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流水
“奶奶,对不起,是我不好,都怪我不好,一直没有回来。”顾青云抱着怀里瘦弱的老陈氏,愧疚感几乎可以把他淹没。
虽然心里知道自己的选择在大众眼里是正确的,也是必须的,但看到眼前这一幕,内心深处还是会自我唾弃,会难受,会后悔……
两全其美,何其难也!
“奶奶的乖孙,不是你不好,是我和你爷爷身子不争气,你在外面做官,我和你爷爷心里快活。”似乎知道顾青云的心思,老陈氏不哭了,赶紧安慰。
话说到这里,她突然转头去推顾季山:“老头子,别睡了!栓子回来了,快起来!”
顾青云看着她的动作,似乎把顾季山当成以前那个健康的老人一样,他心里一酸,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叫道:“爷爷!”
顾季山终于清醒过来,他盯着顾青云看了好大一会儿,口中才蠕动道:“是,是栓子,栓子回来了……”
“对对对,你赶紧起来,老头子,你不是一直盼望着孙子回来么?”老陈氏大喜。
顾青云也高兴不已,跑到顾季山这一边,蹲下来轻轻叫了一声:“爷爷!”
“栓子,你回来了。”顾季山的眼睛从迷糊逐渐变得清醒,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一丝微笑,“好好好,栓子,扶我起来。”
顾青云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赶紧把棉被掀开,怕顾季山吃力,他干脆就直接把顾季山整个抱起来,再接过婆子递过来靠枕,轻手轻脚地把顾季山放好。
一边做着这些动作,顾青云的眼泪都掉下来了。
“哭什么?是不是爷爷太重了?”顾季山有些吃力地说道。
顾青云猛地摇头,哽咽道:“不,是爷爷太轻了!太轻了!”他五六岁的时候顾季山还可以轻易地把他抱在怀里,举高高之类的动作没少做,而现在,轮到他能轻易地抱起顾季山。
爷爷实在是太轻了,轻得让他不敢置信。
“栓子长大了!”顾季山嘴巴咧了咧。
“是长大了!”老陈氏跟着感叹,眼睛一眨不眨地紧紧盯着顾青云。
“不要哭,爷爷都这么大年纪了,活到这份上已经知足了,爷爷小时不算受苦,中年逃荒受尽苦头,后来日子安定你就出生了,临老临老竟然还能跟着享福。栓子,有你这样的孙子,我就是见到列祖列宗也不怕了,你不要哭,咱们村里还没有人活到我这个岁数呢,这是喜丧。”顾季山毫不避讳死亡,他早就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
顾青云一听,强忍着眼泪。
“能在临死之前见到你一面,我已经满足了,死而无憾。”顾季山握住他的手,瘦得脱了相的面容在外人看来可怕,但在顾青云眼里却格外慈祥,“你在外面做官是为了咱们这个家,有你这个孙子,我高兴啊,只要一想到你就高兴了。”
顾青云用袖子擦了一把眼泪,哽咽:“爷爷,我想要你活着,我想要你一直陪着我们……是我不孝,这么多年没有回来看你们,如果我再能干一点的话,肯定能找到机会的。”是自己没有尽力争取,是自己无能……
“胡说,爷爷的栓子最是能干,你可不许说什么孝不孝的事情,在我和奶奶的心里,你能有这么大的出息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孝顺了!”
“可是,可是我一直没能找到姑姑他们。”顾青云只觉得无能为力的感觉糟糕透了。
这话一出,老陈氏就叹道:“我这些日子还在梦里碰到你姑姑,她一直对着我笑,估摸着她早就走了”
“能找到最好,找不到就算了,都有自己的日子过。”顾季山接过话茬,神色平静。
顾青云摇摇头,没有说话,只是目光贪婪地看着顾季山和老陈氏,恨不得把他们的一举一动刻印在脑海里。
顾季山说了这么大一段话,就停下来喘息了一会儿,道:“叫你爹和你二叔他们进来,还有,我饿了。”
顾青云一惊,强忍着泪意,马上问道:“爷爷,你想吃什么?”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白米饭和红烧肉,要肥的。”
顾青云望向一直看着他们的老陈氏,又问:“奶奶,你呢?”
“奶奶也一样。”
顾青云点点头,站起来才发现屋内只剩下他一个了,他又抹了一把脸,刚走出房门就看到门外站着一大群人,他也不细看,就说道:“爷爷奶奶想吃白米饭和红烧肉,让厨房把肉炖得烂一点。”
顿了顿,他又说道,“做快一点!要快!”
