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娘子在种田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老贩叹气,所以他才说这是时运,他已经尽力,事情不成,虽然惋惜却不悔。
重生娘子在种田 898.第898章 再击
港口那里很热闹,里外围了不少人。
以往大家听到喊海盗来了,都是拼了命的往外逃,现在,人们却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人手上还拿着扁担菜刀等物。
港口附近都站满了人,胆子大的甚至敢站到海边上,冲着海上的海盗大吼大叫。
穆扬灵在侍卫们的护卫下挤了进去,见此情景不由蹙眉,“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百姓来?”
侍卫比穆扬灵高了一个头,踮起脚尖一看,道:“您放心,那些海盗被拦在港口外,距离很远,已在大炮的射程之外,不会伤到百姓的,水师估计是因此才没有驱散他们。”
“广东百姓对水师信心不够,周舟应该是想以此重新确立水师的威信。”另一个侍卫猜测道。
穆扬灵没有再说话,而是同样看起热闹来,不少人都在热烈的讨论水师会不会把海盗打回他娘家去。
但话题说着说着大部分都会偏向会不会重开海禁,有的人还压低了声音道:“柳树坊那边最近饿死了不少人,要是王爷重开海禁那能救活多少人啊。”
“嘘,快别胡说,里正早说过不准讨论柳树坊的事,要是让范知府知道了,余知州……”
“怕什么,他现在自身都难保了,明年的税赋肯定不过他的手。”虽如此说,那个人也不敢再议论,还担心的左右看看。
穆扬灵垂下眼眸,看来这余成的问题不小,而且影响好大,百姓畏他几同畏虎。
穆扬灵见海中的海盗和水师迟迟没有动静,离得又远,既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也看不清楚他们在干什么,就好奇的问,“他们在干什么?”
这时,佩德罗也在问他的副官劳尔,“他们在干什么?”
“伯爵,他们在抗击我们?”劳尔肯定的道,那些人收拾挥舞着武器,可不是在抗击他们?
佩德罗的脸色很不好看,放下千里眼,沉声道:“我们回去。”
“伯爵,我们不救我们的战士了吗?”
佩德罗看着对面虎视眈眈的五条船,沉声道:“你觉得我们能救出来吗?我们去和那些黄猴子谈谈,他们能混进广州城,让他们打听一下广州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汉人对我们突然强硬了起来。”又生气道:“一定是维克多做了什么,不然汉人怎么会一夜之间改变了态度,以前看见我们就软了双腿,现在竟然敢拿大炮对准我们。”
佩德罗是葡萄牙国王亲封的伯爵,他是偶尔来到南洋,又从南洋到了这里的,汉人富庶,他很喜欢这里,而他的家族需要他贡献金银珠宝和茶叶绸缎等奢侈物,所以他才留在这里当殖民者,他需要把这里的东西运回他的祖国。
从来到这里开始,他是无往不利的,这是第一次如此大的失败,让他一下子失去了五分之三的人手,这简直是不能忍受的。
而且他也不相信一向软弱的汉人有本事重创他们,所以抱着威慑和查明真相的目的过来查探,谁知道汉人的水师不仅一下出动了五条船,岸上还站满了对抗他们的平民,这根本就不对。
他最近只劫掠了来往的海商,并没有抢掠汉人,他们应该对准那些黄猴子才对。
可惜他们长相迥异,除非扮成行商的洋人,要不然根本混不进广州城。
但行商的洋人有文牒,他们没有,一被查就露馅了,他们已经失去了很多战士,就连他最得力的助手维克多都死了,他绝对不能再失去伙伴,所以只能让那群贪婪的黄猴子出面了。
佩德罗道:“我们走。”
劳尔下达撤退命令。
他们的船一动,对面的水师就察觉了,他们连忙来报,“将军,他们撤了!”
周舟眯起眼睛,问道:“我们还有多少枚炮弹?”
“缴获的有三枚,没还的有两枚。”
周舟转了转眼珠子,道:“都搬上来,让弓箭手准备好,一会儿我们悄悄的跟在他们后面,等走远一点给他们几炮。”
士兵目瞪口呆,“将军,会不会再把他们惹来?”
“怕什么,他们既然撤了就说明他们心中畏惧了,心有畏惧就放不开手脚,”周舟咬牙道:“现在百姓们都说我们水师是孬种,只有王爷在的时候脊梁骨才直那么一下,兄弟们,难道我们的脊梁骨真是弯的?”
