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倾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安喜县尉
“姓魏的未置可否,冷笑道:‘大和尚,就算你上面所说的都是真的,那么你窥伺在旁,为的又是什么’弘敬和尚道:‘大报恩寺是成祖皇帝敕令建造,是皇家寺院。虽然成祖皇帝迁都北京,大报恩寺仍一直遵照当日成祖皇帝的圣旨行事。这大殿自建成之日起,除皇帝之外,擅入者死。近百年间,也曾有人试图进入大殿,只是大多死于机关之下,闯入大殿之中的不超过五个人。今晚石大人先行赶到本寺,却也知道规矩,等魏施主到了之后,要一起进入大殿。其时魏施主百般做作,假意劝说石大人不要进入大殿,不过句句都暗示这大殿之中另有天地。石大人上了你的当,强行闯入大殿。你顺理成章地跟了进来,已是立于不败之地。即便今晚之事不能善了,你也尽可以将过错全都推到石大人身上,嫁祸给南京刑部。你随着石大人进入大殿,破解了这墙上的机关,进入密室,想要将这里的奇珍异宝盗走。贫僧身为大报恩寺的执事僧,自然不能坐视。’
“他说到这里,魏千户道:‘好一位忠心皇命的大和尚。只是佛祖说过出家人万事皆空,大和尚是方外之人,却句句不离皇帝圣旨,过于执着,只怕会坠入魔道。’弘敬和尚合什说道:‘阿弥佗佛,善哉,善哉。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贫僧宁肯坠入阿鼻地狱,也绝不容许心术不正之人在本寺做恶!’”
司徒桥说到这里,微微叹了一口气,道:“其时我躲在暗格之中,心急如焚,只盼着两人火拼,斗个两败俱伤,到时我就可以趁机脱身。只是这两人唇枪舌剑说了老半天,却一直没有动手。我心中思量,想来两人都知道对手了得,谁都不想先出手,以免被对方瞧出破绽。姓魏的说这和尚进入密室之前,便塞住了鼻子,自然是担心中毒。他方才以内力将毒驱出体外,按理说应尽快脱身才是,否则若是又沾染上毒粉,非得被这和尚打死不可。这两人各怀鬼胎,互相算计,只要有一个活下来,我定然讨不到好去。情急之下,恨不能跳了出去,冲着两人大叫一声:‘赶快动手!’
“我正焦躁之间,忽听那姓魏的说道:‘大和尚,你不必再等了。我杀掉石大人之时,已将藏在他身上的淮西万家的解毒药丸取了过来。你藏在门外,只怕不知道罢。我故意装作以内力驱毒,便是要你放心大胆的冲进密室。你虽然狡诈无比,将鼻子堵住,自以为就算中毒,也要较我轻许多。到时动起手来,我不敢全力应战,自然不是你的对手。只不过饶你奸似鬼,也喝了老子的洗脚水。你虽然自以为得计,只是为了慎重起见,兀自想多拖一点时间,让我中的毒更多一些,你便更有把握杀掉我。只不过我已将体内剧毒驱除了九成,拿到石大人身上的药丸之后,虽不能解毒,却能阻止毒粉在我体内蓄积。是以你拖时间,正合我意。眼下我体内的剧毒只剩一成,可是你拖了这么长时间,剧毒至少在你体内积蓄了四成。哈哈,大和尚,既然你说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那老子便成全你,送你去西天拜见如来佛祖!’”
