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国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方千金
一般来说,这种病大多数患者3~10周后可自行恢复,少部分患者会间隔不定的时间后再次复发,间歇期可经数周、数月至数年不等。
只不过发病的时候非常痛苦,患者头部不停摇动,吐舌,喉部也跟着舞蹈节凑抽搐,吃饭呛饭,喝水呛水,而且对孩童来说,也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孩子前几天在医附院那边治疗的,诊断为舞蹈病,治疗没什么起色,我就想着送来江中院看看。”龚向学插了句嘴,然后还把在医附院治疗的病历递给了方寒。
方寒接过看了一下,然后走上前给孩子做了一个检查。
“发病之前发热感冒?”
方寒看过病历,做了检查,这才问询道。
“前几天江中下了两天雨,气温降了一些,没怎么注意感冒了。”龚向学道。
孩子生病差不多四五天了,当时江中下雨降温方寒并不在江中,倒是不知道这个事,不过结合这个情况,他也有了判断。
“既然是降温感冒引起,而病症又从发热而来,那么应该是温邪久羁,销灼肝肾真阴,故而内风妄动.......肾之经脉络舍本,肾阴亏耗不能上程于舍,因而舍短难言,并且肝肾同源,肾精匮乏不能滋荣甘密,故而阳无所制而风动.......”
龚向学也是懂医的,虽然精通的是西医,可对中医的一些东西也是知道一些的,道:“天气骤降,不是外感风寒吗,怎么是温邪久羁?”
方寒解释道:“所谓温病是指因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又称温热病,温病属常见病,其发生虽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是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温毒都属于温病的范畴,如今正是夏秋交替,温热秋燥,骤然降雨,却也不至于感染风寒.......从症状看,还是温病的范畴.......”
“受教了!”
龚向学就像是比较严谨的老学究,方寒解释过后,他还细细的想了想,然后郑重的回了一句。
“龚老客气了。”
方寒回了一句,然后走到边上开了一个方子,递给龚向学,道:“患者既然是神经匮乏不能滋荣干木,导致阳无所制而风动,那就用大定风珠滋肾柔肝而熄内风。”
龚向学伸手接过药方,先看到的就是一手好字,不由的在心中赞了一句,这才细细看向药方。
看过之后,龚向学把药方又递给方寒:“那就这么用药吧,麻烦你了小方。”
“龚老客气了。”
方寒然后把药方交给廖云生,客套了几句,就告辞出了病房。
“少年英才啊。”
等方寒出了病房,龚向学这才笑着向廖云生赞了一句。
“小方能得龚老如此赞誉,也值得自傲了。”廖云生笑着道。
“不!”
龚向学摇了摇头:“我这不过是实事求是,如此年纪,又有如此水平,如此品性,真的是难能可贵了,比起阮家的那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龚老是说阮云飞?”廖云生问。
“现在中医年轻一辈中出色的不错,阮家的小子算一位,小方也算一位,相应来说,我还是更喜欢小方。”龚向学点着头。
阮家的阮云飞也算是杏林界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今年不过三十五岁,名气不比一些名家小,水平也高,只不过在龚向学看来,阮云飞有些太傲了,没有方寒给人的感觉稳。
病房外面,方寒一边走一边和吴磊聊着天。
“最近怎么样,看上去胖了些。”
“还行吧,学了一些东西,有时候廖主任或者刘医生坐门诊也会带着我,让我上上手。”
吴磊笑了笑:“我和你是没法比的,慢慢来吧。”
最初吴磊选择内科,不愿意待在急诊科,其实还是因为心中有着几分不服气的,他和方寒是同学,舍友,也算是知根知底,在他看来方寒能一飞冲天,他也不见得就比方寒差多少,现在他算是彻底服气了,见了方寒也坦然了很多。
总归他能留在江中院是占了方寒的光了,要是继续留在急诊科的话,或许......算了,不想了。
全职国医 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好事
www.bxwx.io,最快更新全职国医最新章节!
“方医生!”
