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流水
“爹爹,不要难过。”顾景走过来抱着顾青云的大腿,声音软绵绵的,“爹爹难过,我也难过。”
顾青云扯扯嘴角,叹了口气,摸摸她的脑袋,轻声问道:“小丫,你用过饭没?”声音却嘶哑得厉害。
顾景摇摇头。
门外的简薇见状,就轻声道:“夫君,该换丧服了。”
“嗯,进来。”顾青云微微提高声音。
很快,简薇就带人进来点起蜡烛照亮书房,她的身后还跟着春分和谷雨,端着一盆清水还带着布巾。
顾青云洗脸换上丧服,所谓的丧服就是用细熟的麻布制成的,按照他和顾伯山的关系,他只需服缌麻,服期三个月,在这三个月内忌吃荤,忌嫁娶,不能去参加喜庆宴乐等活动,也不可接待宾客。
“我让管家在大门横钉了一幅细麻。”简薇帮他一起换上衣服。
顾青云点点头,这是提示别人自家在服丧,细麻布则代表服丧时间。他又看到简薇和顾景身上的首饰已经全部取下,取而代之的是朴素的木簪子,心里很是舒服。
“薇儿,辛苦你了。”顾青云握住她的手,家里的丧服都是她在短短的时间内赶制出来的。而他经过一段时间的发泄,下午猝不及防的悲痛已经缓解。
简薇摇摇头,给他穿上一件外衫,轻声道:“小丫见你不在都不肯吃饭。”
顾青云低头看向顾景,见她定定地看着自己,突然开口:“爹爹的眼睛肿肿的,爹爹是不是哭过了?”
这话一出,房内的春分和谷雨恨不得缩在角落。
顾青云干咳一声,倒是不以为意,牵着她的手走去饭厅,一边还解释道:“是的,爹爹的大爷爷去世了,爹爹太伤心当然会哭。”
顾景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看了一眼简薇,没有再说话。
晚饭后,顾青云就去了前院的书房,这里有一间卧室,他有时会在这里休息。现在是服丧期间,他当然不能和简薇一起睡,前院的书房就是最好的选择。
晚上,他挥笔写下一篇祭文,当他写到“肝肠寸断,泪水沾巾。哀号祭奠,悲痛难陈”时,只觉得手中的毛笔无比沉重,想到以后再也见不到那位可敬的老人,眼睛不由得一酸,眼泪似乎又要流下,连忙使劲地眨眨眼,抑制住这种冲动。
顾三元帮他晾干信纸,他同样知道这个噩耗,整个晚上都沉默许多。
“叔,我明天就把信拿去寄。”
“嗯,记得找你婶拿银票,我远在京城帮不上什么忙。”
“好。”
第二天,顾青云还是得照常去户部上值,父母去世要丁忧二十七个月,但像顾伯山这种亲属关系是很难请到丧假的,如果他家是在京城附近还好,但在越省就不行了,来回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上官不可能批准。
他唯一庆幸的是,小石头还在老家,可以代替他到顾伯山的坟前磕头,这让他内心深处会好受些。
既然请不到假期,顾青云只能继续上值,他里面穿着丧服,外面穿着官服,还在鞋子上让简薇用白色的孝布做一些点缀,其他人见到他这种的打扮就不会邀请他去参加聚会,也不会上门拜访,省去一些麻烦事。
顾青云收到信时,距离顾伯山去世已经有一月有余,本来他只需服丧一个多月就行了,只是他最终还是服满三个月。
服丧的日子过得极为安静,不用交际应酬,每天只在户部和家里两点一线活动,他自己吃素不要紧,可顾景年纪还小,除了前面七天是跟着不吃荤腥外,后面的日子顾青云和简薇不会强求她,煮菜放油,吃点鸡蛋是正常的事。
事实上,真不吃荤腥的话,顾青云相信他们这样吃惯肉食的家庭是没有多少人受得了的。
顾青云严格按照规矩来,这样的行为反而让他心情平静,慢慢的,心里终于能接受顾伯山已经离世的事实。期间,他待在家里无事可做,干脆就接着干自己的事。不得不说,关起门来没有人打扰的日子,他写起话本更有灵感,学习语言自我感觉心情平静,进步很大。
三个月的服丧期结束,顾青云和简薇有些着急了。
“爹爹,哥哥什么时候能回来呀?”顾永辰这天趁着休息日,又问起顾青云。
“应该快了,赶紧的,把你写的功课拿给爹爹看看,特别你的大字,让爹爹看看有没有进步。”顾青云摸摸他的脑袋,小家伙性格开朗活泼,还有张修远的儿子张延海在一旁照应,加上陆煊还没从皇家书院结业,所以他在书院里适应得不错。
事实上,对于小石头他们的行踪,顾青云心里也有些没谱。按理说知道成绩,办完顾伯山的丧事后,方仁霄和小石头他们就应该返京,免得到时天冷赶路太过于辛苦。
一连三个月没有信寄回,顾青云还真担心他们会出什么事。难道是老师不想回京?还是途中发生什么事?
