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弄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盐焗鸡蛋
“可是,如果再过数十年,江南开发完成了呢?江南的土地再次被地主圈占了呢?”李世民问道。
“那就再次向南开拓,也就是海外!”杨佳说道。
“海外?”李世民突然想到了什么。
李世民这才知道,景文的策略其实是通过让百姓不断去开拓新的土地,然后为大唐占领更大的国土。这种土地兼并,其实也就是一种促进开疆拓土的助推器,只要把这个国内的土地兼并矛盾转化到国外,那完全可以借机解决国内的矛盾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循环,这样大唐迟早也就会尽可能的占据天下所有的土地,然后称霸世界。而这个完全是在驱逐百姓去占领土地,这个不得不说够狠。
而李世民一直对于南方的那个马六甲海峡不放心,李世民非常杞人忧天的害怕那些西方人会从马六甲海峡进攻大唐。不得不说李世民的想法是正确的,过了一千多年,西方人也就是从马六甲海峡进攻东方。所以,李世民一直想要尽快控制马六甲海峡,这样就能够把东西方的大门控制住,到时候只有自己能够进攻他们,别人进攻不到自己。
自从景文给李世民讲了那个亚历山大的故事,李世民对于西方会不会再次出现这种雄主十分担忧。亚历山大虽然没有能够进攻到中国,可是下次难道地图还会错了吗?人不能够把所有希望都寄托于侥幸,这个不是一个聪明人能够做的事情。所以,李世民对于这一点,非常的担心。
“好了,既然景文已经有了计划,朕再次授予他权利,然后可以在孟津县实行新的税制。既然这个摊丁入亩可以实行,那也就让他在孟津县实行,如果以后实行的好,那也就扩大到整个洛阳来实行。最后,可以逐步扩充到全国,这样我大唐可以高枕无忧了。”李世民说道。
“皇上英明!”杨佳马上一阵马屁说道。
很快,一道诏书再次从皇宫里面出来,往洛阳飞速的赶去。(未完待续)





大唐弄臣 797 迁徙人口
在太极宫杨佳和李世民的对话的时候,景文和马周也都在一阵头痛,因为现在他们遇到了一个困难。本来刚刚统计出了三万多人口,可是马上居然又有一批人口过来了。而根据这个情况来看,每天都能够增加一百到两百人,这个人口都是新增的人口。这个让景文非常疑惑,怎么还会有新增人口。而马周马上让人去调查,结果发现这些人口是别而县城迁徙过来的。
“娘的,谁说古代对人口迁徙限制严格的,怎么他们想来就来啊!”景文嘀咕道。
而马周马上说:“节帅,我大唐对于百姓的迁徙,控制并不算太严格。只要你迁徙之前,把手里面的田产交还给官府,然后告诉官府你要去哪,官府酌情发放路引你就可以迁徙了。”
景文这才知道唐朝对于人口迁徙控制得比起别的朝代来说宽松很多,当然这个是没有引导的。别的朝代都是限制人口迁徙,不让人口随便的流动,争取把百姓限制在一个自己所属的范围之内。不过,唐朝对于人口迁徙的政策手续比起过去来说轻很多,虽然也是有一定限制,可是只要你舍得把田产交还给官府,那官府也就不会阻止你了。
而也正是唐朝的人口迁徙制度比较宽松,这才造就了唐朝和世界各地的交流,然后让世界各地都充满了中国人。而唐人街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这个才是让大唐能够名扬四海的原因。而也正是如此相对宽松的人口迁徙政策,这才让唐朝中后期商贸发展非常迅速,这样经济才能够飞速的发展起来。可是唯一可悲的就是后来的唐朝君臣。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情况,还是按照过去的方法来制定国策,没有跟着变化,这样就直接造成了唐朝后期的军阀割据。
“节帅,现在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应不应该给他们上户口!”马周说道。
“上户口?还要上户口吗?”景文疑惑的问道。
马周也接着说:“按照我大唐目前的国策,这些放弃土地过来迁徙的百姓,都是属于没有户口的。他们已经从原先的户口里面清除了,所以他们想要来我们这里居住,所以我们应不应该给他们上户口呢?一旦上户口,那就要按照均田制分配给他们田产。这样……”
“那我们孟津县还有土地吗?”景文问道。
“有是有,我们刚刚从乱世走来,人口锐减,所以我们大唐现在巴不得有多一些人口。所以,土地问题不用担心。可是我担心的是临近官府。他们那么快就来到了我们这里,那我们和附近县城的官府关系怎么样?他们可都是冲着我们的一条鞭法过来的!”马周解释道。
景文终于知道了,这个都是被自己的政策吸引过来的。这些百姓也许都是听说了景文要在孟津县实行一条鞭法,然后他们对于这种能够少被剥削的地方当然非常向往了。因为别的县城,并没有实行这种一条鞭法,而别的县城的复合税制,让他们实际上还要承受更多的粮商和绢布商的剥削,所以他们当然不希望继续下去。结果有一部分人心一狠。然后就放弃了土地直接过来,想要到孟津县来生活繁衍生息。
这个不奇怪,哪里的政策好也就到哪里生活。这个是很多百姓的想法。而现在孟津县虽然并没有减少了税制,可是他们却能够让百姓减轻一半以上的负担,这个他们当然要来了。减少了负担那就是自己赚了的,所以没有人会脑子进水还留在原地。
这个和后世差不多,哪个地方的福利好,那就想办法加入哪个地方的户口。而现在孟津县既然能够让他们活得更好。那他们当然要过来孟津县生活了,他们也不至于傻乎乎的有好日子不过。去过那些被奸商和绢布商来回盘剥的人吧!
