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变成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陈词懒调
那边上坟的人往回走的时候,郑叹也准备离开,可是没想到被一个小屁孩看到。
一行人中,那个小屁孩见到郑叹之后就显得特别高兴,估计跟着父母爷爷来这边上坟有点乏味了,毕竟以他的年纪根本不能理解长辈们上坟的心情,好不容易看到一只猫,就兴奋了,跑着朝这边过来。
可是,没等他跑多远就被脚下的大土块给绊倒了,摔倒的时候手上的一个小玩意儿抛飞向郑叹这边。
小孩的母亲赶紧上前将小孩扶起,给他拍了拍身上的污迹。
“大公鸡没有了。”小孩没哭,可是看上去很沮丧,还扬了扬空空的手掌给他妈看。
大公鸡?
郑叹看了看刚才跑飞过来的东西,那是一个q版的土豪金小鸡玩具,像钥匙挂饰那种。
从郑叹这边到小孩那边,中间隔着一条水沟,水沟还挺宽,大概有一米五的样子,水沟里面的水倒是没多少,可泥多,水沟旁边还长有一些枯草丛,比较碍事。如果是个运动能力强的年轻人,跨过这条水沟肯定是比较容易,可现在这行人中没有看上去运动能力强的,跟焦爸说过话的那个中年人穿着价值不菲的正装,踩着皮鞋。很不方便。而且看上去那个中年人也没准备立刻就跨过来。
“往前走,从那边能够过去,去了再绕回来捡。”那个中年人说道。
小孩没管他爹的话,推开母亲的手。指着水沟对面的郑叹叫道:“猫猫!”
“对,那是猫猫。”小孩母亲以为小孩只是在辨认事物,夸赞道。
“猫猫!”
“是,一只大黑猫。”小孩母亲拍了拍小孩裤子上的灰尘,准备牵着他离开。
再次甩开母亲的手,小孩指着水沟对面的郑叹,叫道:“猫猫扔过来~让猫猫扔过来~”
“猫猫扔不了,待会儿让爸爸给你捡过来好不好?”小孩母亲耐心地解释。
“让猫猫扔~”
“猫猫不能扔……”
小孩母亲一个“扔”字还没说完,就听到啪的一声轻响。在阳光下反射金光的那只q版小公鸡就掉她旁边的土地上了。
小孩母亲:“……”
小孩倒是没他母亲那么多的纠结情绪,乐颠颠地将地上那个金鸡给捡了起来。试了试上面的一个按钮。金鸡立刻发出公鸡打鸣的叫声。没坏。是好的。于是,小孩咧着嘴,笑得相当开心。
刚才郑叹原本是没打算理会他们的。可见到小孩那样子,想了想还是将那个金鸡玩具捞来身边,爪子一勾就甩过去了。扔个小玩意儿也不算太出格吧?
郑叹甩了甩尾巴,看也没再看他们一眼就离开了。
“那只猫……是不是高速路上我们看到的那家人养的?”老头看着跑远的黑猫,疑惑道。
“不是吧?这儿养猫的人多,而且现在人思想开放了,这种黑猫也不少,甚至有些人还觉得这种黑猫吉利,特地去买这种纯黑的猫呢。”小孩的母亲说道。
虽然感觉有点怪异,但老头和那个中年也没再多说这个话题。
按照焦爸的打算。留在这里过完十五了再回楚华市,而那位阿婆有言在先,所以,正月十五那天,焦爸带着郑叹去找她。
还隔着点远,郑叹就听到那个阿婆住的地方传来的拉二胡的声音。
郑叹不懂得音乐欣赏,也不怎么喜欢听二胡,可这时候听着这声音,总感觉有种说不清道不尽的沧桑感。
等焦爸推开篱笆门走进院子里,郑叹看到那个阿婆坐在屋内靠门的椅子上正拉着二胡。都这把年纪了,没想到二胡还能拉得这么流畅,如果不是亲眼见到,郑叹肯定会认为是这老太婆请了个人过来拉。
焦爸也没打断阿婆拉二胡,先找了个地方坐下。
郑叹看了看周围,那只三条腿的玳瑁猫趴在屋内的一张木椅子上,相比起郑叹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胖了一圈,眯着眼睛在那里像是在打盹,可耳朵却随着二胡的音调一抖一抖的。屋内的案台上堆了很多拜年的礼品,看来这过年期间看望这老太婆的人不少。
一曲拉完,阿婆将二胡放到一旁,对焦爸道:“来了。”
“嗯,打算明天一大早就离开,所以今天来您这里一趟。”焦爸说道。
老婆婆也不多说,视线转向郑叹,看得郑叹心里又开始毛毛的。
“黑猫啊,你过来一下。”老婆婆朝郑叹招了招手。
郑叹犹豫,看了看焦爸,又看看面前这个老太婆,扯了扯耳朵。算了,过去就过去,反正焦爸在这里,这老太婆应该不会做出什么人神共愤的事情来。
等郑叹走近,老婆婆拍了拍自己的腿,示意郑叹跳上去。
这次郑叹没想太久,顿了下就跳到她腿上。
老婆婆将手伸进口袋,掏啊掏,掏出一个玉石吊坠,上面还有篆书写的字,郑叹只认识其中一个“阳”字,而且还不敢百分百肯定那到底是不是“阳”,篆书他可没学过,只是巧合下看过一些而已,大多数都不记得。
吊坠的挂绳重新改过,编织成一个小环,刚好能够套到郑叹脖子上。
套好之后,老婆婆看向焦爸,说道:“让它帮我保存下这个东西可好?”
