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大玩家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邱天27
与此同时,主角的行动也积极起来,不再是单纯的听命行事。比如说去救援一个被包围的连,主角就会想出三种办法,然后玩家自行选择一种去执行。玩家因此也变得积极起来了。
这样交互几次下来,反正加布是认同了这个游戏的剧情。决定上网去查看剧情背景。“hengyang”这座城市究竟在哪里。
没有办法,青瓷科技的游戏门槛就是这么高。这些知识对中国人来说并不奇怪,但对欧美人来说,就非常生僻了。游戏里也根本没有这些知识的介绍,要想解惑,只能自己查。(未完待续……)





重生大玩家 第二百六十五章 这是怨气啊
查了半天,英文网络上只有一些玩家们的讨论,并没有类似青瓷百科那样详细列出来的资料。加布猛然间也看不明白。
于是他决定了,要请历史学教授写一篇简洁易懂的背景资料,附送在游戏中。让玩家买到之后不至于像他现在这样,对游戏的背景一头雾水,还难以解惑。
加布玩到下午,已经停不下来了。正好要等到东区时间晚上八点多,那家中国公司才上班。于是他留在办公室里,准备在八点前通了游戏。然后再和那中国人谈谈。
故事的接受门槛高,不代表就彻底无法接受了。加布一开始对剧情没有感觉,连带着觉得游戏也寡而无味。但渐渐地,他沉浸进入游戏的世界,觉得游戏的战斗部分也越发地畅快淋漓 ( 手机版) 了。
到了晚上,游戏终于通关了。他走的是最速通关路线,打的也是低难度,纯粹就是想看剧情过程,所以用时这么短。
说实在的,这剧情有很多加布难以理解的地方,比如说对欧美人来说,投降并不是件耻辱的事情。加布不理解在那个局面下主角不投降的心理动机。
但这些并不影响观感,看到最后的结局,他觉得没有枉费六小时的游戏历程。还隐约有些期待,想知道主角在最终章中又该进行什么样的冒险。
维尔福其他人已经下班了,办公室安静无比。加布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回味着第二章的剧情。
游戏的剧情除了背景陌生之外。其他还是很好理解的。就是一群人遭遇背叛,逐渐丧失希望,凭着内心的信念战斗到底的故事。并不能算是常规意义上的悲剧,主角起码没有断手断脚,或者死亡。但加布看着团长的自杀,心中也隐隐做痛。
这说明青瓷科技那里有个非常不错的编剧,能把这么“生僻”的故事也讲得娓娓道来,没什么莫名其妙的困惑点。但加布还是遗憾,如果青瓷科技能用其他熟悉的背景做这游戏,想来会更上一个台阶的。
类似的故事有的啊。二战初期这类事情多了去了。比如说把题材换成德国闪击波兰时期。某处波兰的守备部队。被上级通知只要坚守。就会得到英法联军的增援,结果等了半天没等到……
奇闻乐见地黑一把自私自利的老欧洲,这种作品在美国社会可是非常奇闻乐见的啊!整个故事换汤不换药,比起中国战场上的一场失败的防御战来说。绝对更受美国玩家的欢迎。
遗憾的是。这也只是加布的幻想。能让他这般畅想。已经说明了游戏的质量。他现在不得不承认,之前小瞧了《远东战场》这部作品。
销量不见得“连破百万都危险”。《远东战场》系列终究是话题大作。放出试玩后恶名缠身,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不尊重玩家的剧情”。但是。骂比夸更吸引眼球,大量的骂名,也能让人记住这款游戏。
也许开始时因为门槛太高,会有很多玩家打退堂鼓。可是总有部分玩家玩这游戏。等到先吃螃蟹的玩家体验过后,开始告诉大家游戏很值得一玩,其他玩家估计也会好奇起来的。
不大力宣传的话,这游戏的首周销量可能不会太好。但后劲很足,月销量乃至季销量应该会很漂亮。再加上还有多人模式存在呢。
在中国市场上,《我的抗日》第一章大卖,靠的是玩家感动于中国人也能做出这样的游戏,类似捐款一样地为游戏付费。在美国市场上,则有更多的因素推动了游戏的销量。