一想到这里,顾青云就坐不住了,天天让方忠派人到城门口等待。如果真的是途中出事的话,那里会有小道消息流传出来,如今海路和水路繁荣,南北来往的商人消息无比灵通。
在反复的煎熬中,顾青云他们终于等到了方仁霄他们归来,这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十一月底。
“外公外婆,你们可终于回来了!天气冷,再不回来就只能等明年了。”一家人见面就是埋怨也带着十分的欢欣。
面对简薇的抱怨,连氏温声道:“家里事多,比预定的时间迟了些,让你们担心了。”
“老师,您还好吧?来,咱们还是马上回家,这里人多。”顾青云打量一下方仁霄的脸色,见他面色疲惫,忙扶着他道。
送方仁霄和连氏上马车后,顾青云注意到小石头神情有些不自在,频频看向这边,心里咯噔一下,忙把他扯到一边,沉声问:“是不是你太爷爷太奶奶出什么事了?”
顾永良一听,猛地摇头,连声否认:“不是,不是。”他看了一眼顾青云的脸色,继续道,“好吧,是与他们有点关系。咱们本来九月中旬就可以回来的,只是太爷爷身体突然有些不舒服,我怕他出什么事就推辞了,现在已经好了。”
顾青云心里一松,幸好没事。他刚开始知道顾伯山去世的消息时,就担心爷爷奶奶受不住,他知道爷爷和大爷爷这对兄弟的感情是极好的,一辈子都没有什么大的矛盾,现在一个走了,另一个肯定受影响。
“那你大奶奶身体如何?”顾青云忙问道。
“我走的时候还好,堂叔和堂哥他们都在身边服侍呢。”顾永良见他爹的脸色不错,心情也放松下来。
顾青云和顾永良交流一番后,暂时放下对家里的担忧,转而仔细地打量他家大儿子的容貌,发现一年的时间,他就长高了一截,如果说刚离京时他还是孩童模样,如今的他已经是个小少年了。
“不错,不错,能连中小三元,当初你爹可没你这么厉害。”顾青云赞赏道,对于顾永良的成绩无比满意。
刚刚还紧绷着脸庞的顾永良一听,心里顿时一喜,忍不住摸摸脑袋:“都是爹爹教导得好。”
顾青云敲敲他的脑袋:“不是爹,是你太外公。”
顾永良嘿嘿一笑:“是大家的功劳。”
“你们父子俩还想说到什么时候?还不快上车?”那边,简薇的声音传来。
“来了来了。”顾永良欢快地应了一声。
顾青云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摇头,刚刚还觉得他长大呢,结果还是没怎么变。
在顾永良回来的第二天,谢长亭、何谦竹和张修远他们知道消息后,纷纷送来贺礼,祝贺他考中秀才。
作者有话要说: 注:古代的丧服制度按照时间长短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等。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192章 规
顾宅的堂屋内, 有一张大大的炕床,上面坐着几人, 暖意融融, 旁边还有炭盆在散发着热量。
此时,简薇正在把大家送来的礼单入账, 之后就对顾永良说:“良哥儿,你喜欢什么就拿去用, 这些都是叔伯们送给你的。”
顾永良腼腆一笑,接过简薇递过来的礼单, 慢慢地看起来。
顾永辰也探头过来, “哇”的一声,叫道:“哥, 我想要皖省的宣纸!”这个地方所产的宣纸, 洁白细润,价格很高, 一直在文人中负有盛名, 他从来没用过,就是爹爹也很少用。
“你现在还用不着这么好的纸。”顾永良搂住他的脖子, “你再看其他的,我看这根黄玉螭纹镇纸不错,我记得你书桌上用的镇纸还是你捡的石头做的。”
顾永辰蹭蹭顾永良的肩膀, 嘟囔道:“我不要这个,太名贵了,放在书院我怕被人弄坏。”
“有人欺负你?”顾永良一惊, 低头看他。
