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纪元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黑天魔神
许仁杰仍在微笑,认真地点了点头:“我确定。”
简短的谈话就这样结束,全息图像很快消失,办公室里再次变得死寂。
王启年坐在椅子上发呆。
他能够理解许仁杰的想法,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赞同。
我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我还有老婆儿子等着团聚。
“死”这个字的确很轻松,也意味着彻底解脱,但它从来就不属于我,没有任何瓜葛。
通讯器上的呼叫指示灯再次亮了起来。
这一次,是王启年主动与对方联络。
黑色纪元 第四百九九节 旧物
全息图像上的老宋微微有些惊讶,他显然很奇怪王启年会在这个时候与自己联系。
“你和小高商量一下,尽快拿出一个新的高层人事调整方案。”
早已思考过前因后果的王启年说话速度极快:“科学院这边我会安排人手接管相关事务,地下工厂的运作流程和程序也由中央光脑负责。赵志凯和袁志成那边不会有什么动作,其余的问题都不足一提,我最多只能给你们一个月的缓冲时间。”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老宋觉得非常震惊:“你要去哪儿?”
“这儿,射手ur55ur54”
王启年迅速调出三角形立面图,指着当初把苏浩传送过去的坐标,认真地说:“我有一种预感,苏浩现在非常需要我的帮助。而且,那个世界与地球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彼此之间肯定存在着关联?”
“预感?”
老宋觉得这个词彻底颠覆了他以前对科学院长的印象:“你不是从来只相信数据和证据,把预感之类的事情都看做是无稽之谈的吗?现在居然连你也说这种话,真是难以置信。”
“科学的确需要讲究数据,预感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王启年一脸严肃,让人不由得联想起故作姿态的神棍:“没有想象就没有发展空间,两者并不矛盾。”
老宋很想说“那是联想,不是预感”。他最终还是那已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不太明白地问:“我此前从未听你说起过想要离开,你刚才所说的理由也不算充分。告诉我,究竟是为什么。”
王启年思考了几秒钟,在键盘上输入一串命令。随着他重重按下决定键,一个带有“绝密”字样的文件夹,也通过网络传输进入了老宋的光脑。
“有些事情,也该让你知道了。”
文件夹里包括的内容很多,也很杂乱。有苏浩与王启年之间的几次对话记录;有早在生物战争以前就开始对病毒研究的相关计划和流程;有核心集团对病毒爆发的种种处理应对方案;还有关于苏浩的来历,以及大西洋海底金字塔内部的所有科技资料。
这些东西多达数百万字,老宋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看完。虽然只是简略地看看标题,却足以⊥他感到震惊,表情也渐渐变得凝重。
他只是一个在病毒爆发后因为机缘巧合被苏浩同化的“工蜂”。同样是因为机遇,成为了“蜂群”首领。文件夹里很多内容老宋均感到陌生,不少涉及到的问题虽然已经解决,但作为首次接触者,老宋仍然觉得惊骇异常。
看到苏浩是来自另外一个时空的时候,老宋再也忍不住了。他脸颊两边的肌肉不停颤抖着,嘴唇上的血色几乎消散殆尽,话语完全失去了本音,无比沙哑:“这,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王启年早已料到会有这么一幕。他给自己泡了杯茶水,一边轻抿,一边淡淡地说:“有什么不可能的?时光传送器图纸我是亲眼看过的,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按照他的理论把世界分为不同时间段,穿越时空这种事情就会成为现实。当然,前提是科技力量已经提升到对应的程度。”
“既然能够返回现在,那为什么不能走得更远一些,直接回到病毒爆发前五十年,或者更久,直接从源头上制止战争?”
“时间维度是一个非常微妙的存在。其中的数据必须精确到以“微秒”衡量的单位。这种事情没有复制的可能,也不具备第二次操作性。总而言之,苏浩既然来到了这个时间,就不可能再返回原来的时空,也不可能使用机器继续在这个时空前行。否则,他永远不会遇到我们,甚至可能在时空乱流中迷失,不知道在什么时间段掉落。”
“不对”
老宋的情绪瞬间变得激动起来:“你说过,科学技术是可以控制的。时光机同样属于科技产品。既然苏浩使用的机械无法控制精度,我们就对它加大研究力度。人力、财力、物力都不是问题。我们完全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直接返回过去的相同维度,把一切从源头上消灭。这样,欣研和苏浩就不会离开地球,我们也不会面临如此之多的麻烦。
王启年捧着茶杯,感受着透过杯壁传至手心的温暖,面无表情地说:“这不可能。”
“为什么?”