“马周,你是担心附近的官府敌视我们吗?”景文问道。
“是的。如果我们收下了这些百姓,那附近的县城怎么看我们?而且,一旦我们收下来了,那附近的百姓等于是知道了我们这里还需要人,那他们恐怕纷纷都要过来我们这里生活,到时候附近的县城都要空了。到时候,那些县令不都是成为光杆了吗?”马周解释道。
而景文也在考虑,要不要接受这些人了。如果自己收下了这些人口,那等于是和周围的县城结下了梁子。本来因为商业税的事情,已经够让他们吐槽了,如果现在再次把农业人口都给收了,那恐怕问题可真的大条了。一旦孟津县收下了人口,那别的县城难免也就会大量雪崩一样的人口流动潮流,纷纷往孟津县赶来,毕竟孟津县的政策好啊!
到时候,恐怕会不会把附近的县城的百姓弄得为之一空,那恐怕就难说了。那些县令能够甘心吗?到时候他们恐怕都要找景文算账,因为现在只有孟津县是实行这个一条鞭法的,别的县城却不实行。有时候就是差别一条县城的边界,那实行的都是两种政策,这个能不让人羡慕嫉妒恨吗?所以,很多人都想要过来享受这种生活,可是对于当地地方官那就不是好事了。
毕竟,如果人口不断的流失,而且速度还在增加,那说明你的执政多么的烂啊!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原来大家都一样,没有可以提供选择的地方,可是现在别人做的比你好,那你不就是做的不好了吗?所以,如果景文接受了这些人口,那别的县城恐怕也就会不乐意,甚至会去告状啊!如果人口不断流失,那接下来官员的考核还能够好吗?
“马周,你是怎么想的?”景文问道。
“一切都听节帅吩咐!”马周说道。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收下这些百姓!只要我们还吃得下,那我们就可以收。”景文说道。(未完待续)




大唐弄臣 798、官司打到长安
在景文的授意下,马周下令下属给那些来到了孟津县的百姓上了户口,然后授予了田产。而目前大唐闲置土地还是有不少的,所以他们都可以领到了土地。不过,这个消息很快也就传播到了别的县城,本来还是跃跃欲试的人彻底动心了。因为有人第一个吃螃蟹,并且还能够获得很大好处,那别的人当然动心了。结果,引起了一阵附近县城迁徙过孟津县的浪潮。
而景文也早就已经把孟津县当成了一个自己未来商业区计划的核心,需要大量的人口来支撑。虽然这些人都是农业人口,可是这个农业人口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啊!而且,有了农业人口,未来不也是可以转化成为工业商业人口吗?所以,首先要把人口弄来,然后可以方便以后的计划。这个是景文的目的,也就是扩充自己未来商业特区的人口,这样才能够拥有足够的市场来支撑未来初步的扩张。如果一开始都没有足够的市场支撑,那恐怕自己的商业特区也发展不起来啊!当然,这个想法不能够跟任何人说,必须要先把人口忽悠过来再说。
“景文大人,洛阳少尹金谋言让你去长安和他见一下面!”洛阳差役说道。
而景文知道,恐怕附近县城的官员都把状告到了洛阳少尹金谋言那里,这样想要让金谋言帮他们做主。所以,现在也就是要让景文去进行这个应答了。不过,景文知道该来的也迟早会来的,所以景文也只能够赶紧回去。
“景文啊,你弄出什么幺蛾子啊!你看看。现在附近人口都往孟津县跑了,你说我们应该怎么办?”金谋言说道。
而有一个县令就不那么客气了,直接说:“景文,别以为你是朝廷大员,是皇上的女婿我们就怕你。你居然把我们的百姓都给抢走了。你这个是什么意思?他们放弃了田产,已经属于流民了。可是你居然给他们田产,然后让他们在孟津县上户口,这样不就是在鼓励百姓成为流民吗?你这个安的是什么居心?”