“才没有呢,我又不胆小怯弱,不像咱们院有个人,胆子小得要命,老是一副爱哭不哭的模样,动不动就掉眼泪,跟个小姑娘似的,还喜欢去给夫子说小话,咱们都很讨厌他,哼哼,性子不讨喜,难怪别人欺负他了。”顾永辰撇撇嘴,又挺起小胸脯,使劲地拍一拍,自豪地说道,“我蹴鞠玩得好,射箭很准,念书很好,还和几个人交朋友,这样其他同窗就不敢惹我了。”
见顾永良还看着自己,他就嘀咕道:“只是他们都毛手毛脚的,容易弄坏东西。”
顾永良点点头,算是相信他的话。
“哥,你这次考中秀才,我的同窗们都很佩服你呢。”顾永辰崇拜地看着他哥,眼睛发亮,“你和爹爹都考中秀才,我以后也要去考。”
顾永良注意到弟弟的目光,一时之间有些自得,在外人面前要端着,在自家小弟面前当然可以流露出真情实感,于是就下巴微微扬起,语气很是谦虚,道:“还行啦,咱们林山县科考的人不算多,比不上苏州江浙那一带,那里的竞争才激烈呢。”
他曾经在皇家书院从六岁待到十二岁,知道里面的孩子是分圈子的,文官一拨,武官一拨,算是泾渭分明。弟弟的小伙伴们肯定大部分是文官家的孩子,那是将来要科举入仕的,当然会关注科考。
“反正哥哥是很厉害很厉害的,你还是廪生,每个月有银子可以领的。”顾永辰抱住他的胳膊不放,眨眨眼,声音一下子甜了好几度,“哥哥,哥哥,你给点银子我吧,我的鞠坏了,前不久又买了一个,零钱都没有了。”
“你把你的账本拿来给我瞧瞧。”顾永良不大相信,他家弟弟可是个小财迷,从来没有见他把钱花完过,一旦银钱告急,肯定去太外公太外婆那里撒娇,回来时小金库又会充盈,不过如果被爹爹知道,小屁股就会被揍一顿。
只是一想到自己考中秀才后,老家长辈们给的奖励还有家里收到的贺礼有一部分是让自己收着的,现在算是“财大气粗”,又见他弟弟可怜兮兮的模样,就准备破一次财,不那么计较了。
一旁正跟着简薇辨认贺礼的顾景耳尖,一听就赶紧蹬蹬蹬地跑过来:“大哥,大哥,小丫也要零花钱,二哥有,小丫也要有。”
她身穿一件厚厚的兔袄,仰起的小脸又白又嫩,黑溜溜的大眼睛专注地看着自己,让顾永良看得心一软,不由得点点头。
顾永辰怒视着她,道:“你又没出去读书,要钱做什么?”
“我要。”顾景没理他,抱住顾永良的另一边胳膊,使劲地摇啊摇。
等顾青云从隔壁方家回来时,就看到这副情景,他视线转到简薇那里,见她还在盘账,朝孩子们摆摆手,就毫不在意地在她身边坐下。
“外公怎么说?”简微转头轻声问他。
“我和老师商量过了,小石头才十三岁,等到十五六岁才回去考乡试也不迟,先让他静心学个几年,回头就让他到国子监入学。”顾青云把手放在火盆旁边烤一会儿,今天的天气可真冷,风都刮起来了,估计准备下雪。
本朝还没有出现过连中三元的人,顾青云虽然有这个奢望,希望自己的儿子能达到这个成就,但也不强求,毕竟当初他科考时就没做到。
不过话虽如此,他还是希望小石头的脚步能放缓一些,且乡试要在考场内连续待上九天,太伤神和伤身了,小石头年纪还小,还是等大几岁再去考为好。
至于国子监,经过今上大力整顿,更改入学条件,还请了很多有学问的人进去教学,这些年一下子盖过了本朝几家知名书院的风头,连续几年出了很多举人。
如今国子监和皇家书院一文一武,几乎把全部的权贵、官家子弟一网打尽,而且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在里面就读,普通一些就只能到各个地方的官学或私学入学。
当然,皇家书院的武将教学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记得陆煊和他说过,他在皇家书院时,陆泽还曾经到过那里上过课,父子俩一上一下,颇为有趣。
