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毒清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没落皇朝
上次李星沅参劾杨士勤,想来那位做实事儿的。也是有苦衷的,不然也不会置朝廷法纪于不顾。大清这几年灾劫连连,不是民乱就是天灾,前两年江南洪灾,也是哀鸿遍野。
云南连续两年饥荒。杨家整合云南商家全境舍粥,为朝廷分了忧、解了难,虽说做事的法子,拿不大出手,但结果终究还是好的,功过相抵,这次该把杨士勤的位子给扶正了。
这次解铜进京的杨家老三杨猛,年迈的道光帝,对他还有些印象,当年大夏天穿冬季战袍的,就是这位了。
这杨老三,也不是个省心的主儿,昆明府给他的诨号是叫做滇地呆霸王吧?这小崽子与当年广州城的黄案也有些扯不清的关系,云贵的林则徐也没说他什么好话,鲁莽嗜杀,应该是林则徐的评价吧?
就在道光帝,掂量着云南杨家的时候,户部的条子也递了上来。
“呵呵……这杨士勤倒是个不错的奴才,罢了!就见见这杨家老三,给杨士勤些底气吧!”
铜山的草样,就画在户部递的条子上,对此道光帝只是微微一笑,看来清流们还是给了杨士勤不小的压力,质子、献铜山,都是云南的杨士勤在表忠心呢!
这杨士勤也算是个官场的新丁,做事儿实实在在,不会媚上,这样的实在人,可用!
圣上点了头,下面的人就开始忙活起来了,预备宫殿、场地,安排献铜山的各项事务,外臣进宫面圣,那规矩也是不小的,这可苦了船上的杨猛。
在一群太监的指挥下,学习一些面圣的礼仪,又是斋戒又是沐浴的,搞得杨猛疲惫不堪。
道光帝素行节俭,本来献铜山这样的营生,是要斥责一下的,但现在的大清风雨飘摇,用云南献的铜山,给整个朝堂提提气,也是不错的事情。
万斤的铜山,有了无数人出力,也变得轻飘飘的如同鹅毛一般,一座铜山下面加了原木,全靠人力,三天就运到了紫禁城午门外的一处不惹眼的地方。
献铜山的奏表,自然有户部的官员执笔,那文章写得是花团锦簇,拍马屁拍的无迹可寻。就凭着这座铜山,把道光帝经历的但凡有功绩的大事小情,从头到尾捋了一遍。
这奏表本该是有杨猛来背诵的,可操刀的这位,写得实在是晦涩难通,杨猛练了数遍,照着读也是磕磕绊绊,更别说背诵了。
对此赛尚阿等人也有招儿,直接找来了捉刀的那位,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差别也就出来了,捉刀的这位,分分钟便把原文背了下来,一字不差,背的时候语气抑扬顿挫、慷慨激昂,听得杨猛都心动不已。
闹剧!对此,杨猛只有这么一个看法,就这本事,但凡是往正事儿上使使劲儿,大清就不至于被洋鬼子揍得找不着北。
即使挨了揍,大清上下也是硬气的很,至今藐视西洋诸列强,在朝廷的眼里,可能只有屡犯西北、东北边疆的峨罗斯才算是真正的威胁吧?