周舟此话一出,将士们都挺直了腰背,坚定的喊道:“不是!”
“那我们就让广州城的百姓瞧好了!”
周舟资历虽浅,但也跟在汪参将身边打过几次海战,很快四条船就形成战队慢慢的跟上海盗的两条船,而周家的那条船孤零零的飘在海上,因为船上没炮,这条船不能跟上。
岸上的百姓见船渐渐走远,就有些失望的想要回去,谁知道突然一声巨响吓了大家一跳,大家回头去看,就见海上打了起来,顿时兴奋的“嗷嗷”叫起来。
穆扬灵也眯起了眼睛,对侍卫笑道:“这个周舟倒是会抓住时机。”
侍卫担心道:“娘娘,水师不会有事吧?”
“海盗先退了,说明他们心有畏惧,这就先输了,只要周舟挑起将士们的士气就不会输,打仗有时候打的就是一口气,气不落,不败!”
周舟有生以来第一次主动对海盗发起攻击,又想在齐浩然面前表现一番,自然是全力以赴,而水师的将士们也是憋着一口气在打仗。
水师的士兵都是就地征兵,谁家没有亲朋死在海盗手里,谁家没有因为海盗而内迁食不果腹?
只要想到这个,大家胸中就燃着怒火,大炮过后是投石机,几乎是用尽全力在向对面投掷石头。
佩德罗愤怒的大叫,偏这个距离很远,不在火枪的射击范围,有心想要开船反击回去,又怕他们的大炮。
他们的船上虽然也有大炮,但炮弹并不多,对方一下就落下三颗炮弹,说明他们不缺炮弹。
因为拿不准他们的实力,佩德罗只能下令,“快撤退,快!”
周舟追了他们一段距离,远看着他们走远,挥手让众船停下,道:“穷寇莫追,我们回去。”
重生娘子在种田 899.第899章 征税
东南沿海的海盗都震惊了,大齐竟然连续两次打击海盗,而且都取得了胜利,虽然第二次只是炸伤了船和砸死了一些海盗,但相比他们一人未伤,一船未损就算是胜仗了。
本来预定要上岸抢东西的海盗顿时取消行动观望起来,整个广东海岸平静了下来。
齐浩然正跟范子衿商议怎么将那些俘虏的利益最大化,“你既然想组建商队出海,那海图是必备的,那些洋人能大老远的跑到我们这儿来当海盗,那对航线肯定很熟,你叫人分开审问,无论如何要绘制好海图。”
范子衿点头,他此时怒气微消,已经不想着把那些人全杀了,他道:“要不你在广东多呆一段时间,帮我把海上的海盗收拾收拾,免得他们总是来扰民,我之前已经上过折子要重开海岸和海禁,应该早到大表哥案前了。”
“我们之前全担心你去了,哪里还关心什么海禁?”齐浩然道:“你手底下那帮水师不中用,再练上半年或许能拉出去打一场,之前能取胜一半靠了那大炮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我们又是偷袭,真面对面的干架,他们肯定打不过海盗。”
范子衿冷笑,“这并不全怪水师和周舟,他们吃不饱饭,根本没法练兵,余成叫人克扣了军粮,以为把账本抹平,不让我去水师查问就能蒙混过关?他也不想想我是干什么的,爷连国库都能撑起来,他那两本账本还想瞒过我?”
“因他是地头蛇,我就想徐徐图之,不过这次他将把柄送我手上来,不用白不用,借着他拦堵消息的罪名查他一查,”范子衿道:“你既然不想用水师,那就到驻军那里走一趟,让他们最近警醒点,别让广东乱起来。”
范子衿这次是打算来个彻底的大清算,把整个广东的官场彻查一遍,算是给自己换个班底。
像他运气这么好的知府只怕从未有过,虽然之前受了苦,但回报也是丰厚的。
范子衿指使不动驻军,但他们却会听齐浩然的。
俩人将整个广东官场的事都拎出来谈了,齐浩然就教范子衿,“既然要开海禁了,你就张贴公告招安海盗得了,凡是我大齐百姓,之前因生活困苦做了海盗的,身上没人命官司的自首可免罪,有人命官司的,若肯自首,也酌情减轻刑罚,剩下的不是外国人,就是穷凶极恶之徒,到时候水师的压力也能减少不小。”
范子衿叹惋,“你要是能留下就好了,周舟资历浅,只怕练不出多好的兵。”
齐浩然意动,低声道:“其实我也想留下……”
不是别的原因,而是阿灵说如果他们不对大海引起重视,只怕以后他们不仅要面临来自陆地上的威胁,还会面临来自大海的威胁。
而大齐海岸线很长,到时候敌军登岸,他们只怕防不胜防,现在,他们的水师对付海盗不就有些疲于奔命吗?