“是啊,景文,你让百姓离开故土。然后去到孟津县,你这个是在让我们成为光杆县令啊!”另一个知县也说道。
接下来,大家都不断的声讨景文,显然想要占据道德制高点。
“各位,你们的百姓为什么要离开?那恐怕是你们治理地方不太好吧?”景文问道。
“什么?我们治理地方不太好?”有人怒道。
景文这话。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景文居然说他们治理地方不太好,那恐怕不就是在说他们能力不足吗?当官虽然讲究拼爹,可是好歹明面上也要说能力。如果抨击别人能力不行,那不是在说他们不能够称职吗?所以,他们马上都愤怒了。
“如果你们治理地方足够好,那百姓为什么离开呢?百姓既然离开了,那就是说明你们致力地方不好。所以百姓才会想着离开。因为他们在我们孟津县能够过上好日子,他们自然要来我们这里了。那他们为什么在你们的治下过不上好日子,那就要问你们了?”景文问道。
“还不是因为你?”马上有人在心里面吐槽。
如果不是景文弄出了这个一条鞭法。百姓怎么会想着过来这边生活呢?而别的县城百姓的负担都是一样的,所以他们去哪里都是这样,他们也就不会迁徙了。可是景文弄出了这个一条鞭法,那自然也就是让百姓压力骤然减轻,这个谁不羡慕啊!因为有了明显的比较,所以他们都纷纷赶过来了。可以说。如果没有景文,根本不会有这档子事。所以。他们也都是非常恼火景文这种挖人家墙角的行为。
“好了,如果你们没有什么事情。我也就离开了。你们如果有本事,那也可以实行和我们一样的策略,那这样百姓不也都是不会离开了吗?如果你们不实行,那到时会留不住百姓,那难道还要怪我抢走你们的百姓吗?百姓他们自己选择生活压力小的地方生存,这个也无可厚非啊!”景文说道。
“我要告你,到长安去告你!景文,我要到皇上面前告你,你居然收买民心,图谋不轨!”突然有人说道。
景文马上大骂:“我勒个去,我和你有仇吗?用得着用这种罪名给我吗?好啊!既然如此,那这件事情还真的不能够擅了了,我们马上跟你们会长安,去皇上面前说清楚,让他老人家来判定一下是非黑白!”
这个家伙也真是够口无遮拦的,居然说什么景文这个是为了收买民心,然后图谋不轨。这种罪名是能够乱说的吗?而景文当然知道这件事情不能随便这么解决了,如果不当回事那恐怕传出去那就要倒大霉的。所以,既然有人这么说了,那景文自然要赶紧把把事情弄大一些,这样弄到长安去,反正也就是要辩驳一个是非黑白。
“走,我们大家一起走,去长安说一个是非黑白好了!你们谁也别想走,你们一个个说我收买民心,图谋不轨,那我们就去长安说一个清楚!既然你们这么说,那就把官司打到长安去,让长安的衮衮诸公来判定我们谁对谁错。”景文真的怒了。
而那些县令也对于那个口无遮拦的家伙在心里面骂了无数次,这个家伙也真是够口无遮拦的,居然连图谋不轨这种话都说出来了。要知道,景文可是有皇帝圣旨授权在孟津县试行新税制的,也就是说这一切都是皇帝同意的。既然皇帝同意了,那也就没有什么图谋不轨的说法。可是他居然一时嘴快说出了这个词,那恐怕这件事情真的不能够擅自解决,必须要有李世民亲自来解决了。
很快,洛阳的几个县令马上就被我景文统统拉走,然后往长安赶去。
而洛阳少尹金谋言也叹了口气,说:“这他娘的是什么玩意!”(未完待续)




大唐弄臣 799、回家
