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倾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安喜县尉
聂老五等人也纷纷随声附和,对那老者和纪定中大送高帽。过了半晌,却听那老者说道:“好啦好啦,咱们都是一家人,马屁就不要拍了。有些事情,现在还不是能说出口的时候。大伙儿须得谨小慎微,万万不能马虎大意。”
老者说到这里,略停了停,这才接着说道:“数日之前,锦衣卫突然出现在修武县城。据百行和黄崇说,公开露面的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一名千户。自当今皇帝登基之后,对锦衣卫的势力有所压制,先帝在时令百官和百姓谈之色变的北镇抚司的势力已不如往昔。不过锦衣卫仍然大权在握,各地官员对之畏惧如虎。而且锦衣卫眼线遍布天下,北镇抚司的千户绝对不会平白无故出现在修武县城。而且据说这名千户的背后还跟着一个老者。这老者虽然并未开口说话,但是那名千户对他却是极为恭敬,因此此人十有**是锦衣卫的大官。定中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可以说是非常高兴。因为锦衣卫出现在修武县城,咱们不只可以利用武林各大门派替咱们效力,而且还可以借助锦衣卫的势力来对付倭寇。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还没等咱们下手,云台山无极观、逍遥观、空明寺便被人一把火烧了,道观和寺院中四五百名道士、和尚无一生还,实在是大明开国以来少见之惨案。锦衣卫既然到了修武县城,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只是锦衣卫赶往云台山之后,便突然有谣言流传了出来,说是锦衣卫大举进入河南,便是要对河南各大门派下手。无极观、逍遥观、空明寺这把火便是锦衣卫放的。锦衣卫虽然权势煊天,可是这等大案若真是他们做的,只怕立时成为众矢之的,到时抵达修武县城的各大门派群起而攻之,锦衣卫再厉害,却也有全军覆没之危。我听百行说,这谣言流传出来之后的第三天,锦衣卫突然从修武县城撤走,一二百号人竟然不知道去了哪里。”
老者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我与定中、百行议论过此事,怀疑是有人嫌锦衣卫留在修武县城碍眼,这才平空造出谣言,迫使锦衣卫撤出修武县城。依我看来,此事十有**也是倭寇想出的法子。因为锦衣卫突然到了河南,对倭寇自然威胁最大。倭寇为了保证即将到达河南的大头目的安全,便想出了这样的法子,先灭了无极观、逍遥观、空明寺,制造出这样一起惊天血案。锦衣卫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只得前往云台山。倭寇趁机造出谣言,将杀人的罪过全都推到锦衣卫身上,迫使锦衣卫退出修武县城。这样一来,倭寇大头目到来之时,倭寇行事便要容易得多。”
只听聂老五说道:“他奶奶的,这帮扶桑小鬼子,想不到行事如此毒辣。海州之战我没赶上,这次咱们围攻这些王八蛋之时,我可一定要向聂伯伯请命出战,非要杀几个倭寇过过瘾不可。”
第892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聂定南笑道:“也幸亏这些倭寇骁勇,否则徐家也不会一败涂地。不过我大哥已定下了妙计,倒也不用咱们兄弟出手。眼下胡坤的三千铁骑就埋伏在修武县城外,城内华山、昆仑、青城、峨嵋等各帮派的武林高手也有近三千人。倭寇撑死了不过三四百人。待倭寇的大头目到了之后,咱们便揭穿倭寇的身份,武林各大门派必然群起而攻之,倭寇虽然骁勇狠毒,却也绝对不是各帮派武林高手的对手。就算有少许倭寇逃出了修武县城,只怕也是筋疲力尽。到了那时,胡坤的三千铁骑突然杀出,倭寇若是有一人能逃走,我自己割了自己的脑袋来向爹爹和各位兄弟请罪。哈哈,哈哈。”
厉秋风听聂定南得意之极的笑声,心下暗想,纪定中这计谋算是狠毒之极。不过用来对付倭寇,倒也算是适得其所。云台山无极观、逍遥观、空明寺中的道士、僧人也不下三四百人,尽数被人活活烧死,十有**便是倭寇下的手。这些扶桑恶贼在东南沿海肆虐多年,杀伤军民无数,此次被聂家算计,也算是报应不爽。