“因为时光机只存在于我和苏浩交谈的那个时间段以前。”
王启年点开文件夹,直接选取自己对苏浩产生怀疑,在办公室摆出时光机图纸的那一部分:“在这以前,你刚才的说法是成立的。可是现在,图纸已经被毁掉。严格来说,当时的做法是对的。时光机图纸不应该保存下来。那只会给人以逃离现实的希望,而不是想着如何对抗并解决困难。谁也无法预见未来,任何人在这件事情上都没有错。”
“既然有图纸,就应该留有相关的技术数据。”
老宋似乎已经察觉了什么,声音变得有些低暗:“你为什么不继续相关的研究?”
王启年的表情一直没有变化:“你应该已经猜到了问题症结。是的,我没有关于时光机的技术资料,也没有任何数据。”
“这怎么可能?”
王启年没有与老宋争辩,平静地说:“时光穿梭机图纸是早在病毒爆发前,核心集团与亚特兰蒂斯人接触后获取的技术资料。当时我反复确认过,图纸只有一套,除了我,没有第二个人得到相同的资料。说实话,这东西连我看了都觉得震惊。由于当时缺少的材料太多了,也就一直没能造出实物。如果不是苏浩的出现,让我明白这份图纸所代表的负面意义,我恐怕永远不可能将其销毁。”
“我指的不是这个。”
老宋的语句很是急切:“我们已经掌握了海底金字塔,中央信息存储器里肯定有相同的技术数据。可你为什么…
“为什么不把它单独列出来继续研究?”
王启年早已料到老宋的反应。他重重放下手里的茶杯,眼眸深处闪烁着谁也看不透的疑惑:“这也正是我感到奇怪的地方。我搜遍了金字塔的每一个角落,却没有发现关于时光穿梭机的任何技术资料。”
“什么?”
老宋的眼睛顿时瞪直,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这怎么可能?”
“这的确是真的。我和你之间,没有欺骗或者隐瞒的必要。”
王启年沉重地点了点头:“那座金字塔带给我的,是神秘与好奇。为了彻底分析其中的每个环节,我在科学院地下工厂甚至仿造了一个。我从金字塔内外收集了多达两千万份物质样本,从结构到材料,仿造精度达到百分之百。中央存储器里的信息被我复制了六份,整个过程没有任何资料流失或者损伤。不可能有人比我做得更好,那座塔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没人比我更熟悉。然而事情就是这么奇怪,我没有找到关于时光穿梭机的资料,也没有任何关于这一技术存在过的痕迹。亚特兰蒂斯人记录了它们在地球上进行历次实验的前后结果和相关数据,也保存着数量庞大的超前科技,唯独没有时光机。”
停顿了一下,王启年继续道:“我查阅过亚特兰蒂斯人向核心集团赠予资料的相关档案,那里面根本就没有时光机的记录。”
老宋脸色微微一变,不禁脱口而出:“没有记录?那么其它项目呢?我指的是别的赠送资料。”
“全部都在,每一种赠予的科技资料都有详细注解。唯独没有时光机。”
王启年异常平静地回答:“那份图纸就好像是凭空出现,也是独一无二的。也许是为了掩人耳目,也可能是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总之,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只有我和苏浩知道它存在过,却拿不出任何与其有关的证据。
老宋不再说话,他抱着双臂,眉头紧皱。
毫无疑问,时光穿梭技术肯定属于极其高深的科技范畴。但就理论而言,人类很早以前就进行过相关研究。简单来说,那不过是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对比。当速度达到极致,自然也就超越了时间。
穿越时空很久以来就是人类的向往,可是真正做到,又是另外一种状况。自工业时代以来,人类科技水准无法达到这一点,从自行车到汽车,从飞机到火箭,各种层出不穷的交通工具速度越来越快,使往来于两地之间的时间大为缩短。但是请注意:缩短终究不是穿越。
时间的基准流速究竟是多少?这是时光穿梭技术至关重要的关键。