其多人模式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在美国,电脑已经是大众消费品了,并不是稀罕的东西。家庭、合租室友、大学宿舍……能使用局域网联机的地方,可不仅仅只有网而已。
由于ai的设计非常先进,第一章能让玩家非常愉快地合作打电脑。这个玩点其实对了很多人的胃口。有些人就是不喜欢户外运动,但也有和朋友一起搭伙的愿望。正好第一章出现了,于是他们一拖二、二拖三。最终导致了游戏的大卖。
《远东战场》的新作不仅仍有多人模式,还新增了不少武器,玩点相信提高了不少。加布还没有玩过联机,不知道多人模式真正的摸样。只是参照第一章考虑,觉得应该不错而已。
如果维尔福决定投入大手笔,进行宣传游戏的话,也可以提高游戏的首周销量。加布抓起电话,和搭档交流,商讨为这款游戏应该付出多少成本来宣传。
谈到了八点多,那家中国公司的老板终于上线了。
加布立刻叫来李明,准备与那中国人交流。
……
王不负早上才来青瓷大厦,就看到了美国那边发来的消息。
其实很多东西早就谈好了。早在第二章开始制作时,维尔福就派了法律专员,来华签订各种代理协议。已经明确了分成方法、两个公司各自的职责等等事宜。
第二章的分成是五五分成。不是说卖五十块钱的游戏,青瓷科技可以拿到二十五块钱。而是扣除了中间环节后,剩下的那一份,青瓷科技和维尔福对半分。
以定价五十美元的一款游戏来算,扣去高得令人心疼的税,青瓷科技可以分到五块出头。算成人民币的话,就是四十多块钱。
但最终发售时间没有定。当时初步意见是双方视情况调整,没有硬性商定要互相配合。
青瓷科技这里的时间表是定死的,肯定在春节时“正式”发售。美国那边还没决定下来。
李明打字道:“我们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尽快发布。二是进行大量宣传。让玩家了解游戏。宣传中包括举办试玩活动,邀请媒体评测,刊登广告等等。如果宣传的话,可以提升不少首周销量。但这需要你的配合。”
王不负没压力地道:“我对首周销量不太在乎。最终销量才是关键。你们还是尽快发布。”
李明回复道:“首周销量对于一款游戏来说非常重要。很多玩家是盯着每周新游戏的首发销量来挑选游戏的。这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质量评判标准了。对于增加总销量很有帮助。”
听说能增加销量,王不负就动心了,谁会和钱过不去啊。说道:“那要怎么宣传呢?”
“我们希望能举办为期半个月的试玩活动,要在美国这么大范围举办这样的活动,也需要策划的时间。因此我们希望能将发售日期延迟一个月。”李明说道。
这其实是加布的意思。《远东战场》卖的多,维尔福也能赚到不少钱的。
“这……不怕和你们说,我已经在中国放出了游戏单机的内容。你们想要宣传的话。说不定会适得其反。”王不负不好意思道。
美国也有盗版的。只是有更多玩家愿意去付费而已。真要想玩,还有玩不到的东西?说不定很快中国这里的单机版本就流传过去了。
显然美国那边被这消息惊到了。李明和加布都玩过《远东战场》,那样首屈一指的大作,居然免费让玩家玩?那制作者喝西北风啊?
李明不用加布授意。就急忙打字问:“你这样做。怎么盈利?”
去年他还被王不负邀请加盟青瓷科技呢。李明说实话一直有所权衡。对于青瓷科技也特别关注。猛一听青瓷科技把游戏免费给玩家玩。李明顿时惊呆了。做游戏又不是做慈善,哪能这么做的?
王不负打字道:“不用担心,还有多人模式没有开放。我打算只用多人部分实现盈利。”
打完字后。王不负重看了一遍,确定语气足够心平气和,不会让人察觉到他有任何埋怨,这才发送过去。
他花功夫检查文字,就是因为他心里其实没有那么平静。他另避蹊径这样做,有着现实原因。自己知道就行了,说出去让外国人笑话。
李明把王不负打的字翻译给加布听,然后两人面面相觑。他们对中国的情况也有所了解。那中国人的做法,肯定是因为盗版横行。
于是王不负直接把盗版正版的概念取消,免费让人玩单机,靠多人模式收费?这能赚钱么?
