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国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方千金
有着宗师级的望诊技能,很多老年人的情况方寒都能望而知之,然后诊脉确认,检查治疗的速度相当快。
不知不觉,方寒就看了二十几个人了,而时间才刚过十点。
边上的苗大龙和另外几位主治医都傻眼了。
“这小子速度这么快?”
“算下来差不多五六分钟一位患者,这要是坐门诊,一天可以放七八十个号了。”另一位主治医笑着打趣。
国人惯有看热闹的毛病。
方寒这边看病速度快,很快就吸引了不少人,从而导致一些原本在几位主治这边排队的老头老太太也都转移了阵地,这也导致苗大龙和几位主治这会儿很是有些闲得慌。
也只有铭牌上备注着主任医师职称的李文军面前还有一部分人在排队。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苗大龙等几位主治也就像评委一样坐在边上评头论足。
反正在江北疗养院没什么重症,不怕出什么大问题,即便是出了大问题,江北疗养院该有的都有,手术室都有,方寒肝切除、关节置换都会,大不了等会儿从中心医院那边借两位外科医生打下手就是了。
一边这么想着,苗大龙又有些不怎么舒服了,他是什么时候养成的这种思想,貌似只要有方寒在,他就能安心不少。
“小方这是已经看第五位咳嗽患者的了吧?”
“在疗养院这种地方,咳嗽的患者应该是最多的,老年人患的最多的病一个是心脑血管疾病,一个就是呼吸系统疾病,什么支气管炎、气管炎等等。”其他几位主治还在不断的点评。
苗大龙不想了,忍不住插嘴:“人都说名医不治咳,方寒这小子算是彻底练出来了。”
其他几位主治纷纷点头。
所谓“名医不治咳”,是因为咳嗽这个病确实是相当难治的,咳嗽的病因千奇百怪,原因很多,你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咳嗽,可就是这个咳嗽能难倒不少人。
还有一点,可这咳嗽也是最难根治的,这一点很多人都心中有数,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的咳嗽,严重了缓解一下,过一阵又会继续咳,根治很难,没法根治,你这个名医岂不是显得浪得虚名?
在杏林界有几种病是很考验人的,一个是风湿、一个就是咳嗽。
有些医生遇到癌症都不憷,就是看见咳嗽和风湿头疼,太麻烦了,患者长时间不愈,真要指着鼻子骂娘,那可真是半生清誉毁于一旦了。
人家江北疗养院有医生,这些老干部没少吃药打针,可这咳嗽就是不好,方寒敢看,能看,这就是本事。
不知不觉就到了饭点了,方寒那边还站了不少人,苗大龙站起身伸了一个懒腰:“我说,该吃饭了吧?”
话音刚落,边上的李文军就回头恶狠狠的看了一眼苗大龙,苗大龙急忙坐了回去。
李主任面前这会儿也没人了,反倒是方寒那边人不少,甚至于一些昨天下午找市中心医院那边做过检查的老头老太太也去凑热闹,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上前给方寒介绍对象的。
时间过了十二点一刻,还是院长同志出面,老头老太太们这才放了方寒去吃饭。
市中心医院那边,不少青年医生看着方寒都有怨念,方寒没去吃饭,他们也在边上干等着,跟着他们的小护士们时不时的眼睛往方寒那边瞄就不说了,最主要的带队的副主任也有些恼火了。
市中心医院被江中院比下去这就不说了,问题一大早市中心医院这边一群人也就检查了二十几个人,而这二十几个人检查之后却有全跑江中院那边去了。
“下午每个人至少二十个人,做不到回去写检查。”副主任扔下一句话,这才迈着步子向食堂走去。
按说这种义诊慰问是没什么任务的,可市中心医院也要脸啊,被江中院甩了好几条街,副主任中午吃饭的时候都没敢看李文军,太丢人了。
然后下午的时候让人目瞪口呆的一幕就出现了。
市中心医院那边的医生都不在就诊桌后面坐了,路过一位老头老太太就有人上前拉人。
“老人家,我给您做个检查吧......”