“探索者二号”的飞行速度已经超越了光,而最新的“探索者三号”,在这个基础上提升的更多。尽管如此,在实验当中,仍然没有出现逆向时间而行的情况,即便是科学院研制的超大功率引擎,也只能使负载体在极短的时间内往来于不同区域。由于其中所需时间隔断太短,必须以“微秒”作为单位,往复运动效果完全超出了人类肉眼对外界信息的接受速度,从而产生了只有在传说中才有的“瞬移”。
“那只是顺流时间的移动,而不是逆向时间的穿越。”
王启年不断为老宋解惑:“两种概念是完全不同的。从派出“探索一号”前往射手ur55ur54,我们之后,乃至现在的所有工作,都是顺流时间而行。“探索者三号”是目前功率最强大的飞行器,与其说是产生了“瞬移”,不如说是实验地点之间的距离太短。如果换在宇宙中进行,效果肯定没有那么明显。无论如何,它远远没有达到逆向时间的作用。”
“苏浩的时光穿梭机就完全不同。那是真正穿越了时间障碍,可以从未来返回过去,进行逆向作用的超高科技产品。我真的很后悔在那个时候毁掉图纸,如果能够留下,研究更加彻底,也就能够找到打破困境的钥匙……很遗憾,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如果”存在。”
老宋没有搭腔。他紧抱着双手,交叉在胸前,眉头紧皱,表情比任何时候都要严肃。消化王启年的这些话需要时间,对于时间机器,老宋的概念大多是来源于科幻电影。谁也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时光旅行,即便是生物战争结束后拍摄效果最好的片子,对于这段过程仍然还是繁杂绚丽的光影结合画面。按照导演的说法,那是能量被使用到极致,以速度突破一切时的颜色。那是肉眼看到的虚幻,但是很美丽。
“也就是说,那份时光穿梭机图纸,很可能不属于亚特兰蒂斯人?”
老宋的声音平稳。只听声音的话,根本想象不到其内心正如惊涛骇浪般翻滚着。他注视着王启年:“你已经确定了这一点?还是猜测?”
“我没有证据。”
王启年摊开双手,耸了耸肩膀:“最终结论都需要证据。我只知道的确有过这么一份图纸存在,苏浩也的确是参照图纸造出了时间穿梭机来到这个世界。换句话说,图纸的真实性毫无疑问,此类技术的成熟性也从苏浩那里得到了证实。既然如此,就应该还有很多与其相关,或者类似的技术资料。比如制造机器所需的合金配方、能量转换炉,以及对障碍气流与距离之间的相对理论等等……这些东西我在海底金字塔里没有任何发现,甚至连一条相关资料的注解也没有。那份图纸就像是凭空出现的。呵呵这不符合逻辑,真的很荒诞。”
老宋没有理会王启年的自嘲,依然思虑重重:“你是说,时空穿梭机技术不属于亚特兰蒂斯人?”
“这种可能性很大。”
王启年的脸色在半阴半阳之间徘徊,神情也充满诡异和无奈:“从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经常做梦。梦见我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战国时期,给秦王嬴政送上一张“54”式手枪设计图。嬴政按照图纸造出了手枪,亲自体验过这种武器的威力后,一枪轰爆了我的脑袋,然后出于对他自身的安全考虑,烧毁了图纸。”
老宋“噗嗤”一笑,问:“那你有没有把秦王的某个妃子推到强于?就这样被人白白杀掉,不是你的风格。”
“我还梦见回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候的德国,为了避免爆发战争,我把最新型的移民飞船设计图送给了希特勒。然而,那个混蛋却没有建造飞船,而是直接把图纸毁掉,让希姆莱砍掉我的脑袋,继续带领党卫军征服世界。用小胡子当时的话说:雅利安人不会屈服于现状,我们必须努力争取阳光下的每一点生存空间。地球太小了,资源根本不够整个人类发展。神灵没有规定它们具体属于哪一个民族或者国家,只要得到了,就是我们的。”
老宋慢慢收起脸上的笑意,变得认真而凝重。
王启年的最后一句话,引起了他的思考。
“我有一种预感。”
王启年说:“金字塔里的三角形立面图很可能有另外一种意味。我不知道,亚特兰蒂斯人为什么要它制成这种形状?但这也许是一种启示,三角形的结构是底座面积宽广而顶端微末,越往上就越小。强化人、进化人……呵呵再往上,谁知道还会有什么见鬼的等级划分?”