献一座铜山,单单前期的准备,就花了八天,为了铜山顺利抵达皇宫,京城从官员到百姓,数万人忙上忙下。
本想见见自家老三的杨毅,也快断顿了,自从银子剩了二两左右的时候,杨毅连馒头也不敢吃了,只能在胡同里的铺子里,买些菜饼子充饥。
杨猛即将面圣,也被独自圈在了一处宅子里,每日里除了没胡子的太监,什么人都不能见。这样的感觉,对杨猛来说很不好。
自从进了宅子,杨猛即使是睡觉都睁着眼,极轻微的一点风声,都能把他从睡梦里惊醒。吃饭更是小心谨慎,除了馒头、米饭,其余的菜肴,杨猛动都不动一筷子。





毒清 第二百四十九章 穆中堂
朝廷正事儿不干,狗屁规矩倒是不少,被困住的杨猛不断的在心里赌咒发誓,天下不姓杨,今生今世不进京。
孤零零的宅子,给杨猛带来了恐惧,走又走不得,留在宅子里,心里的恐惧却是与日俱增,没有安全感的杨猛,最怕的就是坐牢,没有安全感也是他在云南不断发展杨家的动力。
好在这样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依着朝廷定下的日子,杨猛走出了那所变相的囚禁了自己好几天的宅子。
等待献礼的时候,影子部队的一个管事,悄悄递给了杨猛一团东西,这才没算坏了事儿。
一步步的走向午门,杨猛这才知道一个总兵官,在朝廷眼里有多大的份量。自己住的宅子,是个荒芜的老宅,几十里的路程也要跟着几个太监一步步的踱过去。
到了仪仗的跟前,那些个八旗兵,也全都眼高于顶,身材高大的杨猛不时被背后的几个八旗兵拨弄一下,后面这几位,是嫌杨猛块大挡了他们的视线。
别说是在云南,就是在京城,换个场合,杨猛非把他们的肠子打出来不可,但现在不是时候,这时候动手,杨猛自忖也干不过身后近千八旗兵。
后半夜就出发,到了午门附近,在太监们的支使下,与充当仪仗八旗兵演练了一下,一群人便找了个僻静地方,站住了脚步。
时候不大,一顶顶轿子也出现在了午门附近,一个个朝廷命官。却像早市上的小贩一样,开始预备自己的茶点。
倚在墙角的杨猛,也算是看了场好光景,各色各样的小吃儿和餐具。就能看出一个个官员的身家与地位。
站着闲聊的那些,畏畏缩缩的靠在一边,八成是些穷的只有一身官袍的货色,吃的东西拿不出手,为了不丢份儿,早就在家里吃过了。
拿着烧饼果子生啃的。不是清流就是穷官,有桌有凳有人伺候的,那就是些高官,或是关键衙门口的官员了。
最讲究的就是,一个食盒连桌带凳,方寸之间,不是冒着热气的茶汤,就是京城人常吃的油条豆浆,那些个坐在食盒上吃馒头的,多半是沽名钓誉的清流高官。
看着王八蛋们。有吃有喝,杨猛的肚子也‘咕咕’的叫了,昨晚儿宅子里除了自己连个活人也没有,从昨儿下午开始,杨猛就没吃东西。
问题出在了那帮子死太监身上,跟着他们来的时候。杨猛走得比较匆忙,只换了一身官服,就跟着太监们到了破宅子里,没有打赏,这帮子没吊的货,也是没给杨猛好脸儿,不给饭吃,八成是想让自己出丑露怯。
自己算计二哥一把,让他吃糠咽菜,没想到遭了现世报。让没吊的货,给涮了一把!
杨猛心里正恨着呢!只见轿子群中,一顶绿呢轿子一动,一个有些枯瘦的官员就上了轿子,百十步的距离。这顶轿子冲着这边就过来了。
“哪个是云南杨猛?”
走在轿子跟前的长随,眯着眼睛,挺胸凸肚一声吆喝,好像这吆喝给了杨猛多大面子似得。
“标下就是!”
“等着!穆中堂有话说。”
杨猛憋着气应了一声,那长随上下打量了一下杨猛,这才撩开了轿帘。
“不错!有副悍将的样子,吃饭了吗?”
虽说日头起来了,可皇城根周围依旧黑漆漆的,杨猛运足了目力,也没看清轿子里面的人长什么样儿。
“操!那帮子没吊的货,从昨儿下午就没给老子吃饭,驴入的玩意儿,早知道不做这趟营生了,好端端的呆在云南多好,没想到进趟京,还得受这帮子杂碎的气儿!