别的事情他或许做不了,练兵打仗却自信,就算他现在不会海战,也可以学,二十年前的广东水师还算不错,年代距离不远,他不信他找不到会海战的人,再不行还有舅舅们,去找他们要几个擅长海战的人或是请教他们便是。
表兄弟俩对视一眼,都打算晚上回去要给皇上写信求一求,说不定能求下来呢?
而此时,一个侍卫正拿着才从鸽子上拿下来的密信跑到御书房,这可是从广东来的信鸽,多半是有关于安国公的。
安国公失踪已半个月,这几天皇上的心情越来越差,几乎每天都在朝中发脾气,回到御书房也总是青着一张脸,有两次还砸了东西,皇上一向节俭,爱护公物,这是皇上登基以来第一次砸东西,所以不管是太监宫人还是侍卫全都提着一颗心伺候。
不知道这次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侍卫忐忑的一颗心给皇上把信送进去。
齐修远接过信一看,是齐浩然的笔迹,当先一行就写着,子衿平安,齐修远一直提着的一颗心总算是落了下来,这才有闲心去看弟弟写的前因后果。
得知全因海贸而起,齐修远面色不变,但心中对洋人却很不满,在大齐国内竟然随意提价,毫无收敛,逼得子衿不得不亲自去试船(明明是他想去的),实在是可恶。
而那些围杀子衿的海盗竟然也是和他们一样的洋人(其实并不一样,是两国的),简直是不可饶恕。
齐修远护短心起,敲了敲桌子满脸严肃的道:“来人,去把左相和右相及户部尚书请来。”
万公公见齐修远眉宇间的郁气消散,就知道是好消息,声音响亮的应了一声,躬身退下。
齐修远对两位相爷和户部尚书道:“朕打算重开海岸和海禁,海商入关税收可酌情减轻,但进入港口的船只却不可能只有我大齐商船,前朝对外藩多优容,进入船只并不收取税赋,但对国民多苛刻,税赋过重,此举实乃不妥,所以朕打算收取外商入关税,三位爱卿觉得如何?”
荣轩脸皮和齐修远一样厚,觉得没什么不好,欣然同意,还提议这类关税可适当高于本国海商的关税。
这是给国库创收,户部尚书自然也不会反对,眼中闪动着精光,已经在想重开海岸能给户部赚多少钱了。
只有严渡带着些士大夫的面子,犹豫道:“会不会显得我泱泱大国有些小气?”
荣轩严肃道:“右相此言差矣,大气与税赋并不相干,如果免税是大气,那我大齐岂不是要免掉所有百姓的税赋?”
“左相,我说的是对外。”
“我觉得在税赋上没有内外之别。”
齐修远抬手打断两人的争执,道:“朕对那些洋人倒是够大方了,但他们却不思报恩,反而一味提价扰乱我大齐市场秩序,甚至在沿海抢掠客商和渔民,实在是罪大恶极,若不做约束,只怕他们越发得寸进尺。”
严渡顿时不说话了,他觉得海贸是末微小计,并不值得太过关注,既然皇上想对外藩征税,那就征好了。
齐修远见严渡也不反对了,就打算第二天在朝堂上提出来。
征多少税,谁来征,这都得朝臣提出意见并解决,而且,他还要定下进口商品的价格上下浮动率,不能再叫洋人想抬价就抬价,真当他们好欺负不成?
重生娘子在种田 900.第900章 同意
朝中还在为对外藩征税吵架的时候,齐浩然和范子衿的折子就到了。
范子衿在折子里向皇帝哭诉水师之弱,根本不足以保护广东沿海岸线,请求皇上派能人来训练治理水师,隐隐暗示了想让荣郡王留在广东。
齐浩然则是直接表达了自己想留在广东训练水师的愿望,希望皇帝答应。
群臣听了两封折子都不由抽了抽嘴角,这俩人一直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办差,现在才分开半年就又凑到一起了?