这时,大家围了过来,顾青安高兴地说道:“爷奶果然最疼大哥,大哥一回来,爷奶就想吃东西了,之前他们都吃不下。”
其他人的脚步顿了一下,没有说话。
顾二河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顾永良快走几步扶着顾青云,担忧地问道:“爹,太爷爷他们没事吧?”
顾青云用力地握了下顾永良的手臂,对着其他人说道:“爷爷奶奶现在醒了,你们进去和他们说说话吧。”说完等顾大河他们进去后,他才跟着进。
屋内一下子进来这么多人,空间顿时变得急促起来,光线暗下来后,有下人点起了蜡烛,照得房间光影重重。
顾季山对着满屋子的子孙一个个地说话,话叮嘱了一遍又一遍,话里的意思是让大家好好相处,不要吵架,凡事看开一点,不要斤斤计较,要团结……道理大家都知道,但众人还是听得极为认真,频频点头。
此刻的顾季山头脑清醒,说话清晰,那精神的样子简直不像是一个病人。中途他还真吃了一小碗的白米饭和几块红烧肉,看起来胃口不错。
大家刚开始还很高兴,但渐渐的,似乎察觉到什么,气氛逐渐变得沉重起来,像简薇她们这些敏感的女眷已经在偷偷擦眼泪了。反倒是老陈氏一直笑眯眯,也是一直拉着大家说话,叮嘱的话语比顾季山说得还长,中间还让人把顾传恪抱出去,不许他在这里。
“好好做官,做个好官。”老陈氏握着顾青云的手说了一大通,“奶奶有你这个孙子,这辈子都值了。还有你弟弟他们,都是好孩子,光宗耀祖啊,你们以后可要好好相处。”
顾青云等人猛地点头。
顾青云是最后一个和顾季山说话的,他的手被对方松松拉着,絮絮叨叨地听他说了很多话,其实到最后,顾季山的声音已经几不可闻了。
当夜幕降临时,顾季山的脑袋一摆,拉着顾青云的手一下子垂了下去。
“爷爷!”顾青云轻轻地叫了一声,大家屏住呼吸,可是半炷香过去了,顾季山还是没有任何反应,他的胡子服服帖帖地待在原处没有动弹,脸上还带着一丝满足的微笑。
“爹!”
“爷爷!”
“太爷爷!”
……
大家意识到了什么,一下子扑了过来。
顾大河试了试顾季山的鼻息,声音嘶哑:“爹他老人家去了。”
小陈氏看向老陈氏,见她还呆愣着,就轻轻叫了一声:“娘……”
屋内的人顾不得悲痛,赶紧看向老陈氏,纷纷安慰:“娘,你还有我们,要保重身体。”
老陈氏回过神来,不等大家再说什么,神情平静地说道:“赶紧把你爹的寿衣拿过来,趁着他刚走我给他穿上。”
顾大河和顾二河对视了一眼,见老陈氏坚持就去翻柜子把早就做好的衣服拿过来。
“还有我的寿衣,我也要看看。”老陈氏又说道,语气很是坚决。
顾青云把视线从顾季山的身上转到老陈氏那里,叫道:“奶奶!”