刚刚那几个龟孙子,嫌他家三爷块大,把老子当傻货推来推去,换个地界,老子活剐了他们!”
在杨猛的眼里穆彰阿算蛋?有气不冲他发冲谁发?难道与那帮没卵子的货计较吗?太掉价!
林则徐交代过自己要嚣张跋扈,对着下人使劲,那不叫嚣张跋扈,那叫自降身价,对着穆彰阿这个老王八发火,才叫嚣张跋扈。
“混蛋玩意儿,当着穆中堂口无遮拦,你这是找抽吧?”
杨猛嘴里骂骂咧咧没句干净话儿,可吓坏了穆彰阿的长随,这个蛮子,不知道在和谁说话吗?
“嘿……有点意思!把我的食盒给他,让他先垫垫肚子。”
穆彰阿的长随,从轿子后面拿出了食盒,杨猛也不客气,拉了拉官服的后身,往地下一铺就坐了上去。穆彰阿吃的东西,肯定没问题,只是这份量有点少,食盒里般般样样的东西虽说不少,可对杨猛这个大肚汉来说,却是有些杯水车薪了。
“穆中堂,皇帝不差饿兵,这点东西塞牙缝都不够,过会儿献礼的时候,杨三要是丢了丑,您老别怪罪!”
将穆彰阿食盒里的东西一扫而空,稍稍压住了饥饿感,杨猛打蛇随棍上,直接就出言威胁了。
“给他弄点吃的,让他吃饱了,喝就算了,待会儿献礼时间不短,别尿了裤子。
还有,给他找张凳子过来,席地而坐,真有你的,待会儿要面圣的,弄得身上脏兮兮的像什么样子。
那几个没眼色的太监,知会一下宫里,找点茬子打死了事,去找找带着仪仗的那位,把刚刚排在前面给我弄过来。”
杨家老三是个什么德性,穆彰阿很清楚,广东巡抚黄丹彤就是死在他的手里,这位的诨号也不怎么顺耳,滇地呆霸王,听听这个名号,就知道是个二愣子。
这一见面,果不其然,张口就没说什么好话。没提前打死人,八成是云南的杨士勤提前嘱咐了,这么个物件摊到他穆彰阿的手里,也是没法儿侍弄。
万一等等面圣的时候。这位口没遮拦,好事儿也得变坏事儿。对付二愣子就得顺冒捋,训斥杨猛,穆彰阿也不敢啊!万一这位到了宫里撒泼,谁也没好果子吃。
穆彰阿的长随也是个腿快的,不大的功夫。桌椅板凳、湿巾拂尘,都给他找来了,当然一顿大餐,也摆在了桌子上。
杨猛一边吃,长随一边清理着他的官袍,吃完了饭,一块还算温热的面巾,又递了上来。
“中堂,那几个惹事儿的,来了!”
穆彰阿一句话。刚刚那几个推搡杨猛的八旗兵,也被拖了上来。
“交给杨三吧!”
轿子里的穆彰阿,也一个劲的拿手搓着脑门,云南的杨士勤什么都好,就是他家的三小子不是个物件,质子一个也就够了。把这么个夯货派来,这是要给谁难堪吗?
杨士勤的心思,穆彰阿也明白,为了表忠心把两个做官的儿子都送到了京师,要是与杨家对立,穆彰阿也会乐得看戏,可现在自己与杨家扯上了关系,杨家这两个儿子,就不能留在京师了。
京师是个什么地方,一品二品寻常见。三品四品多如狗,杨家老二在京师,屁都算不上一个,受欺负是肯定的,受点欺负不是什么坏事儿。这也算是磨砺人的东西。
可坏就坏在杨家有个二愣子,你说他愣吧?打仗还有一手,你说他不是二愣子,黄丹彤那样的小封疆,他都敢背地里下死手,这么个物件留在京城,杨士勤是想让他做大清呆霸王吗?