他正思忖之际,却听那老者说道:“老四也不要如此托大。倭寇的大头目始终没有露面,乃是咱们的心头之患。大明立国之初,倭寇便时时侵扰东南沿海一带。只不过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英明神武,我大明将士上下用心,打得倭寇狼狈不堪,几乎全军覆没,自此不敢窥伺我大明江山。只可惜后来的几位皇帝昏庸无道,英宗更是荒唐,重用奸臣王振,才有了土木堡之变。大明军中精锐,尽数丧命于此役。虽有于谦拨乱反正,只不过为时已晚。倭寇瞧出便宜,便在东南沿海的岛屿上盘踞下来,成为大明心腹之患。可笑的是朝廷大佬,只将眼睛盯在鞑子身上,视倭寇为疥癣之患,不足为虑。加上朝廷党争日益激烈,内阁几位大人水火不容,哪还有心思去对付倭寇各地的备倭指挥使只会吃空额,喝兵血,朝廷武备松驰,弄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尴尬局面。海州之战,出面和咱们联络的几个倭寇的头目虽然狡诈多计,武功也不错,不过对这个大头目都是十分敬服。而这个大头目一直没有现身,焉知此人不是有所防备是以咱们半分也马虎不得,须得小心应付才是。”
聂老五道:“聂伯伯说的是。眼下咱们已在黄河渡口遍设眼线,只要一有那个大头目过河的消息,便即飞鸽传书。到了那时,您老坐镇封门村,定中大哥在修武县指挥全局,调动武林各大门派和汝阳卫三千铁骑、洛阳知府衙门和修武县衙门的公差捕快,大伙儿一拥而上,任那倭寇的大头目再厉害,也非得落一个粉身碎骨的下场不可。”
聂老五说完之后,其余几名聂家子弟也纷纷随声附和。那老者又叮嘱了众人几句,最后说道:“这次将你们几个叫了回来,除了商议对付倭寇之事外,今年修武县城花灯祭所需的银两也一并交给你们带回去。这是六百多年来第一次没有徐家威胁的花灯祭,大伙儿要好好乐上一乐。等到明年开春,咱们聂家的子侄便可扬眉吐气,该下科场的下科场,想买田置地的买田置地。到了那时,我这老头子也算卸下了千斤重胆,乐得做一个逍遥自在的田舍翁……”
老者的话音未落,忽听聂定南说道:“有人来了!”
厉秋风心下一惊,暗想难道自己不小心被这人发现了不成正自惊讶之时,却听得正堂之中一阵桌椅响动,想来聂家诸人已站了起来。厉秋风躺在床下,左手扶住刀鞘,右手握住刀柄,若是聂家诸人冲了进来,他虽然此时并不想杀伤众人,却也须得自保,迫不得已之下,只能挥刀杀将出去。
便在此时,只听“咣当”一声响,却是正堂的房门被人一下子推开,紧接着有人仓皇叫道:“四爷,那个人、那个人跑啦!”
只听聂定南怒道:“你也算咱们聂家的老人了,怎么如此慌里慌张,成何体统!”
那人似乎吓了一跳,连声赔罪。只听那老者说道:“哪个人跑了”
只听那人说道:“启禀老太爷,就是昨天半夜四爷送到石屋的那个小子。我和老张一早去给他送饭,谁知这个小王八蛋拿着刀子冲了出来。我和老张拦他不住,竟然被他逃走了……”
厉秋风这才想起来此人正是早上前去石屋给自己送饭的两个灰衣老者中的一个。那两个老者年近七十,又不懂得武功,估计被自己吓得够呛。待自己逃走之后,这人才赶过来报信。只不过山路崎岖,他花了大半个时辰才到了这里。
只听那老者说道:“他逃不掉的。不过这人既然是武当派的记名弟子,想来也不是坏人,否则范崇印也不会收他为徒。他能将陆老七送回封门村,确也是一副侠义心肠,咱们也不必与他为难。昨夜将他留在村中,一是怕他在山中乱闯,坠入山涧之中,不免落一个尸骨无存的下场。二是怕他另有所图,先关在石屋之中,仔细观察几日,待确认无事之后,再放他出山。眼下他虽然逃出石屋,不过想要离开封门村,只有一条路可走。咱们在洞口守卫森严,这个武当派的小子武功又差劲得很,只怕一露头,便会被咱们逮住。”
聂老五道:“聂伯伯说的不错。不过咱们也须得防备这小子狗急跳墙,伤到了聂伯伯可就不好了。您看我们几个是不是暂时留下来,待抓到那个小子之后,再出山办事不迟……”
聂老五话音未落,却听那老者斩钉截铁地说道:“不行!你们要去办的是头等大事,关系到咱们聂、陆、赵、杜四家的生死存亡。这个小子到了咱们封门村,只不过是一个意外罢了。有老四在这里陪着我,又有什么人能够伤我何况这座封门村乃是按照奇门五行设置,这小子一头撞了进来,转也给他转一个昏头转向,只怕不过半日,便会被咱们擒住。”
聂老五讪笑着说道:“聂伯伯教训得是。咱们几个兄弟下山之后,立即按照您老人家的吩咐,守住黄河渡口到修武县城的几处要道,只要发现倭寇的大头目到了,便即飞鸽传书,管叫他们有来无回。”
那老者说道:“老五这么说,我便放心了。你们马上下山,依计行事,绝对不可马虎托大,若是有谁办事不力,可别怪我家法从事!”
