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没落皇朝
这个地盘一定要大,几千亩上万亩都成。最好不要占农田,水路交通要便利。
嗯!就这么来,近期你除了要抓紧航道图的编纂之外,把这个也要划进去,这也是个极为重要的任务,你家里的儿孙,也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了,学的好三爷许他们一个好前程。”
江树先也算是杨猛手底下的老人了,对于三爷跳脱的思路,他还算是能适应,一边听着三爷的想法,江树先的大脑也在飞快的转着。
深厚的地理功底,让江树先特别能理解杨猛所说的,一张云南地图,不断在他的脑中盘旋,一句云南形胜心中藏,可不是江树先空口白话的玩意儿。
“三爷,选在宜良就行,您说的这个地界,昆明就很合适,至于其他地方的矿窑,我还要再细细的谋划一下。
三爷说的法子不错,但云南的矿藏无数,想要用几个地方,把这些矿窑连在一起,很不容易,老江刚刚琢磨了一下,起码得十几个地方才能把这些矿窑连在一起,而昆明正好能作为一个中心。
所以这兵工厂选在宜良很合适,那里这些年因山洪毁坏的农田不少,几万亩是有的,这兵工厂的选址就可以选在那里,只是附近的秃山却是个麻烦,一到雨季就会有山洪和泥石流,这个还是要防范一下的。”
身边有了江树先这样的人才,无疑让杨猛省了很大的气力,秃山、山洪、泥石流,这个是可以治理的,植树造林、造福后代,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儿啊!
“好!你马上就带着去选一块合适的地盘,三爷马上就要用,再找葛师傅,让他找些精通农学的,看看种什么,能快速的让秃山变绿。”
解决了兵工厂选址的问题,杨猛就带着霍华德等人,参观了一下西山的刀剑厂,看来这大刀片要停产了,自己最好的铁匠,都在这刀剑厂,顾了一头难顾另一头啊!
看到西山刀剑厂,几千人热火朝天大干的场景,霍华德也有些震惊,在他的认知之中,东方的清国是一个极端繁华也极端落后的国度,这样大规模的工厂,应该出现的地方,不是在这里,而是米利坚。
柯尔特兵工厂,也只有几百个工人,而这位杨将军的手下,单单打铁的技工就有几千人,柯尔特东方分厂超越本土,看来只是时间的问题。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霍华德无疑是个内行,很快他就发现了不同之处,虽说几千人在同时打铁,可能称作是技工的,只有不到一千人,其他的大多是出力气的学徒工。
虽然如此,可这个刀剑厂工业化的程度很高,这里打造的只是粗糙的刀体,在他看不到的地方,一定还会有更多的人在忙活。
霍华德的猜想很快被证实了,杨猛带他参观的下一个地方,就是磨刀的工棚,一个个工棚之中,每个工棚中都有十几台手动的机械,三五个人一组,正在打磨着刚刚从打铁的地方运来的刀胚。
之后就是称量、组装的地方,而二次炭烧和淬火的地方,涉及到了配方,杨猛就自动的给忽略了。
“杨将军您的工厂太壮观了,可为什么您只生产冷兵器呢?”
“呵呵……无奈啊!没有合适的技术,而褐贝丝那样的火枪,即使生产出来,很快也会被淘汰,刀剑算是战场上的辅助品,我觉得生产刀剑,远比生产即将被淘汰的火枪要强的多。
以后枪械的生产就拜托给霍华德先生了,这些工匠,都将是你的学生,几千人啊!”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外国人杨猛见多了,无论是外国人还是哪里人,都逃不过名利二字的束缚。
毒清 第一百九十九章 造一把枪有多难(中)
杨猛说的不错,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霍华德远道而来,还不是为了那三百美元的月薪?这里有几千个工匠,而杨将军是个信守承诺的人,只要在清国呆上几年,他回到米利坚的时候,就算是个富翁了,再也不用和冷冰冰的机械打交道了。
政治对于霍华德来说,它跟自己相距很远很远,他一个普通的造枪工匠,政治给他带来的影响,不到最后一刻,他也是感受不到的。
至于清国人和米利坚人的区别,霍华德只是在米利坚很普通的一个技工,留着辫子的清国人,对他来说只是有些稀奇而已,现在他更看重的是这些工人的潜能,他只希望这些人不要太笨。
“杨将军我们需要在这里建造一个临时的兵工厂吗?”