“我上午检查过了啊。”
“没事,我再给您检查一遍,我检查的绝对比别人仔细。”
“可是上午给我检查的就是你呀。”
老太太袖子一甩,迈着小碎步向方寒那边走去。
苗大龙和江中院的几位主治一人端着一杯茶,一边喝一遍看着。
“哟,市中心医院这次倒是别出心裁啊,这要是吆喝两声那就更好了。”
“怎么吆喝?”一位主治医笑着问。
“肝病、胃病、心脏病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了,保证一看就好,随看随走......”
“苗医生太坏了,这是卖大力丸吗?”边上站着的护士们都受不了了,捂着嘴偷笑。
一群人这边正说着笑,疗养院的院长急匆匆走来。
“李主任,林主任!”
听院长一喊,李文军和市中心医院带队的副主任林右昌急忙起身。
“何院长,出什么事了?”
“任老昏迷不醒,情况有些不容乐观,还请二位一起前去看看。”
李文军和林右昌点了点头,同时开始招呼人。
“小高,小刘,带上设备跟我走。”
李文军则是对着远处方寒喊了一声:“小方,跟我走一趟。”
正在排队的老头老太太一听都知道可能出事了,也没人继续纠缠方寒,方寒站起身就走。
几个人一边跟着何院长往进走,一边听何院长说着事。
何院长口中的任老是内院的一位老干部,论级别也就比姜老低半级,也算是疗养院的重量级老人了。
任老两天前患了感冒,一直在内院养病,这两天也没出来,因为是小感冒,疗养院这边也没让江中院和市中心医院的人前去检查,感冒发烧算是比较常见的小毛病了,疗养院要是连这种小病都拿不下,那可真的有些说不过去了。
事实上别说是小病,除了类似于姜老上次的特殊情况,疗养院大多数都是不需要请外援的,类似于江中院和市中心医院的义诊,那也只是厅里面的关怀,而非人家疗养院的需求。
可谁曾想任老这一次的感冒竟然这么严重,昨天晚上吃了药就一昏昏欲睡,早上都没怎么吃东西,这会儿更是彻底昏迷,不省人事了。
全职国医 第四百一十七章 神识昏迷因果多
江北疗养院的内院比起外院环境更为优美,虽然只是一墙之隔,却好像又是一重天地。
外院类似于正常的村落小院子,内院则相当于小型的四合院,每一位老领导居住的都是一个独立的小院,进了院子就是宽大的空地,可以种花,可以种菜,全看领导们的喜好。
何院长带着众人走进任老所住的院子,进了边上的一间房间。
房间内的床上躺着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人,老人双目紧闭,脸色苍白。
房间里面已经站了好几个人了,除了方寒认识的姜老和罗医生之外还有好几位医生打扮的中年人,一位五十岁出头的中年医生正在给任老做检查。
姜老看到方寒进来,当下就是大手一挥:“我说你们行不行,不行就让路,让小方来。”
正在负责给任老检查的中年医生瞬间就尴尬了,这是继续检查也不行,停下也不行,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罗医生给了几位同行一个同情的眼神,他跟着姜老,最为清楚姜老的为人,姜老这个人一直都是这个性子,心直口快,认可谁了那就是相当的认可,要是不认可谁了,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罗医生这一阵过的就不怎么舒坦。
何院长急忙给两位医生解围:“这几位是市中心医院和江中院的医生,正好在咱们疗养院义诊,要不让市中心医院和江中院的医生也看看,大家一起想想办法。”
何院长开口,中年医生这才急忙上前一步道:“姜老,任老的情况我已经清楚了,您看,我要不先开个方子让任老服上一剂。”
作为江北疗养院的医生,大多数人的性子其实和罗医生差不多,他们是有些瞧不上医院的一些医生的。
就拿江中院来说,除非是罗一鸣、秦卫华等人,其他医生水平就能有他们高?
能在江北疗养院担任医生的,那可真没庸医,这儿是给领导看病的地方,说穿了那就是地方的御医,没两把刷子怎么行。
中年医生那也是中医,水平自问并不比江中院的一些副主任差多少,江中院能让中年人认可的也就廖一鸣和秦卫华等寥寥数人。
“去开方吧,小方你也去看看。”
中年人的目光下意识的看向李文军和林右昌,猜测着这两位谁是姜老口中的小方。
市中心医院的副主任林右昌原本还以为机会来了,进门的时候还是兴致高涨,干劲十足,这会儿也瞬间偃旗息鼓了,就站在李文军边上,也不上前也不吭声。
疗养院的医生都挨了叼,姜老还在边上虎视眈眈,他这会儿上去岂不是找不自在?