杨家的金子收下也就罢了!杨家的儿子们,全他妈是惹祸精,还是打哪来的回哪去吧!杨家的宝器,还是让杨士勤留在自己家里祸祸吧!
刚刚还在心里念叨杨猛这个惹祸精,就失神了一会儿,这位又惹祸了!
穆彰阿的长随,不知道杨猛的性情,依着中堂大人的吩咐,就把三个八旗兵带到了杨猛面前。
旗人也有三六九等,无论在哪,当兵吃饷的都不是什么好铁,这三人现在也知道惹祸了,可轿子里做的就是穆中堂,借他们仨胆儿,也不敢在穆彰阿的面前放肆。
“嘿!现世报来得快,你们仨刚刚把老子推来推去,以为老子是球呢?
想平事儿,简单!老子一人推你们一下,挨过去这事儿算完!挨不过去,怨你们倒霉。”
人随话走,杨猛的声音刚刚落下,他就从凳子上暴起发难,仨倒霉蛋一人挨了一掌,全打在胸腹之间。
闷闷的骨裂声,三人连哼都没哼出来,就吐着血趴在了地上。
“唉……这事儿弄得,杨士勤真他妈是个奸货!”
骨裂声惊动了穆彰阿,他也算弄明白杨士勤的意思了,这杨士勤质子,也就打算走个过场,朝廷要是想留就留着,不想留就给送回来。
杨老三这么个宝器,留在京城,清流们倒是乐意看戏,可穆彰阿不成啊!滇铜是个什么鬼样子,他可是很深入的了解过,现在换将,滇铜复起就是个笑话,杨士勤有钱,滇铜复起之后少不了他穆彰阿的好处。
现在为难杨家,就是和自己过不去,这杨老三,只要他面圣完了,就得赶紧打发他滚蛋,这么个夯货,还会拳脚,留在京师就是个天大的麻烦,到时候他前脚砸了锅,自己后脚还得收拾,何苦来哉!
“都他妈瞧清楚了老子这张脸,以后遇到老子,拐着弯儿走,不然再遇到你们这群王八蛋,见一次打一次!”
杨猛这话是说给八旗兵听得,地下躺着的那三位,怕是没机会了,肋骨断了,搁这么朝代,基本就没治了。
杨猛击打的位置很讲究,即使打断了肋骨,断骨也刺不进主要的脏器,死,一时半会儿是死不了的。
躺着不动,断了的肋骨不刺伤內腑,养上一两个月就没事儿,一旦动了,或者肋骨有碎片,那就等着遭罪吧!一两个月死不了,但腹胀如鼓、吐血,生不如死是肯定的,最后就是内脏发炎腐烂、败血症。
“呼……爽快!”
吃饱了、解了气,杨猛长舒了一口气,就开始活动筋骨了。
“杨三,朝会之后,可能就是献礼,跟着身边的人,该站的时候,站着不动;该跪的时候,立马就跪;别乱说话,也别做什么小动作,知道了吗?
等面圣的时候,我陪你去!”
穆彰阿也很无奈,杨士勤作为盟友是很不错的,可杨老三作为盟友的儿子,就很难受了,这么个傻呆呆的物件,还是到穷山恶水的云南去呆着吧!
“嗯!我省的!来的时候我家老爷子好一顿嘱咐,要少说话、少杀人,见了皇上,只能说嗯、啊、知道了、不清楚。”
好嘛!一听杨猛这话,穆彰阿也只能苦笑了,什么叫做少杀人?啊!哪个进京的官员,敢在京师随便杀人呐?
