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渔夫传奇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山村户口
“当然是要用刀啦,结实的薄铁片、尺子也行。”方振这个时候从船里走了出来,晃着他手上的水果刀炫耀似的说道。
跟在后面的田忠池翻了个白眼,有什么好得意的,你刚才还不是不知道,不然也不用从海里跑上来了。
下了海之后,他们两个是一起行动的,结果两个人都不懂窍诀,在海里又没遇到其他人,只好上来请教霍师傅了。
木子懒得跟他废话,急忙忙地往船里钻,结果找来找去,只在厨房里找到了把菜刀,于是不客气地据为己用了。
卫海在耳濡目染之下,是知道怎么捕抓鲍鱼的,下来逛了一圈,收获已经不菲,唯一让他不满意的事,块头都很一般,没遇到那种极品。
他游着游着,忽然发现远处低矮的海床上,一个大鲍鱼正吸附在石块上,外表和石头看起来很像,要不是他眼力好,几乎就要错过了。
等游过去一看,他那个气呀,螃蟹也会吃鲍鱼了吗?他怎么没听说过?
只见石头的另一边,一个硕大的海蟹正在对着大鲍鱼挥舞它那一大一小的大钳子,试图把大鲍鱼从石头上掀下来,那威武霸气的造型,吓得大鲍鱼把它的贝壳紧紧贴在石头上。
那是一个中华虎头蟹,外形奇特,头胸甲圆形,表明有颗粒状隆起在前部及中部特别显著。鳃区各有一个呈深紫色圆斑,如虎眼状。
他不知道,这种蟹生长十分缓慢,一只半斤重的虎头蟹,需要生长三四年。而近年来,随着海洋沙滩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虎头蟹越来越少,连渔民都很少见到了。
“你这种块头,也能补偿一下我的损失了。”卫海不客气地按住大螃蟹的背部,麻利地装进了网兜里。
他试了几次也没能把鲍鱼揪下来,干脆抱起那块石头,试了试,好像不太重,可是,怎么好像游不上去了?
赵文昌很是兴奋,他专挑块头大的抓,已经抓了半网兜了,就连三头鲍也有好几只,这一次可谓是收获颇丰。
到时候拿回去给两个小家伙瞧一瞧,也好让他们知道爸爸的本领。在孩子的面前,作为父亲,有时候也会变得有点骚包。让自己孩子知道他们老爸的厉害,树立威风。
忽然,他的眼前窜出一条章鱼来,它的体型并不算大,触手还没有他的手臂长,此刻,它的两根触手正卷着一只块头十足的鲍鱼,在海水中搅动着,似乎要大饱一顿。
赵文昌眼前一亮,那个绝对是双头鲍的品相,可不能让这个八爪怪吃掉了,那样他会心痛好长时间的。
最主要的是,他认出来这种章鱼是没有毒的真蛸,又做了一番体型对比,才给他足够的勇气向八爪怪下手。
顺便把那家伙抓上船去,又可以大吃一顿了,想想就不错。
他迅速靠近章鱼,伸手就朝它触手上的鲍鱼抓去,这个才是最重要的,八爪怪它要跑就跑了,也不是特别稀罕。
鲍鱼顺利到手,可是他用力一扯,居然没扯下来,还连带着那条章鱼也被他拉了过来。
受惊之下,那章鱼喷出一股浓浓的墨汁,铺头盖脸地朝他袭来,他的视野变得一片黑暗。刚才还想着吃章鱼,现在却被它射了一脸,也算报应了吧?
还来不及想太多,那条章鱼就喷出一股强烈的水流,它的身体急速往后退去,连带着抓住它触手的赵文昌也被带了一个趔趄,要是这章鱼再大一点,他就要被拖走了。
赵文昌依旧不松手,和这条章鱼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完全不顾危险,也没了平时斯文的形象。
他也是低估了这种动物,一位软体动物好欺负。
殊不知,章鱼不仅可连续六次往外喷射墨汁,而且还能够像最灵活的变色龙一样,改变自身的颜色和构造,变得如同一块覆盖着藻类的石头,然后突然扑向猎物,而猎物根本没有时间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情。
另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章鱼能利用灵活的腕足在礁岩、石缝及海床间爬行,有时把自己伪装成一束珊瑚,有时又把自己装扮成一堆闪光的砾石。
卫航听说过一件事情,澳洲墨尔本大学的马克.诺曼,在1998年于印尼苏拉威西岛附近的河口水域发现一种章鱼能迅速拟态成海蛇、狮子鱼及水母等有毒生物,避免攻击。
当然,是不是那么厉害,卫航也没有亲眼见过,不得而知。
此刻,他已经离开这片海域,继续往之前的那个方向赶去,希望有所收获。不知道那些鲨鱼如何了,没有他在场指挥,有没有发狂。(未完待续)
...