想着那丰厚的奖赏,霍华德也有些情不自禁了,几千工人啊!一年两年还是三年,自己回国之后,就会变成一个个高高在上的农场主,这是多么值得期待的一件事啊!
“不用,兵工厂的土地,明天就会有着落,十五天之内,我就会把简易的厂房建造起来,现在你还是来选择第一批工匠吧!”
在宜良建造一个厂房,只是自己一句话的事情,几十万庄农佃户,一人一脚,也能踏出一块平整的场地来,有了江树先,杨猛对兵工厂的选址并不是很在意了。
他现在在意的是自己的工匠,能不能学会霍华德等人的技术,学会了还不成,还要能改造、改进,柯尔特的左轮手枪,与八斤八两八钱的大刀片一样,在杨猛的眼中只是练手的产品而已。
杨猛肚子里的造枪技术。只要稍微拿出那么一点,就够这些人消化几年了,可硬件不过关。再好的设计拿出来,也只能看着。屁用没用。
希望柯尔特的这批人马,能给自己打下一个坚实的军工基础吧!
“难道这些人不全是兵工厂的工人吗?”
涉及到自身的利益,霍华德也提起了精神,几千工人和几百工人,对他的收入影响是极大的。
“现在给你一万铁匠,你明天就能让他们给我造出左轮手枪吗?”
“这是不可能的!工人需要培训!”
“对嘛!你现在选择的人手,就是你培训工人的助手。先教会一部分人,再让这部分人去教导另一部分人,那样你教会的人手才会越来越多,当然这些人都算是你教导的。薪水我是不会缺的。
霍华德我还要问一句,你们制造的手枪,是一个人制造还是几个人分工制造?”
杨猛的这个问题,关系到保密,柯尔特的左轮手枪。可能是现在最先进的武器了,只是列强各国,包括米利坚在内,都没有足够的重视,他们重视的只是火炮和步枪。
而参加过现代战争的杨猛却清楚。火炮和步枪虽然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但战争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
这个时代的枪械决定了,冷兵器为主的白刃战,还将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今年是1847年,以后的一百年间,白刃战都将在战争之中,有一定的地位。
左轮手枪,在远距离没有优势,但在五十米之内,他就是一把杀戮的利器,这个杀戮利器的制造方法,现在还是需要保密的。
“以前是一个人,现在也做了大略的分工,但主要是铁匠和木匠的工作,铁匠在整个造枪的过程之中,起了最为重要的作用。”
工业化生产,现在的柯尔特兵工厂还不能算是工业化生产,铁匠的技术,还是决定手枪质量和性能的关键。
“嗯……我看了m1847的组件,上面有不少的螺丝,这也是手工打制的吗?”
柯尔特m1847组装的连接件就是螺丝,别小看一个螺丝,标准化的螺丝,西山的铁匠不一定做得出来。
“半手工,半机械吧!先用冲压机械制造出螺丝的胚体,其他的步骤,人工占了绝大部分。”
霍华德没想到,杨将军竟然还精通工业制造,他问的问题,以前不仅困扰了远在米利坚的柯尔特先生,他们这些人也付出了不小的努力。
“这样吧!咱们也别急着造枪,你把你带来的m1847拆开十把,咱们先定一下手枪的制造工序。”
制造工序,对杨猛来说就算是半个专业了,什么活儿该怎么干,他的印象还是极为清楚的。
让葛仕扬给安排了一个大房间,霍华德和柯尔特兵工厂,最好的一批技工,就开始了拆解m1847这把左轮手枪。
十把手枪拆开之后,杨猛仔细的看了一遍,配件有些不通用,十把手枪,或多或少的都有些差距,显然在柯尔特兵工厂,每条生产线,生产出来的枪械也是不同的。
枪管和枪托是最好完成的,而左轮和扳机则是最复杂精细的活儿,螺丝什么的,也是关键,一把枪的配件与另一把枪不兼容,这是柯尔特m1847最大的缺点吧!
但这把左轮手枪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最好的武器了,该怎么做,杨猛心里也有些拿捏不定,标准化的生产,对云南来说是件好事,可对米利坚来说,更是件大好事儿,让他们学会了这个法子,也不知道算不算资敌。
但云南需要标准化的生产方法,比起列强各国,还是云南的需求最为重要。
“霍华德,把这些零件打乱你们还能将强制组装在一起吗?”