见了皇上直说嗯、啊、知道了、不清楚,倒是个不错的路子,这跟曹振镛的多磕头、少说话,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毒清 第二百五十章 面圣
穆彰阿呆的时间不长,嘱咐了杨猛一下,他也匆匆的上朝去了,而穆彰阿的长随,则成了收拾烂摊子的人选。
八旗兵,在别处是爷,可在穆彰阿和他的长随眼里,也跟猪狗没什么区别,谁他妈管你祖上是做什么的,一朝天子一朝臣,连宗室都不一定能长盛不衰,死几个旗人,在同为旗人的穆彰阿眼里,屁事儿都算不上。
更何况那几个人,也没死不是?嘱咐人把那仨倒霉蛋拖下去,就是长随收拾烂摊子的方法。
“三爷,还有什么吩咐?”
那长随也是个识趣的,连中堂都不管杨猛的事情,这位八成不是什么好来路,刚刚那仨他也瞧了,死是死不了,可活也活不好。
虽说宰相门前三品官,可也要分人的,见了杨猛这样的,他就是奴才。
“没事儿了,这两天没睡好,我眯一会儿,待会儿时辰到了,叫醒我就好。”
吃饱了就该睡一会儿,这几天杨猛睡得很不安稳,双腿往桌子上一搭,杨猛很快就睡了过去。
“三爷,到点儿了!该跟着仪仗到午门列阵了。”
半梦半醒的杨猛,迷迷糊糊就跟着仪仗来到了午门前的小广场,列队完毕,杨猛站在上首的位置,只等着时辰到了,给道光帝和大清群臣演戏。
入秋的天气还算不错,不冷不热的,倒是不用遭罪。杨猛大马金刀的站在队伍最前面,打了个哈欠,就开始继续养神。
半上午的时候。随着一声女里女气的吆嗬,献礼正式开始。就和穆彰阿指点的一样,该站站、该跪跪,前面的仪式顺利完成。最后在身边人的指点之下,杨猛上去揭开了覆着铜山的大红锦缎。
喷了清油的铜山,在正午的眼光下熠熠生辉,铜摆件众人见过不少,可这么大的铜摆件却是头一次见,三丈方圆的铜山。即使隔着几十米,都看的清清楚楚。
本想借着铜山诟病杨家的清流们,也打消了心中的算盘,这玩意儿,太过精巧,什么江山永固、四海一统,都被穆彰阿在朝会上说完了。
借着铜山说事儿,万一被杨士勤倒打一耙,反口咬着他们质疑朝廷,那就是找死了。
“好!”
道光帝停了好一会儿。才叫了一声好,有了道光帝带头,大臣们也纷纷交口称赞,有些精擅拍马屁的,也是谀词如潮,说的老道光眉开眼笑。
“底下那魁梧的。是杨家老三吧?待会儿,领着他到南书房,朕有话要问。”
景也看了,热闹也热闹完了,欢笑过后的道光帝,轻皱着眉头,回到了皇城。
“圣上有旨,云南解铜钦差杨猛,南书房面圣……”
听到拉着尾音儿的太监吆喝声,杨猛这才从袖子里。拿出了影子部队管事给的那样东西,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儿,一块辣椒泥而已。
在周边众人傻呆呆的目光中,杨猛把辣椒泥塞进嘴里,猛嚼了几下。就咽了下去。
“操!真他妈辣!”
杨猛低声骂了一句,不就是发汗嘛!底下的那帮犊子,也是没数儿,这么辣的玩意儿,还弄这么一大块,得亏在穆彰阿那里混饱了肚子,不然自己可要遭罪了。
太监在前面领路,杨猛在后边舔牙,别待会儿一张嘴,吓着老皇帝,瞧他那颤颤巍巍的鬼样子,万一自己一开口红彤彤的,再把他给吓死了,那事情就难办了。
跟着太监进了南书房,杨猛也不跪,直愣愣的瞧着道光帝,就没了动作。
辣椒泥的作用已经完美的发挥了出来,一路快步,加上辣椒泥的作用,现在的杨猛满头大汗、脸色涨红,倒是真有一副慑于帝威,被吓傻了的模样。
“大胆!见了圣上为何不跪?”