...





渔夫传奇 第三百零九章 震撼
大家还在海中折腾的时候,卫航回到了渔船所在的海域。¢£¢£,他先将狗头金藏在附近的地方,然后悄悄上船。
“咦!航哥你怎么空手上来?没捉到鲍鱼?没道理呀!”张勇开口道。
下面如此多鲍鱼,随处可见,非常丰富,甚至双头鲍都出来了。
卫航笑了笑:“鲍鱼不是有你们对付吗?我到周围逛逛,发现了件宝贝。”
其他人一听,全都停下来,砖头看向卫航,很好奇这家伙又找到什么了不得的宝贝。能让他称为宝贝的,恐怕不简单呀!
对卫航的性情,他们也算是很了解了。
“什么宝贝?”
“先卖个关子,我弄上来你们就知道了。”卫航马上找了件工具下海。
呃!还没拿上来?看见卫航的举动,大家都意识到,那宝贝很大件呀!
正如他们所猜测的,那块狗头金七八十斤重,那么一大块,为了掩饰,卫航还是先上船拿点东西下去,尽管麻烦点,但也耗费不了很多时间。
那些爬上船的人得知这个消息,一个个都不急着下海,等待卫航的宝物出现,长长见识。
“那家伙,又被他搞到宝贝了。”陈建良有点不平衡。
在海洋,似乎就是老三的主场,几乎从没有斗赢他的。每次发现的宝物,都是他捡的珍贵,专挑好的捡,让人很无语。
“刚才也没看见他。”
“航哥应该走得比较远。”
“应该是,刚才下海已经一段时间,现在还没回来。”船员们议论纷纷。
那么多人,船上有点拥挤。为了这事,他们还商量过,要不要更换一艘更大的渔船。当时,卫航就否决了。
卫航早就有了计划,近期会进购一艘渔船。发展到一定程度,再继续购买,组建船队,到时候,那就威风了。
过了一大会,卫航终于冒了出来。只见他吃力地搬动绑好的一大块东西,在阳光下,居然反射出耀眼的金光。
“啧!金子吗?会发光的。”木子忍不住开口道。
陈建良最有眼光,先是震惊,随即狂喜。
“是狗头金!他娘的!他娘的!居然是狗头金。那么大块,他妈的!”陈建良一连爆了好几个粗口。
他马上跳下去,帮忙搬上来。上面的人都快傻掉了。狗头金?这么大块,开什么玩笑?貌似国内最大的也没有这块大吧?这一块,直接都打破国内的记录了。
陈建良却知道,国外更大块都有,还很多。
据他所知,迄今世界上已发现大于10kg的狗头金约有8000~10000块。数量最多首推澳大利亚,占狗头金总量的80%。其中最大的一块重达235.87kg的狗头金也产于澳大利亚。
卫航找到的这块虽然打破了国内的记录。但也仅仅是中上而已。
“小心点,别磕坏了。”陈建良表现得比卫航海洋紧张。
卫航翻了翻白眼,暗道:这到底是你的宝物,还是我的宝物?拜托!主客分明好不好。
“金子好像还没我的水晶珍贵吧?”卫海忍不住吐槽。
跟陈建良等人混久了之后。也不是当初的那个小白,对宝物价格一无所知。他记得,现在金价也就两三百一克,还不如他之前捡到的水晶。
但是。这些人的反应好像太夸张了点吧?虽然这么大的金子很难遇到,但也不至于吧?
“你知道个屁!”陈建良骂道:“这是狗头金,知道狗头金吗?不要将它当作一般的金子看待。”
狗头金比起水晶。那是要稀少多了。物以稀为贵!几百万的狗头金比比皆是。前段时间,国内就有人发现一块十多斤的,有人出价一百多万,人家都不鸟。
这么一大块,那得多值钱?用屁股思考,也不会认为它比你那些水晶便宜。
经过陈建良的解释,不少人都目瞪口呆。你这么说,眼前这块岂不是要爆表、逆天了?老天!得值多少钱呀!
