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全职国医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方千金
“不错,小方现在已经有了大医之风了。”秦卫华呵呵笑道。
现在方寒是越发的自信了,去年的时候,方寒哪怕在很多病症上都有独特见解,可自身还是有些底气不足的,大多数情况都只是补充他们几个人的方案,而且多有征询的意思。
可现在,方寒说话开方,宛然已经有了自信,说出去的方案不再是征询,而是已经胸有成竹。
“嗯,思路清晰,方案明确,就这么办。”方浩洋点了点头。
江中院的icu本就属于急诊科管辖,因而治疗方案方浩洋和方寒完全可以插手做主,这也是一大优势。
要是别的医院,icu作为单独的科室,外科室的医生还真不好随便插手。
冷岑站在边上并不吭声,中医方面的东西他也听不懂,不过到了这一刻,冷岑也算是彻底放下了戒备,对方寒和江中院已经完全信任了。
方寒完美的肝切除合肝肿瘤切除已经完全征服了冷岑。
亲自参与手术和听说亦或者观看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受,也只有亲自参与,才能贴身感受到方寒的水平之高。
冷岑相信,就是他当时即便请到沪上和燕京的专家前来,也不见得比方寒做的更好。
......
中午,吃过午饭,陈国中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再次看着方寒的手术视频,陈国中的边上坐着一位三十五六岁的年轻人。
年轻人也同样目不转睛的看着屏幕上的手术视频。
没有快进,四个多小时的视频一直循序渐进的播放,陈国中和青年人就那么足足看了四个小时。
手术接近尾声,陈国中这才笑着问青年:“小匡啊,什么感受?”
“比我强。”青年缓缓的吐出三个字。
陈国中微微一笑,并不吭声,看过方寒的手术视频,青年说出“比我强”三个字,或许在其他一些人看来有些狂傲了,可陈国中却明白,青年并没有狂傲。
单从视频来看,方寒的水平绝对是超一流水准的,哪怕放眼全球也是顶尖水平。
高级左右半肝切除,本就是已经超越一部分主治医师水准的技术了,再加上方寒使用了模拟卡,视频中的方寒其实等于是二次手术,如此一来显示出的水平那就更高了。
虽然比不上当时和田义涛一起手术的时候因为使用提升卡而达到的宗师级水准,其实也相差不远了,最起码单从视频上看,差异绝对不大。
高级的左右半肝切除和宗师级的左右半肝切除单从观赏的角度来看,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唯一的差别就是应付手术中的意外状况,提升手术的成功率。
如果不是太高难度的手术,两者并没有差异。
这就好比高中生和初中生都去做小学一年级的试题,没什么差别,都能得一百分,你不能因为两者都得了一百分,就说高中生和初中生是一个水平吧?
单从这一台手术来看,方寒的水平绝对超越了田义涛和宋喜山,此时这么一位三十岁的年轻人却来一句“比我强”。
听上去确实是事实,可这话真是能随便说的吗?
这就好比两个人聊天,有人说,人家马某真有钱啊,另一个人很认真的点头“嗯,比我有钱!”