“你确定这样做能盈利?”李明打字道。
“肯定能。”王不负说。
加布忍不住了,拿过键盘,亲自打了段英文上去:“你如果需要靠海外收入来平衡研发费用,那么应该采用更加迎合海外玩家的题材。放弃你那些自我感动的故事,并且配合我们的发售方式。”
加布琢磨了半天,还是把最后两句有些冲动的话给删了。只发出了前半段。
王不负看了加布的话,笑了。这是怨气啊!
为什么怨?还不是因为游戏做得好么?
就好像王不负以前玩《全面战争:幕府将军2》时,心里也觉得遗憾。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拎出哪个朝代来,都能做出恢弘的史诗大作。何必要做日本战国时期呢?
当时王不负还看到,网上真有国人给制作商出主意呢,建议做三国时代的全面战争。日本公司已经把中国的三国时代挖掘得很深了,世界范围内也有不少《三国无双》系列的粉丝,做三国时代的话,也能保证销量的。
但人家转脸就去做迎合欧美玩家的《全面战争:罗马2》,有什么办法?王不负就算再想玩中国背景的全面战争,还不是得巴巴地看罗马禁卫军砍蛮族。
这会情况倒过来了。《我的抗日》的游戏性很高,因此吸引了加布他们。但就是因为做的好,所以他们对这游戏更加感到遗憾。(未完待续。。)
ps:(?′?`?)求张萌萌的推荐票~




重生大玩家 第二百六十六章 十年种树
曾经国人玩家人言微轻,中国也不是主要市场,人家做游戏自然不会考虑中国人。
可明明欧美是青瓷科技的主要市场,王不负却疯了一样不迎合那些大鼻子做游戏,就让他们更加郁闷。
他们应该是想要在鲁尔河、哥德防线这些地方,操作着美国大兵,用m1步枪瞄准德国兵,打出击杀特效来?
王不负心说想玩自己做啊,谁拦着你们了。他打字道:“这个并不重要。我的作品,能先感动我自己,这就行了。”
加布听着李明翻译的中文,沉默了。
和王不负想的不一样,像《我的抗日》风格如此独特的游戏,别的公司并不能轻易模仿。设计理念可以互相参照,但是直接模仿玩点, ( 手机版) 比如说在直接做个二战游戏,并且放上子弹时间和击杀特效,风险就非常大。
这是由于市场决定的。要知道,很多公司在推出了大火的初作后,就会开始制作续作。可初作大卖,续作销量一塌糊涂的例子比比皆是。连自己模仿自己的续作,都有可能遭遇销量惨败。别说外人去抄袭了。
而且要作出《远东战场》这样质量的游戏,得组建超过百人的团队,消耗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美元的经费,再花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做出来。
大型公司有实力做,但立刻就会被人怀疑“创新能力不足”,然后股价下跌。卖游戏的钱。还不如蒸发的股价呢。
小公司没有那个实力,只能拿着策划案去找风险投资,但没有人会给这种项目投资的,血本无归的几率太高。
像维尔福这类没有上市,又有现金储备,执行精品策略的中型公司来说。也不会去抄袭青瓷科技的游戏。太丢份,又影响自身的规划,导致粉丝流失,对长久发展极为不利。
也就是说,如果青瓷科技不做。不会有别的公司敢于直接抄袭《远东战场》的玩法。去做欧洲二战背景的射击游戏。
所以加布就特别遗憾。只能期盼那中国人能知道好歹,好好给欧美玩家做游戏。
可那中国人说得明白,“做让他感动的游戏”。那中国人感动的东西,就是《远东战场》这样的了。一个中国士兵跑上某处阵地。然后射击日本兵……
玩到游戏中期。加布确实被游戏触动了。可如果换个背景。也许加布只要看到游戏简介,就在脑中脑补出一副波澜壮阔的画面,安装游戏时就浮想联翩。那样的游戏。才能感动加布,还有更多的欧美玩家啊。
毕竟,欧美玩家才是消费主力不是么!加布心中想,一个购买了游戏的欧美玩家,在扣去税后,盈利能力等于四个中国付费玩家。孰重孰轻,那中国人却不明白!