“小石头的条件是符合的,我明天就去申请。”顾青云接着说,儿子是官宦之子,又是秀才,完全符合条件。
每次看到这样的条件,顾青云都忍不住庆幸,自己早年就考中进士,能够为后代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
等和简薇谈完后,又见到儿女们在亲亲热热地拿着一个笔洗聊天,时不时发出笑声,他忍不住和简薇相视一笑。
一般而言,他们很少介入到孩子们的纠纷中,只有等场面失控时才会说,要不然就会站在一旁看他们自己解决。所幸,小石头作为大哥,一向对弟妹友爱,处事又公正,所以他们很少能吵起来。即使真的吵架了,也能很快就和好,从不记仇。
*
如今天冷,考虑到儿子刚出门回来,顾青云就打算让他在家自学一个月,等过完年再去国子监申请。
到了年底,顾青云开始和云南的官员算账,统计数据时,果然云南的税收情况大为好转,排名从倒数一二名前进三名,即便只是小小的进步,还是让云南司的人大为高兴,个个踌躇满志,对待工作的精神状态一下子不同了,没有以前的得过且过。
大伙儿都认为明年才是爆发之年,到时的税收状况肯定比今年好。
顾青云隐约收到风声,知道他的两位顶头上司已经在找门路想往上升一升了。以往是没办法,谁不知道云南司是垫底的,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啊,现在好了,一下子扬眉吐气,想把品级动一动是正常的事。
顾青云如今在云南司待得如鱼得水,自从业务熟悉后,他除了年底那半个月加班加点,其他时候都能提前完成自己的工作内容,剩下的时间都是在自己的办公房里泡茶、踱步、看书,最近又迷上了整理往年的数据。户部的案卷都放在一起,还可以查看其它司的情况,他就有意识地观察财税和经济的关系,看本朝这些年的税收变化。
比如商业的税收现在就一年比一年多。
万一自己以后能写出一本什么统计学和统筹学出来呢?顾青云怀抱着期望。
而且了解这些数据,以后制定政策或者提出对策,也有事实依据呀。
在办公房里他还是比较谨慎的,没有利用空闲的时间写话本和学语言等,毕竟他的同僚郝主事很喜欢不敲门就直接走到他面前,万一被他看到了,肯定闹起来。
自打他上次拒绝过对方后,后面又拒绝过几次,对方就明白了,没有再试图把他当做他的下属。
面对他一如既往的笑脸,顾青云只能暗自提高警惕。
过完年后,等到春暖花开时,顾青云全家再一次出去春游。
整个冬天,顾青云他们都压着方仁霄,不许他大冬天出去玩,所以天气一暖,他就迫不及待地带着鱼钩等东西,说是和老友出去玩了。
这让顾青云和简薇哭笑不得,还说不生气呢。
连氏年纪大了,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非要留在家里,所以这次只有他们一家五口出去。
春游的保留节日,他们户部还是和礼部比赛蹴鞠。自从第一次蹴鞠比赛过后,因为效果非常好,以后的每年他们两个部门都会来一次。
“慎之,你的体力还是那么好。”王主事看向顾青云的眼神带着羡慕,他摸摸自己的肚腩,瞪着眼睛道,“我今年不行了,都快跑不动了。”
顾青云看着对方高高壮壮的身材,嗯,是比去年胖了一些,不过变化不大。
“多运动几次就好了。”顾青云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腹肌,哈,还是一样,心里颇为得意。自己今年三十四岁了,该注意的还是得注意,他不能想象自己以后变成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人。
王主事摇摇头,看了一眼正在给顾青云拿水的顾永良,突然搂住他的脖子,低声问道:“慎之,你家良哥儿可看了人家?”