除了那么个别几个人,其他人说这样的话那就是徒惹人笑了。
可了解青年身份的陈国中却没有认为青年是在说笑话,也没有认为青年是狂傲,而且能让青年说出这么一句话来,也着实证明方寒的本事。
“老师您是想让我去江中院?”青年看向陈国中。
“我没这个意思,也不替你做决定。”陈国中笑着道:“你这次回国,既然打算留在江州,那么无论是去医附院也好还是去省医院也好,甚至去江中院也好,都是你的自由,我不干涉,我让你看这个视频,只是为了告诉你,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学无止境,切不可骄傲自满,不说这个方寒,就是去年回国的冷岑也是个了不起的年轻人,人家现在虽然没你厉害,可人家比你小三四岁。”
青年默不吭声,足足过了好一会儿,这才道:“我从来没认为我是最厉害的,也从来没有看不起任何人,不过我也从来不轻易佩服任何人,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
陈国中呵呵一笑,没再多说,青年是他最出色的学生,有些话点到即止,他相信青年能够明白。





全职国医 第三百八十一章 中医非神
急诊科就难得有清闲的时候。
上午做过手术,方寒独自一个人在休息室休息到吃午饭。
护士们和各位住院医也都知道方寒做了四个多小时的手术应该累了,因而也没人打扰方寒。
吃过午饭,方寒继续坐在休息室玩手机,有护士送来清茶和甜点。
方医生在医院的生活永远都是惬意的,清闲的时候,无数人轮流投喂,除了护士们送来的清茶和甜点,冷泠还送来了水果。
“方医生,这一次真是太谢谢您了,这么多年我和我二哥都是大哥照顾的,我们的学费生活费都是大哥出的,现在二哥好不容易出息了,我也马上毕业了,大哥要是有个什么意外,我们连报答的机会都没有。”
“冷小姐太客气了,我是医生,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方寒并没有拒绝冷泠的水果,不过也仅限于此,该有的客气还是要有的。
患者对医生表达感谢是一种自我情绪的表现,可医生却不能当成理所应当。
“方医生您太谦虚了。”冷泠看着方寒,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她本就不是擅长主动的女孩子。
“方医生!”
休息室的门被人推来,江枫的脑袋探了进来。
“有事?”
“来了一位患者,情况有些特殊。”江枫急忙道。
方寒站起身来,给了冷泠一个礼貌式的微笑:“冷小姐,谢谢你的水果,我要去忙了。”
说着话方寒就出了门,跟着冷岑一起来到了治疗室。
治疗室里面,温学义已经在给患者检查了。
患者是一位五十来岁的女人,边上一位二十四五岁左右的女孩子陪同着。
看到方寒进来,女孩子的眼睛当下就是一亮,视线都有些移不开了。
方寒没有注意女孩子,而是直接询问温学义:“什么情况?”
“头晕、脑胀。”温学义只是骨伤科的医生,并不擅长内科诊断,特别是在没有仪器的配合下,温学义的本事那就更是大打折扣了,因而也只能告诉方寒一些主观情况。
“刚才量了血压,血压很高,患者也有十年的高血压史,应该是高血压导致的头晕、脑胀、发昏。”
边上的女孩子急忙道:“我妈是一直有高血压,昨天正在做午饭,就突然感觉到头晕目眩,站也站不稳了,在附近的诊所挂了一天吊瓶好多了,可是今天中午又犯了,晕的厉害。”
方寒点了点头,走过去坐下,示意患者伸出手来,一边诊脉一边问:“现在呢,情况怎么样了?”
“还是晕,眼花,看不清东西,以前我也头晕过,吃一点眩晕片就好多了,可这一次吃了药也没什么效果。”
方寒又换了一只手,问了患者的大小便和食欲,然后查看了患者的舌苔和眼眸,微微沉吟了一下,又问:“您是不是颈椎有问题?”
“并没有颈椎病。”边上的女孩子急忙道。
方寒没吭声,走到边上洗了手,给手上涂抹了酒精凝胶消了毒,这才走到患者身后,伸手触摸患者的颈椎。
“嗯,疼。”方寒伸手轻轻摁压,患者就出声喊疼,明显有压痛。
“温医生也看一看吧。”方寒收了手,对温学义说了一句。
温学义也急忙洗了手,消了毒,走上前触摸患者的颈椎。
“患者的第1,第5、第6颈椎都有明显的压痛,而且局部的软组织痉挛,颈椎问题不小。”
温学义看向方寒,作为骨关节运动中心的高材生,这一点本事温学义还是有的。
纵然相信自己的本事,可在方寒面前,温学义还是有些不由自主的不自信。
这种不自信是建立在方寒逐渐强大的基础上的。
温医生随着和方寒的慢慢接触,也逐渐从最初的自信满满,变得开始不自信起来。