“我就知道这玩意可遇不可求,相传清朝时,地方官员为了博得老佛爷的欢心,曾想挖一块狗头金送给她做生日礼物。他们发动了许多人找狗头金也没有找到,离过生日的日子越来越近,最后只好作罢。”程导安开口道。
看着那块狗头金,说不羡慕是假的。
“你们看,这形状,好奇特呀!”张勇指着狗头金说道。
这一点,很多人早就发现,所以才那么吃惊。
看上去,就如两个猴子,一大一小,母猴抱着小猴,席地而坐。
在金块另一侧的下部,还有一只乌龟正在悄然爬行,**前伸高昂,似乎正在观察着周围环境,露出的一支前足和一支后足活灵活现,动感很强。
整个图案动静搭配自然,惟妙惟肖,可谓是天造地化,让人叹为观止。
“我们国家有一块国宝级的狗头金,据说是黄金部队找到的。”
说到黄金部队,就得从新中国成立讲起。
当时,偌大的中国金子年产量仅为4.07吨。此后长达30年,黄金生产始终在低水平徘徊,平均年产量不足10吨,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
时任的副总理向中央建言:“让部队去找金子!”,后来也就称为黄金部队。
在兴安岭守着淘金溜槽的五支队的姚金凤准备收工,忽然发现溜槽内有一块沾满泥沙的石头,正想捡起来扔掉,掂在手里又发觉分量很重。细心的姚金凤把它放到水里洗了起来。这一洗,手中的石头竟变成了一块熠熠生辉的金疙瘩,其形状酷似中国版图,又称“版图金”。
陈建良没有亲眼见过,但他听自己爷爷说过,国家好像藏起来了,不对外公开展览的。可见,那块宝贝有多重要。
“老三,这宝贝你最好藏起来,不要张扬,让政府的人知道,会很麻烦的。当然,有我们在,也不怕有人他们强抢。最好就是转给我,帮你处理。”陈建良吞了吞口水。
他更加看好的是这块狗头金的造型,外观上鬼斧神工。这类宝物,通常都是大家追捧的。他敢保证,一旦面世,肯定会引来不少有钱人。
其他人汗了一下,这话说得,明明就是觊觎人家的狗头金。
不过,这次可能幻想落空。他们是知道的,卫航家对金子的执着,是其他宝贝不能比的。尤其是卫航的母亲,是金子都得藏起来,留给后代。
“这你放心好了,回去我就藏起来,你们不说出去,没人知道的。”卫航对这个兄弟也是很无语。
“那里找到的,说不定附近有金矿。”陈建良也知道自己想太多了。
出现狗头金的地方,有金矿的概率很高,这是一个常识。当然,也不是绝对,尤其是海底。或许,这块狗头金是别的地方被海底暗流冲过来的。
“就在那边,周围都被我找过,就发现这么一块。”卫航指着一个方向。
听到这话,本来想要去碰碰运气的人都心凉了下来。
“什么时候我们去澳大利亚那边的海域逛一逛,那边狗头金挺多的。”
对于各种宝物的分布,陈建良不说一清二楚,但绝对了然于心,板着手指就能说出来,他也只剩下这么些本事了。
“呵呵!有机会的。”卫航打着哈哈敷衍道。
其实,也不算敷衍,以后肯定会去。卫航希望,自己的渔船以后走遍五湖四海。
“好啦!以后有机会看的,现在该干嘛干嘛去。”卫航对围观的那些人说道。
古言吉等人闻言都散开,现在的主要工作还是对付下面的鲍鱼。
“各位,加把劲,回去我请大家吃一顿。”古言吉开口道。
也难怪这家伙那么大方,鲍鱼很珍贵,尤其是野生鲍鱼,而且还是这种极品,非常少见。回去,得搞个活动,做足宣传才行。
“没错,现在最重要的是打渔呀!”赵文昌也附和一句。
他跟古言吉是一个阵营的,都希望这趟出来,卫航能拉一船高级货回去。
这艘船上,几乎是各怀鬼胎,目的不一。陈建良等人纯粹是要拣宝,程导安则是代表科研方面的,木子等人则是图个乐趣,来旅游的。
卫航将狗头金搬到船舱放好,正要拿块西瓜啃,就被赵文昌捉了壮丁。
“我说你小子好意思看着大家忙?”
“呵!我才刚爬上来,就不能休息会?”卫航相当郁闷。
“走,别吃了。忙完大家一起吃,一个人独食,有什么意思?”赵文昌立即赶卫航下海。
晕!