第383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众人听司徒桥说到这里,人人心中也是长出了一口气,心想他说来说去,总算要动手决斗了。慕容丹砚转头看了看众人的神情,笑道:“难得这次大伙儿一般心思,倒真是难得。”
司徒桥道:“你说的不错,其时我已经望眼欲穿,只盼着两人打他妈的一个两败俱伤,我拿上那紫玉葡萄和翠玉白菜溜之大吉。此时一听魏千户要动手,心下大喜,紧盯着魏千户和那个和尚,生怕两人又变了主意。
“弘敬和尚被魏千户说中了心思,脸上现出了一丝尴尬的神情。只不过这份尴尬转瞬即逝,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双手合什道:‘罪过,罪过。魏施主,你出言无状,恶语恫吓,不怕坠入阿鼻地狱么’
“魏千户冷笑道:‘你们这些和尚身披袈裟,干的却净是龌龊之事。我若是下了地狱,也有你这大和尚陪伴,倒不会寂寞。’他说完之后,双目如电,盯着弘敬和尚的双眼,厉声说道:‘你就别打算拖延时间了。今日是你自己找死,以为我和石大人在这里拼个两俱伤,你好渔翁得利,这才将大殿外的众僧遣散。眼下你中毒已深,又无后援,还想着多拖一刻是一刻,趁早别做这春秋大梦……’
“我听这魏大人语气凌厉,知道他就要动手,心下大喜,又略有些焦躁,暗想都到了这个时候,还讲这些废话有屁用哪知他话音未落,胸口处突然凸出一截剑尖。”
司徒桥说到这里,在场的众人也是悚然一惊。只听司徒桥接着说道:“我吓了一跳,初时以为是那石大人从地上爬了起来,猝然出手偷袭。只是仔细一看,压根不是这样。自从弘敬和尚闯入密室之后,魏千户就背对着甬道入口,与弘敬和尚对峙。那石大人的尸体倒在供桌右侧不远处,距离弘敬和尚倒更近一些。魏千户胸口中剑,那偷袭之人藏在甬道中,趁他不备才一击得手。只不过以魏千户的武功,为人又心思缜密,要想暗算他是极难之事。我初时还想不通那人为何直到了此时才动手,不过后来我勤练武功,倒是渐渐明白了。那人一心想要杀掉魏千户,不过对他也十分忌惮,一直藏在密室之外等待时机。直到弘敬和尚与魏千户图穷匕见之时,魏千户虽说大占上风,却也不敢小觑这和尚。是以他全神应付面前之敌,却忘了背后便是甬道入口,后心要害失了防护。那人悄悄潜入甬道,这才一击得手。”
石洞之中的诸人除了司徒桥和慕容丹砚之外,人人都是江湖中的大行家,不须司徒桥解释,便已明白其中的关键所在。听司徒桥画蛇添足般的解说,人人心中都对他嗤之以鼻,心中暗想:“这人说话刻薄,武功又差,想来是靠上了花家这棵大树,才能苟活到今日。”
司徒桥自然不知道众人心中正自对他腹诽,接着说道:“那魏千户低头看着胸口露出的那截剑尖,脸上是一副难以置信的神情。他身子扭动了几下,似乎想转过身去,看看偷袭他的是谁。只不过此时他身子已被长剑刺穿,全身劲力尽失,又如何能转得过去他又抬起头来,盯着站在对面的弘敬和尚,似乎想出言询问,只是嘴角微微颤动了几下,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我向那弘敬和尚望去,只见他也是一脸惊愕,原本在胸前合什的双手已自分开,摆了一个将合未合的姿势,直愣愣地看着甬道入口的方向。
“我瞧着弘敬和尚的样子,心下暗想:‘这和尚好像见了鬼一般,看样子倒不像事先知道有人会出手偷袭魏千户。只不过以他和魏千户两人的武功,若是有人悄悄欺近,又怎么能瞒得过去……’”
司徒桥话音未落,邓遥实在忍不住了,冷笑一声,道:“要不说你这人没有见识。那人知道姓魏的和弘敬和尚不好对付,这才一直藏在密室之外。直到弘敬和尚和魏千户翻脸,各自全神贯注准备动手之际,自然是心无旁骛。他才有机会悄悄溜进甬道之中而不被魏千户和弘敬和尚发觉。那魏千户要出手之际,是他背心最疏于防护之时。别说偷袭他的那人是一个高手,即便是司徒先生这样的庸手,其时要杀了姓魏的,却也并非难事。”
司徒桥听邓遥出言讥讽,却也并不生气,点了点头,道:“我正惊愕之时,魏千户胸口那截剑尖倏然消失,想来是偷袭他的那人将长剑自他后心抽了回去。剑尖消失之后,魏千户胸口处喷出一道血箭。这血喷洒出去,恰好溅在那具干尸之上。奇怪的是鲜血落到干尸之上时,竟然发出了‘嗤嗤’之声,随即从那干尸上升起了丝丝红雾,情形怪异之极。那弘敬和尚吓了一跳,急忙向供桌左侧退出了两三步,一脸惊恐地盯着那具干尸。便在此时,只听‘扑通’一声,魏千户的尸体已然扑倒在地上。