郑叹再次扯了扯耳朵。您这套都套了,现在才询问意见有个屁用啊?
焦爸不解。这玉石看着就算没有几十万。也肯定不是几十几百块钱的东西可以比的。可是,这么重要的东西阿婆给一只猫是什么意思?不了解的人肯定会认为这人一定疯了。
“我只是让你们帮忙保存一下,如果,有一天。你们看到一个戴着跟这一样玉牌的人,就跟我说一声。老婆子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在走之前见一见亲人,可惜,我连他们还在不在都不知道。”老婆婆叹了叹气,忽然想起什么似的,对焦爸道:“这个忙你能帮吧?”
焦爸:“……”您这玉牌也套了,话也说了,到现在才问我这个忙帮不帮?
“帮,这忙肯定帮。”焦爸点头,又道:“可是。您这么珍贵的玉牌。放我家猫身上似乎不妥。我家猫喜欢到处跑,要是一不小心弄丢了怎么办?”
“这样啊,”老婆婆将套在郑叹脖子上的玉牌给拿下来。递给焦爸,“那你先帮忙收着,明年这时候再给我就行。”
郑叹、焦爸:“……”总感觉这老太婆做事情不靠谱啊,莫名其妙的。
“可是阿婆,我今年要出国,明年这时候也回不来。”焦爸解释道。
“那就往后推。你不会定居国外不回来了吧?”阿婆一脸紧张地问。
“不会。”焦爸肯定道。可是,他不确定再次回来的时候,面前这个阿婆还在不在,毕竟,据村子里一些老人的说法。阿婆的年纪已经相当大了。
“那就行,”老婆婆一摆手,见焦爸欲言又止的样子,道:“放心,多的不说,三年老婆子我还是能活的。”
被说中心里所想的焦爸不好意思地咳了一声,静静听着阿婆接下来的话。
阿婆四十几年前来到这个村子里,听说是逃难来的,那时候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挺艰难,阿婆一个人在村子找了个地方住下,养好病之后,就一直住在村子里了。
“早些年试了很多法子,可惜一直没能找到,有段时间甚至不报希望了,唉。找不到人的话,对我来说,这玉牌也就没价值了。”阿婆叹道。
郑叹心里嘀咕,既然不抱希望了又为嘛找上自己和焦家的人?都四十多年了,谁还记得你?而且,这老太婆不是个神婆吗?就不能自己算算?
想着,郑叹朝老太婆那边瞟了一眼,正好和对方看过来的那意味深长的眼神对上。顿时郑叹心里一凛,麻痹的这老太婆是不是能看清猫心里在想什么?