皇帝将两份折子合上,面色严肃的道:“朕觉得荣郡王和安国公说得有理,我大齐水师羸弱,却不能任其如此下去,被海盗欺辱。”
群臣低下头,暗道:您宠弟弟就宠弟弟,何必找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荣郡王想做什么,您反对过吗?
何况现在还加上了一个安国公。
然后众臣一个激灵,对呀,皇帝怎么会突然非要对外藩征税?
听说安国公这次会出海就是被洋人给气的,而他在海上出事也是因为洋人……
皇上这是给安国公出气呢,群臣心中叹息一声,觉得这事虽然有点丢我泱泱大朝的面子,但为了这么件事和皇帝对着干也不妥。
于是这个早上一直争论不休的关税也定了下来。
齐修远回到后宫就对李菁华道:“你去把小夏氏和孩子们都接进宫来,让他们收拾一下,我派人护送他们去广东。”
浩然的钱师爷和随从等都还在京城,这些都要给他送去。
李菁华一惊,问道:“四叔也要去广东任职?”
齐修远点头,“朕打算将广东水师交给他。”
李菁华看着齐修远的面色,斟酌着道:“皇上,在西夏一事上四叔居功至伟,您不是说要给他升一级吗?怎么反而调去广东水师?那儿最大的品级才三品。”
齐修远笑道:“这是他求的,广东水深,子衿虽然聪慧,但没有多少从政经验,在地方上只怕受缚,让浩然去帮帮他也好。”
齐修远没说的是,随着齐浩然的折子来的还有他的密折,齐浩然在密折里和齐修远说了广东水师的现状,吃空饷的厉害程度他前所未见,而兵部对此竟然丝毫不察。
齐浩然不相信广东水师能一路收买御史和兵部所以负责人,那问题出在哪里?
其他军队是不是也可以如此?
大周吃空饷的情况就很厉害,却一直拿不出好的解决方案,现在大齐才建朝,各地将领都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吃空饷的情况并没有多少。
但十年二十年,甚至是百年以后呢,这些空子是不是就能钻了?
齐浩然想要告诉齐修远,他想要改军制。
而军制不是说改就能改的,一不小心就是血流成河,而且,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这些没有经验就得先试验,动别的军队都有可能被察觉,但广东水师不会。
破成这样,又不受重视,连弓箭都凑不齐,这样的军队用来试验改制最合适不过。
所以齐修远很爽快的应了。
但这事却不能让太多人知道,齐修远连荣轩都没告诉,自然不会告诉皇后。
小夏氏听说他们要去广东吃了一惊,问道:“怎么小熊他们也要去?”
皇后看了皇上一眼,笑道:“四叔和阿灵也在广东呢,皇上让四叔管广东水师,所以孩子们也跟着你去。”
小夏氏心中有些不安,问道:“是广东出了什么事吗?”
皇后笑容满面的道:“没什么大事,就是有海盗骚扰沿岸,四叔担心安国公,就跑去给安国公撑腰去了,这不,这一去就不想回来了,和安国公一起上折请求留在那里呢。”
小夏氏听说丈夫也上折了,心内一松,她看了下面垂眸站立的夏嬷嬷一眼,知道他们肯定有事瞒着她,不然齐浩然日理万机的,怎么会急哄哄的跑去广东,连阿灵都去了。
小夏氏回头笑道:“妾身听皇后的。”
皇后就笑着拍了拍她的手,笑道:“你现在肚子大了,也不要累着自己,让祝良去收拾,你们两府下人少,我派些宫女内侍给你用,尽早收拾东西尽早启程,安国公可是来信催了,说想你们母子呢。”
小夏氏面色一红,艳如朝霞,被皇后送出坤宁宫时脸上还有些发烫。
等上了马车,小夏氏就看向夏嬷嬷,道:“嬷嬷,你们有什么事瞒着我?”
夏嬷嬷就一叹,之前为了不让夫人察觉到异常,她撺掇了三位小少爷天天来闹她,让她没时间多思多想,好在现在终于有了国公爷的消息,就算发现了也不要紧。
夏嬷嬷不敢深说,只是道:“奴婢知道的也不甚清楚,只知道国公爷出海去了,府衙这边一直没消息,王爷担心,就亲自去看了,不过显然是虚惊一场,您看现在国公爷不就没事了吗。”
“那怎么阿灵也跟着去了?”