“我眼见密室之中徒生巨变,心下惊骇不已,身子竟然微微颤抖起来。我心中一惊,暗想魏千户虽已毙命,弘敬和尚却也不好对付。何况甬道之中还藏着一个更可怕杀手,若是被这两人察觉我躲在暗格之中,非要了我的命不可。念及此处,我深吸了一口气,又慢慢吐了出来,这才稍稍平静了下来。
“我凑近那暗格门上的小孔,向弘敬和尚望去。却见他一脸惊慌,站在供桌左端,双手仍是举在胸前,看着甬道入口,不由自主地又向后退了一步。过了片刻,他的双手才慢慢合什,对着甬道入口微微躬身,口中说道:‘阿弥佗佛。师、师兄,您怎么来了……’
“我听他如此一说,吓了一跳,不知道他所说的这个‘师兄’又是哪一位高人。惊疑之间,却听那甬道之中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阿弥佗佛。施主,你在本寺忍辱负重藏匿了三十一年,直到今日,老衲才知道敝寺这二三十年发生的那些怪事到底是因何而起。’
“我越听越是惊疑,那苍老的声音说完话之后,却见一个又高又瘦的老和尚从甬道中走了出来。这老和尚面容枯槁,似乎只是皮包着骨头,乍一看如同一具骷髅一般,与坐在供桌右侧的干尸倒有几分相像。老和尚的双目似睁似闭,颏下留着一撮花白的胡须,稀稀落落地从下巴一直延至耳端。这老和尚从甬道之中走出之时,身子晃来晃去,似乎随时都会倒在地上。他的左手大袖不动,右手袖子中却露出一截剑尖,剑尖兀自向地上滴着血珠。此时密室之中一片寂静,那老和尚行走之时又没有丝毫声音发出。是以这血珠滴到地上,发出的“嗒、嗒”之声,听起来如同敲在心上,却又与心跳并不一致,越听越是心慌,越听越是心悸。
“这老和尚慢慢走入密室,走到供桌前不远处,看着供桌后的那尊玉像,双目微微睁开,缓缓说道:‘这玉像雕好之时,我曾见过一次,想不到再次看到,已过去了将近八十年。阿弥佗佛。’
“我瞧着这老和尚说话之际,脸上现出一丝痛惜的神色。只不过离的远了,他脸上的神情看得并不清楚。自这老和尚进入密室之后,弘敬和尚便远远的躲了开去,似乎对这老和尚怕得要命。我心中暗想,这老和尚走起路来一摇三晃,似乎一阵风也能将他吹倒。可是连魏千户这样的大高手都死在他手里,这份扮猪吃老虎的功夫却是厉害之极。那老和尚看着那玉像的面容,过了半晌才喃喃说道:‘红粉骷髅,皆为虚幻,凡所有相,终是尘土。’
“我瞧着这老和尚看着那尊玉像时一脸迷幻,暗想这老和尚不会犯了花痴罢无意中看了弘敬和尚一眼,却见他正慢慢向甬道入口处挪动。一边移动身子,一边小心翼翼地看着那老和尚。那老和尚看了半天玉像,又低下头去,看着供桌上的奇珍异宝,眼珠呆滞,似乎将这些玉石蔬果尽数看在眼中,却又像什么都没看到。直到弘敬和尚快要挪动到甬道入口处,那老和尚才叹了一口气。弘敬和尚听了这声叹息,吓得浑身一抖,立时停下了脚步。此时他距离甬道入口只有丈余,却是半步也不敢再动。
“此时那具干尸上仍然不时有血雾升起,只不过再也没有‘嗤嗤’之声。那老和尚缓缓转过身子,看着弘敬和尚道:‘施主,老衲是该称呼你为卓不离呢,还是叫你金无心’”
司徒桥话音未落,在场的帮主、掌门之中便有数人发出了“噫”的一声。慕容丹砚一怔,暗想卓不离是谁金无心又是哪一个看各位前辈的模样,这两人定然是非常有名。怎么我却从来没有听父亲和哥哥提起过
却听许成和道:“卓不离是横行江南的独脚大盗,金无心却是在山东沿海出没的水贼,两人八杆子都打不到一起去,怎么会与这弘敬和尚拉上关系”
慕容丹砚听了更是心下茫然,她对江湖之事又最为好奇,见许成和说完之后,在场的帮主、掌门人均自沉默不语,心下更是着急,低声对厉秋风道:“厉大哥,卓不离和金无心是什么人,很有名么”
厉秋风沉吟了片刻,低声说道:“这两人都是昔年江湖中出名的邪派人物。卓不离是横行于江南四省的独脚大盗,虽然作案不多,但是他做的每一起案子都轰动天下。官府追查他二十余年,却一直没有将其擒获。据说当年慕容秋水老先生也曾派出慕容山庄的高手帮助六扇门缉拿此人,却都被他逃脱,可见此人十分了得。金无心是水贼,纠集海盗,在山东沿海打家劫舍,甚至还劫过两次官船。这两人在二三十年前都是名动天下的剧盗,只不过十余年前突然在江湖上销声匿迹,再也没有出现过。”
第384章
因未知原因,今天搜狗突然无法搜索到本站,请各位书友牢记本站域名找到回家的路!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一刀倾情 ”查找最新章节!