有人说,这人啊,年纪大了,要么越活越糊涂,要么越活越精明。郑叹的感觉就是面前这老太婆揣着明白装糊涂。
焦爸在想事情,没有注意到郑叹的小动作,说道:“这年头网络也逐渐兴起了,可以借助很多渠道来找人的。”
阿婆摆了摆手,“算了,找不到那也是命,求不得的了。”
郑叹耐着性子听那老太婆唠叨了一通,才和焦爸走出院子。那老太婆果然很能扯,一旦扯起来能够不经意间偏题,然后再不经意间绕回来。
该怎么对待那个老太婆给的玉牌,郑叹懒得去管,那交给焦爸了,他现在只是一只猫,吃饱睡好没事溜个弯就行。
正月十六一大早,焦家四人一猫就开车从村子驶出。
没行驶多久,就看到那辆熟悉的bmw从分叉口那里出现。
原本焦爸也没打算停下来打招呼,可没想到前面通往宽阔大马路的那里堵车,这次两辆车挨着停住,车窗打开。
“又见面了。”
“是啊,真是缘分。”
焦爸笑着跟对方打招呼,接过对方主动递来的名片。
郑轩,南华市某公司总经理。
如果说上坟那次只是怀疑的话,这次郑轩就是确定了此刻正从车窗淡定看着自己的这只黑猫就是他们上坟遇到的那只。
郑轩这人信缘分,却不轻易相信缘分,商人的多疑和谨慎让他不得不这样。可只要觉得这缘分确实存在,那态度就不一样了。
ps:
(补2.2)
回到过去变成猫 第一四一章 都是装的
“我公司现在就在南华市,什么时候你们过去玩,可以联系我,这上面是我私人号码。”
旁边车里,郑轩笑得很是亲和,正式介绍了下自己,顺便简要说两句自家老宅和村里的事情。
焦爸也介绍了自己一下,这样大家也算是认识了。不过焦爸没名片,交换了一下电话号码。焦爸四月份的时候要出国,这次交换号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联系,大家心里明白,不过交换电话号码也算是一个关系的进步,说起来毕竟是老乡,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需要合作了呢。
郑叹在后座上听着他们的谈话,因为对方跟自己同姓,郑叹也多注意了一下,也恰好看到那边郑轩看过来的眼神,从对方的眼神里郑叹就知道对方认出了自己,而且旁边半开的车窗那儿,小屁孩还朝郑叹挥动着手上的那个金光闪闪的土豪鸡,郑叹没理他。再说了,这之后大家各奔各方,不过,南华市……还有南城,自己这辈子还能再去吗?
私心来讲,郑叹是希望能够再回去看看的,可现在各种无奈,焦爸一出国,生活在东区大院余下的焦家三口人基本上就不会远行了,总之,至少接下来的一年是不可能再去的。
通车之后,两辆车的行车路线依旧重合了一部分,直到高速公路上某路段才分开。这点小插曲焦家人和郑叹其实并没有放在心上,世事变化得太快,谁也说不准有没有机会再见,只能说,有缘再会。没缘那就不强求了。
回东区大院的时候,大院里的腊梅还开着,院里的小孩总喜欢去摘花。
兰天竹在那里纠正苏安的一个错误认知,“腊梅是腊梅,梅花是梅花。这两个是不同的物种,连科属都不同。梅花是蔷薇目蔷薇科杏属的,而腊梅是樟目腊梅科腊梅属……”
正说着,两人看到焦家的车过来,也不纠结腊梅与梅花了,叫上焦远。三个人凑一起商量明天上学的事情。
郑叹看过天气预报,上面说过两天又得降温下雪了,孩子们对于这个很不爽,任谁也不希望刚上学就下雪的,骑车冷,而且。这种天气其实很适合窝被窝里,而不是冒着寒风雨雪去冰冷的教室里上课。可惜,这天气哪是你说啥就啥样的。
开学之后,大家都忙了起来,焦爸现在就主要忙出国的事情了,在出国之前还有很多工作和事情要安排好,尤其是易辛和苏趣。至于今年新招收研究生的事情,焦爸也没让其他老师帮忙选择,他心里已经有了决定,依旧只收一个,多了他在国外也顾不过来,只等着考研分数公布就行,过线就收。剩余的名额给了其他老师。
要说这位新来的研究生,与易辛和苏趣不同,这次焦爸本就打算招个女的,也是为了他自己不在家的时候。焦妈找人帮忙的话能多个帮手,男的毕竟限制多了点,还是招个女学生比较靠谱。
在考研之前,焦爸就从邮箱里筛选出了一些,考研分数出来之后肯定会有更多考研学生的邮件过来“自我推销”。可是焦爸没有那么多的空暇时间了,好在有了个满意的人选。