林主任这么一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他的水平真不见得有罗医生三个人厉害。
林右昌站着不动,姜老又发了话,李文军则看了方寒一眼,两人同时走上前去,一左一右抓住了任老的两只手腕开始诊脉。
在进来的路上,方寒和李文军已经听何院长说了任老的情况,任老是他们来疗养院的前一天患病的,期初是头疼、发热、畏寒、口渴,保健医生觉得任老是感冒,就给吃了感冒药,到了昨天上午没什么效果,然后给挂了吊瓶,昨晚睡前又服了感冒药,谁知道早上起来任老就是昏昏沉沉的,都没起床吃饭。
保健医生给任老做了检查,又给挂了吊瓶,吊瓶没挂完,就发现任老的情况更严重了,人已经叫不醒了,这一下可把保健医生吓坏了。
方寒和李文军诊过脉,两人又是一左一右翻看了一下任老的眼眸,李文军还在任老的耳边喊了两声:“任老,任老。”
任老没有任何反应,方寒伸出手指在鼻息下面感受了一下,还有呼吸,而且身上还有温度,这才放心。
探查了鼻息,方寒又伸手捏开任老的嘴巴,查看了一下任老的舌苔,这才松手,和李文军对视一眼。
“怎么样?”姜老急忙询问,边上的何院长也是满脸焦急。
“任老这是湿热明证,初春春温潜伏,湿热交杂。”李文军看了一眼方寒,把说话的机会给了方寒,方寒也没客气,开口道:“患者之前的病症是外感所起,发展为昏迷,应该是春温病中的邪闭心包,同时患者并无灼热、烦躁、谵语等症状,再加上舌苔黄滑厚腻,所以可以确诊是湿热痰浊蒙蔽心包之症。”
这话罗医生包括何院长等人都是听不太明白的,姜老却听的懂,他本就是军医出身,虽然后来从政把一身本事扔的七七八八,却也有着一定的底子在。
不由的姜老的目光就看向了刚才的两位中年医生。
邪蒙心包一怔有热蒙心包和痰蒙心包两种,《通俗伤寒论》中有云“伤寒转闭,其因有三,以热邪烁营,逆传心包而闭者;二痰因火劫,蒙蔽神明而闭者;三,湿热熏蒸,上蒙心窍而闭者。”
听着方寒的话,刚才已经去边上写好药方的中年人瞬间愣在了当场,手中还拿着写好的药方,就站在距离姜老一步之遥的地方。
姜老斜眼看了一眼中年医生,就猜到这位的方子八成出了问题,上前一步一把拿了过来,低头看了两眼,就忍不住破口大骂:“什么狗屁方子,你这一剂药下去任老头岂有命在?”
中年医生脸色涨红,张了张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他刚才还信誓旦旦,可这会儿那是真的不敢张口了。
方寒开口一解释,他就知道他犯了什么错误。
姜老发火,不仅仅中年医生吓的战战兢兢,房间里面的其他人这会儿也都是大气不敢喘一下,生怕姜老把火气撒在自己头上。
方寒上前一步,弯腰从地上捡起姜老扔掉的方子,认真的看了一眼,然后递给了李文军,李文军接过看了一遍,也默不吭声。
怪不得姜老发火,这样的方子要是他手下的医生开出来的,李文军八成也要发火。
辩证不清就敢开方,就这水平还在疗养院伺候老领导?