司徒桥见众人脸上的神情,却也知道众人的心思,道:“各位都是一派之长,自然知道卓不离和金无心的名字。只不过其时我初出江湖,却不晓得这两人的名头。心中还在奇怪这两人是谁。只是那老和尚说完之后,弘敬和尚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原本惊慌的眼神倏然消失,目光变得分外凌厉。这和尚生得白白胖胖,脸上又始终带着笑容,看上去与寺院中的弥勒佛一般,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亲近之意。只不过此时却如同换了一个人一般,脸色阴沉,目光如刀,一字一句地说道:‘既然你已经知道了,咱们也没什么好说的。不过你若是想杀我,须得想想董大人那里,你是否能应付得了!’
“那老和尚仍然是一脸茫然,似乎全然不懂弘敬和尚在说些什么。过了片刻,他才叹了一口气,道:‘施主,当日你拿着度牒到了敝寺,老衲就知道敝寺从此多事。其后屡有江湖人物到敝寺生事,南京守备衙门、南直隶提刑按察使司衙门、乃至京城锦衣卫都曾派人到了敝寺,虽然没有说来做什么,老衲却也知道一些消息。施主一仆二主,身份诡异,又拿了薛大人的亲笔书信,度牒却是李大人亲自手书,这是天大的面子,即使是老衲也不敢做你的师父。只得代先师收徒,将施主归入敝寺弘字辈僧人之中。其后这数十年间,每年施主都要出外云游,寺中上下却也不能约束于你。现在想想,施主出了大报恩寺寺门之后,那个名叫弘敬的僧人便不见了,或者叫做卓不离,或者叫做金无心。你叫做卓不离时,是替薛大人办事。等你变成了金无心,又是为李大人卖命。施主左右逢源,大发横财,这些年虽然血案累累,却乐得在敝寺乐享太平。这份心机,天下也没有几个。’
“我听这老和尚说话之时有气无力,似乎随时都能气绝身亡。只不过他所说之事却是诡异之极,不由得越听越是心惊。想不到弘敬这样一个胖大和尚,居然有此来历。那弘敬和尚冷笑道:‘弘道师兄,我叫了你几十年师兄,却也并没有亏欠大报恩寺。若不是我从中周旋,大报恩寺只怕早就被人一把火给烧成了白地,你还能在这寺里做这一言九鼎的住持你既然已经猜到了我的身份,那咱们不妨做个交易。今晚大报恩寺中死了这么多人,个个都是大有来头。石大人不用说了,和锦衣卫、东厂都有关系。他那十名手下中有三人是锦衣卫的探子,还有一名东厂的番子。魏千户更不用说了,虽然他在孝陵卫中失势,不过他在京城之中也有靠山。这些人中死了任何一个,只怕都是极大的麻烦。何况十多个人一夜之间尽数死在大报恩寺,这事情便是想瞒,只怕也瞒不住。到了那时,东厂、锦衣卫、孝陵卫都会派出高手到大报恩寺来查案。弘道师兄,刘大人虽然待你不错,张公公也是你的朋友,只不过这事情闹得太大了,你能应付得了么别忘了还有山东巡抚董大人,他的脾气你应该知道,就算是刘大人和张公公亲至,他也未必买账。这些年若不是我出力,山东官场早就塌了天了。你若是与我为难,董大人必然放不过你。弘道师兄,你可要想清楚了……’
“弘敬和尚正说的兴起,我看到弘道和尚抬起右手,一剑刺入弘敬和尚的咽喉。”
司徒桥说到这里,众人又是一惊。司徒桥停了片刻,接着说道:“弘道和尚出手之时,我看的清清楚楚。他出剑的速度好像并不快,因为他抬手、出剑、刺入弘敬和尚的咽喉,每一个动作,我都看的清清楚楚。只不过若是我都能看清楚,以弘敬和尚的武功,躲开这一剑并非难事。但是他偏偏没有躲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弘道和尚手中的长剑刺进了他的咽喉。