吃块西瓜而已,不用说得好像背义弃信一样吧?难道吃西瓜也要蹲成一排,一起数一二三才吃得有味道?
拿来装备,卫航只好跟大家潜海。
刚下去,就发现了一个中华虎头蟹,比起卫海那小子捉的还大,差不多一斤重。
“这种蟹也少见了。”卫航心想。
捉住中华虎头蟹,就往海珠塞进去,貌似记得,以前没有塞过这种海蟹吧!
他顺便用海珠查看周围,还有没有这种蟹,塞一批进去,省得以后被捉绝了种。或许,这就是一种责任。(未完待续。。)u




渔夫传奇 第三百一十章 鲍鱼之争(上)
ps:现在订阅已经很低,有能力的兄弟来个订阅吧!感谢人间有梦、书友150506093458576、普通的书迷、zzxx1212 的打赏!
卫航拨开一簇茂密的水草,一个有小型脸盆大小的鲍鱼显露在了他的面前。
这片海域都在他的“视野”之内,这种极品又怎么逃得过他的眼睛?很大程度上,他就是为此而来的。
老实说,那么大的鲍鱼有点夸张。通常情况下,鲍鱼都是半个巴掌大,超过一个巴掌大的极少。
因此,卫航“看到”这个鲍鱼王的时候,相当吃惊。
要知道,鲍鱼的生长此较慢,一年后贝壳大体可达23厘米,二年后大的可达45厘米。壳长10厘米以上的鲍鱼大约要长六、七年。
那么,眼前这个鲍鱼得长多少年?
另外,还有一点要知道的,鲍鱼的正常寿命是八到十年。
可见,这个鲍鱼已经超出正常鲍鱼的范畴。无论是寿命上,还是成长速度,都要远胜其他的同类。
一股灵气传了过去,那只鲍鱼没有任何反抗就让他拿到了手里。它有二十多厘米大,整个贝壳呈深褐色。
把最重要的收获纳入囊中,卫航并19,..未满足,他还没吃过鲍鱼呢,怎么也要抓多一点回去尝一尝味道。
这次出来没带上卫兰,那丫头正闹着别扭,正好可以补偿一下她。还有张雪茹,也没吃过,也要带一点给她。
抱着这样的目的,他大肆收刮,网兜都快装满了。他发现,这附近还有不少对手,那是鲍鱼的天敌章鱼。
拜西方各种电影和传说所赐。人们一谈到章鱼,首先想到的总是那夸张的体型,足以把海船拖入海中甚至搅断船只的力量,也总会把它和恐怖的大海怪联想在一起,对它有着一种莫名的恐惧和敬畏。
其实一般的章鱼并没有这么恐怖,不同的种类差异也很大,最小的章鱼只有六七厘米,最大的也不过十米八米,而且,它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富有攻击性。
章鱼的力量很大倒是真的。有一些章鱼往往能拖动比拟自身数十倍的物体。
卫航知道,章鱼以瓣鳃类和甲壳类为食,这是它们的生存需要。
因为虾蟹贝壳等海洋动物富含虾青素,虾青素是最强的抗氧化剂,是保证肌红蛋白结构稳定不被氧化的必要条件,而稳定的结构肌红蛋白,是章鱼在深海生存的必要条件。
章鱼和乌贼在很多方面都很像,这一点也是。此外,章鱼和乌贼都会喷墨、都善于变色伪装、都有三颗心脏。
不同的是。章鱼有八条腕足,而乌贼有十条,章鱼很聪明,乌贼则很笨。
章鱼有两个记忆系统。一个是大脑的,另一个和吸盘相连。
据说章鱼能够分辨镜子中的自己,还能够拔掉木塞,吃掉瓶子里面的龙虾。
它还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有人根据它用两只触手走路的现象,猜测海中还有其他双足走路的生物。
还还能够把椰子壳当作盔甲使用,防御外敌。这说明它能够使用工具,要知道,人类和猿猴走向不同的进化方向,就是因为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
这一切,都在说明章鱼的脑子好使,是个有头脑的存在。
卫航还在海底发现了一只正在一个巨型贝壳上产卵章鱼,看到他游过去,居然也没有走,抖动着触手,恐吓着这陌生的存在。
章鱼都很喜欢在这些海螺贝壳上产卵,它们对于器皿有着偏执的爱好,很喜欢钻入瓶瓶罐罐中,并将此作为它们的栖身之所,有时候从海中捞起的人头盖骨,都能发现它们的存在。
不知道它们是太聪明,没有安全感,还是太有个性。
世界各地许多渔民都很喜欢针对章鱼的这一喜好来捕抓章鱼以及它们的卵,并且总是屡屡得手、收获丰厚。
从这方面来说,它们也是蠢得可以的。或许,这就是个性的代价吧!