这第三个研究生人选,是本校跨专业过来的一个,名叫曾静,原来是外语学院的。很多人不理解曾静为什么会跨专业考生科院的研究生,这个跨度也太大了一些,虽然很多生科院的学生也会跨专业考其他学院的研究生,比如医学院,化学院,电子信息或者经管学院那边等,可极少有纯文科的女孩子跨到这边来的,这跨越的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而且,即便能考上,一些老师也并不愿意收,毕竟导师们都希望能招收那些上手快的理论知识强些的学生。
楚华大学本身的实力就意味着竞争强大,不会出现招不满的情况,按照120%划定分数线,近两年考研复试的时候都会刷下去一批人,其中不乏一些分数还行的。所以很多人说,不高出分数线几十分心里没底就是这个原因。当年的苏趣算是里面比较特殊的了,很多跟苏趣的同届学生都说他是走了狗屎运。
郑叹没见过曾静,只是在焦爸和焦妈聊天的时候才听到一点消息,再说分数和分数线都没出来,能不能招曾静还未必可知。因此,对于曾静此人,焦爸也只是随便提了一下,没再细说。不过,焦爸并不是一个能将就的人,所以,这个曾静能让焦爸肯定,一定也是有原因的。郑叹挺期待。
在家里呆了两天,郑叹又憋不住了,猫车也没个消息,估计还没改好,这个无聊劲儿的,总不能整天独自在家里睡觉发呆,天气预报说了下雪,报了两天还没下下来。郑叹看了看天色,管他呢,先出去遛遛再说。
遛弯的地方,郑叹选择的是焦远学校的那条路。本想去看看焦远他们上课是个什么样子,可惜,窗户玻璃上全是水汽,看不清里面究竟是啥样,只能听到点老师的讲课声。
没在学校门口多留,郑叹又去了钟言他家那儿,这时候钟言肯定在上课,家里也没什么人,小区里面都没多少人走动,想听点八卦都不行。
从钟言他家小区出来,郑叹去看了看叶昊开发的那个工地,相比起年前,也没有太明显的变化,估计还是过年耽误了点,开年之后进程会加快。
走到这边,时间尚早,郑叹也不急着回去,在岔路口那里看了看,便往一个方向走去。那边是他没去过的地方,去探探地形,扩大熟悉范围。
楚华市这个城市比较老,虽然现在城市发展速度加快,老居民区还是比较多的,只不过随着发展,这些老居民区都要逐渐拆掉了。
走过一段老居民区街道,郑叹来到了一个电梯房小区。这片地方开发出来才几年,在一片老居民区中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
小区绿化还不错,郑叹看到里面还有些腊梅树,腊梅正开着,如果没开花。郑叹就算是站在腊梅树面前也认不出来。
小区里没多少人走动,要么上班,要么懒得出门,这天气就算没下雪,可也够冷,虽不像北方那边零下几十度。但还是有很多人受不了。楚华市的冬天很多时候都是湿冷湿冷的,北方和南部沿海的一些来这边上大学的人,第一年长冻疮的人很多,很不适应这边的天气。
人不多,在外活动的动物也不多,只能偶尔听到几声狗叫。至于猫,郑叹暂时没见到一只。
正遛着,天空下起了小雨,郑叹心里骂了句坑爹的天气,琢磨着是回去呢,还是先找个地方避避,毕竟从这儿回东区大院。按猫步计算的话,还要点时间,除非一直跑着回去。
还没等郑叹决定,周围就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那是掉下的雪粒儿发出来的。
看着越下越急的雨滴和雪粒儿,郑叹估计这天马上就得飘雪了。
算了,先找个地方避避。这时候出去身上就湿了,还冷,被那些雪粒砸着也不怎么舒服。
看了看周围,这些电梯房最下面都是停车位。所以的一楼是从停车位上面那层开始算的,很多住户都将阳台和窗户那儿设了防盗网,有些防盗网太密郑叹钻不进去。
找了一圈,郑叹选择了一栋楼一楼阳台那里,周围只有这家阳台上郑叹能钻进去。那里也是个不错的挡风挡雨的地方。
停车位这层的高度对于郑叹来说,想上去也不难,跳上去之后,借助一块空出的台面,郑叹走向那处阳台,钻进去。
这户人家阳台上随意堆了几个纸盒子,盒子上面都掉了一层灰,应该是很久没人动它了。听了听屋内的动静,确定没人,郑叹扒拉两个纸盒子下来,挡在旁边,用作挡风的“墙壁”,自己则蹲在纸盒子另一边,这样既能让纸盒子帮忙挡风,还能注意下天气情况。
今儿够倒霉的,前两日这雨和雪都没降下来,今天一出门,刮风下雨掉雪粒儿,都来了。
正蹲那里等着雨停,郑叹听到屋里开门的声音,过了会儿,一个脚步声越来越近,郑叹调整了一下姿势,准备着,倘若屋主排斥猫的话,就立刻离开。
阳台那儿的房门被打开,一个穿着黑色大衣的中年男人走到阳台,刚迈出一步就察觉到了蹲在纸盒子旁边的黑猫。