“弘道和尚这一剑刺的并不深,最多只有三寸,只不过这三寸足以取了弘敬和尚的性命。那弘敬和尚自从被弘道和尚识破身份之后,看得出他已是全神戒备,随时都会出手袭杀弘道和尚。饶是如此,弘道和尚这一剑清清楚楚地刺了过去,他却连遮挡都没遮挡一下,咽喉便已中剑。
“弘道和尚右手一收,长剑已缩入他僧袍的大袖之中。直到那剑身收回之后,弘道和尚咽喉伤处才喷出一道鲜血。他哼也没哼一声,身子向后倒去,‘扑通’一声摔倒在地。直到此时我才发现,弘道和尚出手之快,已到了返朴归真的境界。他出手之际,虽是快若闪电,只是手中长剑每一个变化却都做到了一丝不差,是以旁观之人虽然看得清楚,其实速度之快实是难以想象。其时我武功低微,却也知道能够将招数使到这种境界之人,只有江湖之中的绝顶高手才能做到。那晚我遇到的石大人、魏千户、弘敬和尚,每一个人都身负惊人艺业。只是与这弘道和尚相比,却是给他提鞋子都不配。”
华山派、昆仑派、青城派、嵩山派等门派都是以剑术名震武林,是以刘涌、楚丹阳、许成和、林义郎等人都是用剑的大行家。这些人虽然不大瞧得起司徒桥,只是对他这番话却是颇为赞同。武林中成名的剑客毕生所追求的并非是杀人的手段,而是人剑合一,将剑融入身体之中,举手投足之间皆可克敌制胜。至于到了慕容秋水、柳宗岩的境界,则已脱离了剑术的层次,将剑法归入“剑道”的境界。剑已成为剑道大师身体的一部分,便如同人的手足一般,使用起来随心所欲,甚至连剑招都不必刻意而为。据司徒桥所述,那弘道和尚出招之际,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让人看得清清楚楚,却又是快若闪电,剑术已到了极高的境界。刘涌等人虽然自忖勉强也能做到,但是那弘道和尚已有**十岁,兀自能使出如此厉害的剑招,确是武林中难得一见的大高手。是以几位用剑的帮主和掌门人心下均想:“若这司徒桥没有胡说八道,这弘道和尚定然是一位了不起的剑客。只是从来没有听说过江湖之中有弘道大师这样一号人物。另外南京大报恩寺的名头虽然响亮,多半是因为大报恩寺是江南佛寺之首,乃是人所共知的佛门圣地,倒没听说寺中有什么了不起的武功好手。”
厉秋风所想之事却与众人并不相同。他在锦衣卫的档案之中,看过有关卓不离和金无心的案卷。这两人一南一北,彼此并无关联,所做的案子更是风马牛不相及。只不过听弘道和尚所说,卓不离和金无心竟然是同一个人,而且这人背景复杂,与锦衣卫、东厂、山东巡抚衙门、南京守备衙门都有关系。更让人吃惊的是这人在以‘金无心’的身份出现时,与山东巡抚颇有交集。这金无心在海上曾两次劫夺官船,锦衣卫档案之中虽然没有记录官船上装载何物,但是既然能够被记入到锦衣卫的档案中,船上定然有极为重要的东西,而且十有**这东西见不得光。这案子发生在山东巡抚管辖区域之内,做为主官的山东巡抚却与此案的主谋金无心大有关联。此案的背后,只怕还牵涉到朝廷各位大佬之间的明争暗斗。弘敬和尚既然已经死了,金无心、卓不离、弘敬和尚的真实身份,只怕再也无人知晓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