“杨将军这个是不可能的,这些左轮手枪,虽然看上去大体相似,但还是有很细微的差距的,打乱这些零件,这十把枪就是废品。”
霍华德跟葛仕扬差不多,工匠出身,算是个严谨而诚实的人,能做到就是能做到,而不能做到就是不能做到。
“那这些天。你就和你手下的这些技工,制造磨具吧!从枪管到枪托,从左轮到螺丝。我这里都要统一的标准,而你们制造的模具。就是检验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一致的标准。
把两千把手枪,全部拿出来试枪,威力最大、质量最可靠的那支枪,就是你们的母版枪械,一切零件都要按照这把枪的标准来。
而我手下的铁匠,你们可以拿出一部分设备来,教着他们打制标准化的螺丝和配件。如果机械不够。相比这些冲压的机械,也难不倒你们吧?
云南柯尔特兵工厂的规模,最少就是几万人,弄不好十几万人。几十万人也是有可能的,实在不行,你们就先制造机械设备。”
柯尔特派来的人手,比起杨猛的野心,还是太渺小。杨猛展示在霍华德面前的兵工厂规模,也勾起了这位米利坚技工,对金钱的野心。
“杨将军,还是先从螺丝和配件开始吧!我的选人标准很简单,手工打造螺丝和配件。达到了我的要求,就是兵工厂的第一批学徒。”
霍华德是专业的工匠,杨猛给他指了一条明路,该怎么做,他也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打造机械设备,还为时过早,先确定自己的薪资标准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行了,就照你说的来,尽量在十天之内,完成你的工作,那批机械设备,你要要派专人看护。”
机械设备都是极为重要的东西,搬运过程也是精密机械的一个杀手,辛辛苦苦漂洋过海来的装备,可不能毁在搬运的过程之中。
“好的!杨将军我会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我的工作的!”
云南的这个杨将军,不仅精通机械制造、工业化生产的流程,而且还是一个极为谨慎、细心的人,这样一个严谨的将军,也让霍华德,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江树先那边进展顺利,一天的功夫,就找到了三处合适的地点,而杨猛也是豪气,大手一挥三处的土地全部征用,吩咐丁泰辰安排人手,在十天之内,将这三处的土地平整出来,并用竹子围墙,将这三块土地圈起来。
三个月之内,无论是夯土也好,砖石也罢,必须建起一道三米高矮有一定防护性能的城墙。
这三块土地,最大的一块有六七千亩,这个可难坏了丁泰辰,而杨猛的一句话,就让丁泰辰心里有了谱,宜良上下所有人,三个月之内以这三块土地为中心,几十万人力,做这个就很简单了。
而霍华德那边的进展却有些不尽如人意,最初霍华德给出了几个螺丝,让西山刀剑厂的铁匠们打制。
不用淬火,单单打制一个螺丝,就难住了西山的数千铁匠,九成的人明确表示打造不出来,而剩余的一成,打制出来的螺丝,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放大了几十倍的螺丝,比棺材钉都大,又不是造坦克,这样的螺丝有屁用。
霍华德,花了半天的时间,教会了大部分铁匠,打制制造螺丝的工具,一天之后,六成的铁匠打制出了差不多的螺丝,可拿着杨猛让霍华德制造的模具一比照,仅有十几个人打制的螺丝,勉强合格。
十几个人,对霍华德来说还是太少,一批螺丝的胚体,被发了下去,一人十个,制造出一个完全合格的螺丝,才算过关。
可就是这样,仅仅有三百多人完成了考核,三四十人制造出了三个以上合格的螺丝,而剩余的人,大多数是勉强合格,为了自己那丰厚的薪水,霍华德选择了睁一眼闭一眼,只要差不多就算合格。