经过了大半个月的奔波,景文终于和这些洛阳的县令来到了长安。而那个说出景文收买民心图谋不轨的家伙,也真的想要抽自己一个大耳光,自己这个不是嘴欠吗!因为自己一句话,害得大家都要奔波来长安,请皇帝还有中央的官员来裁决景文是否是收买民心,图谋不轨。其实,这个事情很容易想得出来的,因为景文可是有皇帝的诏书的,可以说是奉命行事。而且景文也没有说什么这个都是自己的功劳,都说是奉皇帝的命令,所以也不存在什么为自己收买民心。他们也顶多是对景文能够从他们手底下抢夺百姓非常羡慕嫉妒恨,可是现在居然闹到了这个地步,说成了景文是图谋不轨。这下好了,一起来到长安跟皇帝解释。
不过,现在也都是三月底了,景文离开了长安也有了几个月。他之所以如此“小题大做”其实也是为了能够回家,见见自己的老婆。尤其是程琳已经怀孕了,所以他才想要回来看看程琳肚子里面的孩子怎么样了。这个孩子意义不一样,如果是一个男孩,那景文的家族可以说是彻底稳固了,不至于什么后继无人。对于很多人的思维来说,景文的爵位才是一家的核心,而不是那些财富。只要爵位有了继承人,那问题都不大了。
景文到尚书省上奏了奏章,然后房玄龄杜如晦让景文还有那些洛阳的县令等几天,等几天之后大家开始召开朝会的时候再次一起解决。这次事情可不简单,这个可是某一个县令告了景文收买民心,图谋不轨。本来这种事情只是一时嘴快。可是既然人家用了这个理由,那当然要重视。虽然事实真相很明显,可是房玄龄杜如晦也知道,既然是涉及到了什么“图谋不轨”,那自然不能够不重视。必须要全体官员一起过来做主。虽然这种事情不过是一个口误,可是口误得也太过重大了,让大家都感觉麻烦。
不过,房玄龄杜如晦心里明白这个是怎么回事,所以也都没有说什么,只是让景文回家“待参”而已。反正景文也很久没有回家了,回家陪陪自己夫人也不错,这个其实是给景文发福利呢!
“琳儿,我回来了!”景文一进家门就喊道。
“夫君,你回来了?本来我还以为你要很久才回来呢!”程琳说道。
而景文马上说:“不要紧。这次多亏了一个家伙嘴快,所以我才能够借机回来看看你啊!我看看,我们的孩子怎么样了?”
景文抚摸了一下程琳的肚子,想要看看自己的孩子在里面怎么样。不过,景文好像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同啊!
“琳儿,你的肚子好像没有什么变化啊!”景文问道。
“傻样,怀孕要四个月左右才有明显的变化,当时青儿妹妹怀孕。你难道不知道吗?”程琳问道。
景文这才想起来,当时柳青也说四个月的时候才有明显的变化的。
“呵呵,我这个不是着急吗!现在我回来了。我还会在长安多呆几天,等过完下一次朝参之后我才会走!”景文说道。
“夫君,我让天天饮食给你做几个菜好了!这段时间在县城里面,恐怕没有什么好吃的,所以我让人做给你吃好了!”薛雪也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做吧!这个也毕竟是你的一片心意。我当然要接受了!”景文说道。
接下来,景文开始在家享受生活。毕竟这件事情他一点都不着急。毕竟景文改变税制可是李世民亲自许可的,难道还能够因此怪罪自己吗?所以。什么收买民心图谋不轨的,都是一些胡说八道。这话说出去,根本没有人相信。而这个问题,魏征那个老家伙马上就能够给自己作证,因为这道诏书是经过了门下省的审议,根本不用害怕的。所以,景文对于这个事情,一点担心都没有。
“夫君,你希望我这个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程琳问道。
而景文马上说:“一定得是男孩,这样我才能够有后代继承爵位啊!”