想最初刚刚留在江中院的时候,温学义的眼中是没有方寒这位实习生的存在的,哪怕他刚来的当天方寒就治疗了一位并不简单的患者。
很多时候,医生的优越感是天然形成的,毕业于燕京医科大,实习于燕京骨关节运动中心,拜师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云林超院士,这就是温学义优越感的来源。
可即便是温学义有着上述优势,也绝对不足以让他在一位关节置换术比他做得好,肝切除术达到国际水准的医生面前拥有自信。
“嗯。”方寒点了点头:“送患者去做一个颈椎ct。
“好的。”女孩急忙搀扶起自己的母亲。
方寒示意温学义先开一个检查单,等结果出来再通知自己,然后就走出了治疗室。
在急诊科实习了半年,方寒也渐渐的开始习惯医院的一些生活和规矩,并不完全的独立特行。
哪怕是在中医医院,哪怕是完全可以诊断清楚的情况下,方寒也尽可能的愿意让患者多做一个检查用以确诊。
当然,省掉一个颈椎ct,可以给患者节省一部分费用,可事实上患者不一定会感激,医院的其他医生也不见得会喜欢。
技术方面的优势可以使人佩服,建立权威,可行事作风上的不合群,却会让人觉得厌恶。
人永远都是群体动物,并不能完全的独立特行,脱离群体。
站在医院的角度,所有的设备都是有成本的,使用和不使用是两回事。
站在大多数医生的角度,别人使用,你不是用,会让人感觉到落差,站在患者的角度,大多数人或许更信任现代化设备的检查结果。
中医的与时俱进并不是仅仅建立在单纯的医术方面,还要建立在人心和其他方面的考虑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虽然医院并非盈利性机构,可医院也不是单纯赔钱的机构,入不敷出的医院是做不长久的,这是现实。
现实并非童话故事,现在社会经济还没达到更为理想化的那种时代。
因而不能给医院带来大量创收,却要占据各种资源的中医必然是要受排挤的。
同时,中医的理论建立的比较早,并不符合现代的教育认知,这也就导致大多数人对中医的治疗理念并不是很理解,你诊脉诊的再准,摸法再厉害,患者也不见得就百分之百的信任,这个时候一个现代化的检查结果和诊断结果或许能增加一定的说服力。
还是那句话,患者治病的时候,不需要知其然,但是却想知道所以然,自己患的是什么病,这个病怎么来的等等。
可事实上一些中医人为了故弄玄虚亦或者彰显自己的神秘,却总是喜欢说一些患者根本听不懂的高深言语。
病有可能治好了,患者却不见得认可。
很多时候患者之所以把中医治好自己的病当做是运气,也和一部分中医人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有关。
有些中医人喜欢把中医神化。
在一些地方,我们有时候会听到类似于“某个地方有个神医,医术很了得”之类的话语,这样的神医十有八九都是中医。
可事实上中医并非神,把中医神化,才是对中医最大的一种不公。
中医是建立在大量的医学实践基础上的,是漫长岁月中积累的一种经验性医学,是医学,而非神。
成神容易,后果却悲惨,跌落神坛的下场不是任何人都能承受的,神是不会犯错的,而中医会,神是无所不能的,然而中医却不能做到无所不能,所以中医非神。
找中医看病并不是求神拜佛,中医人也不应该把自己神化。
......
患者颈椎ct的结果出来,江枫第一时间就通知了方寒。
方寒拿着ct结果进行参照,同时指给患者看:“您看,这儿,这儿,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之间有着错位。”
说着话,方寒又指着治疗室的人体颈椎模型:“正常的颈椎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而现在您的颈椎却是这个样子的,第一颈椎向左进行了偏移。”
患者看不懂ct片,却能看出差异,进行参照之后,患者第一时间就看出了问题,急忙问:“您的意思是我这次头晕吃药没效果,是因为颈椎问题?”
这就是现代化检查结果的好处了,不等方寒说,患者自己就有所猜测。
高血压和颈椎有问题产生联系,如果没有检查结果参照,方寒空口白话,患者就不见得会相信了。
方寒点头:“不错,您这次的情况正是因为颈椎问题导致的,这个颈椎的边上是椎动脉,负责向脑部供血,第一颈椎向左偏移,椎动脉就会受到挤压,受到挤压之后血流量就会减少,就会引起脑部缺血。”
温学义一直在边上站着,这会儿也有些诧异,忍不住插嘴道:“方医生,照您这么说患者的高血压也有可能是这个颈椎问题造成的?”