“我要给你们爷爷换衣服,我侍候了他一辈子,现在他死了,就让我再侍候他一回吧。”老陈氏对着顾青云笑笑,“栓子,你们能赶回来看你爷爷,你爷爷可是高兴得很。”环视了一周。
她再看向顾大河他们:“我生了你们两个,这些年都很用心伺候我们,我们享福了,以后你们还是要好好相处,可不能生分。”
顾大河和顾二河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
“快出去,我要换衣服。”老陈氏再次催促道。
众人无奈之下只能退出房间。
顾青云的脑袋昏昏沉沉,他本能地扶着顾大河,两人身边跟着顾永良兄弟俩。
在门外站了一会儿,等大家觉得不对劲冲进房间的时候,发现身上穿着寿衣的顾季山和老陈氏并排躺在床上,面容安祥,一如顾青山刚刚进门那时看到的。
作者有话要说:
我最近换了新岗位,工作非常忙,晚上频繁加班,因此最近不一定能保持每天更新,不过两天一更还是能保证的,请大家谅解。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260章 珍惜
老陈氏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跟着顾季山走了,让顾青云等人猝不及防。
“娘怎么能这样?”顾大河喃喃自语, “一下子都走了。”其他人震惊不已, 半晌没有人反应。
顾青云也有些震惊,但隐隐的, 他回忆起老陈氏之前的动作, 又觉得有迹可循。看着眼前这一幕, 他心里难过的同时,还有一种无法描述的感觉。
在他的印象里, 奶奶说话最大声,以前还掌握着家中的财政大权,但背后站着的还是爷爷,只要是爷爷发声,奶奶一般情况下只能照做。二老相互扶持这么多年,平时还相互呛声,但现在爷爷一去,奶奶竟然也跟着去了, 没有考虑他们这些子孙的感受。
他庆幸自己及时赶回来了,还能见到他们最后一面,否则他会更加内疚。
“奶奶的身体比爷爷的还好, 何大夫说还能撑几个月的。”三弟顾青安不知何时站在顾青云身边, 自言自语, “生前白头偕老,死后共寝一穴,爷爷奶奶的感情真好。”
顾青云默然, 刚才瘦弱的奶奶是如何独自一人帮爷爷换上衣服的?而他们竟然还昏头昏脑地任由她把自己这些人赶出去。
“爹啊,娘啊!”二婶李氏突如其来的哭嚎把众人的思绪拉了回来。在她之后,小陈氏和宁瑶反应过来也跟着哭起来,哭声一下子震天。
听着小陈氏等人的哭喊声,顾青云等人也是眼中含泪,众人齐齐扑过去,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一会儿后,顾大河才站起来说道:“爹娘既然已经去世了,那咱们就要把他们的后事好好操办,二弟,你出来跟我合计一下,还有栓子,你也出来。”
顾青云有些茫然地盯着顾大河,几个呼吸后才听明白他在说什么,就道:“好的,爹,二叔,爷爷奶奶的后事我们一定要做好。”
不知为何,顾青云觉得自己心里非常难受,总觉得堵着一口气,胸口闷得慌,可他还是很快进入自己的角色,先派人去通知其他族人,等几个族中的老人到来,再商量怎么操办丧事,怎么出殡。因为老陈氏身上有正四品的诰命,其他族人不懂,就让简薇和宁瑶参与进来。
刚开始还有些慌乱,但因为二老久病,大家早就有了准备,寿衣、棺材等东西都是事先就有的,再加上人手充足,整个丧事办得井井有条,还从县里请来最负盛名的戏班子,场面十分隆重。
顾季山和老陈氏都是八十六七岁才走的,在古代这个人均寿命不一定有三十岁的环境,他们已经是非常高寿了,超过七十岁的一般称之为“喜丧”,因此来参加丧礼的人反而没有一般丧礼上哀伤的气氛,而是悲中带喜。
顾青云顾不得悲伤,他作为长孙要做的事太多了,还得关注年纪大的顾大河和小陈氏。再者,本地的官员不知从哪里得来的消息,他们一一前来祭奠,连郡里都有官员来了。
林溪村的村民一开始羡慕顾家操办后事的隆重,到最后已经是目瞪口呆,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讨论起哪个是什么官。
顾青云听下人说起时只是无奈,说实在的,他真的不愿意接待这些络绎不绝的陌生官员,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在灵堂里静静地守灵,只是人在官场总有许多无奈,幸好还有顾永良和顾永辰帮忙,他亲自出来接待的机会不多。
停灵五天后,该来的亲朋好友都来过了,按照事先算好的日子,接下来就是入殓。
当两副上好木质的棺材被抬进来时,请来的阴阳先生不紧不慢地按照步骤做着事情。
顾青云等人跪在灵堂里无声地看着这一幕,等一切准备就绪,旁边的司仪高声喊道:“要盖棺木了,孝子贤孙来看老人们最后一眼了!”
顾大河等人身穿丧服按照指引绕着棺木走了一圈,顾青云的眼睛一直看向顾季山和老陈氏,不知不觉一圈就走完了。等他重新跪在地上时,眼看着棺木就要被盖上的那一刻,顾青云心中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恐慌感。
棺木盖上后,自己真的再也见不到他们了!