老宋额头的皱纹更深了:“你真的打算过去?”
“海底金字塔的传送门是目前看来唯一可行的办法。技术突破不是嘴皮上说说那么简单。金字塔,也就是那艘宇宙泛用战舰的逐项技术很多已经实用化,“探索者三号”的大功率引擎就是那艘战舰的仿造品。以此作为推动,飞船速度的确远远超过最初发射的“探索者一号”。对海底金字塔的技术研究已经告一段落,与病毒爆发前的那个时候相比,我们更像是进入了一个科幻世界。现在表露出来的,仅仅只是冰山一角,很多亚特兰蒂斯科技还没有大规模民用化。我从不怀疑“探索者三号”能够追上一号飞船,可是说到真正抵达射手ur55ur54号坐标,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我等不了那么久,苏浩在那边说不定也遇到了麻烦。”
老宋安慰道:“情况也许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他们可能已经……”
“不这不是问题的重点。”
王启年语调沉重地说:“你还是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担心的并不是这个。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金字塔?再想想那些被我们从远古时代就开始驯化、放养的牲畜。没错,的确是亚特兰蒂斯人释放了病毒,可它们为什么要带走那些进化人?为什么?难道,仅仅只是所谓的“战士”?还是他们已经不再适应地球环境了吗?”
黑色纪元 第495章 礼节
餐厅里出售的食物,也带有浓重的时代烙印。食用同类当然是不道德的,尤其是在战争结束后各种物资充足的情况下,人肉买卖完全被官方取缔,也被宣布为极重惩处的罪恶之一。尽管如此,仍然还是有部分商家打出“人肉大餐”之类的广告。那些食物当然不是以人类为原料,只是以猪、牛、羊充当替代品,再辅以装饰和修饰,做成人类身体的各种器官外形。这些餐馆的生意算不上很好,却也拥有一批忠实的顾客。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总是在商家刻意营造,光线阴暗的环境里默默就餐。很多人并不是为了填饱肚子,只是为了回忆那段噩梦般的时光。那意味着他们失去了很多,亲人、朋友、家园……也意味着他们经历了旧时代和新时代的转换历程。但无论如何,那都是辛酸与痛苦远远大于快乐,只能独自默默品味,没有经历过人,永远也不会明白。
战争结束后出生的婴儿,很多已经步入了三十岁的中年时代。死亡距离他们非常遥远,生活中最常用的名词,大多是“物价”和“收入”。以前崇拜战斗英雄,完全是因为父母老人的影响。尽管每个基地市广场上都矗立着英雄纪念碑和死难者纪念碑,每年摆放花圈的人,都只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极少看到年轻人的身影。
战争中大量人口死亡,以及大面积新占国土面积增加,使战后幸存民众得到了旧时代国民难以想象的“优越”福利。按照相关法律,每个拥有政府承认身份的国民,都能够享有基地市平民区内一百平米的居住权。房屋由国家提供,居住者以日常工资抽取部分的方式结清房款。科技发展使声控光视得以普及,直接植入口腔的芯片能够在不使用电话的情况下,与目标进行远程联络。随身携带的弱效脉冲发射器与家庭中央光脑连接,随时随地都能调用每个房间的实景图像。如果外出需要或者遗漏,家用机器人会成为你最实用的帮手。
战争后出生的一代人,几乎都带有不同等级的强化体质。生物战争中最强大、最安全的人类团体就是军队。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士兵拥有整个人类群体最高权利。他们可以在平民中间自由选择伴侣,在不考虑财产、家世、文化概念等情况的前提下,容貌外观与性情也就成为最佳首选,强化因子就这样迅速传播开来,到了亚洲区生物战争结束的时候,中**部已经缩减了一阶强化药剂的产量。因为按照当时的婴幼儿检测报告,与士兵结合诞下的后代,全部都是强化人。
生物战争遗留下来的,不仅仅只是毁灭后重生的繁荣,还有潜藏在阴暗角落里的悲伤和痛苦。