一旁准备敲边鼓的穆彰阿,脑门也出汗了,这坏事儿的玩意儿,可真敢啊!
“算了吧!这小子年纪还轻,倒是让朕想起了荆轲刺秦之中的秦舞阳。”
道光帝这话说的随便,可穆彰阿可不敢随便的听,荆轲刺秦王,这是在说杨家不可靠吗?
“皇上,难道杨家想……”
“只是有感而发,不是贬低之语,你就莫要做文章了……”
底下的人什么样儿,做了几十年皇帝的道光,还是有数儿的,自己一句随便的话,就能危及杨家,这仁孝杨家和忠勇杨家将,可是自己留给后辈的一笔财富,不能就这么被毁了。
“那铜山做的精巧,花了不少钱吧?”
道光帝算是个俭省的皇帝,收礼可以,但花钱多了就不讨喜了,花的这些钱,可不是杨家的钱,而是大清的钱呐!
道光帝问了话,杨猛还是不言不动,只是一个劲的杵着出汗。
“呔……皇上问你话呢!不言不动干什么呢?”
穆彰阿一声大喝,这才惊醒了傻呆呆的杨老三。
杨猛先是看了一下,身子一弓,就打算行礼。
“标下……”
杨猛这一声标下,可是攒足了气力的,在校场上,杨猛喊话几千人都听得清,这一下,不仅惊了道光帝,也吓得坐在圆凳上的穆彰阿,摇晃了一下身子。
“成成成……你别拜了,太吓人……,朕刚刚问你话呢!这铜山花了不少钱吧?”
杨老三这一声太他妈突然了,惊得道光帝也憋住了气,让他这么在御书房里大喊大叫,也不是个事儿,道光帝的手一挥,就止住了杨猛的参拜。
“花钱?不知道!”
这句杨猛依旧是喊出来的,有了刚刚的惊吓,道光帝和穆彰阿。倒是没被吓着,只是耳朵被震得嗡嗡作响。
“你小点声,你再使些力气,这屋顶都能被你掀了。”
看到杨猛这个样子。道光帝倒是有些失笑,再看他尚带青涩的脸庞,不过是个半大的孩子,让他千里迢迢的来京师,倒是有些难为他了。
“今年多大了?”
杨猛的岁数,道光帝大约有个数儿。不到二十吧,这林则徐为了让他顶总兵的职缺,应该是虚报了年龄。
“二十七!”
“小点声成不成啊!你再这么喊,朕可就让你到院子里答话了,究竟多大?”
道光帝,也被杨猛弄得有些哭笑不得了,这撕心裂肺的喊,就不累吗?
见道光帝纠结于自己的岁数,杨猛知道这事儿没瞒住,但他不能直接回答。于是就把头一低,瞅着鞋尖,就跟没事儿人一样。
见杨猛低头不语,道光帝暗暗一笑,佯怒道:“到底多大了?”
“十七……”
说这话的时候,杨猛的语气也低了许多。仿佛是一个做错事儿的孩子。
“十七?这林元抚,真是的!”
让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做总兵官,真是有些胡闹了,不过看杨老三的身形,说他二三十岁,倒也说得过去,这事儿问问就算完,也是不能深究的东西。
“刚刚朕问你的话,你怎么不回答呢?那铜山到底花了多少钱?”
“这个我真不知道。是我家老爷子和总督大人弄得,他们俩说话的时候,我倒是听过。
那林老头说铸炮不利啥的?我家老头子,就让他铸座铜山,无非都是铸铜。铸炮废了还得回炉,铸成铜山管他样貌怎样,献给皇上也是个喜庆的物件,于是就有了这座铜山。”
杨猛左一句林老头,右一句我家老头子,倒是学的绘声绘色,把一旁坐着的道光帝和穆彰阿都给逗笑了。
“他们倒是有心了,铸炮的结果怎么样?”
1...118119120121122...4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