这一刹那,顾青云无比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不要盖!”顾青云不知从哪来的冲动,爬起来扑到棺材边上,叫道,“让我再看看他们!让我再看看他们!”等他看到里面躺着的顾季山和老陈氏时,不由得泪流满面,压抑已久的悲痛全都宣泄出来。
“爷爷,奶奶,不要走……我还没有好好孝顺你们,我还没有找到姑姑,你们怎么就走了呢……我还没有好好孝顺过你们……”顾青云痛哭流涕,手指紧紧地抓着边沿,这一刻,久远的记忆让他想起了前世外婆去世的情景,那时的他失去唯一的亲人,悲痛的心情无以言表。
此时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刻,悲伤得不能自已。
顾大河等人受此感染,顿时哭声震天,也跟着扑过来死抓着棺木不放。
旁边的人总算反应过来了,赶紧跑过来架住顾青云,因为时辰已定,最后还是用力掰开他的手,强制般把他扶起来。
“爹,您振作点。”顾永良小心地给顾青云擦脸,“不能伤心过度,要是太爷爷他们还在的话,肯定骂您了。”
顾青云看了一眼正着急朝自己这边望的爹娘,还有身边的妻儿,垂下眼睑,默默地点点头。
接下来的送葬、下葬……顾青云跟着浑浑噩噩完成了,可丧礼一结束,他就倒下了。
他这一倒下可把顾家人给吓坏了,所幸顾莲的公爹何大夫在场,等他把诊断结果说出来后,大家才稍稍放心。
“一路上爹闷闷不乐,思虑过重,刚一到家太爷爷他们就去世了,这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爹之前都是强撑着,现在一口气散了,疲惫过度,病倒了正常。”顾永良安慰着急不已的顾大河和小陈氏。
爹的辛苦他都看在眼里,爷爷毕竟年纪大了,许多事情都在爹这个长孙在做,休息的时间不够,
“就是,爹爹的身体一向很好,等爹爹醒来吃下几服药就好了。”顾永辰猛地点头。
“爹爹只是太难受了,等过上一段时间会好起来的。”顾景也跟着安慰,握住简薇的手。
他们的话没有成真,顾青云的病一直拖了差不多一个月才彻底好起来。病倒的那一天晚上他就发起高烧,受了风寒,中途病情时好时坏,让众人跟着担心不已。
顾青云知道自己是思虑过重,又因为连续几个晚上守灵,疲惫过度才引起的病症,当他看到家人着急的模样时,知道自己不能沉浸在哀伤中,他还有属于自己的责任,于是就积极调整好心情,乖乖吃药,不久就控制住病情,总算让大家松了口气。
等他彻底好起来后,已经差不多到启程去京城的时间了。
毫无疑问,这次顾大河和小陈氏是一定要跟着去京城的。此外,顾季山和老陈氏去世后,他们的遗物也要分一分。
“爹娘之前清醒的时候就把东西分好了,我们照做就行。”顾大河看着顾二河,询问道,“二弟,你怎么看?”事实上,二老的遗物没什么值钱的,虽说每年子孙孝敬的东西很多,尤其是顾青云,更是经常从京城里给他们寄东西,但是因为他们病了几年,生怕给子孙造成负担,一般都会把自己得到的东西又分给几个小的。
顾二河同样是面容有些憔悴,他点点头道:“大哥,我听你的。”
于是,在友好平静的气氛下,大家拿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东西,个个不落空,大都是有纪念意义的。
顾青云拿到了老陈氏生前一直戴在身上的檀香木佛珠和顾季山平日里喜欢把玩的老虎木雕,这是二老生前就说过的。
他属虎。
“二弟,你真的要搬回村里养老了?”顾大河见东西分完了,就把自己关注的事情问了出来。
“嗯,我都是六十岁的人,总要落叶归根吧,林山县再好我也待不久,林溪村才是我们的根啊,在家里养老适合我。”顾二河环视了众人一眼,“平平在村里教书,你们又去了京城,家里总得有个人守着。大哥,你们有空记得回来看看啊。”
顾大河猛地点头,道:“放心,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好,我们等着,你们放心,宅子我会帮忙照看。”顾二河承诺。
众人一时之间有些沉默,离别总是令人伤感。
接下来的几天里,小陈氏和简薇他们忙着整理东西,顾青云忙着感谢亲朋好友的帮忙,在病中他们还给自己送过药材等东西。
在忙碌中,时间很快就到了五月初一,这是他们启程回京的日子。
顾青云和师兄赵玉堂、府学同窗黄言成告别后,就回到大姐顾莲和二姐顾荷他们这边。