方寒点头:“脑部供血不足的话就会引起功能紊乱,造成眩晕,同时还会造成血压异常增高等一些情况的发生,患者本身就患有高血压,可颈椎问题却是血压异常增高、头晕、目眩等症状的根源。”
方寒解释的很清楚,她们也听的很明白。
这会儿患者也恍然大悟,怪不得自己这一次吃药没效果,打吊瓶也没效果,原来是颈椎问题引起的,心中的疑惑也迎刃而解。




全职国医 第三百八十二章 颈椎小角度旋转复位
“方医生,严重吗,我妈是不是要住院?”
患者的女儿甚至还有一点小期待,双眼直勾勾的看着方寒。
边上的江枫差点没乐了,还有这种女儿,巴不得自己的老妈住院。
当然,在急诊科这么长时间,江枫见识过的奇葩事情已经不算少了,特别是发生在方寒身上的奇葩事情。
有的女患者为了多和方医生说两句话,装着各种不舒服,往往去的都是苗大龙或者陈远,有的患者为了多看两天方医生,赖着不愿意出院。
还有的女患者,骨折了竟然不来急诊科,开着车去了篷花村的方家诊所,原因只是因为方医生当天休假。
诸如此类的事情不仅仅是江枫,急诊科的大多数人都见怪不怪了,类似于眼前患者的女儿甚至期待母亲住院已经算是小儿科了。
“住院不至于,小问题,做一个颈椎复位就可以了。”
说着话方寒已经开始洗手,然后涂抹酒精凝胶给双手消毒。
双手消了毒,方寒这才走到患者身边道:“做好,左端,身·子挺直。”
患者听到方寒的吩咐,急忙抬头挺胸。
等到患者做好准备,方寒这才伸手,一边用手指拖在患者的后枕骨处,另外一只手拖在患者的下颌处。
双手放好之后,方寒双手缓缓用力,向上牵引。
温学义在边上非常认真的看着,眼睛一眨不眨。
作为骨科医生,温学义对于中医的正骨手法其实是很好奇的。
他现在已经可以独立做关节置换手术,对于大多数的外科骨伤都能进行处理,可对于中医的正骨手法却一窍不通。
相比起中医的方剂,更为准确的说是中医内科,中医骨伤科的正骨手法、针灸等其他方面的一些东西,大多数人的接受能力倒是比较强的。
哪怕是很多西医医院的医生,对掌握一些简单的推拿和正骨也是并不排斥的。
正如方寒之前给叶开、李小飞等人说过的那样,中医的很多东西其实已经渐渐的开始现代化,逐渐的被现代医学所接受,所容纳。
中医的望诊、摸法、推拿、针灸等治疗手段很多已经被融入到了现代医学之中。
殊途同归,中医和西医的研究方向不同,基础理论不同,可事实上作为医学,两者有着很多的相通之处,只不过中医有的治疗手段被认可,有的治疗手段暂时并不被认可罢了。
而一旦被认可的治疗手段,却没人再把它往中医方面靠,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温学义在骨关节运动中心的时候也见过一些副高以上的医生使用过一些简单的复位手法,有些手法确实效果显著。
这一段时间在江中院急诊科,温学义经历了很多,也想了很多。
留在江中院急诊科,对他来说是机遇也是机会,哪怕不能得到手术方面的提升,如果可以掌握一些正骨方面的手法,对他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
方寒拖着患者的下颌骨,慢慢的往上牵引,同时轻轻的左右旋转,循序渐进,把周围的软组织逐渐的牵引拉开。
大概过了几分钟,方寒突然对患者喊道:“低头。”
患者听到指令,下意识的低头,就在这个时候,方寒右手托着患者的下颌,以鼻尖到手的这个点突然一转,然后又突然一抖。
边上的江枫和温学义都听到了“啪!啪!”的声音,与此同时,方寒也已经松手了。
“好了。”方寒拍了拍手,走过去再次洗手。
“这就好了吗?”患者的女儿目瞪口呆,这还不到十分钟吧,这么快?
