起床,然后披头散发地梦游着去洗漱。
卢新生对此很是无语,结婚前的陈月兰简直就是女神般的存在,结婚后他才发现老婆是如此的邋遢、懒散和逗比。
没错,这个卢新生就是在本书775章出现那个草根凤凰男。当初他住的是笼屋,如今却搬进了高档公寓,因为他把楼下那间公司老板的千金泡到手了。从一个普通的销售销售经理变成公司部门主管。
卢新生当初只是暗恋没胆子追,最后看到康剑飞导演的《楚门的世界》。才终于鼓起勇气大胆追求。他制造各种机会与陈月兰偶遇,结果真的碰巧在一次车祸中救了女神的命。然后又每天去医院探望送好吃的,两人这才真正地开始交往。
陈月兰的父亲也就个身家一两千万的小公司老板,发现女儿交了个草根男朋友并没有立即反对,而是雇佣私家侦探调查卢新生的底细。
最后的结果是,卢新生入赘只有一个独生女的陈家,成了生门女婿和公司的接班人。
卢新生和岳父陈博桥坐在沙发上聊着公司的事情,等陈月兰洗漱好了再一起吃早餐,这时菲佣拿着报纸过来说:“老爷,先生。这是今天的报纸。”
陈家订的报纸有四份:《信报》、《经济日报》、《明报》和《天天日报》。
其中《信报》和《经济日报》都是财经报纸,作为商人的陈博桥每天必读,而《明报》则主要看一些时政、民生和内容。
至于《天天日报》,这份报纸的读者群体以30岁以下的年青人为主。是卢新生入赘陈家之后,才开始订购的。
其实卢新生以前看的是《东方日报》,但自从康剑飞买下《天天日报》后,他就转而选择这一份报纸。
理由很简单,卢新生认为康剑飞是他的恩人,如果他不是看了《楚门的世界》受鼓励。根本就不可能把现在的老婆追到手。他不仅每天订阅《天天日报》,康剑飞每次出新片他也会抢购首映门票捧场。
岳父陈博桥直接捡了一份《信报》读起来,而卢新生则是去翻最底下的《天天日报》。
不过等卢新生翻出《天天日报》后,他惊讶地说道:“咦。今天的《天天日报》怎么不一样?”
“有大新闻?”岳父陈博桥看向卢新生手头的报纸。
卢新生说:“头版的广告没了,你看这里还有好多大小标题,只看第一版就能知道全份报纸的主要内容。而且每个标题后面还有版面页数的提示。这个样子读报能节省很多时间,这个设计又方便又贴心。”
陈博桥接过《天天日报》翻了一下。惊讶的发现居然全份彩页,而且那简洁清爽的版面。也让他这个有些老花眼的人看起来毫不吃力。
认认真真地比较了新版《天天日报》和其他几份报纸的区别,陈博桥赞赏道:“这报纸读起来方便又舒服,如果《信报》也能照着这样改一下版就好了。”
卢新生笑道:“康先生做生意果然厉害,《天天日报》被他买下来是件好事。”
陈博桥想的却不一样,他的公司近期要代理一件日本新产品,正考虑着到底在哪家报纸打广告呢。此时看着改头换面的《天天日报》,陈博桥心中已然有了主意,他以一个小商人的精明头脑,意识到这份新改版的报纸必然受到欢迎和追捧,趁早拿下广告位可以省不少的费用。
……
《天天日报》本就是在年轻读者中销量前三的报纸,甚至是超过了《明报》(《明报》主要读者群是中产阶级)。如今改版之后,清新的版面更加受到年轻人的欢迎,至少看起来就比其他报纸更加时尚大方。
1...383384385386387...4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