方寒回到骨伤分区,江枫就急忙给方寒转达:“方主任刚才来过了,说您回来了去一趟他的办公室。”
“知道了。”
方寒应了一声,转身又向方浩洋的办公室而去。
到了门口,方寒敲了敲门,然后推门而入:“方主任!”
方浩洋不知道正在办公室忙着什么,看到方寒,急忙停下,然后笑着招呼:“坐吧,听说你刚才去了内科?”
“嗯,廖主任打的电话,患者是龚向学龚老的孙女,小儿舞蹈病!”方寒点了点头。
“小儿舞蹈病,这可是相当麻烦的病症,属于颤证,怪不得内科吃不动。”
方浩洋笑了笑,也没有深究,相对来说,江中院的各大科室毕竟是以内科为主的,哪怕划分了儿科、内科、针灸推拿,事实上还是以内科为主,没有外科的话,其实就少了很多利益方面的竞争。
自从国家取消以药养医的政策之后,对医生来说能够获取利益最大的地方其实就是各种耗材了,这也是为什么骨伤科往往都富得流油的原因了。
特别是关节置换,一个人工关节,动不动都是上万块,这里面的利润可是相当可观的,哪怕是肝外都比不了,除了骨伤科,西医的话,心外和心内那都是让人眼红的科室,特别是需要置换的手术,人工瓣膜,人工键索,支架,等等,别看东西不大,那可都是钱。
中医医院的话,就没有这么多东西了,没有这些东西,什么领域,什么侵占,其实就显得不是那么激烈了。
“方主任您找我有事?”方寒问。
“普霍金斯医院那边近期打算送一批患者过来,你看这个事怎么安排?”方浩洋问。
江中院和普霍金斯医院达成合作已经有一阵子了,研究院这边近期可能就会动工,而普霍金斯医院这边近期也会送来第一批患者。
双方医生交流,患者输出,这是当初协议里面规定好的,江中院这边可以不定期的给普霍金斯医院输送患者,而普霍金斯医院也可以给江中院送患者。
只是这个患者送来之后怎么安排,方浩洋还有些拿不准。
“来了就治病呗,什么怎么安排?”方寒一愣,有些不是很明白。
“当然是治病。”
方浩洋很无语,和方寒说话有时候是真费劲,医术上的事情这小子是举一反三,可生活上有时候就略显小白了。
“这次普霍金斯医院那边一次送来至少五位患者,到时候是分散到各个科室呢还是单独隔离出来一个病区呢,是专门的病房呢还是我们的普通病房呢?”
方浩洋道:“我了解过,普霍金斯医院的条件是相当好的,按照人家普霍金斯医院的条件,咱们至少要拿出特需病房,可这么做的话,特需病房压根是不够用的。”
这才是方浩洋考虑的问题。
“还有,国外患者的话,如果不区分开,会不会和国内的患者闹矛盾什么的?”
之前江中院可以说几乎是不存在外籍患者的,国人尚且都有很多人不相信中医,更别说外籍患者了,哪怕是汉药相当发达的r国,中医其实也不怎么受欢迎的。
在r国,中医药和中医其实是分离状态的,中医是中医,中医药制剂是中医药制剂,现在全球很多国家都开始接受中药制剂,却并不认可中医。
中药制剂可以说是现代化技术的一种产物,一些人认为中药制剂是科学的,中医却依旧不科学。
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方浩洋就想的有点多。
“可以腾出专门的病房,病区就没必要了吧,也不需要搞什么特殊化,毕竟我们的收费标准和普霍金斯医院是完全不同的,而且这也是国内的实际情况,没必要专门打造一个贵宾区出来,影响不好。”
方寒想了想道。
国人的话是很双标的,给别人一个标准,给自己一个标准,特殊化的话是很容易闹出一些舆论的。
就说对待歪果仁,在面对歪果仁的时候,国人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一方面不愿意去轻易得罪,一方面又讨厌歪果仁在国内享受一些便利,因而遇到区分对待的话,都会不爽的。
方寒又是年轻人,他自己也是不喜欢这一点的,既然是患者,一视同仁就好,当然,毕竟生活习惯不同,一个病房既有华夏人又有歪果仁的话可能会有一些纠纷,那么就专门一个病房就好了,专门的病区,没必要的吧?