顾青云一惊,下意识把他一把推开,皱眉道:“一身臭汗,还靠我这么近。”脑子快速转动一下,发现王主事家里还真有适龄的女儿,于是老实道,“还没有,他今年才十四岁,还小呢,不急。”
他的确不急,觉得要给儿子找一个他自己喜欢的、起码可以相处得来的女孩。他也不想儿子分心太早,起码要等他考中举人再说。
他发现,小石头考中秀才,还是连中小三元后,别家对待自家的态度就更好了,更别提他们家的家规还有一条“年满四十岁,无子方可纳妾”,简薇就曾经说过,她如今在社交圈很受其他贵妇人的欢迎。
顾青云当然知道这是因为什么,他曾经是女人,了解女人的心思。且小石头的前途看好,进士不敢说,举人是可以肯定的,这样的话,即便以后他不能考中进士,凭着顾家,也能找到空缺做官。
起码小石头的表现很是靠谱,没有成为纨绔子弟的倾向。
更别提他的容貌了,小小年纪就长得很是清俊,起码顾青云觉得比自己要长得好看。
而顾青云定下这条家规,不仅因为他不想自己的儿子们纳妾,而是他认为家里女人多就是乱家之祸,想要妻妾和谐那是男人们的梦想,女人们可不会那么想。
事实上,这条家规,很多亲贵的读书人家都有,他们不是例外。
顾青云观察过了,有些人家连通房都没有,有些则不然,妾是没有了,通房倒是一堆,他可不想这样。
再者,最重要的是,女人一少,家庭和谐,花在事业上的时间和精力就多了,做事容易专注,容易出成绩。这个他可是有亲身体会的,这么多年来,当初学问和他差不多,家世比他好的同年,现在都有几个陷于后宅风波中,为了家里嫡嫡庶庶的孩子烦恼,比如龚凤鸣。
张修远、谭子礼也是如此,只是这两位从来没有对他说过而已。
想到今天出来后,小石头在游玩时偶遇到的那些女孩子,顾青云摸着下巴暗忖:自己是不是该找个机会给儿子上堂生理课,免得他以后被别人带去烟花之地乱来,或者被不合适的女人迷住。
一想到这里,顾青云就下意识地瞥向正在和其他妇人说话的简薇。
话说,如果他跟简薇说自己要带小石头去一些场所开开眼界,保证不乱来,那她到底会不会撕了自己?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193章 羞涩
“不急?再不订亲, 好人家的女儿都被别人挑走了!”王主事急了,声音稍微加大, 见有其他人好奇地看向这边, 连忙压低声音,劝说他, “我认为现在订亲刚好,可以让他们小夫妻成亲前多见几次面, 对以后好。我儿子以后就打算这么办。”
顾青云正在胡思乱想呢,听到他这番话, 不由得笑了起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咱们是在菜市场讨价还价呢。”不过他知道, 在这个年代,家中孩子的亲事大多数都是由男主人决定的, 顾青云也打算遵循这一模式, 范围他选,具体的人选就让简薇去看。
婆婆和儿媳大部分时间都在一起, 总要她喜欢才行, 要不然婆媳矛盾太大就不好了。
“宁大人在喊咱们过去了。”见王主事欲言又止,还想说话的样子, 顾青云连忙打断他未说出口的话,顾不得喝水,把脖子上的布巾丢给小石头, 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再次进入蹴鞠场。
事实上,这的确是他故意的,王家的家境是很好, 可王主事对人是豪爽,做朋友不错,但他对家务事却处理得很粗糙,家中妻妾相争,让顾青云和简薇都有所耳闻。
这样的家风,顾青云并不想和他做亲家。
他也不指望小石头能娶个家世不凡的儿媳回来,齐大非偶,反而最大的要求就是对方家世和他们家一样简单,没那么多烦心的事就成。如果情况复杂也没关系,只要当家人的脑子不糊涂即可。比如陆家,这么多年来,因为有陆煊的关系,顾青云老是暗搓搓地观察侯府的情况,发现陆泽处事很是果断明智,习惯快刀斩乱麻,让侯府风平浪静,也让一干吃瓜群众小心思落空。
想到这里,顾青云忍不住自嘲,貌似自己也是吃瓜群众中的一员吧?
一场汗水淋漓的蹴鞠比赛过后,顾青云走进帷幔里换上一身干爽的衣裳,见时间还早,他就和简薇带着顾永辰和顾景到河边散步。
至于顾永良,早就和朋友去游玩了,说要去弄一个什么曲水流觞的文会。
“爹爹不公平,为什么哥哥可以和朋友去玩,我不能去?”顾永辰见刚才有爹爹的同僚在就没有表现出来,现在只剩下一家人,小情绪就来了,嘴巴跟着撅起。
“你多大,你哥多大?不说其他,有拍花子的人追你,你能跑得动吗?”顾青云漫不经心地瞄了他一眼。
顾永辰顿时气得脸颊通红,连忙仔细看了一眼自己的身材,嘟囔道:“爹爹老是嫌弃我胖,明明我已经瘦了很多。”
一旁的简薇和顾景顿时捂着嘴轻声笑了起来。
“哥哥不胖,不胖。”顾景还一本正经地摇头。
1...127128129130131...1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