从严谨的角度来看,变异生物应该算是“半人”或者“类人”。它们拥有与人类相似或者相同的生理概念,人类被它们掳走强行交配,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很多婴儿的父亲就是变异生物,也有很多在荒野里出现的人类,有着不知所踪的人类父亲。每隔一段时间,民政部都会接到不同地方关于“兽性半人”之类的报告。一般来说,这些变异生物的后裔分为两大种群。其一,是母亲为人类,在人类环境下长大的个体。其二,是母体为变异生物,在野外或者是废弃城市长大的例子。
第一种类型,融入人类的几率较大。第二种,几乎无法融入人类社会。虽然有不少慈善机构收养了不少所谓的“兽孩”,但人类化教育在他们身上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完全失败。经过长达二十年的观察,官方最终确认,拥有变异生物基因的人类危险性极大,无论是哪一类型的个体,都带有对周围人群的潜在威胁。在这种论断下,整个社会开始了全方位,也是及其细致的基因排查工作。据统计,总共有二十多万变异基因携带体(官方名称)从各个基地市被强制驱逐。他们带着民政部发放的基本生活工具,聚集在各个废弃城市,或者在荒野上到处流浪。出于对变异生物的恐惧,基地市内的民众对这些人抱以反感,甚至极度抗拒。一部分人甚至声称“必须杀死他们”或“他们根本不是我们的同类”。
并不是所有人都对“变异基因携带体”抱以敌意,很多从战争年代活下来的老人,选择暗中帮助或者支持他们。经理过死亡与黑暗,都知道生命的可贵。而且,这些被抛弃的人并没有犯罪,而是血脉中带有天生不可违逆的成分。这不是他们的错,而是人类自身观点与看法的问题。
这种情况在“蜂群”内部同样存在。并不是每一只“工蜂”都是强大而安全的。在他们成为“工蜂”以前,都有过在废弃城市里挣扎的经历。一部分人在那个时候被变异基因感染,在和平环境下诞生的新一代“工蜂”,同样对这些感染者抱以冷漠。尽管老宋和高立权等人一再努力消除这种隔阂,却没有得到想要的效果。不得已,“蜂群”只能把这些感染者驱逐。
计算下来,被放逐的感染“工蜂”多达六万以上。他们不再承认自己是“蜂群”的一员,而是自称为“黑色工蜂”。这些被放逐者选择了寒冷的北方作为据点。老宋和高立权对他们予以了最大限度的帮助,甚至帮助他们建立了几座基地市。
“黑色工蜂”仍然承认“蜂王”的地位。尽管苏浩离开地球已经超过上百年,关于“蜂王”的各种传说仍然在“蜂群”内部盛行。无论“工蜂”还是放逐者,都认为苏浩才是真正的王。这种理想和**一直驱使他们拼命加快科技研究速度,以便与另外一个世界取得联系。
这个世界仍然有很多事情在继续着旧时代的规矩。
半年前,新一任教皇在梵蒂冈宣誓加冕。从病毒爆发至今,教皇已经连续更换了二十三位。有些死于非命,有些不知所踪。出于对宗教的忠诚和信仰,总有些狂热的信徒在维持这个圈子。与中国大陆不同,梵蒂冈仍然处于战乱,大约在三千余名武装教徒拼死护卫下,才得以冲进变异生物密布的城区,在旧教堂里完成了简短的加冕仪式。有半数以上的人为此付出生命,可是能够在上帝承认之地,得到一名新的领导者,在所有信徒看来,都是值得的。
以色列人从未放弃过对于“流着奶和蜜”迦南之地的追求。即便是在生物战争时期,他们仍然保有对那片土地的狂热。巴勒斯坦和约旦的民众几乎快被杀光了。以色列政府对外界宣称,这一切都是变异生物所为,自己不过是派兵占据了一片空无人居的白地……那里的战斗至今还在持续着,以色列人的对手有两个:变异生物,还有那些宁死也不愿放弃家园的战士。
新一届日本政府仍然在本年度同一时间参拜靖国神社。无论中国方面的态度如何强烈,甚至大幅度缩减给予日方的援助,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当然,参拜是在暗中进行。尽管新东京基地市里非常安全,杨璐璐在上一次进入的时候,仍然留下了不少科学院制造的微型蜘蛛机器人。这种智能机械能够在地底长时间潜藏,王启年甚至为它们用小型掘进机实施定期维护。操作空间位于新东京地下,那里属于监控盲区,日本人至今也不明白,该死的中国人为什么会知道参拜仪式的具体时间和位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