“这样可行?”
方浩洋不确定的问。
方主任倒不是把外国患者当回事,主要是第一次,他也就是为了慎重一些。
毕竟和普霍金斯医院合作对江中院好处更大一些,医院有外籍患者的话,对江中院,对中医来说也是一种鼓舞。
歪果仁都刻意来国内看中医,国人呢?
不得不承认一些国人确实很沙雕,认知也很简单,西方发达国家认可的那就是科学的,先进的,人家不认可的那就是落后的愚昧的。
现在好了,他们的米国粑粑们也来中国看中医了,这就能一些沙雕很是惊讶一番,或许由此改变看法也未可知。
“当然,也可以弄出几间特需病房,重新布置一下,收费高一些,人家要是愿意花钱,咱们为什么不收呢,同等价位下一视同仁,有钱的话另说。”方寒想了想补充道。
“嗯,这个可行。”
方浩洋点着头,要是能赚歪果仁的钱,那还是相当有成就感的,单纯的中医治疗收费不可能太贵,如果这些歪果仁愿意住高昂的特需病房的话,那就是额外的收入了。
事实上各大医院的特需病房,除了一部分是有钱人享受之外,一部分大都是有权或者关系户享受了,普通患者是很少住得起特需病房的。
一天888,住个十天半个月,那也是不小的开销了,给歪果仁的话,如方寒所说,重新收拾一下,收1888不过分吧?
医院的特需病房本就是分档次的,单纯的单间和带卫生间的那也是不同的嘛,不存在收费不合理一说。
“这个病房哪个科室合适?”方浩洋又问。
“普霍金斯医院介绍过来的患者应该以慢性病或者顽固性疾病为主,不存在急诊,占用留观室的话太浪费了,可以和内科协商一下。”方寒想了想道。
急诊科是桥头堡,忙的时候病床往往都是不够用的,这些外国患者要是占用留观室,真的是浪费了。
“行,到时候我和秦卫华商量一下,便宜他们内科了。”
方浩洋有些碎碎念,患者要是给内科的话,哪怕有患者愿意住特需病房,那也要算是内科的患者,所有收费走的就是内科的账了。
自己急诊科出力,秦卫华那老小子赚美刀,不是便宜他了是什么?
不过方寒说的也有道理,这样的患者占用留观室不划算的,以后有些方面还是需要其他科室配合的,现在急诊科已经吃肉了,给其他科室喝点汤也是阔以滴嘛。
“患者可以安排在内科,账也可走内科,不过到时候你可能要出面的。”
方浩洋提醒道:“最起码前期,不少患者都是奔着你来的。”
“嗯。”方寒点了点头。
前期的话口碑一定要出去。
方寒刚走,方浩洋就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给秦卫华拨了过去:“老秦呐,闲着呢?过来说点事。”
方主任已经有些飘了,宛然院长口吻,急诊科现在在医院的地位那是越来越重了,方主任现在出门那都是昂首挺胸,去参加一些会议,打招呼的那都是排着队的。
放在以前,江中院急诊科那绝对是江中市几家大医院中垫底的存在,中医在急救方面毕竟是有先天不足的,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可现在,肝外手术做的最好的专家在江中院急诊科,心脏瓣膜手术做的最好的专家在江中院急诊科,骨伤手术做的最好的医生在江中院急诊科,这就是方主任的底气。
“什么事电话中说。”
秦卫华听着方浩洋这口吻就来气,还老秦,过来说点事,麻麻比。
“电话中不好说,来吧,好事。”方主任笑呵呵的。
“你能有什么好事?”秦主任很警惕,姓方的不是什么好东西。
“来了你就知道了,还怕我吃了你?”方浩洋依旧笑呵呵的。
“我会怕你?”
秦卫华哼了一声,道:“等着,我马上到。”
“这才乖嘛。”方浩洋笑着回了一句,然后不等秦卫华回话,就直接挂了电话。
“乖你妹啊。”
秦卫华那个气,不过还是很快来了急诊科,也不敲门,推门而入。
“什么事,说吧。”
“坐!”