最后霍华德又挑了几十个人,凑足了四百人,这就是他在云南的第一批学徒工,剩余的人,继续打造大刀片,杨猛也要借着这个机会,存下一批大刀片,这东西和左轮手枪配合,那将是白刃战之中的噩梦。
等待场地的时间,霍华德也开始了授课,从物理到化学,再到数学与几何,自己的这第一批学徒,欠缺的知识太多了,为了丰厚的薪水,霍华德也开动起了自己的脑筋。
葛仕扬也被他利用了一把,翻译印制有关枪炮制造的基础知识,成了西山书院的任务,而霍华德则是开始教授自己的学徒们二次炭烧和淬火的技巧了。
十天的时间,六七千亩的那块土地,首先被整理了出来,几十艘船开始在新造的码头靠岸,随着一箱箱机械被运送下船,柯尔特兵工厂清国分厂,也算是有了眉目。
草棚子里,霍华德还在翻译的帮助下,教导着打造枪械的知识,而一座座打铁用的大型厂房,也在快速的建造之中。
制墨除烟法,也被用在了兵工厂的上面,‘凸’字形的车间,也成了宜良一道特殊的风景,望着热火朝天的工地,杨猛知道麻烦还在前面,造枪可不是三五天能够学会的,不过这麻烦就与自己无关了,那就是霍华德该关心的问题了。
毒清 第二百章 造一把枪有多难(下)
年关越来越近,林则徐的动作也越来越频繁了,好在林老虎还有最后一份理智,没有将矛头对准永昌的官绅,只是把打击的重心放在了会匪和练匪的身上的。
看林则徐的架势,他是要在年前把永昌的事情,理出个完整的章程来,年后算总账。
而二哥也算是有孝心的,从永昌赶了回来,当老爷子告知他实情之后,二哥杨毅也是颇为体恤老爷子的想法,以奔丧的名义,去总督府见了林则徐,而林则徐现在正忙得焦头烂额,也就顺手把杨毅留在了昆明。
杨毅手里握着的许多东西,都成了林则徐处理永昌一案的后盾,有了杨毅在身侧随侍,林则徐的步子也慢慢的在恢复。
督标依旧在肉搏血斗之中煎熬,据杜伏虎所说,督标的人马依旧快到了极限,许多人已经口出怨言了,这也属于正常。
杨猛在筹备兵工厂的间隙,回了一趟昆明,在西校场他一声令下,督标就停下了残酷的对练,而大多数人,对杨猛有的只是感激,怨言只是对杜家的两头老虎发的,这也是杨猛不在西校场呆着的原因。
事情虽说是自己起的头,但执行命令的是杜伏虎和杜降虎,这两人也没少吃苦,出了死力不说,还得了一个严苛的恶名,而这个就是杨猛削弱两人在督标之中威严的手段。
杨家的军队,无论是威严还是赏赐,都是出自杨家,而不是带兵的将领,杨猛对人心有极高的认知,小小的一个手段,就让杜家双虎,没了掌控督标的机会。
而霍华德那边也遇到了麻烦。正式的造枪开始了,可三天的功夫,只组装出了十几把可用的枪。四百技工啊!十几把枪,这个效率有些太低了。
霍华德该教的已经全部教授了下去。可大多数工匠都打制不出合格的零件,这让霍华德有些怀疑杨猛传授的方法了,看来这左轮手枪,是不能分工协作的,只能由一个技工负责一把。
西山铁匠的打造方法,霍华德也仔细的看过,在二次炭烧和淬火的过程之中。这些铁匠好像有些问题,可具体是什么问题,霍华德就不清楚了。
二次炭烧的时间,淬火的过程。打制过程中的渗碳,这些清国铁匠做起来,总是很别扭,打制出来的枪管和左轮,很多都有质量问题。但也有几个铁匠,打造出来的零件,质量好的超乎寻常,这些东西里面的具体原因,霍华德作为一个高级技工还是分析不出来的。
望着面前成堆的废品。霍华德陷入了麻烦之中,一遍遍的看着清国铁匠打制枪管的过程,可打制出一根枪管需要两三天的时间,近百次加热、渗碳,数千次锻打,想要全程记录,也是个极其艰难的活计。
为了培养出合格的学徒,霍华德也豁了出去,吃住都在工厂之中,在他指导下打出的枪管,也基本符合了要求,可让这些继续打造枪管,前面那一幕又出现了。
不明原因的质量问题,看着一根根打废的枪管,霍华德陷入了深深的无奈之中,找不出原因啊!
无奈的霍华德,只能找杨猛这个对工业无比熟悉的将军了,想想那诱人的奖赏,和兵工厂里几百根打废的枪管,霍华德只能将原因归结于西山铁厂的铁料不合格。
“杨将军,西山铁厂提供的铁料不合格,兵工厂从米利坚进口一批铁材试一下吧!”
“铁材不合格?一把合乎质量要求的左轮手枪也没打制出来吗?”
