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曲流水
“他好似对庞大人说话很不客气。”蒋秀才注意到了,觉得那人说话很不客气,也很大胆。
“他家也是官宦之家,不怕庞大人,咱们不同,你可不能效仿。至于他们两的关系,你不要出去乱说。”李秀才是很乐意为他人解答难题的,毕竟这蒋秀才今年刚二十岁出头,家境好,在他们清泉县首屈一指,相比他们这两个年过三旬的人,蒋秀才看起来更有前途,万一他中举人了呢?
蒋秀才闻言,郑重地点头。
“刚刚说过的,杜君杰和庞大人是同年,据说两人当时还是同窗,关系可不怎么好,有旧怨。这不,这次庞大人被贬,他就跳出来了。”
蒋秀才恍然大悟,他见那杜君杰似乎朝这边看过来的样子,就不想再问,转而羡慕地说道:“比起主考官陈大人,在下更佩服顾大人,他可是农家子出身,家境贫寒,可他愣是在十一岁考中童生,十二岁为秀才,算是不折不扣的神童了!在咱们这个地方也是少见的,更别提越省那个读书人稀少的地方,当时肯定很多人惊讶吧。唉,在下最是羡慕那些天资聪颖的读书人,也不知他们的脑子是怎么长的?”
“那是,那是。”陈桥和李秀才附和,特别是陈桥,他是三人中家境最不好的,也是农家出身,对科考的花费最为清楚,所以他对那个顾慎之的好感最重。
他的这种想法是在场大多数人共同拥有的,相比陈大人这种大族出身的人来说,顾青云的经历更为励志,人又年轻。当然,最重要的是,陈大人除了十几年前出版过一本诗集外,没有其他书籍著作流传出来。陈大人是以书画闻名,对于他们揣摩主考官的思想帮助不大,哪像顾青云,出版的书籍有几种,算学、话本、游记都有,方便他们心里暗暗揣测他的思路,所以当然会对他的生平感兴趣。
李秀才不知想起了什么,突然对着陈桥说:“陈兄,你不是有失散的姑姑吗?在下似乎隐约听你说起过,你家姑丈就姓顾,说不定顾慎之顾大人正好是你家亲戚呢。”
陈桥大吃一惊,随即反应过来,哭笑不得地回道:“不可能,哪会有如此巧合的事。”他没说的是,听他爹说过,姑丈家比他们家穷,一个进士哪是这么容易培养出来的?
李秀才也只是随口一说,觉得自己是胡思乱想,不再提起。
三人又开始说起其他话题。
*
时间到了八月初八,第一场考试即将开始。
顾青云和陈学士两人一大早就起来出题,第一场考试考的是经义、算学、诗赋,其中有他们出的,也有朝廷定下的。
面对顾青云递过来的六道算学题,陈学士看完后不自觉地点头,他看了又看,就选择其中三道。
顾青云见他没有异议,心里松了口气。
两人一通忙碌,相对于隔壁那帮同考官的悠闲自在,顾青云和陈学士简直是争分夺秒,时不时就得停顿下来讨论,终于赶在中午前把试题出好。这时,他们才把隔壁的同考官们请过来,大家一起参详。
按照考场规定,同考官是有协助正副主考官出题的义务。
“本官无异议。”
“本官没意见。”
……
同考官们看过题目后当然没意见,事实上,大家心里清楚得很,这只是走个程序而已,试题一般是由主考官负责,哪有他们质疑的余地?更别提有些乡试题目已经被陛下过目,万一自己提出有异议的题目是朝廷大佬出的,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既然诸君无异议,那咱们就开始印刷。”
“喏。”众人应道。
内帘官加上顾青云、陈学士一共有十二人,估摸着印刷要很长时间,所以就分成两班。顾青云和陈学士分开,两人各带一队,他值守夜班。
听到安排后,大家都没有意见。
顾青云见还没轮到自己去书坊监督,就先回房休息,今天动了一上午的脑筋,即使他早就把题目出好了,可还得应付陈学士的提问,两人还要演算答案,特别是经义题,他们要事先做出答案,要不然几天后怎么阅卷?
顾三元见顾青云面色疲惫地坐在硬木椅子上,还捶打自己的肩膀,就忙给他捶背,一边低声问:“叔,累了吧?”