“如果不放心,可以在量一下血压。”方寒一边洗着手一边道。
边上就站着护士,听到方寒的话,护士急忙拿过血压仪给患者测量血压。
“155!”
护士对方寒喊了一个数字。
“155?”
患者和患者的女儿,包括江枫和温学义都惊呆了。
之前患者的血压是180,这才短短的十分钟不到,血压就降了25?
这他么也太神奇了吧?
几个人发呆的功夫,方寒已经走到边上的桌子后面坐下,刷刷刷写了一个方子,然后递给边上的江枫签字,同时问患者:“现在感觉怎么样?”
患者站起身来回走了两步,很是吃惊:“头不晕了,眼睛也不花了。”
方寒拿过江枫签字的方子递了过去:“去药房抓药,回去吃上半个月。”
感受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会儿患者对方寒简直佩服的是五体投地,接过方子急忙点头:“嗯,我一定按时吃药。”
目送着患者母女离开,患者的女儿临走的时候那是一步三回头,很是有些依依不舍,方寒还给了人家一个礼貌式的微笑。
嗯,纯粹出于礼貌。
等到患者母女出了门,江枫就急忙在方寒面前竖了一个大拇指:“方医生,您简直太厉害了,太神了,我对您的......”
方寒一个眼神打断了江枫的马屁,问:“刚才我的复位手法是什么?”
江枫一愣,瞬间就慌了,自己没准备啊,怎么还有问答环节。
细细回想了一下,江枫这才不确定的道:“颈椎小角度旋转复位?”
“那你说说我刚才为什么没有一次性复位,而是要不断的旋转?”方寒又问。
这个问题更简单,江枫急忙道:“如果一次性复位,很容易拉伤软组织,不断的旋转是为了给软组织一个适应的过程,就像是热身运动。”
方寒双眼直勾勾的看着江枫,等了好半天没有等到系统提示,这才站起身缓缓的走出了治疗室。
帮助同职业者晋升的奖励果然不是那么好拿的啊,江枫这个蠢货,一次奖励还没给自己提供呢。
江枫看着方寒出了门,还兀自有些呆呆的,方医生什么意思,自己回答的究竟对不对啊?
原本他是很有信心的,觉得自己的回答还算准确,可方寒的态度究竟几个意思啊,是满意呢还是不满意呢?
温学义看了一眼江枫,摇了摇头,也转身出了门,这孩子......
......
第二天早上四点,方寒照例查房,先去了留观室,留观室查完然后去了icu。
江中院急诊科的icu现在只有五张病床,属于小型的icu,根据上面给的政策,icu同样需要扩建,病床增加到20张。
icu值班的是一位年轻的住院医,住院医看到方寒,急忙起身招呼:“方医生。”
说着话不等方寒吩咐,已经拿出了好几套隔离服,每人一套。
方寒换了隔离服,迈步进了病房,江枫几个人急忙紧跟其后。
病房内陪护的是冷泠,冷泠还正趴在病床边上睡觉呢,听到脚步声急忙抬头,然后又突然低头,迅速的用袖子擦去嘴角的口水,这才抬起头,脸上全是红晕。
羞死人了,竟然被方医生看到自己流口水。
方寒的表情却没什么变化,走上前问:“患者的情况怎么样?”
跟着一起进来的住院医急忙道:“情况还好,一切正常,没有什么不良反应。”
方寒点了点头,然后低头查看了一下情况,这才道:“昨天的药吃了多少?”
“服了一剂!”
“今天上午一剂,下午一剂。”
住院医急忙记下。
icu本就属于急诊科管辖,患者又是方寒的患者,方寒其实算是患者的主治医师了,主治医师的交代住院医可不敢打折扣。
更别说方寒现在在急诊科如日中天。
随着方寒做的几例关节置换和肝切除手术,方寒现在在急诊科的地位是越发的稳固了,别说急诊科的住院医们,就是急诊科的主治医生们也没几个人敢触方寒的霉头。
1...165166167168169...754
猜你喜欢