患者是湿热痰浊蒙闭心包,对方却只看到患者意识昏迷,开的竟然是牛黄、至宝这一类清心开窍的方子,这个方子下去不仅没有任何作用,还有冰敷凉遏、闭门留寇的危害。
如果用更为通俗的解释把任老的情况描述一下,任老的情况就是一口湿热和老痰蒙闭了心窍,中医里面的心、肝之类的称呼往往和西医不同,这个心指的并非是心脏这个器官,心指的是心神。
前文有说过一次,中医有阴阳五行之说,所以用阴阳的说法套在人体上就是清轻者上浮则为天,这个天管得就是一个人的意识、心神、精神等等,浑浊着下沉则为地,这个地指的就是浊气、粪便等等,清气上浮,人神清气爽,头脑清楚,耳清目明,清气受阻,则人精神萎靡不振,严重者甚至意识丧失昏迷,双目失明。
热气蒸腾,雾气太大,有可能阻碍视线,看不到蓝天,头顶打一把伞也有可能阻碍视线,看不到蓝天,这个看不到蓝天放在中医上那就有可能造成人昏迷不醒。
从这一点来看,人昏迷的因素很多,清气被阻的原因也有很多,不了解清楚原因,只是看到昏迷就贸然用药,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如果是热气蒸腾,用清凉开窍的药物自然无碍,消散热气,驱散迷雾,视线开朗,人也就醒了。
可现在任老的情况并不是单纯的湿热,同时还有痰,如此一来采用清凉开窍的法子二不去痰,湿热始终都在痰的包裹之下,你用药不仅仅无济于事,还让湿热没有了出去的门户,只能导致病情更为严重。
中年医生犯了错,水平还是有的,方寒一提醒,他就知道他大意了,当下就是一身冷汗,这会儿哪儿还敢再开口。
这会儿中年医生除了庆幸还是庆幸,还好姜老在,还好他这个药任老还没用,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小方,你去开方吧。”姜老再次看了之前的中年医生一眼,柔声对方寒说道。
方寒也不矫情,走到边上写了一个方子先递给李文军,李文军看过之后签了字然后才递给姜老。
姜老接过方子,详细的看了一遍,然后把方子递给之前的中年医生:“看看,看看,看看怎么开方?”
中年人接过方子,低头看着,更是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姜老再次没好气的瞪了中年医生一眼,回头对何院长道:“赶快去抓药熬药,尽快给任老头服下。”
何院长看向中年医生,中年医生急忙把药方递给何院长,何院长交给人去抓药。
大概四十分钟,就有护士端着熬好的汤药来了,方寒查看了一下汤药,点了点头,示意护士给任老服药。
护士端着药走到床边,奈何任老嘴巴紧闭,根本就没办法吃药,急的小护士都快哭了,姜老刚才把几位医生都训的不行,更何况她一位小护士。
还好姜老并非不通情理,走上前看了两眼,回头问方寒:“任老头这样子没办法吃药,怎么办?”
“那就用鼻饲之法吧。”方寒想了想道。
“对,鼻饲。”何院长急忙道。
鼻饲之法是人工把胃管经鼻腔置入食道中,从鼻腔直接给患者服药或者进食的一种手段,这个法子并不算罕见,何院长都知道,听方寒这么说,何院长急忙让人去准备。
全职国医 第四百一十八章 这个糟老头子坏滴很
任老用过药,人去屋空,姜老也没一直在边上候着,李文军和方寒以及中心医院的林右昌林主任一起离开了内院。
和李文军走在一起,林右昌的心中那是相当的不舒服。
往年市中心医院也不是没和江中院遇到过,可绝对没这一次这么糟心。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一次市中心医院算是彻底被江中院比下去了,而且是短时间内没有翻身的可能。
别看这一次只是在江北疗养院,知道的人不多,可影响那是相当之不小。
江北疗养院是什么地方,那是老干部们养老的地方,这儿住的可都是整个江州省影响力极大的人,要不然,厅里面何必组织什么义诊慰问。
这个义诊慰问,本就是厅里面对老干部示好,表示重视的一种活动,同样也是各大医院和老领导们相处的机会。
江中院的小护士那都清楚,这儿的老头老太太没一个简单的,谁知道人家的子女是干什么的?
别说子女,就是这些老干部的老下属现在估么着也早就身居高位了。
最让林右昌主任憋屈的是,这要是真在水平方面不如人也就罢了,可并不仅仅是水平。
林右昌看了看跟在李文军身边的方寒,心中那个堵啊。
要说水平,江中院比方寒水平高的医生并不是没有,人家李文军李主任就不是摆设。
问题他么方寒这个颜值,简直就是大杀器啊。
小伙子人长的帅,再加上有水平,这两两结合产生的效果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这就好比张飞张三爷和赵云赵四哥一样,两人在演义里面的武功绝对是半斤八两,可人家赵四哥的粉丝绝对要比张三爷多。
why?