那人愣了愣,对上看过来的猫眼,并没有表示出什么排斥感,突然想到什么,转身走回房。
房门没关上,郑叹动了动耳朵,听到屋内来回走动的声音,然后是微波炉运转声。
“叮”的一声响之后,那人用一次性的纸杯盛着一杯牛奶出来,放在郑叹面前。
果然还是好心人比较多啊!郑叹心里感慨。
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猫是不能随便喂牛奶的。很多猫乳糖不耐,喝了会拉稀,后果比较严重。
至于郑叹这种非比寻常的胃,在焦家也喝过不少牛奶了,没拉过稀,所以,对他来说,牛奶肯定是能喝的,再加上他确实感觉有些冷了,想喝点温的东西,而且郑叹也没从面前这个人身上感觉到恶意。
不过,防人之心不可无。郑叹先是小舔了两口,然后装模作样看看外面的风景,动动耳朵,然后低头再舔一口,余光扫一扫面前的人,再看看外面的风景,假装看到什么有趣的或者有威胁的东西似的,如此重复了几次。就这样,拖了会儿,感觉喝了这牛奶也没什么问题,郑叹才将剩余的喝下。
那人看到面前的黑猫时不时瞧瞧外面,以为它只是警惕外面那些走动的人,便轻笑一声,“还挺机警。”
机警个屁,那都是装给你看的!郑叹心里嘀咕。(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补2.3)下雪了,爪子好冷,码字效率越来越低了。
回到过去变成猫 第一四二章 当黑猫来挠门
喝完一小杯牛奶,郑叹也感觉身上暖和了许多。抖抖毛,伸了个懒腰看向阳台外。
雨已经没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白色的雪,看这样子,地面很快会白起来。
那人见杯子空了,蹲身将它拿起,走进屋内。走了两步又回身探出头对蹲角落里的黑猫说道:“进来吧,外面冷。”
郑叹犹豫了下,到底要不要进去避避风?外面的风似乎刮得更猛烈了……
一时郑叹也没反应。
那人见状,以为面前这只猫听不懂,还站在门口招了招手,指指盛过牛奶的杯子,或许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没效,那人走进屋,不过通向阳台那儿的房门没关。
楚华市绝大多数地方都没暖气,人们习惯了使用空调和一些其他取暖设备。
屋里的空调开着,郑叹走到门口,明显能够感受到从房间里出来的暖风。相较于外面,屋里实在太暖和了,郑叹看看外面飘雪的天空,还是抬脚走进屋。
屋内,那人外套已经脱下,站在微波炉前,继续温一杯牛奶。等牛奶温好,准备端去阳台那儿的时候,发现蹲阳台的黑猫已经进屋了,正好奇地看着屋内的摆设。
郑叹粗略扫了屋内一圈后,觉得这人应该是个文化人,房里有一个书架,书架上大多数都是英文书籍,而且涉及面很广,从文史地理,到工农医药等都有。这样的人,应该也没什么威胁。
那人将温好的牛奶放在郑叹面前,这次没一直盯着郑叹喝牛奶,而是走到旁边的桌子前坐下,开启电脑,找出文件,开始工作。
郑叹一边喝牛奶,一边观察着那个人。虽然从他的角度看书桌上的东西看不太清楚,但郑叹也看出那人应该是搞翻译的,帮人翻译一些书籍文章等等。至于这个翻译是他的主业还是副业,郑叹就不知道了。
屋里有三间房,只有一间是开着的,就是郑叹所呆的这间,另外两间房门紧闭,不知道有没有人住。房间里有一个一米多长的画板,画板上贴着很多小纸条和便签等,上面写的东西郑叹一张都看不懂。
那难道是英文草书?可英文草书也不至于草成这样吧?别管是不是英文,是不是英文草书,反正都看不懂。
房间通往阳台的门没关,阵阵冷风吹进来,郑叹又打了个哆嗦。
那人也感受到外面吹进来的冷风了,起身将房门关上,关的时候还看了眼郑叹,似乎在确定关上门后这只猫会不会发脾气。
郑叹没发脾气,而是跳上了书桌。
书桌挨着窗户,在窗子前面有一本摊开的书籍放在那里,书里面放着一些书签,页面上还有很多笔记等。郑叹没蹲在上面,这一看就是屋主需要使用的书,在人家家里还是安分些的好。
既然不能直接蹲在窗前看,郑叹就蹲在那本厚书旁边,歪着脖子看向窗外。只等着什么时候雪停了就回家,总不能一直这样呆在外面,到时候吃晚饭不能及时回去的话,焦妈又得唠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