顾青云“嗯”了一声,左右看了下,问道:“雄黄粉撒了吗?”他们的房间也是贡院的一部分,考场上有青苔,他们房间角落也有,昨晚上他洗澡时就看到一条蜈蚣在他面前大摇大摆爬过,这让他吓了一大跳,汗都出来了。他洗完澡后就赶紧让顾三元在房间的角角落落洒下雄黄粉。
他这还不是最倒霉的,有一名同考官更倒霉,还真被一条蜈蚣咬了,疼痛难忍,脚背红肿得很快速,幸亏这里挨近药房,有大夫在,否则就危险了。
这让那名同考官差点破口大骂,发了一堆牢骚。顾青云晚上起夜还隐约听到他说贡院的风水不好,今年肯定没怎么修缮,那些银子都不知道用哪去了。
这里所有的考官都不是本省人,顾青云偷偷听到后只能默然。
这让他想起自己以前考乡试的情形,那里也是蛇和蜈蚣的汇集之地,比他们住的地方更甚。
希望那些考生们要记得带上雄黄粉。
顾青云等人通力协作,终于赶在黎明前把试卷印刷完,并封存好让禁卫军看守。这时候,时间到,考生们要开始入场了。
如此一来,顾青云和陈学士就得出去察看考场的秩序,主要是看是否有舞弊行为。
两人走出贡院,外面黑漆漆一片,今晚夜色昏暗,天上没有月亮,不过贡院周围灯火通明,到处有火把照耀,倒是显得亮堂堂的,可以很清楚地看见排成长队的考生们。
“大人,秀才们都是懂规矩的,事先又有规定,哪个时辰轮到谁来排队都事先告诉过他们,保证一点乱子都不会有。”有外帘官跟陈学士汇报。
陈学士紧盯着队伍看了看,沉声道:“嗯,不错,让将士们仔细搜查,务必不使人鱼目混珠,不能有舞弊行为。”
“喏。”众人忙应声。
顾青云行礼后,根据陈学士的安排,到队伍面前走了一圈,警告众人如果有作弊行为的话,要及时悬崖勒马,否则会有严惩。
这是题中应有之意,他说完后,那些秀才只盯着他看,没见有人丢下什么纸团。顾青云也不以为意,反正他只是照着程序来办事。
“……不可自误!”顾青云提高嗓门说完最后一句话。
“是!”秀才们参差不齐的声音接二连三地响起,众人看着身穿六品官服,被一帮官员簇拥着的顾青云,排在队伍后面的人在窃窃私语。
顾青云见没检查出什么问题,在外面又溜达一圈后,他才进入二门瞧一瞧。
二门这里是秀才们脱衣检查的地方,虽然看到几具排骨身材、白惨惨、几近□□的身体颇为辣眼睛,但顾青云还是很认真观察了一下,没发现士兵们有什么动作不妥的。当然,那几个秀才也没有作弊的行为,这算是一件好事。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称了体重,发现一下子胖了几斤,然后我就想这会不会是我食言而肥的结果?我很想早点更新,不过现在我左思右想,还是决定不给自己规定更新时间了,只需保证每日更新即可,所以你们可以每天晚上十二点来看,或者等第二天早上。如果我有事更新不了的话,会在评论和文案请假,请大家谅解。*罒▽罒*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169章 巡视
搜检程序没发现什么问题, 不过时间还早, 将近四千人入场, 每个人搜查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顾青云等人还得在这里等待。
到了半夜, 夜越来越深, 顾青云就忍不住一个劲地想打哈欠, 他从中午睡到夜幕降临,接着一直在印刷坊里监督, 现在三更半夜还要在这里瞪大眼睛, 真的困了。
大概自己这么多年保持着早睡早起的习惯, 突然间一下子改变, 还真的不习惯,有些不适应。