“王妃那时候不放心王爷呢,那段时间王爷正为公事烦心,身体不太好,这从京城到广东,风餐露宿的,谁知道王爷会不会生病?您也知道,王爷和王妃伉俪情深……”
小夏氏这才相信了一些,夏嬷嬷就低声抚慰她,“国公爷这不是派人来接您了吗,用不了多久您就能见着国公爷了。”
小夏氏的心这才安定下来,不管之前出了什么事,至少现在范子衿是安全的。
小夏氏回去叫人收拾行李,还派人去宫里把小熊接回来。
而皇上则昭告天下,大齐重开海岸,解除海禁,还海于民,凡入港口交易的海船都要交关税。
晚上,圆慧站在观星台上,瞪大了眼睛,星象变了!
思及今天皇上发布的诏令,圆慧心中又是担心又是激动,之前天象预示大齐起码有三百年的安定繁华,但现在天象骤变,他根本算不出来了。
但这未必就是坏事,他抬头看着如同点点闪烁的星光,勾勒出来的天象却如同迷雾,圆慧没有焦急,只有高兴,他一直喜欢这种未知的刺激。
重生娘子在种田 901.第901章 发怒
皇上任命齐浩然的旨意才到广东府衙,广州城的百姓就轰动起来,破天荒的买起鞭炮放起来。
再听说解除海禁,别人还罢,住在柳树坊里的渔民却是走出了低矮潮湿的贫民窟,面北而跪,结结实实的磕了三个响头,被穆扬灵拉来找汪参将的齐浩然看到跪了一街的人,无一不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心中一酸。
穆扬灵也没想到会看到这种场景,一时愣在当场。
齐浩然牵起她的手,深深地看了跪在地上的人一眼,转身道:“我们回去吧,要想知道那汪春能不能用,将他叫到府衙查问便是。”
穆扬灵静静地跟在齐浩然身边往回走,不时关切的看着他。
齐浩然走到府衙门口抬头看上面的匾额,道:“阿灵,我记得你小时候说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一直觉得你说的不对,国家兴时百姓总不至于食不果腹,但看着这么混乱的广州城,我又觉得你说的未必不对。”
穆扬灵听他语气低落,生怕他由此厌世,就忙道:“这种事情是可以杜绝的,现在大齐秩序未稳,所以才顾忌不到……”
“可没有规矩,只靠官员自觉是不够的,”齐浩然眼里闪着寒光,道:“余成不仅贪污受贿,还勾结海盗残害忠良,这些事都明显得很,但偌大的广东府竟然无一人告发他,就连巡查到此的御史都没弹劾他,余成的人缘就好到如此吗?”
“不是,”齐浩然咬牙道:“不过是因为利益,为了利益忘国之大义,民之艰苦,阿灵,我们治国不能只靠官员的忠义,还得有制度,让他们一犯罪,我们就能知道。”
穆扬灵握紧他的手,低声道:“我们慢慢来。”
齐浩然点头,“嗯,我不急,就先从广东府,从余成开始好了。”
范子衿出海失踪案已结束,周舟功过相抵,没受什么惩罚,但他御敌无能,放任海盗横行海岸,被将为校尉。
余成则由于妄图隐瞒消息,勾结洋人等被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他贪污受贿,甚至是勾结海盗陷害前任知府和汪参将的事也被牵扯出来了,现在人已经被关在大牢,全家都被软禁在家中。
牵涉官员之广也算罕见,广东府四分之一的官员都牵涉其中。
范子衿倒是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过一些人,毕竟牵连太广,官员补充也是一个问题。
本来不打算过问此事的齐浩然在得到柳树坊等各地贫民窟和渔村的数据时勃然大怒的插手,他将东西仍在范子衿跟前,吼道:“你知道这三年死了多少人吗?”
范子衿翻开册子,脸上也青黑一片,他是广东知府,死的都是治下的百姓。
齐浩然怒得团团转,“都是饿死的,从太康元年时,每年国库都给广东拨赈济粮,御史回报说都到了百姓手中,可你看这些册子,有的渔村十不存一,就是我们在北地遇上打草谷的金兵也不过如此,他们好歹是死在金兵的手中,这些人呢?都他妈是活活饿死的!饶过他们?”
“做梦!”齐浩然吼道:“凡是参与此事的,不论深浅,皆一查到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