正是因为赵四哥的形象好,白马银枪,一袭白袍,帅的掉渣,功夫一流,妥妥的白马王子。
......
当然,郁闷的不仅仅是林主任。
罗医生和刚才给任老检查的中年医生走在一起。
中年医生摇头叹息,低声诉说着自己的委屈:“老罗啊,伴君如伴虎,我今天算是理解到了。”
罗医生笑着安慰:“老齐啊,想开一点,我们这些个给领导看病的,表面上风光无限,背地里的苦也只有自己知道,有得必有失。”
“谁说不是呢。”齐医生叹着气:“不敢犯错啊,一个小错误那可真的是死无葬身之地啊,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满头冷汗。”
罗医生笑了笑,心说你是满头冷汗,我当初何尝不是满头冷汗呢。
你这还犯了错,刚才的方子罗医生虽然看不懂,却也猜得到,真要吃下去,齐医生八成没什么好下场,可他呢,当初只不过是态度嚣张了一点而已。
齐医生还是委屈的不行:“老罗啊,你说说,我们这些人跟了领导那么久,帮领导解决了多少烦恼,看好了多少病症,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一次犯错,前面的功劳就全盘抹杀了?”
对于这一点,罗医生倒是有不同的看法,安慰道:“老齐啊,话不能这么说,我们医生和别的职业不同啊,你看好再多的毛病,一次犯错,就意味着一条生命,功过不能相抵啊,特别是给领导看病,那就更不能犯错.......”
齐医生看着罗医生。
罗医生微微一笑:“所以说,无能有时候更为稳妥。”
齐医生一愣,然后叹气:“哎......”
......
第二天早上,没吃早饭李文军就带着方寒再次来到了任老的院子前来给任老复诊。
今天姜老没来,也只有齐医生和另外两位中年医生在场。
齐医生客气了很多,热情的招呼:“李主任,小方医生......”
李文军客气的点头,方寒也给了齐医生一个礼貌式的微笑,一边进门一边问:“任老怎么样了?”
“昨天晚上又服了一剂药,这会儿任老已经醒了,也能张口了,不过还是不能说话,神智还是有些迷糊,半昏半醒。”齐医生很耐心的解释。
昨天齐医生虽然给罗医生抱怨,可看到任老的情况,齐医生还是不得不佩服方寒,昨天两剂药下去,任老今天就明显好转,这个本事就很了不得了。
而且从某种程度讲,方寒昨天算是救了齐医生,倘若不是方寒插手,任老十有八九会服用齐医生开的方子,到时候一剂药下去,任老真要一命呜呼,齐医生虽说不至于给任老偿命,这后半辈子也基本上没什么指望了。
正如罗医生所说,有些错误可以犯,有些错误不能犯,特别是给领导看病,医生们那是真要慎之又慎。
罗医生说的那句“无能有时候更为稳妥”,话虽然不好听,可话糙理不糙。
就像宫廷电视剧里面演的,皇宫大内的一群太医们动不动跪一地,好像显得相当的无能,按说太医们的水平应该是相当高的,可电视中的太医却好像是无能的代名词。
可细细回想,有时候并不是太医们无能,而是给帝王家看病风险太大,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谁敢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险?
可这十拿九稳的把握又有几个人能有,又有多少次能有?
就比如方寒给陈庆峰看病的时候,江河医院的院长只知道方寒把陈庆峰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可他又怎么知道,其实中间的风险那是相当的大,倘若不是陈庆峰情况特殊,方寒还真没那么大的底气用药。
走进房间,任老还躺在床上睡着,方寒走上前一边诊脉一边在任老的耳边喊:“任老,任老。”
“唔.....唔......”
任老轻轻的回应了两声,勉强睁开眼看了看然后又闭上了,看情况确实比昨天好多了。
诊过脉,方寒又看了任老的舌苔和眼眸,起身对齐医生道:“方子再吃两剂,如果不出意外,明天任老就能彻底恢复意识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