“唉。”加布长叹一声,然后用英文打字道歉:“不好意思,我不应该干涉这些东西的。”
道完歉,加布这才把键盘还给李明。
做为华裔的李明,心情就没有加布那么复杂了,没那么多的怨气。
在加布的授意下,李明打字道:“既然你有自己的规划,那我们也只能配合了。这游戏我们也不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只向一些游戏杂志交付新闻稿,准备在春节的时候开卖。”
确实不能花一个月的时间宣传了。不然宣传得越多,就有越多玩家抢先去玩盗版,反而使游戏销量减少。
王不负对此并不担心。并不是说所有游戏都需要宣传才能红火,比如说这款游戏,只凭着多人模式,就足以大卖了。他对此很有自信。
新游戏的事情,谈得差不多了。王不负正好还有一件事情要说,“我现在准备研发一款3d游戏引擎,但老实说,青瓷科技的技术实力不够。所以希望能够找美国公司展开这方面的合作。”
新引擎?加布感兴趣了,“做哪个种类游戏的引擎?”
“我希望新引擎能用来制作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射击游戏,还有动作游戏。”王不负说道。
这种引擎演算量非常巨大,难度极高。研发起来旷日持久,耗资无数,而且难有成果。
但一旦拥有此类技术,实力就能攀升一个台阶。
加布也知道引擎的重要性。现在维尔福在用的引擎,改进空间已经很小了。起码再有个两年,就会落后。如果到时候再开始研发的话就迟了。现在开始做准备其实正好。
只是很多事情就算知道,也不见得能立刻开始做。新引擎就是这样,维尔福人手不足,难以拼凑出足够的引擎研发团队。
所以加布问:“这合作是如何进行的呢?”
王不负已经想好了,打字说:“我在中国设立一间实验室,专门做新引擎的研发工作。合作公司派出人员,来中国和我的员工联合研发。研发费用由我全权担负,成果共享。”
加布顿时有些意动。维尔福公司里,有好几个引擎方面的专才。这种专才可遇不可求,等想做新引擎时再招人可就难了。所以提前招进来为以后做准备。
但那些人现在又发挥不了对口的能力,所以就算公司想留,他们自己也会走。上个月就有一位离职了。
既然早晚会走,不如派到中国去呢。
加布想到这回事了,就不会随随便便地应付了事。既然现在用的引擎即将过时,就要在这几年内,拿出质量足够的替代物出来。
最好等做好《半条命2》之后,用新引擎做《半条命3》。加布认真考虑这件事,并且想:只有维尔福的人参与,是不是太少了?
他心里早就有了个想法,只是以前都不敢谈。以此契机,就想要去试试了。
远在德州有一家神话般的游戏公司,名为“id软件”。创始人卡马克乃是传奇人物,第一款在电脑上实现的射击游戏,就是他的作品。
把卡马克说是3d游戏引擎的奠基人也不为过。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卡马克研发了一款引擎,并用此做出了万人空巷的《雷神之锤》。
维尔福的两位创始者,也是修改了那个引擎,才开发出了大卖的《半条命》。
加布曾经见过卡马克。那时明明想要提出合作请求的,可加布见到那位戴眼镜的消瘦中年人,就好像小学生见到了老师一样,紧张得要命,本来想说的话全都忘了。
如果青瓷科技牵头,再有维尔福的加入,那就不一样了。加布只是个传话的,心理压力小了很多。
而且青瓷科技也有资格推在前面。他们使用的引擎也是源自卡马克之手,并且做出了销量堪称奇迹的《狂潮》和《远东战场》。
维尔福的分量也不轻,用源自卡马克的引擎,做出了《半条命》系列、《军团要塞》系列、《反恐精英》三款游戏。也都是大卖制作。
两个公司加起来,估计能打动卡马克了。
等加布说了想要尝试邀请id软件,王不负也有些激动。
如果这样殿堂级的人物能参与合作,不看最终的成果,只要加入进来都是一件天大的荣誉。
id软件的技术水准在目前也是登峰造极的。04年发布的《毁灭战士3》,就拥有时代最高水准的画质。如果青瓷科技拥有那个等级的引擎,做出来的游戏绝对不同凡响。