老者说出这句话时,语气颇为阴森。聂老五等人连声称是,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厉秋风躲在床下,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声。只听得聂家诸人又商议了几句,最后那老者说道:“老四,你替我送送老五他们。我有些乏了,就不去送他们了。”
聂老五急忙说道:“聂伯伯不必客气,咱们自行下山便是。四哥在这里陪着您老人家,咱们一有消息,便会通知大哥他们。”
只听得正堂一阵桌椅响动,紧接着杂乱的脚步声向屋外走去。厉秋风心想那老者和聂定南定会送到门口,此时正是脱身的大好时机。是以他悄无声息地从床下钻了出来,一个箭步到了窗前,轻轻将窗推开,双手在窗台上一撑,身子已从窗户翻到了屋外。他回身将窗户轻轻关上,仔细观察了一下屋后的情形,见四周并无异状,这才蹑手蹑脚地绕向了屋子右侧。只听得院子中脚步声渐行渐远,想来是聂老五等人已去得远了。他生怕那老者和聂定南察觉,躲在屋子后面,直到屋子中一直没有什么异动,他才从右首石墙跃了出去,直向昨晚进村时的那个石洞的方向奔了过去。
第893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厉秋风方才听那老者说话,知道封门村中的道路房屋依照奇门五行设置,心下倒有些忐忑不安。不过他一路奔了下去,却也并未迷路,不过半盏茶工夫,看到数百步外,突然出现了一堵高达百余丈的峭壁。
厉秋风心下一惊,急忙闪身躲到了道路右侧一株大树后面。半晌之后,四周并无异状,他这才探出头来向那堵峭壁望去。只见这峭壁顶天立地一般立于前方,便似一柄利刃,自空中劈了下来,恰好将前路完全堵死。峭壁平滑之极,没有半点凹凸,更无树木杂草,即便是猿猴也难以攀爬而上,轻功高手自然也是无计可施。直到此刻,厉秋风才知道那老者所说的进出封门村只有一条通道是何意思。从此处的地形来看,与云台山无极观外那处石壁倒是极为相像。而通往村外的那条石洞,想必就在这堵峭壁之下。
厉秋风方才听聂家诸人说话,知道这条石洞守卫森严。只不过昨晚被聂定南押入封门村之时,曾经从这条石洞经过,却也无人盘查。想来聂定南知道这石洞的机关消息所在,石洞的守卫便没有出面阻拦。只不过自己此时要想冲过去,一是担心打草惊蛇,二是就算自己冲进了石洞,若是洞内遍设机关消息,自己又不是司徒桥和长孙光明,对机关消息之术所知不多,贸然闯入石油,就和昨晚被困石屋一般。聂家诸人只须将石洞两端封闭,自己便无计可施,非得活生生饿死在石洞中不可。
他正焦急之间,忽听得脚步声响,却是从他奔来的方向传了过来。厉秋风心下一凛,急忙又缩回了大树后面。只听脚步声杂乱沉重,慢慢走到了近前。
厉秋风悄悄探出头去,却见一个人正自走了过来。
只见此人身穿灰袍,须发皆白,左手提着一个竹篮,右手拄着一根木杖,走起路来一摇三晃,气喘嘘嘘,仿佛随时都会倒下一般。
厉秋风见了此人,心下一怔,暗想这不是给自己送饭的那两名灰衣老者中的一个吗不知道方才跑到聂家诸人面前报信的是不是此人。
他正思忖之际,灰衣老者已然晃晃悠悠地走到了他近前。厉秋风知道此时不能有半分犹豫,是以他右足一点,电光火石之间已到了那老者身前。
灰衣老者眼前一花,一道人影已站在他面前。老者吓得张嘴便要惊叫,厉秋风出手如电,瞬间便点中了那灰衣老者腰间的哑穴和胸口膻中穴。灰衣老者只觉得全身酸麻,便向地上倒去。厉秋风右手抓住他的身子,却又奔回到大树之后。
灰衣老者被厉秋风放到了树后,这才略略有些清醒过来,正想着张嘴大声呼救,却发不出声来。他一脸惊恐地看着站在身边的厉秋风,若不是身上要穴被点中,全身酸麻无力,只怕此刻已经跪地求饶了。
厉秋风蹲下身子,右手拔出绣春刀,压在灰衣老者的脖颈之上,低声说道:“你若是想活命,就乖乖地听我说话。否则我手腕只须轻轻用力,你这颗人头就保不住了。”
那老者一脸仓皇,眨了眨眼睛,似有求饶之意。