方浩洋一伸手,先给秦卫华倒了杯茶,笑眯眯的道:“真是好事,你要不乐意,我去找别人算了。”
“说吧。”
秦卫华尽量收敛脾气。
方浩洋笑呵呵的说了一下情况,道:“怎么样,算不算好事,让你老小子赚美刀,这事我是第一个考虑你的。”
秦卫华看着方浩洋,一愣一愣的,还真是好事。
外科的话,患者流转比较快,各大医院都不会让患者长期住院的,手术过后稍微好转就会让出院腾出床位,可内科不存在的,又不需要做手术,没有手术费和器材耗材什么的费用,爱住多久住多久,床位不空,就是胜利。
:过渡情节,不好写,写的很慢,今天就两更了!
全职国医 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不是一个量级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全职国医最新章节!
“方医生!”
方寒回到值班室,江枫等人已经去忙了,温学义和薛艳艳两个人在值班室,应该是才下手术,看到方寒进来,温学义急忙打招呼。
“温医生看上去精神不佳,昨晚没睡好?”
方寒看了一眼温学义,笑着问。
“温医生这几天每天都要做三四台手术,应该是累着了。”薛艳艳笑着插了句嘴。
现在薛艳艳是温学义这边的得力助手,算是温学义固定的一助,至于其他人选,有时候是林广才,有时候是江枫,不算固定,看情况而言,因而薛艳艳也偶尔拍一拍温学义的马屁,帮温学义说两句话。
“温医生要是累了,可以休息两天的,正好我这几天在。”方寒很是随意的道。
一般来说,方寒现在是很少插手其他人的一些工作的,除非有人叫,要不然方寒都是应付一些别人处理不了的急症,骨伤科这边,特别是关节置换这边,方寒已经很少上手了。
“不用,我撑得住的。”温学义急忙道,心中还有些埋怨薛艳艳。
作为外科医生,谁会嫌手术多?
当然,到了副主任主任级别,对手术的要求可能会高一些,不会太在乎量,重点则会从量转移到难度方面,可对下面的医生来说,能时时刻刻上手术那绝对是相当幸福的。
当初温学义扔掉燕京骨关节运动中心那边而决定留在江中院,那就是奔着手术量来的,果然,骨伤分区成立之后,方寒很快就放手了,关节置换这边现在几乎就是他温学义的自留地。
这种情况下,温学义怎么可能喊累呢。
不仅不会喊累,温学义甚至有点怕,是的,怕。
在骨伤分区这么长时间,温学义做的手术不少,他自问水平也提升了不少,甚至已经超过了方寒了。
方寒的关节置换水平温学义是知道的,最初确实比他强,可也强的有限,现在他一直在手术,方寒在这方面多少则有些荒废,因而温学义认为自己现在应该是比方寒强的。
他就怕方寒突然心血来潮,又想练练手,那他温学义瞬间就要靠边站了。
方寒在关节置换水平上现在可能不如他,可人家地位高啊,方寒真要开口,温学义是没有任何反驳或者顶撞的勇气的。
随着在江中院的时间越长,温学义越知道方寒的恐怖,这种人那就是天生的大医,不是他们这些人能够比的。
薛艳艳看到温学义的紧张,瞬间就想通了,一时间也有些尴尬,自己其实是想给温医生表功的,没想到却好心办错事了。
“还是要注意身体。”
方寒笑了笑,问:“等会儿还有手术安排?”
“快吃饭了,下午还有两台手术。”温学义急忙道,心中则有些紧张,方寒不会真的要上手吧?
虽然他担心,可也不敢撒谎的,下午有没有手术安排,根本瞒不住人的,急诊科现在有三间手术室,骨伤分区和肝外一人一间,另一间属于公用和应急的,方寒是骨伤分区的负责人,有些事可以装着不了解,可真要问,没人敢撒谎的。
“行,下午不忙的话通知一下我。”
方寒倒是没多想,他的望诊属于宗师级的,打眼一看就能看出温学义最近比较劳累,既然他现在在科室的话,帮忙分担一下。
“好的。”
温学义只能干巴巴的应了一声,方寒要上手术,他还能拦得住?