顾青云招来仆役,低声道:“给我来一杯浓茶。”
仆役应声而去,坐在他旁边的陈学士见状,就好奇的问了一句:“慎之, 为何改变口味了?”顾青云喜喝白水,不喜喝茶的习惯他在翰林院也有耳闻。
顾青云没有流露出疲态, 反而一副精神奕奕的样子, 微微一笑,答道:“大人,下官是想换换口味,白水喝久了太过于寡淡。”
陈学士笑着摇摇头,没再问什么。
两人继续和其他官员搭话, 时不时就去外面巡视一圈。次数多了,有些考生抵不住诱惑,还真有一个考生被搜出有作弊行为,在被士兵拖下去后,那嚎啕大哭的模样震慑了不少人。不久,顾青云就看到贡院的广场角落里被扔下许多纸团。
他摇摇头,再看那些同考官们,发现大家面色很是平静,完全没有震怒的神情。
顾青云能理解,毕竟次次都有人心怀侥幸心理,觉得自己藏得好好的,一定不会有问题。大家以前见多了,也就不奇怪。
终于,等考生全部进场后,贡院落锁,在陈学士的带领下,考官和秀才们拜过孔子像,又完成一系列的程序后,黎明寅刻到了,试卷下发,乡试正式开始。
正式开考后,顾青云就和陈学士分开,两人轮流着去看考场,总之,他不是和内帘官待在一起,就是在考场巡视。
第一场考完后,试卷收上来,考生们可以在考场中倒头大睡或煮东西吃,考官们却要开始忙起来了。
誊录官指挥人员誊抄试卷,他那里一边誊抄,他们这边开始改卷。
朝廷规定,最迟要在九月初五公布中举榜单,阅卷的人那么少,顾青云等人当然需要抓紧时间阅卷,以免超过时间受罚。不过今年改卷的方式有变动,不像往年,是每个人改完一张试卷。
“第一场考试一共有十二道题,咱们正好有十二人,一人批阅一道题,进度诸位大人各自掌握。”陈学士详细解释改卷的规则。
其他同考官面面相觑,没有出声,这个规矩能这样改动吗?
顾青云沉默不语,这是他向陈学士进言的,这种流水账的改卷方法在后世非常常见,比起以前每个人改完一张试卷,毫无疑问,这种方法更显公平。
前些天在行馆内,他刚说完,陈学士思索一会就想到这样做的好处,当时他只说要考虑,没有给他答复,可没想到他竟然还真的准备实施,这让他惊讶不已。
顾青云当初只是想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而已,乡试这么重要的考试,能做得公平点总归是好的。至于陈学士是否采纳他的意见,他自己也没有把握。
“诸位大人不必担忧,一切后果由本官承担。”陈学士面容严肃,话语掷地有声。
顾青云一听,坐立不安,这方法是自己提出的,万一皇帝怪罪下来,自己也有责任,怎么能让陈学士一个人承担?想到这里,他也顾不得拷问自己会不会后悔了,忙开口道:“大人,这是下官提出的,自有下官承担责任。”
陈学士侧头看他,微微颔首,继续道:“还请诸位大人持公正之心,为国抡才,以报陛下圣恩,不使民议沸腾。”
“谨遵大人吩咐。”众人齐声应诺。
众人想起陈学士的背景,陈家有个女儿嫁给郡王,和皇室联姻。再想想在考场上正主考官权力最大,反正两位钦差要求这么做了,他们就干脆从了。
最主要的是,这批卷方式改动一下应该不算什么大事,而且在场的都是人精,个个进士出身,只要不是作弊得来的功名,不是这些年养尊处优养坏了脑子,仔细一思考,如何不知这种改卷方式比以前那种更好?起码每人改一道题,熟能生巧,他们自己所花的时间会更少,更别提同一个标准下,得到的分数更为公平。
这样一想,觉得这个法子甚是巧妙,这么简单的法子,以前怎么就没有人想到呢?