这次回乡他一开始忙着丧事,之后大部分时间被简薇压着必须躺在病床上,不轻易出门,不过大家相处的时间倒是不少,毕竟顾大河夫妇就要离开林山县了,回来的时间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因此姐姐们经常上门。
“大姐,二姐,有机会记得来看我们。还有,外甥们考中举人的话,记得要来京城找我,平时有什么麻烦,也要告诉我。”顾青云再次叮嘱,想了想,又说道,“如果你们舍得的话,也可以把外甥送来京城,那里的条件总要比林山县好些,我还有空给他们上课。”
之前不提是因为他忙于事业,最主要的是他还要教育两个儿子,精力不足。现在他人到中年,孩子们要操心的事情不多,加上鸿胪寺较为清闲的环境,他才有精力教学生。
同样的话他还跟顾青明他们说过。科考是一条狭窄的路,到目前为止,顾家其他人的功名只到秀才这里就动弹不得,他希望自己能为孩子们提高一点成功的几率。
目前,亲朋们还处于犹豫阶段。顾青云能理解,毕竟把孩子送到千里迢迢的京城,作为父母的他们总不会放心,这可是背井离乡。
“知道了,你放心,你都说过好多次了。”顾莲笑道,“不会有人欺负我们的。倒是爹娘,你可要好好照顾他们。”
“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他们的。”顾青云很肯定地回答,“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他已经尝过了,当然会好好珍惜现在的日子,现在的亲人。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261章 认命
没有当初赶回来的焦虑,顾青云经过这一场病, 对顾季山和老陈氏的死亡已经能看开些, 加上每天看到大海,心情逐渐开朗起来, 有空就在船上四处走动。
这次回京因为身上带孝的问题, 他们同样包下一艘船, 这样活动的空间也大些。
他突然发现,这次旅程是他们一家人最齐全的时候, 称得上是全家出动了。按理来说,顾大河和小陈氏需要守孝三年,这三年最好是不要外出。只是他们两人没有担任官职,且只有顾青云一个儿子,自然要在一起,因此道理是说得通的。
再者,顾青云发现守孝的规矩在民间执行得不是很严格,毕竟三餐不继的人很少会想到这些问题, 也没有人有闲心去追究。
这次顾季山和老陈氏去世,顾青云需要服孝一年,顾永良兄妹是五个月, 到了顾传恪这一代就只需三个月了。
“爹, 娘, 今天身体如何?有没有晕船?”一大早的,顾青云就跑来顾大河这边了,生怕他们不舒服, 毕竟坐海船有时会颠簸一些。
“无事,都好。”小陈氏早早就起来了,她拉着顾青云的手,左右看了下,“还是太瘦了,等回到京城,出孝后娘再给你炖汤好好补补。”
顾青云见小陈氏的精神不错,心里稍稍松了口气。老陈氏去世,其实小陈氏是很难受的,不过大概是之前有过心理准备,因此流露出的感情没有自己炽热,但他知道她们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感情肯定很深。
“好,那我等着。”顾青云抿抿嘴,说道,“不单是我瘦了,咱们家的人都瘦了。”因为忙上忙下的缘故,加上要照顾自己,简薇的身材几乎恢复到年少时的模样,连顾传恪都跟着瘦了一大圈。
这一个多月家里的事太过于忙乱,让他这个小人儿也受到了影响。
顾大河叹了口气:“壮壮需要守孝三个月,等过三个月就好了。”
顾青云点头同意,想到小家伙瘦了两圈的脸蛋,心里也心疼得厉害,要不是在船上,有外人看着,他还真想让小家伙多吃点肉。大人就罢了,小孩子可受不住,只能时不时去岸上采购些新鲜鸡,吃得小家伙现在一闻到鸡蛋的味道就皱起小眉头。
在他看来,对亲人的思念不用拘泥于形式,只是世俗如此,不得不遵守。
“对了,小鱼儿和小丫的亲事现在怎么样了?他们这次守孝会不会有影响,卢家的姑娘能等吗?”小陈氏想到这几个月一直陪在身边的顾永辰和顾景,赶紧把自己的疑惑问出来。
“这种事非人力所能抗拒,小鱼儿起码要等明年五月才能成亲,这次回京我会写信跟卢家赔罪,是我们对不住卢家二姑娘。”顾青云想起这件事就有些郁闷,只能说事情太不凑巧了。
明年顾永辰二十一岁,卢家二姑娘卢妙云二十岁,在古代已经算是大龄,一般官宦人家的姑娘出嫁总不会超过二十的,最迟是十九。
1...162163164165166...1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