听到这个消息,杨猛的眉头也皱了起来,钢铁是一切的基础,如果铁料不合格,那麻烦就大了。
“靠运气组装起来十几把,可大部分的枪管和左轮都是不合格的产品,组装成枪械的话,炸膛的几率极高。”
对于偶尔出现的合格产品,霍华德只能归结于运气了,他不是个科学家,只能依照自己的经验来判断问题,但霍华德觉得自己的分析还是很正确的。
“枪的质量一定要保证,这样吧!你和兵工厂的那些米利坚技工,打制一次枪管,看看质量如何,如果还是和之前一样,我再去西山铁厂看看情况。”
出了合格的产品,杨猛觉得应该不是铁的原因,铁的质量,是经过不少传教士检验的,他们都声称西山铁厂出产的锻铁,质量要高于欧洲各国,难道这好铁还不适合打制枪管吗?
杨猛本打算用钢材的,但霍华德那里没有用钢铁打制枪管的经验,为了磨合一些铁匠的技术,杨猛也就同意了继续用锻铁打制枪管。
可没想到的是用锻铁也会出现质量问题,对此杨猛也只能慢慢的摸索了。
在杨猛的提议之下,来自米利坚的制枪技工,打造了一次枪管,结果打出来的都是合格的产品,这样一来出废品的原因就找到了,问题还是出在打造过程之中。
“霍华德,现在看来不是锻铁的原因,而是人的原因,把兵工厂的铁匠召集起来,我要问话。”
米利坚的技工能打造出合格的枪管,而大清的铁匠却打制不出来,这个原因杨猛也猜测不出来,难道是霍华德留手了?
四百多铁匠聚集在空旷的兵工厂之中,杨猛往下扫了一眼,铁匠们的情绪不高,看来废品不仅影响了霍华德的情绪,西山的这些精英铁匠也受到了影响。
“打出合格产品的铁匠站出来,打出高质量产品的铁匠站到我身边来。”
杨猛一句话,几十个铁匠排众而出,乖乖的站到了杨猛的跟前。
“霍华德,那个打出枪管质量最好?”
霍华德的手指一动,一个须发有些苍白的老铁匠站了出来,看他的装束还是个彝族的铁匠。
“打制枪管的过程之中,都是按着霍华德先生教导的东西,一步步来的吗?”
杨猛随便问了一句,没想到那老铁匠却颤巍巍的跪了下来。
“三爷。这洋师傅教的东西,有些地方不对,我就按着自己的法子来的。”
一语激出千层浪。原来问题是出在了这个上面,这一句话说完。杨猛的思路也就清晰了,这些铁匠都是四十岁往上的老师傅,经年打铁,各自有各自的门路,霍华德的教导,他们是有所选择的学习,所以才出现了这么个问题。
手把手的教也学不会。杨猛之前就想到了这个问题,没想到原因竟然是老法子,大清的百姓注重规矩,看来是这老规矩。绊住了兵工厂的发展。
“霍华德,你来一下。”
要想改变,杨猛的法子也简单,一根鞭子就成了,可霍华德这批人不想葛仕扬那样。就怕这批洋师傅闹事啊!
“杨将军,您有什么吩咐?”
“问题找到了,我还有办法改进左轮枪的质量,你愿意学吗?”
“当然愿意了!”
“那好,改进左轮枪质量的方法。就在那老铁匠身上,待会儿我会派人将他的方法记录下来,这些天你和柯尔特兵工厂的那些技工,总结出一个简单易学的工序,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到了什么火候该做什么样的事情。
记录的详细一些,这几天我会派一队士兵过来,先不要让这批铁匠打制任何东西,让他们先把工序给我记住,记不好的,就让士兵用鞭子抽他们,直到记住为止。
记住工序之后,再让他们打制枪械,如果那个出了废品,就让士兵狠狠的惩罚他们,而打造出枪管全部合格的铁匠,把名单给我,我会奖励他们的。
这些你们能够接受吗?”
惩罚与奖赏,杨猛的法子很烂,但很有用,一边是皮鞭,一边是金银,这样的差距,铁匠们所遵循的老规矩就什么也不是了。
“当然可以接受,适度的体罚可以提高工人的积极性,我就按杨将军说的办!”
霍华德能接受最好,即使他不能接受,杨猛也会逼着他去接受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