陈学士开始分任务,相比算学题最容易批改,经义题是最难的,顾青云被分到经义题倒数第二道。经义题有些考生会写得很长,改卷的时间就会相应延长,而且经义题一般要写下几个评语,花费的时间就多了。
对此,顾青云只是挑挑眉,当然不会拒绝。
十二人在一间房内共同批卷,一时之间,只能听到试卷翻阅的响声和偶尔的咳嗽声,大家知道时间紧急,更是抓紧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改卷,连洗澡都是想起来就洗,想不起来就不洗。
顾青云受不了,现在是八月份,南方的天气还热得很,即使房内有冰块降温,十几个臭男人一整天都待在一起,还是汗流浃背,他可受不了这个罪,就天天洗澡。
相比其他考官们的熬夜批卷,顾青云按照自己的进度来合理安排时间,每天大约现代时间十点准时上床,早上四点钟就起来改卷,中午还会小憩一会,如此一来,更显得他神采奕奕。
其他考官羡慕妒忌恨,纷纷说道:“还是顾大人年轻经得起折腾,咱们这身老骨头就受不了了。”
顾青云无语,批卷是一个很大的工程,花费的时间长,要耐心极佳,所以当初陈学士和他选择同考官时,那些年龄太大的都很少选中,如今这帮人都是壮年,年纪最大的也才五十多岁,不算老。
陈学士打了个哈欠,仔细看了一眼顾青云的脸色,吩咐他:“慎之,你去考场走动走动。”一共要改将近三千五百张的卷子,大家每天定下自己的任务,不完成的话去睡觉心底都不踏实。他昨天晚上看到几张答案精彩的卷子,中间看了又看,花费的时间就多了,导致睡眠不足。
看来自己年龄大了,比不上年轻人了。
顾青云等自己做了主考官后才知道,有一些答卷或是空白或是只写一点点内容是不用誊抄的,这种卷子没有改的价值,所以相比四千的人数,他们要改的试卷会少一些。即便这样,三千多份答卷也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量。
“诺。”顾青云面无表情地拱拱手。
其他考官见状,立马哈哈大笑,这不是取笑的意思,大家都是过来人,如今是考试的第五天,天上一直没有下雨,如何不知道现在考场上的气味到底是何等模样?反正昨天陈学士去逛了一圈回来后就赶紧先去换衣服才敢进门,一张脸更是黑得厉害。
顾青云双手负在身后,被外帘官们簇拥着走在考场的过道上,他怕自己的手不放在身后的话,会忍不住掩住鼻子。那样的话,被别人看见影响不好。
呕,这味道,绝了!
经过一个茅房时,顾青云屏住呼吸,微微加快脚步,即便如此,等他憋不住吸气时,还是觉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化学味道。
他身后的外帘官们和他是同样的呼吸动作,整齐一致。
顾青云微微讶然,回头看着他们,意思是:声音太大了,不好吧?
他们也回视顾青云。
众人无言,眼神交流了一会,继续巡逻,只是脚步放得更轻更快了。
顾青云看了下左右两边号房里的考生,发现各种神态的考生都有,有呼呼大睡的,有烦躁地抓着头发的,有打着赤膊的……不像会试,会试的号房是封闭式,只有一个小窗口可以通向外面,考官要看考生的话就得弯腰往小窗口里看,样子颇为猥琐。
乡试就不同了,号房没有门,考生们可以看到对面考生的动作,考官们也能轻易地看到。
看着这些做着熟悉动作的老老少少们,顾青云有些恍惚,一转眼就十几年过去了,他乡试考了两次,十六岁一次,十七岁加恩科一次,一见到这熟悉的考场,他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初自己第一次考乡试时的情形,当时他在臭号旁,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张修远却在同一排号房里,只是位置比他好太多了。而第二次考试,是黄言成坐在他对面。前几个月刚和他通过信,对方还在考乡试,估摸着他如今就在越省的考场上苦熬着。
想到这里,他摇摇头,那时他唯一的乐趣就是观察其他考生的动作,这让他更有信心。
前世不知从哪里听过一句话,据说老是想起以前的事就意味着老了,难道自己有变老的趋势了?不行,一定要空出时间锻炼身体!即使是在贡院里,每天晚上和早上都要坚持锻炼。
顾青云握紧拳头,继续巡视。
*
越省临阳府林山县,七月底,简薇他们一行在郡城短暂休整几天后,终于踏上了林山县的桃江码头。
简薇一行人一看就是富贵人家,出现在码头时虽然引人注目,但还真没有人能认出她的身份。林溪村依然有村人在码头打短工,如果有顾青云和顾三元在的话,村里人一定能认出,简薇的话就不行了。
当简薇下船时,即使看到码头比以前更宽更大,看起来很是陌生,但一看到前面平地上的建筑物,她的泪水就几乎夺眶而出。一想到离这里不远处的县城里,自己的爹娘就在里面,恨不得马上进去见他们。
只是到底当家做主这么多年,加上有孩子在身边,简薇摸摸顾景因为生病瘦了一圈的脸蛋,还是决定先回林溪村。反正这次回家要住几个月,不着急。
码头人又多又乱,不过有方忠和小满在,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让小满去给顾二河报信,听到伙计说东家不在家,走亲戚后,简薇就不再理会其他事,径直租用牛车往林溪村赶。
她和顾青云回来前没事先写过信回家,觉得都要回家了,干脆就不写信了,免得他们人到信可能还没到。
于是,可想而知,当简薇他们出现在村口时,被村人通知的顾家人听说后是何等的惊喜!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170章 好感
“你们说什么?栓子回来了?”顾大河大喜, 一把抓住报信的李三伯, 声音不自觉地加大, “那栓子现在在哪里?”