对于这充满母性的章鱼,卫航放过了它,没有继续打扰它。
他游了没多远,就看到卫海那小子正抱着一块大石头,努力的往上游动,脸红脖子粗的,两腿不停地蹬着,要是不看仔细,还以为他被人绑在石头上沉尸了呢。
他游过去帮卫海托住那个石块,才看到石头上吸附着一个大鲍鱼,怪不得这小子拼命想要把石头搬回去。
卫航把鲍鱼拿下来递给他,示意他扔掉石头,和他一同往上游去。
“娘的!有你这样捉鲍鱼的吗?”对于这小子如此奇葩的做法,卫航算是被打败了。好意思说你是海边长大的?
“航哥,幸好碰到你,不然我就抓不到这个大家伙了,它应该是三头鲍了吧?”
卫海累得像死狗一样躺在甲板上,脸上却有挂不住的笑意。并不介意这堂哥的打趣,反正他也是打心底承认自己没什么本事,文化低。
而且,在他心里,甭管别人怎么说,能赚钱就好。
“这是很好的三头鲍,再养个一两年,差不多就有双头鲍的规模了。你小子要钱不要命是吧?不把那块石头抱上来,你是不是也准备不上来了?”
卫航对这小子有点无语,一副钱奴的样子,村里的人都说他掉进了钱眼里,这个形象应该换给卫海才对。
没过一会儿,张勇、曹达他们也回来了,看他们脸上洋溢着的喜色,收获应该不错。
还有方振和田忠池,你们下海拿着把水果刀?想杀鲨鱼吗?木子你连菜刀都带上了?一群的奇葩呀!
看到他的疑问的神情,霍师傅在旁边解释着缘由,卫航不禁无语,这是常识好吧?你们居然不知道,还要用工具,这样很容易弄伤弄死鲍鱼的好不好?
他自然不会想到,他从小到大在渔村中耳濡目染,再加上他所学的海洋专业,形成了他的眼界和世界观。
他眼中的常识,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新的知识。就像一个学化学的人,元素符号对他来说也是常识,对别人来说却是鬼画符。
赵文昌和古言吉这时候也上来了,古言吉的网兜里还装着一头半米长的章鱼,但是他的脸上却像铺了一层霜,好像逛了一圈北冰洋回来。
他捡了一会鲍鱼,本来还想回到原来的地方找那个双头鲍的,结果找不到位置了。就这样白白错过一个双头鲍,他的脸色哪里会好看?
正是因为这样,他在游荡寻找的时候,碰到了赵文昌,帮他抓住了那条章鱼。听他说,这个章鱼之前就遇到,还斗了一会。看到那头双头鲍,他的脸色就更不好看了。
赵文昌看到那个章鱼也是很吃惊,他妈的专挑极品鲍鱼吃呀!
一个章鱼值个屁钱,居然还那么挑吃,一头双头鲍知道多少钱吗?真是暴殄天物,还好,遇到他,被他阻止了。
澳洲鲜鲍300元一个;日本吉宾鲍和网鲍,这两种鲍鱼要到香.港和日本才吃得到,高级酒店超过十万一个。大.连鲍128一斤;南非干鲍五头的400元左右。而一般市场上的鲜鲍鱼,6个头到8个头的基本是120元一斤了。
古言吉则是心里暗骂:他大爷的!前面被他捉到一个双头鲍,现在还来,他妈的鸿运当头吗?
人比人气死人啊!早知道不帮他了!勒索了那头章鱼作为报酬根本就不足以解他心头的郁闷,反而显得他小人了。
“看来大家的收获都很不错啊,大家可以把手中的的鲍鱼卖给我,这次的鲍鱼质量都很好,我可以出比市价高两层的价钱。”
看到每个人都差不多兜着小半网兜的鲍鱼,古言吉的郁闷少了一点,他要用数量弥补质量。
“喂喂,老古你横刀夺爱,不厚道啊!怎么说我们也要一人一半。”赵文昌不乐意了,全给他买去了自己喝西北风啊?
1...116117118119120...28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