“他会加入进来的么?”王不负忐忑道。
“我试试看。”加布心里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
王不负完全不认识那位大仙,完全没底。就当加布那么一说了。
引擎的事情是急不得的。从种下种子,到结出果实,中间的过程堪称“十年种树”。可这个过程再慢,回报率再低,也得去做。
为了以后的引擎布局,王不负已经开始着手了。
主管游戏盒团队的童文,建成数据中心后又飞去了澳洲,商谈那个“多元宇宙”引擎的收购事宜,大概下周才会回来。用于制作单机游戏的3d引擎,也组建起了研发团队。
当然团队目前还在设想各种功能,距离真正研发还早呢。
王不负也不指望下半年制作《绝色江山》正传能用上新引擎。甚至他都有心理准备,就算三年、五年才看到成果也可以。
结束了和美国的交流。王不负这才看昨天放出单机游戏的反响。
从放出单机开始,游戏币就出现大规模的流动。这流动的具体数量难以监控,但根据估计,流转的游戏币已经超过两千万个,并且还在急速增加。
最直观的是汇款。来自各地网的汇款络绎不绝,老板们也在购买更多的游戏币,以销售给玩家。
国内玩家并不是非黑即白、只有盗版玩家,就好像国外也不见得都是正版玩家一样。青瓷科技还未出现时,就有不少正版玩家的存在。王不负把游戏的售价降低到了二十块,更是扩大了那个群体。
去年就有很多玩家付费玩的第一章。这部分人肯定会陆续花钱买游戏的。
何况他们还不仅仅只是给青瓷科技捐款,而是“预购”春节时才能玩到的多人模式。
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从放出单机游戏,到现在还没过去二十四小时,就已经有百万玩家为之付费了。如果保持这个趋势,此作在国内的销量绝对喜人!(未完待续。。)




重生大玩家 第二百六十七章 开八天的员工会议?
对于这个数字,王不负很满意。曾经的他亲眼看着国产游戏走向死胡同。所以来到这个时代,他从最开始就转身去走另一条道路,想要另辟蹊径。至于这条路能走多远,全看有多少国内玩家愿意跟随于他。
虽然不是最终的成绩,但目前的势头已经很好了。得益于青瓷科技自上而下的精品情怀,网上对这游戏的评价也非常高。玩家们现在已经不为游戏的质量吃惊了,只为这游戏出自国人之手而无比自豪。
01年的网络娱乐非常匮乏,除了打游戏,也就看网页、聊天而已。《我的抗日》第二章出现后,王不负常上的几个论坛,全都是这游戏的消息。
不同的论坛讨论的东西也不一样。
军事论坛则主要讨论游戏的历史背景,为“**主力为什么不增援衡阳”而讨论得热火朝天。
游戏论坛就讨论各种玩法,分享游戏经验等等。
一些大众论坛上,则有玩过的玩家在讨论这个游戏的内容,期待青瓷科技做出更多的好游戏来等等。
王不负到处瞎逛,看着玩家们热烈的反应,开心不已。
周毅敲敲门,兴奋地进来说:“大神,今天早上来自各网吧的汇款直接超过了一千万。人民币啊!”
做好了《我的抗日》第二章后,周毅轻松下来。早上难得地没什么任务,就去看各地来的汇款。然后看到销量,顿时乐得他眉开眼笑。
别看制作时间仅有三个多月。如此惊人的速度,是多达五百多员工的庞大团队相互协作出来的。要调配那么多人,还得时不时地分出点来做别的事情,周毅肯定焦头烂额。
但幸苦做出来的成果,本身就能告慰周毅的辛苦了。并且得到了大神的认同。甚至于还感动了那么多的玩家,让他们为游戏付费!
这可是比什么都更有力的赞赏。
“是么。”王不负听了消息,没有太多惊奇。只是感觉非常荣幸。
第二章的单机质量,是不用质疑的。就连王不负在玩的时候都入了迷。别说现在的玩家了。
如果王不负在初中时玩到这样的游戏,不用问,几个月不喝饮料也要为之付费。以玩到那厂商以后做的其他好游戏。
周毅来除了汇报好消息,还要问下一步的工作,“我们接下来做什么?距离春节还有不到十天,人手越来越不足了。”
1...112113114115116...1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