李三伯呵呵一笑,露出黑黄的牙齿, 粗壮的手指指向村口, 笑道:“还在村口, 我家小子在地里干活看到有牛车过来,他认识坐在前面那个叫小满的壮小伙, 他就知道你家青云回来了。”
顾大河嘴唇颤抖, 想发声又不知该说什么, 只能握住李三伯的手使劲地摇晃了一下, 回头就大吼道:“爹!娘!栓子回来了!”连一向努力维持的气度都不要了。
此时正是夕阳西下,火红的太阳还挂在天上发挥余热,顾季山和老陈氏正在堂屋内乘凉,听到顾大河的大吼声,等反应过来时, 可谓是惊喜交加。
二老几乎是健步如飞地小跑出来,完全没有往常走路那慢悠悠的样子, 两人在前院门口看到从东院出来的小陈氏, 也顾不得说话,三人一起往外疾步走去。
身后顾家的仆人也跟着倾巢而出,大家相互对视,喜气洋洋。
在门口和顾大河确认顾青云快要到家后,他们没有在意自己是长辈的身份, 完全是迫不及待地想去迎接他们回来。
顾大河意气风发,一边走一边假装埋怨道:“栓子这家伙,回家都不告诉我们一声,先前以为是六月份回,结果不回,我估摸着快有信来了,没想到他突然就回来了!哈哈。”
顾季山呵呵一笑,一下子就似乎年轻了好几岁,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他应道:“我不要信,我要他亲自回来!”五年不见,可把他们想死了。
不过,刚走了没几步,牛车就到了眼前。
简薇见长辈出来迎接,有些不安,等牛车一停下,连忙走下车来,顺便把顾永辰和顾景也带下来了。
“爷爷奶奶,爹,娘。”简薇受宠若惊,把顾永辰和顾景推到前面,道,“来,这是你们太爷爷太奶奶,还有爷爷奶奶。”
顾永辰和顾景都乖乖地行礼叫人。
见两个小家伙动作迅速地跪下,正要磕头,顾季山等人吓了一跳,连忙阻止:“哎呀喂,太奶奶的乖孩子,地上脏,不用磕头。”
两个小家伙转头望着简薇,不解地眨眨眼。
老陈氏弯下腰搂紧顾永辰不放,她只在五年前见过他一次,可还是第一眼就认出他来了,尤其看他那胖乎乎的身材,更是觉得喜庆无比,一搂着就不想撒手。
小陈氏则抱着顾景不放。
顾大河正在和简薇搭话,问出的话几乎是词不达意的。
四位老人一边看着两个孩子,一边朝三辆牛车望去,眼神那叫一个热切。
简薇脑袋一转,就明白他们在期盼什么了,她正想说什么,就听见顾大河急切地问,“小石头他娘,栓子呢?还有良哥儿呢?”心里又是期盼又是不安,怎么儿子还没出来?难道是路上生病了?也不知道严不严重。
“他这次有事没跟我们一起回来……”简薇话音未落,就发现眼前的四位老人似乎受到了重大打击,太婆婆和婆婆的眼泪猝不及防地,几乎是立即流下来。
简薇一惊,想到顾青云在四老心中的地位,赶紧把剩下的话说完,万一老人出点什么事就不好了,尤其是在大喜大悲之间。
“夫君一个月后才能回到,他现在在隔壁的湘省做乡试副主考官。”简薇面带微笑,安抚地拍拍有点不安、正看着自己的顾景的小脑袋上,继续说,“良哥儿还得读书,外公外婆在照顾他,得过段时间才能回来。”
这话一出,顾季山等人脸上的悲伤总算是停顿下来了,顾永良的事暂且不问,忙争着问顾青云的情况,等知道顾青云的归期和如今的工作后,更是转悲为喜,脸上的笑容就不自觉地露出来。
这时陆陆续续有村人围过来,他们有些还不太懂乡试副主考官的意思,不过刚跑过来的顾伯山和顾青明确是知道的,两人对视一眼,看出对方眼中的震撼。
这边厢,简薇三人享受着大家的嘘寒问暖,心里松了口气,暗自下了决定:以后有类似的事情,一定要跟夫君说,还是先写信回来说明情况为好,老人家们可禁不住这大起大落的消息。
1...116117118119120...1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