“方医生,吃饭了!”
在值班室做了一小会儿,翟甲鹏忙完过来了,看到方寒,笑着招呼道。
“走吧,去吃饭!”
医院这边的食堂十一点半就开始供应午餐了,一直供应到两点半,门诊那边都是十二点准时吃饭,急诊科这边的话准确的说其实是没有休息时间的,十一点半到了,看情况,不忙的就先去吃,始终要有医生值班的。
“温医生,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看着方寒前面先走,薛艳艳在后面低声对温学义道。
“没事,方医生志不在此。”
温学义摇了摇头,他虽然紧张,却也不会过于担心,方寒会的多,不会专注骨伤分区这边的,哪怕最近把关节置换捡起来,迟早还是会放手的。
吃过午饭,下午患者依旧不多,方寒就上了手术,温学义下午的第一台手术安排在下午一点。
关节置换手术,大都是择期手术,非急诊,什么时候手术,手术时间由医生和患者协商。
“温医生要是累的话,下午就在科室帮忙吧?”方寒看向温学义。
“没事,我给您打下手,顺便学习学习。”温学义笑着道。
“也行。”
方寒点了点头,他的关节置换现在已经到了中级水准了,而温学义这边系统迟迟没有提示,那就说明温学义的关节置换还在初级阶段,毕竟温学义的技能要是提升的话,他是有奖励的。
有了这个判断,温学义想要跟着那就跟着吧,正好方寒也有点心得,在手术的时候给温学义讲一讲,希望温学义早日达到中级水准,这样他还能多一次随机抽奖。
温学义小心翼翼的跟在方寒身后,心中则是另外的想法,要是方医生知道自己现在的水平在他之上的话,会不会多想呢?
毕竟方寒这样的人自尊心应该是很强的吧,被人赶超了,方寒可能会不服气之类的,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岂不是不能上手术了?
被人赶超,方寒肯定要练一阵子的,以骨伤分区现在的床位,是不能满足两个人同时手术的,到时候床位肯定周转不过来的。
温学义心中胡思乱想着,方寒则已经在换衣服了,温学义也急忙上前换衣服,做准备。
“方医生,我帮您!”
小护士看到方寒进了手术室,眼睛都亮了。
说起来手术室的器械护士们都是有些小委屈的,特别是肝外手术室的林雨珊,原本大家争着抢着进手术室,都是觉得方医生做手术呢,到了手术室,待遇好一些,最主要是能天天呆在方医生边上,谁曾想方寒做手术也就那一阵,之后就很少进手术室了。
“开始吧!”
方寒走上手术台,习惯性的说了一句,边上的器械护士急忙递过手术刀。
今天这台手术是右膝关节置换,患者采取仰卧位,方寒手中的手术刀一划,就是一道7厘米左右的切口,膝前正中纵行切口,之后方寒依次切开皮下组织以及深筋膜.......
担任一助的温学义眼睛就直了。
在外科手术中,切开部分基本上都是相通的,当方寒复制到肝外切除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同时,他的基本操作瞬间就达到了高级水准。
做过肝脏手术的医生,哪怕没做过关节置换,可在切开方面绝对是没问题的,无非就是对某组织的构造是否了解,知道该切什么地方不该切什么地方这个差别而已。
温学义是知道方寒现在懂得多,只是人的思维往往就限制了,温学义觉得方寒肝脏手术做的好那是肝脏,可骨伤手术没关系,现在方寒只是刚开始操作,温学义就感觉到吃惊了,单单这个操作方寒就比他厉害多了。
在医学上,有天赋之说,也有思维模式,可经验那也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外科手术,常做和不常做的差别那是很大的,有句话怎么说,这世上任何神乎其技的技巧,其实都是从基本功练起的,只有基本功扎实,熟练之后才能做出种种匪夷所思的技巧。
这句话用在外科手术上更为确切一些,思维模式是一方面,操作又是另一方面。
温学义承认方寒很有天赋,可方寒已经很少上手了,为什么还这么厉害,真是没天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