厉秋风左手解开了灰衣老者的哑穴,只是膻中穴却没给他解开。灰衣老者长出了一口气,虽然喉间气息已顺畅了不少,却也不敢说话,只是眼巴巴地看着厉秋风。
厉秋风见灰衣老者没有异动,这才略略放下心来,低声说道:“你是什么人,这是要去哪里”
灰衣老者咳嗽了一声,颤声说道:“小老儿、小老儿是老太爷的厨子。他老人家今日要吃他最爱吃的鹌鹑肉馅的包子。小老儿这就要到山下阎家集去、去买鹌鹑……”
厉秋风听这老者的声音,与方才躲在床下听到的那个报信的老者声音完全不同,暗想那个姓聂的老家伙排场当真不小,竟然用了两个厨子。他盯着灰衣老者的眼睛,口中说道:“你若下山,是不是要经过一条石洞”
灰衣老者此时惊魂稍定,不似方才那般手足无措,说话也利索了不少:“是的。进出封门村,只有这一条通道。”
厉秋风略一沉吟,对灰衣老者说道:“我要离开这里。一会儿你带我从石洞那里下山。”
灰衣老者吓了一跳,颤声说道:“这、这可不行!石洞守卫森严,他们不识得你,绝对不会放你离开……”
厉秋风冷笑道:“这就要靠你想法子了。我若出不去,你这条性命可就保不住了。”
那灰衣老者一脸惊恐,哀求着说道:“你这不是害了小老儿的性命吗”
厉秋风道:“你别把我当雏儿哄。你是那个老家伙的厨子。自古以来,厨子马夫虽然低贱,却是主子最亲信之人,可以说主子的半条性命,就掌控在你们的手里。你为那个老家伙采办食材,时常要到山外。村口的守卫若是敢拦你,那是他们活得腻了。我把话放在这里,你若是能带我出去,你这条命算是保住了。你若是背后捣鬼,想要让守卫抓我,那第一个死的人一定是你!”
厉秋风说完之后,伸手解开了灰衣老者被封住的膻中穴,收刀归鞘,站起了身子,对灰衣老者说道:“起来,带我一起下山!”
灰衣老者颤抖着从地上爬了起来。只不过他年老力衰,加上膻中穴又被封闭了半天,全身气血不畅。是以他刚刚爬了起来,只觉得双膝一弱,一头又向地上栽了下去。厉秋风手疾眼快,左手伸出,正托在灰衣老者的肋下,助他站稳了身子。灰衣老者颤声说道:“多谢大人……”
厉秋风一怔,正想说话,那老者苦笑了一声,道:“老啦老啦,不只腿脚不利索,连舌头也不听使唤,生生的把大爷叫成了大人。”
厉秋风笑道:“一会儿见了守卫,你不能叫我大爷,更不能叫我大人。就说我是聂老太爷派来帮你挑食材的。”
灰衣老者连声称是。厉秋风从地上捡起木杖递给他,顺手将竹篮提在手中,口中说道:“咱们走罢。”
两人绕过大树,慢慢向堵石壁走了过去。厉秋风边走边道:“姓聂的老家伙好大的场面,竟然用了两个厨子。不过也算他给我面子,今日一早竟然让你们两个厨子一起来给我送饭,真是看得起我。”
灰衣老者颤声说道:“老太爷可是一个讲究人。他这一辈子不贪财,不好色,偏偏有口舌之欲。年轻之时他最好京城美食,特意请了京城如意坊的大厨做了他的厨子。后来到了江南,又痴迷起杭帮菜,找我来做他的厨子。一晃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我和老张一个给他做京城八大样,一个给他做杭帮菜,老太爷甚是满意。只不过我和老张都已年近七十,只怕也做不了几年饭啦。老太爷用咱们用得惯了,一直没有再请年轻的厨子。这几日村里似乎有什么大事情要办,他身边的随从也都派了出去,大概下山去了。是以今天早上送饭的差事,只好由我们两个老家伙来办了。”
灰衣老者说到这里,看了厉秋风一眼,接着说道:“大爷,咱们老太爷对你算是不错了。以前也有人到村子里来拜见他老人家,不过是一碗糙米饭,几盘白菜豆腐便给打发了。可是今早咱们准备饭食之时,老太爷再三吩咐,一定要让大爷吃好喝好。我和老张精心烹制了八样小菜,唉,只是可惜大爷没有吃到……”
厉秋风想到早上自己一心逃走,惊得这两个厨子失手将食盒打翻在地。当时自己只顾着逃离石屋,也没仔细看看他们烹制的是什么饭食。此时想起来,肚子中突然感到一阵饥饿,竟然“咕咕”叫了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