“那长乐公主呢?”程琳问道。
而景文再次说:“琳儿,你放心,在我心里你比长乐公主更重要。到时候,我可以给长乐公主的孩子多一点产业,然后就可以了。我想,皇上也不至于为了这些东西跟我过不去吧?而且,长乐公主也是非常明白事理的,所以你可以放心。”
程琳还是担心长乐公主,毕竟没有人不担心的,现在其实严格来说景文是让公主做近乎于侍妾了,虽然是平妻,可是这个平妻也是临时设立的,可是好歹也是妻子了。不过程琳也担心自己所生的这个是不是男孩,如果是男孩到时候长乐公主也只能够认可了程琳是大姐,没有办法挽回了。所以,不吃饭的女人也许有,不吃醋的女人是绝对没有的。即使是程琳,也会希望能够稳固自己的地位。
“夫君,你说这个孩子应该起什么名字呢?”程琳问道。
“我靠,又要起名字啊!”景文无语。
作为一个后世的人,当然希望给自己孩子起名一个好名字,而且比较个性的。可是给孩子起名字,可是难坏了后世无数父母啊!所以,现在景文也在不知道应该起什么名字了。
“既然这样,我的名是‘文’字,那如果是男孩,就给他起一个‘武’字好了。我这一代既然是文,那下一代就是武好了。”景文说道。
可是程琳却不太认可,说:“文武自古以来都是平行,如果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你的兄弟呢!所以,不太适合用这个武字。而且,夫君你不但在文治上有功勋,而且在战场上也有不小的业绩,打败了突厥人和吐蕃人,所以也算是有了武功了。所以,如果要说继承家业,那最好是文武双全。”
“那就起一个‘斌’字好了,文武双全。”景文说道。
程琳无语,对于景文的起名的本事真是被打败了。(未完待续)




大唐弄臣 800、司法流.氓
几天之后,朝廷各位大臣都要参与的朝参,结果大家都听说了一个事情,那就是洛阳的几个县令状告景文收买民心,图谋不轨。至于理由,那就是景文实行新税制。这话说得可真新鲜,当初新税制可是皇帝李世民亲自下旨同意在孟津县实行的,可是现在居然也就成了景文图谋不轨了?如果要说图谋不轨,那李世民这个下达圣旨的主谋那算是什么罪名?所以,这种一地鸡毛的事情谁不知道怎么回事。可是这种事情所谓涉及“谋反”的事情,既然有人告了,那大家都要“重视”起来。虽然这种事情根本不用审查,一看就知道是有人嘴快,结果闹出了这个结果。
而很多朝廷的官员都把那个嘴快的洛阳县令骂了好多次,就是这个家伙的一时嘴快,闹得现在大家都忙活。而大家都要来听他们的廷辩,看看谁是说非。
“你就是新安县县令胡图?是你状告景文,说他通过实行新税制收买民心,图谋不轨?你有证据吗?”李世民问道。
李世民这话已经非常不客气了,毕竟这个家伙一句快嘴,让李世民现在也头痛。毕竟这个可是涉及到了“谋反”的案子,谁敢不重视啊!李世民虽然明知道是一个糊涂的案子,可是却也不得不走完这个流程。毕竟这个事情太大了,不得不走这个流程了。
而李世民也在暗骂景文,这个事情其实可以根本不用理会的,可是景文小题大做的弄得如此大。本来景文只要装糊涂,让他道歉也就解决的事情。现在非要跑回长安来解决,这个不是多此一举吗?可是李世民也被景文牵着鼻子走了,不得不好好审理,把这个流程走完。不过任谁都知道,景文最终肯定是没有罪过的。毕竟这个只是一时的嘴快而已,就连李世民都知道。
而那个胡图马上哀求道:“皇上,这个都是臣一时的嘴快,所以请皇上恕罪!”
胡图也知道,自己这次可真的是嘴太快了,一开口就是收买民心图谋不轨。结果一时没有注意到这个罪名是不能够随便乱说的。本来其实景文也可以马马虎虎的就过去了,根本不用闹得如此大。可是现在既然闹大了,而且胡图也知道最终景文肯定是没有罪过的,所以他干脆主动求情,让李世民放过他了。
“你们说。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处置。”李世民随口问道。
可是,突然有人出来了,主动说:“皇上,臣以为还是按照我大唐律法处置。大唐律法对于诬告是什么罪名,那就怎么处置好了!”
大家顿时吓了一跳,这个家伙怎么说话的?居然说按照大唐律法来处置,这个可不得了啊!在中国古代,诬告可是要反坐的。也就是你诬告了别人什么罪名那就要承担这个罪名,甚至还要罪加几等。可是居然有人主动出来说要按照法律来处置,这个不是要人命了吗?如果按照那个胡图的诬告。那这个可是要按照谋反来处理,可是要诛九族的。
1...209210211212213...2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